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廣告的基本功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廣告的基本功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廣告的基本功能

    第1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首先我們要從廣告的功能入手理解廣告的文體特點。廣告是營銷的工具和手段,營銷功能應被視為廣告與生俱來的本質功能。營銷離不開傳播,傳播功能是廣告的最基本功能,廣告通過信息的傳播起到促進、勸服、增強、提示的作用。總的來說,廣告語是為了加強訴求對象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印象而在廣告中長期、反復使用的簡短口號性語句,它要基于長遠的銷售利益,向消費者傳達一種長期不變的觀念,由此我們來分析一下廣告語的文體特點。

    1、腦白金年輕態健康品。

    2、孝敬爸媽腦白金。

    3、每天腦白金,越活越年輕。

    4、腸道好、睡眠好、精神好。

    5、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第2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關鍵詞:廣告;實驗;攝影;攝像;拍攝

    中圖分類號:TP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2-5419-02

    Photography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Design

    XIE Xiao-liang

    (Institution of News and Dissemination, HAUT, 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s of advertisement photography and video recording ar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urse of Advertisement Photography and Video Recording. These experiment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ability of advertisement photography and the ability of de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with picture language, then consolidate their technical operation and skill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recording, promote students’level of professional advertisement creation and the creation ability of advertisement photography and video recording.

    Key words: advertisement; experiment; photography; video recording; shoot

    1廣告攝影與攝像實驗課教學課的性質和目的

    廣告專業攝影與攝像實驗課程的基本任務是在于指導學生通過一定理論基礎知識,熟練的上機操作能力,能獨立完成優秀的廣告攝影作品和影視廣告片的拍攝工作,為以后的廣告設計和制作、策劃打好基礎。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和使用照相機和攝像機進行廣告圖片的拍攝與影視廣告畫面創作的技巧、技能.

    根據實驗指導書《廣告攝影與攝像基礎實驗》安排,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廣告攝影與攝像的基本理論知識,再通過各項實驗的表現方法,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攝影與攝像的基本技能和基礎操作。

    2主要實驗設備和器材的配置

    廣告攝影:專業單反數碼相機(尼康D700)、普通數碼相機(尼康P500,學生用機和普通三腳架每人一臺)、測光表、靜物燈具、靜物臺、三腳架、快門線等。

    廣告攝像:專業高清攝像機(索尼Z5C)、專業攝像機(索尼DSR-PD198P,學生用機和普通三腳架平均2人一臺)、60分鐘DV磁帶若干、三腳架、Premiere操作系統非線性編輯工作站(平均2人一臺編輯機)等。

    3實驗項目與內容提要

    廣告攝影實驗共分六個實驗項目:專業單反數碼相機、普通數碼相機的操作和使用;景深及其實際應用;攝影曝光的決定;攝影的一些常用技巧;測光表、攝影棚燈具的使用;常見題材的拍攝等內容。總課時32學時,廣告攝影理論知識8學時,攝影棚及室外拍攝訓練24學時。

    廣告攝像實驗共分八個實驗項目:各種型號攝像機的操作和使用;攝像的畫面景別、角度的拍攝;攝像的畫面構成;廣告攝像的拍攝方式;廣告攝像的用光和表現技巧;廣告攝像的鏡頭蒙太奇意識;綜合攝像訓練以及后期編輯等內容,總課時32學時,廣告攝像理論知識8學時,室內外拍攝訓練12學時,后期編輯12學時。

    4實驗教學課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拍攝動作規范、圖片聚焦清楚、構圖合適、色彩適當;攝像畫面清晰、勻穩、構圖標準.

    1)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循序漸進的系統的教學方法。學生邊學邊實踐。只有充分掌握照相機、攝像機的拍攝技巧,有了扎實的基本功,使用起來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對于攝影與攝像課程來說,學生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家里已有傳統相機、數碼相機甚至數碼攝像機,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攝影與攝像課沒什么可學的或學習不夠投入;而對于一部分從未接觸過或很少接觸照相機和攝像機的學生來說卻感覺這門課程深奧難懂,他們甚至連數碼相機為什么不用膠卷都不知道!因此給攝影和攝像實驗課帶來較大的困難。

    那么如何設計實驗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兼顧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需求,克服本實驗課程概念抽象、知識點多、操作性強的教學困難,讓絕大多數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操作水平。

    首先要激勵學生學習攝影和攝像的熱情,鼓勵那些操作熟練的學生和操作不熟練的學生自由組合,形成一幫一的模式,這樣既能發揮那些操作熟練學生的特長,肯定他們的技能,挖掘他們的潛力,又能為他們的自由組合增加交流的機會而相互提高技能。其次,培養學生對攝影和攝像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以適應將來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實驗教學應更多地從應用的角度出發,講授有關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知識,使學生能熟練操作和使用照相機、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從需要的角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對照相機、數碼相機和攝像機的陌生感。

    實踐表明,恰當的實驗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本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激發學生對攝影和攝像技術的興趣和熱情,為學生學習攝影和攝像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性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其自學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了學生的自身潛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研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2)攝影與攝像實驗課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注重教與學雙向互動式的教學,讓學生參與教學中的每一環節,自主選擇拍攝題材,拍攝中遇到問題可單獨進行交流解決,鼓勵學生創造思維的發揚。

    例如,在上攝影實驗課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學習攝影的熱情:

    ①將好的作品在多媒體教室通過展示臺投影到大屏幕上進行展示,充分肯定學生作品的“閃光點”,使他們樹立信心。

    ②舉辦照片形式的影像作品展,讓學生更好地知彼知己,一比高低。由于這種作品展是面向全校數以千萬的師生,每一位學生都會珍惜難得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將促使其在拍攝實驗中傾注精力和熱情。

