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職學校英語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會計教學,應用
會計是一門集理論性、方法性、業務性和操作性于一體的學科,具有實用操作性強、專業性突出等特點。傳統的會計教學方法一直是以理論講授為主,忽視實務操作應用,這種應試教學方法,不能全面啟發學生的思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不能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重理論輕實踐,會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實際工作,難以滿足現代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要。會計案例教學法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剖析會計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會計實踐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會計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啟發、誘導、決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在職業學校會計教學中的意義
職業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將企業會計案例運用于會計課堂教學,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的參與討論,鞏固學生所學會計理論,提高職業學校學生會計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調動學生參與性和主動性等方面教育論文,具有傳統教學不能比擬的優越性。中職學校學生,應以就業為導向,充分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以便他們一出校門就能上崗中國學術期刊網。雖然他們在學校能較好學習和掌握會計的理論和方法,但是對于如何用會計理論來指導實際工作、如何來處理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各樣復雜問題,則往往顯得束手無策。會計案例教學法使掌握理論知識與發展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生引入到社會實踐中,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索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正如古語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僅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所以教師應根據課程的特點采用案例教學法來進行會計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會計理論知識,真正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會計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必然要求。
二、案例教學法在職業學校會計教學中的實施
(一)準備階段第一,教師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會計案例的相關摘要積極引導學生預先思考相關問題。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領導案例教學的全過程。這樣才能控制在案例討論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引導案例教學課的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期的效果。
主要是閱讀教材和參考文獻,加深對分析和評價會計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
會計案例教學的組織是綜合的,不做好充分的準備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鑒于學生有可能受閱歷影響,長期以來“習慣于被動的學習習慣,過度仰賴教師的資訊傳遞,缺乏主動參與的動力”,在實施案例教學前,教師要反復與學生交流案例教學的理念和用意,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的行為與目標。不能認為案例教學以討論為主,就覺得組織可以松散。(二)實施階段
下面通過一個會計案例在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某會計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王剛在審計電子公司截至12月31日應收票據項目時,通過審閱公司財務提供的應收票據備查簿,發現:(1)存有A公司開具的于11月20日已到期的帶息商業承兌匯票300萬元,電子公司不僅未按規定將未到期的應收票據轉入應收賬款,并且于年度終了時按票面利率計提應收利息。(2)存有B公司開具的帶息銀行承兌匯票500萬元,票面利率月息3‰,出票日期為7月20日,到期日為次年的2月20日。電子公司年終未按規定計提應收利息。注冊會計師王剛面對電子公司的這些業務處理,他該作如何分析?
1、小組討論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Photoshop 效果圖藝術處理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2(a)-0182-01
《Photoshop與效果圖制作》這門課程主要是通過Photoshop軟件來制作各種類型的室內外效果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是建筑裝飾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以前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一開始講解Photoshop的基礎理論,如基礎知識、工具的使用、圖層與通道、色彩的調整、蒙板濾鏡等等,最后添加實例,傳統的教學方法也能教會學生學會Photoshop軟件,但是當學生面臨真實項目的時候就手足無措,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就業。如何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在《Photoshop與效果圖制作》課程教學中選擇“案例教學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 關于“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哈佛大學,它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它圍繞一定培訓的目的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方法。在《Photoshop與效果圖制作》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選擇具體的實際案例,先示范案例,然后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最后上機操作,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完成教學任務。
2 “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2.1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案例教學法”先給學生展示“案例”,在是一個直觀的、感性的東西,在《Photoshop與效果圖制作》這門課程中,有可能“案例”是一張具有油畫效果的精美園林景觀效果圖,學生很感興趣,激發了他們制作的欲望,于是他們就要自己嘗試用Photoshop軟件去制作,這樣制作的步驟以及制作過程中涉及的Photoshop軟件的各種知識點他們都會去自主學習。
2.2 有利于學生教師的雙向交流,調節課堂氣氛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絕對的權威,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扮演著的是一個傳授知識的角色。而在“案例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進入課堂討論,教師不再是“獨唱者”,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學生在討論中成長,鍛煉了學生的口才'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課堂氣氛自由活潑,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
3 “案例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在《Photoshop與效果圖制作》這門課程實踐教學中,項目化教學法是主導,筆者安排了彩色戶型平面圖制作項目、彩色立面圖制作項目、小區彩色規劃平面圖制作項目、室內效果圖后期制作項目、景觀效果圖制作項目、效果圖藝術處理項目6個項目。在實踐過程中項目化教學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案例教學法”可以做為有益的補充,特別是在效果圖藝術處理項目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是非常合適的,下面就談談具體的實施過程。
3.1 上課準備
課前充分備課是教師上課的前奏,“案例教學法”中很關鍵的第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案例,這個案例一是要求具有典型性,能夠涵蓋部分以前所學的Photoshop軟件的知識,還必須涉及到新的知識點。二是該案例還具有可發散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在效果圖藝術處理項目中,主要是讓學生對效果圖進行藝術的加工,我選擇了制作效果圖的雨景。一是效果圖的雨景很漂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二是在這個案例中,有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如濾鏡、圖層模式是以前教授的知識點,可以復習,閥值、濾鏡中的動感模糊、像素化這些知識是新填加進來的,可以讓學生掌握。
3.2 教師演示
當我把效果圖打開后,展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張效果圖的雨景,學生都非常興奮。我留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先嘗試做―下,結果他們都做不出。這時候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我將制作的步驟告訴了學生,第一步打開一個效果圖,復制效果圖,得到效果圖副本。第二步對副本圖層進行濾鏡,像素化點狀化,調整參數。第三步再調整閥值的參數。第四步設置副本的模式為濾色。第五步對副本進行模糊動感模糊,調整角度與距離。第六步是對副本進行放大。在短時間內學生都學會了操作,學生非常滿意,自信心增強了。
3.3 學生嘗試
通過前面案例展示的鋪墊,學生開始制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攔路虎”,需要教師積極巡堂和引導,學生之間要相互討論,善于和教師溝通,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重要可以發揮網絡的作用,學生上網搜索相關網絡教程,然后按照步驟進行操作,對于新的知識點,也可以通過專門的Photoshop學習軟件進行學習,如68Ps網站就是一個不錯的學習網站,知識點的講解即全面又詳細,對于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幫助。但是還有一些案例是網絡上沒有的,如制作水墨畫藝術效果,針對這樣的案例,教師可以提醒學生要使用到的一些知識點,如調整去色命令,濾鏡高斯模糊命令,濾鏡畫筆噴濺命令,讓學生先學習這些知識點,然后再反復嘗試,這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講是艱難的,教師要不斷的鼓勵,讓學生自己去完成。
3.4 分享成果
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每組同學都完成了自己的案例,取得了成功。這時候最重要的環節是成果的分享。每一組把自己所做案例的步驟演示給其他組的同學,把涉及到的知識點展示給其他組的同學,讓班級里的每一個同學都學會,大家舉一反三,收獲頗豐。
4 “案例教學法”的反思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它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難度。首先是案例的選擇,要難易適中,太難的案例讓學生操作,會讓學生失去信心,而且上課時間也難以掌控,要引導學生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其次是學生在案例制作過程中,往往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遇到其他類型的問題,就缺乏創新意識。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Photoshop與效果圖制作》這門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通過教師案例的引導,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Photoshop軟件制作各類效果圖,為學生將來就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