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集體聚餐工作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強化日常監管,維護食品藥品安全
一是加強旅游景區和涉旅集鎮餐飲經營戶的日常監督檢查和指導。重點對餐飲企業原料進貨查驗、臺賬記錄等管制度落實,食品貯存、加工制作、餐飲具清洗消、及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等情況進行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并對餐飲單位規范經營進行現場指導,引導餐飲單位按照餐飲食品安全相關規程規范經營。前期共監督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20余戶次,下發監督意見書5份,責令整改31份。與全縣211戶餐飲服務單位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211份
二是藥品醫療器械電子監管已覆蓋16家藥品經營單位,藥店電子監管運行良好。同時,加強對藥械不良反應的收集上報工作,目前已經通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上報藥械不良反應報告5例。
三是配合省、州局開展食品抽檢2次,共抽檢豬肝、茶葉、時令蔬菜、辣椒、辣椒粉,10大類22個批次,涉及10戶經營戶,共出動執法人員9人次,車輛3臺次。
四是建立農村集體聚餐的申報、登記、管制度。對于申報舉辦集體聚餐的群眾,由協管員、監督員對其食品及加工原料進行檢查,把好質量關。同時對場所清潔、刀具砧板水桶鍋碗瓢盆用具的消毒、生熟食品的分放、食品冷藏等負責檢查。截止目前,全縣共備案群體性聚餐46次,聚餐人數17270人。
五是開展農村食品藥品市場巡查。我局組織執法人員,聯合鄉鎮食品藥品監管人員深入到轄區各村開展食品藥品市場巡查,重點對無證照經營、食品臺賬不健全等進行了指導和宣傳,督促農村食品經營者完備相關手續,規范經營行為。同時,要求各村級協管員在加強食品經營戶日常檢查指導的同時,重點巡查有無食品藥品游醫游販、收售藥品等,一經發現要及時控制并上報我局進行查處。前期,我局共巡查2個鄉鎮6個村。
六是加強食品流通環節日常監管。上半年共檢查到553袋、49公斤不具備檢驗報告書的各類烤魚,采取立即下架措施。監督流通經營戶當場銷毀價值1133.1元的過期食品,沒收各類過期變質食品共計109公斤,價值929.9元。
日常監管工作的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了食品藥品監管知曉率,排除了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
(二)、強化專項整治,凈化食品藥品市場
一是抓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結合“亮劍行動”,我局上半年開展了春季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打擊非法使用地溝油、五一節前食品安全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學校(包括幼兒園)食堂、各類餐館進行檢查,共出動檢查人員130人次,執法車輛38臺次,簽訂安全責任書22份,下發監督意見書和責令改正通知書共計37份。
二是抓好高風險藥械專項整治。根據省、州食品藥品監督管局的統一安排部署,今年上半年重點進行了角膜接觸鏡、天然膠乳橡膠專項整治專項行動、中藥鱉甲質量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開展了透明質酸鈉檢查工作、醫療器械“五整治”5次專項檢查,專項檢查出動車輛20臺次,執法人員112人次,檢查經營、使用單位38家、其中經營環節企業12戶、使用環節企業7戶,并對全縣涉及中藥飲片銷售的單位進行了排查,并對其中涉及中藥鱉甲銷售的3家企業進行了進貨臺賬的備案工作。
三是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整治。開展了嬰幼兒配方乳粉主體經營資格、購銷臺賬建立、專柜建立等開展了專項監督檢查,共監督檢查具有嬰幼兒配方乳粉主體經營資格的經營戶16家,限期整改1戶,取消經營項目12戶,對2戶申請經營的經營戶要求其按照規定設置專柜專區銷售,設立標識。專項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7人次,檢查超市4戶次,食品經營戶18戶次,下架1罐無檢驗報告書的雅士利嬰幼兒配方乳粉。進一步規范了轄區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秩序。
(三)、嚴格依法行政,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上半年以來,我局按照食品藥品違法行為“零容忍”的要求,嚴格依法對食品藥品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立案查處食品違法違規案件13件,處罰款3.854萬元。其中查處食品流通環節違法案件2件,沒收物品貨值金額0.03674萬元,處罰款0.51萬元;查處餐飲消費環節違法案件11件,給予警告處罰6件,沒收物品貨值金額0.06297萬元,處罰款2.044萬元;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4份。立案查處醫療器械違法違規案件1件,沒收物品貨值金額0.01475萬元,處罰款0.5萬元。通過嚴厲的處罰,有力打擊了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整頓和規范了轄區食品藥品市場秩序。
(四)、強化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上半年,我局對全縣13個鄉鎮餐飲服務單位、學校食堂、工地食堂等437戶餐飲服務單位分片區進行了食品安全專題培訓,并發放了《餐飲食品安全操作手冊》450本、《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培訓材料》450份;對全縣范圍內食品生產流通經營戶及小作坊經營戶分片區開展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培訓9個班次,參訓人員273人,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冊273份;組織全縣各鄉鎮分管領導、工作人員、村級協管員開展了藥械監管工作業務知識培訓1期,參訓人員110余人次;開展了醫療機構、藥店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條例》培訓一期,參訓人員40余人,發放培訓資料70與份。通過宣傳培訓,進一步增強了食品藥品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意識,提升了基層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全縣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整體水平。
(五)、推進審批改革,改善優化服務水平
一是嚴格執行“兩集中,兩到位”要求。為方便群眾辦相關許可事項,我局審批事項已全部入駐縣政務服務中心,同時將審批權限授予窗口首席代表,與其簽訂了授權書。
二是創新審批服務方式,下放審批權限。為順應行政審批改革潮流,進一步完善了行政許可工作的制度和程序,經局黨組研究決定將食品流通許可、餐飲服務許可的受和現場核查工作下放到各鄉鎮,具體事項由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負責開展,辦證程序得到優化,同時也符合“簡政放權”要求,使民眾在家門口就可辦證照,成為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群眾滿意度的一項重要舉措。
今年上半年,縣政務服務中心食藥監窗口受餐飲服務相關許可52項,其中新辦餐飲服務許可22項,延續餐飲服務許可22項,變更餐飲服務許可8項,共計發放許可證書52件;受各類食品流通許可123項,其中新辦食品流通許可55項,延續食品流通許可56項,變更食品流通許可12項,共計發放許可證書123份。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切實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健全市、縣(市、區)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有關部門按照分工各負其責的監管體系。堅持治理整頓與振興產業相結合、集中整頓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依法整頓,促進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總體目標
