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邏輯推理技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邏輯推理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邏輯推理技巧

    第1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英語閱讀 提高 問題 分析

    建議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02

    一、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過于重視知識點的講解

    英語閱讀教學的基礎在于學生積累大量詞匯、大量閱讀,但是許多中學教師把閱讀文章作為講解詞匯、分析句子結構的材料,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這樣就把閱讀教學的重點忽略了,脫離了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語言語法的學習上,學生的閱讀水平很難提高。

    (二)學生存在不良的閱讀習慣

    閱讀需要學生準確理解閱讀材料的基本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題目準確地找到答案區間,并從中找到答案。學生缺乏良好的技巧是導致存在不良閱讀習慣的原因之一。部分學生習慣將文章中的每個單詞翻譯成漢語來讀,這樣不僅浪費時間,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單詞還會有不安全感,所以導致閱讀時離不開英漢字典,然后再用漢語的思維來回答問題,這樣無形之中浪費了不必要的精力,用漢語思考也不利用學生形成英語語感。

    (三)學生自身認識方面存在的障礙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已經成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所以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都是為了考試,這就導致學生為提高學習成績投機取巧,僅僅為了考試而學習,這樣不僅讓自己的知識面變窄,還導致學生忽略了學習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部分學生存在閱讀心理障礙,如焦慮感、恐懼感、緊張等負面情緒。

    二、提高中學英語閱讀水平的幾點建議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自覺學習的主要動力。因此,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反之,學生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惡感,那么勢必影響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興趣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材料時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有緊密聯系的閱讀材料。

    (二)語言教學與文化背景相結合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將語言教學與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學習英語,避免閱讀時出現因文化差異導致的理解障礙。這就要求中學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背景知識,指導學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課外拓展知識學習,重點結合國外背景文化的相關材料來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從而提高中學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三)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選擇正確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能夠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能激發他們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在挑選閱讀材料時,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挑選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關聯性思維是很有幫助的,另外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也是提高中學生閱讀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四)課堂上應當講授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語感

    除了詞匯量、閱讀習慣是制約閱讀水平的重要因素之外,一定的閱讀技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有部分學生詞匯量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但是閱讀水平依舊不高,看到閱讀材料不知道如何下手,對于文章的內容一無所知,有時理解甚至偏離文章觀點。因此,傳授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是提高中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

    1.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找到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礙,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分析障礙點,指導學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水平。

    2.此外,英語教師應該將閱讀材料分類,根據不同的文章和題材的閱讀使用不同的閱讀技巧,分類教學使學生可以一目了然,根據閱讀題選擇合適的技巧,可以節省閱讀時間,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

    (五)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核心是邏輯推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即訓練學生理解材料的深刻含義、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對材料的了解推理出深層含義。研究表明,讀者的邏輯推理水平是以背景知識為前提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大致觀點的基礎上展開邏輯推理,結合文章的線索及背景知識分析文章,更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深層意思,從而提高閱讀題的正確率。

    (六)提高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

    根據系統論的理論,部分和部分相加大于整體。所以在進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重點講解各部分的聯系以及功能,引導學生橫向縱向思考文章結構及銜接方法,找到關鍵點,培養學生對整篇閱讀理解的認知,從而使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第2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當今,教育領域正在全面推進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改革。但長期以來,中學數學教學十分強調推理的嚴謹性,過分渲染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生動活潑的合情推理,使人們誤認為數學就是一門純粹的演繹科學。事實上,數學發展史中的每一個重要的發現,除演繹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是相輔相成的。在證明一個定理之前,先得猜想、發現一個命題的內容,在完全作出證明之前,先得不斷檢驗、完善、修改所提出的猜想,還得推測證明的思路。你先得把觀察到的結果加以綜合,然后加以類比,你得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嘗試,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的不是論證推理,而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實質是“發現———猜想”,在解決問題時的合情推理的特征是不按邏輯程序去思考,但實際上是學生把自己的經驗與邏輯推理的方法有機地整合進來的一種跳躍性的表現形式。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既要強調思維的嚴密性,結果的正確性,也要重視思維的直覺探索性和發現性,即應重視數學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

    我在教學中,總是滿懷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始終堅信多數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中及大量的練習中找到自我,獲得成功感。我通常從以下幾點來培養學生克服推理與證明過程中的困難。

    一、從頭狠抓邏輯推理

    由初中七年級教學內容開始,在所有的說理題作業中,都要求學生按照“因為……,(理由),所以……(理由)”的格式進行口述后書寫,嚴明步驟之間的邏輯關系。即使高出了新教學大綱的要求,也視而不見。學生在以后的幾何證明中容易養成嚴謹的推理能力。

