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險分析及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項目管理概述
1、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它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是以項目為主要管理對象,根據項目的內在規律,對項目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控制、指揮、協調的管理活動。比如在實際工程項目管理中,往往由于施工單位的局限性,很難保證項目一次性實施成功,可將項目委托給從事項目管理的專業單位進行管理。
2、項目管理的主要特點
(1)項目管理實行經理負責制:施工單位不得越過項目經理直接管理項目內部工作,必須通過項目經理實現對施工項目的組織管理,項目經理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經驗等;(2)以實現項目目標為目的:為實現項目目標,需將項目目標分成不同階段的分目標,再將分目標分解成各個不同階段的子目標,通過一步一步的完成子任務來實現總目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實施方案,保證總目標的完成;(3)有充分的授權保障:施工單位要授予項目經理生產調度指揮權,技術、組織方案決策權,財務、人事管理權等權利,項目經理也要授予其下屬的項目經理部成員在其分管業務方面的各種必要權力,使各成員有職有權。
3、項目管理的職能
項目管理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組織:通過授權、職責劃分和簽訂合同等方式來進行有效的機構運轉,并通過建立有效的項目組織機構、配備所需的各類人員來確保項目目標的完成;(2)控制: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必須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監督、考核和調整,即有效控制過程;(3)計劃:為使項目協調有序地達到預期目標,可用一個動態的控制過程來統籌安排整個項目,把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中的所有目標和活動劃入正常計劃過程;(4)指揮:為保證項目各層次人員按既定計劃從事各項項目活動,可通過已建立的項目組織機構,逐級下達指令;(5)協調:對項目的眾多結合部之間出現的矛盾進行磋商、調整、聯系和溝通,來保證項目的正常進行。
二、系統開發環境及數據庫選擇
1、Visual C++ 開發平臺
Visual C++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可視化軟件開發工具,目前它已成為程序員進行軟件開發的首選工具。作為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可視化集成開發環境,它由編輯器、調試器以及程序向導、類向導等組件組成。且可為我們提供多層次可調節的應用程序,來大大提高軟件開發效率。
2、MFC
MFC應用程序框架是以MFC作為框架基礎的,以此程序框架模式搭建起來的應用程序在程序結構組織上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Win32 SDK編程方式的。MFC提供了相當多不同功能的類以適合盡可能廣泛的需求。
3、MySQL
MySQL是一個免費的SQL數據庫,作為一個多線程、多用戶的數據庫服務器,它的功能雖然不夠強大,但已經能夠滿足一般應用軟件的要求。它的主要目標是快速、易用,MySQL數據庫的開發者也在不斷使之更加完善,它的數據處理速度明顯優于其它數據庫服務器。如果所開發的應用軟件對數據庫操作的功能及靈活性的要求不是很高而對數據庫的性能要求較高的話,MySQL數據庫服務器不失為一個最佳的選擇。
三、投資項目評估與風險分析系統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1、個人完成模塊的設計
通過需求分析,將系統的功能分為兩大部分:項目內容維護、查詢。其中,項目內容維護包括:①項目源輸入:將客戶遞交的數據按業務需求進行計算并存入數據庫。②報告輸出:按照規定的格式及項目計算結果數據輸出;查詢:查詢以往計算結果,輸出報表等。
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模塊組成:①市場分析系統;②融資管理系統;③投資估算;④項目方案的比較評估。
2、詳細設計與實現
市場分析系統的設計:①市場調查處理:市場調查處理是為了對調查表搜集的數據和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模塊。它的作用是為了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以二種方式進行處理,最后利用評分和主觀概率給出直方圖和正態分布圖顯示。②市場預測:采用回歸分析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及相互關系,利用實際數據,建立合理的經濟數學模型,來進行分析預測。
融資管理系統的設計:公司的資金可以從多種渠道、多種方式來獲得,不同來源的資金,其使用時間的長短、附加條款的限制、財務風險的大小、資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樣,這就要求公司認真分析公司融資的外部環境的內部條件,按照融資原則確定一個合理的融資方案。①籌資分析:融資規模已投資需要為依據,資金的合理需要量建立在資金充分利用的基礎上,以保證投資項目或經營活動正常開展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數量。②融資風險分析:融資風險的程度用概率的方法進行分析。
3、投資估算
①固定資產估算:以貨幣形式表現的計劃期內建筑、設備購置及安裝或更新生產型和非生產性固定資產的投入量。②流動資金估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供周轉使用的資金、用于購買勞動對象、支付工資和其它生產費用的資金。③建設期借款利息投資項目在建設期間因固定資產投資貸款而應計付的利息。④投資回收期:又稱現值投資回收期,按給定基準折現率條件下,用項目折現后的凈現金收入償還全部投資的時間。
參考文獻
[1]齊寶庫,候景巖,王桂忠.項目管理的基本概念.沈陽: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8, 7.
[2](奧)科夫勒著. MySQL 5權威指南(第3版).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6年12月.
【 關鍵詞 】 大數據;數據庫;安全;風險評估
Big Data Era Database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Technical Analysis
Zeng Jian-guo
(Xinhua News Agency Beijing 100070)
【 Abstract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mputer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makes human society entered the era of big data, massive data resources for people's work, life and learning convenience. Era of big data database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 security of database information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e information work events based on the author's many years, detailed analysis the face database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risk, and discusses the risk evalu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atabase information security defense system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 Keywords 】 big data; database;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1 引言
