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對環境的影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化學除草劑;發展進程;現狀;危害;對策
中圖分類號 S48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8-0176-01
ImpactofChemicalHerbicidesonEnvironmentandCountermeasures
ZOU Ku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Hunan 41700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harm of chemical herbicides,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harm of chemical herbicides residue,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nces for rational use of chemical herbicides.
Key wordschemical herbicides;development process;situation;harm;countermeasures
用化學除草劑有防治雜草具有效果好、工效高、成本低及簡便易行等特點,在“三農”經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對農業穩定、快速、健康發展貢獻巨大。但因在化學除草劑的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存在極大的不規范,殘存在土壤、作物中的化學除草劑已成為改造生態環境的重要瓶頸,如何減緩生態危害、加強綜合治理對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很強的現實和發展意義。
1化學除草劑的發展進程
化學除草劑2,4-D在1942年被發現與應用,自此化學防治雜草技術開始應用于農田。但人們在1980年以前開發利用的化學除草劑品種少且結構單一,最早的有機除草劑為酚類化合物,與無機除草劑相比,其優點是用量低,但對雜草的選擇性高。1975年Levitt開發出第1個高效品種綠磺隆,1976年磺酞脈類除草劑研究獲得成功[1]。1980年后為化學除草劑鼎盛期,每年開發新品種達18個以上,并向超微量、超高效方向發展,開發超高效、廣譜、低毒、高選擇性及低殘留的除草劑新品種,將防治雜草技術提升到全新水平。我國僅1999年就有45個稻田復配除草劑品種獲準登記,美國已經研制出的抗除草劑類型及品種有草甘膦、草銨膦咪唑啉酮類、稀禾啶、磺酰類等[2]。為減少對土壤和作物的殘留和傷害,2003年12月31日起全球禁用的450種農藥中,有13類為除草劑,其中我國有14種屬于被禁范圍。
2使用現狀及危害
2.1使用現狀
農業部農推中心2008年數據顯示,全國除草劑總需求量7萬t,選擇性強、安全高效的除草劑需求量增加[3]。我國市場廣泛應用節嗜磺隆、胺苯磺隆、氯磺隆、毗嗜磺隆、苯磺隆、玉嗜磺隆、煙啼磺隆、氯喀磺隆等[4],已成為實用型農業技術,在農藥產品所占比例最大。
2.2危害
除草劑殘留藥害已經成為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使得對水和土壤中除草劑殘留的測定成為該除草劑應用的前提[3]。受土壤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殘留物對敏感后茬輪種作物產生藥害,甚至發生在施用2~3年后[4]。芐嘧磺隆是全球范圍內大面積施用的內吸型、傳導型磺酰脲類除草劑,其極易對生態環境、糧食作物產量、食品安全和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潛在的危害[5-6]。部分除草劑在大面積推廣中產生藥害,尤其是隱性藥害對產量影響很大,造成除草不增產或者除草減產的不良后果[7]。由于栽培耕作制度變化、廣泛應用除草劑、除草劑混用、轉基因作物等問題,引起雜草群落變化,雜草抗藥性增強,致使常用除草劑藥效明顯下降,不同作物對除草劑的要求差異較大。如何解決對后茬作物毒害問題,成為除草劑應用中亟待解決的問題[8]。
3減少化學除草劑危害的對策
3.1加快政策法規建設,健全化學除草劑殘留處理制度
農業環境保護立法,目的是保護現有生物物種栽培,協調發展農業生態環境,有效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目前,要從全球環境考慮農業生態系統環境立法,將依然處于空白領域的土壤污染作為重要研究領域進行立法和修訂,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2加強標準體系制訂,為除草劑污染提供治理標準
積極對接國際環境質量標準,改行政手段為技術手段,總結先進生產經驗,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增加化學除草劑污染在治理標準體系中的比重,完善農業環境技術控制、標準控制體系,科學制訂我國農業生態環境質量標準。
3.3加強除草劑使用培訓,有效降低使用過程中的殘留
建立農民培訓長效機制,引導農民科學使用除草劑,樹立環保意識。廣泛開展農村環境調查研究,依據區域經濟選擇除草劑類型,做到科學合理施用,減少除草劑殘留量。
3.4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綜合治理除草劑殘留環境
政府要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鼓勵發展綠色農業,鼓勵生產、經營企業推行優質、低毒、低殘留的化學除草劑,并對從業者給予經濟補償,通過降低稅費等措施,達到有效減少未來農業生產中化學除草劑對環境的危害。
3.5加強政策引導,注重輿論宣傳建設
農業中農藥、化肥、化學除草劑等大量使用引發的食品安全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非關稅壁壘。我國該堅持政策引導、輿論宣傳,調結構、轉方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加強政府與除草劑生產經銷企業間的合作,大力宣講有關環保知識,改變除草劑的亂用、濫用局面。
3.6加強技術創新,推進科技創新建設
加大科研攻關,鼓勵技術創新,研發新型降解和低毒、無毒、低殘留、無殘留的化學除草劑,利用助劑控制長殘留除草劑,利用解毒劑解除毒害
作用,利用活性炭吸附清除殘留,應用微生物修復篩選和構建高效菌株修復污染的土壤,從技術源頭上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7加強政府監督管理力度
增強環保法治意識,提高執法人員素養,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執法監督。監控除草劑生產企業,在除草劑使用前進行生物技術測定,實行嚴格
的淘汰制,科學監測使用過化學除草劑的土地,按“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罰”的原則承擔社會責任,將化學除草劑使用風險降至最低限度,引導農
業向環境友好型發展。
4參考文獻
[1] 歐陽天贄.除草劑節嗜磺隆在幾種粘粒礦物與地帶性土壤表面的吸附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3.
[2] 崔廣平.論入世后中國農產品貿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法律對策[J].當代法學,2005,19(5):135-140.
[3] 張蓉.幾種磺酞腮類除草劑高效薄層析殘留測定技術及應用[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03.
[4] 林曉燕.節啥磺隆降解菌的分離鑒定特性研究及生態學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5] 楊麗.安全劑 R-BAS-145138對綠磺隆、單嘧磺隆和金豆解毒效果的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05.
[6] 張艷.多孔木炭固定化微生物對土壤中芐嘧磺隆的吸附和降解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09.