    二、勤于動手畫圖、標示已知條件,恰當抽出基本圖形

    在沒有圖形的情況下,培養學生比較準確的畫出滿足題目條件的圖形,并且快速將已知條件標示在圖形中,利于圖文結合,很快找到證明的切入點。

    在復雜的圖形中,根據需要在分析時用彩色線條強調主體、或者教給學生從復雜的圖形中剝離出所需的基本圖形,放在另外的位置,比如在學相似三角形時,可以從復雜的圖形中抽出題目所需的“A”型圖、“X”型圖、“套”型圖這些基本圖形。從而使難題簡單明了化。

    三、利用圖形變式、條件變式、結論變式,擴展思維

    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的例題或練習題,經常由一道題變換、擴展三至四道有關新的定理應用的題目,或讓學生添加、更換條件、結論的習題,充分練習。在擴展思維的同時,逐步培養成一種能力。

    四、熟練、廣練,即時總結,掌握技巧

    比如在兩個相似三角形有公共邊時,這邊一定是另外兩邊的比例中項;在利用全等或者相似的對應邊時,可以找出對應頂點后,離開圖形,快速而準確的寫出對應邊。在證明某組線段對應成比例時,若不能用“三點法”定三角形時,肯定要搭“橋”,這座“橋”是我們用來轉化的量,當“橋”連通左右兩個比以后,一定要“過河拆橋”等等。這些技巧的掌握能帶給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會在課堂上情不自禁的叫起來:哈!我證出來了!

    五、互換角色、跨學期、跨年級總結方法

    在練習課時,我經常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對幾何題進行分析、講解,我坐在下面跟學生一起提問、答問。每學習一個定理,我總要問“有何用?”一次,有生答:證明兩角相等。我又問:“現在用來證明兩角相等的方法有哪些?”于是就跨學期、跨年級進行總結。總之,我就是應用這些方法對學生進行幾何證明與推理的培養。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教學效果是比較滿意的。

    第3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閱讀理解 中學英語 解題思路

    閱讀理解是英語考試必考題型,主要用于檢驗學生英語的綜合水平和解題能力的高低。每年考試英語試卷中有幾篇閱讀理解文章,內容豐富,包括社會熱點新聞、科普史地、日常生活、人物傳記、國內外風土人情、新聞報道、體育活動、廣告說明等許多方面的知識。文體多采用敘述、描寫、說明等形式。

    閱讀理解能力測試的主要要求是:1.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和細節。2.既理解具體的事實,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層次的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意圖等。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義,也理解全篇的邏輯關系,并據此進行推理和判斷。5.既能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結合中學生應有的常識去理解。

    常見題型分析:(一)、直接理解性題目:這種題目比較簡單,只要通讀全文,了解文中所敘述的重要事實或細節,就可以解答出來,有的甚至可以從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二)、細節辨認題: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是通過一系列的事實、細節來說明和支持的,要透徹地理解段落、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必須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事實和細節。只有真正理解了全部細節,才能深刻地領悟大意,理解短文細節分下面三個步驟:(1)首先找出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體現在首句和尾句中,有時在文中的某一句話當中。(2)尋找重要的事實與細節,不是所有的事實和細節都重要,那些與中心思想有關的事實和細節才重要。(3)檢查已確定的事實與細節,看它們是否支持中心思想。如果這些事實與細節不能支持中心思想,就說明原來所確定的中心思想不明確或者這些事實和細節沒有找準。屬于細節類的閱讀理解題一般只針對某個特定的細節,題型可以多種多樣,沒有固定模式。常見的設題方式有(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2)All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not true except.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fac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supporing details?(三)、邏輯推理性題目:這種題目有一定難度,往往不能直接從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須根據上下文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或對整篇文章進行深層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時甚至還得聯系作者的意圖、態度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加以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答案。(四)、歸納概括性題目:要求在閱讀和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對文章作出歸納、概括或評價。解這種題目時,不能只憑文中的只言片語而斷章取義,比如涉及文章的標題(title)、主題(mainidea)、結論(conclusion)、結局(end)等有關問題,都需要在細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所學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生活常識、科學專業知識進行邏輯思維、推理、判斷,從而獲取文章中內隱的信息。

    解題思路及技巧:1.通讀作文,了解大意,首要的問題是讀懂閱讀材料,從材料中捕捉到文中的各種信息。既要留意短文中的主要信息,還要留意某個細節,某個生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等。2.在認真研讀題目(“題干”和“選項”)、明確答題要求的基礎上,再細讀短文有關部分以便決定答案。這一步至關重要,既要細致,又要在整體把握的層面上上下照應、前后聯系。一般說來,試題的先后次序與短文所述內容的次序是一致的,因而答題應按試題的次序逐個去做。答題原則是先易后難,留下難題個別對待。3.閱讀中閱讀者要根據字面意思,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義。深層理解主要包括歸納概括題(中心思想,加標題等)和推理判斷題,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深層理解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必須忠實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為依據,立足已知推斷未知,不能憑空想象,隨意揣測;它要求讀者對文字的表面信息進行分析、挖掘和邏輯推理,不能就事論事,以偏概全。吃透文章以When、Where、Who、What、Why等為線索找出關鍵詞或中心句。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大意以提高閱讀的目的性和效能。4.為求穩妥,復核檢查,在完成全部答案后,還必須快速地、有針對性地,重讀一遍短文,特別要留意與題目相關的文字。

    近年來,閱讀理解在中學英語考試試題中的比分越來越大,閱讀量不斷上升,難度在不斷加深,題型也在不斷翻新。閱讀理解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單詞、詞組、語法、句型、慣用法的綜合運用及其英語思維的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學好閱讀理解這關,英語水平就可以得到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與解題思路[J].2009-12.