用兩年左右時間集中整頓,使食品安全各環節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標準逐步完善,食品行業自律顯著加強,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年階段性目標是:認真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繼續加大食品安全專項整頓力度,及時有效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抓好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的整頓,推動各級政府、各監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食品安全責任進一步落實,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全市食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農產品種養殖環節整頓
1.工作目標
經過集中整頓,杜絕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使用甲胺磷等五種禁用高毒農藥和禁用農藥的行為,杜絕在生鮮乳和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違禁物質行為,杜絕在水產苗種繁育和養殖生產過程中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行為,推動蔬菜農藥殘留、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和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監測合格率進一步提高,生鮮乳中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100%,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企業用標行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得到有效遏制。2.主要任務(1)開展種植業產品專項整頓行動。嚴厲打擊違規生產、經營甲胺磷等五種禁用高毒農藥行為,嚴厲查處農藥生產中非法添加高毒農藥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行為。加快高毒農藥替代產品及其配套技術的宣傳、示范和推廣,加強非禁限用農藥的使用指導。加大對蔬菜等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生產基地農藥殘留的監測力度。(主要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
(2)開展生鮮乳專項整頓行動。深入開展奶站清理整頓工作,嚴格生鮮乳收購站許可準入,確保主體明確、證照齊全。開展生鮮乳中三聚氰胺等非食用違禁物質專項監測,依法嚴厲打擊在生鮮乳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違禁物質的違法行為。(主要責任單位:市畜牧局)
(3)開展飼料專項整頓行動。加大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抽檢范圍和頻次,嚴厲查處在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違禁物質的行為。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飼料企業,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簽的“三無”飼料生產企業。嚴厲打擊養殖過程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蘇丹紅等違禁物質的違法行為。(主要責任單位:市畜牧局)
(4)開展獸藥及獸藥殘留專項整頓行動。加大對獸藥生產企業GMP實施狀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獸藥市場禁用藥物,組織開展對非法生產假劣獸藥、過期失效產品的清查行動。加大畜禽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和獸藥使用監管力度,加強安全用藥宣傳、指導,完善用藥記錄和休藥期制度。(主要責任單位:市畜牧局)
(5)開展水產品專項整頓行動。開展水產苗種、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頓,嚴厲查處水產養殖過程別是苗種生產階段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行為,未依法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的行為,使用限用藥物未遵守休藥期制度售賣產品的行為。開展水產品藥殘監督抽查,加強產地準出管理。(主要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6)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專項整頓行動。加強對獲證企業的生產監管,嚴厲查處非標生產行為。全面開展對市場銷售農業“三品”的抽查監測,依法查處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規范包裝標識,嚴厲打擊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主要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7)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強化農資市場準入管理,開展市場檢查和清理整頓,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強化農資產品質量執法檢查,加大質量抽檢力度。大力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加快探索和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主要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二)食品生產環節整頓
1.工作目標
食品生產全過程質量安全制度、快速反應機制、重點區域整頓機制和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影響食品安全的隱患性、區域性問題切實解決,質量安全風險監控能力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2.主要任務
(1)開展食品生產企業大檢查,督促企業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制度。全面清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查處企業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對制假制劣,以及添加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各類食品生產加工者,依法嚴肅查處;對嚴重違法的,列入黑名單,向社會公布;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2)開展重點產品大檢查,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以動物源性食品、特殊人群食品、容易制假食品和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米、面、油等大宗食品為重點,嚴密監控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高風險食品品種和生產企業狀況。強化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規范產品標簽標注行為。
(3)開展重點地區和行業大檢查,摸清具有區域性集中生產特點、質量安全隱患較大的食品加工區,以及生產加工者數量較多、質量安全風險高的食品加工業的狀況,突出整頓區域集中、產品集中的食品加工企業。