摘要:體育教學環境是體育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和完成高效體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保證。文章從體育教學環境的構成要素出發,系統地分析了體育教學環境各因素對體育教學的影響及其優化策略,為改善教學效果,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環境;優化策略;
正常的教學活動離不開一定的教學環境,教學環境的好壞對于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以及教學質量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響。體育教學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的活動,科學合理的教學環境是教學任務完成的重要基礎保證,是體育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之一。體育教學環境主要分為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兩個方面,其中物質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場地器材等因素;心理環境主要包括校園體育文化、體育教學課堂氣氛以及體育教學人際關系等因素。
一、體育教學物質環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一)體育教學的自然環境
體育教學的自然環境是指體育教學場所的空氣質量、溫度的高低、光線的強弱、聲音的大小、顏色的深淺、氣味等。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的身心活動,生理上引起不同的感覺,心理上產生情緒、形成情感。如在室外場地進行體育教學時,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高溫度、強光線極大地挫傷學生的熱情,如有綠樹成蔭的場地,在樹蔭下進行體育教學,則能給教師和學生帶來舒適和涼爽的感覺;光線也是影響著體育教學的進行,在室內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擁有合適的光線或照明,光線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強、太刺眼,太強或太弱都會引起視覺的不適嚴重則會引起眩暈等癥狀的出現;噪音也是給體育教學中教師講解和師生交流等帶來極大的困擾,噪音是指一些令人感到煩躁、不愉悅以及一些無關自身因素的聲音,噪音在刺激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會使人感到心煩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
(二)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
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是構成學校物質環境的主要因素,是體育教學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基礎。標準的體育場地和充足的體育器材是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保證。任何體育課程內容都是需要在一定的場地上才能進行教學和學習,每個項目都需要對應的場地才能進行教學和學習,不同項目需要不同的場地來進行教學,當然有些場地是可以共用,但是需要不同的項目設備。在體育器材方面,標準的器材能使得學生在運用時感到舒適,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充足的器材則是保證學生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的有效性??茖W合理的體育教學物質環境可以有效的促進體育教學的健康進行。
二、體育教學的心理環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體育教學的心理環境主要由校園體育文化、體育課堂氣氛和體育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構成。;和諧的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校園的人際關系建造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活躍的課堂氣氛能讓教師體驗到工作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些對創造一個美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體育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一)校園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是學校體育傳統與風氣最直接的體現,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空間,以校園精神為載體的群體文化,是師生在體育教學和科研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一個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不僅能陶冶師生們的情操,而且能給學生的體育興趣及體育精神享受上帶來積極地推動作用;濃烈的校園體育文化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也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二)課堂氣氛
體育教學課堂氣氛是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和學生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情緒和情感狀態。這種情緒和情感狀態一旦形成就會產生一種持續的固定的作用,從而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態度甚至道德行為。教學氣氛是否融洽,直接影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心態及教學的成效。
(三)人際關系
體育教學中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體育教師與體育教師間的關系、體育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些人際關系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體育教學的人際環境。這種人際關系影響著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主要是影響著體育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情緒和行為表現,從而影響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實踐者,他們之間的關系將決定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和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體育教師間的相互配合將能有力的推動和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體育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體育教學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他們之間的關系則決定教學活動是否順利進行,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三、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途徑
(一)學校體育教學物質環境的優化策略
體育教學所需要的場館、器材等,是體育教學的物質環境,它直接制約著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這也是體育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學校要根據學生規模和需要,加大對這些硬件的投入,以滿足學校體育教學的需要,以便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在體育場地的建設和布局上也是要遵循體育運動的規律,要符合學生身心的特點以及審美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本校的有利環境,通過科學地設計、巧妙的布置各種器材設施。同時與體育教學相配的體育圖書資料,能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運動知識;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能使學生更直觀的欣賞和感受體育的項目的奧妙。
(二)學校體育教學心理環境的優化策略
1.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方面,首先要積極開展各種體育項目的比賽,如定期舉辦全校性的田徑運動會和各種球類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讓他們體驗到運動快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感;其次,要加強學校運動訓練隊的訓練和管理,爭取在各種比賽中贏得榮譽,從而激發更多的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和興趣;最后,要多方面多途徑的進行體育知識的宣傳,如開展體育知識競賽和講座,以板報或廣播的形式讓同學們及時的了解體育時事新聞,增加學生的體育信息,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
2.建立和諧寬松的體育課堂教學氣氛
“共同參與,互相合作”是現代體育教學的重要特征。體育教學課堂氣氛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教師的人格魅力及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否能影響和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之中。同時教師還要善于處理課堂上同學間偶爾出現的爭議,不能讓學生間產生矛盾而影響課堂氣氛。另外,教師還要樹立科學的學生觀,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中交流自己的觀點、看法,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教學氣氛。
3.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
在體育教學的人際關系方面,體育教師之間要努力培養自身高尚的教師道德情操,對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要充滿熱情,積極地投身體育教學研究工作,相互之間要互相交流學習,相互之間進行良性的公平的競爭,打造一支團結友善的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體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倡導的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是師生關系,在課外是朋友關系,教師要公平的對待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要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成為學生真正的好朋友。在學生之間的關系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加強集體合作配合的練習項目,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流,使學生能在互相團結合作的環境下學習和提高,從而在互相學習和幫助的環境下建立起親密的同學關系。體育教學人際關系是體育教學心理環境中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因素,它最直接的影響著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是構建體育教學心理環境的重中之重,是能否獲得良好體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郭軍,周宗惠.再論體育教學環境的調控和優化[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1(1).
[2]姚蕾.體育教學環境的構成要素、功能與設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9):649-651.
[3]孫衛衛.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策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4):124-127.
關鍵詞:社區精細管理;高血壓;依從性
高血壓是人類較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是我國人群腦卒中及冠心病發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我國人群監測數據顯示,心腦血管死亡占總人數的40%以上,其中高血壓是主要危險因素[1-3]。因此,有效的進行血壓控制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及死亡。目前,高血壓控制主要方案是藥物治療和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患者血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重要的一方面是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差。本臨床旨在觀察社區高血壓精細化管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區全部是電子系統網格化管理,對所管轄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家庭檔案、電子病歷一體化,能夠更好地進行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等慢性病的管理。本觀察為電腦隨機選取我社區站2013年1年精細化管理的125例高血壓患者及一般管理的125例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條件:明確診斷為高血壓;在我社區建立正式健康檔案并長期接受管理的患者。
1.2方法
1.2.1精細化管理 全科醫生每月主動對其管理的患者進行面對面的隨訪,了解高血壓相關癥狀變化及有無并發癥的情況,進行詳細查體,詢問服藥的規律及血壓控制情況,對患者進行生活行為指導,如低鹽飲食鹽攝入量
1.2.2一般管理 是指每年不少于4次的面對面隨訪,了解相關病情,進行詳細查體,詢問服藥的規律及血壓控制情況,對患者進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指導。對于病情有變化的患者每2w進行1次隨訪,待病情穩定后常規隨訪。
1.3評估方法 調取2013年1月~12月1年的電子病歷,通過健康指導記錄,測定的收縮壓、舒張壓,及規律服藥情況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與檢驗,P
2結果
通過對250例高血壓患者1年不同管理方式的研究發現,通過精細化管理的觀察組患者依從性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明顯提高,觀察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和對照組患者相比顯著降低,見表1,表2。
3討論
高血壓是社區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并且患患者數持續增長,但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仍然很低,2010年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我國高血壓患者總體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明顯較低,分別低于50%、40%和10%。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若血壓控制達標不但能減緩高血壓病情發展和嚴重并發癥的產生而且會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醫療資源,降低了患者個人及社會醫療費用。
國內外很多研究證明高血壓的規范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國,社區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血壓控制不理想,通過規范化管理可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及血壓控制率[4,5]。社區規范化管理是降低患者血壓,預防高血壓繼發疾病,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措施[6-8]。所以,對于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指導,制定嚴格的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可顯著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好的控制血壓水平、延緩并發癥發生,降低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
社區實行電子信息網格化管理后在很大程度上為全科醫生進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平臺,能夠更好地、更個體的進行健康指導。根據我社區電子病歷1年的記錄指出高血壓精細化管理能夠使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明顯提高,有效的提高了高血壓的控制率。通過精細化管理的高血壓患者能夠對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發生、發展及并發癥有了充分的認識,建立了正確的健康理念及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能夠改正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了服藥的依從性。因此,規范高血壓精細化管理能夠針對不同患者進行更加個體的健康指導及藥物使用,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提高患者藥物使用的依從性,從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Jossa F,Farinaro E,Panico S,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hypertension:the Olivetti heart study[J].Hum Hypertens,1994,8(6):672.