    2.中學英語閱讀理解[J].2008-10.

    第4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閱讀理解 中學英語 解題思路

    閱讀理解是英語考試必考題型,主要用于檢驗學生英語的綜合水平和解題能力的高低。每年考試英語試卷中有幾篇閱讀理解文章,內容豐富, 包括社會熱點新聞、科普史地、日常生活、人物傳記、國內外風土人情、新聞報道、體育活動、廣告說明等許多方面的知識。文體多采用敘述、描寫、說明等形式。

    常見題型分析:(一)、直接理解性題目:這種題目比較簡單,只要通讀全文,了解文中所敘述的重要事實或細節,就可以解答出來,有的甚至可以從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二)、細節辨認題: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是通過一系列的事實、細節來說明和支持的,要透徹地理解段落、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必須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事實和細節。只有真正理解了全部細節,才能深刻地領悟大意,理解短文細節分下面三個步驟:(1)首先找出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體現在首句和尾句中,有時在文中的某一句話當中。(2)尋找重要的事實與細節,不是所有的事實和細節都重要,那些與中心思想有關的事實和細節才重要。(3)檢查已確定的事實與細節,看它們是否支持中心思想。如果這些事實與細節不能支持中心思想,就說明原來所確定的中心思想不明確或者這些事實和細節沒有找準。屬于細節類的閱讀理解題一般只針對某個特定的細節,題型可以多種多樣,沒有固定模式。常見的設題方式有(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2)All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not true except.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fac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supporing details?(三)、邏輯推理性題目:這種題目有一定難度,往往不能直接從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須根據上下文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或對整篇文章進行深層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時甚至還得聯系作者的意圖、態度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加以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答案。(四)、歸納概括性題目:要求在閱讀和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對文章作出歸納、概括或評價。解這種題目時,不能只憑文中的只言片語而斷章取義,比如涉及文章的標題(title)、主題(main idea)、結論(conclusion)、結局(end)等有關問題,都需要在細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所學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生活常識、科學專業知識進行邏輯思維、推理、判斷,從而獲取文章中內隱的信息。

    解題思路及技巧:1.通讀作文,了解大意,首要的問題是讀懂閱讀材料,從材料中捕捉到文中的各種信息。既要留意短文中的主要信息,還要留意某個細節,某個生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等。2. 在認真研讀題目(“題干”和“選項”)、明確答題要求的基礎上,再細讀短文有關部分以便決定答案。這一步至關重要,既要細致,又要在整體把握的層面上上下照應、前后聯系。一般說來,試題的先后次序與短文所述內容的次序是一致的,因而答題應按試題的次序逐個去做。答題原則是先易后難,留下難題個別對待。3.閱讀中閱讀者要根據字面意思,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度,理解文章的寓義。深層理解主要包括歸納概括題(中心思想,加標題等)和推理判斷題,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深層理解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必須忠實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為依據,立足已知推斷未知,不能憑空想象,隨意揣測;它要求讀者對文字的表面信息進行分析、挖掘和邏輯推理,不能就事論事,以偏概全。吃透文章以When、Where、Who、What、Why等為線索找出關鍵詞或中心句。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大意以提高閱讀的目的性和效能。 4.為求穩妥,復核檢查,在完成全部答案后,還必須快速地、有針對性地,重讀一遍短文,特別要留意與題目相關的文字。

    近年來,閱讀理解在中學英語考試試題中的比分越來越大,閱讀量不斷上升,難度在不斷加深,題型也在不斷翻新。閱讀理解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單詞、詞組、語法、句型、慣用法的綜合運用及其英語思維的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學好閱讀理解這關,英語水平就可以得到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與解題思路[J].2009-12.

    [2]中學英語閱讀理解[J].2008-10.

    第5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閱讀理解題型 解題技巧

    高考試題突出考查了考生對所學語言知識融會貫通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將大力考查學生對英語的整體感知能力,對各種不同題材和文體文章的背景知識儲備,重視考查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在語境中運用邏輯推理能力對不同文體文章的語篇結構做出推斷、歸納、整理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強調要特別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自始至終占主導地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同時掌握正確的解題策略和技巧是做好閱讀理解題的關鍵。這就要求平時在閱讀訓練當中既注重文章細節理解,又注重文章主旨理解,更注重文脈邏輯的理解。閱讀理解常見題型如下。

    一、猜測詞義題

    單詞的猜測能力是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檢測,歷年高考都把這一項作為考生應該掌握的閱讀技能列入試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關鍵單詞、短語、句意的理解。而且,所考查的詞或短語的意義往往不停留在表面上,而要根據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我們在閱讀時常見設問形式如下。(1)According to the author,the word“...”mean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take the place of the word“...”?

