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1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 物理知識 生產生活 密切聯系 廣泛應用

    物理知識是我國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還有很多物質知識是從日常生活經驗中總結而來的,因此可以說是我國人類智慧的結晶。人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很多物理知識。力學知識就是其中之一,重力、摩擦力等力學知識的應用隨處可見,杠桿的應用也非常普遍,壓強的應用極其廣泛。熱學知識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光、聲現象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更是應用廣泛,電學知識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一定要聯系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將其與生產生活聯系在一起進行研究分析,對我們更好地認識物理、使用物理,借助物理知識改造世界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一、力學知識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力學物理知識中,重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比如,農村蓋房砌墻的時候,通常都會進行墻壁垂直測試,那么這個時候就會使用到重錘線;而體育活動中,人們打排球,每次排球被拍打出去,都會以拋物線的形式下落;另外農村蓋房的時候也會進行夯實,夯實這個環節沒有重力作用是不能實現的。人們生活中如果沒有重力則將是另外一個樣子,就如宇航員在太空艙中一樣,喝水的時候水會飄出來,所有物品都不會老老實實地待在桌子上,都會浮在空中,并且果實成熟之后會在重力作用之下向下掉落,這也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原因。

    摩擦力是隨處可見的力學知識之一,比如,人們走路、騎自行車及運輸車輛的運行都依靠摩擦力。摩擦力作為一種特殊的力學種類,對人類既有好處又有壞處,摩擦力有大也有小,相對光滑的地面上,人們行走起來會比較容易,而摩擦力太大的地面就會相對困難。在雪地上行駛的車輛,由于摩擦小,因此非常容易打滑,甚至出現交通事故。汽車輪胎上有很多紋路,這些紋路與鞋底面的紋路同樣都是為了增加與地面的摩擦力設計的,機械零件的運轉都會定期進行,這樣是為了減少部件摩擦力,減少設備磨損,實現設備順利運行,摩擦力對人類有利有弊,因此應該科學應用。

    再來就是杠桿原理,這個原理的應用也非常常見,人們吃飯時用到的筷子、蹺蹺板、農民鍘草用的鍘刀等,都利用這個原理。在生產生活中,人們巧妙運用原理為自己提供了很多方便,節省了很多力氣,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壓強的應用極其廣泛。比如,人們滑雪時使用的滑雪板寬度很大,就是為了減小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強,使其不會陷入雪中。而縫扣子的針多為尖尖的針頭,則是為了減小壓強,使其能快速穿入衣物。使用吸管喝水、抽水灌溉都利用的大氣壓強的原理等。

    二、熱學知識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人們生活中熱學知識也非常普遍,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熱學物理知識,如一日三餐都需要加熱,如果沒有加熱就無法實現飯菜成熟;冬季房屋取暖也離不開熱學物理知識,人們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及暖手袋等都利用物理熱學知識,柴油發動機運行的時候,水箱里必須裝滿水。家用電器的蓋子或者外殼一般都有一個孔,這些都是熱學知識在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案例。另外,農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溫室大棚,冬季花朵需要搬入室內,室外很多樹木會被裹上厚的“衣服”,這些同樣是熱學知識的應用。在人們對熱學知識了解更深入的形勢下,熱學知識的應用將更普遍,并且應用效果將越來越好。

    三、光、聲現象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光、聲現象是人類生存進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人們需要陽光,植物也需要陽光。夜晚要開燈,電視電影都是利用光學原理播放的。另外,穿衣鏡、望遠鏡及眼鏡等工具是利用光學原理。下過雨的天空會出現漂亮的彩虹,這就是光的折射。還有人們嘖嘖稱奇的海市蜃樓、日食及月食等自然現象都是光學現象。車輛是現在人類社會最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夜晚車輛需要借助光線行進,都會設計遠光燈、近光燈及示寬燈或者霧燈等。我國根據光學原理對各種燈光的使用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規范。手電筒采用聚光原理實現了光的直線傳播,白熾燈則通過光照在反光環的照射實現照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通過調節入射角大小完成聚光。

    四、電學知識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最后,就是與人類社會發展聯系更密切的電學知識。日常生產和生活都與電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沒有電人類社會將陷入不可預知的恐慌,同時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電視電腦的運行需要電,交通運輸、農業生產需要電,煮飯做菜需要電,可以說現代社會中幾乎沒有一個領域是能離開電運行的。因此教育中大力普及用電常識,讓學生對電的好處及電的危險有深入認識,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電,都非常必要。

    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闊,物理知識與生產生活有著密切聯系,重力、摩擦力等力學知識的應用隨處可見,杠桿應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壓強應用極其廣泛。熱學知識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光、聲現象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更是應用廣泛,電學知識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隨處可見,使其為人類社會造福。通過以上闡述的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能夠看出全面分析和學習這些物理知識,才能更好地對其加以利用。在物理學知識的普及過程中,必須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問題,更好地體現和感受物理知識,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合理地使用物理學知識,并幫助他們樹立尊重科學、探究科學、應用科學的觀念。

    參考文獻:

    [1]李克和.演示實驗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0).