[3]Sundstro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
[4]Antihyp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Attack Trial Collaborative Reasearch Group.Diuretic versus al phablocker as first result from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ALL HAT)[J].Hypertension,2003,42:239-246.
[5]王惠銘.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的影響[C].浙江,2012:232-233.
[6]張繼彪,徐云梅,趙金珍.高血壓的社區規范化管理模式與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2):46-47.
為探討血府逐瘀湯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筆者于2005年4月-2008年3月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并同期應用洛伐他汀治療作為對照?,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71例患者均就診于本院神經內科。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43~75歲,平均(52.4±6.5)歲;高血壓病13例,冠心病10例;21例頸動脈彩超檢出硬化斑塊。對照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45~72歲,平均(53.5±6.3)歲;高血壓病12例,冠心病9例;20例頸動脈彩超檢出硬化斑塊。2組性別、年齡及高血壓病、冠心病等疾病構成及治療前血脂、頸動脈內斑塊、內-中膜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入選患者同時符合缺血性腦卒中及高脂血癥診斷標準[1-2],并且頸動脈彩超發現內-中膜增厚和(或)伴有軟斑塊形成者。
1.3 排除標準
①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②現正在服用降脂藥且持續2周以上者;③繼發性高脂血癥;④糖尿病患者;⑤合用抗凝劑及其他影響脂代謝藥物者。
1.4 治療方法
入選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降血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細胞代謝等。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洛伐他汀,20 mg/次,每晚服。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府逐瘀湯(藥物組成、劑量見《醫林改錯》,由本院中藥房采用煎藥機煎藥封裝),每劑分2包,100 mL/包,1包/次,早、晚各1次。2組均用藥3個月。
1.5 觀察指標與方法
①所有觀察病例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查血脂,包括血清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抽血前1 d禁高脂飲食,禁食12 h抽取靜脈血,血脂采取酶法,以放射免疫法測定濃度。②頸動脈彩超。由專人負責,應用Aloka5500彩色超聲儀測量頸總動脈距分叉1 cm處內-中膜厚度,測3次取平均值。仔細觀察斑塊表面的形狀及內部回聲情況,并測量斑塊大小、數量。③安全性指標。用藥期間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重點觀察肝、腎功能及胃腸道反應,每月檢測1次肝、腎功能及血常規。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x±s表示。同組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資料t檢驗,2組間比較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情況
(見表1)表1 2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變化情況(略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2組頸動脈超聲檢查情況
(見表2、表3)表 2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內斑塊大小比較(略)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3 2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內-中膜厚度比較(略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安全性觀察
治療組用藥后僅1例出現上腹飽脹,改為飯后服用,并對癥處理后得以改善,其余患者未發生明顯肝、腎功能損害。對照組1例出現上腹脹痛;1例出現谷丙轉氨酶增高,但未超過2倍;1例出現下肢肌痛,但肌酸激酶未見升高,均堅持服完療程,其余患者未發生明顯肝、腎功能損害。
3 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基本病因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其最早累及的是動脈內膜。當粥樣硬化斑塊致血管腔狹窄超過60%時,臨床上往往出現癥狀[3]。脂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調脂治療是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環節。大量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具有降脂、抗動脈硬化、調節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但其不良反應較多,尤其是對肝功能的損害和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等方面較為嚴重。缺血性腦卒中屬中醫學“中風”范疇,多與痰瘀相關?!端貑枴ねㄔu虛實論》云:“仆擊,肥貴人則膏梁之疾也。”明確提出,肥胖之多痰濕者,以及嗜食膏梁厚味滋生痰濕者易患中風。朱丹溪治中風以痰濕立論,強調中風病乃“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又曰“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右屬痰”?!稄埵厢t通》提出:“凡癱瘓瘛疭、半身不遂等證,皆伏痰留滯而然……不祛痰邪,病何由愈?!爆F代研究亦表明,痰瘀證患者血脂、血液流變學、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等均明顯異常[4],而這些均是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據此,治療宜用活血化瘀之法。血府逐瘀湯是活血化瘀療法中的一個常用方劑,載于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方中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通血脈,并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桔梗、枳殼開胸引氣,氣行則血行;生地黃涼血清熱,配當歸養血潤燥,使瘀祛而不傷陰;甘草緩急,通百脈以調和諸藥。紅花、桃仁、赤芍、川芎4味藥為活血化瘀法的核心,而以桔梗主升、枳殼暢中、牛膝主下,貫通上、中、下氣血,再用當歸、生地黃養血補血活血,加甘草和中防止傷胃氣。本方不僅行血分之瘀滯,又解氣分之郁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氣行瘀祛,諸證可愈?,F代研究發現,許多單味活血化瘀藥對人體血脂、血流動力學具有影響[5-7]。本研究表明,組方后的血府逐瘀湯降脂療效顯著,其作用與洛伐他汀相當。
頸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是反映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頸動脈超聲是診斷、評估頸動脈壁病變的有效手段之一[8],在缺血性腦卒中的流行病學調查、預防以及治療的有效性評價中起著重要作用。本觀察結果顯示,血府逐瘀湯可明顯減少粥樣硬化的斑塊,減小頸動脈內-中膜的厚度,從而具有抗動脈硬化的功效,其降脂作用可能是其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 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29(6):379.
[2] 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7,25(3):169-175.
[3] Lacroix P, Aboyans V, Criqui MH, et al. Type-2 diabetes and carotid stenosis:A proposal for ascreening strategy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J]. Vascular Medicine,2006,11:93-99.
[4] 肖 艷,鄒 旭,羅 英.痰瘀兼夾型高血壓病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4,4(17):2246-2247.
[5] 王 鵬,張 晗,張信誠.川芎嗪注射液對頸動脈粥樣硬化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3,17(4):267-269.
[6] 肖洪彬,趙燕明,王 海.桃仁、紅花配伍對慢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05,22(4):75-76.