    在閱讀中碰到生詞時,繼續往下讀,上下文會給我們許多提示來幫助猜出生詞的含義。此外,我們可以利用上下文語境猜詞、構詞法猜詞(轉化、合成、派生)、近義詞和反義詞猜詞、定義和解釋猜詞(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語義轉折猜詞(如:though,but,yet,however,while,on the contrary等),尤其要注意本句話的前后句及上下文的語境,它們對幫助我們猜出生詞含義的作用重大。

    【例1】The underlined word“descendants”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a person’s (2010年江蘇卷A)

    A. later generations

    B. friends and relatives

    C. colleagues and partners

    D. later sponsors

    【解析】根據最后一段第一二行“some family names were made by adding something to the father’s name.The Johnsons are descendants of John.”可知descendants指的是后代,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可以根據上下文的意思(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clues)來聯想生詞的含義。

    二、主旨大意題

    從近幾年的江蘇試題來看,主旨大意題考查深度、難度不斷增加。主旨大意題主要測試考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對文章大意的歸納概括能力。解題時需對文章的主旨大意進行綜合、歸納、推斷,然后得出正確答案。

    主旨大意類題目常見問題形式有:(1)What does the writer mainly tell us?(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我們認為要高效地完成主旨大意題,就必須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剔除細節或論據,找到各段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每一個段落都應有一個要點,該要點通常由主題句表達。主題句應清楚地陳述本段落的信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段落都有主題句。那么我們如何找到主題句?(1)主題句位于段首。主題句位于段首是文章開頭見山,提出明確主題,隨后展開說明、解釋和討論,支撐主題句所表達的意思。(2)主題句在段尾。為了加強段落的說服力,作者在陳述細節后,歸納要點,得出結論。以強調依據陳述的事實得出結論,是對整段文章的概括,前面的句子都是對主題句的鋪墊。(3)主題句在段落中間。通常先提出問題,隨之陳述細節,給予回答引出主題,而后做進一步的解釋。

    三、推理判斷題

    推理判斷題是閱讀理解題中難度較大的一類,它最能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題量會平穩增加,并且邏輯推理題會有所增加。為了更好地解決這類題,我們必須掌握很好的技巧:確定作者的觀點及寫作的理由、分析材料提供的全部事實、注意詞的詞典義和聯想義,將材料中已知的事實與材料中沒有表達的概念聯系在一起、超出對已知事實的簡單理解。但是我們解題時必須注意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觀點,這點學生必須牢記。

    推理判斷題常見的設問方式有:(1)It can be inferred /concluded/seen from the text that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we dra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四、事實細節題

    從近幾年的試題來看,事實細節將呈現增多的趨勢,而且題目將由在文中直接尋找信息轉向多層次細節推理綜合。在平時的練習中,要快速辨認和記憶事實或細節,可用查讀法,即帶著問題尋找答案,做題時一定要仔細審題,避免陷阱。根據設置的問題,可以一面閱讀,一面留下記號,再把問題和細節聯系起來,選擇正確答案。

    事實細節類題目常見問題形式有:(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false/mentioned?(2)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passage.

    事實細節題的設問往往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文中的相關信息的。題目的設置存在許多陷阱,要讓學生懂得如何進行正確辨別選項的特點。

    五、標題

    標題不應太長,而應簡單明了(Aids today),獨特新穎,涵蓋性強。因為一般說來,標題是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標題是段落中心思想的精煉表達形式,通過它我們可以猜測出文章的大概內容。

    標題設問常用的表達句式:(1)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2)The best headline for this passage is .

    對于解決標題類題目,我們通常采用尋找主題句或主題段落的方式,同時,在閱讀時特別注意那些高頻率的詞組,從文章的開頭、中間或結尾概括和總結,沒有主題句的要從全文大意來概括,然而,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必須遵循這樣原則:絕對不能離開主題句所表達的主要內涵來選擇標題。

    總之,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口頭和書面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中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與閱讀訓練中既要注重文章細節理解,又要注重文章主旨理解,更要注重文脈邏輯的理解。

    參考文獻:

    [1]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P68-70.

    第6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閱讀理解是對語言的綜合運用,它包括對單詞、句子的理解,段落和短文的概括以及邏輯推理和判斷。

    一、閱讀理解的考查內容

    1、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猜詞義。

    例如:The word “disappeared ” most possibly means ________.

