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有機合成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機合成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機合成的意義

    第1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一、小汽車快速增長給城市交通帶來的問題

    (一)小汽車的快速增長

    伴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增長和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改變,機動車保有量幅度攀升,特別是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根據公安部的統計,截至2011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2.17億輛,其中汽車9846萬輛,汽車中私家車突破7000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73%。按照年均汽車產量2000萬到3000萬輛,未來20~3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7億輛,對應約14億人口,千人擁有500輛車,成為世界上汽車擁有量最多的國家。

    以上海為例,2002年上海頒布了《上海城市交通白皮書》,白皮書中提出的車路平衡政策,使上海機動車增長速度控制較好。但是,機動車保有量仍然以每年超過10萬輛的速度在增長。2011年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51萬輛,比2000年增加147萬輛。上海汽車注冊量用11年時間從47萬輛,增長至了194萬輛。汽車總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小汽車的增長,2000年小汽車占汽車注冊量的57%,僅為29萬輛,至2011年小汽車已經占到汽車總量的80%,達到了156萬輛。并且小汽車的日均行駛里程處于較高水平,約39公里/車日,大約是倫敦的1.3倍,東京的2.1倍。

    (二)個體機動化出行方式比重的提高

    小汽車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個體機動化方式比重的不斷提高,2010年上海全方式出行中個體機動化方式比重已經達到了20%左右,而十年前僅為13%。相比較而言,公共交通方式比重僅維持在23%~24%左右,甚至2010年相比2004年還略有降低。

    (三)小汽車增長給城市交通帶來的問題

    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帶來的出行總量的不斷增長,以及機動車增長帶來的城市交通機動化水平的提高,將給城市交通和城市環境帶來嚴峻的考驗。城市用地中交通用地的比例和人均用地面積的雙重約束,使得中國的道路不可能適應類似歐美的機動化程度。而中國機動化水平在未來5~10年的發展趨勢,仍將是迅猛發展,小汽車擁有量的快速增加對城市交通將是災難性的影響。

    首先,道路交通將難以適應小汽車快速增長的需要。上海快速路網高峰平均行程車速在40公里/小時左右,早高峰約有10%左右的路段車輛行程車速在20公里/小時以下,已經失去快速路應有的快速的作用。中心城地面干道服務水平普遍有所下降,如早晚高峰時段浦西地面干道平均車速僅14~15公里/小時。隨著,越黃浦江流量不斷增長,橋隧高峰車速也有所下降,中心區越江隧道(大連路、延安路、復興路、打浦路隧道)車速不斷下降,早高峰平均行程車速17公里/小時。小汽車的擁有量和使用量還將繼續增長,而中心城道路網結構和容量已經基本穩定,道路容量增長空間有限。若維持現狀的路網供給水平,未來道路擁堵的路段還將繼續增多,擁堵的時間還將延長。

    其次,停車位配建不足,停車矛盾不斷加大。居住區夜間車位供求不均衡趨勢不斷擴大,中心城居住配建車位供求比由2004年0.78:1下降到0.61:1。盡管非居住類車位供求比由2004年0.61:1提高到0.68:1,但車位供求依然比較緊張。

    伴隨著小汽車的快速增長,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將會日趨嚴重,將會極大影響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將造成城市活力衰減。因此,需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創建城市集約化的交通出行模式。

    二、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吸引小汽車出行轉移

    根據預測分析,至2020年,公共交通方式比重需要從現狀23%提高至27%,才能將個體機動化方式比重增長控制在3個百分點內,才能維持道路交通可接受的運行狀態。因此,必須通過在各方面給與公共交通優先權,使得公共交通與小汽車相比在便捷、可靠、經濟、舒適、安全等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比重。

    (一)提高公共交通便捷性

    便捷性指快速和方便,需要公共交通出行的各環節的良好銜接,包括車站的可達性,以及站點候車時間、乘車時間和換乘時間的長短。目前,上海中心城軌道交通出行時間約60分鐘,平均車外時間占軌道交通平均出行時耗60%以上,反映了公共交通系統的整體方便性還較弱,乘客在接駁、候車和換乘等車外環節的時耗較長。比如,2009年上海軌道與公交站點之間平均換乘時間為7.2分鐘,而香港約90%的換乘能在5分鐘內完成。上海在軌道交通起點和終點步行接駁時間平均為13分鐘,而香港軌道交通站點平均步行時間為4分鐘。若要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需要擴大站點覆蓋率、縮短換乘距離、縮短站點等候時間、建設市通郊快速軌道交通線路、提高公交車運行車速,涉及到公共交通用地的保障、設施規劃之間的銜接、公交路權專用的保障等措施。

    (二)提高公共交通可靠性

    可靠性指不僅在速度上具有優勢,還需要具有準點性。隨著道路交通擁堵的加劇,公共汽電車在站點等候時間,路中行程時間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導致可靠性下降。中心城公共汽(電)車平均出行速度為8公里/小時,僅為小汽車的一半。即使公交車輛按照運行計劃準時發車,但是在中途站點也難以實現準點性。若要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必須保障公交運行車速。此外,還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使得乘客在候車時及時獲取公交車輛的行駛信息,預估出行時間。

    (三)提高公共交通舒適性

    舒適性主要指公共交通出行過程中的擁擠程度。站席密度指每平方米站席區面積站乘客人數,是直觀反映乘客擁擠情況和舒適度的重要指標。根據站席密度大小劃分,可將乘客擁擠服務水平分為舒適狀態,每平方米站3~4人;臨界狀態,每平方米站5~6人;擁擠狀態每平方米站7~8人,已經超過額定載客人數;極端擁擠狀態每平方米站大于等于9人,難以忍受。軌道交通部分區段高峰時段擁擠嚴重,中心城多處區段高峰時段運能明顯不足,全網擁擠里程比例為15%,部分線路高峰時段、高客流斷面、高方向的車廂滿載率較高,軌道6、8號線的擁擠現象尤為突出,甚至站席密度超過9人。部分線路公共汽(電)車也十分擁擠,如市通郊線路高峰十分擁擠,客流最大斷面平均每平方米站立6~7人。若要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適性,除了要增加運能之外,還需要提高車輛配置水平。

