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險普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所謂地鐵暗挖施工風險工程的控制與管理,是指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各個階段應對風險工程進行風險識別、分級和評估,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為便于進行安全風險技術管理,風險工程分為自身風險工程和環境風險工程。自身風險工程指因工程本身特點和地質條件復雜性等導致工程實施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軌道交通工程。環境風險工程指因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條件復雜,軌道交通施工可能導致其正常使用功能或結構安全受到影響的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主要指既有軌道交通工程(含鐵路)、建(構)筑物、管線、道路、水體等。
二、施工階段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管理目標
通過加強施工準備期的施工安全設計交底、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安全風險深入識別及風險工程分級調查等,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監控、評估預警、信息報送和預警處理等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環境事故的發生。
2、管理內容
2.1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施工安全設計交底
在施工準備期,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設計單位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設計交底。施工安全設計交底的內容原則上應涵蓋施工圖設計的有關安全風險專項內容。施工單位應仔細、全面地熟悉施工設計圖紙,查對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核實工程環境安全設計在技術上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在設計交底時應提出風險設計安全性的有關質疑,由設計單位負責解答。
(2)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及分析
施工單位對地質踏勘結果和環境核查、空洞普查成果進行分析,當與勘查報告、環境調查報告有出入時,書面報監理單位。
(3)風險因素深入識別與風險工程分級調整
在施工準備期,施工單位應深入識別工程自身風險和環境風險因素,進行風險工程分級調整,形成調整清單,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后,報監理單位審核,經總監簽認后,報業主。由業主組織專家對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進行審查。施工單位根據審查意見,修改完善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形成專冊,上報業主備案。
(4)施工風險預告
風險預告內容包括:風險描述、監控方案、應急預案、施工注意事項、責任人等。風險預告須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和監理審核,并報業主備案。
2.2施工過程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按照合同規定范圍內的監控內容、范圍等進行安全風險監控,在監控過程中及時整理、分析監控信息和進行安全狀態評估和預警,并結合預警級別進行相應的風險處置和信息上報。
(2)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的信息報送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均應及時報送各自的監測、巡視、評估及預警信息。信息報送形式主要有書面報送、信息平臺報送和電話、短信等。
(3)預警的響應與處置
當監控管理中心綜合判定綜合預警等級后,各相關監控實施及管理單位應根據不同的綜合預警級別分別組織不同層級領導的響應。黃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加強組織分析,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項目總監、第三方監測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專業負責人和監控管理分中心參加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監測單位加強監測和巡視,監控管理分中心監控跟蹤。橙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組織四方會議,項目經理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業主單位有關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監控管理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業主單位加強督查和協調處理。紅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企業主管領導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業主單位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業主單位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督促和協調處理,監控管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
三、針對暗挖車站施工風險工程采取的管控措施
1、認真組織核查,實施分級管理
開工前由項目部牽頭組織技術人員對管區內風險源進行詳細的識別、核查,形成調查報告,并繪制相關平面與剖面關系圖,以準確掌握各風險源的第一手資料。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對自身風險及環境風險進行定性分級,采取分級管理。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經過認真討論研究,確定風險集中區域。
2、組織技術論證,嚴控方案編制
針對重大風險源,提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評審各重大風險源的施工方案,根據專家意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報集團公司及子公司,經兩級總工程師逐級審核后再報監理單位審批,保證方案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3、強化管理手段,保證措施到位
針對車站自身風險工程,嚴格按圖施工,落實設計文件和相關規范要求;拱部施工要保證開挖、格柵安裝、噴射混凝土連續作業,杜絕出現影響其連續性的現象。為減少拱部作業面暴露時間,盡快封閉掌子面,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小導管打設需在噴射混凝土完成后進行,并預埋套管,且應“一榀一打”;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拱部格柵安裝完成后要及時噴射混凝土,不應等臨時仰拱再統一噴射。
針對車站環境風險工程,采取措施為:(1)工程實施前對車站上方及周邊相鄰管線詳細調查,并通過管線所屬單位了解掌握管線的現況,根據調查結果針對不同管線制定不同的預防及加固方案。(2)對污水、雨水和熱力管溝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入洞內探明管線的現況及滲漏水情況,必要時施工前對污水及雨水管在洞內導流、增設防水內襯措施、施工過程中采取定向注漿等措施確保管線安全。(3)對電力溝、大型電信等管線應對管線狀況及周邊環境進行嚴密監控,并應與管線所屬的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在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搶險預案,備足搶險物資,如遇險情立即啟動搶險預案并及時上報。
4、重視監控量測,確保不留隱患
施工期間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反饋信息,及時掌握結構物及其周圍環境的動態變化,相應調整補充施工措施,進行施工的動態管理,確保結構和周圍環境的安全。風險源通過后繼續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直至數據穩定為止。如有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并組織專家分析原因,制定補救措施。
四、效果檢查(以下內容為蘇州橋站環境風險工程風險源統計臺賬)
序號
風險類型
風險等級
風險源信息
預計開始時間
預計通過時間
施工進度
風險源狀態
風險源狀態
工點
風險工程基本情況描述
已通過
在施
未進入
環境風險工程
1.1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上水管(DN600)豎向凈距4.41m
2014.4.20
2014.5.6
已通過
√
安全
1.2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08m
2014.5.8
2014.5.12
已通過
√
安全
1.3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電力管溝(2000x2000)豎向凈距1.53m
2014.5.18
2014.5.20
已通過
√
安全
1.4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6m
2014.5.31
2014.6.1
已通過
√
安全
1.5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4.05m
2014.5.28
2014.5.29
已通過
√
安全
1.6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8m
2014.4.28
2014.4.29
已通過
√
安全
1.7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37m
2014.4.26
2014.4.27
已通過
√
安全
1.8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雨水管(D700)豎向凈距2.82m
2014.4.30
2014.5.1
已通過
√
安全
1.9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3.894m
2014.6.8
2014.6.9
已通過
√
安全
1.10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6m
2014.6.4
2014.6.5
已通過
√
安全
1.11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2.94m
2014.6.12
2014.6.13
已通過
√
安全
1.12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3.85m
2014.6.10
2014.6.11
已通過
√
安全
1.13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0.27m、水平凈距4.5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4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1.84m、水平凈距6.24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5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4m
2014.6.26
2014.6.28
已通過
√
安全
1.16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3.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7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4.62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8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總之,地鐵工程項目是在復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進行的,面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風險管理要用系統的、動態的方法進行風險控制,以減少項目實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全面的風險管理不僅使各層次的項目管理者建立風險意識,重視風險問題,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個階段、各個方面實施有效的風險控制,形成一個前后連貫的管理過程。地鐵蘇州橋站通過對暗挖車站施工安全風險的辨識分析后采取有效對策,并在有效過程監控的基礎上,隨之施工進度,風險源全部安全通過,施工現場自開工到現在始終處于全面安全受控狀態。
蘇州橋站位于西三環北路和北三環西路交匯處蘇州橋西北側,與規劃地鐵12號線換乘。交叉路口東側為北三環西路,南側為西三環北路,西側為長春橋路,北側為萬泉河路。路口西北角為金洲大廈,東北角為西海國際大廈;東南角為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和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西南角為武警總部,臨近道路為破舊平房、一至二層商鋪。車站結構型式為疊摞側式車站,雙層三跨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暗挖洞樁法施工。工序轉化快,附屬結構多,施工環境復雜,制約施工的因素多給施工造成很大壓力,特別是蘇州橋站結構下穿管線多,結構與管線凈距離2~6m,如何做好開挖過程中的支護,減少主體施工對管線的影響,是本工程的施工難點。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必須做好安全風險管控,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一、所謂地鐵暗挖施工風險工程的控制與管理,是指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各個階段應對風險工程進行風險識別、分級和評估,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為便于進行安全風險技術管理,風險工程分為自身風險工程和環境風險工程。自身風險工程指因工程本身特點和地質條件復雜性等導致工程實施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軌道交通工程。環境風險工程指因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條件復雜,軌道交通施工可能導致其正常使用功能或結構安全受到影響的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主要指既有軌道交通工程(含鐵路)、建(構)筑物、管線、道路、水體等。
二、施工階段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管理目標
通過加強施工準備期的施工安全設計交底、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安全風險深入識別及風險工程分級調查等,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監控、評估預警、信息報送和預警處理等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環境事故的發生。
2、管理內容
2.1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施工安全設計交底
在施工準備期,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設計單位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設計交底。施工安全設計交底的內容原則上應涵蓋施工圖設計的有關安全風險專項內容。施工單位應仔細、全面地熟悉施工設計圖紙,查對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核實工程環境安全設計在技術上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在設計交底時應提出風險設計安全性的有關質疑,由設計單位負責解答。
(2)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及分析
施工單位對地質踏勘結果和環境核查、空洞普查成果進行分析,當與勘查報告、環境調查報告有出入時,書面報監理單位。
(3)風險因素深入識別與風險工程分級調整
在施工準備期,施工單位應深入識別工程自身風險和環境風險因素,進行風險工程分級調整,形成調整清單,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后,報監理單位審核,經總監簽認后,報業主。由業主組織專家對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進行審查。施工單位根據審查意見,修改完善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形成專冊,上報業主備案。
(4)施工風險預告
風險預告內容包括:風險描述、監控方案、應急預案、施工注意事項、責任人等。風險預告須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和監理審核,并報業主備案。
2.2施工過程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按照合同規定范圍內的監控內容、范圍等進行安全風險監控,在監控過程中及時整理、分析監控信息和進行安全狀態評估和預警,并結合預警級別進行相應的風險處置和信息上報。
(2)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的信息報送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均應及時報送各自的監測、巡視、評估及預警信息。信息報送形式主要有書面報送、信息平臺報送和電話、短信等。
(3)預警的響應與處置