    [2]鄭式源.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7(06).

    [3]劉國義.談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01).

    [4]周月琴.培養初中學生實驗能力的幾點做法[J].物理教師,1994(01).

    第2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例法教學;總結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0-0133-02

    生物化學是研究組成生命體物質的種類、特點、理化性質以及在維持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各種代謝過程和原理的科學,即研究生命活動化學本質的科學。生物化學不僅是醫學、農學、園藝、園林、植物保護、植物資源與環境、環境科學、動科等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而且還是聯系各生物相關學科之間的橋梁。因此,學好生物化學對其它生物相關專業的學習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化學教與學的現狀

    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性、邏輯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化學、生物學及遺傳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內容多、涉及面廣,知識抽象、深奧,學生普遍反映枯燥、難學。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對教育事業投入的進一步加大,辦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教學方法也不斷改進,很多先進的方法和理念被引入到教學實踐中來。例如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使得生物化學的教學顯得精彩和從容;針對類似糖代謝等記憶難點的地方,也有一些新方法不斷被提出,例如場景記憶法、拆分記憶法、對比記憶法等[1,2]。雖然教學條件大大提升,但是生物化學課堂學習氣氛依舊不高,甚至學生成績有逐年下降趨勢(當然這一現象可能在別的學科也存在)。每年由于生物化學不及格被掛科的學生比例仍然居高不下,也使很多同學養成破罐子破摔的學習態度。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

    現在整個社會比較浮躁,一切都在向“錢”看,教師的業績主要和科研課題、論文掛鉤;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甚至過去的學習無用論等思想也大有市場,所以很多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沒有過去的學生好,學習不認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好像都是在完成形式。當然不否認大多數老師還是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在積極地改良教學方法,以期提高教學水平,例如增加課堂提問、更多的運用多媒體動畫,甚至有些老師采用情景再現法、比喻法教學[3-5],課堂氣氛有所改善,但是效果遠達不到理想的水平。究其原因,生物化學本身比較抽象是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才是主要原因。

    二、實例法教學的應用與結果

    作為一線教師,我認為如何引導他們產生興趣,如何讓他們愛學也應該成為上好一門課的一部分。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改良很有必要,但是教學內容也應該作適當“穿插”。所謂的“穿插”就是在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中插入一些相關的、實用性強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非規定的內容?!按┎濉钡哪康木褪菫榱颂岣邔W生興趣,將知識點強化記憶,甚至應用到生活中。因此“穿插”什么內容,在什么地方穿插就很重要。其實生物化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收集的實例非常多,例如講解蛋白質二級結構可以穿插燙發原理;酶學可以穿插粉;講解脂肪酸代謝可以穿插脂肪酸代謝紊亂導致的心血管疾?。恢v解逆轉錄可以穿插RNA病毒的危害性,例如SA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例法教學改革嘗試,現將部分結果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展示。通過調查問卷可以發現,認為生物化學“難和很難”的同學占71.43%,認為難學的同學中,有98.57%的同學將難學的原因歸為“內容多而復雜,難記憶,反應過程復雜,參與反應的物質復雜,專業術語多,難懂”,但是不喜歡學習生物化學的卻只占4.08%。喜歡學習生物化學的學生認為“能提高專業素養,對日常生活有影響,增加生活常識,增加自身知識面,對食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自身與他人健康有幫助”,而且81.63%的同學在生活中會聊到或用到生物化學。

    表中橫坐標1:生物化學難易程度,認為難學的有140人,占71.43%;2:是否喜歡學習生物化學,不喜歡的只有8人,占4.08%;3:課后是否會聊到或應用生物化學,有81.63%的同學在生活中會聊到或用到生物化學課堂氣氛最能說明學生對課程的感興趣程度,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會提及甚至將所學知識加以應用,那么這門課程的開設與教學應該是成功的。本學期通過實例法教學明顯感到課堂氣氛活躍很多,同學們對課程表現出較濃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能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聊到或應用出來,我覺得這個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小宇,劉軍華,高云等.淺談各種記憶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5):546-547.

    [2]張動,王曉芳.芻議比喻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9(1):119-121.

