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生產計劃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大豆;標準化;農業
農業標準化是在簡化、擇優、統一、協調原則下,將技術有機配置,精心組裝,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納入標準生產和標準管理軌道的一種技術規程,是農業發展新階段的必然選擇,也是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方向和迫切需要。
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可以改變原來農民粗放的生產方式,利用生產標準,使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投入更趨于合理,也便于農民使用新技術。農業標準化生產,是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及綠色食品重要途徑,是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手段。
大豆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是栽培技術措施,使大豆品種的潛力得到了發揮,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標準化栽培技術,是種植業在技術領域里的又一重大技術進步,正像工業生產需要“標準化”一樣,現代農業生產也離不開標準化流程。因此,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要求人人知道“標準化”,戶均一個明白人,從春季開始,印發了大量的宣傳資料,把標準化生產技術要點編成口訣,便于記憶,以發放傳單和張貼上墻等形式進行宣傳,使農民隨處可了解掌握標準化生產知識,進一步應用到實踐中去,同時,科技人員通過講課,放錄像等多種形式搞好培訓工作。
1 選擇優良品種,做好種子處理
根據當地生態類型和市場需求,按省品種推廣區域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選擇優質高產,熟期適宜、抗病、抗逆性強的品種或專用品種。實行二年更新一次。高蛋白品種,蛋白質含量45 %以上;高脂肪品種,脂肪含量22 %以上;兼用品種蛋脂總量63 %以上。
種子播前進行精選,種子純度和凈度不低于98 %,發芽率不低于90 %,含水量不高于13 %,質量達到種子分級標準二級以上。種子進行包衣,未包衣處理的種子藥劑拌種,陰干后待用。
2 選好茬口,做到伏秋整地
實行科學輪作,前茬以玉米、馬鈴薯、小麥為主,不重茬,不迎茬。
實行伏、秋翻起壟或秋深松起壟。有深松基礎的玉米茬可原垅種,整地質量,耕層土壤細碎、疏松、地面平整,10 m寬幅內高低不超過3 cm,平方米耕層內直徑5 cm的土塊不超過5個,達到適宜播種狀態。
3 適期早播,一次播種保全苗
地溫穩定通過7 ℃~8 ℃時開始播種,我省中南部地區4月25日至5月10日,北部和東部地區5月5日至5月15日。在保證播種質量前提下,適期早播。機械標準化播種,做到用種精量,下籽均勻,深淺一致,覆土嚴密,播后鎮壓,播種時間上和質量上達到標準,做到了一次播種保全苗。
4 科學施肥,加強中耕管理
根據大豆的生理特點和需肥規律,確定施肥原則為: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磷肥為主,配合氮、鉀肥,以機肥為主,適當追肥。根據土壤肥力確定施肥量,每公頃施有機肥15~20 t,結合整地一次施入。
用化肥做種肥,根據土壤診斷結果確定化肥用量,限量最高值。每公頃施磷酸二銨100~150 kg,硫酸鉀40~60 kg,提倡分層深施肥,切忌種肥同位,以免燒種。根據苗情長勢對大豆長勢差的地塊可在苗期每公頃追施尿素45~60 kg,大豆前期長勢較差時,在大豆初花期,葉面追肥。公頃施尿素10 kg,加磷酸二氫鉀1.5 kg,溶于500 kg水中噴施。
從田間管理看,播后鏟前壟溝深松或趟一犁,鏟趟進行三次,人工拿一次大草。第一次趟深15 cm;第二次不晚于分枝期,趟深10~12 cm;第三次在封壟前進行,培土達到第一復葉節。
在蚜蟲易發地塊,結莢期,結合防病、蚜蟲,可進行葉面追肥,用鉬酸銨或磷酸二氫鉀0.2 %~0.3 %進行葉面噴施,能促進豆粒的形成,增強抗病蟲害的能力。
5 病蟲草害,做到預防為主
播后苗前可選用90 %乙草胺(禾耐斯)乳油加75 %寶收干懸浮劑,每公頃用72 %都爾乳油1500~2500 mL。
苗后除草劑禾本科雜草可選用12.5 %拿撲凈乳油,每公頃用1000~1500 mL;15 %精穩殺得乳油,每公頃用750~1000 mL。闊葉雜草可選用25 %氟磺胺草醚水劑,每公頃用1000~1500 mL;或24 %雜草焚水劑,每公頃用1000~1500 mL。
在大豆重迎茬地塊主要防治大豆孢囊線蟲病及根腐病,同時防治大豆灰斑病。用種子量2 %的大豆根保菌劑拌時,可兼防大豆孢囊線蟲病及根腐病,大豆根腐病也可用種子量0.5 %的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 %的多菌靈拌種。大豆灰斑病,選用50 %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 %拌種,同時可在大豆花莢期每公頃用40 %多菌靈膠懸劑1.5 kg,兌水450 hm2人工噴霧。
一、電動卷簾機