    此外,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還需要提高公共交通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對于普通市民,特別是低收入者,票價是他們選擇公共交通的重要因素。安全性則是最基本的要求,設施設備必須以安全為基本要求,運行組織也必須首先考慮安全性的要求。

    三、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需要激勵機制的保障

    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各部門、運營企業、企業員工、乘客等所有參與者共同的努力,需要政府建立良好的機制,并從規劃用地、建設投入、運行管理、行為規范等各方面,激勵公共交通參與者共同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一)增加投資和保障用地,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最基本的保障,基礎設施規模、布局、設計形式直接影響到公共交通的整體運輸能力、覆蓋范圍等,進而決定了出行的便捷性、快速性和舒適性。

    1.現實狀況

    上海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從2000年的62公里增加到了現在的454公里,實現了網絡化運營,主要依靠高強度的投資才能保障建設的快速推進。“十一五”期間軌道交通的建設投資比重超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40%。未來上海軌道交通規模將達到1000公里,將需要更大的投資規模。在軌道交通及樞紐的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用地落實困難,各軌道交通和公共汽電車站點設施建設難以同步等問題,也需要機制的保障。

    2.拓寬投資渠道,促使公共交通外部效益內生化

    進一步擴大軌道交通投資渠道,轉變投資的模式。比如香港“地鐵+物業”商業模式,利用軌道交通可以帶動沿線用地升值的特性,香港地鐵運營公司在負責建設軌道交通設施的同時,還參與沿線物業的開發,地鐵公司從物業開發獲得的利潤,用于建設新的軌道線路及補貼線路運營的虧損。上海,在未來建設的軌道交通及樞紐過程中,也可以利用土地升值來解決建設資金緊張問題。

    3.以規劃、建設、管理優化保障公共交通用地和設施規模

    將“公交優先”理念落實到規劃的編制、設計建設過程及運行管理各環節。在城市用地規劃中強調公共交通用地的重要性,不可隨意替換和占用。在設施設計過程中,通過前期審查、交通影響評估等各環節保障公共交通設施布局和交通功能的合理性。在設施建設過程中,建立軌道交通、公共汽電車各管理部門之間協調管理機制,做到同步建設和投入使用。

    (二)增加運能提高運速,增強公交對乘客的吸引力

    運能和運行速度直接影響公共交通的舒適性和快速性,是乘客選擇公共交通最重要的因素。必須保障公共交通運能和車速,吸引更多市民選擇公共交通。

    1.基本情況

    目前,中心城高峰時段軌道交通十分擁擠,多處放射性進出內環的路段滿載率接近1,甚至大于1,站席密度已經大于6人/平方米,有些路段甚至達到了8~9人/平方米。在高峰時段對于一些擁擠線路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措施。

    公共汽(電)車由于受道路運行情況的影響,運行車速不高。據調查,早高峰內環內及進出內環方向的車速僅在12公里/小時左右。雖然,上海建設了160多公里公交專用道,但是受社會車輛非法駛入的影響,以及上海道路本身交叉口較多的客觀因素影響,公交專用道上公交車輛速度提高的幅度有限。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運能和運行車速。

    2.提升主要客流走廊的公交運能

    首要的是繼續增加軌道交通車輛的投入量,縮短高峰時段的發車間隔,提高運送能力。比如,軌道交通1號線火車站以北路段可以通過縮短列車發車間隔,提高運能,緩解目前擁堵。若已有軌道交通能力已經達到飽和仍不能滿足巨大客流需求,那么需要考慮建設新的線路,擴大客流走廊的運輸能力。

    新線路的形式可加以兩方面考慮。一是工程允許條件下增加軌道交通復線,開行多股道軌道交通,既可增加軌道交通運能,又可開行大站停車提高運行車速,這種形式對地下空間要求較高,建設難度較大;二是在路面或高架建設新形式交通方式,斷面運能應達到1萬人次/小時以上,這種形式對空間要求較高,若要達到運能和速度的要求,必須給與專用的通行路權。

    3.提高公交專用道的平均運速

    目前,公交專用道運行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社會車輛駛入干擾公交車輛運行;二是公交專用道上停站時會公交車輛相互干擾影響速度;三是交叉口較多,同時受到社會車輛右轉影響,公交車輛在交叉口處難以實現優先。因此,需要對公交專用道系統進行整體整治,提升運行車速。

    首先,加強對于社會車輛駛入公交專用道的管理力度,采用信息化等手段進行執法,提高懲罰力度。其次,對公交專用道建設,進行系統性優化,公交專用道建設不僅僅是在道路上劃出公交專用車道,還需要對于車站、途徑交叉口進行優化設計,減少公交車之間、公交車與社會車輛之間的干擾。再次,提高交叉口通行優先,根據道路實際情況,細化交叉口信號控制方案。

    (三)建立長效財政補貼機制,破解公交市場化與公益性的矛盾

    由于公共交通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質,需要政府給企業一定的補貼,但是從激勵企業提高運行效率和政府承擔能力角度,公共交通成本又不能由政府全部承擔,因此,適度的財政補貼是協調公交市場化和公益性矛盾的關鍵。

    1.現狀分析

    目前,上海對于公共交通的補貼主要給與公共汽電車行業補貼,對于軌道交通給與少部分補貼。以2011年為例,市級財政給與公共汽電車行業補貼約42.2億元,給與軌道交通行業補貼約3.1億元。對于公共汽電車行業的補貼方式采取專項補貼,補貼主要有燃油補貼、車輛更新折舊補貼、線路變更補貼,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的換乘補貼、老年人乘車補貼等。

    財政補貼金額逐年增加,近五年(2007~2011年)市級財政給與公共交通的補貼金額約是前五年的7.5倍。由于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公共汽電車的車輛更新力度較大,乘客乘坐的舒適性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人次不斷增加,2011年享受老人免費乘次約2.1億,優惠換乘約9億人次。

    在政府補貼金額不斷增加的同時,運營企業面臨著嚴重虧損。一方面票價多年未變,而公交的客運量增長緩慢;另一方面成本大幅增長,包括燃料成本、車輛成本、勞動力成本等都大幅度上升。