    ③舉辦網上影像作品展,讓學生面向世界大舞臺展示。

    ④鼓勵學生投稿發表。

    ⑤鼓勵學生經常參加社會上的一些攝影比賽和攝影沙龍活動,這樣就能和更多的攝影愛好者進行溝通、交流和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攝影技巧。

    以上措施無疑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榮譽感、進取心,調動學生創作的欲望和熱情,在實驗教學中為他們搭起比武的大舞臺。

    3)廣告攝影與攝像教學以課堂理論和實驗操作相結合,輔以觀賞優秀作品,完成作業時的交流和進一步解決實際拍攝中的問題。

    例如,在上廣告攝像實驗課時,在學生基本了解和掌握攝像機的基礎知識和攝像要領以后,就要求學生做一些廣告拍攝的常規訓練,比如景深的拍攝訓練;角度的拍攝訓練;畫面構圖的拍攝訓練;運動物體的拍攝訓練;長焦鏡頭、特寫鏡頭、變焦鏡頭的訓練;光線的訓練;電視場面的調度訓練和綜合攝像練習等,在這些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用三腳架或肩扛,在室內外用不同角度和光線拍攝靜物和運動物體。每人拍攝10個左右鏡頭,完成一個事件的敘述。

    通過以上對攝像機的實際操作和訓練,再利用多媒體教室,把學生的作品通過投影機大屏幕展示出來,教師現場分析效果并作指導點評。根據教學安排,播放幾段經典廣告影視作品,分別講述這些廣告片段在用光、景深、焦距、光圈、鏡頭、特寫、蒙太奇意識和推、拉、搖、移、跟等各種表現手法以及廣告策劃的創意表現。同時要求學生在拍攝廣告影視作品時,首先能夠較好地運用畫面進行敘述,表現自己的創意。能夠較好地運用攝像的綜合造型手段,完成畫面的創作。學會寫分鏡頭工作臺本和拍攝提綱,要求提前寫出創意策劃、分鏡頭腳本、攝像闡述和拍攝計劃。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驗,使學生能夠較好地將所學理論與實踐技能融會貫通,掌握綜合運用攝像造型的各種表現手法來獨立完成影視廣告創作的目的。

    5實驗成績評定辦法

    廣告攝影與攝像每次平時操作和完成的作業進行綜合考評,按18-20分、15-18分、13-15分、8-13分、0-8分五個等級評定成績,具體等級標準如下:

    1)18-20分:平時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照相機、攝像機、測光表等器材的基本功能,并在完成的作品中有較強的廣告表現能力和創意。

    2)15-18分:沒有熟練掌握和運用照相機、攝像機、測光表等器材的基本功能,但完成的作品中有初步的廣告攝影或攝像的創意意識。

    3)13-15分:能夠掌握和運用照相機、攝像機、測光表等器材的基本功能,但完成的作品中創意欠佳。

    4)8-13分:器材的掌握一般,完成的作品中大量應用數碼技術制作而成,成了設計作品,但有較好的創意表現。

    5)0-8分:拍攝、制作、創意都一般。

    6總結

    1)通過實際操作練習,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照相機、攝像機、感光材料、燈具和廣告攝影藝術語言的應用能力,提高廣告的審美修養,培養對廣告的創意思維,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攝影語言在表達物體的作用,達到傳媒的作用。

    2)實驗中采取以理論為基礎,以示范操作達到自己操作,結合完成作業時的實際問題,達到熟練使用器材,能較好地拍攝完成廣告作品。輔以經典廣告作品和影視廣告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

    第3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我們正處在傳媒環境變化的時代

    十多年以前,充當大眾傳播載體的主要是報紙、電視、廣播、期刊等傳統媒體,大眾傳播的特征主要是:傳播是針對較大數量的、異質的和匿名的受眾;信息是公開傳播的,傳播是以同時到達大多數受眾為目的;傳播者一般是通過專門的傳播機構,由職業傳播者運作。然而,隨著互聯網等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的迅速崛起,傳媒環境開始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我們看到,不僅新媒體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之上,傳統媒體也開始廣泛的應用數字技術;傳統媒體的迅速發展和新媒體的興起,使擁擠的媒介市場處于明顯地過剩狀態;受眾不再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他們開始苛刻地選擇自己愿意接受的媒體;“碎片化”成為受眾市場的趨勢,從而迫使傳媒將傳播內容灌輸給更多大眾的傳播方式轉變為針對特定人群的窄眾傳播;更重要的是,新技術創造的媒體互動功能使傳播由單向轉變為互動,受眾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受者,他們同時成為信息的提供者。對等傳播已經成為現代傳播的重要形式。

    傳媒環境的變化對于各類媒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根據CTR市場研究全國36個城市讀者調查的CNRS數據顯示,受眾對四大傳統媒體――電視、報紙、廣播與雜志的接觸正在發生變化,除了電視受眾基本穩定外,其他三大媒體日到達率明顯降低。從2001年到2006年,報紙的日到達率下降了4.2%,日到達率下降反映受眾規模的減少。同時,受眾對傳統媒體的接觸時間也在減少,用于上網的時間已經超過了讀報時間,并且還在呈現上升趨勢。就核心受眾而言(即25~45歲、大專以上學歷、個人月收入超過2000元的受眾),五年來(2001~2005年)對于傳統媒體的日接觸時間明顯減少(電視受眾的日接觸時間基本穩定),其中對報紙的日接觸時間減少了20分鐘,而對網絡媒體的日接觸時間則足足增長了1.7倍(增加了88分鐘)。這進一步表明傳統媒體的受眾接觸在向互聯網轉移,傳統媒體在對于受眾的吸引程度上正逐步讓位于網絡媒體。