【摘要】
目的 :觀察血液透析方式對維持性透析(MHD)患者的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OPP)分子水平清除的效果。方法:選擇MHD患者單次血液灌流串聯血液透析組(HP+HD組)60例,以及第7天行單純血液透析組(HD組),單次血液透析濾過(HDF)60例,尿毒癥未行血液透析(NHD)患者60例,健康對照組(CG)20例;檢測血清中AOPP濃度。結果:①NHD、HD、HD+HP、HDF四組患者未治療前血AOPP水平均高于CG(P
【關鍵詞】 血液凈化方式 晚期蛋白產物 療效
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products,AOPP)屬于大分子尿毒癥毒素,是加速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1]。本研究旨在觀察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AOPP的影響,為臨床預防MHD患者心血管并發癥提供新思路。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透析中心患者120例,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54例,糖尿病腎病19例,高血壓腎小球疾病33例,梗阻性腎病8例,多囊腎6例;120例患者中,男73例,女47例;年齡29~76歲,平均(51.851±13.034)歲;透析齡9~139個月,平均(47.158±41.321)個月;Kt·V-1值為1.445±0.363;所有患者均無急慢性感染、急性心臟、肝臟、胃腸道及腦血管等嚴重并發癥,分為聯合組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60例及第7天(168 h)HD治療和血液透析濾過(HDF)組60例。尿毒癥未行血液透析患者(NHD)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齡30~77歲,平均(52.861±14.434)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25例,糖尿病腎病9例,高血壓腎小球疾病21例,梗阻性腎病3例,多囊腎2例。健康對照組(CG)20例,男13,女7例,年齡30~68歲,平均(49.342±11.544)歲。各組患者年齡、原發病、血清白蛋白、透析齡、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及Kt·V-1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采用HA130型樹脂血液灌流器(麗珠醫用材料廠生產);金寶PolyamixTM膜(聚芳醚砜膜)透析器,面積1.4 m2;金寶PolyamixTM膜(聚芳醚砜膜)透析濾過器,面積1.4 m2,后稀釋法;瑞典金寶透析機,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液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濃度分別為140、2.0、110 mmol·L-1。
1.3 方法
聯合組采用HP+HD治療,灌流器串聯在透析器之前,肝素首量為0.7 mg·kg-1,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追加8~10 mg·h-1,上機后血流量為200 mL·min-1,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1,先灌流加透析2 h后,取下灌流器,再繼續透析2 h,共4 h。常規HD組,每周3次;HDF組每周3次全部行HDF治療;HD及HDF肝素首量為0.3~0.5 mg·kg-1,追加6~8 mg·h-1,血流量均為200 mL·min-1。
MHD患者于治療前0、2、168 h分別從動脈端取血4 mL,其中2 mL低溫離心血清,置-70 ℃貯存備檢;另外2 mL檢測白蛋白水平,用于校正因超濾脫水對治療后被測值的影響。
1.4 血清指標檢測
AOPP的檢測按文獻[1]的方法加以改進,取血清50μL,PBS稀釋至500μL,以PBS 500μL作空白對照,以氯胺2T溶液為標準曲線;4 ℃,12 000 r·min-1離心30 min;抽取離心管底層液體100μL,加10μL冰醋酸混勻;以PBS加冰醋酸作空白管;核酸分析儀(Pharmacia Biotech)測340 nm吸光度(A)值;AOPP的濃度以氯胺2T含量表示(單位μmol·L-1)。
1.5 統計學處理方法
定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或獨立t檢驗,多個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齊采用近似F檢驗Welch法。
2 結果
2.1 治療前各組血AOPP水平的變化
NHD組、HP+HD組、HD組、HDF組患者治療前血AOPP水平均高于CG, 差異有顯著性(P
2.2 各組治療前后比較
HD組AOPP濃度反而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
2.3 透析及灌流治療后兩組各指標降低的差值的變化
透析前HP+HD組和HDF組AOPP濃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AOPP濃度下降分別為(64.581±22.376)μmol·L-1、(75.529±15.766)μmol·L-1,降幅分別為35.06%、38.82%,差異有顯著性(P
2.4 HP+HD治療前后AOPP濃度與時間關系
HP治療后AOPP水平下降,停止HP治療隨時間延長AOPP水平逐漸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AOPP是Witko Sarsat在1996年首先發現報道的一種尿毒癥毒素,是近年研究的熱點[2]。我們研究發現NHD組、HP+HD組、HD組、HDF組患者血清AOPP濃度升高,且透析組患者血清AOPP濃度高于NHD組,隨腎衰進展AOPP逐漸升高,與文獻[3]報道相一致。其原因是慢性腎衰竭早期體內即已出現氧化和抗氧化系統失衡,氧化應激增強,并與腎衰竭同步進展;而在維持性血液透析階段,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和內毒素入血導致補體反復被激活,活化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介導炎癥因子釋放,使之產生更多的活性氧簇和含氯氧化物如次氯酸,人為引發了更為強烈的氧化應激,攻擊、氧化體內蛋白質的氨基酸殘基,產生具有雙酪氨酸的交聯結構,導致蛋白氧化損傷,各種蛋白質氧化的終末產物總稱為AOPP[4-5]。
氧化損害可以發生于各種蛋白質,故AOPP相對分子質量高低不等,其分為高相對分子質量(HMW,595 200 Iu)和低相對分子質量(LMW,59 520 Iu)兩種,前者主要是氧化的白蛋白,后者主要是受損蛋白的集合體。蛋白質一旦被氧化損害即不可逆,其功能將發生變化。AOPP在體內外均可激發單核細胞的呼吸爆發,刺激單核細胞合成,釋放大量促炎性細胞因子如IL-1、IL-6、TNF-α等,促發細胞炎癥效應,并同時激發中性粒細胞的呼吸爆發,導致更強的氧化應激,正反饋增加自身的形成并增強對單核細胞的效應,進而造成慢性腎衰竭的全身微炎癥狀態,是慢性腎衰竭免疫功能紊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變、透析相關性淀粉樣變等長期并發癥發生過程中的重要致病環節[6-7]。
本研究表明,HD對AOPP無效果,與文獻[8]報道相一致,而且本資料中透析器膜是聚酰胺高分子合成的,合成膜具有更多的吸附蛋白作用。HDF和HP單次治療只清除一部分毒素,透析間期再次上升。HD不但不能清除AOPP,經HD治療后AOPP反而升高,HD患者由于免疫細胞與透析液中污染的內毒素接觸而被活化,活性氧的生成進一步增加;同時透析過程中維生素C等水溶性抗氧化物質丟失以及維生素E的活化障礙均可加重氧化應激;另外,AOPP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HD難以清除。
HA130型血液灌流器采用一種新型的中性合成樹脂,其吸附能力取決于組成的縱橫交錯的微孔結構,平均孔徑達13~15 nm,含130 g樹脂,達1 000~1 500 m2比表面積,從而決定了其巨大吸附容量,通過物理吸附及疏水基團的相互作用而發揮其吸附作用,對中分子物質具有較強的非特異性吸附,其暴露于血液的吸附表面積遠遠大于血液透析器的表面積,所以可有效清除AOPP,本研究能證實其HD+HP組單次吸附AOPP比HD組有效果,但效果有限,說明HP能吸附一部分高分子物質[8]。有文獻報道AOPP的水平并沒有隨HP次數的增加而逐漸下降,估計雖然每次HP使AOPP水平很快下降,但透析間期AOPP水平的增長抵消了其清除效率[9]。
本研究結果還提示,HDF清除AOPP下降幅度大于HP清除下降幅度,效果更佳,與文獻[9-10]報道相一致,HDF能清除大分子。HDF采用高分子聚酰胺膜合成透析膜,具有孔徑比HD膜孔徑大,因此有較高的通透性,并在HD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流作用,加強了大中分子的清除,濾器較高的超濾率有利于蛋白質沉積于透析膜表面,而且合成膜具有更多的吸附蛋白作用。HDF對AOPP的清除不僅僅依賴于膜孔徑的機械屏障作用,膜的吸附作用可能更為重要,所以對AOPP的清除雖然HDF比HP更有效,但是還不能完全清楚AOPP。
本研究證實常規MHD不能清除AOPP,有文獻報道隨著時間的推移,AOPP有升高的趨勢[9]。因AOPP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所以有條件者采取HDF或者HD+HP取代HD治療尿毒癥將有望減少AOPP積蓄,延緩尿毒癥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不能進行HDF的單位,間斷行血液灌流治療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措施。但長期HDF和HD+HP治療MHD患者的可行性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Santangelo F,Wit ko-Sarsat V, Drueke T, et al. Restoring glutat hione as a t herapeutic strateg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Nephrol Dial Trans plant,2004,19 (8):1951-1955.