    2、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例如:The passage maninly tell us _________

    3、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選擇短文的題目。

    例如: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__________

    4、閱讀材料的五大要素,即When ,where ,who ,what ,why 的考察。

    例如:Jason and Peter Laughed because ___________

    5、過閱讀材料的理解,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判斷的能力。

    例如:(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

    (2) Form this passage , we are clear that_______。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

    古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因此,“鐵杵磨石針”的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是至關重要的。

    1、背

    背誦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形成。背死了,但不要死背,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背的同時,要理解文章的主題,要注重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切忌盲目記憶。

    2、多讀

    多讀,一是提高閱讀速度;二是提高閱讀經驗。所謂“熟能生巧”,大量的閱讀短文材料會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開擴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三、閱讀的步驟和解題技巧

    閱讀能力的提高,除了平時進行大量的記憶、閱讀外,還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步驟和技巧。

    1、解題步驟

    (1)閱讀考查內容。(2)閱讀材料。(3)做題。(4)檢查。把理解內容放在首位,使學生有目的地閱讀,能夠盡快、盡早地捕捉到信息,重點、難點突出。

    2、解題技巧:

    (1)要善于抓住作者的寫作意圖,即文章的中心句。找到文章的中心,這是正確理解短文的關鍵。只要找到了中心,就能“順藤摸瓜”,正確的理解閱讀材料,不至于斷章取義。找中心句的方法,可以采納語文的段首尾查找法。

    第7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 口譯過程;譯員;思維;基本特征

    談到口譯的概念時,Kade將口譯定義為翻譯(Translation)的一種,在這種活動中,源語語篇只呈現一次,不會再重復第二遍;目標語語篇則需要在較緊張的時間內產出,整個過程幾乎沒有機會更正和修改,思考的時間也是轉瞬即逝[1]。在Kade所下定義的基礎上,Franz Pochhacker把口譯定義為:口譯是翻譯(Translation)的一種類型,它是在源語一次性表達的基礎上向另一種語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譯[2]。從中可以看出口譯與其他各種翻譯形式相比所具有的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及時性。

    在口譯過程中,口譯員被認為是被動的接受信息的一方,所有講話者要表達的意思,譯員都應該準確無誤的表達出來。這就要求口譯員應該是對源語和譯出語這兩種語言都有足夠的敏感性。

    一、口譯譯員思維的基本特征

    翻譯思維是一種復雜的,跨兩種語言、文化的思維模式。在談到翻譯思維時,劉宓慶認為譯員的思維活動形式是利用其所掌握的語法句法知識等判斷句子中詞項語法、句子與句子等之間的關系,從而推斷語義,構建完整綜合的語義結構[3]。除了語法句法知識之外,譯員還需要運用其所具備的專業知識等概念以及各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來進行判斷和推斷。如果不能符合規律的進行語際間思維活動的話,就不能正確的認識源語,自然也就影響到翻譯的質量。但是除此之外對譯員思維產生影響的還包括其他一些外部因素,比如一些非語言信息,情緒、表情等,比如一些嘈雜的現場交際環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譯員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心理因素是最不容易控制也是最不容易忽視的一個成分。

    1、分析綜合是譯員思維的基本特征

    語言是一個完整的言語系統。所以在任何情況下,語言的輸出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言語的分析綜合。口譯的理解過程就是如此,是一個分析綜合的過程。這一過程大致分為語音聽辨、語法語義和篇章分析、文化推測、意義推斷與整合。

    聽辨是基礎,我們曾有過聽辨練習等訓練,但對于口譯員來說,他所需要聽辨的對象并非中規中矩的為學生準備好的錄音磁帶,“其聽辨過程肯定也不會是那種語音聲學特征分析―搜尋字典或教材中詞義的過程”[4],而是口音、語速、話語質量等都不確定的正常交際中的言語,譯員沒有時間對每個語音逐個確認、檢查和深入分析。由于譯員語言水平基本達到嫻熟的狀態,所以對語音中一些模糊的信號有一種自動信息彌補過程,雖然出現某種程度的間斷但并不影響譯員對信息的完整捕捉。

    聽辨的同時還有語法語義和篇章分析,而這些幾乎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另外口譯中離不開文化推測、意義的推斷與整合,這取決于譯員已有的內在認知水平。

    2、聯想和邏輯推理是譯員思維的又一基本特征

    理解本身來看就是一種信息加工過程。因此,理解某句話之后,聽話人就極有可能進行推理和聯想,比如,在領導總結某一階段的成就時提到,“就好像是秋天的”譯員聽后立刻可能聯想到后面兩個字“果實”;聽到“中國目前的人口問題”,就會聯想到“計劃生育”“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等方面的內容。口譯中,這種超前的合理的邏輯推理與聯想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這種推理與聯想一旦得到證實就會成為一種牢固的有力的記憶存儲,從而為后面的理解奠定堅實的認知基礎。

    口譯思維主體上說是屬于抽象思維的,因此邏輯推理與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超前的邏輯推理對于同聲傳譯譯員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整個同傳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猜測、推理與印證的過程。另外譯員思維的敏捷性、靈活和深刻性等都對翻譯過程起著深刻的影響作用。