    與此同時,互聯網的受眾日到達率則呈現較高的增長速度。CNRS數據同時表明,除電視以外,傳統媒體的核心受眾日到達率近年來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其中報紙五年來(2001~2005年)的日到達率下降幅度甚至超過10%;同樣在這五年中,網絡核心受眾的日到達率上升幅度則超過70%。事實表明,受眾在媒體選擇上正逐漸傾向于網絡媒體,可以這么說,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傳統媒體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受眾行為對于傳播力的作用日益顯著

    傳媒環境的變化表明媒體處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生存環境之中。媒體的市場競爭在本質上是爭奪受眾的競爭,我們并不排斥媒體傳播中客觀存在著對受眾的注意力和影響力,這是媒體基本功能的表現。但是,忽視了媒體的傳播力,尤其是忽視了受眾行為對傳播的作用,其獲得的影響力也大打折扣。傳播是媒體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媒體存在的基礎。沒有傳播力的媒體怎么可能有注意力和影響力?注意力和影響力都是在傳播力基礎上實現的。因此,以傳播力為中心,并在此基礎上提升注意力和影響力,才是媒體根本的競爭力所在。

    更重要的是,以注意力或者影響力為中心往往是媒體把受眾的注意力導向某些特定的問題或爭端上,從而獲得受眾的關注。這在傳播理論中被稱作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它指媒介通過反復刊播某類新聞報道,強化該話題在受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引起受眾對事件,進而對媒介的關注。這本身就是一種傳播力的體現。但如果一味把“新、奇、特、怪”等等成為媒介追求的目標,就成為制造噱頭與炒作,這樣就違背了媒介的基本功能。事實證明,以制造噱頭與炒作來樹立媒體的注意力是以犧牲媒介的傳播力為代價的。首先,過分的制造噱頭與炒作,會降低媒介的公信力,短期內可能抓到一批受眾,但從長期看會失去更多的受眾;其次,會導致媒體忽視受眾行為對媒介的作用。因為制造噱頭與炒作并沒有真正考慮受眾對媒介的需要,它設置的議程并不一定就是受眾真正關心的內容。同時,在媒介過剩和受眾“碎片化”的時代,受眾對媒介的需要更加細分和多元化,媒介制造的噱頭與炒作不可能像媒介壟斷時代成為受眾共同關心的話題。互聯網等新媒體的發展告訴我們,通過媒介向受眾傳達統一信息的可能在被減弱,受眾對媒介有了更多的選擇和主動權,他們對媒介傳播力,乃至注意力、影響力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傳播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尊重受眾,與受眾對等傳播基礎之上的。

    媒體傳播力的分析

    傳播力是媒體基本功能的體現,對于面向市場,在競爭中求生存的媒體來說,傳播力的評價就是媒體市場表現的反映。以往傳媒研究者在分析媒介傳播力時比較集中在對受眾傳播的研究,而較少關注對廣告傳播的分析。我們都知道,市場導向的媒體面臨著兩個關聯的市場,一個是受眾市場,一個是廣告市場。受眾市場需要傳播力,廣告市場同樣需要傳播力。沒有受眾市場的傳播力,就不會有廣告市場的傳播力,沒有了廣告市場的傳播力,媒體經營就會陷入困境。因此,傳播力是通過這兩個市場表現出來。

    由于傳播力是通過市場表現出來的,認識和評價一個媒體的傳播力就需要建立市場評價的指標體系。大眾媒體傳播力的核心是媒體傳播的能力,也就是媒體到達受眾并產生效果的能力。一般來講,到達受眾的能力通過收視率、閱讀率、到達率、發行量等指標得到體現。這些指標表現了媒體對受眾的覆蓋程度,或者說受眾對媒體的接觸程度。正是因為這樣,幾乎所有的媒體都高度的關注這些指標的表現,并以此作為廣告經營的基礎。

    毫無疑問,對于大眾媒體來說,對受眾的到達程度是表現媒體傳播力的重要指標,沒有一定范圍的覆蓋,傳播力自然會受到限制,注意力和影響力也要大打折扣。但是,收視率、閱讀率、到達率并不是表現傳播力的唯一指標,過分的強調收視率、閱讀率、發行量就有可能忽視了媒體的特征和目標受眾,掉入單純追求收視率、閱讀率的“陷阱”之中。在媒體過剩的環境下,一個媒體想要覆蓋所有的受眾已經成為“天方夜談”,任何一個媒體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受眾。特別是在社會“碎片化”的環境下,細分市場和分眾化經營對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認識傳播力不能只看有關覆蓋的指標,在準確到達的意義上看,是否到達目標受眾并產生實質的效果顯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個媒體是面向某一特定受眾群的,但大部分覆蓋的卻是非目標受眾,這樣的到達是要打折扣的。

    因此,受眾的構成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傳播力的指向。受眾構成主要是受眾的社會人口特征以及生活形態和消費特征。現在,一般媒體普遍關注的是,20~45歲、具有高等學歷、較高收入的人群。這是因為在我國目前的社會狀態下,這類人群的消費能力強、社會影響力大,被稱之為主流人群。從這里我們看到,媒體的傳播力不僅僅是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質的問題,或者說是傳播質量。不同定位的媒體對受眾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女性類媒體、財經類媒體、娛樂類媒體對受眾的追求都不相同。但是,只要是真正有效覆蓋了目標受眾,并產生了不可替代性,就具有了好的傳播力。