當監控管理中心綜合判定綜合預警等級后,各相關監控實施及管理單位應根據不同的綜合預警級別分別組織不同層級領導的響應。黃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加強組織分析,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項目總監、第三方監測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專業負責人和監控管理分中心參加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監測單位加強監測和巡視,監控管理分中心監控跟蹤。橙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組織四方會議,項目經理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業主單位有關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監控管理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業主單位加強督查和協調處理。紅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企業主管領導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業主單位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業主單位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督促和協調處理,監控管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
三、針對暗挖車站施工風險工程采取的管控措施
1、認真組織核查,實施分級管理
開工前由項目部牽頭組織技術人員對管區內風險源進行詳細的識別、核查,形成調查報告,并繪制相關平面與剖面關系圖,以準確掌握各風險源的第一手資料。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對自身風險及環境風險進行定性分級,采取分級管理。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經過認真討論研究,確定風險集中區域。
2、組織技術論證,嚴控方案編制
針對重大風險源,提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評審各重大風險源的施工方案,根據專家意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報集團公司及子公司,經兩級總工程師逐級審核后再報監理單位審批,保證方案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3、強化管理手段,保證措施到位
針對車站自身風險工程,嚴格按圖施工,落實設計文件和相關規范要求;拱部施工要保證開挖、格柵安裝、噴射混凝土連續作業,杜絕出現影響其連續性的現象。為減少拱部作業面暴露時間,盡快封閉掌子面,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小導管打設需在噴射混凝土完成后進行,并預埋套管,且應“一榀一打”;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拱部格柵安裝完成后要及時噴射混凝土,不應等臨時仰拱再統一噴射。
針對車站環境風險工程,采取措施為:(1)工程實施前對車站上方及周邊相鄰管線詳細調查,并通過管線所屬單位了解掌握管線的現況,根據調查結果針對不同管線制定不同的預防及加固方案。(2)對污水、雨水和熱力管溝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入洞內探明管線的現況及滲漏水情況,必要時施工前對污水及雨水管在洞內導流、增設防水內襯措施、施工過程中采取定向注漿等措施確保管線安全。(3)對電力溝、大型電信等管線應對管線狀況及周邊環境進行嚴密監控,并應與管線所屬的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在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搶險預案,備足搶險物資,如遇險情立即啟動搶險預案并及時上報。
4、重視監控量測,確保不留隱患
施工期間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反饋信息,及時掌握結構物及其周圍環境的動態變化,相應調整補充施工措施,進行施工的動態管理,確保結構和周圍環境的安全。風險源通過后繼續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直至數據穩定為止。如有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并組織專家分析原因,制定補救措施。
四、效果檢查(以下內容為蘇州橋站環境風險工程風險源統計臺賬)
序號
風險類型
風險等級
風險源信息
預計開始時間
預計通過時間
施工進度
風險源狀態
風險源狀態
工點
風險工程基本情況描述
已通過
在施
未進入
環境風險工程
1.1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上水管(DN600)豎向凈距4.41m
2014.4.20
2014.5.6
已通過
√
安全
1.2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08m
2014.5.8
2014.5.12
已通過
√
安全
1.3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電力管溝(2000x2000)豎向凈距1.53m
2014.5.18
2014.5.20
已通過
√
安全
1.4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6m
2014.5.31
2014.6.1
已通過
√
安全
1.5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4.05m
2014.5.28
2014.5.29
已通過
√
安全
1.6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8m
2014.4.28
2014.4.29
已通過
√
安全
1.7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37m
2014.4.26
2014.4.27
已通過
√
安全
1.8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雨水管(D700)豎向凈距2.82m
2014.4.30
2014.5.1
已通過
√
安全
1.9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3.894m
2014.6.8
2014.6.9
已通過
√
安全
1.10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6m
2014.6.4
2014.6.5
已通過
√
安全
1.11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2.94m
2014.6.12
2014.6.13
已通過
√
安全
1.12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3.85m
2014.6.10
2014.6.11
已通過
√
安全
1.13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0.27m、水平凈距4.5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4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1.84m、水平凈距6.24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5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4m
2014.6.26
2014.6.28
已通過
√
安全
1.16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3.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7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4.62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8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一、前三個月工作回顧
(一)全力做好經濟普查工作
1、精心組織現場調查登記。為確保正式普查表填報登記質量,我縣高度重視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在正式調查登記前認真進行業務培訓,授課老師多次試講演練,在培訓中,將數據質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指標作為重點,明確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分管領導在質量控制中的任務和責任。2009年1月1日入戶現場調查登記,在調查登記過程中,縣普查辦領導親臨普查區指導檢查工作,認真解決填表登記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了現場登記工作的順利進行。
2、嚴格控制數據質量。為全面指導好經濟普查工作,強化對普查工作的領導,明確工作任務,分清縣鄉責任,強化質量控制,我縣將經濟普查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并分別制定了工作方案。通過印發《**縣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三下”“三上“企業及其他單位數據質量控制辦法》和召開經濟普查數據質量聯審會議來認真貫徹省市有關經濟普查數據質量控制精神。
3、科學安排數據錄入。縣經普辦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多次研討,科學地制定了經濟普查數據錄入方案,分攤七個專業人員進行數據錄入,主要領導進行指導審核。既保證了錄入質量,同時也為數據分析評估留下充足時間。
4、切實搞好資料開發應用。結合普查第三階段工作內容,已做好普查資料數據庫和電子地圖維護準備工作。為表彰先進,推進工作,對普查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評選,評選出國家級先進個人2人,省級9人;省級先進集體一個,優秀組織者2人;市級先進個人3人。
(二)全面加強統計基礎工作
1、切實搞好常規統計調查。圍繞縣政府年初經濟發展任務目標及重點工作分解方案,將任務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專業到人。結合實際狠抓常規統計調查工作,繼續做好各專業統計數據的搜集、整理、錄入、評估和及時上報;開展調查研究,撰寫統計分析,前三季度共完成18篇,為領導決策和引導部門抓好落實提供了較好統計服務。
2、大力加強統計法制建設。把握《統計法》的修改審議、《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出臺的重要時機,開展經常性的統計普法宣傳和統計執法檢查,把落實《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內容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貫穿于各項統計工作之中,切實增強紀律意識、風險意識和自律意識,提高社會各界及其有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對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為進一步規范統計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3、全面提升統計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統計資源,豐富了《**縣2008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統計月報資料》內容,協助鄉鎮統計站編印了各鄉鎮《2008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實行季度統計分析報告制度,提高統計保障能力。規定了全年統計分析信息的基本任務,并將分析信息工作納入年度統計工作考評。
(三)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縣委的安排部署,認真組織全局黨員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實踐活動緊緊圍繞統計工作特點,重在查找問題和不足、創新統計制度方法、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切實突出實踐特色。局機關印發了學習實踐活動各階段實施方案,詳細制定了“學習調研階段安排表”和“分析檢查階段安排表”,通過向社會發放“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征求意見表”,認真梳理出意見建議,并形成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推進我縣經濟普查工作再上新臺階”、“堅持以科學發展為統領,全面提高統計工作水平”和“鄉鎮統計基礎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等調研報告。開展了“四走進、四破解”“三個一”等主題實踐活動,按“四走進、四破解”要求,走進貧困戶,捐款900元,購進化肥6包480斤,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的困難;走進浙浦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解決好完善統計臺帳更好地準確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問題。按“三個一”要求,在全局樹立起了“個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熱情一團火、謀事布局一盤棋”的良好風貌。在查找突出問題的基礎上,經過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統計局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分析檢查報告完成后,轉入第三階段,落實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扎實進行整改,已完成階段整改事項和目標,并建立起鞏固和擴大整改成果的長效機制,上報了整個學習實踐過程的工作總結,我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落到了實處、
取得了“黨員干部受教育、統計科學發展上水平”的實效。
(四)積極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按“百千萬扶貧幫扶工程”方案和要求,積極開展聯系村幫扶工作,以“五+x”模式,為后壩村進一步理清經濟發展思路;在貓貓林實施造竹51畝;協助搞好計劃生育、備耕春耕、抗旱保春耕、平安創建、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同時,干部職工“一對一”開展扶貧農戶摸底調查工作,了解扶持發展多年來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落實幫扶工作實現幫扶目標做好充分的準備。
(五)努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
局機關以建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行政機關為宗旨;以培養一支思想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湛、團結和諧、服務一流的統計隊伍為目標;以打基礎、強素質、樹形象為重點,全面動員、人人參與,扎實開展機關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升職工隊伍文明素質和機關形象。在節假日時間,組織全局職工開展“三八節”義務造竹、“五一節”歌詠比賽等活動,豐富了職工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新時期統計人的形象,提升了職工的工作熱情。局機關先后被評為“平安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和“三星級機關檔案室”,縣級文明單位創建順利通過考評驗收并獲得授牌。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統計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顯得不夠,統計法制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黨員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力度需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對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不夠,指導基層工作的方法還需改進。
二、后三個月工作安排
針對全年工作計劃,后三個月統計工作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進行:
一是做好鞏固和擴大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工作。我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今后要做好鞏固和擴大整改成果工作,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更好地落實整改,繼續推進統計事業科學發展和為科學發展服好務。
二是做好經濟普查后續工作。第三階段是普查資料的開發應用,認真搞好普查資料的開發和應用工作。主要是對全縣經濟普查成果進行公報,建立基本單位名錄庫和電子地理信息系統,編輯出版**縣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
三是繼續做好下半年的常規統計工作任務。創新調查方式方法,積極推行“在地統計”和聯網直報工作,有效保障統計數據質量,提高統計工作效率。繼續開展統計普法宣傳,特別是《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學習宣傳,增強依法行政、依法統計意識,做好統計人員上崗培訓、資格考試工作,完成全年統計執法任務。
四是根據縣委出臺的移民掛鉤幫扶工作方案,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干部職工,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移民對象戶工作臺帳,深入開展移民情況調查研究,多思維,想辦法,落實措施,全力搞好移民工作,做到親情移民,感情移民,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生活更加美好。
ZH:食品安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民以食為天,現在吃啥都挺忐忑的。最近有個新聞說“油條哥”每天炸油條換新油,這本來是應該的事情,現在卻成了人們眼中的“新聞”。
BQ:你覺得目前中國的房價合理嗎?
ZH:不合理,房價對老百姓來說太可怕了。我一直“慫恿”同事租房,買房太累了,我覺得為了一個房子背一輩子(房貸)很不快樂。
BQ:你有沒有網上購物的習慣?
ZH:沒有,不太會網購。
BQ:如果給你1000萬做生意或做投資,你會把錢投到哪個領域?
ZH:服裝業和餐飲業。
BQ:投資時,你更看重高風險帶來的高利潤還是看重保本?
ZH:保本。
BQ:“會掙才會花”和“會花才會掙”你更認同哪一個說法?
ZH:有花才有掙。我一般是掙一部分花一大筆,只有花出去才能掙回來。我不主張存錢。
BQ=《北京青年》周刊ZH=朱丹
朱丹
出生于浙江東陽,昵稱朱東花、豬豬、朱董、丹妞;曾擔任浙江衛視《愛唱才會贏》、《太可樂了》、《我愛記歌詞》、《中國夢想秀》,北京文藝頻道《每日文娛播報》等電視節目主持人。
BQ趣味心理測試
從你舍棄的物品看你的理財觀
每次大掃除,就會多出一大堆舊物,你會選擇扔掉哪些物品?