    可見,未來政府將要承擔更多的補貼金額,一方面公共汽電車行業補貼金額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軌道交通更多線路的投入使用,軌道交通行業也將面臨虧損問題,需要政府的補貼。

    2.建立標準成本補貼機制

    現狀采取的項目補貼方式,是在政府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難以區分公益性和市場化條件下的方式,從根本上看不具長效性。首先,政府應給予的補貼份額、企業應承擔的成本以及乘客應承擔的票價之間界限不明;其次,現有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限,核對企業實際運營成本和監督服務水平難度較大。

    標準成本是指根據車型不同制定出合理的公認的公交標準運營成本,然后根據公交公司提供的不同車型的車公里數,計算出該公司所花的標準總成本。根據特定時期公交行業的公益性水平(政府補貼占標準成本的比例)核算政府應給與企業的補貼金額。企業的實際運營成本低于標準成本的,企業將獲得盈利,反之則存在虧損。在票價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這種機制將激勵企業一方面提高運行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服務水平吸引更多客流增加票款收入。政府也可以更明確、更有依據地提高公益性水平。

    該種補貼機制需要以下四個條件:一是成熟完善的成本規制,二是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統,三是制定相關的獎懲機制,四是票價根據標準運營成本變化的調整機制。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司售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乘客的文明素質

    加強對公共交通行業員工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專業素質,同時,建立獎罰機制,鼓勵員工文明操作,特別是公交車駕駛員文明駕車。進行全社會宣傳,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在乘坐公共交通時文明乘車,使得“公交優先”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創造可持續的城市交通模式。

    參考文獻:

    [1]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上海市綜合交通年度報告2001[R].上海: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2001.

    [2]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上海市綜合交通年度報告2011[R].上海: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2011.

    第2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超聲技術;化學實驗;化工;應用

    中圖分類號:O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2)1120042-02

    1 概述

    近年來,超聲波技術在化學實驗和化工生產領域里的應用不斷取得新的成果,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而且還具有很大的研究開發空間。超聲波對某些化學反應具有顯著的影響,其原理簡要地分析是:由于通常的聲波波長遠遠大于分子的直徑,在液體中,超聲波產生的特定頻率的震蕩,能夠加劇溶液中物質分子等微粒的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增大其活化能,由于物理和化學作用的共同效應。結果導致溫度變化更加劇烈,以至于在通常條件下不易發生的化學反應,獲得了較為有利的反應條件,從而促進反應物微粒的裂解和新的自由基的形成,最終使化學反應速率大大提高,并降低了實驗或生產成本。

    超聲波技術的合理應用,不僅可以改進化學反應條件,避免采用高溫高壓,縮短反應時間,提高反應產率和選擇性,而且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在改變反應的歷程,例如在加成反應(親電、親核、環加成等)、取代反應(親電、親核)和氧化還原反應中都能適用。利用超聲技術改變反應環境,可以大大降低反應難度和成本,提高實驗或生產效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以下列舉一些應用實例,說明其應用原理、方法及效果。

    2 超聲波在植物提取方面的應用

    2.1 超聲波提取的基本原理

    在液體介質中,超聲波產生的強烈的空化效應、機械振動、高的加速度、乳化、擴散、擊碎和攪拌作用,增大物質分子運動頻率和速度,增強溶劑分子的活性,更加容易吸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超聲波可以提高提取速率,能提高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出率,同時也就提高了藥材的利用率,避免了高溫對提取成分的影響,能夠降低條件,節省時間,減小成本。超聲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用于天然植物中藥成分的提取,實踐證明效果很好,應用前景廣闊。

    在提取天然植物藥用成分時,通常要使其細胞破碎。利用超聲波產生的超常規的振動頻率和振動幅度以及強烈的空化效應,同時產生的高速并且均勻的攪拌作用,能夠促進植物藥材細胞的快速分離,更加有利于溶劑滲透進藥材細胞周邊,植物藥材的有效成分在溶劑中加快溶解,因此提高了提取效率。

    超聲波是一種機械振動波,一般指頻率為20kHz-50MHz的波段。超聲波在通過介質傳播時,會先后產生膨脹和壓縮。超聲波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并通過介質形成很大的加速度。在液體介質(溶劑)中,這個能量增大及加速過程促使形成負壓。當超聲波產生的能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造成急劇膨脹,此時會在液體介質中生成氣泡或對液體的沖擊而形成許多微小空穴,這些空穴在瞬間閉合時將產生高達3000MPa的巨大壓力以形成空化作用。這種持續產生的作用力不斷地沖擊物質顆粒表面,使物質顆粒表面及縫隙中的可溶性活性成分迅速分離出來。在空化作用下,還促使植物體內細胞壁破裂,導致細胞內可溶物快速擴散到所接觸的液體介質中。同時,由超聲作用產生的能量以及在微粒間相互作用時產生的高溫高壓有利于形成活躍的游離基。

    超聲波提取是利用其在溶液中產生的空化作用、機械效應以及熱效應,以致增強介質的穿透力,并加快介質分子的運動速度,從而提高提取生物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效率。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為:

    1)空化效應。在液體介質內部所溶解的數量不等的微氣泡,在超聲波的作用下產生強烈振動,當聲壓達到一定值時,氣泡由于定向擴散而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突然閉合,這就是超聲波的空化效應。這種效應會在瞬間產生幾千個大氣壓的壓力,可使成植物細胞壁及整個生物體破裂,使包括有效成分在內的各種成分更容易分離。

    2)機械效應。超聲波在溶液中以較快的頻率產生較強的振動,顯著增強了液體狀介質滲透及擴散作用,這種作用即機械效應。同時,超聲波在擴散時還產生較大的輻射壓強,對所加工的樣品形成強大沖擊,造成細胞微粒突變,樣品中的蛋白質變性;另外,在介質和懸浮體中產生加速度,由于兩者的運動速度差異很大,以致在兩者之間形成摩擦力,促使植物體內分子解聚加快,即可促進其所含有效成分的擴散。

    3)熱效應。超聲波在液體介質中的擴散中,伴隨著能量的傳播和擴散,介質將所吸收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會轉變為熱能,引起溫度的升高,也就加快了植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的溶解。