[2] Witko-Sarsat V, Friedlander M, Capeill re-Blandin C, et al.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s a novel 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uremia[J]. Kidney Int,1996,49(5):1304-1313.
[3] Kalousova M, Zima T, Tesar V, et a1.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in hemedialyzed patients[J].Blood Purff,2002,20(6):531-536.
[4] Descamps Latscha B, Jungers P, Witko Sarsat V. Immune system dysregulation in uremia: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J].Blood-PurifK,2002,20(5):481-484.
[5] Descamps Latscha B,Drueke T, Witko Sarsat V. Dialysis-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Biological aspects, clinical consequences, and therapy[J].Semin Dial,2001,14(3):193-199.
[6] Witko Sarsat V, Gausson V, Descamps Latscha B. Are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potential toxins?[J] .Kid-ney Int Suppl,2003,(84):S11-14.
[7] WitkoSarsat V,Gausson V, Nguyen AT,et al. AOPP-induced activation of human neutrophil and monocyte oxidative metabolism:a potential target for N-acetylcysteine treat-ment in dialysis patients[J].Kidney Int,2003,64:82-91.
[8] 劉 俊,劉志強.血液凈化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全段甲狀旁腺激素的影響[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4,24(2):234-235.
[關鍵詞] 集束化護理;腦出血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b)-014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opera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th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all patients adopted the operatio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cluster nursing servic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changes of coagulation indexes at 1 week after op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4.00% vs 78.00%),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Cluster nursing; Cerebral hemorrhage operation; Deep vein thrombosis; Incidence rate
腦出血疾病在臨床腦血管類疾病中十分常見,具有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F階段腦出血主要通過手術方式予以治療,見效快且效果理想,但是經過手術治療后極易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w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可見腦血管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手術治療效果以及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2]。為探究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作用,該院特方便選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間來該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腦出血患者進行了相應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擇取于來該院進行治療的100例腦出血患者參與研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模糊、神志不清、語言障礙或嘔吐等臨床癥狀,經過腦部CT和MRI檢查后確診符合腦出血診斷標準,且已明確出血部位。現已排除腦干出血患者、血腫累及腦干患者、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患者、顱內感染患者、全身感染患者以及伴有凝血機制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手術禁忌證。以患者入院接受治療時間作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50例患者,對照組中有男36例,女14例,年齡45~81歲,平均(60.2±4.8)歲,包括殼核出血患者11例,皮層下出血患者14例,丘腦出血患者13例,小腦出血患者12例,6例患者腦出血有破入腦室現象;研究組中有男32例,女18例,年齡44~82歲,平均(61.5±5.1)歲,包括殼核出血患者13例,皮層下出血患者15例,丘腦出血患者11例,小腦出血患者11例,8例患者腦出血有破入腦室現象;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小骨窗微創開顱手術予以治療,并行常規護理服務,包括患者術后的飲食護理以及肢體護理等。研究組:患者行小骨窗微創開顱手術予以治療,并行集束化護理服務,具體護理內容包括:①健康教育:腦出血具有起病急、病發突然的特點,常在患者不易察覺的情況下突然發病,家屬對該疾病的護理工作一無所知因此發病后會顯得十分慌亂,易因錯誤護理造成加重患者病情[3]。因此在患者發病入院后,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并與其家屬進行溝通,為其講述該疾病的發病原因以及正確的護理方式,并告知患者和家屬該疾病的治療方式、效果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做好預防措施,增加患者和家屬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重視。②基礎護理:患者術后應穿著干凈寬松的病服或其他衣物,其下肢應穿彈力襪預防靜脈曲張以及靜脈血栓。術后患者可進行肢體活動后,為患者進行更換,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同時指導家屬正確的肢體護理措施。患者術后初期飲食應以流食為主,后隨著病情減緩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注意多食用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手術期的營養流失[4]。由于術后患者長時間臥床導致胃腸道功能受損,因此需要多食用水果以及蔬菜促進腸胃功能恢復。鼓勵患者每天進行排便,但是注意力度,避免腹腔內壓力過大。③生命體征監測與病情觀察: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若出現異常時及時上報主治醫生并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監測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標,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時刻注意患者的下肢膚色、體溫以及皮膚彈性,每天進行下肢周徑測量,做好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④早期預防護理:術后患者可進行肢體活動后須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初期可幫助患者進行肢體被動鍛煉,尤其注意下肢鍛煉,指導家屬下肢按摩手法。每天需握住患者腳踝進行內外翻康復訓練,通過腳部訓練帶動下肢腿部肢體活動,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在進行早期康復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活動量適中,避免患者過度勞累。
1.3 臨床觀察指標
①護理滿意度:通過該院自制護理滿意情況調查表進行調查,共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級,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斷標準以國際靜脈血栓預防研究組織制定的標準為依據,患者術后1周時進行下肢腎靜脈造影檢查,觀察患者下肢靜脈血液流通順暢程度,出現的所有股靜脈、N靜脈等均可被歸納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范疇;③術后1周時進行凝血指標檢查,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4項。
1.4 統計方法
該組針對為腦出血手術患者行集束化護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通過t檢驗,P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該次研究共發放100份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共回收100份問卷,且填寫內容真實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100.00%)。研究組50例患者中總滿意患者47例,總滿意度(94.00%);對照組50例患者中總滿意患者39例,總滿意度(78.00%);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16,P=0.021
2.2 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研究組50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4.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0例患者共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10例,發生率為(20.00%),組間數據在統計學中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61,P=0.014
2.3 凝血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1周進行凝血指標檢測,經過檢查后兩組患者的4項凝血指標數據計算結果,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腦出血手術患者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
被當前各個國家學者所公認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有三,分別為血流遇阻或滯緩、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內膜破損[5]。而腦出血患者受到特殊病情以及手術操作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L險較大,具體原因較多,主要包括下述幾項原因。
3.1.1 手術制動與活動障礙 腦出血患者的手術時間較長,在此期間患者只能保持同一不變,這就導致患者血流減緩,易因此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6];此外,腦出血疾病可導致患者一側肢體運動受限,或出現昏迷等癥狀,需長期臥床休養治療,使患者的正常肢體活動障礙,致使其血流減緩,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3.1.2 藥物刺激 腦出血患者術后需進行藥物輔助治療,保證治療效果,常用吡拉西坦、甘露醇或抗生素等藥物,這些藥物會刺激患者血管,長期使用或反復使用均會損傷患者的血管壁,加強血管通透性,造成血管內膜破損,進而釋放出較多的血管活性物質,致使患者血小板出現聚凝或黏附情況,血流不通則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7]。
3.1.3 患者出現脫水情況 患者需通過甘露醇或速尿等藥物進行腦水腫預防治療,而這些藥物會使患者出現反復嘔吐的癥狀,導致胃液減少以及血液中的水分減少等情況,進而是血液因缺水而濃縮形成血液高凝狀態[8]。除此之外,術后患者的應激反應可致其出現消化道潰瘍、高血糖等癥狀,或下丘腦功能不全所致的高熱或尿崩癥狀,減少患者機體水分,增加血液粘稠度。
3.1.4 凝血機制障礙 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損傷部分集體組織,手術切口促使血小板釋放出較多的凝血酶源激素以及血管收縮因子,致使患者的凝血系統被應激反應激活,而且術后止血藥物的應用而使血液出現高凝狀態,進而形成血栓[9]。而血液高凝、酸中毒可減少凝血時間,進而導致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
3.2 集束化護理
集束化護理是將存在循證基礎的治療措施或護理措施集中起來,共同處理醫治難度較高的臨床病癥。該種護理模式的目的是為醫護人員提供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