大數據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和學習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數據庫是承載互聯網大數據的存儲器,是為人們提供數據信息的基礎,因此數據庫在大數據時代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對日益增長的海量數據信息資源以及豐富的互聯網應用軟件,大數據時代數據庫信息系統的安全風險呈現多樣化、智能化、傳播迅速化特點。許多計算機學者將數據庫安全風險評估、安全防御作為數據庫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計算機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提出了許多風險評估技術,比如基于灰色理論、基于專家系統、基于神經網絡和數據挖掘算法等,有效地提高了數據庫信息系統安全風險評估的準確程度,快速地發現數據庫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時打補丁和構建防御系統,為大數據的應用保駕護航。
2 大數據時代數據庫信息系統面臨的安全風險
大數據時代數據庫信息系統面臨的安全風險包括多種,比如木馬、病毒和黑客攻擊,并且存在安全攻擊形式和渠道多樣化、數據庫信息系統漏洞快速增長、安全威脅智能化等特點。
2.1 安全攻擊形式和渠道多樣化
數據庫信息系統為大數據應用提供基礎支撐。云計算、分布式計算、移動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為大數據應用軟件接入數據庫信息系統提供了豐富的渠道,為人們應用大數據資源的同時帶來了潛在的攻擊,并且使得攻擊形式和渠道呈現多樣化特點。安全攻擊可以采用應用軟件接入端口、郵件傳輸端口、數據采集端口等攻入數據信息系統,并且攻擊形式除了木馬、病毒和黑客之外,還采取了拒絕服務、斷網等形式。
2.2 數據庫信息系統漏洞快速增長
大數據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促進許多軟件開發商設計與實現適于人們需求的應用程序,以便存取數據資源,提供不同種類的應用。應用軟件開發過程中,采用的系統架構、實現技術、接入數據庫端口不同,因此導致數據庫信息系統面臨著多種存取模式,比如離線存取、在線存取、斷點續傳等,使得數據庫信息系統漏洞在應用中不斷的上升,為數據庫信息系統的防護帶來了潛在威脅。
2.3 數據庫信息系統安全威脅智能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提升,網絡中傳播的木馬、病毒和黑客攻擊也得到迅速提升,呈現出智能化的特點,潛藏的時間更長,傳播速度更快,感染范圍也更加廣泛,更加難以被風險評估技術、安全防御技術掃描到,一旦爆發將會給數據庫信息系統帶來嚴重的影響。
3 大數據時代數據庫信息系統風險評估技術
數據庫信息系統可以為大數據時代提供數據來源,豐富應用系統功能。數據庫信息系統需要為用戶提供強大的安全風險評估技術,以便能夠確保數據庫信息系統的安全。目前,許多計算機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數據庫信息系統風險評估技術包括安全檢查表法、專家評價法、事故樹分析法、層次分析方法。
(1)安全檢查表法。安全檢查表法可以指定詳細的數據庫風險評估規范、評估內容,邀請經驗較為豐富的安全風險評估專家根據安全檢查表逐項進行評估,及時發現數據庫信息系統存在的風險。
(2)專家評估法。專家評估方法可以根據數據庫信息系統過去、現在運行的情況,參考風險評估標準和準則,預測數據庫信息系統未來的安全趨勢,專家評估過程中,主要采取專家審議法和專家質疑法兩種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
(3)事故樹分析方法。事故樹分析方法本質是一種信息系統風險演繹分析方法,通過分析數據庫信息系統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以便能夠明確安全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因,事故樹分析方法能夠識別誘發安全事故的基本風險元素。
(4)層次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方法可以自頂向下將組成數據庫信息系統的軟硬件資源劃分不同的層次,形成一個層次模型,并且按照風險可能發生的概率進行優化和組織,最終識別風險發生可能較大的資源。
安全檢查表法、專家評估法、事故樹分析方法屬于定性風險評估,其需要依賴數據庫信息系統安全評估人員的風險分析經驗,結合風險評估標準和類似案例等,評估數據庫信息系統的風險分級,風險評估結果具有很強的個人主觀性。層次分析方法屬于定量分析方法,其可以確定威脅事件發生的概率,確定威脅發生后對系統引起的損失,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準確的、直觀的描述系統的風險級別,獲取更好的風險分析結果,更具有客觀性,因此逐漸成為風險分析和評估的主流方法。
4 結束語
數據庫信息系統安全風險評估可以有效地發現存儲系統存在的安全漏洞,并且定量計算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帶來的嚴重影響,以便制定完善的安全防御策略,保證數據庫信息系統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文偉平, 郭榮華, 孟正等.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J].信息網絡安全, 2015, 31(2):145-146.
[2] 李剛. Microsoft SQL Server數據庫風險分析與建議[J].信息安全與技術, 2014, 32(8):55-57.
[3] 西米莎.基于大數據背景的數據庫安全問題與保障體系分析[J]. 數字化用戶, 2014, 34(18):89-90.
[4] 李靖.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關鍵技術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4, 28(5):82-82.
關鍵詞:防城港;集中區域;定性;風險評估
一、引言
防城港地處北部灣北岸,是中國大陸沿海最西南的深水港,其東部為企沙半島,西部為白龍尾半島,灣口向南敞開,中間被漁澫半島分為東西兩個海灣。其地理坐標約為東經108°20′36″,北緯21°34′21″,東西兩灣水域寬闊,納潮量大,地形隱蔽,港池、航道淤積少。防城港漁澫港區位于防城灣內的漁澫半島西南端,防城港現有的公用泊位、深水泊位及大型專業化泊位絕大部分集中在此,由防城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經營。漁澫港區現已發展成為裝卸各種散貨、件雜貨、集裝箱、石油化工產品及其倉儲、中轉、聯運的綜合性港區,2020年,漁澫港區危險貨物作業總量為4,696,782t,作業箱量為4,738個。為提高防城港漁澫港區危險貨物集中區域安全運營水平,使防城港漁澫港區危險貨物集中區域在生產運行期內的安全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內,并得到持續、穩定、良性的發展,依據《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港口危險貨物儲罐安全管理的意見》(交辦水〔2017〕34號)要求,“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每五年要組織專業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港口儲罐區等危險貨物作業集中區域開展一次安全風險和應急能力評估,通過區域定量風險計算,確定安全容量,實施總量控制,并在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時嚴格把關。區域風險評估結果要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并抄送安送安監、消防、規劃等相關管理部門”的要求,對防城港漁澫港區危險貨物集中區域進行安全風險評估。
二、危險貨物集中區域