    [3]楊海蓮.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基礎生物化學研究性教學,中國大學教學,2006,2:35-36.

    [4]趙宏霞,金花,蔡繼業.多媒體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討,廣東化工,2010,37(6):152-153.

    [5]師巖,張春晶,寧小美等.多媒體情境再現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探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3:171-172.

    說明:本次調查問卷對象為華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學院11級食品營養1~5班;11級生物工程1、2班和11級生工發酵1班共8個班196名同學,全部采用無記名調查。(調查問卷見附件)

    附件

    生物化學調查問卷

    1.在你所學的科目中,你認為生物化學難易程度為:

    A很難B較難C一般D較容易

    2.你認為生物化學難學或易學的原因是什么?

    3.課本每章的課后練習你做了嗎?

    4.每次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基本能做到嗎?

    5.你認為怎樣才能學好生物化學?

    6.本學期的課件你認為應該怎樣修改?舉例。

    7.你喜歡學習生物化學嗎?原因是什么?

    8.你在學習課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你認為應該怎樣解決?

    9.你認為生物化學的學習對你哪方面有提高?你認為是否值得學這門課?

    第3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高中數學 生活化案例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B-0102-02

    新課程大綱中指出,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數學。這也就告訴我們,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也應該用于現實生活中。因此,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應圍繞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展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在此,筆者在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生活化案例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一、以社會熱點為教學案例開展教學

    熱點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所謂熱點問題,也就是與民生有關的問題,是老百姓比較關注的問題。通過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分析社會現象,從而提高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達到鍛煉思維的教學目的。為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社會熱點為教學案例,把數學問題和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基礎上,體會到數學知識對社會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為此,數學教師應鉆研教材,把數學知識和社會熱點巧妙結合來設計問題。在問題的設計上,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答案的意識,從而啟迪智慧,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和學習欲望。例如教師在講述《計數原理》(高中數學人教版選修2-3)這一節課的時候,可根據現在經濟水平提高,社會上私家車比較多,許多學生的家庭都買有小車的熱點問題,來講述計數原理,設計這樣的問題:“某一城市的私家車數量不斷增多,為了方便汽車的管理,汽車牌照號碼因此需要擴容。為此,該市的交通部門專門出臺了一種組合汽車牌照的方法。要求每一輛汽車要有三個不重復的英文字母和三個不重復的阿拉伯數字,并且三個數字需要合成一組出現,三個字母也需要合成一組出現。運用這種汽車牌照的組合方法,能給多少輛汽車安裝牌照?”之后,引導學生通過公式來算出答案。通過這個社會熱點的案例講述,不僅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也能讓學生理解到數學知識對社會的實用價值,從而成功達到教學目的。

    二、以學生生活為教學案例開展教學

    新課程數學大綱指出,必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因此,生活化案例必須以學生生活為出發點來構建。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應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原型來構建生活案例。在生活案例構建上,為學生創建探究問題答案的情境,讓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體驗生活。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在以學生生活為主的教學案例構建上,教師應以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所看到的、所觀察到的、所摸得到的事例來開展教學,把書本上深奧、枯燥、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轉為活生生、形象直觀的生活現實,讓學生能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知識等。為此,教師在設計數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時候,應把教材知識和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展開教學。如在講述“數列”的時候,教師可以舉例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保險、證券、存貸款、期貨等,也可以舉學生比較熟悉的社會例子,如人口質量、人口數量增多、土地等資源利用和分配、環境問題中的空氣污染、水資源保護、植被覆蓋等問題,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例子中理解抽象的數列知識。

    又如在講解《概率》(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3)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概率的應用,教師也可以舉學生熟知的出租車的應用題為教學案例。城市里有紅色出租車公司和綠色出租車公司,其中紅色出租車占城市的出租車比例為85%,綠色出租車占城市出租車的比例為15%。一個晚上,一輛出租車發生了交通事故,根據目擊證人敘說,在事故現場的出租車是綠色的。警方之后對目擊證人的辨別能力進行了測定,證人正確辨認率為85%。根據這判定,警方也就確認這倆出租車是綠色的。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概率知識進行解題,得出紅色出租車出現的概率應該是0.59,綠色出租車出現的概率應該是0.41,因此警方的判定方法是不科學、不公平的。這一種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化案例,能令學生產生一種親切的感受,并且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三、以知識應用為教學案例

    “知識的全部價值在于應用”。數學知識的靈魂就在于實用性。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積極的應用價值,如生活中的購物、分期付款、算賬等,這些都需要用到數學知識。高中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灌輸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去靈活應用數學知識。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把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上,讓學生在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過程中,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為了達到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目的,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如在講述不等式、函數、統計、數列等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它們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