A.過時不合穿的衣服
B.體積很大不能用的老電器
C.平時留下來的零碎小東西
D.過期的舊書雜志
朱丹同學選擇B小編對此表示很遺憾
BQ解析:B屬于沖動理財型。指經常不小心就會買到一些用不著的衣服、飾品等,看來你很需要一個擅于管賬的人來幫助你。
周歷
6月21日 周四康菲終于賠錢了
國家海洋局公布《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關于事故調查處理報告》,損害索賠共30.33億,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總計支付16.83億。其中康菲公司出資10.9億,賠償對海洋生態造成的損失。
6月22日 周五
美國“啃老族”5年增千萬
美國人口普查報告顯示,當經濟陷入困難時期,更多年輕人選擇與父母一起生活。“啃老族”從2007年的120萬人猛增至1580萬人。2007年到2009年,美國失業率徘徊于8%水平。
6月23日 周六
四部委10天4次辟謠
過去10天,包括住建部、發改委、央行、銀監會等四部委對關于房地產政策可能松動多次辟謠。這一方面表明市場敏感期輿論風險高企,另一方面表明政府對于市場調控的基本態度依然嚴謹。
6月24日 周日
德國對拯救歐債危機說“不”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稱,為歐元區債務危機投入更多資金不會解決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化解困難。對于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歐洲采取行動,朔伊布勒稱“奧巴馬應該專心削減美國的赤字,它比歐元區的高”。
6月25日 周一
1元以下應納稅額免稅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明確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繳稅憑證上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1元以下的,應納稅額和滯納金為零。公告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這將有利于降低稅務機關的征收成本。
6月26日 周二A股半年重回原點
走過半年,A股市場又重新回到“原點”。上證綜指年內的高點出現在2月末,報2478點,較2011年年末上漲279點;而滬指的開盤點位,較去年末僅微漲了25點。
6月27日 周三
1普查背景
遂昌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處錢塘江、甌江源頭,總面積2542.24km2,其中林業用地2200km2,占總面積的87%,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境內多山地,少平丘,海拔1000m以上山峰有703座。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森林蓄積量592.4萬m3,森林覆蓋率82.3%,是浙江省林業大縣。全縣森林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以甜櫧、木荷最為典型,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規律,從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變化為次生馬尾松林、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針闊混交林、中山矮林和灌叢。2003年遂昌縣林業局首次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林業有害植物普查,普查結果顯示全縣共有林業有害植物13科31種,包括歸化植物5種和本地有害植物26種,其中屬于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9種外來有害植物入侵種中的有2種,屬于國家林業局公布的236種林業有害生物名單中的有害植物11種。根據調查的結果也制定和實施多種防治方案。近年來遂昌縣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旅游業迅猛發展,人流和物流往來頻繁,給各種林業有害植物的傳播蔓延提供了便利條件。伴隨著本地和外部林業生態環境的變化,遂昌縣的有害植物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系統全面地掌握遂昌縣林業有害植物種類、分布及危害情況,對于摸清主要林業有害植物的發生規律、對科學制定防控措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2普查方案
結合2003年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結果和近年來遂昌縣林業有害植物的相關資料,根據國家林業局、浙江省和麗水市相關文獻,特制訂如下普查方案。
2.1普查的對象
本次有害植物的普查對象包括3類,第1類為國家林業局公布的236種林業有害生物名單中有害植物種類和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9種外來有害植物入侵種。第2類為2003年林業有害生物普查中浙江省、麗水市增補確定的有害植物。第3類為外業調查中根據有害植物定義確定的可能產生危害的本地優勢植物種群以及各種歸化植物。
2.2普查的過程
9月初至11月10日為普查外業開展時期,由外業人員分五組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林業有害植物普查,搜集原始數據。11月10日至27日為內業整理時期,外業普查人員將本轄區的踏查線路圖、調查報告、調查匯總表、有害植物標本匯總表、樣地和樣方調查表、普查制做的標本、有害植物生態照片統一匯總,由專業人員進行整理分析,并將所有的植物標本鑒定到種、打上標簽,歸檔保管。
3普查結果
通過對全縣20個鄉(鎮)391個行政村、4個林場和1個自然保護區進行全面普查,設置踏查點389個、標準地141個、樣方705塊;調查面積涵蓋林地182058hm2、苗圃8.33hm2,此次共采集標本1136號、拍攝生態照片906張,初步發現可能產生危害的植物種類達99種,最終確定為林業有害植物的有14科45種(歸化植物8種)。包括車前科(Plantaginaceae)2種,唇形科(Labiatae)1種,豆科(Leguminosae)2種,禾本科(Gramineae)14種,錦葵科(Mavaceae)1種,桑科(Moraceae)1種,莧科(Amaranthaceae)2種,菊科(Compositae)8種,藜科(Chenopodiaceae)2種,蓼科(Polygonaceae)1種,桑寄生科(Loranthaceae)6種,旋花科(Convolvulaceae)3種,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1種,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1種。對比2003年普查結果,發現新增有害植物1科14種。
屬于國家林業局公布的236種林業有害生物名單和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9種外來有害植物中的有害植物16種,其中新增了四川寄生、棱枝槲寄生和加拿大一枝黃花等3種;屬于2003年浙江省和麗水市確定的有害植物18種,其中新增了下田菊、小飛蓬、狼尾草、五節芒4種;分布比較普遍,在當地成為優勢植物群落和新發現的歸化植物11種,其中新增白花紫露草、三裂葉野葛、短葉馬唐、芒、紫馬唐、刺莧、金盞銀盤7種[1-6]。屬于國家林業局公布的236種林業有害生物名單和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9種外來有害植物中的有害植物16種(表1)。
對比2003年普查結果,可以發現:桑寄生科的分布范圍呈明顯擴大趨勢,種類也由原來的4種增加成現在的6種,新增四川寄生、棱枝槲寄生2種,且該2種植物的危害對象比較廣,四川寄生可以為油茶、板栗、苦櫧、梨、柳杉、糙葉樹等,棱枝槲寄生可以為青岡櫟、香港黃檀等;加拿大一枝黃花在遂昌縣首次發現,分布在妙高鎮,云峰鎮,新路灣鎮、湖山鄉、桂洋林場;2003年在我縣就發現了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9種外來有害植物中的有害植物空心蓮子草和鳳眼蓮,此次普查中發現其分布范圍不僅沒被有效控制,反而呈擴大態勢,危害性還在增大,空心蓮子草為害面積達277.5hm2,鳳眼蓮為害面積達56.3hm2。屬于2003年浙江省和麗水市確定的有害植物18種(表2)。對比2003年普查結果可知:新增下田菊、小飛蓬、狼尾草、五節芒4種;狼尾草、五節芒分布范圍廣,為害面積大,在全縣均有分布,其中狼尾草為害面積達716.7hm2,五節芒為害面積達3453.3hm2;分布普遍的優勢植物群落和新發現歸化植物11種(表3)。
對比2003年普查結果,可以發現:新增刺莧、三裂葉野葛、金盞銀盤、短葉馬唐、紫馬唐、芒、白花紫露草7種;白花紫露草是歸化植物,首次在遂昌縣發現分布。
調查結果顯示:杠板歸、三裂葉野葛等植物已在當地成為優勢植物群落,占據陽光空間,對其他植物進行絞殺,影響其他植物的生長;刺莧、金盞銀盤、短葉馬唐、紫馬唐、芒等其他的有害植物大片占據林地,與森林生態系統中其他植物爭奪水分、養料,使其失去生存空間,長勢減弱甚至被消滅;芒是遂昌縣危害面積最大的有害植物,為害面積達4210hm2,其中重度為害面積為700hm2。
綜上所述,此次普查與2003年相比,林業有害植物種類、分布和數量不僅沒有得到控制,還呈上升趨勢,有害植物分布面積和種類都有所增加,如加拿大一枝黃花、小飛蓬、白花紫露草等危害性大的外來有害植物就增加了3種。通過這次全縣有害植物的普查,了解到遂昌縣的林業有害植物數量多、分布廣,雖然成災的概率比較低,但也要加強預防和控制,才能防患于未然。
4遂昌縣林業有害植物的防控措施
依據此次有害植物普查的結果和遂昌縣林業生態現狀,為有效降低當前遂昌縣林業有害植物的危害,筆者認為有必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為該縣林業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
對危害嚴重的外來有害植物,要及時根除。如近幾年剛發現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其危害性強,現在剛傳入,分布不廣,還沒有造成嚴重的危害,發現了就要積極采取人工、化學等防治措施將其消滅。
加強外來的種苗、花卉等繁殖材料的檢疫和管理,從源頭上防止林業有害植物的傳入。特別應加強交通要道的進出口檢疫工作,有效地運用檢疫等手段預防外來有害植物的入侵和本土危險性有害植物的擴展蔓延。
在林業的生產管理中,要運用森林健康理念對相關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風險評估和監測,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充分發揮生物多樣性的作用,達到生態平衡,控制本地有害植物的危害,防止其他植物發展成為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的優勢植物,以實現有害生物可持續控制。
【關鍵詞】 青少年脊柱側彎; 流行病調查; 研究進展
Abstract:Adolescent scoliosis is spinal deformity happening in early adolescent or before bone mature.It can affect the body figure and appearance of children,threa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youth.Serious malformation even leads to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fail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disease incidence,the incidence situation in domestic and abroad,census method,the latest gene chip technique,the latest progress of treatment,and investigates the method of early prevention,early diagnosis,and early treatment.For younger children,non-surgical treatment such as brace could be used to avoid scoliosis aggravating.