    廣告市場也在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媒體的傳播力。為什么有的媒體廣告收入高,有的媒體廣告收入卻低?為什么有的媒體廣告來源廣泛,而有的媒體廣告來源僅集中在幾個行業?這一方面是廣告市場對媒體傳播力的“認可”,這種“認可”是由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支配的。廣告商需要媒體的傳播力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注意力和影響力,他們對媒體的選擇不僅在選擇媒體本身的傳播力,更重要的在選擇建立在傳播力基礎上的廣告的到達率,或者叫廣告傳播力。另一方面,不同的廣告商在投放不同類別的廣告,關注的是媒體的受眾特征,廣告是跟著受眾走的。因為在廣告商眼里,受眾同時又是消費者。媒體受眾的細分和產品的消費市場細分關聯度越高,越能夠吸引廣告。這說明廣告商的媒體選擇在驗證媒體覆蓋的準確性,這是來自市場的檢驗。

    第4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關鍵詞:地域;購買力差異;消費市場開發

    農村購買力是中國消費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我國宏觀經濟政策中卻重視不夠,嚴重影響了以啟動經濟為目標的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果。啟動經濟必須重視農村消費市場,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必須提高農村購買力。

    一、地域購買力差異

    購買力是人們支付貨幣購買商品或勞務的能力,或者說在一定時期內用于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額。它是消費者能對公司施壓降低其產品及服務價格的能力,同時也反映該時期全社會市場容量的大小。一切不通過貨幣結算的實物收支和不是用來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貨幣支出,如歸還借款、交納稅金、黨費、工會會費等,均不屬于社會商品購買力范圍。要形成購買力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一是品牌產品的特點及優勢;二是消費者需求及承受力;三是品牌產品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程度。眾所周知,消費者的購買力與其經濟承受力是分不開的。考察消費者的經濟承受力主要看他們的收入以及消費者為各項改革和物價上漲的付出。由于收入差距的存在,購買力也存在地域差異。這種地域購買力的差異性表現在:一是地區間購買力的差異。東部地區農村居民家庭對彩電、洗衣機、電冰箱、摩托車需求量與20世紀80年代末相比呈明顯上升趨勢,錄像機、空調、組合音響已進入部分率先富裕的家庭;中部地區農村居民對彩電、洗衣機、電冰箱等較高檔次的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潛力巨大;西部地區農村居民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將進入數量增長型擴張階段。因此,在需求的質和量方面都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二是地區間消費環境的差異,除基礎設施狀況不同外,更主要表現在我國是一個多地貌的國家,平原、山區、丘陵、高原、草地、沙漠,江、河、湖、海,不同地形的地區居民即便對同一產品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區內不同農戶之間的購買力差異。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加大,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農民與尚處于溫飽階段的農民在需求上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導致地域購買力差異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差異、社會差異、群體差異和經濟差異。

    二、農村消費市場需求的主要特點

    與城市不同,我國農村市場基本上還處在比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階段,即比較強調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和物質利益,而不太注重產品的附加價值和精神享受。從調查的情況看,農民對產品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一是價廉。在保障產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價格越低越好。基本功能相同的產品,農民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低價產品。二是實用。強調產品的使用功能,并適應農村的消費環境,而對產品形式需求要求不高。如,目前家電產業紛紛推出的純平彩電系列,比一般的平面直角顯像管彩電的價格提高了將近1/3,這對于廣大農民用戶來說,僅僅只是外觀上的不同,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因此,農民往往會選擇平面直角彩電。三是簡便。與價格低廉相適應,要求產品實現其基本功能,而不需過多的奢侈功能。同樣以彩電為例,基本只要圖像和聲音清晰就可,而麗音系統、畫中畫、超重低音、環繞立體音等功能則可以省略。再如農村使用的固定電話,要求按鍵簡便、數字清晰、通話無干擾等基本功能,而不需來電顯示、通話計時、按鍵多色背景燈等較多功能。簡便的另一個要求是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易學易修,越復雜的產品在農村越不受歡迎。四是牢固。農村的消費環境復雜,要求產品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靠性,如電器要能適應低壓或電壓不穩,交通工具要能適應不同的地形和天氣等。同時,要求產品有較長的使用周期、耐用抗損。當然,使用牢固并不等于注重丑陋,愛美是每個人的追求,但如果兩者發生矛盾,則寧愿選擇前者。

    同時,農村消費市場需求有明顯的層次性:一是農村與城市消費時間上的差距,如一些在城市已趨飽和的家電產品在農村才剛剛進入消費高峰期。據有關專家分析,我國農村與城市之間的消費差距約十年,也就是說城市市場十年前消費的主力商品將會是農村市場十年后消費的主力商品,這是一個大致的規律。二是沿海、中部與西部地區消費的梯度性,即產品消費基本有從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輻射的趨勢。三是農民消費結構的層次性,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農民選購的先后次序大致為:首先是生產需要,如化肥、農藥、種子、飼料、農用薄膜、農用機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等;然后才是考慮耐用消費品等方面的需要。