1.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是華南經濟圈與西南經濟圈、港澳臺經濟圈與內陸經濟圈以及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西南出海的大通道,是溝通中國與東盟的重要橋梁,是廣東省等沿海發達地區通往云南、貴州和四川等大西南省區的必經之地,也是大西南地區唯一具有水運出海口的省區。防城港市東與欽州市相鄰,南瀕北部灣,西與越南交界,北與上思、寧明縣相鄰。防城港是我國20個主要樞紐港之一,全市陸地邊界103km,大陸海岸線210.54km。漁澫港區由第一作業區至第六作業區、以及馬鞍嶺作業區組成。港區規劃岸線26,992.6m,其中深水岸線21,651.6m;布置84個100~200,000t級生產性泊位,其中深水泊位73個;陸域面積2,691.2hm2;年貨物通過能力23,768萬t、年旅客通過能力260萬人次。2.自然條件防城港屬于亞熱帶氣候,季風氣候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高溫多雨干濕分明。防城港氣溫具有明顯的年度變化周期,每年1~7月氣溫逐月上升,以7月溫度最高,8月至翌年1月各地氣溫逐月下降,以1月溫度最低,該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該港區屬季節性地區,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春秋季節是南北風向轉換季節。霧在一年四季均有出現,多發生在冬春兩季,夏季霧出現機率最小。該地區災害性天氣主要為臺風,暴風,強冷空氣。該港潮流類型以全日潮流為主,僅在小潮期間出現不正規半日潮流,潮流在海流中占主導地位,攔門沙以外開闊海域潮流具回轉流性質,主流線與潮波傳播方向一致,流速小。防城灣位于欽州背斜東南翼,為一單斜構造,構造線呈NNE-SSW走向,皺褶和斷裂不發育。暗埠江以東為滯留系黃褐色砂巖,灰綠色千枚狀頁巖,微變質頁巖夾砂巖薄層。暗埠江以西為侏羅系底層,下部為礫巖,上部為紫紅色砂巖、頁巖。在低洼地、海灘為第四系淤泥、粘土、砂和卵石覆蓋。3.集疏運條件(1)交通運輸條件欽防高速公路貫穿全境,直達港口,與西南出海大通道相連,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也經過防城港市上思境內。境內有南防鐵路,鐵路經南防線、欽北線、黎欽線、南昆鐵路、湘桂鐵路等與全國鐵路相聯。港口現有碼頭泊位3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2個,擁有20萬t級礦石碼頭和西部地區唯一的專業集裝箱碼頭等一批現代化大型港口設施設備,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200多個,設計年吞吐能力達10億t。(2)防城港航道與錨地概況防城港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整個海灣由南北走向的小島漁漫島分割成沿防城江主流深槽的西灣和沿暗埠江深槽的東灣。防城港域規劃以下8個港外錨地和1個港內錨地,面積509.9km2。
三、危險貨物集中區域辨識與分析
1.危險貨物品種及數量分析危險貨物集中區域涉及危險貨物主要為柴油、汽油、燃料油、甲醇、乙醇、濃硫酸、液堿、磷酸、瀝青等。防城港危險貨物集中區域內柴油保守儲量為70,000t,汽油保守儲量為80,000t,燃料油保守儲量為10,000t,硫酸保守儲量為95,000t,液堿保守儲量為75,000t,甲醇保守儲量為12,000t,乙醇保守儲量為6,000t,磷酸保守儲量為20,000t,瀝青保守儲量為15,000t。根據《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及《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許可辦法》對危險貨物集中區域各企業的易制毒化學品進行辨識,結果表明,集中區域涉及易制毒化學品為硫酸。2.危險貨物重大危險源辨識分析港口危險貨物重大危險源是指參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標準辨識確定,港口區域內儲存危險貨物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港口危險貨物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交水發〔2013〕274號)明確規定,“港口經營人應當對本單位的港口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估并確定重大危險源等級,港口重大危險源按照其危險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本報告根據該分級方法,進行危險貨物集中區域重大危險源分級。防城港漁萬港區危險貨物集中區域分3個部分,在第1集中區域內,存在2個重大危險源,分別為匯通物流的12罐區和13罐區,經評估計算,12罐區和13罐區均為一級重大危險源。第2集中區域內儲存貨物主要為磷酸、硫酸、液堿和瀝青,均不屬于重大危險源辨識范圍的危險化學品,因此該區域不存在重大危險源。第3集中區域內,存在石油化工的1-6#罐組構成的罐區1個重大危險源,經計算,石油化工罐區屬于三級重大危險源。3.自然環境危險有害因素分析風是影響船舶靠離泊作業安全的主要因素,船舶靠離泊受風的影響較大。由于強烈大氣擾動,如熱帶氣旋(臺風、颶風)、溫帶氣旋(寒潮)形成的風暴潮可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會給海港帶來災難性影響。地震除了對港區碼頭建筑物、地面造成破壞,對相關設施如交通、通訊、供水、排水、供電、供氣等造成破壞外,對港區碼頭生產裝置、設備、輸送管道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地基沉降對碼頭、儲罐區的建(構)筑物、儲罐、介質輸送設備和管線破壞性極大,可以使裝卸設備、儲存設備傾斜、介質輸送管道斷裂,造成可燃液體泄漏起火,以致釀成重大事故。濃霧將對船舶航行、靠離碼頭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小型船舶,遇霧或雨等視線不良的天氣時,極易誤入碼頭作業區而與其它船舶發生事故。4.作業過程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1)靠離泊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船舶靠離泊安全是碼頭安全運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船舶在靠、離泊和系泊過程中,會對碼頭產生撞擊、擠靠、摩擦等作用。因船舶靠離泊不當或操作不當,或配合失誤,或因水文氣象條件不良等原因,造成船舶與船舶、船舶與碼頭相撞,對碼頭、船體以及碼頭面、裝卸設備與設施產生影響,使船舶和碼頭遭受損壞。(2)危險貨物裝卸、儲運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區域內以裝卸、儲運液化烴、油品和液體化工品為主,它們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易擴散、流淌、易產生靜電、易受熱膨脹等特性。當滿足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三要素等必要條件時,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液化氣體管線、氮氣儲罐和管線等屬于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超壓使用、強度降低、外力破壞是發生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液化氣體管線的金屬材質受到內部介質和外部鹽霧、水汽腐蝕的影響,在內外表面形成不均勻的凹坑,嚴重時腐蝕穿孔,引起危險貨物泄漏;此外,電化學腐蝕會影響儲罐和容器的結構強度,不但縮短其使用壽命,還會因強度降低引起物理爆炸。還可能會導致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灼燙)、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觸電、高處墜落等事故。
四、定性風險評估
1.集中區域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安全評估集中區域內的碼頭、儲罐區與相鄰居民區保持了符合國家標準規范要求的安全距離,但若碼頭、儲罐區發生火災爆炸或危險貨物泄漏,可能會影響到居民區。反之,若居民區發生火災,或燃放鞭炮,也可能引發碼頭、儲罐區的火災、爆炸事故。集中區域內的碼頭、儲罐區與相鄰道路保持了符合國家標準規范要求的安全距離,但當碼頭、儲罐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可能影響到相鄰道路上行駛的車輛或過往行人。反之,道路上行駛的車輛或過往行人不安全行為,如抽煙、燃放爆竹或車輛發生撞擊事故,可能會威脅到相鄰碼頭、儲罐區的安全。集中區域內的碼頭停靠的船舶、儲罐區在裝卸、儲存、輸運危險貨物過程中,一旦發生運送危險貨物的船舶或儲存在儲罐區中的液體化工品等危險貨物泄漏事故,可能會流入港口海域,輕則對港口海域造成污染,重則可引發火災爆炸事故或人畜中毒事故。若運輸危險貨物的船舶在靠、離泊過程中發生船舶起火,則可能引發碼頭的火災、爆炸事故。2.集中區域總體布局安全評估集中區域內的碼頭、儲罐區之間,雖保持了一定的防火距離,但若碼頭或儲罐區發生火災爆炸,則可引發多米諾效應,使相鄰的碼頭或儲罐區相繼起火爆炸,從而使火災爆炸事故進一步擴大。危險貨物集中區域總體布局合理,并符合港口總體規劃。危險貨物集中區域中匯通公司的庫區、牛頭油庫、0#泊位102#堆場和103#堆場等危貨庫區在地理位置、布局、罐區設置、防火距離等方面符合《海港總體設計規范》(JTS165-2013)、《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14)等國家標準規范要求,布局合理。牛頭油碼頭、漁澫港區0#泊位和漁澫港區東灣液體化工碼頭等碼頭區域總平面布置基本符合《海港總體設計規范》(JTS165-2013)、《油氣化工碼頭設計防火規范》(JTS158-2019)、《石油化工金屬管道布置設計規范》(SH3012-2011)及《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等標準規范的有關要求。3.集中區域集疏運條件安全評估評估認為防城港漁澫港區危險貨物集中區域的水路、公路、管道以及鐵路設置能夠滿足危險貨物作業企業的進出港及港區道路集疏運的生產作業需要。但是,隨著港區內貨物的集疏運量的增長,港區道路上的車輛也會相應增長,加之社會車輛的增多,導致車輛行進緩慢甚至堵塞,此時,一旦港內危險貨物作業企業發生事故,救援車輛無法進入現場施救,會造成事故波及范圍擴大,增加救援難度。如果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在道路擁堵的時候發生泄漏、火災、爆炸事故,會對周邊的社會車輛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傷亡人員增加。