    如在講述《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下轉第104頁)(上接第102頁)的時候,教師可以學生生活為例子來講述。

    為了參加冬季運動會的 5000 m 長跑比賽,某同學給自己制定了 7 天的訓練計劃。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7500 8000

    學生通過解答,得知這等差數列的差 d=500,a1=5000,a7=8000,因此求前 n 項的和是 Sn=n(a1+an)/2=7(5000+8000)/2=47000。這個應用題把等差數列應用到學生的生活中,使學生感悟到等差數列對生活的實際應用價值。

    又如這樣一道應用題,“某人參加養老保險,每年年末存入等差額年金 a 元,即第一年末存入 a 元,第二年末存入2 a 元……,第 n 年末存入 na 元,年利率為 k ,按復利計算,則第 k+l 年初他可一次性獲得養老本息多少元?”這個養老保險算率問題,讓學生也體驗到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4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本人對部分地區中考試題進行了分析,歸納出試題的的共同特點.

    特點一注重基礎,緊扣課標和教材

    所有的中考試題最明顯的特征是注重對學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對“雙基”的考查不是停留在機械記憶上,而是能結合具體的情境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試題提供的情景具有以下特點.問題不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現,在現實情境中加以表述;問題的設計更多的是從生活事例中提出,要求用物理的相關知識解答,詮釋生活現象.使學生對物理既熟悉,又親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物理學科學習的興趣.

    案例1(2012年揚州市)下列情景中利用慣性的是

    A.駕駛員要系好安全帶

    B.禁止汽車超載行駛

    C.公交車啟動時,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D.將錘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擊幾下,就能套緊錘頭

    評析慣性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很多司空見慣的現象,其實都是依據慣性來完成的.判斷某一現象是否利用了慣性,主要看物體是否在這一現象中由于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而被利用.

    案例2(2012年連云港市)圖1是生活中常見的杠桿,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填寫字母符號),其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填寫字母符號).

    評析杠桿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此題考查的是不同類型的杠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這四幅圖片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結合圖片和生活經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特點二聯系生活實際,強調知識的應用,培養能力

    案例5(2012年常州市)2011年12月,漂陽首創“移栽油菜,稻草全量還田”栽種技術,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農民把脫粒后的稻草桿覆蓋在油菜苗根部,如圖2所示.對該栽種技術優點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A.白天,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發而干結

    B.白天,防止地表風直接刮向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發而干結

    C.白天,發揮稻草的遮光功能抑制雜草生長,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量

    D.夜晚,發揮稻草的導熱不良功能為土壤保溫,避免油菜受凍害

    評析此題考查了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注意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空氣的流動速度.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選擇項中提到的措施,從而可以得到答案.

    試題注意從實際中選取素材,引導教師的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強調物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功能.培養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問題及歸納總結得出規律的能力.這些試題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第5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生活是活的教科書,是人類知識的源頭活水.將物理教學導入生活問題,能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濃厚,學生輕松融入到物理教學課堂中,生活經驗能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現象、物理原理,能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同時,物理知識又廣泛應用于生活,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物理教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生活問題走進物理課堂,讓物理課堂走進生活呢?我根據多年教學實際,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做了如下探討.

    一、生活問題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物理源于生活,現實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物理知識.初中學生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體驗,這些都是學生學習物理的知識源泉.在物理教學中通過導入生活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從而在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步入物理的殿堂.如,在講授“物態變化”時,我從生活中的現象導入:為什么冬天人戴著眼鏡進屋,眼鏡上會產生蒸汽?為什么夏天冰糕會冒“白色蒸汽”?美麗的樹掛是怎樣形成的?富有情趣的生活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興趣的引領下,我導入物態變化,為學生揭開謎底.

    二、生活情景創設,活躍課堂氛圍

    情景教學是新課改的一大創新,通過情景創設為學生營造物理問題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在物理教學中通過生活情景創設,能活躍課堂氣氛,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講物體的密度時,我拿了大小相同的塑料球、鋼球、玻璃球、銅球,讓學生猜一猜哪個球更重,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從而認識球的體積、質量和密度的關系.生活情景創設,因為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生能通過情景體驗,更容易理解物質現象,掌握物理原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生活趣味實驗,培養創新思維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通過實驗驗證物理現象、掌握物理原理.在現實生活中,通過簡單易行的生活趣味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例如,在進行“走進分子世界”教學中,我讓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并讓學生每人根據對分子知識的理解,設計一個生活趣味實驗.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學生利用在不同溫度下水中墨水散開的速度不同,驗證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而有的學生則現場給學生調制色彩豐富,口味變化無窮的“雞尾酒”,并從中悟出分子運動總是從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運動.分子是微觀粒子,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但通過生活趣味小實驗,我們對分子運動規律進行模擬演示,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