Key words:adolescent scoliosi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search progress
脊柱側凸是指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向側方彎曲并伴有椎體旋轉和矢狀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減少的脊柱畸形,是一種三維畸形。國際脊柱側凸研究學會(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對脊柱側凸定義如下:應用Cobb’s法測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線片的脊柱彎曲,角度大于10°稱為脊柱側凸。脊柱側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它的病因是多種多樣的,可分以下類別:1、先天性脊柱側凸:由于先天性脊椎發育不全,如先天性半脊椎、楔形椎體、椎弓及其附屬結構的發育不全,均可引起脊柱側凸。另一種類型是脊椎本身并無畸形,患者亦無其他疾病,一家兄弟姊妹數人或其父母均可有同樣現象,即有明顯的家族史。此種類型側凸出現較晚,一般12~13歲始發現,發展也較緩慢,側凸部位多局限于胸腰段,畸形不嚴重。2、后天性脊柱側凸:(1)姿態性脊柱側凸:往往由某種不正確姿勢引起,常在學齡期兒童發現。這類脊柱側凸畸形并不嚴重、當患者平臥或用雙手拉住單杠懸吊時畸形可自動消失。(2)神經病理性脊柱側凸:由于脊髓灰質炎、神經纖維瘤病、脊髓空洞癥、大腦性癱瘓等使肌肉的張力不平衡所致。患者發病年齡愈小,側凸畸形也愈嚴重。(3)胸部病理性脊柱側凸:幼年患化膿性或結核性胸膜炎,患側胸膜過度增厚并發生攣縮;或在兒童期施行胸廓成形術,擾亂了脊椎在發育期間的平衡,均可引起脊柱側凸。(4)營養不良性脊柱側凸:由于維生素D缺乏而產生佝僂病的小兒亦可出現脊柱側凸。由于各種原困引起兩側下肢不等長,均可引起功能性脊柱側凸。骨折脫位或脊柱結核亦可引起側凸。3、特發性脊柱側凸:約80%的脊柱側凸病因不明。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發生的脊柱畸形,嚴重威脅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該病如果不積極治療或治療不當,不僅影響患兒的體型和外觀,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異常,使脊柱過早退變,出現疼痛,軀干不平衡。在畸形嚴重的病兒,甚至早期出現心肺功能的衰竭,增加該病的死亡率。目前,其發病原因及機理還不清楚。近年來,特發性脊柱側凸病因學的研究范圍非常廣泛,包括了動物模型、影像學、組織學、神經學、生物力學、數學模型、基因學及分子生物學等,使特發性脊柱側凸病因學及治療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1 AIS的發病情況
分析AIS的發病情況能夠幫助人們進一步認識AlS疾病的發展規律。
1.1 國外發病情況 Soucacos等對82 901名9~14歲的兒童進行了大規模篩查,在篩選出的1 436名AlS患者中,AlS的總男女比例約為1∶2.1。然而隨著側彎角度的增加,男女比例將不斷變化:Cobb’s角小于10°,男∶女為1∶1.5;Cobb’s角10°~19°,男:女為1∶2.7;Cobb’s角20°~29°,男∶女為1∶7.5;Cobb’s角30°~40°,男∶女為1∶5.5;Cobb’s角>40°,男∶女為1∶12。
1.2 國內發病情況 1989年,北京地區患病率為1.04%,廣東省肇慶市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對廣東省肇慶市城區15所幼兒園8 210例4~7歲幼兒進行了脊柱側凸的普查,患病率為0.87%(72/8 210)[1]。對廣州市33 798名7~15歲在校學生的普查中,患病率為1.07%。其中男性患病率0.9%,女性患病率1.26%,兩者的患病率之比為1∶1.4[2]。海南省在8 198名受檢學生中,一檢陽性242人,陽性率2.95%[3],2002年4~5月及2003年4~5月西安市對城鄉25 725名7~15歲的中、小學生進行了脊柱側凸普查,患病率為1.33%[4]。2004年香港發病率為4%。2004年,深圳市對福田區29所中小學學生,作了脊柱的普查。在40 579名學生中,發現脊柱可疑畸形的學生851人,占學生總數的2.136%。其中高中學生1 675人,47人可疑(2.806%)。初中學生15 222人,329人可疑(2.161%)。小學學生23 682人,發現可疑475人(2.01%)。
2 AIS的普查方法
AlS已經是青少年繼視力異常、肥胖、包莖和社會心理障礙后的第5大常見病[5]。通過普查,可以早期進行防治。目前國內常用的普查方法有3種,即“一步法”,利用電視透視X線機進行脊柱側凸的篩查[6],此方法工作量小、速度快、較簡易,但所有的受檢者都受到X線照射,很多正常兒童受到不必要的輻射,目前不太容易被家長接受。第2個是“二步法(體檢,X線片)”[3],本法減少了普查的中間環節,減少了漏診,效率也高,但同樣增加了X線的暴露。第3個是“三步法” (體檢,云紋照相,X線片)是目前較常用的方法,該法由于增加了云紋照相進行篩選,減少了X線片的數量,但漏診會增加,步驟相對繁瑣,費用也高。目前國內有使用自制脊柱旋轉度測量尺,有一定的意義,但使用范圍受到限制。國外常規應用美國制造的脊柱測量(scoliometer,orthopedic systems INC,OSI 1995)結合Adams前屈實驗進行普查,經比較研究發現,脊柱測量、前屈試驗與Cobb’s角為正性等級相關,脊柱測量和前屈試驗在普查中易于實行。當前屈試驗明顯陽性,脊柱測量大于5°,可視為作X線片檢查的指征[7]。這樣既能提高靈敏度與特異度,又能減少X線照射,有利于普查的推廣,適用于學校常規體檢中初查脊柱的畸形。
3 AIS病因的復雜性
目前發現AIS的異常包括神經系統、生長發育、骨密度、結締組織、神經肌肉、血小板、中樞神經系統及激素等等。Yamada等研究認為姿勢控制障礙是脊柱側凸的病因之一。Cheng等研究了81名AIS患者的骨密度,發現有減低現象。還有許多研究認為血清中褪黑素與脊柱側凸有密切關系。有的研究發現青春早期AIS的生長激素水平較正常高。生長發育高峰的提前,導致脊柱和脊髓的生長比例失調,而這種比例失調有可能導致脊柱側凸的發生[8]。學者們對這些因素進行研究,發現了AIS患者與正常人的許多差異,如單卵雙胎中的側凸表型高度一致、基因染色體異常、腦干不對稱、褪黑素、鈣調蛋白、雌激素受體、生長激素的異常、脊柱成骨異常、椎間盤和終板膠原改變等,然而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個因素可以被確認為是AIS的發病原因,因為要明確某種改變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非常困難[9]。
4 遺傳因素與發病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AIS存在家族聚集性。Masatosh J等對21對均有脊柱側凸的雙胞胎進行DNA分析,并與側凸形態進行相關分析,顯示AIS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Wynne-DavJes進行了2 000例的大樣本研究發現特發性脊柱側凸第1病率為7%,第2代為3.7%,第3代為1.6%,認為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異常。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及國立衛生研究所組織了大規模全基因組掃描和分型的連鎖分析,結果提示特發性脊柱側凸不是X連鎖顯性遺傳疾病,而可能是一個多基因疾病[10]。Ogilvie等[11]調查了一組145例AIS病人的家族史,通過家族數據庫判斷與其他AlS家族間的聯系,發現具有97%(127/131)的連通性,表明至少有一個主基因遺傳。2個無聯系大家族間的基因外顯率(41%和34%)與表現度(38%和61%)不同,表明有多基因作用。
近年來,隨著人類基因組遺傳圖的進一步完善及基因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采用定位克隆策略以尋找易感基因或相關基因。Wise報道了特發性脊柱側凸和6p、10q、18q染色體可能連鎖。Salehi等[12]發現17p11位點有連鎖。Chan等[13]研究染色體19p13.3和次要區域在染色體2q有連鎖。
5 基因芯片表達譜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近幾年,以Affymetrix公司為代表的DNA芯片技術發展迅速,將生物科學與化學、數學、計算機技術、物理等各門學科融合在一起,開創了廣闊的應用領域。楊軍等[14~16]運用基因芯片技術研究曲張大隱靜脈基因表達譜的變化,差異表達基因中有細胞凋亡相關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細胞信號和傳遞蛋白基因等多種基因。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從基因水平研究疾病發病原因是脊柱疾病根本防治的必由之路[17],這些信息結合起來,必將加速發現與脊柱側彎有關的基因變化,闡明側彎發生、發展的機制,為基因診斷和個體化治療開辟新的前景[18]。基因芯片技術使某些生理、病理現象的研究更簡便,可同時觀察到大量基因的相應改變[19]。將基因芯片技術和微點陣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更加準確地描繪特發性脊柱側彎的致病基因范圍,這種前沿性研究回溯其家系及家族發病情況,預測下一代的基因圖譜,有可能研究出異常基因的特異性標記物,從而透視特發性脊柱側彎的真正病因,可能成為在根本上防治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有力工具。
6 AIS的治療
AIS畸形發展期大多在10~16歲, 目前主要依據脊柱側凸畸形程度和病情發展變化,綜合考慮選擇治療方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尤為重要。其治療目的:預防脊柱側凸發展,保持脊柱在最佳的矯正位;改善其畸形,盡可能恢復軀體平衡,保持雙肩或骨盆在同一水平;盡可能使結構性脊柱側凸伸直,改善心肺功能。總的治療原則為:觀察、支具和手術。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早期病例多采用非手術治療,包括:體操療法、表面電刺激療法、牽引療法、支具治療以及推拿手法等。目前,有學者認為有效的非手術療法只有2種:塑料支具和電刺激療法[23]。Killian等認為Cobb’s角≤15°者生長發育過程中畸形加重的可能性較小,不需要特別治療;Cobb’s角20°~40°者需予以支具矯形器外固定;Cobb’s角>40°且隨生長發育畸形加重者需考慮手術治療。Mohanty等對102例AIS手術患者進行5年隨訪,認為側凸矯正手術應在快速生長發育期的3年,即14~16歲內進行。
6.1 體操療法
體操治療是最方便、經濟、安全且無痛苦的治療。矯正體操還對增進健康、增強體質、促進正常發育、建立正常姿勢、改善心肺功能都有一定意義。另有作者根據脊柱生物力學的原理和側彎類型,制定了各種類型的體操,并對76個中小學生大于10°者進行治療半年后復查80%獲痊愈,16%好轉,總有效率達95%,對照組僅2個好轉。對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類型的脊柱側凸有不同的效果,矯正體操作用特點不同:①在早期特別是少兒或青春前期輕度特發性側凸,脊柱活動度、柔韌性好,脊柱尚無明顯的結構性畸形時,矯正體操最能起到矯正作用。此時可作為主要的矯正手段應用;②隨著脊柱側凸度數的增大,單獨的矯正體操矯正效果減弱,須與支具矯形或其他矯形措施結合應用;③在結構性側凸及先天性側凸,矯正體操雖不能起即時矯正作用,但堅持長期練習可改善脊柱的柔韌性、可屈性,增強支撐脊柱肌肉的肌力,特別是凸側負荷過重的肌肉,防止其勞損,延緩畸形的發展;④行支具矯形時,矯正體操仍為一種必要的輔助療法,可防止因制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其他廢用性改變,預防脊柱僵硬,改善呼吸功能。
6.2 電刺激療法