五、總結
關鍵詞:氣象災害;發生規律;風險評估;山西晉中
晉中市東依太行山,西傍呂梁山,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1°23′~114°08′、北緯36°39′~38°06′之間。全區總面積16401.9km2,其中平川面積占15.59%、丘陵面積占20.49%、山地面積占63.95%。東部山地屬太行山中段、東南部山區為太岳山北段、西部平川屬晉中盆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地形如圖1所示。近年來,晉中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趨勢明顯,多災并發和災害鏈特征日益突出,氣象災害對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巨大,分析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規律,指導民眾做好應急響應、防災減災工作迫切而重要。晉中市比較常見且危害重大的氣象災害包括干旱、暴雨、冰雹、寒潮、霜凍等。
1資料與方法
本文選取晉中市11個縣(市、區)氣象站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災害資料進行分析,對部分不確定的資料查閱檔案進行檢查核實,以保證資料的準確無誤。以統計學、普通克里克插值為基礎,采用趨勢系數為參數對晉中市氣象災害發生規律進行分析,并對其風險進行評估。
2結果與分析
2.1干旱
晉中市干旱的區域分布:丘陵地區最重,平川地區次之,中低山區又次之,高山地區基本不旱。按季節分布,以春旱出現的頻率最高,其次是春夏連旱、夏秋連旱和夏旱,春夏秋連旱較少,但災情程度由重到輕依次是春夏連旱、夏秋連旱或春夏秋連旱。干旱出現的頻率大、面積廣、災情程度重,制約了全市經濟的發展,平均每年因干旱造成的農作物成災面積占全市總播種面積的25%。以2010年6月為例:全市月平均降水量為12.7mm,其中平川為6.3mm、東山為20.4mm。平川地區太谷、介休降水量分別達16.6、10.0mm;榆次、祁縣、平遙、靈石降水量不足5mm,與常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偏少90%以上,出現了重旱;其余縣(市、區)為中旱。干旱對夏播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拔節期春玉米、乳熟期冬小麥的生長不利,造成農作物嚴重減產[1]。
2.2暴雨
晉中市大到暴雨的時空分布不均:20世紀60年代為大到暴雨發生頻率最高的年代,70年生頻率下降,80年代有所上升,90年代下降明顯,進入21世紀發生頻率接近于70年代。空間分布上受地形影響,東部山區發生頻率明顯高于平川:東部山區榆社縣發生暴雨的頻率最大,年暴雨日數為0.9d。平川的榆次、太谷發生暴雨的頻率較小,年暴雨日數為0.3d。暴雨全市最大極值發生在1977年8月6日的平遙縣,達317.3mm。晉中各縣(市、區)暴雨頻次如圖2所示。以1988年7月18日、20日為例:太谷連降暴雨,倒塌房屋共533間,死亡3人,沖倒折斷樹木1.09萬株、各類電桿100余根;損失水果達65t,淹沒農作物2666.67hm2,沖毀耕地502hm2。8月6日,靈石縣降短時大暴雨,全縣城鄉3500戶居民受災,縣城被淹,死亡12人,倒塌房屋1220間,損壞5000余間;淹沒糧田6346.67hm2,沖毀橋梁15座,公路、鐵路停運。例如2016年7月18—20日:受低渦和切變線影響,7月18日8:00到20日8:00全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過程降水量國家站最大出現在昔陽,達216.9mm。鄉鎮雨量站有2個站的過程降水量超過400mm,出現在昔陽孔氏(428.5mm)、和順青城(421.7mm),有5個站超過250mm、83個站超過100mm、47個站超過50mm。小時最大雨強出現在和順青城,19日18:00—19:00,1h降水量為68.9mm。榆次、昔陽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大值。
2.3強對流天氣
強對流天氣是發生突然、天氣劇烈、破壞力大,常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性的災害性天氣[2-3]。晉中是雹災較為嚴重的地區,晉中冰雹災害具有范圍廣、雹期長、頻次高、雹粒大、成災重的特點,冰雹災害平均每年造成的受災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4.5%。冰雹主要發生在6—8月,占全年日數的61.19%;其次是春季,占21.4%;秋季最少,占17.77%;冬季未發生。從逐月分布看:7月最多,占22.22%;其次是6月和8月,分別占19.25%和19.72%;再次是5月和9月,分別占14.2%和12.69%。歷史資料統計表明,一天當中,冰雹多發生于下午至傍晚。晉中市平均年降雹日數的地域分布具有顯著的特點,東部山區多于平川,在同一經度范圍內,年冰雹日基本隨緯度增加而增加、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降雹伴有短時局地大雨或暴雨產生的占34%,伴有瞬間大風的占28%;颮線上發生的冰雹大多同時有強降水或瞬間大風出現。冰雹對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建筑設施以及人民生命財產等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因而是重要的災害性天氣之一。2010年6月22日16:30,榆次區東北部遭遇突發強對流天氣,冰雹自西向東橫掃什貼鎮、烏金山鎮、東趙鄉3個鄉(鎮)的30個村,使3360hm2農作物嚴重受災,其中糧食2866.67hm2,減產約40%,493.33hm2蔬菜瓜果基本絕收。據初步估算,全區農業經濟損失超過4000萬元。此外,還破壞溫室50座,沖毀農田逾46.67hm2、道路490m、橋涵3座。
2.4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影響晉中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寒潮發生時通常會造成劇烈降溫和大風,有時還伴有雨、雪、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以2018年為例:3月晉中氣溫異常偏高,杏、梨、核桃、桃、蘋果等花期普遍提前7d以上;4月15日,榆次、太谷、平遙、介休、壽陽、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出現了霜凍,全市最低地溫為-3.8℃。受前期氣溫持續異常偏高導致物候期提前和氣溫驟降的綜合影響,經濟林果遭受嚴重凍害,直接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2.5霜凍
晉中市初霜日年最早出現在1979年9月2的壽陽,每年初霜日東山早于平川,近10年來和順、左權出現初霜凍的時間早于壽陽,例如:2018年9月22日和順、左權出現了初霜凍,9月30日壽陽才出現初霜凍。晉中市終霜日最晚為1960年6月4日的和順,最早為2001年2月28日的介休。平川終霜日出現日期早于東山,近10年來晉中市終霜日大部分出現在4月中下旬。以2020年4月為例:11—12日全市都出現了霜凍天氣,22—24日除祁縣外其他縣(市、區)都出現了霜凍天氣,22日最低地溫為-11.9℃,出現在和順。4月出現的3次霜凍天氣使正值花期的杏、梨、核桃、桃、蘋果遭受凍害,經濟損失嚴重[4]。
2.6高溫