    2.2 超聲波在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應用實例

    茶葉所含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和多種香氣物質,在醫藥和食品方面有重要用途,利用超聲波作用,在較低的溫度下就可以高效提取茶葉有效成分。茶多酚有多種提取方法,一直以來用得比較多的有溶劑提取法與沉淀法。在沉淀法中要使用大量的沉淀劑使得成本較高,因此通常大多采用溶劑提取法。在溶劑提取法的提取過程中,由于茶多酚被氧化而使產量降低,產品雜質較多,增大了分離的難度,所以應用也不夠廣泛。在溶劑法的基礎上,應用超聲波技術,將會顯著改善提取茶多酚的條件,獲得較好的提取效果。由于降低了提取溫度、縮短了提取時間,所以不僅能夠顯著提高提取率,而且還提升了提取產品的質量。通過分析初步得出提取實驗設置的條件是:配制適當的液體介質(80%乙醇),施加超聲波振動,實驗時間約為50min,提取劑(80%乙醇)用量大約是茶葉樣品質量的8倍。對茶葉中茶多酚的浸提條件選擇,通過正交實驗歸納出最佳浸提條件為:乙醇濃度60%,浸提時間為45min,介質溫度為80℃,浸提次數為1次。用20KHz超聲波處理茶葉10min,茶多酚及兒茶素的總量均比水提法提取30min提高40%多,提取產物的性質與結構、茶多酚及兒茶素各組分的構成保持不變。

    天然植物產物中的活性物質的化學成分較為復雜,以生物堿、昔類、菇類和揮發油等為主要成分。針對不同的樣品以及提取物,有各種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復雜的條件,提取方案和工藝的不同,會造成提取產率和品質的很大差異。經過許多人的大量實驗,確認可以將超聲波應用于生物堿的提取中獲得明顯效果。例如從吐根中提取生物堿,用超聲波提取30min比用索氏法5h所提取的堿量還多。超聲波用于從黃連中提取小桑堿的常規堿性浸泡工藝中,超聲提取30min所得到的小桑堿提取率比堿性浸泡2h高50%以上。同樣,用超聲波從曼陀羅、蘿芙木、耶仆蘭胡椒、金雞納、天麻、顛茄、罄粟、馬錢、益母草、北草烏、延胡索、人工冬草等植物中提取各種生物堿等,提取產物的效率、產品質量以及提取總成本,都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2.3 超聲技術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超聲波引入有機合成實驗中可以使有機反應速率比普通加熱快數十倍甚至數萬倍,可以節約能源,縮短實驗時間,提高反應產率;由于進行的是半微量反應實驗,減少了污染,更符合當今“綠色化學”的要求。

    實踐證明,超聲波技術用于有機合成取得了顯著效益,具有明顯的優點:

    2.3.1 由于加快了合成反應速率而使產率提高。基于各種不同條件下或不同介質,以及應用于各種類型的提取樣品,通過實驗的觀測和堅定,證明超聲波都能顯著加快反應速度,大幅度提高提取產率。如在超聲輻射下,用KMnO4把PhCH2OH氧化成PhCHO,10min產率可達90%,而不用超聲波時產率只有29%。而在超聲波作用下,以Fe2(CO)9作催化劑,相對較無超聲波時的常規實驗,1-戊烯雙鍵的轉移速率增加約105倍,因此產率的增大是極為顯著的。

    2.3.2 降低反應條件,減少生產成本。超聲波產生的空化效應,使溶液中出現微區和極短時間高溫高壓,但對于整個反應體系的溫度和壓強并沒有造成明顯的改變。這對于有機合成生產是很有利的,不僅可以減少高溫高壓的危險,提高安全系數。同時可以降低生產設備成本操作技術難度。

    在均相溶液中進行的有機合成反應中,由于超聲波產生的空化作用,其強大的能量可導致原有基團鍵的破裂,并形成活動性強的新的自由基,溶劑結構的迅速變化促進了反應速度的加快。這些有機金屬化合物之所以能夠起到催化作用,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金屬與配位體的結合鍵斷裂,促進了化學反應。α-氰基乙酸乙酯含有α-H,在堿的催化下可與醛或酮發生縮合反應。傳統的方法是用吡啶作催化劑加熱回流,反應速率慢,產率低。利用超聲波進行該反應,縮短了反應時間,大大提高了反應效率。通過對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研究發現:雖然在超聲條件下反應的反應物的活化能也沒有明顯提高,然而在超聲條件下的反應速度能提高6.2倍;在乙醇和水的雙溶劑溶液中,超聲波條件下的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為無超聲條件的2.4倍,并且水解產物也能得到較高的純度。

    在有機合成中常用高錳酸鹽作氧化劑,但用高錳酸鉀氧化烯烴制備鄰二醇時往往發生深度氧化而伴隨副反應,致使鄰二醇的產率不超過50%。將超生作用引入到高錳酸鉀氧化烯烴制備鄰二醇的反應中,由于反應時間大大縮短,使鄰二醇的產率明顯提高。原理是在無超聲的室溫條件下,烯烴的氧化非常慢,而在超聲的作用下,促進了反應中間體環狀錳酸二酯的分解,使整個反應速度加快。

    3 總結

    超聲技術在實驗室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但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技術尚未十分成熟,在實際應用中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技術和裝備問題。因為聲化學效應的不穩定性,以及聲化學主要機制——聲空化沒有統一定量表述,目前難以概括聲空化的具體規律。很多聲化學研究者都是以化學效應為目的,只把聲作為一種手段或者輔助方法來進行研究。聲化學和物理學以及物理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廣義的說聲化學屬于物理學或物理化學。

    目前超聲波提取技術主要用在小型實驗室或小規模生產設備,要用于大規模的工業生產,要運用大型超聲設備及其配套裝備,要解決有關工業設備放大的難題,涉及到成本和工藝技術問題。盡管如此,超聲技術在化學化工相關領域的應用,其實用價值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隨著技術的不斷開發,其應用前景必定是廣闊的。