由于支具治療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動和運動,外形臃腫,天熱時難以堅持佩戴,以致患者和家長不得不中斷治療而導致支具治療失敗。人們尋求療效相似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電刺激應運而生。應用電刺激治療脊柱側凸的臨床實踐中,各個兒童的治療反應不一樣,有時治療效果明顯,有時治療效果倒退,究其原因,除了年齡、病因及開始治療時的脊柱側凸畸形度等因素外,還有一些因素明顯影響治療效果:①刺激位置不正確,刺激點應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病人立位脊柱X線片上之頂角椎體,在病人側凸凸側體表定位找出正確刺激點;②刺激強度不夠, 電流強度大于50 mA才有效,最理想強度應是60~70 mA;③是否堅持治療,每天至少做8 h以上的電刺激。葉啟彬等[20]認為電刺激用于AlS療效較好,矯正率達30.15%,先天性脊柱側凸的矯正率僅為10.99%。但對于年齡太小,不宜進行手術治療的輕型先天性脊柱側凸,亦可用電刺激治療,以減緩畸形加重的速度,推延手術時間。對于脊髓空洞癥型脊柱側凸、麻痹性脊柱側凸亦有效。
6.3 支具治療
支具治療脊柱側凸的歷史已近400年,由于脊柱手術風險大,術后并發癥較多,人們又重新重視支具治療。已有較多作者比較支具治療AIS與自然病程的結果,肯定了支具用于AIS,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側凸的發展,特別是對輕型特發性側凸,可以避免手術或減輕手術患者側凸的嚴重程度,近年國內逐漸有相關報道[21~23]。目前,支具在非手術治療脊柱側凸中占有重要地位。
支具應用主要適用于處于骨骼發育高峰期的小兒脊柱畸形,其中重要的指征是椎體軟骨骨骺閉合的狀況以及Risser征,同時結合月經史、乳房發育及發育情況。在選擇支具時應考慮年齡、生長速度、骨齡等因素。Lonstein和Winter報告支具治療獲得最佳效果的患者其側凸曲度在20°~29°。如果發現曲度進行性加大,就應給予支具治療。對該病的高危患者,不能等到側凸曲度發展到30°才給予治療,否則就錯過了最佳時期。支具療法的適應證包括:①Cobb’s角25°~45°,Risser征0~1(需要立即應用支具治療),嬰兒和早期少年型40°~60°之間偶爾也可用支具;②Cobb’s角25°~30°,Risser征2~3,如果半年之內Cobb’s角增加>5°(則需要應用支具治療);③Cobb’s角>30°~45°,Risser征2~3(需要立即應用支具治療);④節段長的彎曲支具治療效果佳;⑤40°以下彈性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側凸,Boston支具效果最佳。而有下列情況者不宜支具治療:①青年型的脊柱側凸超過40°者;②合并胸椎前凸者;③2個結構性彎曲到50°或單個彎曲超過45°者;④病人及家長不合作者[24、25]。1970年Moe和Kettleson首先對Milwaukee支具治療脊柱側凸的作用進行了研究,提示許多患者經支具治療后可以避免手術。1982年Nachemson等觀察分析了未予任何治療的女性胸椎側凸患者,提示胸椎彎曲度進展的危險性隨著發現該病時曲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樣曲度的患者隨發現該病時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側凸曲度為20°~29°,年齡為10~20歲者,進展危險性為60%;而同一年齡組曲度超過30°,進展危險性可達90%~100%。Lonstein和Carlson所做的大規模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論。胸椎側凸曲度在20°~29°之間,Risser征為0或1,其進展可能性為68%。而胸椎側凸曲度在19°以下,Risser征為2、3或4者,其進展可能性為1.6%。國外有學者報告了1 020例接受Milwaukee支具治療的脊柱側凸患者的隨訪結果,結果顯示支具治療可明顯阻止脊柱側凸的進展。國內文獻報告,使用Milwaukee支具治療脊柱側凸,患者去除支具1年后隨訪,平均矯正度為18%~20%。使用Boston支具,矯正率為32%~70%,支具停戴后為30%~35%[26]。王隼等報道32例AlS的患者隨訪13個月結果,證實使用Boston支具后平均改善15.5°,除4例高位胸椎側凸無改善,其余28例均有改善,無不良副反應。劉勇等[27]研究Cheneau支具治療脊柱側凸療效后認為,治療前Cobb’s角平均39.7°,治療2年后平均為26.8°,矯正率為35.0%。支具治療方案應該因人而異,提倡早期規范化治療,切忌非規范使用,盡量避免過早施行終末期手術。Houghton等曾將壓力傳感器放在支具頂椎襯墊中進行調查發現很多病人每日僅部分時間穿戴支具。Green的隨訪結果也證實上述結論。盡管如此,這些病人治療結果仍優于自然發展結果,這表明即使減少穿戴支具時間.仍可獲得較為滿意的結果。但開始戴支具時仍強調每天23 h,1 h洗澡,并3~4個月隨訪拍片。若側凸減少50%以上,可以間歇支具治療。支具治療應持續到骨成熟。治療時結合理療和體療效果更佳。
6.4 推拿手法治療
運用推拿手法松弛椎旁肌肉,對脊柱進行調治,以此治療脊柱側凸。該法在治療時不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并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靈活改變整脊力度,因人而異施治。但推拿手法必須堅持治療,早發現、早治療效果越好,患者年齡愈小愈好。經療效比較發現,對50°以上病例,推拿治療有效,但手術療效明顯優于推拿治療;對50°以下病例,手術治療與推拿治療療效無顯著差異。
6.5 手術治療
如果采取正確的非手術治療仍然無效,側凸繼續發展,就應進行手術治療。隨著脊柱側凸三維矯形理論的不斷認識,手術治療效果大為提高。但也應該看到,脊柱矯形是一種高危手術,并發癥多。患者的病情千變萬化,要取得最佳療效,應重視病因診斷,具體分析病情,選擇合理的手術入路和合適的內固定器械。手術治療適應證包括:①支具治療不能控制畸形發展,脊柱側凸的度數繼續增加;②肺功能障礙以及青少年型脊柱側凸中的軀干不對稱,畸形嚴重需矯形者;③保守治療不能控制的較年長患者的疼痛或伴有神經癥狀者;④45°以上的青少年型脊柱側凸;⑤Cobb’s角40°,但伴有嚴重胸前凸、明顯肋骨隆起者。
脊柱側凸手術治療需要對冠狀面、矢狀面及軸面畸形進行綜合矯正,并在內固定基礎上植骨融合,防止畸形發展,達到改善外觀和防止背部痛及功能異常的目的。Lenke等應用Cotrel-Dubousset脊柱內固定系統治療76例AlS患者并經5~10年隨訪,結果顯示側凸糾正角度未丟失。Helenius等分別應用Harrington系統治療28例,Cotrel-Dubousset系統治療57例脊柱側彎患者,也認為Cotrel-Dubousset脊柱內固定系統的效果較好,且較少引起背痛和椎間盤退變。Pollock等分析比較AO-USS脊柱固定系統和Harrington或Luque內固定系統治療AlS患者的結果,發現18個月中Harrington、Luque組患者(40例)側凸糾正角度丟失9%,而AO-USS組丟失7%。
綜上所述,AIS嚴重威脅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該病如果不積極治療或治療不當,不僅影響患兒的體型和外觀,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異常,使脊柱過早退變,出現疼痛、軀干不平衡。通過研究找出脊柱側凸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及分布規律,為本病的治療及預防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達到早期診斷、早期預防、早期治療的目的,對年齡較輕的AIS患兒,可以通過體操、支具等非手術手段治療,以盡量避免日后側凸更加嚴重而不得不手術治療的情況出現;若發現先天性、神經病理性或胸部病理性等需要早期手術治療的脊柱側凸,可建議患兒家屬盡早考慮進行手術治療,以盡早改善患兒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顯球,黃紹賢,余斌,等.廣東省肇慶市城區幼兒脊柱側凸普查及防治[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496-1497.
[2] 李衛平,劉尚禮,陳兆榮.廣州市學生脊柱側凸患病率調查報告[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1,2:104-106.
[3] 張壽,金旭紅,郭祥.海南省城鄉青少年脊柱側凸患病率普查報告[J].海南醫學,2003,12:5-6.
[4] 程斌,李鋒濤,宋金輝.西安市青少年脊柱側凸患病率調查及其防治[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6,3:180-182.
[5] Tse LY. Student health service[J] .Public Health & Epidemiology Bulletin, 2005,2:9-11.
[6] 丁紹省,張永平.電視透視篩查中、小學生脊柱側彎[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5,6:470.
[7] 唐盛平,付桂兵,孫客,等.前屈試驗、脊柱測量(Scoliometer)與Cobb’s角的比較[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6,7:372-374.
[8] Porter RW. Can a short spinal cord cause idiopathic scoliosis[J]. Eur Spine J,2001,1:2-9.
[9] 王渭君,邱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5:380-382.
[10]Justice CM, Miller NH, Marosy B,et al.Familial idiopathic scoliosis-evidence of an X-Linked susceptibility locus[J].Spine, 2003, 6:589-594.
[11]Ogilvie JW, Braun J,et al.The search for idiopathic scoliosis genes[J].Spine,2006, 6:679-681.
[12]Salehi LB, Mangino M, Serio SD,et al.Assignment of a locus for autosomal dominant idiopathic scoliosis (IS) to human chromosome 17pll[J]. Hum Genet, 2002,4:401-404.
[13]Chan V,Fong CY, Luk DK,et al.A genetic locus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linked to chromosome 1[J].Am J Hum Genet, 2002,2:401-406.
[14]Tanaka H, Hata F, Nishimori H,et al.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screening between parental and highly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variants using a DNA microarra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3,22:307-313.
[15]Luo Y, Cai J, Liu Y,et al.Microarray analysis of selected genes in neural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J].J Neurochem,2002,6:1481-1497.
[16]楊軍,胡新華,張強.表達譜基因芯片篩選大隱靜脈曲張致病相關基因的初步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04,2:136-138.
[17]黃宗強,劉尚禮,鄭召民,等.椎間盤退變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1:55-56.
[18]Maisenbacher MK, Han JS, O’brien ML,et al.Molecular analysis of congenital scoliosis:a candidate gene approach [J] . Hum Genet, 2005,5:416-419.