    四、社會實踐活動,強化教學效果

    物理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它從實踐中來,又應用于實踐中.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求學生在掌握雙基的基礎上,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驗證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物理綜合能力和提高科學素養.例如,在進行“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社會調查,學生分組協作,撰寫調查報告,并組織開展節能科學小發明.在進行“杠桿”教學后我安排學生進行一項實踐活動――“尋找生活中的杠桿”,讓學生找到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讓學生親自動手,利用杠桿原理進行科學發明制作.通過以上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課堂教學內容,還開放了視野,開拓了思路,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能力.

    第6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一、初中物理家庭實驗的特點

    1.材料易得,實驗方便

    物理實驗很多都是源自生活的,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即使是課堂實驗,也會有很多生活中的材料,更不要說家庭實驗了。家庭實驗中的材料絕大多數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用到的,學生只需要隨意在家中找一些實驗材料,便可以開始實驗。比如“光的折射”這一課,筆者要求學生回家以后找一根筷子放到盛有水的玻璃杯里,觀察現象。在這個家庭小實驗中,無論是筷子還是水,抑或是杯子,都是家中常備的,取材十分簡單,不需要太過復雜的步驟,實驗十分方便。

    2.步驟簡單,清晰明了

    在課堂實驗中,大多是有著很多的步驟,一步步嚴格按照課本上的要求去做,還有可能會實驗失敗。而家庭實驗則不同于課堂實驗的復雜性,家庭實驗大多數都是簡單的幾步,所做出的實驗又具有明顯的效果,可以使學生清晰明了實驗結果。比如在講“慣性”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回家煮一個雞蛋,將煮熟的雞蛋與生雞蛋依次旋轉,觀察二者的旋轉狀態。這個小實驗簡單易行,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卻又能清晰明了地讓學生感知到慣性的特點。

    3.根據課本內容設計,減輕課業負擔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對于物理而言,這個“宗”就是物理知識和概念,而物理知識和概念又包含在課本中,所以一切的實驗都是為了課本而服務的,無論是課堂實驗還是家庭實驗,都要依據課本內容設計,不能偏離主題。如“自制彩虹”,太陽光通過棱鏡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是光的色散原理。根據課本內容設計一個家庭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既運用了所學,又減輕了課業負擔。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家庭實驗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觀察

    物理是與生活最為緊密的學科之一,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物理現象和原理、規律,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一件件的生活小事都可以算作是家庭實驗的范疇。比如,學習完力的知識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回家以后聯系生活實際來觀察,洗衣服需要用力,切菜需要用力,上樓需要用力,鍛煉需要用力,跑步需要用力……力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善于觀察,生活中處處都是家庭實驗室。又如,在學習“杠桿平衡條件”時,扁擔挑起東西是杠桿,指甲刀是杠桿,魚竿是杠桿,圓規是杠桿,火鉗是杠桿等等。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仔細觀察與體驗,物理在生活中得到深化,學習在生活中得到提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課外去自主探究,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就在生活中。

    2.加以輔導,提升效果

    很多時候,學生做家庭實驗都會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和條理性,也不會去反思,所以教師要在學生進行家庭實驗之前對其加以輔導,讓學生心里有數,知道如何去做實驗,如何去反思,如何去提升實驗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家庭小實驗之前,對下列問題做出指導:①實驗目的;②實驗用品的選擇;③實驗的原理;④實驗操作中的要點;⑤安全注意事項;⑥觀察的重點;⑦實驗現象的記錄;⑧實驗總結、實驗報告的填寫及實驗小論文的寫法等。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小實驗,實驗的成功率才大,效果才好,學生才能從家庭小實驗中獲取知識,才能發揮家庭小實驗應有的功效。

    3.加強監督,時刻提醒

    家庭實驗是個很好的鞏固知識的途徑,所以很多教師都熱衷于為學生布置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去完成。然而,很多學生回到家就把實驗忘得一干二凈,第二天上課的時候,當教師詢問實驗結果,他們則說出自己想當然認為的結果。其實,這樣是毫無意義的,也會使學生對學習形成一種敷衍的習慣。所以教師既然布置了家庭實驗作業,就要加強監督,真正地把這份作業當成強制性的作業去布置,去檢查,去提醒,去監督。檢查的方式可以是課堂隨機提問與家庭小實驗有關的問題,也可以檢查學生的實驗報告等。一則可以檢查學生是否完成實驗任務;二是可以檢查學生完成實驗任務的質量。對按時完成實驗任務,而且完成實驗任務的質量較好的,要加以表揚,對沒有按時完成實驗任務或完成實驗任務但質量不高的學生,要及時給予教育、指正。