    第3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國際石油;合同;解決方式

    [DOI]10.13939/ki.zgsc.2015.12.160

    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商事爭議主要有4個類型:國際買賣關系、國際運輸關系、國際保險關系、國際支付關系。近年來隨著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的迅速擴大,工程承包項目的爭議也越來越突顯,石油工程服務合同作為工程合同的一種類型在石油勘探開發中也越來越多。工程服務承包方的設備歸屬,關系,合同本身的問題及工程服務中的質量、工期、成本都成為糾紛的主要內容。如何妥善處理這些爭議和糾紛是石油工程服務方在簽約及后續可能的爭議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文結合近年來從事國際石油工程服務合同管理的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問題作一粗淺分析和探討。

    1國際石油工程合同爭議概念

    國際石油工程合同,是指注冊地分屬不同國家的石油公司和承包商為完成特定的石油工程相關工作(如設計、鉆、測、錄井等)所簽訂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服務合同。相應地,國際石油工程合同爭議,是指國際石油工程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以及合同權利的行使過程中,合同當事人對于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權利行使、義務履行與利益分配有不同的觀點、意見及請求的法律事實。國際石油工程合同具有工程規模大,設備材料消耗量大,法律風險高的特點,一旦發生糾紛,可爭議隱患處理不當,不僅會帶來承包方巨大的現實損失,也可能為日后的聲譽和利益帶來不利的影響。

    2石油工程服務合同糾紛解決方式的現實意義

    在國際石油工程合同中最常見的爭議解決方式條款的引用是:“凡因本協議引起的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由雙方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雙方均有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訟”,或“協商不成時,雙方均同意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

    看似簡單而明確的合同條款,還是在操作中經常出現問題。2005―2010年間,印尼石油工程服務市場中三個不同的國際石油工程合服務合同先后出現糾紛,由于服務方(承包方)在當地無公司,鉆機設備出口到資源所在國后,掛靠在服務的東道國公司名下,最終引起了歸屬權糾紛。看似相同的案件得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甲石油企業兩臺鉆機打得查無下落,乙企業的兩臺鉆機經過3年的訴訟,以對方公司人員承擔刑事責任收回鉆機而告終,丙企業最終以將服務的設備賣給對方作為處置方式。又有在波斯灣地區提供石油工程服務的公司,由于權問題與兩外方發生爭議,引用了爭議解決條款,卻因敘之不明使仲裁條款出現瑕疵,影響爭議的順利解決。因此,在石油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項目及合同發生爭議或糾紛后,妥善解決的前提之一就是選擇適當的爭議解決方式。

    3國際石油工程合同爭議解決途徑及訴訟方式的排除

    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不外四種: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

    和解合同是糾紛當事人在自愿友好的基礎上,互相溝通、互相諒解,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調解是指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爭議,不能達成和解協議時,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自愿達成協議,以求解決糾紛的方法。這兩種解決方式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仲裁,是當事人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有權的仲裁機構裁決,并負有自動履行義務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式。訴訟,是指當事人將發生的爭議交由有權的法院,由法院通過行使審判權,審理雙方爭議,作出有約束力的判決從而解決爭議的方式。

    啟動法律程序解決爭議的方式不外是訴訟和仲裁兩種途徑。在越來越多的國際商事合同中,選擇仲裁作為最后的救濟方式是大多數當事各方的首選。筆者認為,仲裁也應成為國際石油工程項目中解決爭議方式的首要選擇。

    國際民商事,尤其是商事活動中選擇仲裁排除訴訟有很多因素。除了法院作為國家司法機關其本身的主要職能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引導社會公正外,對純商事活動中的經濟糾紛主要由以民間形式為主的仲裁機構處理,法院通過對仲裁機構的監督行使其司法公正的職能。此外,不同國家的司法制度,如二審終局(我國在二審以外對錯誤案件還可以有再審);不同國家的不同訴訟程序,如訴訟管轄權,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國民待遇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的訴訟權利義務不同),國際司法協助;不同國家對外國法院的判決的承認和執行不同;訴訟擔保制度;訴訟制度(律師或領事);甚至于外國國家的民事訴訟地位(豁免或限制豁免)都不盡相同或相差甚遠。這種基于國家為主的法院審理方式,與純商事經濟糾紛仲裁裁決的審理方式,使當事人各方省去了若干大量的法律問題的識別。促使當事人選擇解決糾紛的民間機構為源頭的仲裁方式,而放棄選擇訴訟途徑。當然,不排除當事人以自愿原則選擇訴訟解決糾紛的方式。

    石油工程服務商事活動過程中的現實需要,仲裁是一種更有利的選擇。

    首先,國際石油工程服務合同也是一種國際商事行為,采取意思自治適合解決糾紛。跨國經營中發生糾紛,通過訴訟解決意味著必然通過某特定國的法院審理,法院是具有很強的性國家司法審判機關,不同國家訴訟規范相差很大,一方面程序問題復雜,實體問題需要甄別。同時商事行為的國際性可以選擇不隸屬于國家強制機關的仲裁機構,這種民間方式可以體現當事方意思自治,只要是雙方契約行為,仲裁結果就可以得到法院執行。這種不受制于特定國家,但結果又有拘束力的仲裁方式符合國際石油工程合同的國際性和意思高度自治的要求。

    其次,國際石油工程服務特點,仲裁解決爭議是有利于各方的選擇。保持友好關系,繼續合作的可能。國際石油工程服務合同是國際商事活動,同時又有別于一般商事活動的特殊性,國際石油工程合同的履行地為石油資源國,即世界石油資源國或服務對象的有限性、特定性。一般地,這種工程服務都是在國際石油工程(服務)公司為國際化大石油公司或某國家石油公司提供服務,各方透明性很強,石油工程服務方本著保有乙方的資信、聲譽的要求為甲方服務,在爭議發生后,也不希望就此終結與甲方的關系。

    再次,仲裁方式不同于訴訟的特點有利于石油工程爭議方最終目的的實現。仲裁糾紛多以經濟利益為爭議點,仲裁不以政治及其他意圖為目的,因此一般以不公開的方式進行。同時,當事方通常選擇有石油工程技術背景的專業技術人員或法律專家參與仲裁,這使得裁決有相當的可靠性和權威性。這種既能保證裁決的公正公平又有利于保守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也有利于維護當事人的商業信譽的爭議解決方式,更有利于在解決當事方糾紛的基礎上,實現保護合作各方的合作關系目的的需要。