[19]Zabjek KF, Leroux MA, Coillard C.Evaluation of segmental postur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quiet standing in control and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J].Clin Biomech(Bristol, Avon),2005,5:483-490.
[20]葉啟彬.脊柱側凸外科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122-130.
[21]肖建德,等.Cheneau支具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1,12:1172-1174.
[22]包岳豐,邱勇,朱麗華,等.Milwaukee支具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療效分析與應用體會[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1,4:201-203.
[23]王隼,陳祖平,應灝,等.Boston’s支具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J].中國臨床康復,2002,20:3045.
[24]王延宙.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診治進展[J].山東醫藥,2002,42:50.
[25]朱通伯,戴戎.骨科手術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999-2000.
“很多大人一看別人的氣色,就知道那人打胎了。真的這么容易看出來嗎?有什么可以避免讓別人看出來?多少天可以恢復到之前的正常樣子?”在做人工流產手術前,小美(化名)在網上匿名發帖詢問。
《t望東方周刊》記者遇見她的那一刻,19歲的她正臉色蠟黃地坐在醫院的休息室里。
“沒有想象中的疼,但是讓人很害怕。”小美說,“我之前在網上看了點人工流產后應該注意的事項,剛才醫生和護士也跟我講了。”
她沒有告訴別人自己流產的事,“我怕家長罵我,怕朋友們議論我。”
早在2009年10月下旬,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聯合國人口基金、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合作開展“中國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開發研究”的大型調查,共涉及全國25個省(自治區)、40個縣(市、區)。
2010年,基于此調查的中國首份《全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有性經歷的女青年中,懷過孕的占21.3%,反復妊娠的占4.9%,86%的妊娠最終以人工流產終止。
低齡人工流產和反復人工流產
17歲的霞芳(化名)坐在手術室外,這是她第二次意外懷孕。“必須得流掉,我還沒結婚,也不見得就跟他結婚,不能生下來。”她說。
“為什么不做好避孕措施呢?”本刊記者問。
“你有男朋友嗎?你要是有了男朋友你就知道了。”霞芳蒼白著一張臉,苦笑說。
在做了十幾年婦產科醫生的汪富蓉眼里,像霞芳這樣低齡未婚先孕的例子并不“扎眼”。“我接觸的病人中,最多的一個做了11次人流,最小的年齡只有13歲。”
16歲的小燕(化名)曾來向汪富蓉求助。“她來的時候,已經超過了做人流要求的時間,只能做引產。”汪富蓉說。
所謂“人流黃金時間”,是指懷孕35天到50天,此時孕囊不大也不小,適合做人流手術。
傷害顯而易見。如果過早做人流,因胚胎剛剛發育,還很小,很容易發生空吸或漏吸,造成手術失利或人流不徹底,需要再次進行清宮。如果過晚做人流,孕囊已經發育得較大了,出血量會增多,對子宮的傷害會更大。
汪富蓉試著給她在醫院婦產科工作的醫生朋友打電話,希望能夠幫小燕的忙,但是入院引產要求開“證明”,而小燕又因為不敢讓家里人知道沒辦法開證明。
小燕能做的,是上網找到一家網頁廣告看上去還算不錯的民營醫院,偷偷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這些年輕的女孩來說,錯過“人流黃金時間”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中國代表處青島你我健康服務中心的醫生王立君向本刊記者介紹,她上個月幫一個女孩做過人流手術,并且千叮嚀萬囑咐術后注意事項,但是,“一個月之后她又來找我,再次懷孕。”
低齡人工流產和反復人工流產,讓一個個不該擔此重負的“霞芳”們增加了健康風險,青春也因此抹上陰影。“每次女孩兒都一臉淚,每次男孩兒都一臉歉意”,但卻沒有減少年輕女性(25歲以內)人工流產的數字。
2009年10月進行的調查最終獲得了相關領域中最具全國代表性的調查數據。全國共發放問卷22535份,收回有效問卷22288份,有效問卷率為98.9%。
其后的《報告》顯示,在未婚妊娠的女性青少年中,90.9%有過人工流產的經歷,有19%的懷孕女性青少年有過多次流產經歷。
每年到底有多少人次流產
曾經被視為洪水猛獸的婚前,已然沒有了閘門。
《報告》顯示,中國未婚青少年中,約有60%的人不同程度上接受婚前或持模糊態度,22.4%曾有,男性青少年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大多數在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
“不能籠統地說中國的人流率持續上升。但是我們要意識到未婚青年的人流率居高不下,這是個事實。對于這個問題,不僅僅是計生專家發出了擔憂的聲音,還有一個聲音來自于輔助生育的專家,因為發現很多不孕者做過人流,并且做過多次人流。”國家人口計生委研究員、避孕節育專家吳尚純對《t望東方周刊》說。
中國每年到底有多少人次流產?
1300萬人次是一個被廣為引用的數字,不過,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由原衛生部統計的數字。而目前按照《中國衛生年鑒》的數據,每年有600多萬例的人流手術。一些人認為,這顯然不是全貌,因為許多民營醫院的數據并不全,更不用說其他隱蔽的無法統計的黑診所。
吳尚純曾在《中國人工流產的現狀與對策建議》文章中,匯總了19篇有明確年齡信息的相關論文,結果發現,25歲以內的婦女占比為49.5%,未育婦女的比例是49.7%。
而本刊記者獲得的一個開始于2013年的大型調查數據顯示,在所有流產女性中,25歲以下女性的比例達47.5%,未育女性的比例達49.7%,流產中首次妊娠的比例達35.8%,其中流動人口、未婚青少年以及在校大學生占絕對多數。
從2013年開始,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在內的多家研究機構,在中國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人工流產調查。通過對全國30個省的300家醫院,近8萬例人工流產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流產的平均年齡為28歲,最小的只有13歲。而24歲以下人群占到了31%,19歲以下的占3.1%。
盡管人工流產的手段是成熟的,但不意味著不會給女性健康帶來危險和傷害,可能導致盆腔感染、宮腔黏連、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不調等,會大大增加女性不孕的幾率,甚至導致習慣性流產、繼發性不孕、早產等。
2011年,世界避孕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不孕不育女性中,有88.2%的人做過人流手術,18歲前做人工流產的女孩,患乳腺癌的幾率將比其他女性增加110%。
“大家對于人流對身體造成危害的認識遠遠不夠,也說明這部分的教育工作做得還不到位。”吳尚純說。
未婚人流率緣何居高不下
“知識匱乏是源頭。大多數人獲取信息是通過網絡,不準確,而且人工流產危害知識太匱乏,知識質量也有問題。”吳尚純對此很焦慮。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在2013年開展的門診調查顯示,235例調查對象中,有49.8%的人認為偶爾性生活不會懷孕,而在以往的避孕方法中,使用的占88.1%,但是這些人中,竟然只有4.8%能夠完全正確地使用。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玉坤向本刊記者分析,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青少年固然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接觸一些“性”的內容,并獲得只鱗半爪的知識,但其知識是殘缺不全的,很多人對于避孕只是一知半解。
“譬如,有的人把流產當避孕措施,把緊急避孕藥當常規避孕藥用,有的人不能正確使用,而有的僅僅依靠安全期或其他更不可靠的避孕措施。”胡玉坤說。
造成未婚人流率居高不下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性生活變早了,而結婚的時間在推遲。這客觀地拉長了婚前避孕的時間長度。”吳尚純說。
2013年,世界避孕日中國調研報告顯示,37%的年輕人初次發生在19歲以前,64%的年輕人有婚前。
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男性平均結婚年齡為25.3歲,女性為23.4歲。10年后,第六次人口普查時,男性平均結婚年齡為26.7歲,延后了1.4歲;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24.9歲,延后了1.5歲。
結婚年齡推遲在大城市更明顯,上海最新統計顯示,2014年上海市民平均結婚年齡為男性34.43歲、女性32.00歲,已是連續5年呈上升趨勢。
從初次到結婚,其間的時間,成為中國計生工作的空白期。
避孕教育的中外差距
“避孕本是性健康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目前,對艾滋病教育已得到普遍認同,但對避孕教育仍存在阻力。”胡玉坤解釋說,“境內外許多經驗事實表明,不論是主張婚前禁欲,限制談論性和避孕,還是限制獲得避孕藥具或流產服務,其結果有可能適得其反,只能使青少年放棄避孕而不是性活動本身。”
現實是,在激活了的婦科市場,以經濟收益最大化為目的民營和私立醫院占據了重要位置。從表面看,它們對青年人比較“友好”,但其商業化取向不可避免地導致收費較高。由于醫患信息不對稱,無收入或者低收入青少年有時“挨了宰”還得接受過度治療。所謂“無痛”、“微創”、 “可視”或“超導”人流的商業廣告與虛假信息鋪天蓋地,令青少年無所適從。
“如此高的未滿足的避孕需求和未婚人流比例,昭示了避孕信息與服務的缺失和缺位。值得關注的是,年齡越小,在性事務上越缺乏知識或經驗,因而也越易失敗。這不僅凸顯了性教育的困境,也昭示了生殖健康服務的匱缺。”胡玉坤遺憾地表示。
美國也曾經歷過人流年齡降低、重復流產率攀升的年代,因此開展了“全國防止少女意外懷孕運動”,不斷教育青少年男女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敦促政府出臺采取負責任的政策。
英國的青少年未婚先孕比例提高后,英國政府通過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
瑞典的性教育亦稱“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系處理上。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煤礦安全生產電視電話緊急會議精神,深刻吸取雞西市恒山區恒鑫源煤礦“7.31”透水事故教訓,進一步推動“安全生產年”和“項目建設提速年”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遏制安全生產事故易發、多發勢頭,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市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市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和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認真解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徹底排查治理事故隱患;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緒。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為全市經濟社會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保駕護航。
二、檢查范圍
全市所有地區、行業(領域)的企業,重點對道路交通運輸、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和公共聚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的企業進行檢查。
三、檢查內容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及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執行情況。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情況;技術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作業規程建立、執行情況;作業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情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工程設計中的安全專篇制訂執行情況,以及依法履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情況;外來施工隊伍(承包商)安全監管情況等。
(三)隱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和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四)應急管理情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相關應急救援隊伍簽訂協議情況;配備應急救援物資、制訂應急救援預案和應急演練情況;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五)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
(六)貫徹落實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重點工作情況。
(七)汛期的安全防范工作和防汛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
四、檢查時間和方式
從8月6日至8月31日,采取企業自查、行業(領域)專項檢查和政府督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市安全委員會將組織督查組對各區、縣(市)檢查開展情況進行嚴格督查。
五、有關要求
(一)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各區縣(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明確責任、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實、抓好檢查工作。各級領導干部要親自帶隊到基層進行督促檢查;各有關部門要把檢查工作作為當前安全生產的重要任務,迅速落實到基層單位和每個企業,組織開展好檢查工作;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第一位的責任,迅速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二)強化督導,注重實效。各區、縣(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具體檢查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本轄區安全生產綜合檢查,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對本行業(領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周密安排,細化任務,改進方式方法,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檢查中要堅持邊檢查邊整改,以檢查促整改。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暫時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并落實防范措施,指定專人盯守,限期整改、跟蹤落實;對隱患嚴重不能保證安全的生產經營單位,要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各有關部門要將檢查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通報當地政府,并做好整改情況的跟蹤督導,確保大檢查全面徹底、不走過場。