近50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晉中市最高氣溫有明顯上升趨勢(0.25℃/10年):最高氣溫的上升存在季節差異,在春季增溫幅度最大;最高氣溫突變顯著為1994年,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最高氣溫上升更加顯著(0.8℃/10年),其他年代表現為緩慢上升。基于普通克里克插值的方法,以榆次、壽陽、和順、左權、榆社、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昔陽11個氣象站點的最高氣溫的趨勢系數為參數得出1960—2010年晉中地區最高氣溫變化強度的空間分布:在靈石、榆次、昔陽形成了強增溫中心,在左權、祁縣形成了相對較弱的增溫中心(圖3)。全市極端最高氣溫41.1℃,出現在平遙的2005年6月22日。2017年7月≥35℃的高溫天氣介休、平遙共出現了13d,太谷、祁縣出現了12d,榆次出現了11d,靈石出現了10d,榆社出現了4d,昔陽、壽陽出現了3d,左權出現了1d。其中:7月8—14日晉中市除和順外連續出現≥39℃的高溫天氣,平遙和介休出現了3d,榆次出現了1d。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濕度大,導致具有消化、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中暑感冒的人數增加,尤其對老人和兒童的身體健康影響較大。
3結論與討論
[關鍵詞] 住院患者;跌倒;評估;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7(a)-0142-02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頓,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患者跌倒是醫院常見十大醫療事故之一[2]。跌倒在我國全人群的意外傷害死因順位中排在第四位,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位居首位,并且隨年齡的增加跌倒的死亡率急劇上升,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達到最高[3]。本院為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率先在本科開展老年患者跌倒風險評估,根據跌倒評估情況對患者進行了跌倒風險告知、跌倒預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現將該開展項目的具體方法及其成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1~12月共對本科156例≥65歲的患者進行住院跌倒風險評估,其中65~75歲66例,76~85歲74例,86~95歲16例,男性80例,女性76例。
1.2評估方法
自行設計住院患者跌倒評估表(圖1),對≥65歲住院患者進行評估,首次評估在患者入院時進行,評估結果直接在首次護理記錄單上體現,由管床護士執行。評估為低危者(≤25分)不續評,中危者(26~45分)1次/7 d,高危者(>45分)1次/3 d(或每周2次)。患者病情變化或口服易致跌倒風險的藥物(、鎮靜催眠藥、抗焦慮憂郁藥、降壓藥、利尿藥、擴血管藥物、抗過敏藥物),隨時評估,跌倒后需評估,病情有變化隨時續評。
1.3護理方法
1.3.1低危組
1.3.1.1 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保持地面清潔干燥,洗手間鋪有防滑墊及防跌倒標識,保持通道的通暢。
1.3.1.2 指導患者及家屬預防跌倒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穿防滑鞋,患者服不可過大過長,病情要求臥床的情況下要在病床上大小便,助行器要放于患者可觸及的地方。
1.3.1.3 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特別是鎮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被公認為是跌倒的顯著危險因素[4-5]。
1.3.1.4 放置物品于患者所及之處:如水杯、電視遙控器、紙巾及助行器等。
1.3.1.5 指導患者正確的使用呼叫鈴:告知患者有需求時使用呼叫鈴,等待護士到來后,由護士關呼叫鈴。
1.3.1.6 需要時提供合適的助行器:根據科室特點,設有拐杖、助行器、沐浴凳等,供患者免費使用。老年人心理不服老,有行動能力者對輔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護士要做好解釋工作,加強護患溝通,積極開展健康教育[6-7]。加強宣教、指導患者合理使用輔助工具,使其認識到合理使用輔助工具是一種安全措施。
1.3.2中危組
除執行低危組1~6項措施外,加以下兩項:
1.3.2.1 按要求上好床欄,每一次查房、治療,護士主動為患者上床欄,告知上床欄的必要性。
1.3.2.2 協助患者行走及上下床:在病情容許的情況下,由護士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助行器,并指導患者使用。
1.3.3高危組
除執行低、中危組共8項措施外,加以下措施:
1.3.3.1 懸掛跌倒風險的高危標識:高危跌倒風險患者(>45分),管床護士除了在患者床頭懸掛“謹防跌倒”警示牌、還要在患者一覽表插上粉紅色標識,進行交班,引起值班護士的重視(加強巡視)。
1.3.3.2 必要時予肢體約束:根據患者情況上約束帶,但定時觀察肢體的血運及受壓情況。
1.3.3.3 根據情況留陪護:要向陪護告知防跌倒知識及助行器的使用。
1.3.3.4 安置患者于容易觀察或近護士站的病房。
1.3.3.5 告知主管醫生:有跌倒風險的患者要向主管醫生報告,并及時記錄在病歷上。
2結果
根據跌倒評估情況對患者進行了跌倒風險告知、跌倒預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該開展項目的成效見表1、圖2。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老年人中、高危跌倒風險占90%以上,故在老年病區開展老年患者的跌倒風險評估是確保患者安全的首要措施。我科通過跌倒風險評估,保障患者安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跌倒發生率由2009年4~6例,下降到2010年的0例。
3討論
住院患者發生跌倒不僅給患者增加痛苦和經濟負擔,而且給醫院造成不良影響,跌倒的重點在于預防,準確根據跌倒風險評估表進行評估,識別高危人群,能全面而有效地減少患者跌倒的發生,提高醫護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實施保護性預防措施[8]。2010年從最初≥65歲以上的患者進行評估到2011年開始所有科室的住院患者都進行跌倒評估,跌倒風險評估量表進入護理電子病歷系統,評估者從管床護士逐漸過渡到當值護士。通過跌倒風險評估,全體護理人員均掌握評估方法、預防措施及相關的宣教知識,根據數字化評估,確定目標人群,使護士能主動關注患者的安全問題,自覺落實安全護理防范對策。通過住院患者跌倒處理指引,完善跌倒上報制度的指引,當患者跌倒發生后,由當班護士填寫《基礎護理質量24小時直報表》,并上報護士長,護士長根據情況24 h內通過內網上傳護理部。1周內科室提交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報告。為患者提供專科化的基礎護理服務,保證患者安全,提高護理安全質量。
[參考文獻]
[1] Oliver D,Brillon M,Martin F,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c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to predicl which elderly inpatient swill fall.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cs[J]. Br Med J,1997,315(7115):1049-1053.
[2] 張秀芳. 醫院風險與病人安全管理[J]. 廣東省醫院護理管理,2005,2(5):29.
[3] 覃朝暉,于普林,烏正賚. 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現狀及進展[J]. 中華老年醫院雜志,2005,24(9):711-714.
[4] 姜旭雯,陳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 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8):348.
[5] 解宇英. 健康教育在內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17(16):122-123.
[6] 王兆琴. 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理學報,2006,13(8):47.
[7] 何月霞. 人文關懷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18(4):89-90.