(4)對自身監管工作開展大檢查,建立協調有序、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落實相應的監管責任。針對薄弱環節,查找監管與執法工作中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合理、工作不到位、能力不相適應的地方,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完善巡查制度和措施,提高巡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貫徹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風險監測實施辦法,使風險監測的信息收集、情況報告、食品監測和問題處置等工作制度化。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積極推動各級地方政府設立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落實基層食品監管專職機構和人員,提高基層監管保障能力。加強食品檢測能力建設,增加高端設備投入,強化市級食品檢驗機構,配備專業檢驗人員,配置必要檢驗檢測設備,支持縣級食品檢驗機構建設。加強人員培訓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設,開展檢測技術人員和食品監管人員培訓,增強操作技能,提高業務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組織學習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先進經驗,開展工作交流。(主要責任單位:市質監局)
(三)食品流通環節整頓
1.工作目標
健全完善縣城以上、鄉鎮、街道和社區食品銷售者索證索票和進銷貨臺賬制度,在農村基本建立食品進貨臺賬制度。及時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舉報調查處理率達100%,及時查處市場上“三無”、過期和霉變等不安全食品。
2.主要任務
(1)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源頭治理,緊緊抓住食品批發市場、食品批發戶、食品送配戶、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經營戶等源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索證索票和進銷貨臺賬制度。大力推廣運用三聯單活頁臺賬、“誠信通”重要商品電子監管備案查詢系統,縣城以上、鄉鎮、街道和社區食品銷售者全部建立索證索票和進銷貨臺賬制度。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在農村地區基本建立食品進貨臺賬制度。繼續推進食品安全“所村掛鉤”、“所區(社區)掛鉤”工作,全面實現城市社區和農村村鎮食品安全“所村(區)掛鉤”。
(2)加大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力度。加強乳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的監管,對嬰幼兒配方奶粉實行批批檢驗和索證索票。嚴厲查處以非食品添加劑充當食品添加劑、銷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特別是有毒有害添加物等違法行為。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及時清查市場上的“三無”、過期、霉變、假冒偽劣等不安全食品,重點檢查消費者舉報多的食品,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大監測力度,及時質量監測通報和消費警示。抓好問題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工作。開展酒類流通市場整頓,規范酒類流通企業經營行為,維護酒類商品消費安全。
(3)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依法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食品及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的行為。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市場監管執法體系、經營者自律體系、社會監督和協作體系、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4)集中開展農村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各地在農村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中要緊緊圍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突出整治重點,加大整頓力度,開展2—3次農村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一是要加大對農村城鎮、集鎮、鄉村舉辦的食品交易會、廟會和旅游景區景點、車站碼頭等經營食品的監管力度,嚴格規范農村食品經營秩序;二是要加大對城鄉結合部和鄉鎮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特別是食雜店的監管力度,狠抓重點場所和經營者的整治,嚴格規范經營行為;三是要加大對消費者反映強烈和與農民群眾日常生活消費關系密切的食品品種的監管,狠抓重點品種的整治,強化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嚴格規范食品市場安全準入行為;四是要加大推進農村食品經營示范店建設的力度,加快推進食品經營示范店建設進程,不斷擴大覆蓋面,努力提高規范化水平。(主要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商務局)
(四)餐飲服務環節整頓
1.工作目標。
加大對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安全整頓,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力度,對持證餐飲單位年監督覆蓋率達100%;重點強化對學校食堂等重點餐飲單位的檢查和監督,嚴格督促餐飲單位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大、中型餐飲單位持證率達100%,對違法行為查處率達100%。
2.主要任務。
(1)強化對餐飲單位的日常監督管理,嚴格許可準入,嚴格索證索票。
(2)加大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整頓,查處餐飲單位無證經營行為,重點整頓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旅游點、小型餐飲單位。查處采購、使用非食用原料、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等行為。加大對熟食鹵味、盒飯、冷菜等高風險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
(3)開展重點品種、重點環節的監督抽查,完善食品安全抽查和監測制度。加強應急能力建設,落實食品安全應急措施,全面防控群體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
(五)畜禽屠宰整頓
1.工作目標
通過整頓規范,畜禽屠宰監管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執法監督體系和“放心肉”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行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城鄉定點屠宰率分別保持在100%和95%以上的水平,肉品消費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主要任務
(1)加大對定點屠宰廠(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和生產加工、銷售病死病害豬(牛、羊)肉和注水肉等行為。規范活禽屠宰操作規程,嚴防未經檢疫(驗)或檢疫(驗)不合格畜禽產品流入市場。