(三)突出重點,源頭治本。各重點行業(領域)及重點在建項目、大型國有和地方重點企業,要對所有隱患進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切實從源頭上治理排除各類隱患,切實把工程設計中的安全規程和建設、生產、經營中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市民食品安全知曉率情況從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關于《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程度調查報告(2016 年度)》反映的情況看:
1. 2016 年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程度得分為80.2 分。
2. 市民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出售病死牲畜肉”(45.0%)、“變質食品”(44.6%)和“蔬菜中農藥殘留”(40.9%)。
3. 市民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方面和監管措施。市民認為最應該加強重點監管的環節列前三位的分別是“環境污染的整治”(67. 8%)、“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63.4%)和“種植養殖環節的監管”(50.6%);市民認為最有效的監管措施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加強監督執法”(70.7%)、“嚴厲查處違法者”(56.9%)和“曝光典型案件”(39.9%)。
4. 市民對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意愿較高。市民非常關注食品安全,選擇“很關注”和“關注”的達到94.1%。市民認為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有效措施前三位的分別是“對舉報食品安全問題的個人給予獎勵”(61. 7%)、“V泛公布食品安全問題的舉報渠道”(58.8%)、“建立舉報追溯和責任機制”(52.0%)。在向有關部門投訴的市民中,撥打“12331”(71.1%)進行投訴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別為“12345”(15.4%)、“12315”(12.2%)。市民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識列前四位的分別是“食品營養”(57.9%)、“食品選購”(46. 0%)、“食品儲存”(43. 3%)和“食品添加劑”(42. 7%)。
(二)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關于《2016 年度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報告》,該總隊參照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區人口比例的結構,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采用市民評議調查和輿情大數據分析綜合測算,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為72.3 分。
1. 市民對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的認同和感受度較高, 選擇“很安全”、“比較安全”的占83.5%,同比上升15.6 個百分點;安全感受度得分為80.1 分,僅有1.4% 的被訪市民選擇“不安全”。
2. 對于“未來一年內上海市食品安全形勢”的預期,市民大多看好,其中市民認為“很好”、“較好”的,兩者合計達84.7%。
3. 市民普遍認可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選擇“很重視”、“比較重視”的,兩者合計達82%。
4. 市民高度支持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支持度高達99.8 分。
七、2016 年食品安全主要監管措施
(一)做好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在地方修法過程中,增加了食用農產品、網絡食品經營、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等內容,規定從市場準入到全程追溯、事中事后監管的新要求。
(二)組織制定和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于 2016 年7 月1 日正式,形成了10 項預期性和6 項約束性的指標體系。
(三)全面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2016 年3 月,上海市食藥安委印發《上海市2016 年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實施意見》;7 ~ 8 月,國務院食安辦對上海市創建工作開展了現場中期績效評估,給予了較高的評價;12 月,完成上海市16 個區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區的創建中期績效評估。上海市食藥安辦還起草制定《上海市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動方案》,明確了重點推進的九方面35 項工作任務,并配套制訂了《上海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評價標準》,形成八方面90 項評價指標。
(四)完善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的綜合協調;加強食品安全職業化、專業化監管隊伍建設;加強基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出臺《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通用文書樣式》,制定《市場監督管理所通用管理規范》。
(五)完善無縫銜接的監管機制
1. 加強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及畜禽屠宰監管
上海市農委開展65 個綠葉菜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范基地建設,減少農藥使用數量達到30% ~ 50%。開展生豬屠宰“掃雷”行動以及獸用抗菌藥、“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上海市糧食局開展糧油加工企業原糧質量安全專項抽查、庫存糧食(油脂)質量衛生抽查及地方儲備糧輪換入庫質量抽查。
2. 加強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監管
上海市食藥監局對生產企業由原來的按品種單元發證調整為“一企一證”,對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實施“兩證合一”。通過移動監管APP 現場錄入檢查結果,對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實時視頻監控措施。加強超市賣場臨近保質期、現制現售食品和過期、回收食品的監管,督促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加強重點食品快速檢測。進一步推進餐飲企業實施“食品安全ABC 規范化管理”、明廚亮灶。
3. 加強進出口和國境口岸食品安全監管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一步完善以風險評估和信息化手段為基礎的進口食品口岸監管制度。研究制定了上海自貿區進口食品分類監管試行工作規范并積安全獨家極開展試點工作。
4. 加強食品相關產品安全監管
上海市質量技監局對15 類非發證食品相關產品制定統一評價細則,對125 家非發證食品相關產品企業開展安全評價工作。開展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等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品牌提升等專項行動,以及食品相關產品危害因素調查分析工作。
5. 進一步加強餐廚廢棄油脂綜合治理
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頒布并實施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B10 團體標準,已在上海市105 部公交車上使用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上海市政府頒布了《上海市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收運處置應急扶持辦法》。
(六)著力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
1. 開展無證食品生產經營綜合治理結合城市網格化管理與“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據統計,2016 年全市共整治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22 289 戶次,其中取締、關停、歇業20 122 戶,督促辦證并獲許可證3 916 戶,督促登記備案納管1 767 戶,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戶數較2015 年底下降46.6%。
2. 開展網絡食品經營管理 《上海市網絡餐飲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建立十家主要網絡訂餐平臺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全年督促各平臺清理上海市網上無證餐飲單位6萬余戶次。“餓了么”、“大眾點評網”、“百度外賣”等五家平臺已實現與監管部門的信息對接,2 萬余戶次餐飲單位的監督公示臉譜信息已上線。查處上海市網絡訂餐平臺違法案件13 起。
3. 集中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重點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治理”、“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食用植物油塑化劑專項監督檢查”等18 項專項整治。
(七)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上海市食藥安辦、上海市食藥監局會同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印制《上海市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上海市食藥監局會同上海市公安局聯合制定實施《上海市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考評細則(試行)》等。
(八)完善食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
1. 推進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工作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推進上海市地方標準清理;修訂《上海市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辦法》,并組織開展相關培訓。上海市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實行全程網上辦理,2016年共備案企業標準436 份。
2. 加強信息化監管 組織建設“食藥監管大數據平臺”APP,基本完成上海市食品安全監管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一戶一檔”。
3. 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目前93% 的街鎮基層監管所已設立食品安全快檢室,配置58 項計69 種方法的常規快速檢測裝備。同時,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作用。
(九)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1. 推進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工作制定《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種目錄》,明確九大類20 個重點監管品種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上傳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已建成“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統”追溯平臺,全年注冊企業總數2.38 萬家,上傳
數據7 695 萬余條。共開展各類培訓近300 場,培訓各類企業近1 萬余家。
2. 積極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修訂實施《上海市食品藥品嚴重違法生產經營者與相關責任人員重點監管名單管理辦法》。已向上海市法人庫和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送行政許可、處罰類監管信用信息5萬余條,累計推送39.7萬余條。
3. 深化探索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機制
目前上海市16 個區已全部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共有2 200 余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保險金額達90. 7億元。
4. 發揮食品安全示范企業示范引領作用 評選出93 家“2015-2016 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企業”。
(十)加強社會監督與公眾宣傳
1. 認真落實上海市人大執法檢查和上海市政協建議整改
2016 年4~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指出了關于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現象屢禁不止、網絡食品經營活動良莠不齊、部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仍顯欠缺等四方面問題,上海市食藥安辦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向市人大作專題匯報反饋。
2. 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與政協提案