    4.課堂實驗布置為家庭實驗

    物理是一門處處充滿實驗的課程,每一個物理原理都會對應著一些實驗,所以在課堂上需要操作的實驗有很多。然而,有些實驗是課堂上不具備條件去做,只能改為多媒體演示,雖然直觀,可是學生沒有動手操作,印象自然不會深刻;也有些實驗比較小、雜、繁瑣,在課堂上做這些實驗會打破教師課堂所授知識的連貫性。所以可以適當地將課堂實驗布置為家庭實驗,讓學生課下回家自己做實驗,得結論。比如,在教學“浮力”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把實驗交給學生自己去做。讓他們選擇一個稍大一些的容器,如洗菜盆,然后將生雞蛋放入水中,觀察雞蛋是浮在水面還是沉到水底。如果雞蛋沉到水底,如何才能讓它浮出水面?之后再選擇青菜葉、易拉罐、玻璃瓶等常見的東西一一做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5.培養學生自主設計家庭實驗的習慣

    第7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WSZ”思維方式;生物常識性知識;食品保存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5-0115-02

    常識性知識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生活習慣和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科學知識,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它涵蓋了健康、營養、飲食、居家、生活小竅門等各方面的內容。生物常識性知識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大部分中學生雖然積累了很多生物常識性知識,但缺乏深入探討生物常識性知識中蘊含的邏輯關系的意識,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生物常識性知識時,總是泛泛而談,不去深究、細化,更不為學生呈現清晰的知識脈絡,從而導致學生不理解與掌握生物常識性知識的本質與內在規律。因此,探究生物常識性知識的本質及內在規律應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WSZ”思維方式是一種基于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簡便、易于操作的思維方法,著力于授學生以“漁”,以傳授知識“為什么”(W)是合理的、知識的本質“是什么”(S)以及知識是“如何產生(Z)的”為主線進行教學,既能使教師保持清晰、嚴密的授課思路,快速有效地進行教學工作,又能加強學生的理性思維活動,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為學生長久學習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本研究以蘇教版八年級生物第25章第二節《食品保存》為例,將“WSZ”思維方式滲透到生物常識性知識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建立起更加完整、牢固的知識體系。

    一、教學設計思路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WSZ”思維方式,以食品為什么會腐?。ń處熗ㄟ^設計情境提出問題,為引出新課做鋪墊)、引起食品腐敗的因素是什么(師生共同回顧作為搭建“橋梁”的知識點)以及如何防止食品腐?。ń處熃Y合假設推理的方法分析講解知識的來龍去脈)的分析思路進行教學,從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食品腐敗的本質原因以及食品保存的原理,促使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會應用“WSZ”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具體的教學內容流程圖如圖1所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食品腐敗的原因。

    (2)掌握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3)嘗試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食品腐敗原因的探討,初步建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2)通過分析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初步學會分析歸納、假設推理等學科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明確食品腐敗的原因,發展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2)運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食品,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與方式。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食品腐敗的原因。

    (2)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2.教學難點

    根據控制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條件進行假設推理。

    四、教學實錄

    1.引入新課

    師:“中秋佳節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可是同學們在打開月餅包裝盒時,有沒有發現盒內有一個小紙袋?你們知道小紙袋里裝的是什么嗎?它有什么作用嗎?

    生(小聲議論,又有點疑惑):是有一個小紙袋,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東西,但它可以防止月餅變質。

    師:小紙袋里裝的是一種名叫“脫氧劑”的物質,它具有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延長食品保存時間的作用。食品加工廠用密封好的脫氧劑來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那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瓜果蔬菜等食品又是怎樣保存的呢?如果保存不當會有什么現象呢?

    生(紛紛發言):如果保存不當,食品會腐敗變質。

    (師板書:第二節食品保存)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人新課,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知識教學

    (1)食品腐敗的原因

    PPT投影:蘋果、面包、魚肉等變質前后的對比圖片。

    師(設問):在我們的生活中,以上圖片呈現的現象會時常發生,但同學們思考過食品為什么會變質嗎?

    生(猜測原因,舉手發言):因為有微生物存在(根本原因),并且微生物會大量繁殖。

    師:真的是微生物引起的嗎?