3.2.1 集束化護理的定義 所謂集束化護理并不是指一種護理措施,而是一組護理措施,其中每一項護理措施經過大量臨床炎癥已被證實對患者的治療預后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并且一組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遠優于單項護理措施[10]。一般情況下,集束化護理中需要含有3~6種護理措施,同時每一項護理措施需要具備具體性、可行性的要求,又需要被臨床認可,但是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卻并沒有被全部執行,因此為提升單項護理措施的效果,需要將幾種單項措施捆綁集束在一起執行,以保證護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2.2 集束化護理的特征 集束化護理具有十項特征:①集束化護理的創立和應用目的是提升臨床護理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與有效性;②集束化護理方案與疾病治療過程息息相關,是一組護理措施,同時護理措施共同實施的效果優于單項護理措施實施;③一組集束化護理方案中的每一項措施一般需要通過隨機對照實驗進行驗證;④集束化護理方案中的每一項護理措施均需經過專家認可對該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⑤在大多數情況下,集束化護理方案中每一項護理措施的臨床價值是有限的,同時也在不斷的進行變化和發展,最終效果取決于臨床工作人員的臨床經驗;⑥并非全部具有可行性的治療或護理措施都需要在集束化護理方案中,羅列所有存在可能性的護理措施并不是集束化理念的意義;⑦集束化護理中的每一項護理措施均不存在強制性,若患者存在治療或護理禁忌癥則無需實施該項護理措施;⑧為確保護理措施的有效性,集束化護理方案中的每一項措施都必須被實施,否則護理方案則不具備完整性;⑨集束化護理方案的評價應根據每一項措施的進度和結果進行,而非以臨床結果作為評價依據;⑩集束化護理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治療結局,同時還能夠提升科室內的協作性。
3.3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的護理措施
3.3.1 下肢肢體護理 患者術后已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后,護理人員需幫助患者絕對臥床治療,并將患者的靜脈血栓的腿部抬高30°左右,防止患肢被擠壓。為患者進行患肢按摩,嚴禁在患肢處進行壓迫性或按壓性檢查操作,避免出現栓子脫落形成其他部位血栓。嚴密監測患者患肢的腫脹情況,每天進行患肢周徑測量,了解病情。
3.3.2 用藥期護理 患者在接受溶栓藥物治療期間,需要護理人員對其藥物輸注情況進行觀察,同時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若患者存在出血傾向時應匯報給主治醫生并進行相應處理。患者用藥后出現咯血、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部疼痛或低氧血癥時,應避免患者翻動身體或有下床情況,盡量避免患者進行深呼吸或咳嗽,以穩定病情。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78.00%),研究組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組間數據在統計學層面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在楊浩,張崢等[11]的研究中行集束化護理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為(3.3%),行常規護理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為(13.3%),這與該院的研究結果相近,可見集束化護理的應用能夠有效預防腦出血患者術后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保持凝血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還能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幫助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綜上所述,為腦出血手術患者行集束化護理可對患者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進行有效預防,同時減少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改善緊張的護患關系,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金蘭.早期運動護理對預防腦出血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4,8(6上旬刊):3238.
[2] 王衛.集束化護理對腦出血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z2):308-309.
[3] 橇.早期運動護理對預防腦出血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4,8(6中旬版):293-294.
[4] 徐蕾,都娟,王冉冉,等.淺論對進行手術的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綜合護理對預防其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4):54-55.
[5] 趙二勤,萱改麗,王翠霞,等.腦出血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6):214-215.
[6] 徐生南.腦出血患者開顱手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1):1579-1581.
[7] 劉登力.集束化護理在各類疾病的研究進展[J].飲食保健,2015,2(11):215.
[8] 張嵐,宋婷婷,戴世英,等.集束化干預在護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38-2040.
[9] 紀玉桂,楊春娜,劉雁,等.集束化護理理念在中心靜脈導管護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21(8):904-906.
云南省文山市人民醫院腎臟內科,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患者的生存質量影響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選取尿毒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HD)處理,研究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濾過(HDF)處理;觀察記錄兩組患者透析前后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等指標水平,同時采用SF-36健康調查問卷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并對前述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等指標相較于治療前均下降,其中研究組β2-微球蛋白、甲狀旁腺激素相較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評分提高,其中研究組治療后評分相較于治療前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尿毒癥患者采取血液凈化方式處理屬于常用療法,其中血液透析濾過處理取得的效果更明顯,除了能改善相關指標水平外,還能提高生存質量,值得借鑒。
關鍵詞 尿毒癥;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589.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4-0099-02
作者簡介:李玉鳳(1972-),女,云南文山人,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腎臟內科臨床方面的工作。
尿毒癥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患者腎功能障礙,會引發代謝物滯留,以及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進而導致一系列中毒癥狀[1]。以往治療本病多以常規血液透析處理,雖然可在一定程度延長生存時間,但是隨著治療的延長也會引發各種并發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皮膚瘙癢等,對患者生存質量產生嚴重影響[2]。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幾年有臨床將血液透析濾過(HDF)應用在尿毒癥患者治療中,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效果。HDF是以HD為基礎,利用高通透性濾過膜,促使對流與彌散作用同步進行,從而吸附與清除中小分子毒素[3]。為了進一步分析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筆者對接診的尿毒癥患者采取HD與HDF治療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接診的尿毒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入選對象無嚴重心肝及神經系統疾病或者惡性腫瘤,經血液透析治療三個月無嚴重感染與發熱等癥狀。80例患者原發病包括慢性腎小球炎癥、高血壓腎病、梗阻性腎病、糖尿病腎病、多囊腎、狼瘡性腎炎及其他。隨機將80例患者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0~78歲,平均(56.8±5.9)歲;透析時間5個月至15年,平均(2.6±0.7)年。研究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0~79歲,平均(56.7±5.7)歲;透析時間5個月至15年,平均(2.7±0.8)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透析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本組患者采取常規血液透析處理,每周進行三次,采用的透析器為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其超濾系數為每小時5.5ml/mmHg,每次治療時間控制在4小時。
1.2.2研究組本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所用透析器為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0),超濾系數為每小時40ml/mmHg,每周2次常規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其中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方法為先,先進行2h,然后將灌流器取下后再繼續血液透析2h。此外,兩組患者采用的皆為德國容量控制性透析機、碳酸氫鹽透析液,其透析液的流速為每分500ml,而血流速度則為每分鐘250~300ml,抗凝皆采取普通肝素。
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患者透析前后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等指標水平,同時采用SF-36健康調查問卷[4]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并對前述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問卷發放80份,全部回收,并且有效。
1.4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變化情況兩組患者治療后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等指標相較于治療前下降,其中研究組β2-微球蛋白、甲狀旁腺激素相較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血肌酐較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生存質量情況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評分均提高,其中研究組治療后評分相較于治療前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尿毒癥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尿毒癥主要是因為各種腎臟疾病引發的腎功能不可逆減退,導致相關功能喪失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與代謝紊亂綜合征,本病常發生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5],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研究顯示,腎功能衰竭患者極易發生尿毒癥,其原因在于腎功能衰竭患者常常引發腎臟排泄與代謝障礙,體內體液與酸堿平衡及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一系列癥狀,進而引發尿毒癥。尿毒癥治療多以血液凈化療法為主,以往常用血液透析處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維持患者生存時間,但是隨著透析時間延長,也極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從而對患者的生存質量產生影響[6]。隨著研究的深入,有臨床將血液凈化濾過(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應用在本病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針對接診的80例尿毒癥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血液透析治療,而研究組患者給予血液透析濾過處理,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在β2-微球蛋白、甲狀旁腺激素等指標改善上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從SF-36生存質量評分上可知,研究組評分明顯更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該療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總的來說,HD對于尿毒癥患者體內的小分子毒素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同時還能有效調節水、電解質等的紊亂[7],但是對于其中的中、大分子毒素卻不能有效的清除效果。HDF是在HD基礎上的一種創新與延伸,采取高通量透析方式,除了可達到HD的效果外,還能對中、大分子毒素有清除效果,這主要得益于其采用的透析膜為高分子聚合物[8],膜孔徑相比HD更大。
綜上所述,尿毒癥患者采取血液凈化處理可以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其中HDF處理取得的效果更明顯,除了能有效清除患者體內小、中、大分子毒素外,還能改善相關指標水平,比如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甲狀旁腺激素等,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邱晶,陳美鳳,文雪仙,等.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8(16):161-162.