    二、心理因素對翻譯的影響

    “心理因素與翻譯的成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5]。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設想的口譯環境總是完美的,但實際上存在各式各樣可能出現的意外,比如,譯員翻完話音剛落的瞬間,現場有人站起來說“你剛才的翻譯中有個詞不對,應該是……”,聽到這種話后,譯員的內心會產生極大的波動。另外,也有可能遇到自身的語言盲點,某個詞實在是難以譯出。這些外界與自身的干擾都在考驗一名譯員的內心是否足夠強大。

    口譯存在的場合大多為會議,會議也分為大型會議、小型會議、專業學術會議、新聞會等,口譯類型也分為同聲傳譯、交替傳譯等。不同的會議類型,口譯形式,譯員所面臨的現場可變因素也就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譯員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一個影響譯員思維的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口譯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可變因素:

    1、口音因素

    我們知道漢語存在方言,英語也是如此,澳洲人講英語、日本人講英語、印度人講英語、英國人和美國人講英語在口音上都存在明顯的差異。這是一個確實存在的現實問題。這就會影響到譯員在接受信息時的理解速度。

    2、現場設備

    其中不僅包括設備本身的問題,會場的具體情況也會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有的同傳箱相當的高端,可以讓譯員百分之百擺脫會場雜音的干擾,然而,并不是總那么幸運的,曾經有一些會場的同傳箱子會出現沒有頂棚的狀況,這樣的話再加上相當混亂嘈雜的現場秩序,譯員的整個口譯過程將會相當的苦惱,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清晰的獲取輸入語,從而也就影響了譯語的產出。

    3、發言人語速過快

    語速是由于講話人的習慣和思維速度決定的。在交替傳譯中出現這種狀況還能應付,只不過由于速度的原因,可能譯語的選詞會有些欠缺,但基本能保證過程的完整。如果是在同傳過程中碰到這種情況的話,譯員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心理作為支撐,因為極有可能出現上一句尚未譯完,下一句又沒聽到的情況。

    4、諺語俗語

    在每年的總理答記者問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欣賞到外交部譯員出色的古詩詞翻譯,這就要求譯員極為熟悉溫總理的講話風格并提前做好準備,才會臨危不亂,鎮定自若。

    5、演講人的發言存在明顯的錯誤

    曾有一位領導發言時說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59年成立……”,當話音一落,譯員會聽出這其中明顯的錯誤點,對于這種明顯的錯誤點,譯員無需在心理上糾結改與不改,果斷在譯語中更正以免影響自己下一階段的聽辨。

    三、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口譯過程中譯員的思維特征,并結合與其緊密相關的心理因素來闡釋。分析綜合是口譯員的基本思維特征,現場各種可變因素要求譯員具備強大的心理因素,否則譯員思維難以連貫。譯員自身的敏捷性、靈活性也對其思維存在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Kade,O.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liche. Probleme der Translation[M].Leipzig: Verlag Enzyklopadie,1968.

    [2] Franz Pochhacker.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4.11.

    [3] 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8).

    [4] 鮑剛.口譯理論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8).

    [5] 劉和平.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M]. 北京: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1(9).

    第8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物理專業;高等數學;數學思想;教學

    作者簡介:唐果(1957-),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改重點課題(項目編號:JG2011A019)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9-0125-02

    “高等數學”是物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物理各專業課程的基礎。目前國內外很多學者認為高等數學的任務是為學生學習物理各專業課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提供必要的高等數學基礎知識。[1,2]數學嚴格的邏輯性、高度的抽象性、語言的簡明性,使數學具有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獨特功能。[3]因此,高等數學的任務除了為學生學習物理各專業課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提供必要的高等數學基礎知識之外,應該還具有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任務。而物理學中的問題,就是利用數學嚴密的推理、高度的抽象及空間想象建立模型,最終經過實踐檢驗,求得其理論。[4]因此,培養物理專業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物理專業“高等數學”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如何在物理專業“高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是每位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數學思想簡介

    數學思想是數學產生以及數學發展過程中必須依賴的基本思想,是人們在談論數學時,總要談及到的獨特素質。數學思想是由三種基本思想,即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組成。抽象思想是把外部世界與數學有關的東西抽象到數學內部,其素質表現為抽象能力強;推理思想是邏輯推理促進數學內部的發展,其素質表現為邏輯能力強;模型思想是溝通數學與外部世界的橋梁,其素質表現為應用能力強。

    數學中的抽象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數量與數量關系的抽象、圖形與圖形關系的抽象。其中關系是重要的,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數學家用抽象的方法對事物進行研究,去掉感性的東西剩下的只有數量和關系。對于數學研究而言,線、角,或者其他的量,不是作為存在而是作為關系,通過抽象得到數學的基本概念,從而把現實生活中的與數學有關的東西引入數學的內部。這些基本概念包括數學的研究對象的定義,刻畫對象之間關系的術語和符號,還包括刻畫對象之間關系的運算方法。這種抽象是一種從感性具體上升到理性具體的思維過程,但這樣的抽象只是第一次抽象。在此基礎上,還能憑借想象和類比進行第二次抽象,其特點是符號化,得到那些并非直接來源于現實的數學概念和運算方法,比如實數和高維空間的概念,極限和四元數的運算。第二次抽象是此理性具體擴充到彼理性具體的思維過程,在這個意義上,數學并非僅僅研究那些直接來源于現實生活的東西。