電動卷簾機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蝸輪蝸桿式、齒輪減速器式和拉鏈式。其中蝸輪蝸桿式可再分為單頭蝸桿和雙頭蝸桿,如按安裝形式又可分為支桿移動式和后坡固定式;齒輪減速器式又可細分為直齒輪、斜齒輪、螺旋齒輪等;齒輪減速器式和拉鏈式的安裝形式大部分采用支桿移動式。
從贛榆縣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固定式蝸桿電動卷簾機每卷或放一次草簾需要6-8分鐘,較支桿移動式卷簾機相比是對草簾損壞程度較小,而支桿移動式卷簾機每卷或放一次草簾用時6.5-7分鐘,但其對草簾的損傷程度較大。我縣主要推廣的機型是連云港興安機械廠生產的JD-60大棚卷簾機,該機工作長度可達60-120m以上,平均卷放時間為7分鐘,是一種綜合性能較好的機型,相對比人工作業來看,人工卷放不止勞動強度大,而且風險很大,用力不好時很容易掉下大棚造成事故,且卷放一次一人作業要四小時以上,機械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的30倍以上,一個大棚一年可節約人工成本1000元以上,我縣現在大棚卷簾機保有量在5000臺以上,一年可節約成本500萬元以上。
二、田園管理機
針對目光溫室耕作的特殊環境,各種小型田園管理機械應時而生,其靈活多功能的作用,可便利地在棚室的邊角進行作業。耕整地機械主要采用2.5-4.5Kw動力驅動的小型耕作機械,配套主機為小型手扶拖拉機,以旋耕整地為主,更換作業部件后,可進行犁耕、培土、開溝、深松、作畦、起壟、除草、打藥等項作業。旋耕作業時靠發動機直接驅動旋耕部件旋轉,不裝驅動地輪,靠旋耕部件工作時產生的推力帶動機具前進,并設有“阻力棒”以控制耕深和前進速度。手把上下、左右可任意調整,以利棚室邊角作業。蔬菜大棚由于高度有限,且內部支撐較多,普通機械難以進入作業,人工耕作大棚一畝約要四個工作日,按中等工價50元/人天計算,需200元/畝。而使用田園管理機作業每天可以作業8-10畝,每畝僅50元成本,是人工播種作業效率的40倍。較人工作業畝成本降低150元。
三、滴灌施肥系統
溫室滴灌施肥系統包括供水泵、輸水管網、滴灌帶、施肥、過濾、調控裝置等。輸水管網由主管、支管及毛管組成。多個棚室可選用中小型單項供水泵,單個棚室選用微型單項供水泵。輸水主管和支管選用PE管,毛管選用低壓工作狀態下的滴灌管。毛管依作物走向布置,供水泵、施肥器、調控閥等布置在輸水主管上。其優點是:投資小、成本低水泵可移動使用,增加灌溉面積,降低單位面積成本。提高灌溉質量。增加產量能做到適時、適量、適速灌溉,有利于改善土壤中的固態、液態、氣壓比例,使土壤不宜板結,土質疏松,促進作物的根系生長。尤其能降低棚室內溫度,減輕病蟲害發生,保證作物穩產高產。用途廣泛,適用性強可施用化肥、農藥、沼液和有機肥澄清液。節水灌溉等植保機械不但作業效率明顯提高,且都有很好的增產效果,增產效果都在10%以上,并能提前蔬菜成熟時間,明顯提高大棚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四、開窗通風機械
開窗通風機械是指在溫室中使用電力或人工,通過特殊的傳動機構將棚室頂窗或側窗開啟和關閉的機械系統。棚室中常用的有齒輪齒條開窗機、曲柄連桿開窗機、四連桿開窗機、推拉窗等。齒輪齒條開窗機是現在最常用的一種開窗機械,其核心部件為齒輪齒條,附屬配件隨著機構整體的不同而有差異。因其性能穩定,運行安全可靠,承載能力強,傳動效率高,運轉精確,便于實現自動控制,是大型連棟溫室的首選型式。
五、濕簾風機降溫系統
夏季由于強烈的太陽輻射和溫室效應,棚室內的氣溫高達40℃甚至50℃以上,致使大量的溫室不能常年種植,特別是多年生苗木、花卉等受到很大限制。濕簾風機降溫系統是利用水分蒸發時空氣中的濕熱轉變為潛熱的原理進行降溫,水分蒸發的多少與空氣的飽和氣壓差成正比??諝庠礁稍?,溫度越高,經過濕簾的空氣降溫幅度越大。夏季高溫天氣,空氣通過濕簾后~般都降低4-7℃。設備運行費為空調的1/10,是我國北方地區溫室、畜禽舍等大面積生產設施最經濟有效的降溫方式。
六、氣體調質機械
氣體調質機械是對溫室作物增溫及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的共施裝置,利用電除塵化學脫硫技術設計制造,能將燃煤產生的煙塵,焦油及有害于植物的煙氣成分脫除,而將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以及燃煤產生的熱量全部投放到棚室。其主要特點:CO,供氣量大,增產效果顯著根菜類蔬菜增產幅度一般為75-300%,果菜類30-200%,葉菜類30-50%。燃煤產生的熱量可全部投入到棚室使用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停電時可自動將煙氣轉Atl-排口并排出室外,爐火熄滅可自動關機,清灰時可自動停機。使用該設備不產生污染,對棚室植物無害
七、病蟲害防治機械
溫室內常用的防病蟲害設施主要有硫磺熏蒸器、臭氧解毒機、頻振殺蟲燈等。其中溫室病害臭氧防治機是以溫室內的空氣為原料,通過高壓放電技術使氧氣結合成三氧原子的臭氧,可對溫室內空氣、植株表面的有害細菌、真菌、病菌等快速殺滅或鈍化。完成殺菌消毒過程后,由于臭氧的還原特性,在常溫下幾分鐘后臭氧又還原成氧氣,因而用臭氧殺菌消毒,無污染,無殘留。
[關鍵詞] 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供應鏈;采購;優化;模糊
[中圖分類號] F25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5024(2008)02-0015-03
[作者簡介] 劉巍,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北京 100083)