    4國際石油工程合同選擇仲裁方式的注意事項

    4.1國際石油工程合同仲裁的風險

    工程合同的仲裁,和其他國際商事仲裁相似,締約方可以依自愿原則選擇仲裁機構、仲裁員、仲裁地點和選擇仲裁程序,也可以選擇解決糾紛適用的法律。無論選擇哪個國家或地區的仲裁機構,都會有不同國籍的仲裁員通過審理形成有拘束力的仲裁裁決,并可依據1958年達成的《紐約公約》在100多個締約國得到承認和執行。但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根據國際慣例,法院對仲裁裁決的司法復審范圍僅限于對程序性問題的復審,即審查仲裁協議是否有效、仲裁的范圍是否屬于當事人的授權范圍、仲裁庭的組成、仲裁的運行程序等。至于實體性審查的問題,由于給予了當事人充分的自,法院沒有被授權對仲裁裁決進行實體性司法審查,并且仲裁庭的業務是一裁終局,本身是建立在其專業素養、社會聲望之上的,而一旦一個案件的錯誤導致不可逆轉。不論裁定的結果是否于當事方有利,都必須執行,不能申請再裁定或法院審判。而法院的監督也僅限于程序上的監管,也就是說,仲裁形式上和程序上沒有錯誤,法院就不能撤銷,盡管錯誤,當事方也不再有其他救濟途徑。

    4.2仲裁契約是合同選擇仲裁方式的要件

    同國際上其他商事合同仲裁選擇相同,國際石油工程合同選擇仲裁解決糾紛的要件也是有效的仲裁約定,也以書面契約的方式來表現的。仲裁契約是一種明示的雙方合意表示。即當事各方以書面形式明確地表示該糾紛將由仲裁機構進行裁決。這種契約的載體可以是協議書,也可以是仲裁條款,以至于往來函電都可以。各方在該要式約定中明確地表明將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的與石油工程服務合同有關的爭議事項交由特定的仲裁機構進行審理。這就是仲裁的嚴格的要件。此外,仲裁條款還有很強的獨立性,即使合同的無效、解除、終止不影響仲裁條款的效力。

    可見有效的仲裁約定應當符合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書面性;第二,明確的意思表示;第三,特定的仲裁事項;第四,指定的仲裁機構。

    在有些情形下,仲裁契約的瑕疵會影響其效力。比如,同時約定兩個仲裁機構管轄,或沒有約定仲裁機構,再比如既約定了法院管轄權條款,又有仲裁條款,或沒有仲裁事項。這些情形都會導致仲裁約定的無效。只有在重新簽訂新的仲裁約定或對不足之處進行補足明確后,瑕疵約定得到修復才具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的仲裁協議和石油工程合同糾紛的當事人,推薦的仲裁契約表述應當包括:與由合同引起的或與之相關的爭議將由××仲裁機構依其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對爭議雙方有拘束力。值得注意的是,約定中還應當協議仲裁員的構成方式。實務中,常常由于未約定仲裁員的組成方式而必須重新引用仲裁規則由當事人選定仲裁員,耗時很長。

    4.3仲裁程序及裁決執行中注意事項

    爭議經過仲裁庭或獨任仲裁員的審理,做出書面裁決。合同爭議仲裁審理中需要注意的是:該審理過程是否嚴格依據仲裁規則進行,是否是不公開審理,有沒有經過質證。當然,這個過程中,爭議雙方可以積極配合仲裁員(庭)進行有效的調解,以期達到解決分歧爭議的目的。仲裁裁決應當寫明裁決依據的理由。

    法院對仲裁的司法審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仲裁協議效力的認定,如果認定仲裁協議無效,法院行使管轄權;二是仲裁審理中的支持措施:應仲裁一方的要求對實施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三是對裁決的撤銷權或不予執行:撤銷只適用國內裁決,程序不足的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由于中國法院有權撤銷本國的仲裁裁決,并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是勝訴方和敗訴方都可以行使的權利,因此會造成一些人的錯誤認識,即各國法院都有撤銷仲裁裁決權。對于裁決的審查,1958年《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下稱《紐約公約》)提供了兩種不同層次的裁判權:第一層次為“首要裁判權”,據此權力,裁決地所在國或裁決所依據法律之國家的主管機關有權審查裁決書的效力,裁決可以被“不予執行或撤銷”;第二個層次是“次要裁判權或執行裁判權”,據此權力,享有首要裁判權的國家之外的其他所有公約締約國的適格法院依照《紐約公約》審查外國仲裁裁決的可執行性。也就是說,法院對外國的裁決行使否定的權利是通過拒絕承認和執行的權利來實現的。

    根據1958年聯合國國際商事仲裁會議通過的《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紐約公約》)拒絕承認和執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約定無效;二是作為裁決執行對象的當事人,沒有被給予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適當通知,或者由于其他情況而不能對案件提出意見;三是裁決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四是仲裁庭的組成或仲裁程序同當事人間的協議不符,或者當事人間沒有這種協議時,同進行仲裁的國家的法律不符;五是裁決對當事人還沒有約束力,或者裁決已經由作出裁決的國家或據其法律作出裁決的國家的管轄當局撤銷或停止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紐約公約》又規定:依照該執行國家的法律,爭執的事項,不可以用仲裁方式解決;或者承認或執行該項裁決將和這個國家的公共秩序相抵觸。都可不予執行。

    參考文獻:

    [1]杜新麗國際私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2]杜新麗中國國際私法立法問題研究[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第4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摘要

    為進行抗小兒多動癥原料藥鹽酸右哌甲酯的質量研究,本文合成了鹽酸右哌甲酯及3個有關光學異構體。合成工作從2-氯吡啶2和苯乙腈3出發,經兩步反應生成中間體5。5經加壓氫化反應生成化合物6,化合物6經叔丁醇鉀構型調整得化合物7a順式消旋體,7a經D-二苯甲酰酒石酸拆分,甲酯化成鹽,得化合物1a(鹽酸右哌甲酯);7a經L-二苯甲酰酒石酸拆分,甲酯化成鹽,得化合物1b;化合物6經乙酸乙酯打漿重結晶得化合物7b反式消旋體,7b經D-酒石酸拆分,甲酯化成鹽,得化合物1c;7b經L-酒石酸拆分,甲酯化成鹽,得化合物1d。本文合成的4個光學異構體經MS、NMR確證結構,HPLC確證化學和光學純度,旋光儀確定旋光,鹽酸右哌甲酯1a與化合物1d經X-射線單晶衍射確定絕對構型,可作為鹽酸右哌甲酯質量控制過程中的光學雜質對照品。