    數學主要依賴的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的集中表現是邏輯推理,人們通過推理,能夠深刻地理解數學研究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且可以用抽象了的術語和符號清晰地描述這種關系。所謂推理,是指一個命題判斷到另一個命題判斷的思維過程。所謂推理有邏輯,是指所涉及的命題內涵之間具有某種傳遞性。在本質上,只存在兩種形式的推理,一種是歸納推理,一種是演繹推理。人們通過推理形成各種命題、定理和運算法則。隨著數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根據研究問題的不同,數學逐漸形成各個分支,而且數學各個分支得到的結果之間卻是相互協調的。為此,人們不能不為數學的這種整體一致性感到驚嘆:數學似乎蘊含著類似真理那樣的合理性。

    數學模型是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描述現實世界中規律性的東西。所以數學模型是指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現實世界所依賴的思想。數學模型使數學走出數學的世界,是構建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通俗地說,數學模型借用數學的語言講述現實世界的故事。數學模型的出發點不僅是數學,還包括現實世界中的那些將要講述的東西。并且,研究手法也不是單向的,需要從數學和現實這兩個出發點開始,規劃研究路徑、構建描述用語、驗證研究結果、解釋結果含義,從而得到與現實世界相容的、可以描述現實世界的結論。數學模型也必然有其適用范圍,這個適用范圍通常表現于模型的假設前提、模型的初始值、模型參數的某些限制。

    由數學思想的概念可以看到,培養物理專業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就是要在物理專業“高等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

    二、提高物理專業學生數學思想的“高等數學”教學途徑

    對于物理專業的學生,提高了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即數學思想,也就增強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才能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真正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并重。下面結合筆者 長期物理專業“高等數學”教學的實踐,針對教師在“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提高物理專業學生數學思想談談體會和具體做法。

    1.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較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論的素養

    由于數學思想蘊含于高等數學的各部分內容之中,只有教師具有了較高的數學思想素質,才能挖掘出高等數學各部分內容之中的數學思想,才能做到在高等數學的講授中,善于向學生傳授這些思想以及寓數學思想于平時的教學中,因此教師自身要加強對數學史和數學方法論的學習與研究。

    2.教師必須具有較好的物理素質

    由于高等數學中的概念和定理只反映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沒有具體的描述對象,而物理中的概念和定理則有具休的描述對象,比如,向量在高等數學中是一個抽象概念,但是在物理中則用來表示力、速度等具體的概念。另外,高等數學中的很多概念和定理是科學家們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抽象出來的,例如:微積分就是牛頓在研究力學問題時首先提出,并為解決各種力學問題而日益豐富起來的。因此教師具有了較強的物理素質后,一方面與物理專業的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可以使用在實踐中看得到的現象解釋十分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理,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物理實例引入高等數學的概念和定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所以,教師自身應加強物理知識的學習。

    3.教師要善于將高等數學各部分內容中的數學思想挖掘并系統地分類

    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結合教材的知識點,查閱其發生發展過程,把握住有關概念和定理的來龍去脈,抓住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的結合點,挖掘出蘊含于教材每章節中的數學思想,在教學中做到統籌安排,有目的、有計劃和有要求地進行數學思想的教學。

    4.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多種途徑設計數學思想教學

    由于同一教學內容可以蘊含多種數學思想,而同一數學思想又分布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所以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開展數學思想的教學。選擇的原則為有利于學生領悟和掌握數學思想,例如:在遇到反映推理數學思想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采用探究式和啟發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特別是對于物理專業的學生,教師應充分利用其對物理現象熟悉和物理問題理解的特點,首先提出問題,然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支持學生從多角度以不同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最后讓學生自己得出結果。在遇到反映抽象數學思想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采用發現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高等數學中的很多概念和定理是科學家們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抽象出來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該教學內容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使學生體驗抽象數學思想的作用和巨大價值;或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于抽象是從許多不同事物中提取的共同點,因此教師可以從許多領域收集既體現數學的本質,又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例子,然后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提煉一些最新的有趣的例子作為應用案例,從這些案例中提取共同點得出結論。在遇到反映模型數學思想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于數學建模是對實際問題進行合理抽象和量化,利用數學公式進行模擬和驗證的一種處理方法,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當選擇一些實際應用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加以分析,通過抽象、簡化、假設、建立和求解數學模型,從而解決實際問題;或采用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首先設計出注重數學思想的剖析、數學技術的靈活性和數學理論的實用性的實驗項目,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親自動手建立和求解數學模型,從而解決問題。當遇到同一教學內容蘊含多種數學思想的情況,可以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5.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是一個反復認識、訓練和運用的過程