    生:(沉默、思考)。

    師:前面幾節課我們學過有關微生物的一些知識,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微生物繁殖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生(認真回顧):①要有適宜的溫度(一般為20℃~25℃);②要有一定的水分;③需氧微生物需要足夠的氧氣,厭氧微生物需要無氧的環境等。

    師板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重溫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條件,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為本節課的假設推理做鋪墊,同時建立前后知識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認識到生物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

    (2)食品保存的原理

    教師(歸納總結,引出問題):食品變質是因為微生物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不斷地繁殖和生長,如果我們有效控制微生物繁殖和生長的條件,食品還會加速腐敗嗎?

    生(紛紛討論、發言):不會。只要有效控制水分、溫度以及氧氣等條件,便可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防止食品變質。

    師(提供思路):下面,我們通過假設推理的方法實現從微觀概念到宏觀世界的轉換。首先,對食品變質進行假設推理,即如果食品沒有變質,微生物不會存在,也不會繁殖;其次對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條件進行否定;最后根據假設推理出的結論,聯系我們的生活列舉保存食品的具體措施。

    師:通過對微生物生長和繁殖條件的控制(降低自身的呼吸作用),可以有效地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聯系我們的生活從控水、控溫、控氣等角度舉例說明保存食品的具體措施。

    生(小組交流歸納):①高溫或低溫:超高溫滅菌法、巴氏消毒法(牛奶)、冷藏法(水果蔬菜)、冷凍法(肉類);②脫水法(木耳)、鹽漬法(咸魚)、糖漬法(果脯)、曬制煙熏法(臘肉);③罐裝法、真空法、酒泡法(醉蟹、醉螺)。

    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對已知條件進行假設推理,使知識間更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性,順次逐步推出結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分析”“假設”“結論”等推理環節,活躍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食品保存本質的深刻領悟,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3.暢談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問題?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你還有哪些遺憾和困惑?

    4.課堂小結

    食品保存的方法歸類:(1)傳統的方法:曬干、風干、鹽漬、糖漬、煙熏、酒泡等。(2)現代的方法:超高溫滅菌法、巴氏消毒法、冷藏法、冷凍法、罐藏、脫水、真空包裝、添加防腐劑等。

    第8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生活現象;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抽象概括的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常常需要對生活現象進行解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注重生活現象的運用,能夠引導學生深人實現物理學習,使學生得到物理核心素養和積極態度的培養,達成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基于生活現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和態度培養分析,使初中物理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按照教學改革要求,首先,學生在物理知識習得上需得到思維能力的提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自主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其次,在物理方法探索方面,要求學生立足實踐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形成客觀的探索態度。在物理方法應用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物理問題,解釋生活中物理現象,得到物理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在物理精神培養方面,要求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做到實事求是展現物理探索成果,得到科學精神的培養,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而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能夠加強生活元素的運用,聯系生活現象加強學生物理認識,激發學生物理探究興趣,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加強物理知識的運用,得到物理精神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物理知識基礎的鞏固,使學生物理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培養,達成科學精神培養目標,最終使學生形成應有的學習態度、探索態度、生活態度和科學態度,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二、基于生活現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

    1.基于生活現象強化物理認知。物理知識相對抽象且復雜,對于初中生來講缺乏吸引力。借助生活現象,展示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學科的認識,得到物理知識的鞏固,繼而形成重視物理學習的態度。如在學習“水的沸騰”的內容時,單純介紹水需要達到沸點才能沸騰的知識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師可以列舉有趣的生活現象:“在農村居住的爺爺要出門辦事,對想要出去玩的孫子提出要求,將廚房中相連的大鍋和小鍋裝滿水,在不把大鍋水燒干的情況下燒開小鍋中的水,但是直至爺爺回來,孫子不斷向小鍋爐灶加柴也無法使小鍋水燒開……”結合生活經驗,學生將會對這一物理現象進行思考,討論如何將小鍋水燒開。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單燒小鍋水因為熱量迅速傳遞給大鍋水,導致小鍋水無法吸收到足夠熱量,即便達到沸點也無法沸騰。學生在完成物理問題的思考后,可以認識到到液體沸騰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達到沸點后依然能夠繼續吸熱,繼而得到知識的鞏固。采取該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也能使學生正視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認識到即便解決生活中的小事也需要運用物理知識。因此,能夠使學生積極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和鞏固。