    關鍵詞

    鹽酸右哌甲酯;有關光學異構體;合成

    鹽酸右哌甲酯緩釋膠囊用于治療6歲及以上患者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1-3],于2005年5月26日由Novartis公司[4,5]通過FDA申請上市,商品名為FocalinXR。本品2015年美國銷售額約6億美元,且銷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市場前景非常好。2010年7月6日,Shireplc公司宣布FDA批準Daytrana(哌甲酯透皮貼劑)上市,用于治療13~17歲青少年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6],這是第一個治療ADHD的非口服藥,這種藥不僅是治療ADHD的唯一貼劑而且還為向那些被確診患上ADHD的人提供了一種方便的給藥選擇[7,8]。到目前為止,除了鹽酸右哌甲酯本身,其另外3個光學異構體,尤其是一對差向異構體還沒有文獻就其不對稱合成工作開展過完整研究,通過相對方便的手段系統化的將其全部得到以對比其合成過程及化合物性質的差異。因此,為了對上述兩種藥品的原料藥鹽酸右哌甲酯合成工藝的質量控制過程進行研究同時對這一類化合物的性質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制備其相關光學異構體就產生了重要意義。

    鹽酸右哌甲酯作為一個臨床上被證明十分有效的藥用分子,其合成制備過程一直受到廣大化學及藥學工作者的關注,先后有不同的合成路線與方法被報道出來[9]。其中,諾華公司最先開發出了以不對稱羥醛縮合反應為關鍵步驟的合成路線[10],并在其后進行了改進[11]。之后又陸續有科學家先后報道了由苯甲酰甲酸甲酯為起始原料[12,13],或以哌啶甲酸甲酯為起始原料[14]的合成路線。Matsumura等人開發的不對稱合成路[15,16]線以Evans酰胺的偶聯反應為關鍵步驟,之后Fox等人在這條路線的基礎上,使用甲基芐胺為手性助劑[17],對該路線進行了改進。為了以適用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方法最終得到目標光學異構體,我們最終選擇一條比較簡潔的合成路線[18-22],合成了鹽酸右哌甲酯及其3個光學異構體,分別為(R,R)-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1a,(S,S)-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1b,(R,S)-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1c和(S,R)-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1d,其結構見圖1.

    1結果與討論

    如圖2所示,該路線從可大規模獲得的商品原材料2-氯吡啶2和苯乙腈3出發,以甲苯為溶劑經氨基鈉作用生成2-吡啶-2-基苯乙腈4,該化合物在濃硫酸作用下氰基被水解生成2-吡啶-2-基苯乙酰胺5。化合物5以乙酸為溶劑,經鈀碳催化劑在70℃條件下加壓氫化,可得2-哌啶-2-基苯乙酰胺6。使用乙酸為溶劑有兩個目的,一是乙酸沸點相對較高,可適應于氫化反應所需要的較高反應溫度,二是該反應無論是反應物5還是產物6由于吡啶或哌啶基團的存在都呈明顯的堿性,使用酸性溶劑有助于增強底物在溶劑中的溶解性,以利于提高氫化反應的效率。氫化完成后的產物6是順式和反式異構體的混合物,多次實驗發現,化合物6中順式和反式異構體的比例與氫化反應時采用的氫氣壓力有一定關系(反應條件篩選見表1)。由于吡啶環存在一定的芳香性,該反應必須有在一定壓力下,用10%鈀含量的鈀碳催化劑催化才能進行,壓力小于0.3mPa反應不能發生,在1.0mPa–5.0mPa范圍內壓力越大反式產物所占比例相對越高,順式產物所占比例相對越低,但總的趨勢仍是反式多于順式。化合物6若采用叔丁醇鉀作用于酰胺α位(同時也是苯甲位)的活潑氫經進行構型調整,由于順式異構體相對于反式更加穩定,經構型調整后全部得到順式異構體7a。如將化合物6在氫化完成但尚未固化的條件下直接在乙酸乙酯內打漿處理,則可完成類似于重結晶的純化過程以去除相對少量的順式異構體,得到純凈的反式異構體7b.鹽酸右哌甲酯1a和化合物1b的合成路線如圖3所示,化合物7a經D-二苯甲酰酒石酸[19]手性拆分得中間體8a,8a經甲酯化和鹽酸成鹽得鹽酸右哌甲酯1a,兩步收率23.5%;化合物7a經L-二苯甲酰酒石酸手性拆分得中間體8b,8b經甲酯化和鹽酸成鹽得化合物1b,兩步收率21.6%。

    化合物1c和化合物1d的合成路線如圖4所示,化合物7b經D-酒石酸手性拆分得中間體8c,8c經甲酯化和鹽酸成鹽得化合物1c,兩步收率20.8%;化合物7b經L-酒石酸手性拆分得中間體8d,8d經甲酯化和鹽酸成鹽得化合物1d,兩步收率19.1%。鹽酸右哌甲酯1a與化合物1d經X-射線單晶衍射確定絕對構型,其分子立體結構投影圖如圖5[24a]和圖6[24b]所示。

    2結論

    本文按照鹽酸右哌甲酯的合成工藝路線經過改變合成工藝和拆分試劑合成了鹽酸右哌甲酯1a和其3個光學異構體1b,1c和1d,通過相對簡潔的合成路線以系統化的方式得到合格的4個光學異構體樣品。合成的鹽酸右哌甲酯和其它三個光學異構體經MS和NMR確證結構,HPLC確證化學和光學純度,旋光儀確定旋光值,鹽酸右哌甲酯1a和化合物1d經X-射線單晶衍射確定了絕對構型。上述光學異構體的合成方法為鹽酸右哌甲酯生產過程中所需大量雜質對照品的制備奠定了基礎,亦對鹽酸右哌甲酯的質量控制具有較大的意義。