[2]崔巖,楊軍,謝長英,等.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尿毒癥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調查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4):12-14.
[3]鄭宏,高潔.不同血液凈化方法治療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J].臨床軍醫雜志,2010,38(6):1037-1039.
[4]鐘丹,陳小麗,唐芳根,等.SF-36量表在慢性腎衰患者生存質量評價分析中的應用[J].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1):112-115.
[5]張巖,郭瑞敏,董軍,等.聯合血液凈化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14(6): 828.
[6]李素娜.血液凈化治療尿毒癥腦病患者的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3):132-133.
[7]李旭東,儲虹,徐向君,等.不同血液凈化方式治療尿毒癥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3,39(2):232-233.
【關鍵詞】 瑞舒伐他汀;頸動脈硬化;C-反應蛋白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osu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CAA)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90 case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CAA and dyslipide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ventional group (n=42)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for 12 weeks, and rosuvastatin group (n=48) received the rosuvastatin treatment in addition for 12 weeks. The changes of serum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number of carotid plaques and the blood lipid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 Results The changes of carotid artery IMT, number of carotid plaques and blood lipid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ventional group. The levels of hs-CRP, carotid artery IMT, number of carotid plaques and blood lipid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rosuvastatin group after treatment (P
【Key words】 Rosuvastatin;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C-reactive protein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腦血管疾?。–VD)的重要因素之一[1], 動脈硬化程度越嚴重, 引發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逆轉和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本研究擬通過觀察瑞舒伐他汀對頸動脈硬化斑塊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影響, 為頸動脈硬化患者的治療與預防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間, 在本院住院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90例, 并經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確診存在有不同程度頸動脈硬化和經實驗室檢查有血脂異常者, 排除嚴重心力衰竭、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繼發性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對他汀類過敏者。隨機分為兩組, 常規組42例, 其中男25例, 女17例, 平均年齡(69.2±3.8)歲。瑞舒伐他汀組48例, 其中男28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69.6±4.0)歲。兩組性別、年齡、血脂和血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給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管理血壓、控制血糖、活血化瘀、改善循環等治療, 瑞舒伐他汀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睡前加用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 阿斯利康公司生產)10 mg, 1次/d, 兩組療程均為12周。服藥期間停服對觀察指標有影響的藥物, 不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1. 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12周后各做1次頸動脈超聲檢查。使用美國GE公司V730型彩色多普勒顯像儀, 常規檢查頸總動脈、頸動脈分叉部及頸內、外動脈。在頸總動脈距分叉處近端約2 cm處測量頸總動脈(CCA)內徑、頸內(ICA)、頸外動脈(ECA)內徑, 分別記錄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 IMT>1.0 mm時(動脈分叉處可>1.2 mm)即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2], 記錄頸動脈斑塊個數。入選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2周, 清晨空腹采靜脈血, 利用奧林巴斯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免疫比濁法測定hs-CRP含量。治療前、治療后每月測血壓, 并測定肝、腎功能、血糖等指標。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IMT、頸動脈斑塊、血清hs-CRP變化 兩組治療前IMT、頸動脈斑塊、血清hs-CR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瑞舒伐他汀組治療后IMT、頸動脈斑塊個數、血清hs-CRP均明顯降低,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的變化 瑞舒伐他汀組治療后TC、TG、LDL-C均有明顯下降, HDL-C增高,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兩組患者觀察12周后未發現皮疹, 沒有出現肌痛及ALT、AST、CK的異常升高。
3 討論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因素有多種, 其中血脂代謝紊亂、炎癥反應等起了重要作用。血液中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 均具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3]。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是一種低度慢性炎性反應過程, CRP不僅是血管炎癥的標志物, 而且是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演變及進展有關的促炎因子, 其炎性反應對斑塊的形成和脫落起關鍵作用[4]。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的炎癥反應可以促進動脈血栓形成, 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國外報道, 20%~30%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頸動脈顱外段狹窄性病變進行性加重所致。同時, 頸動脈粥樣硬化附壁血栓脫落或小斑塊脫落可以成為大面積梗死或腔隙性腦梗死的原因[5]。
近來研究指出, 他汀類藥物除降脂作用外, 還可通過增加細胞凋亡減少主動脈平滑肌細胞數量, 改變斑塊內成分, 減少脂質含量, 減輕炎癥反應, 改善內皮功能, 減少纖維蛋白原, 巨噬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總數,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 預防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 延遲動脈硬化進程, 對已形成的斑塊可增強其穩定性[6]。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瑞舒伐他汀通過競爭性抑制HMG-CoA還原酶而產生降低LDL-C, 干擾脂蛋白生成, 文獻報道, 其能顯著降低血清總TC、TG、LDL-C, 并使HDL-C升高, 抑制血栓形成, 安全性好, 優于其他他汀類藥物, 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中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有學者證實, 瑞舒伐他汀可明顯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 從而改善患者的炎癥狀態, 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7]。本研究表明, 用瑞舒伐他汀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3個月后, 除血脂、CRP明顯改變外, 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數量明顯減小, IMT降低。提示瑞舒伐他汀可強化降脂療效, 長期使用能延緩動脈硬化進展, 降低頸動脈IMT, 穩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早期使用有助于預防頸動脈硬化發生或延緩其病情進展, 降低腦血管事件發生率, 且不良反應輕微, 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期東.神經病學.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130-137.
[2] 葉任高, 陸再英. 內科學.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250-263.
[3] Brunzell JD, Ayyobi AF. Dyslipdemia 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 us. AM J Med, 2003, 115(8A):245-285.
[4] Bulman N, Levy Y, Leiba R, et al. In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the polycystic orary syndrome: a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4, 89(5):2160-2165.
[5] 李鳳莉, 張麗娜.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率的臨床分析.中國現代醫生, 2009, 47(1):26.