一、引言
目前,供應鏈管理已成為許多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對于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通過供應鏈管理來降低成本。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中除了研究與開發的投入之外,采購成本占產品總成本的比重最大,它對企業的生產利潤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通過控制和降低采購成本,可以使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成本降低,最終達到企業利潤增加,提高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力的目的。本文將對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供應鏈的采購優化模型進行研究。
二、模型建立
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供應鏈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有些參數往往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難以確定,如原材料的需求量受到自然條件、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通常使用“原材料的需求量在a噸左右”這樣的模糊語言,因而在建模時將其作為模糊參數更符合實際情況。在本文中,將原材料的需求量和各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均看成是模糊數,采用模糊的定量模型來描述問題。
在現有的n個供應商能夠滿足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原材料供應的前提下,給出多供應商和多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模糊線性規劃采購模型。
模型中的符號意義如下:
下標i表示供應鏈中供應商的數量;j表示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
決策變量:
xij:0-1變量,表示第i個供應商是否被選為第j個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供應商(1-選,0-不選)。
yij:表示第i個供應商給第j個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運輸原材料的量。
常數:
Ei:表示向第i個供應商購買原材料的模糊量。
Mi:表示第i個供應商的模糊生產能力。
cij:第i個供應商給第j個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的單位原材料的價格。
pij:第i個供應商給第j個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運輸原材料的單位運價。
約束條件(2)表示各供應商給企業的供貨量應該等于運輸原材料的總量。約束條件(3)表示實際運輸的原材料的總量不大于第i個供應商的模糊生產能力。
這里,分別用三角模糊數Ei1,Mi2,Mi3)表示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對原材料的模糊需求量Ei,用三角模糊數(Mi1,Mi2,Mi3)表示各個供應商的模糊生產能力Mi。由于存在模糊參數,使目標函數(1)和約束條件(2)和(3)均沒有明確的意義,在國內外一些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可以將模型進一步表示成下面的機會約束規劃模型:
其中,Pos{?}表示{?}中事件成立的可能性。模型中目標機會約束(6)表示所求的目標值c應該是在置信水平α下所取得的最小值;機會約束(7)和(8)表示約束得到滿足的可能性至少應達到給定的置信水平β和γ。
三、模糊約束的清晰化
對于這種求解模糊機會約束規劃的一種方法就是把各機會約束轉化為相應的清晰等價類。下面對模型中的幾類機會約束的清晰化分別加以討論。
由上面的討論可知,在將原材料的需求和供應商生產能力均看成是隸屬函數已知的三角模糊數的前提下,原模型的模糊機會約束均可轉化為各自的清晰等價類:
該模型是確定性模型,下面討論清晰化后模型的求解。
四、模型求解
上述模型是一個0-1規劃模型,對于這個模型的求解,我們可以采用0-1規劃的隱枚舉法來求解,將原模型轉化為下面的形式:
這樣,我們就可以采用0-1規劃的隱枚舉法來求解。具體解法如下:
(1)令全部變量取0(因為目標函數的系數全非正,此時相應的目標函數值S=0就是上界)。如果此解可行,則為最優解,計算中止。
(2)否則,有選擇地指定某個變量為0或1,并把它們固定下來(稱為固定變量),將問題分枝成兩個子問題。
(3)繼續分別對它們進行檢驗,即對未被固定取值的變量(稱為自由變量),令其全部為0,檢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則它們與固定變量組成的解就是原問題目前最好的可行解(不一定是最優解),不再分枝,其相應的目標函數值就是原問題的一個下界。
(4)否則,在余下的自由變量中,繼續上述過程。經過檢驗,或者停止分枝,修改下界,或者有選擇地將某個自由變量,令其為0或1,將子問題再分枝。