2016 年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辦理食品類代表建議12 件(主辦4 件,會辦8 件)、政協提案10 件(主k7 件,會辦3 件)。在主辦的11 件中,10 件予以采納,1 件留作參考。代表委員總體滿意。
3. 建立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制度
制定上海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管理辦法,首批聘請50 名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協委員擔任上海市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
4. 創新食品安全
《財經》記者 歐陽洪亮 張瑞丹
劉冰清小小的墳頭,被湮沒在一叢芳草間,只有雨后打濕的紙幡低垂著。在遠處,雨霧籠罩中,北去的湘江依稀可見。
在被查出嚴重鎘中毒并斷續治療兩年多后,2008年12月,年僅七歲的劉冰清最終離開人世,留給父母厚厚的病歷和8萬余元醫療費“賬單”。
在湖南省株洲市馬家河鎮新馬村,劉冰清并不是近年來第一個因鎘中毒死亡的。2006年初,村民羅少坤的意外死亡,就曾引發轟動一時的鎘污染事件;在集體體檢后,全村查出尿鎘超標者逾1100人,其中200多人嚴重超標(參見《財經》2007年第24期“湘江沉重”)。
株洲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文鐵軍對《財經》記者坦言,新馬村遠不是株洲市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實際上,它只能算做核心污染區的邊緣而已。
湘江,這條全中國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的大河,在半個世紀負重前行之后,終于成為我們無法回避的一幕。
正是意識到這種挑戰的嚴峻性,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新聞會上就表示,正考慮把重金屬污染嚴重的湘江,納入全國重點治理的流域名單。
之前,只有“三河”(淮河、海河、遼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以及后來追加的“一江”(松花江)、“一庫”(三峽水庫)被列為國家重點治理流域。作為局部支流進入國家重點流域治理議題,湘江也算是開了先例。
“兩會”之后,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亦致函國務院副總理,直陳湘江重金屬等污染之困。今年4月,專門為此前往湖南考察,沿湘江走訪了長沙、株洲、衡陽以及郴州等地。
今年6月,湖南瀏陽市鎮頭鎮長沙湘和化工廠又發生較嚴重的鎘污染事件,造成100余人尿鎘超標,4平方公里的土壤及農作物被污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據《財經》記者了解,一旦湘江被納入國家大江大河治理范疇,到2010年,治理投入有望達700億元;到2015年,這個數字有可能高達3000億元。
然而,即使能夠投入天文數字的治理經費,湘江的“去重金屬化”過程,也注定是漫長痛苦的;因為湘江的重金屬污染狀況,不僅在中國,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之前沒有任何先例可循。
湘江如此沉重
湘江位于長江中游,系長江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積將近9.5萬平方公里,僅以湘江干流為飲用水源的人口,就有約2000萬人。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也承載了60%以上的污染,是中國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流。
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潘碧靈告訴《財經》記者,僅以2007年為例,湘江流域汞、鎘、鉛、砷的排放量,就分別占到了全國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長期以來,有色金屬采冶一直是湖南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作為享譽全球的“有色金屬之鄉”,湖南有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品產量居全國前三位,其中鉛、鋅、銻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湖南有色金屬開采冶煉已有上百年歷史,但礦業采冶技術長期良莠不齊。長期的掠奪式開采,使得伴生礦被當做廢礦渣遺棄、當做廢水隨意排放,直接導致重金屬污染幾乎遍布三湘大地。
據《財經》記者了解,湖南全省有色金屬礦平均開采回收率僅50%左右,伴生礦綜合回收利用僅占25%。資源總回收率低于發達國家同行業20個百分點,所回收的共生或者伴生金屬很多都是重金屬,尚不足應當回收量的三分之一。
加上周邊工業結構與布局不夠合理,在潘碧靈看來,湘江流域已經形成了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湘潭岳塘、郴州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四大工礦污染源。
在城區面積約530平方公里的株洲市,鎘污染面積就超過了一半,有些土壤的污染厚度超過了20厘米;其中超標5倍以上的,也接近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株洲市環保局局長文鐵軍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根據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調查結果,株洲市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嚴重的鎘污染區。
據清水塘工業區管委會監測所產蔬菜七項重金屬指標中,總鎘、總汞、總鉛等三項指標都超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標準值,超標倍數分別達到了64.11倍、185.80倍和66.01倍。
《財經》記者曾實地調查過的郴洲市臨武縣三十六灣,在當地官礦勾結下,長期非法采冶,污染物直接排放。高峰時期,彈丸之地聚集了上百家礦、六七十家洗礦點。由此帶來的重金屬污染,禍及下游千家萬戶。而像三十六灣這樣的重金屬高污染源區,在湘江流域不止一處。
“湘江有些河段重金屬含量超標達幾百倍,底泥挖出來,幾乎就可以再提煉了。”湖南省環保廳科技處處長張志光頗為憂心地對《財經》記者直言。
源頭控制之難
要想根治湘江重金屬污染,從源頭上加以控制,即杜絕“邊治理,邊污染”的現象出現,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2008年6月2日,湖南省曾制定了《湘江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當時湘江沿岸的永州、郴州等八個城市的市長,均向省長遞交了“湘江污染綜合整治責任狀”。作為湘江治理的第一役,共取締關閉企業37家、淘汰退出18家,并停產治理企業42家。
在株洲市,經過八年治理之后,也基本解決了清水塘源頭水體污染問題。據悉,整個工業區各企業排出的廢水,目前已經做到了穩定達標排放。
以全國最大的鉛鋅冶煉企業――位于清水塘的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61.SH,下稱株冶集團)為例,其污水處理率一度僅為40%。2005年,作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委確定的中國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株冶集團制定了循環經濟建設總體戰略目標,即打算分“四步走”累計投資47億元,以建立鉛鋅聯合冶煉整體化工藝流程,實現“綠色”鉛鋅冶煉目標。
株冶集團安防部長周哲云告訴《財經》記者,作為治理的第一步,目前該公司已投入近10億元,引進完成了10萬噸鋅常壓富氧浸出技術。今年以來,廢水的循環利用率達到了50%到60%。其余排往湘江的廢水,也實現了100%的達標排放。
然而,張志光對《財經》記者指出,株冶集團畢竟只是個案。在整個湘江沿岸,還有大量傳統工藝技術需要替代,而這些企業大多是老企業;有些即使能從技術上解決,成本往往也是企業難以負擔的。
尤其是去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更使得許多冶煉和重化企業的環保資金來源雪上加霜。受鉛鋅價格暴跌沖擊,株冶集團2008年公司銷售收入僅為83.76億元,同比降低39.06%;凈利潤只有1923.23萬元,同比下降了75.80%。
眾多連污水處理設施都沒有的小企業,更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關閉任何一家這樣的小企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湖南省環保廳污染管理處副處長湯宏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財經》記者,去年8月13日,永州市一家列入關停的小冶煉廠,在政府下達關停通知書期限以后,仍在繼續生產。后來縣長帶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職能部門、武警戰士進入了這家冶煉廠,用3噸炸藥把冶煉爐炸了,才算大功告成。
除了點源污染,面源污染也同樣值得關注。目前,湘江流域所有的縣城,均沒有自己的污水處理廠;這些不斷增長的污水排放,對于承載能力已達極限的湘江而言,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考驗。
“去重金屬化”挑戰
與杜絕新生污染同樣重要,或許更為艱巨的,還是如何消化掉過去幾十年內積累下來的這筆巨大的重金屬“遺產”。
對于已經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地,最直接的出路,就是實行功能轉換,不再播種糧食作物,以避免損害人體健康。
2008年,國土資源部在下發的《國土資源部關于株洲市重金屬污染土地有關問題的復函》中,允許株洲市對被鎘污染的核心區域,共計15.66平方公里的面積,實施土地功能轉換,即分期分批逐步調整為建設用地。
在株洲市環保局局長文鐵軍看來,這只是邁出了一小步;即使鎘污染超標5倍的區域,也有超過120平方公里未被納入這一方案。劉冰清所在的新馬村,就同樣未在首批土地功能轉換之列。
他告訴《財經》記者,除了轉換為建設用地,當地也一直在摸索多種治理手段,包括改良換土、改種以及植物吸附等,比如利用海泡石來減少農作物對鎘的吸收,或者把原來的糧食作物改為苧麻、棉花等。
但文鐵軍也坦言,這些技術本身都不夠成熟,只是抑制重金屬污染的權益之計,從長遠來看并非最終解決方案。當然,要把所有這些土地都轉換為城鄉建設用地,短期之內亦不現實,因為涉及大量的移民安置問題,同樣十分棘手。
與土壤污染相比,湘江底泥中重金屬的治理任務就更加復雜了。
以位于株洲市北部的清水塘工業區為例,清水塘工業區霞灣港、老霞灣港、銅塘港及水塘重金屬污泥量共計108440立方米,總重為119284噸。其中,污泥中含鎘94.35噸、鉛296.51噸、汞2.34噸以及砷160.01噸。
由于清水塘工業區位于湘江干流下游的敏感區位,其下游30公里即為湘潭市飲用水源,距離長沙市飲用水源不到100公里,生態區位非常敏感而重要;因此,一旦治理過程中處置失當,就容易引發大的風波。
2006年1月6日發生的湘江鎘污染事故,就是由于霞灣港清淤工程導流而引起含鎘嚴重超標的底泥和污水排入湘江,造成株洲、湘潭和長沙段湘江水質鎘超標。目前,霞灣港以下2公里都禁止采沙,以防止底泥被攪動之后,對于水體造成“二次污染”。
為解決技術上的難題,2008年10月26日,“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整治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課題”正式通過國家評審,列入了國家“十一五”重大專項之水專項課題,并已進入實施階段。
湖南省環保廳科技處處長張志光透露,“十一五”期間將投入1億多元,對湘江重金屬治理進行研究。目前該課題共計七個子課題中,跟清水塘治理相關的就有六個。北京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以及湘潭大學等,都已經加入這場艱苦的重金屬污染技術攻關“會戰”。
能否真正告別?
負責霞港灣底泥治理的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貴秋,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坦言,湘江作為特殊污染河流,以前在國內沒有技術研究先例。即使在國外,像湘江這樣污染嚴重又具有復雜性的河流也絕無僅有。
當然,與技術上的難度相比,體制上的改變或突破亦不容回避。
2009年4月18日,在長沙湘江江心橘子洲舉行的“2009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國際合作高層論壇”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與湖南省省長簽署了“共同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合作協議”(下稱協議),雙方同意將在環境經濟政策改革試點、湘江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業污染防治、環保科技示范工程等八個方面加強合作。
根據協議,湖南將在生態補償、排污權交易、環境稅費改革、污染責任險等環境經濟政策改革方面,獲得全國率先試點權。其中,湖南正在探索的“環境污染責任險”被納入國家試點范圍。
2008年起,湖南開展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原湖南省環保局與平安保險湖南公司聯合制定了“湖南省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行方案”,將環境污染風險較大的化工、有色、鋼鐵等行業的18家企業,列為首批試點企業。
今年6月15日,湖南省政府決定,在原湖南省環境保護局的基礎上,正式組建湖南省環境保護廳。新的環保廳作為省政府的組成部門,亦有望在協調湘江重金屬污染治理上,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湖南環保部門官員就對《財經》記者表示,鑒于中國不少地方重金屬污染狀況都十分嚴峻,希望將湘江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體制上,都打造成全國重金屬治理的一項示范工程。
種種跡象顯示,示范工程并不容易擔當。在株洲等地,重金屬污染的治理都已起步,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越繼續推進,面臨的壓力注定會越大。無論是進一步關閉工廠還是技術改造,都面臨著資金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
不少人就對《財經》記者抱怨說,湘江流域的一些重化工基地,在過去的幾十年內向國家繳納了大量稅收;現在重金屬污染的“債務”,讓地方財政自己來“背”,顯然有失公平。即使被納入國家重點治理流域,在未來的長期治理過程中,資金的缺口也將不可避免。
此外,亦有業內人士建議,湖南省環保部門應盡可能地公開重金屬污染信息,尤其是與健康有關的,以更多地利用公民社會的推動力量,從根本上防止治理形勢的逆轉。
2006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就與國土資源部攜手,開始斥資10億元,進行首次全國性的土壤普查。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全國的初步普查數據已經到位,已進入最后的階段。但對于普查結果是否會向社會公布,以及會以何種方式公布,他未給出答案。
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環保部生態司在長沙組織召開了《湖南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編寫研討會,并對初稿進行了討論。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從湖南省此次普查情況來看,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非常嚴重”。但正因為擔心引發公眾恐慌,報告能否最終得以公布,也仍然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