[6] Trion A, de Maat M, Jukema W, et al.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 of amlodipi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torvastatin, in APOE*3 -Leiden/hCRP transgenic mice. J Cardiovasc Phamacol, 2006,47(1): 89-95.
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個體所處文化氛圍中普遍流行的價值觀、倫理觀、生活方式、組織方式等,都會在其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進而影響他的物質生活、思維方式、價值標準、倫理原則和行為取向。[1]當前,全社會在倡導和諧社會,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主旋律。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方式的一種文化,它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價值取向為一體,包含著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和評價,是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2]奧林匹克運動是以《奧林匹克》為依據,以體育運動和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慶典為主要活動內容。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組織沒有任何歧視和符合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更加和平和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3]奧林匹克運動文化是對奧林匹克文化特性和文化表現及其作用的討論。因此,奧林匹克運動文化直接關系著青少年行為品質的發展。
2002年7月13日共青團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北京青春奧運行動規劃。北京青年將在 “更快、更高、更強”奧林匹克格言的激勵下,在“和平、友誼、進步”奧林匹克宗旨的召喚下,與全國人民一道迎接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朋友,在中華大地共同點燃奧運圣火。[4]北京青春奧運行動規劃如果失去了包括北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群體的積極參與就談不上真正的北京青春奧運行動。
北京2008奧運會將對我國的體育、教育必將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以人為本、人文奧運”理念。調查大學生對奧運會知識的認知度,以及基于這種認知考察宣傳和推廣奧林匹克精神的效果,實現奧林匹克運動教育的意義;揭示大學生對《 北京奧運行動規劃》的參與以及所感受到的對群眾健身活動的變化情況以及對自身體育活動參與的影響。大學生積極參與青春奧運健康行動的體育活動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有著重要意義。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象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北京大學生。本研究主要應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調查采用抽樣調查(自填問卷法)與訪談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2005年6月對北京高校的抽樣調查。為了調查的效率,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是“概率抽樣”中的“多段抽樣”:先以學校為單位,抽出6所大學;然后再從中抽出不同性別、專業、年級的大學生樣本??紤]到大學生同質性較高,本項調查共發放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13份。通過調查,廣泛了解北京大學生對奧林匹克認知度、參與度及感受到的影響力。問卷調查結果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大學生對奧林匹克格言的認知程度
2002年8月24日,國際奧委會“寓教于體”(education through sport)世界論壇在德國威斯巴登市舉行。會議一致通過了促進奧林匹克教育在全世界進一步發展的“威斯巴登宣言”,宣言表示國際奧委會正式決定2008年為“奧林匹克文化與教育年”。[5]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張海峰先生在大會上陳述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教育計劃》。會議重點討論了通過體育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主題。這次論壇的目的在于強調體育是、而且必須是一種教育方式,體育運動應在道德的規范內和公平競爭的原則下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為使北京2008奧運會為中國和世界體育留下獨一無二的偉大遺產,北京奧組委將在奧林匹克教育與傳播方面開展一系列活動。北京奧組委認為教育是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內容,奧林匹克運動對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原因就是強調教育的價值,正如奧林匹克運動宗旨所指出的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格言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6]調查大學生對奧林匹克格言的認知情況是反映奧運會對大學生產生影響的重要方面。
從調查中可以看到,82.0%的大學生給予了正確的回答。說明北京奧組委在奧林匹克教育與傳播方面開展一系列活動所產生的成效。根據《北京奧運行動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和傳播奧林匹克理想把體育運動與教育相結合,推進奧林匹克理想。廣泛開展奧林匹克教育活動的主要措施如編撰有關叢書,利用電視、報紙等媒體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在學校開展“奧運教育讀本”活動,并把奧林匹克教育同學校運動會結合起來;奧林匹克主義已在大學生心中生根開花。[7]
2.2 大學生對以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的參與度
《北京奧運行動規劃》所推行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教育計劃》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把奧林匹克教育活動與全民健身運動結合起來,提高市民的奧運意識和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積極性。《北京奧運行動規劃》文化環境建設專項規劃指出:“未來六年,北京市體育事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要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運動,充分開放利用現有體育場館和新建成的場館,滿足群眾體育健身的需求。要努力增強群眾體育健身意識,深入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創造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8]
通過調查大學生“參與過那些以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調查結果表面超過半數57.6%的大學生沒參加過以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說明大學生的奧運參與程度不很高(見表3)。就其原因調查發現(見表4):主要的原因在于“想參加,但不知道”占 41.2%,排在首位。“想參加,但不知道如何參與”占29.5%位居第三,說明大學生的參與欲望比較強,但宣傳和組織工作還不到位。北京2008年奧運教育與傳播有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只有通過最廣泛的傳播,才能普及。而傳媒也在一定程度上靠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豐富獨特的內容使其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大眾傳播媒介對人們了解奧運參與奧運;欣賞體育到愛好體育、參與體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青年的影響,他們對奧運的認識、體育價值觀念的形成及體育鍛煉方法、手段的學習,歸功于奧運的社會宣傳。久而久之,他們從中得到娛樂、教育和精
轉貼于
神上的滿足,激發了自己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1.8%大學生選擇“沒有人組織參加”位居第二。還有20.2%的大學生選擇“我周圍沒有人參加”,說明以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需要積極探索組織大學生積極參與的有效途徑。除發揮學校的組織功能外,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社會組織,通過種種方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使學校、社會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北京大學生有積極參與。
另外的原因是“無時間”占24.8% “學習(工作)負擔重”占24.7 %。說明大學生參與奧運為主題的健身活動不僅受制于宏觀社會條件,而且受制于與大學生具體的生活關系更密切的微觀社會條件。
2.3 大學生感受到的奧運影響力
群眾體育以實踐人文奧運為目標,實施《北京奧運行動規劃文化環境建設專項規劃》中對社會體育提出的各項工作指標。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以“體育健身,振興中華”為主要內容,廣泛吸引市民參與,動員整合各類社會體育資源,在未來六年中力爭將北京建成體育組織健全,體育活動普及,體育設施完備的城市,使體育成為北京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世界展示古都繁榮文明的新形象和北京市民昂揚向上的新風貌。[9]《北京奧運體育行動規劃(群眾體育部分)》,明確了2008年前群眾體育的任務和目標。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也足以說明群眾健身活動的變化是奧運影響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在對“大學生對奧運所帶來的群眾健身活動的變化的感受”的調查顯示,50.7%的大學生選擇“有變化”、8.6%的大學生選擇“變化很大”。說明大學生感受到了奧運所帶來的群眾健身活動的變化。
那么,對于2008年奧運對大學生自身參加體育活動方面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本研究進行了“你認為媒介奧運對你參加體育活動的影響程度”的調查。
調查發現,大學生的選擇為4.5%“非常大”、18.4%“比較大”?;盍λ纳涫谴髮W生的一大特點,因而參加體育運動當然也是大學生度過業余時間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北京2008年奧運的進程,大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也有了深刻的變化,愿意通過體育活動多角度、多方面來鍛煉和完善自己。但是,42.1%大學生認為“一般”,還有20.6%的大學生認為“不大”和12.2%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影響”。
調查表現,大學生對奧運文化有較高的認知度和參與欲望,也感受到了奧運文化的影響力,但因客觀原因對其本身的體育活動參與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3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