    據國內貿易局調研組針對12省、市、區農村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近兩年內,農村家電市場消費仍將是一種穩定增長態勢,但不會出現對某些商品集中熱銷的現象,預計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左右。以下幾類商品將成為農村市場消費的重點。一是建筑材料。建房是農民畢生的追求,只有建房的需求滿足后,才會轉向其他日用品及耐用品。二是農機農資。國家關于土地承包50年不變的政策,無疑給廣大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其投資熱情增高。農用運輸車、拖拉機、噴灌設備、高效肥料、良種、農藥、溫室設備材料和技術等將成為消費重點。三是耐用消費品。經濟發展快的農村地區,已開始進入中低檔耐用品普及更換期,有些農戶一旦有了購買能力,開始講究“一步到位”。電風扇、電飯煲、燃氣具、熱水器(太陽能)、中檔家具、彩電、冰箱、洗衣機、電話、音響設備、摩托車將是農村消費重點。四是方便食品。農村生活消費商品化趨勢將明顯加快,食品半成品、方便面、火腿腸、大眾糕點、飲料也將步入農村市場。

    此外,要開發農村消費市場,不僅要著眼于農民購買力、農村市場需求,還要研究和了解農民消費心理,即弄清農民的消費習慣、心理偏好及審美情趣。中國農民不太注重形式,講求東西實在。在數量與質量之間,明顯更看重數量。可這并不是說企業可以放棄產品質量,去注重外在的“花哨”,而是更多的追求產品內涵。此外,中華民族傳統的克勤克儉生活習慣牢牢扎根于農民消費者身上。調查顯示,家電產品在農村市場銷售的主要障礙不是經濟原因,而是農民的消費觀念與新一代家電產品以提高生活品質為訴求的理念不協調。因此,企業在開拓農村家電市場的同時,要向農民消費者灌輸一些新的消費理念,應當著手強調產品的必需性,訴求的重點是讓農民消費者覺得這種產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不是強調“提高生活品質”、“豪華”、“時尚”等對農村消費者來說比較空洞的概念。同時,在審美情趣上,農村與城市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在色彩上農民比較偏愛深色,尤其是紅色,在名稱上比較講究吉祥等。另外,農民對耐用消費品的消費多集中春季,而結婚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只有了解農民的這些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我們才能有效確定自己的目標市場,從而制訂出可行的推廣和行銷策略。

    三、提高農村購買力。大力開啟農村消費市場

    (一)大力促進農民購買力的提高

    近年來,農產品“賣難”問題比較突出,農產品流通環節不暢,少數地方存在對糧食、棉花、烤煙等農產品收購壓級壓價及生豬定點宰割變相克扣農民等不合理因素,阻礙了農產品合理流動,致使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農民增產難增收,進而導致農民消費能力弱化。因此,對于農民來說,賣比買更重要,只有把產品賣出去,手中有了錢才談得上消費,這就要求我們在開拓農村市場時,不僅要提供適銷對路、深受農民歡迎的家電產品,解決農民的“買難”問題,還要解決好農民的“賣難”問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購買力,這才是開拓農村市場的關鍵所在。如,沈陽中心大廈曾經開展的“糧食換彩電”活動就取得很好的效果,農民用余糧換回了急需的彩電,商場銷售了積壓的彩電,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第5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一、目的論概述

    目的論是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理論。目的論把翻譯視為一種有目的性的人類行為活動,一種以目的語為導向的跨文化交際活動。翻譯要達到的目的決定著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原文文本僅僅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譯者要根據委托人的翻譯要求(譯文的預期功能和預期讀者、譯文的傳播媒介、翻譯的目的、時間、地點、場合等),結合文本的交際功能和讀者對譯文的期盼,對源語文本中的多元信息及其翻譯策略和譯文形式進行選擇,使譯文實現預期的交際目的和功能。后來,諾德在系統總結功能派翻譯理論的形成過程和基本思想的基礎上,引入了“功能+忠誠”的理論模式,(李靜:2012)并根據文本功能和翻譯目的的關系提出了“紀實翻譯”和“工具翻譯”兩大翻譯策略,進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譯理論。

    根據目的論,所有翻譯活動都應遵循“目的法則”“連貫法則”以及“忠實法則”。“目的法則”是目的論的首要法則,“忠實法則”從屬于“連貫法則”,而二者均從屬于“目的法則”。而且,在翻譯開始前,譯者應有一份詳細說明翻譯目的的翻譯要求,包括譯文的預期功能和預期讀者、譯文的傳播媒介、翻譯的目的、時間、地點、場合等,使翻譯做到有的放矢,使譯文達到預期目的與功能。

    二、電影片名的功能及其翻譯目的

    賀鶯(2001)把電影片名的功能歸納為四大基本功能: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審美功能以及廣告功能。信息功能是指電影片名應凸顯影片的內容,以便觀眾能更好地了解影片的故事情節和主旨,具有明顯的信息提示作用;表情功能是指奠定影片的感情基礎,以強烈的抒情、驚險或戲劇氛圍去感染觀眾;審美功能是指以優美流暢的語言、生動的形象去打動觀眾,給觀眾以美的體念和享受;廣告功能在于吸引觀眾,增加票房收入。信息功能是電影片名的基本功能,表情功能和審美功能是較高功能,而廣告功能是電影片名的最終功能,在于突出影片的宣傳作用,吸引觀眾,增加票房收益。總之,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審美功能是基礎,廣告功能是影片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審美功能實現的結果和目標。(王惠、匡芳濤:2008)

    很顯然,電影片名翻譯的目的在于實現上述功能以及源語片名的基本預期功能,吸引更多觀眾,增加票房收入,實現其商業價值,最終達到文化交流之目的。為此,譯者應充分理解譯入語的文化特征和譯入語觀眾的審美情趣,使譯名自然、貼切,以引起譯入語觀眾對影片的觀賞欲望。