(2)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管理和隊伍建設,充分發揮“12312”商務舉報投訴中心的作用,加快流通領域市場監管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建設。加快定點屠宰企業標準化建設,規范定點屠宰廠生產加工秩序,提高畜禽定點管理和肉品質量管理水平。(主要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頓
1.工作目標
全面整頓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的研制、生產、流通、使用,有效遏制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非飼料添加劑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獸藥的行為,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2.主要任務
鞏固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頓成果,堅決依法打擊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超過標準規定的范圍和限量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堅決依法打擊在飼料中添加非飼料添加劑、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和濫用獸藥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嚴格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加強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規范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的生產、流通和使用。(主要責任單位:市質監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市農業局、市畜牧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七)保健食品整頓
1.工作目標
嚴格保健食品監管,集中整頓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宣傳中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保障保健食品的消費安全
2.主要任務
打擊在保健食品中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查處違規生產經營保健食品和偽造、冒用保健食品標簽標識的行為。嚴查以公益講座、免費體檢、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形式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行為。整頓普通食品宣傳功能療效、保健食品夸大宣傳功能的行為。(主要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
三、實施步驟
時間:即日起至6月30日,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自查摸底階段(從即日起至5月1日)
(一)全市食品安全狀況。各部門采取拉網式清查,摸清全市各環節食品安全底數。
1.種植養殖環節:有多少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立了檢測室以及其他數據。年新建各類養殖小區多少個、總數多少個,新增無公害畜產品產地多少家、總數多少家,新增無公害畜產品認證企業多少家、總數多少家,豬、奶牛養殖場多少家以及其他數據等。
2.生產加工環節:全市共有多少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多少家,10人以下小作坊多少家,獲生產許可證企業多少家,無證或證照不全企業多少家,通過ISO系列、HACCP等認證企業多少家,獲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多少個以及其他數據;定點屠宰廠(場)多少個以及其他數據等,特別要求此環節所有生產企業必須逐一全部登記檢查。
3.市場流通環節:全市共有多少家流通企業,其中食品超市、商場多少家,食雜店多少家,食品超市或商場有食品自檢室多少家,有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經營戶多少家、無證照經營戶多少家,“食品放心示范店”多少家,12315消費者投訴站(點)多少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連鎖店”多少家、食品統一配送率是多少以及其他數據等。
4.餐飲消費環節:全市共有多少家餐飲企業,其中,社會餐飲企業多少家、學校食堂多少家、建筑工地食堂多少家,有衛生許可證企業多少家,無證企業多少家,實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社會餐飲企業多少家、學校食堂多少家以及農村集體聚餐等情況。
通過對上述四個環節開展食品安全隱患評估、暗訪抽檢、消費者調查等形式,了解各監管部門分別對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等環節的重點食品抽檢合格率情況(重點是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情況和生產經營企業抽檢合格率情況等)以及近兩年食物中毒發生情況和食品案件查處情況等,進一步摸清全市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隱患和風險,并逐條詳細列清楚。
(二)全市食品安全監管狀況。各有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人員狀況,執法人員情況、學歷結構情況,是否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目標考核以及經費投入情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開展情況,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情況、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開展情況、食品安全示范點創建情況以及本部門食品安全監管取得的主要成績和經驗,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有哪些意見和建議等。
根據對轄區食品安全狀況、食品安全監管狀況的評估,各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食品安全整改方案,方案要細化、量化,責任分工和整改措施要明確具體。自查情況報告和整改方案于年4月25日前報市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5月1日前制定出全市的食品安全整改方案。
第二階段:全面整改(5月2日至5月20日)
(一)各類食品企業主要任務。針對自查發現的問題,每家企業都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主動抓緊實施,確保整改工作成效。
(二)各部門主要任務
1.根據整改方案要求,在強化日常監管的基礎上開展全面監督檢查,有針對性地加大整治力度,確保取得實效。
2.監督并幫助企業自查自糾,全面整改。
3.年5月22日前上報整改階段工作總結。
(三)市政府督查組主要任務
1.督促各相關部門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實各項整治措施和整改目標。
2.以明查暗訪的形式抽查生產加工企業100家(其中小作坊不少于50家),經營企業100家(其中集貿市場不少于20家,食品連鎖店和小食品店不少于50家),餐飲企業100家(其中學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不少于50家),定點屠宰場15家。
3.對在明查暗訪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各相關部門,并督促各縣(市)、區和監管部門進一步強化對問題環節、問題企業的整改。
第三階段:總結提高(5月22日至6月30日)
(一)各類食品企業主要任務
對自查整改情況進行總結,并將整改成果轉變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制度機制,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安全意識、誠信意識,切實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控制能力,確保所生產經營食品的質量安全。