關鍵詞:網絡 風險評估 模糊層次分析 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b)-0163-03
隨著日益增長的網絡需求,風險評估在網絡防護中顯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風險評估,可以了解己方網絡的安全威脅及其影響程度,為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提供依據。由于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將會造成網絡需求與網絡解決方案之間的嚴重脫節,國際上各主流網絡通信公司和網絡安全公司已開始著手開展相關技術的研究,并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作為一種處理不易定量化變量的多準則決策方法,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1]具有多個優點。但層次分析法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比如在分析過程中使用不同的判斷矩陣會對分析結果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分析結果的一致性檢驗比較困難。此外,模糊評價法基于模糊數學[2]提出了將應用模糊關系進行合成的方法。但是模糊評價法對于過于復雜的情況擴展性不強,無法適應大規模網絡的分析。很多學者對上述方法進行了改進[3-6],但這些方法都不適合用于復雜的網絡風險評估且具體評估效果還有待驗證。
為了有效的對網絡進行風險評估,該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網絡風險評估技術,此項技術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相結合,把主觀判斷和客觀因素結合起來反映實際網絡的風險情況。
1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的網絡風險評估
1.1 層次結構
在層次結構中,最上層為網絡風險評估目標的焦點,我們將其定義為風險要素重要度。在網絡風險評估中,各風險要素的風險計算是由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風險的影響來決定的。同時在網絡風險評估中還需要考慮到風險是否可控的因素。所以,層次結構中的第二層準則定義為“風險概率、風險影響”和“不可控制性”。在層次結構的第三層中,需要根據實際網絡系統的威脅和脆弱性進行分析,導出整體網絡面臨的各種風險要素。
1.2 相對權重
建立了層次結構之后,需要計算層次結構中第二層和第三層的相對權重。
第二層相對權重:
在第二層中,由于準則的重要性比較清晰,所以我們在第二層中采用AHP方法對不同要素的相對權重進行計算。
首先我們以第一層要素為判斷依據,將層次結構模型中的第二層要素進行兩兩之間的比較,依據比較結果確定第二層要素的相對重要度,病構建判斷矩陣,記為B:
其中,n2為第二層要素的數量,bij為從某種判斷方式得出的要素Bi相對于要素Bj來說的相對重要程度,即相對重要度。B的取值范圍為1≤B≤9,其中9表示相對重要度最大。且B中元素滿足:
bii=1
bij=1/bji (i,j=1,2,…,n2)
bij=bik/bjk (i,j,k=1,2,…,n2)
在上述計算得到的判斷矩陣B的基礎上,我們使用n次方根計算推斷各個要素的的相對權重。然后,可以計算特征向量V=(v1,v2,…vn2)T,,i=1,2,…,n2,再對V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歸一權向量WU2={W1a,W2a,…,Wn2a}T,,i=1,2,…,n2,并對B進行一致性檢驗[10]。表1為Satty給出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10]。
第三層相對權重:
為了克服傳統AHP法中對各風險要素進行兩兩比較時經常導致較大誤差的主觀性缺陷,該方法利用模糊評判方法對分析過程中的各風險要素進行量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定量評定。
第一步構造評判集Vi={vi1,vi2,…,viki},i=1~n2,即相對于上一層的不同準則,將各個指標的評判分為ki個等級,對各風險要素逐個給出風險程度,以衡量在該指標上各風險要素的表現及由此而來的相關風險的大小。
第二步依據上層設定的不同評判準則給出各風險要素的評判。假設風險要素集為U={u1,u2,…,un3},構造從評判集到模糊集的映射h:UH(Vi),H(Vi)是Vi上可能導致模糊化判決的全體集合。在其中,ujh(ui)=(hi1,hi2,…,hiki)∈H(V),映射h即可以代表風險要uj對分析評判集合中各數值的可信支持程度。將風險要素ul對分析評判集Vi的隸屬度向量記為Rl=(ril1,ril2,…,rilki),l=1,2,…,n3。可以計算得到隸屬矩陣Ri,不同的風險要素相對不同的準則可以得到不同的隸屬度矩陣R1,…,Rn2。
由于評判分析集合中各評判指標會對風險要素的分析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針對分析評判集中的每個指標進行權重賦值。假設指標權重的分配集合WIi={wI1, wI2,…,wImi}。可以得到在某評判準則下各個風險要素之間的相對權重Wi。
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可以得到對各因素的歸一化權重向量Wib={Wib1,Wib2,…,Wibn3}。
其中,Wib表示第i個準則相對于所有第二層因素的歸一化權向量,Wibj表示第j個因素在第二層中的第i個評判準則下相對于其他所有因素的重要性權值。
不斷重復上述過程,我們可以得到在整體的評判準則集下,各個風險要素的歸一化權重矩陣,記為WU3={W1b, W2b,…,Wn2b}。
各風險要素的綜合重要度
得到各風險要素相對于上一層的相對權重向量之后,對其進行排序,可以得到各個風險要素對于整體網絡風險的綜合性重要度。各個風險要素的綜合重要度如下:
,j=1,2,…,n3。
比較各個風險要素的綜合性重要程度,我們在進行風險控制時就可以選擇比較重要的風險要素,集中采取措施進行風險管控。
2 分析用例
構建圖1所示的網絡風險評估模型。判斷矩陣為:
計算一致性比率:CR=CI/RI=0.058
然后依據Wi=WIi?RiT求得歸一化權重向量(0.187、0.209、0.203、0.198、0.202)。根據以上分析,最后得到風險要素“非法訪問、數據泄漏、惡意代碼、拒絕服務、身份欺騙”中風險較大的為“數據泄漏”和“惡意代碼”。網絡管理者可以根據以上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3 結語
該文針對網絡設計中面臨的網絡風險評估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網絡風險評估技術,此技術綜合考慮了風險要素的層次性、和易變多變性,結合層次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分別從層次結構、相對權重、綜合重要度等方面進行風險要素評判。最后的例子說明通過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該方法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 Satty,T.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York: McGraw-Hill,1980.
[2] Zadeh,L.A.Fuzzy 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338-356.
[3] Jacob Jen-Gwo,Zesheng He.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set theory to rate and rank the disability[M].Elsevier North-Holland,Inc,1997:1-22.
[4] 劉健,趙剛,鄭運鵬.基于AHP-貝葉斯網絡的信息安全風險態勢分析模型[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0(3):68-74.
[5] 蔡永勇,桑笑楠,張周磊,等.資源多約束進度網絡的風險評估[J].軟件,2015,36(7):36-41.
關鍵詞:某證;公司;負債損益審計;風險評估;分析
一、某證券公司審計業務概況
某證券公司委托某會計師事務所對本公司2007年終財務報表進行常規審計。在審前調查的基礎上,事務所組織專家對證券公司的財務系統和交易管理系統完成。經過調查發現,該證券公司的財務管理系統由公司總部使用和維護,管理整個集團的財務賬,業務管理系統由總部和各營業部共同維護,目前的交易數據、財務備份數據容量為17GB;所屬的15個營業部中,其中14個使用統一的交易軟件。財務數據為1.6GB,業務數據量達15GB以上。
二、審計與風險評估過程
在審前調查中,事務所查閱了證券公司信息化系統內部控制流程圖和系統工作流程圖,對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做了初步評價。通過以往的經驗和向相關專家調查了解得知,證券公司的傭金收入是最主要的經營收入,對于經紀類證券公司,傭金收入一般要占營業收入的90%以上。因此,關于傭金收入的審計被確定為本次審計的工作重點。
三、預審分析與現場檢查
數據采集和轉換后,審計人員按照事先編制的計劃,結合證券公司的行業特點和違紀違規的一般規律,形成初步預審方案,進行預審分析。預審分析結合審計經驗和初步的專業判斷,形成了涵蓋證券公司業務的若干審計經驗模型,重要的如傭金審計模型、透支審計模型等。
審計人員直接通過軟件瀏覽電子賬簿和記賬憑證,使用“科目明細賬審查”、“會計科目審查”、“日記賬審查”功能展開賬表分析,并結合紙質憑證和業務單據、賬簿和會計報表進行現場審計。
1.傭金審計模型
券商在從客戶賬戶收取傭金時,可以實行浮動傭金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超過0.3%)同客戶約定實際傭金比例。但是,由于券商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吸引客戶,常常通過返傭金、沖減手續費收入、擠占營業費用等辦法,給“經紀人”一定程度的好處,作為他們為公司拉來客戶的好處費,以刺激經紀人為公司保持住這些客戶。近年來,由于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斷增強,返傭金、經紀人傭金等由于不符合規定,券商在賬務處理上越來越艱難。前臺不行,于是開始通過后臺交易系統處理這些事情,這樣既偷逃了稅款,又非常隱蔽,輕易不會被發現。證券公司自身對交易系統的監管能力不足,再加上財務監督的缺失,在交易系統中進行返傭提成,極容易造成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偷稅漏稅,甚至引發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所以證券審計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審查有無將返傭提成的資金另設“小金庫”或不符合規定分配和使用。