    三、目的論指導下的電影片名翻譯策略

    根據目的論,所有翻譯活動都是由翻譯的目的決定的,原文文本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譯者可根據翻譯的目的從眾多信息中選取需要的信息。因此,在英文電影片名漢譯的過程中,譯者應根據其目的,結合片名的預期功能和譯文讀者的期待,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和譯文形式,實現片名的信息功能、文化價值以及商業目的。本文以目的論為理論框架,結合具體例子,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英文電影片名漢譯的策略和方法。

    (一)直譯

    直譯是指在語言條件許可時,譯文不僅傳達原文的內容,而且還盡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語言形式的翻譯。直譯法是實現影片信息功能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翻譯方法,其優點在于它能使影片譯名更加直接、忠實地傳遞原片的內容信息,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得以保留,甚至達到源語和譯入語的功能重合和字字對應。采用直譯法的英文電影片名漢譯譯例有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Dancing with Wolves《與狼共舞》、American Beauty《美國麗人》、Mr& MrsSmith《史密斯夫婦》、Slumdog Millionaire《貧民窟的百萬富翁》、Lion King《獅子王》、Fatal Attraction《致命誘惑》、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The 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The Tokyo Trial《東京審判》、The First Blood《第一滴血》、Brave Heart《勇敢的心》、Rain Man《雨人》、True Lies《真實的謊言》等。

    (二)音譯

    音譯是指用一種語言讀寫出另一種語言的詞或詞組發音的翻譯方法。在不引起譯入語文化曲解的情況下,這種翻譯方法常用于那些由人名、地名或其他專有名詞構成的、觀眾熟悉或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意義的片名的翻譯。采用這種翻譯方法的英文電影片名漢譯的譯例有Avatar《阿凡達》、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朱麗葉》、Madam Currie《居里夫人》、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Harry Potter《哈利?波特》、Titanic《泰坦尼克號》、Jane Eyre《簡?愛》、Hamlet《哈姆雷特》、Troy《特洛伊》、Chicago《芝加哥》等。

    (三)意譯

    當中西方的文化傳統和語言差異使直譯法難以體現電影片名的獨特內在含義,而且使譯語觀眾難以真正理解原片名的內涵,不利于原片名和譯入語片名實現其信息功能、審美價值等方面的等值時,譯者需要采用意譯法進行翻譯。此時,譯者可以在深入理解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原片名的內容情節、風格以及文體,采用意譯法,抓住原文的意義,拋開原文的形式,進而起到傳遞原片信息,增加片名感染力的作用。采用這種方法的譯例有My Best Friends Wedding《新娘不是我》、Shrek《怪物史萊克》、Tomb Raider《古墓麗影》、Madison County Bridge《廊橋遺夢》、Tomorrow Never Dies《明日帝國》、Entrapment《將計就計》、The Three Musketeers《豪情三劍客》、The Wedding Night《洞房花燭》、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Dragon Heart《魔龍傳奇》、Courage under Fire《生死豪情》等。

    (四)補譯

    在直譯的基礎上,譯者有時可根據影片內容,運用增詞的方法對片名進行翻譯,使譯名更加符合譯語觀眾的心理期待,而且譯名形神兼備,自然貼切。如果譯者直接把電影Patton翻譯成《巴頓》的話,由于漢英語言的差異和信息缺失,觀眾很難聯想到這部影片的真正故事情節。如果采用增詞法將其譯為《巴頓將軍》的話,觀眾一看到這個譯名馬上就會聯想到二戰中的那個著名的巴頓將軍。類似的譯例還有Garfield《加菲貓》、Philadelphia《費城故事》、Cats & Dogs《貓狗大戰》、The Break Up《分手男女》、Psycho《驚魂記》、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Sleeping Hollow《沉睡谷傳奇》、Tarzan《人猿泰山》、Speed《生死時速》等。

    (五)創譯

    第6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現代廣告設計已經進入了后現代主義設計階段,而后現代主義設計的最顯著特征是人性化設計。所謂的人性化設計,就是充分尊重人的情感訴求和審美價值,不僅要體現廣告功能,更要符合受眾訴求。因此,現代廣告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圍繞著受眾訴求積極探索有益的嘗試。設計主體是人,設計服務的對象是人,不從受眾訴求出發的廣告設計是盲目的,不完善的,這樣設計出來的廣告在取得良好宣傳營銷效果之前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群眾基礎。只有符合受眾訴求的廣告設計才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廣告設計才具有了成功的可能性和前提條件。有的廣告設計以觀賞性、美觀度為標準,對于以吸引受眾視線為目的廣告來說,這些固然重要,但是僅以此作為標準是片面的。一方面,為了吸引受眾,進行有效的傳播、宣傳,利用多樣的設計手段來豐富廣告的視覺效果,使受眾對傳達的信息產生強烈的印象,激發受眾的購買欲望;另一方面,以受眾訴求為根本出發點,不以設計師個人喜好為設計出發點,使廣告設計從狹隘的“自我型”、“經驗型”設計思維框架中跳脫出來,認真考慮受眾的心理因素、觀念、愛好等,設計出符合受眾審美價值的廣告作品。這樣做,并不意味著完全忽略設計師的審美,一味迎合受眾,設計師還是要承擔引導社會大眾審美水平提升的責任,反過來促進廣告設計水平的提高。當這種思想觀念反映到專業課堂時,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廣告”功能,給予“廣告”全面定位,避免學生顧得了視覺效果,又忽忽略了對受眾訴求的考慮,將自己擺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位置上,這樣會影響廣告作品的成功。