(5)如此下去,直到所有子問題停止分枝,或沒有自由變量止,并以最大下界值對應的可行解為最優解。
五、模型的應用
本文從供應鏈角度出發,充分考慮了影響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采購成本的多方面因素,構建了“供應鏈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采購優化模型”,與其他模型相比,創新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本模型綜合分析采購中的多項成本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運輸成本等,構建了多供應商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采購模型;充分考慮了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把供應商的生產能力、生產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需求量看作是模糊的變量,建立基于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的采購模型;不僅構建了優化模型,而且針對模型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求解方法。
我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原材料主要來自于受自然條件和外界環境影響大的農業,因此,供應商提供給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原材料的量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受市場的需求影響非常大,從而導致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也具有不確定性。上述模型恰好能夠解決兩者的不確定性問題。我們以三個供應商為兩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原材料為例,建立模型如下:
根據前面所述的模型求解方法進行求解,我們就可以得到在成本最小的情況下,每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向哪一個供應商購買原材料,購買的量是多少。這樣就解決了由于供應商生產能力的不確定和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購買原材料的不確定,而使采購過程難以進行的問題,使采購和運輸過程成本達到最優化,節約資本。
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正在促使世界農業發生巨大變化,并成為支撐各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和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當前,農業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競相發展的重點,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正逐步成為現代農業的新增長點。我國是一個具有特殊國情的農業大國,發展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對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制約我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據相關資料,我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資本金來源的57.1%為企業自籌,14.1%為銀行信貸,國家投入為7.1%。當前解決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問題主要靠企業自籌資金,政府撥款、金融機構貸款也是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運用本文的模型,可以保證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使用更合理,使決策更加客觀、準確,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進而保證我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Liu Baoding and Iwamura K. 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 with fuzzy parameters [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98, 94(2): 227-237
[2]劉寶碇,趙瑞清.隨機規劃與模糊規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3]程理民,吳江.運籌學模型與方法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