(二)各部門主要任務
1.對整改情況進行評估驗收。
2.總結整改工作經驗,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長效工作機制。
3.理清食品產業發展思路,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促進食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從根本上提升食品信譽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4.對三個月食品安全整頓情況寫出專題總結報告,于年6月25日前報市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市政府督查組主要任務
1.對照重點督查內容,對相關單位整頓情況進行全面評估驗收。
2.根據三個月督查工作情況,向各相關單位反饋督查意見。
3.寫出督查工作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督查工作開展情況;開展食品安全整頓情況;取得的主要成績、經驗和特點;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及對策;對全市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議)。
在此期間,市食品安全領導工作小組將組織有關監管人員對各縣(市)、區食品市場進行明查暗訪、監督抽檢,有針對性地評估各部門整頓工作績效。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整頓工作的各項任務和要求。
各級政府要將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列入議事日程,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地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加大經費投入,明確監管責任,建立工作機制,納入目標考核,督促工作落實,確保整頓工作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二)強化依法履職,密切協作配合,切實承擔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發揮執法監管整體效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部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的綜合協調,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公布、重大事故查處等工作。農業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對生產中或者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監督抽查。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督管理。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衛生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餐飲服務環節和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商務部門負責畜禽屠宰環節整頓。衛生、質監部門負責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發展改革部門牽頭會同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負責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發展改革、財政部門負責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能力建設。新聞宣傳和其他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專項整頓工作。各相關部門要互通信息,對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嚴厲打擊。
(三)突出監管重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預防為主的管理體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分析研究食品安全形勢,突出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品種、重點時段,加強風險監測,主動收集、研究、評估食品安全信息,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要嚴格食品生產經營的許可準入,把好入口關;要加強日常監管,嚴格食品安全各項標準制度落實,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要加強檢驗檢測,加大高風險食品的抽檢頻次;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發現查處違法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要加強執法銜接,聯合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查。
(四)規范信息收集,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進一步規范信息收集和制度,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逐步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體系。
(五)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關心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要利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安全法律知識的宣傳,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整頓的重大意義,及時報道各地、各有關部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營造濃厚的食品安全輿論氛圍。堅持正面宣傳引導為主,同時,對食品安全違規違法行為及時予以曝光。
(六)突出企業責任,大力推進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責任主體意識,提高企業守法遵章的法律意識和自律意識,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勵和引導企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逐步構筑誠信效果可評價、誠信獎懲有制度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
(七)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食品安全監管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要加強基層執法隊伍思想建設、業務建設和作風建設,提高執法隊伍素質和依法行政水平,明確執法責任,嚴格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著力糾正執法監管中的不作為、不到位和亂作為的問題,努力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加強食品監管員、協管員和信息員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加大基層執法單位執法裝備、檢測設備、檢測經費的投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應機制,提高基層監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