    (二)視覺傳達與心理交流相結合的設計觀念何謂廣告,是一種公開而廣泛的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傳達”是廣告的基本功能。為了將信息有效的創達給受眾,營造良好的視覺傳達效果是現代廣告設計中極為重要的內容。視覺傳達作為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其服務于要傳達的內容,即信息,而設計是將信息轉化為具象的視覺效果的唯一有效手段,所以說“設計”是一種感情輸出,是信息與受眾進行感流的一種途徑,設計師對此應有清楚認識,在現代廣告設計中采用視覺傳達與感流相結合的設計理念。不僅能有效傳遞廣告信息,也能引發受眾心理波動,加強受眾對廣告信息的記憶。從營銷角度看,廣告設計具有一定的誘導作用,這種誘導建立在把握住受眾內心動態基礎之上。受眾對廣告的接受是有選擇性的,觀看過程中的不理解、不認識都左右著受眾對廣告的接受程度。為了成功讓受眾接受廣告,把握受眾的內心動態是必要的,它把受眾自身各種分散的信息組合起來,設計師則可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廣告設計。同時,觀看廣告過程中受眾的心理是不斷變化的,這是欣賞與理解廣告時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從側面反映著受眾的審美情趣,設計師則要抓住這個心理反應,通過設計誘發受眾的情感,從而達到“誘導”效果。

    二、結語

    第7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關鍵詞】人際意義;百事可樂;語氣系統;人稱系統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1-160-01

    一、人際意義

    功能語法認為語言有三個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語言的人際功能是講話者作為參與者的意義潛勢,是語言的參與功能。通過這一功能,講話者使自己參與到某一情景語境中,表達他的態度和推斷,并試圖影響別人的態度和行為。根據Halliday的功能語法,人際功能主要是通過語氣和情態來表現。之后,Halliday及Thompson(1996)、西蒙·迪克(1997)、克吉汶(1995)、李戰子(2001)擴展人際功能的研究模型,即:

    文章收集了百事可樂百年廣告語,通過分析這些語料,發現百事可樂的廣告語都是簡短語句,而且多用省略形式,對情態的體現并非十分明顯,因此,文章將選擇互動性這一角度對其進行人際意義分析。首先,“互動性”就是指話語中所有與作者和讀者的互動有關的方面,而且互動關系主要通過語氣系統和人稱系統來體現。

    二、語氣系統

    在講話的時候,講話者總是要為自己選取某一特定的語言角色,讓聽著承擔起互補的語言角色。Halliday認為語言最基本的功能是給予和需求。交往中的交換物,可以是信息,也可以是貨物和勞務。語氣包括兩部分:主語和限定成分。主語是由名詞性詞組充當,限定成分屬于動詞詞組的一部分。主語可以由名詞充當,也可以由任何具有名詞特性的詞、詞組,甚至是小句來充當。限定成分指表達時態或者情態的助動詞。除了主語與限定成分,小句的其余部分稱作剩余部分,包括謂語動詞、附加語和補語。

    (一)百事可樂百年廣告語對陳述句的使用

    近百年來,百事可樂公司推出了許多經典,膾炙人口的廣告詞,這些廣告詞,向大眾有效的傳播了百事可樂的品牌文化,其中,有不少廣告語采用了陳述句形式。陳述句一般是用于提供信息,有時陳述語氣也會起到敦促讀者購買某產品會服務的作用,只不過是間接性的,不容易察覺罷了,例如:

    以上這六句百事可樂的廣告語所采用的語氣就是陳述語氣。對于商業廣告而言,向讀者介紹其產品或服務,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吸引目標顧客的眼球從而產生購買的行為是它的基本宗旨,所以存在大量的以陳述語氣為形式,提供信息為基本功能的廣告。這六句廣告語采用陳述句語氣,充分體現了百事可樂公司作為廣告主的交際角色(推銷員),并且充分地體現向讀者展示了百事可樂的特色,即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無論是“百事可樂,使你才氣煥發”,還是“這就是百事,它屬于年輕的心”,或者“百事可樂是新一代的選擇。”

    (二)百事可樂百年廣告語對疑問句的使用

    疑問句會經常出現在廣告當中。廣告商會用提出問題的方式來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去采取財購行動,因而疑問句是可以很好的體現人際功能。“提問”的言語功能就是廣告商由提供信息變成了向對方索要信息,變成間接地成了提供信息,從而達到引起讀者主義,激發讀者對產品或服務的興趣。

    從收集的這些百事可樂百年廣告語來看,使用祈使句的頻率還是比較高。像“Pepsyouup!”——奮起吧,你就屬于百事的新一代。廣告商采用的就是勸告的語氣,也可以看出其直接真誠的態度。又如在1973年提出的“JointhePepsipeople(feeling free)”“Taste the one that's forever young”意為“成為百事人,感受自由心”“喝百事,永遠年輕”,這兩句廣告語所表達的語氣就是一種對讀者的邀請。邀請廣大讀者加入到喝百事的隊伍中,邀請大家購買百事可樂……這些廣告語對祈使句的詮釋,使這些廣告能夠很好的表達出勸告或邀請的意圖,都傳達出了祈使句能很好的體現人際功能意義。