    由于學生對于蘊含在具體數學知識中的數學思想開始只能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只有經過多次反復后,在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能逐步抽象、概括而形成理性認識,再在實踐活動中反復檢驗和運用,才能加深這種理性認識。因此,學生對每種數學思想的認識都是在反復理解和運用中形成的,其間有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螺旋上升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將高等數學各個內容中的數學思想形成為具有一定結構的系統,對于某一種數學思想而言,所串連的具體數學知識也必須形成自身的體系。由此明確每一種數學知識的教學中可以進行哪些數學思想的教育,并設計好對每種數學思想進行反復認識、訓練和運用的過程。由于緒論課一般都要講述知識產生的背景,發展簡史,研究對象,基本和主要的問題,研究的思想和與其他各章知識的聯系等,教師可抓準時機在緒論中直接簡述有關數學思想,而在復習課中則可順勢總結概括本章用到的數學思想,這也可以形成學生對數學思想系統的反復認識。

    三、結束語

    數學思想是數學的精髓和靈魂,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巧,更要重視發展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提高物理專業學生數學思想,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了一些認識、體會和具體做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余天培.提高物理系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初探[J].西北師范學院學報,1987,(4):86-88.

    [2]左東林,滑超倫.高等數學在物理中的應用舉例[J].淮陽教育研究,1994,(4):18-21.

    第9篇:邏輯推理技巧范文

    關鍵詞:物理;探究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積極性

    “探究學習”是由芝加哥大學的一位教授提出的,他認為教育應該注重方法和過程,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的工作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發號施令,命令他們學習,而是教授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逐漸學會自主學習。在教育界大興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物理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逐漸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在教學中實行“探究學習”。

    一、在物理教學中,探究學習的要點就是把握過程

    1.在實驗中完成探究的過程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探究極其重要,大多數事物的本質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探究。在實驗中進行探究就是要對實驗所得的數據、現象進行探究、分析。實驗探究的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

    2.在物理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運用邏輯推理和數學推導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進行物理研究的能力。在物理學中,許多公式都可以運用已學的公式通過嚴謹的邏輯推理和數學推導而得出。這種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要,它牽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在物理教學中,要逐漸培養學生進行探究的能力

    1.學習技巧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從自然中去認識事物的本質是該學科主要的學習技巧。從認識自然開始,學會感性向理性的轉變,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在實踐中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實踐和理論的有機結合就是物理學科學習技巧中最重要的一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該時刻遵循。

    2.思維方式

    物理學習的思維方式有好多種,概括地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點:逆向思維,從事物相反的一面去思考問題,運用排除的方法分析問題;辯證思維,從事物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去看問題,把握全局;系統思維,從事物內部開始分析,把握事物的內部規律;發散思維,多方面地去考慮問題,發散地處理問題,等等。

    3.遷移能力

    遷移能力是指將學過的知識運用于新事物的分析中。遷移能力的好壞取決于學生學習技巧和思維方式的結合。

    三、在物理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學好物理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概念的形成是事物的抽象特征和具體事物的有機結合,概念的學習也要經過這個過程。在概念的學習中,將事物的正反面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學習、在比較中理解概念。

    第二,學習概念,就是對概念進行全面理解,既要理解概念的內在含義,也要理解概念的延伸意義。內在含義是某個事物概念最本質的特點,延伸意義是某一事物能夠應用的范圍。

    第三,概念的同化也很重要,要學會把握概念的隸屬關系。

    四、在物理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著學生成績的好壞。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質。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計劃的制訂能力和對實驗的設計水平。在物理教學中,科學探究需要在具體而詳細的實驗設計中才能完美地進行,實驗假設、制訂實驗計劃、通過實驗去驗證,通過這種方式,將探究學習具體化,具體到詳細的實驗方案、實驗步驟上來。

    探究學習中,實驗計劃的制訂,是對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一種考驗,搜集的信息越廣,實驗數據就越可靠,實驗結果就越科學。如果探究學習中少了實驗計劃的制訂過程,探究學習就失去了探究的依據。若是實驗計劃的制訂不夠妥當,實驗結果就沒有了說服力,可靠性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學生制訂出實驗計劃后,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計劃進行分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及時發現計劃的不當之處,設想照這樣下去將導致的錯誤實驗結果,并及時改正,讓實驗計劃更加完美,讓學生在實驗計劃的設計和探討中了解實驗探究對象本質,從而達到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

    總而言之,探究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對自然的探究,通過邏輯推理和數學推理,逐漸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并通過對學到的知識的遷移,對新事物進行分析,并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對于一名初中物理教師而言,深入了解探究學習的真正含義十分重要。我們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中對探究學習的要求,切切實實地將探究學習運用于物理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汲取知識,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打造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學亮.探究學生提出猜想假設的策略.中學物理,200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乱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欧美成人性色区|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5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欧美成人性色区|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a级成人高清毛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