    2.基于生活現象引導物理探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生活現象轉換為生活化場景,激發學生的物理探究欲望,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通過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學生能夠較好實現物理規律的探索,培養物理探究態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而不僅僅是增強學生感性體驗。為此,在生活化情境中,教師需要提出蘊含物理原理的問題,促使學生實現物理規律的深入掌握。如在學習“杠桿原理”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園丁修剪樹枝的生活場景創設,然后提出問題:“你們都見過什么形狀的剪刀?”在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各種剪刀列舉后,教師可以展示各種剪刀的圖片,然后提出“如果你是園丁,你選擇哪種剪刀,為什么”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產生探究興趣,對各種剪刀特點進行深人觀察,嘗試結合物理知識探究各種剪刀的優點,完成剪刀動力臂和阻力臂長短分析,最終根據杠桿平衡原理掌握各種剪刀用途,理解不同形狀剪刀省力的原因。教師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實現生活場景的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識依據,加強物理規律的探索,形成理性看待物理現象和客觀探索物理現象的態度,因此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第9篇: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摘要:電子秤是電子衡器中的一種,衡器是國家法定計量器具,是國計民生、國防建設、科學研究、內外貿易不可缺少的計量設備,衡器產品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各行各業的現代化水平和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稱重技術的研究和衡器工業的發展各國都非常重視。文章介紹了電子稱,并說明了對生活的重要性。

    關鍵詞:電子稱 稱重 檢測 生活

    Abstract: electronic is a kind of electron weighing apparatus,instruments is the national legal measuring instruments,measurement equip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ational def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indispensable, technology products of all walks of lif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economic benefits. Therefore, developing countries weighing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struments are very serious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onic scale, and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life.

    Keywords: electronic weighing detection life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的改善,人們在對于生活質量有所要求的同時,對生活用品也在發生著不同的轉變。

    就對于電子稱來說,在其剛剛出現時,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都對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其實,電子稱就是一個國家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電子計價秤他的合格產品是有檢定分度值e和細分值D的標準,是受國家計量法保護的產品。電子體重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精確感知變化,了解最真實的自己!而且現代意義上的電子體重秤體重測量的精確到0.1KG。即站即測,操作簡便。這是很多人喜歡它的原因。

    在生活中,無論是小到體重的檢測,買賣食品的稱量,大到作為國家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生活中它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電子稱在形狀、原理、用途、精確度等方面的不同決定了其商業價值(價錢)的不同。電子稱是日常生活中的電子衡量器,取代了應用杠桿原理而造的普通衡量器。它克服了傳統的杠桿、磅稱及盤秤的不準確、速度慢還需認為計價的缺點。透過生活,我們可以看到,如今電子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那么電子稱也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省略的一部分。大大小小的電子稱能夠完成許多工作,為人們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電子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得電子稱在研發過程中無論是從材料結構強度剛度或是在傳感器、數顯儀表方面都有著高規格的要求。生活中人們主要關心的大多無非是電子稱的工作原理、電子稱的品牌、電子稱的價格等基本問題。那么今天我們就從這幾方面來看看它與生活到底存在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

    1、電子稱的工作原理

    電子稱主要是由電橋電路及電阻應變式傳感器組成,在現代測量技術中常常需要將非電量,利用傳感器轉變成電量后在進行測量。電阻應變式傳感器是一種利用金屬電阻應變片將應變轉換為電阻變化的傳感器,它一般分為金屬絲式和箔式兩類。

    在測量中常常會因為待測信號很小,所以用一般的測量儀表較難直接測量,因此,把它轉換成電壓變化后再用電測儀器進行測定,這正是利用電橋電路來進行這種變換的。在應變計的電測技術中,應用最廣泛的測量電路是惠斯通電橋電路。測量電橋由于具有靈敏度高、測量范圍寬、電路結構簡單、精度高、容易實現溫度補償等優點,因此能很好的滿足應變測量的要求。

    2、電子稱的品牌

    在這里就不向西說明哪個品牌的電子稱較好,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如何選到一款好的電子稱。一款好的電子稱需要符合以下幾點:

    (1)、 首先要明確它的用途,是用來稱重的、計數的、還是計價的,再來決定對稱的要求,如:最大量程,精度,秤盤的大小等。

    (2)、要考慮是否有特殊要求,如:防水、防塵、防震等。

    (3)、根據電子稱的本身來選擇,如:要具有生產許可證CMC標識、使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相關認證、技術參數等。

    3、電子稱的價格

    電子稱的選材不同、品牌不同、用途不同等決定了其價格的高低不同。選購者要根據自身的使用范圍來選購適合自己的電子稱。

    綜上,無論是商業上還是生活中,電子稱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如今我們已經步入電子時代,科技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使人類有著如今這美好而又便利的生活。電子稱也是科技發展之下的產物,人們的生活中它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成人一级黄色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tv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a|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成人免费淫片免费观看| 色五月婷婷成人网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成成人看片在线|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app下载|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