    第8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一、產品和媒介產品

    產品,是指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物品和勞務。媒介產品是指媒介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能滿足媒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媒介產品是一種精神產品。廣義的媒介產品包括新聞版面、文字版面和廣告版面、節目和廣告時段。狹義的媒介產品指報紙、電視節目、廣播節目。報紙、電視節目、廣播節目為受眾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娛樂服務、提供各門類知識,受眾付出時間和注意力來獲得讀報、收看(聽)節目。由此看出,媒介產品作為產品,首先是一種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其價值是通過滿足受眾的需求來實現的,這是媒介產品的自身要素;其次,媒介產品跟其它產品一樣,要實現其價值,必須投放到市場,在市場的指揮下進行流通,這是媒介產品的外部要素。

    在市場營銷過程中,媒介產品分為三個層次:

    1.媒介產品的核心

    指媒介產品提供給受眾的需求和滿足,而不是物品的實體。比如,購買報紙不是為了得到一份經過印刷的紙張去用來包東西或用來練毛筆字,而是從中得到各種各樣的新聞和消息,滿足讀者信息文化需求。

    2.媒介產品的形式

    指受眾在市場上購買的媒介產品物質實體,包括產品外形、包裝、特征、色彩等。它們雖然不涉及產品的實質,但當產品的形式和內容協調一致時,就會給受眾帶來更大的滿足。如電視專題欄目片頭的設計,就很重視運用一些電腦特技手法予以“包裝”。

    3.媒介產品的延伸

    指整體產品提供給受眾的一系列附加價值,包括分發、安裝、維修和品質保證等售后服務項目。如有線電視臺為電視觀眾安裝接收設備,報社按時送報上門等。

    二、媒介產品定位分析

    經濟學中的產品定位是企業對選擇怎樣的產品特征及產品組合以滿足特定市場需求的決策。媒介產品的定位是指生產開發相應的媒介產品去實現占領某一細分市場目標的過程。

    1.媒介產品定位的具體要求

    首先,媒介組織要通過生產過程中對媒介產品特定功能的開發,在營銷過程中強化媒介產品的定位訴求,培育和發展這一媒介產品穩定的受眾市場,確立自己在媒介市場中的位置。

    其次,媒介產品的定位應該與媒介產品特定的使用功能和服務功能相適應。

    再次,要以市場為導向對媒介產品進行定位分析。企業要圍著產品轉、產品要圍著市場轉,市場要圍著消費者轉。這一經營管理的經驗之談,對于媒介也是完全適用的。此外對媒介產品的定位分析還要考慮到各種市場因素。主要包括:受眾市場的需求狀況、受眾市場的規模、消費能力的大小、市場的穩定性、對媒介產品價格的反應、媒介產品進入市場的時機以及受眾市場的發展潛力等。

    2.基本內容

    一般說來,媒介產品定位應該包括如下基本內容:

    (1)基本產品類別定位。即生產什么大類的基本產品來滿足定位市場的需求。就媒介產品而言,也就是對一定區域、一定層次的受眾市場提供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等產品及服務。

    (2)基本產品檔次定位。一種媒介產品要想滿足各個層次、各個方面消費者(受眾)的需要幾乎是不可能的。媒介組織應該根據市場調查的結果,生產開發專門適合與某一層次消費者特別需要的媒介產品。比如說同是時尚類雜志的《世界服裝之苑》與《上海服飾》。前者定位于都市白領、管理階層、私企老板等文化程度較高、經濟實力較強的女性讀者,內容和廣告大多被頂級服裝品牌、高檔化妝品等奢侈品所占據;而后者定位于大眾消費者,內容和廣告大多為國內或合資的服裝及化妝品品牌。兩中雜志的檔次不同,讀者定位不同,但影響力和發行量的表現都有不俗表現。

    (3)基本產品構成定位。即在產品的組成上應該如何決策,同樣一類產品,但產品構成可能有較大區別。比如說同屬央視二套的娛樂性益智節目,《開心辭典》和《幸運52》其節目編排和基本形式就有很多不同。

    (4)基本產品功能定位。即所選擇的基本產品應該對消費者具有哪些基本功能。一般來說,媒介產品具有四種功能,即監視環境功能、協調關系功能、傳遞遺產功能、提供娛樂功能。

    第9篇:廣告的基本功能范文

    互聯網技術可以讓受眾體驗更多玩法

    面對互動性極強的社會化傳播,比如品牌微信,僅玩轉現有社交平臺上的基本功能,傳播是極其受限的。內容逐漸沒有感染力,沒有人看,分享轉發更無從談起;用戶在平臺上體驗不到新鮮感、刺激感,就會逐漸取消關注。現在的受眾更加適應場景化和碎片化的傳播和體驗方式,在營銷戰場上隨時玩出新花樣,需要策略、頭腦,也需要創新技術的支持。比如下面這些基于微信平臺和億萬受眾的創意形態,使品牌更容易捕獲消費者的心。

    近期Facebook上因為一個360度全景視頻鬧翻了天,驚爆了科技界和廣告人的眼球,引發了各大廣告商蜂擁而至。它到底是何方神圣?360度全景視頻是通過對專業相機捕捉整個場景的圖像信息,使用軟件進行圖片拼合,并用專門的播放器進行播放,將平面照及計算機圖變為360度全景景觀。并給觀賞者提供各種操縱圖像的功能,可以放大縮小,各個方向移動觀看場景,以達到模擬和再現場景的真實環境的效果。

    移動網絡時代正快速發展著,未來手機支付可能會取代現金支付,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移動平臺又是受眾的掌上玩具,品牌要想與受眾互動、吸人眼球,就要抓住手機黨的心理特征,緊跟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速度,提高用戶的“手上體驗”。

    優化內容在新媒體上的呈現強化內容營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蜜桃97爱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欧美成人777| 麻豆精品传媒成人精品| 亚洲成人一级片|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91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欧美成人在线观看|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