2.審計步驟:
步驟l,通過對傭金收入二級清算報表數、財務發生效和客戶賬戶收取數3個數據比較核對,從中發現證券公司隱匿傭金收入問題。計算在證券公司開戶的每筆交易賬戶的傭金總額。
步驟2,查詢傭金科目年度發生額。
步驟3,比較財務賬傭金科目發生額和交易系統傭金收取額。如果交易系統傭金收取額大于傭金科目發生額,則初步判斷證券公司隱瞞傭金收入。
步驟4,對公司業務類別發生頻率進行分析,根據傭金收入收取和轉移的規律和特點,查找那些發生頻率高、發生金額相對小的業務類別,通過業務標志對照表,確定是哪個業務符合這一特點。
步驟5,在交易流水中,根據確定的業務標志代碼,查詢所涉及的資金賬戶。
步驟6,選取所沙及的幾個資金賬戶,如果確實屬于小額增加,則查詢當天對應的小額減少的那一筆是哪個資金賬戶,據此遲蹤傭金的客戶賬戶來源;如果沒有對應的小額減少的那一筆,可以初步判斷被審計單位、軟件供應商對系統做了修改或添加了與擁金收入相關聯的輔助子系統。
3.透支審計模型
在對證券公司的審計業務中,確定透支賬戶是審計的重點。在申購盛行的前幾年,證券公司常常采取透支股民保證金的手段申購股票,近年來又發展到證券回購。證券公司常用的恒生等股票交易系統只能打出審計當天的透支余額單,對于多次透支已經歸還的“歷史透支”卻無法發現。證券公司把此類賬戶隱藏在股民賬戶中,將“股票中簽”以及利用回購資金炒作股票的收益,以股民取款等貌似正常的業務轉走,形成賬外“小金庫”,給國家造成了損失。對于一個有著成千上萬個股民的證券公司來說,打出所有的交易記錄進行人工搜尋無異于大海撈針,這時候就需要編制程序對龐大的數據庫進行操作。經過運算不僅可以發現至審計時透支賬戶,還可以發現隱藏的曾經的透支,進一步對這些透支賬戶進行分析,還可以發現隱藏更深的問題。
【關鍵詞】健全完善 社會穩定 風險評估機制
建立和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于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和政府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不穩定因素,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河南省完善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成效
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河南省基本建立了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各級各部門推行實施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局面基本打開,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在維護全省政治社會穩定上作用日漸凸顯。
2007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了關于對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進行評估的意見,對評估的原則、范圍、程序以及評估成果的運用都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這項工作作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關鍵環節,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凡對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不進行評估,或在評估中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造成決策失誤,引發突出問題和,給改革發展穩定造成嚴重影響的,要嚴肅追究決策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河南省從2007年7月開始全面推廣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已在實際工作中顯現出強勁的生命力。2007年下半年,河南到省初訪的批次和人次分別比上半年下降4.4%、14.7%,到省集體上訪的批次和人次分別比上半年下降23.7%和38.5%。河南很多地方嚴格落實運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大量矛盾糾紛被化解在基層萌芽狀態。澠池縣對在建項目和新上項目全部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其中有的項目經評估未通過,被停建、緩建或被重新立項評估,使矛盾糾紛苗頭在基層提前得到化解。漯河市在開發拆遷沙澧河沿岸房屋工程中,長達30多公里的沿河兩岸涉及5699戶居民、27000余人、房屋面積136萬平方米的拆遷量,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順利拆遷完成,沒有發生一起上訪事件。其成功經驗,就是事前嚴格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意見采取切實有效的穩定工作措施。而在極少數地方,由于沒有落實評估機制,曾經引發影響社會穩定問題,河南各級黨政部門分別通過責任倒查,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和“誰惹事、追究誰”的原則,先后對有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了通報批評和責任追究。省委、省政府要求,要通過進行重要決策評估,把好涉及群眾利益的決策關,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實施重大項目評估,把好重要建設項目的論證關口,確保項目工程成為民心工程;進行動態評估,把好工作執行中的跟蹤關口,加強決策實施和項目建設過程的監督;進行重要人事任免評估,把好人事任免前的民意關,完善干部隊伍科學管理考評體系。
為從源頭上減少不穩定問題的產生,2010年4月3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對涉及重大工程建設、拆遷改造、土地征用、國企改革有關重大決策及涉及群眾利益方面的事項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事項決策的前置條件強力推進。目前,全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進展順利,多數省轄市都出臺了配套制度,全省158個縣(市、區)中,已經有130個制定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施意見。今年以來,全省共有1016件決策事項進行了風險評估,經評估不予實施的有105件,占風險評估總數的11%,從源頭上減少了一大批社會矛盾的發生。2001年9月20日河南省省政府公布出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提出將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民生政策的出臺關乎萬千家庭的切身利益,以后,我省出臺重大民生決策、項目時,都要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政府部門要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對未經風險評估的事項,將不能作出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將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對未履行必經程序的重大事項不得作出決策。另外,重大決策聽證制度將進一步完善,并擴大聽證范圍,規范聽證程序,科學合理地遴選聽證代表,聽證意見將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意見采納情況及其理由要以適當形式反饋或者公布。
2.河南省完善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存在的問題
目前河南省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建設,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處于探索階段,評估指標的設置,評估方法的運用,實際操作程序的規范等還不盡完善。一些地方沒有真正轉變認識和理念,存在發展不平衡,仍由一些縣市區尚未建立重大社會風險評估機制,一些地方雖有風險評估機制制度但流于形式,未進入實踐操作層面,有地方即使開展了工作,但評估工作不規范等問題。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AHP);食品物流安全;風險評估
一、 引言
本文從研究物流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入手,從物流層面探索食品安全問題,通過應用層次分析法(AHP)找出了在物流層面食品安全面臨的主要風險,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防止食品物流安全事件的再次發生。
二、 物流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物流與食品安全問題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物流既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證,也是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來源。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多次出現日益凸顯了物流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物流面臨巨大挑戰。
1. 物流安全是食品供給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安全既包括食品供給安全也包括食品質量安全。食品供給安全是指食物的供給數量能否滿足消費需求。食品的有效供給單靠生產還不足以滿足分散需求,其離不開運輸、配送、儲存系統的支撐。完善健全的儲運系統對于食品的價值實現、安全性來說都具有決定作用。一般來說,運輸、配送系統環節的多少,設施設備的先進程度將決定企業所選擇的食品包裝物的材質和包裝技法。環節越多,越復雜,對于食品的安全性造成的風險越高,所以要求食品包裝物越堅固、越方便,包裝技法要求越高。而轉運時間的長短、儲存作業效率的高低則影響食品變質的風險的大小,也會影響食品保鮮劑、防腐劑添加的多少。轉運時間越長,食品越容易變質,則防腐劑添加的也越多,食品安全受到的威脅也就越大。因此,物流系統的安全性對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它是食品供給安全的重要基礎條件。
2. 物流技術是食品質量安全的防線也是瓶頸。由于儲存保管及包裝技術的出現才使食品的質量安全得到了保障。我們所消費的食品時間性都相當強,不能及時消費就會變質、腐敗。為了能夠連續、長期供應,必然要對食品進行儲存,從而儲存保管技術、冷藏冷凍技術、保鮮技術應運而生,它是食品安全的防線。但是,由于我國的物流技術的落后和使用不當導致食品變質、毀損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也相當頻繁。因此,物流技術的應用與開發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制約因素。
3. 物流風險是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來源。食品的安全風險的來源很多,有供應領域的,有生產制造領域的,也有流通領域的。當前隨著食品的流通范圍越來越廣,環節復雜,層次眾多,由此出現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其中的物流問題亟待解決。食品在流通領域的分裝、拆裝、分割、揀選等簡單加工是最常見的物流活動。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加工作業不規范、作業環境不衛生、加工設備及工具落后導致的食品污染、毀損、變質問題也時有發生,從而也增大了食品安全的風險。
4. 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安全事件在流通領域的出現充分暴露了我國物流設施與技術的落后和管理的不完善,同時也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專業化的食品物流帶來了良好契機。對于食品這一特殊的流體,物流所肩負的責任不止是提高轉運、儲存效率那么簡單,而是在高效率的完成物流活動的同時保障食品安全,其中既涉及物流設施設備的安全也涉及到儲存、包裝和流通加工技術的安全。因此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物流管理與運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將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差異化經營,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三、 基于AHP法的食品物流風險評估
第一,建立層次分析結構模型。
通過對食品物流風險的分析,本文將食品物流風險的來源分為四類:物流操作層面風險、供應鏈管理層面風險、物流技術方面風險和外部環境風險。在物流操作層,主要考慮由于物流環節的多少、操作的復雜性及物流設施設備的專業化程度不同而導致的食品物流風險的大小。在供應鏈管理層則主要立足于供應鏈節點企業的合作性、協調性方面及企業監督、信用機制的完備性等因素進行分析。技術層則主要考慮儲存保管技術、信息技術和包裝技術等因素。外部環境層則主要考慮不可抗力導致的食品物流風險、社會治安和輿論影響力等社會環境因素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健全程度等。
如圖1所示:總目標為A層,四類風險來源為B層,分別用B1、B2、B3、B4來表示,第三層14個因素分別用C1-C14來表示。
第二,構造成對比較陣。
應用Saaty等人提出的1~9尺度,構造各層對上一層每一因素的成對比較陣。具體標度值如表1所示。
首先對各層元素兩兩比較,由相關專家應用上述1~9尺度對各因素進行成對比較打分,然后取算數平均數得到成對比較矩陣,并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對于每一個成對比較陣計算最大特征根及對應的特征向量。結果如表2~表6所示。
通過對比第二層對總目標的權重,可以發現,來源于物流操作層的風險最大,其次是供應鏈管理和企業管理層風險比較大,相對來說外部環境層的風險比例較小。
第三,作一致性檢驗。
根據對每一成對比較陣計算出的最大特征根,作一致性檢驗,若通過,則特征向量為權向量。
(1)定義一致性指標CI:
CI=■
CI越大,不一致越嚴重。
(2)定義一致性比率CR:
CR=CI/RI當CR
根據以上兩個公式,進行各矩陣的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7所示。
通過計算得出的各矩陣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因此通過一致性檢驗。
第四,計算組合權向量并排序。
根據第二層對第一層的權向量和第三層對第二層的權向量得到第三層對一層的組合權向量,并進行排序,如表8所示。
通過觀察表8的計算結果,能夠發現食品物流風險來源主要是依賴于物流操作環節的復雜性、操作流程的規范性、供應鏈企業間的合作性、儲存保管技術的適用性和物流設施設備的專業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其他對于食品物流構成威脅的因素依次是供應鏈及企業監控及信用機制的完備性、包裝物及包裝技術自身安全性、法律法規的健全程度、食品物流的重視程度、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企業間信息共享程度、社會環境、供應鏈協同規劃的制定和自然環境。
四、 食品物流安全風險的應對與防范
1. 提高對食品物流管理能力。食品物流的有效管理不但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風險,還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要提高食品物流管理能力一方面要重視物流對于食品安全的作用,建立快速高效的儲運系統,包括科學儲運方案的制定、配送路線的合理規劃、運輸方式的選擇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降低食品對于防腐劑、保鮮劑的依賴性,提高食品的上市速度,降低食品超期風險。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重視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利用其專業化、規模化優勢彌補自身物流能力的不足,從而實現食品物流的規范化運作,降低安全風險。另外物流管理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2. 增強對食品供應鏈的管理及監控力度。食品在不同節點企業之間的流轉、存儲就構成了食品的跨企業供應鏈系統,每一個企業在其中都承擔著不容推卸的責任與使命。首先要加強食品供應鏈中物流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跨企業集成。食品物流的安全離不開準確的商流、高效信息流、強大資金流的支撐與配合。第二,加強企業之間合作機制的建立。食品要想在保質期內快速流轉離不開企業之間無縫化銜接的實現。因此企業之間協調性、合作性都會直接關系物流的安全和效率。第三,建立、健全供應鏈信用機制及激勵機制。對于節點企業、物流企業的優劣由其他與之有直接聯系的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管理,并與激勵機制配合使用,以保證食品在各個環節的安全。第四,實施責任追溯制度,提高食品供應鏈全程跟蹤、監控的能力。
3. 加強物流技術及設備在食品業的應用。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離不開先進、安全的物流設施、設備和技術的使用。首先加大冷鏈物流在食品業的使用范圍及監督力度。既要注重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又要加強對冷鏈物流的管理、監督能力,建立流暢、緊密的冷鏈物流體系。同時要重視物流設施、設備與技術自身的安全性,防止其自身危害食品安全。一方面需要包裝材料生產和研發企業加大食品級包裝、儲存材料和技術的研發力度,保證安全、健康、綠色;另一方面質監部門加大對于食品包裝材料和技術的監管和懲罰力度,從源頭杜絕工業產品包裝材料流入食品行業,以次充好,危害食品安全。
4. 注重食品物流安全的風險評估和管理機制的建立。食品物流安全性直接關乎食品的安全性。健全的風險評估機制和預警機制,有利于企業提高風險的預見性和應對能力。首先加強食品物流安全的風險來源的識別。對于食品物流安全的風險來源很多,但各風險發生的概率有大有小、危害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識別食品中存在的物流安全隱患,找出食品不安全的影響因素,通過規避、減小和消除危害是化解食品物流安全風險的主要手段。其次對食品的物流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判斷各風險危害的程度(警度)。主要包括各物流環節對食品可能發生危害的程度測評、危害物的劑量、數量描述和可能導致的后果描述等。最后建立食品物流安全風險的管理機制。目前,企業對于食品安全的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視,但多數企業在風險管理決策、執行、審核監督方面做得還不夠。
參考文獻:
1. 楊芳,謝如鶴.基于 GO-FLOW 法的蘋果冷鏈物流系統安全性評價.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1,(5):41-45.
2. 鄒毅峰,林朝朋.基于安全可靠度的食品物流系統優化.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0,(6):1284-1288.
3. 雷琳,莫鳴.食品供應鏈中食品安全風險的來源與防范. 企業活力,2012,(11):28-32.
4. 王之泰. 物流如何面對食品安全問題.中國儲運, 2011,(8):29.
5. 張延平,謝如鶴.生鮮農產品物流安全管理政策與法律建設函待加強.中國儲運,2006,(5):103-104.
6. 李志偉.基于 AHP 法與 BP 神經網絡的應急物流風險評估與預測模型.物流技術,2008,(9):75-77.
7. 姜啟源,謝金星等.數學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重點項目: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支撐計劃項目(項目號:12457205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