    3實驗部分

    3.1儀器與試劑核磁共振譜采用UnityINOVA400型核磁共振儀測定(d6-DMSO為溶劑,TMS為內標);質譜采用Agilent1946BESI-MS型質譜儀測定;旋轉蒸發儀為Bucher型;旋光儀為MCP500型;單晶X射線衍射儀為BrukerSMARTAPEX-Ⅱ型。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無水試劑與溶劑使用前均按要求進行預處理。

    3.2實驗方法

    3.2.12-吡啶-2-基苯乙酰胺(5)的合成在5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苯1.5L,室溫攪拌下通入氮氣吹洗0.5h,然后加入氨基鈉(293.0g,7.51mol),冰浴使體系溫度降為10℃,攪拌下緩慢滴加苯乙腈(570.0g,4.87mol),滴加完后滴加2-氯吡啶(500.0g,4.42mol),保持體系溫度低于30℃,滴加完后撤離冰浴,常溫攪拌反應4h。反應結束后緩慢加水(200mL)淬滅過量的氨基鈉,并用水(200mL)洗滌有機相3次,分水后將有機相中的甲苯蒸出約80%,然后加入石油醚(200mL),攪拌均勻后用冰浴冷卻(1h),產物從母液中析出,過濾并烘干得化合物4,為淺黃色固體668.1g,收率78%。在3L的四口瓶中加入濃硫酸(400mL),冰浴冷至10℃,攪拌下分批加入上一步產物(300g,1.55mol),保持反應溫度低于20℃,加入完畢后升溫至室溫反應,16h后冰浴冷至10℃滴加水(1.5L),滴加完后使用30%NaOH水溶液調pH為13-14,抽濾并干燥,得淡黃色固體278.5g,收率85%。

    3.2.1順式-2-哌啶-2-基苯乙酰胺(7a)的合成在容積為2L高壓氫化反應釜內加入化合物5(100.0g,471.7mmol),10%鈀碳催化劑(10g),乙酸(1L),用氫氣鋼瓶加壓至3.0mPa,加熱至70℃開始反應。4小時后冷卻降溫釋放壓力,將鈀碳催化劑過濾,溶劑乙酸旋干,加入水(1L),將溶液降溫至10℃,然后在快速攪拌下緩慢滴加30%氫氧化鈉水溶液,滴加至有大量固體析出,溶液pH值為13-14為止。過濾收集固體,并將固體烘干,此時得到中間體6(89.3g)。在5L四口燒瓶中加入中間體6和甲苯(2.7L),攪拌均勻后加入叔丁醇鉀(89g,794.6mmol)加熱至70℃反應,16小時后將反應降至室溫,緩慢滴加水(500mL)以淬滅剩余的叔丁醇鉀,然后緩慢滴加6N鹽酸(500mL),滴加完畢后快速攪拌,使有機相與水相充分接觸,靜置分層,分液取水相。然后在分離得到的水相中緩慢滴加30%氫氧化鈉水溶液,直至溶液的pH值到13-14為止,此時有大量固體析出,過濾收集固體并烘干,得淺黃色固體70.1g,兩步收率68.2%。

    3.2.2反式-2-哌啶-2-基苯乙酰胺(7b)的合成在容積為2L高壓氫化反應釜內加入化合物5(100.0g,471.7mmol),10%鈀碳催化劑(10g),乙酸(1L),用氫氣鋼瓶加壓至3.0mPa,加熱至70℃開始反應。4小時后冷卻降溫釋放壓力,將鈀碳催化劑過濾,溶劑乙酸旋干,此時得到的是淺黃色粘油。在此粘油中加入乙酸乙酯(1L),攪拌下逐漸有固體析出,將固體收集過濾,然后溶解于水中(800mL),緩慢滴加30%氫氧化鈉水溶液,直至溶液pH至13-14為止,有大量固體析出,過濾并烘干,得到淺黃色固體62.3g,收率60.6%。

    3.2.3(R,R)-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鹽酸右哌甲酯1a)的合成[20,23]將中間體7a(30.0g,137.6mmol)和D-二苯甲酰酒石酸(51.7g,137.6mmol)加入2L四口燒瓶中,加入異丙醇(600mL)攪拌均勻后加熱至55℃,固體全部溶解,保持該溫度攪拌反應60分鐘,將溶液緩慢降溫至30℃,有大量固體析出并過濾。將得到的固體用異丙醇(150mL)重結晶一遍,然后緩慢加入6N鹽酸中(300mL),充分攪拌反應2小時,過濾去除析出的固體,保留濾液。將此濾液置于1L四口燒瓶中,緩慢滴加30%氫氧化鈉水溶液,至pH值到13-14為止,有類白色固體析出,過濾烘干得中間體8a(10.6g)。

    3.2.4(S,S)-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1b)的合成將中間體7a(30.0g,137.6mmol)和L-二苯甲酰酒石酸(51.7g,137.6mmol)加入2L四口燒瓶中,加入異丙醇(600mL)攪拌均勻后加熱至55℃,固體全部溶解,保持該溫度攪拌反應60分鐘,將溶液緩慢降溫至30℃,有大量固體析出并過濾。將得到的固體用異丙醇(150mL)重結晶一遍,然后緩慢加入6N鹽酸中(300mL),充分攪拌反應2小時,過濾去除析出的固體,保留濾液。將此濾液置于1L四口燒瓶中,緩慢滴加30%氫氧化鈉水溶液,至pH值達到14為止,有類白色固體析出,過濾烘干得中間體8b(10.1g)。

    3.2.5(R,S)-2-哌啶-2-基苯乙酸甲酯鹽酸鹽(1c)的合成將中間體7b(30.0g,137.6mmol)和D-酒石酸(20.6g,137.6mmol)加入2L四口燒瓶中,加入異丙醇(600mL)攪拌均勻后加熱至55℃,固體全部溶解,保持該溫度攪拌反應60分鐘,將溶液緩慢降溫至30℃,有大量固體析出并過濾。將此固體溶解于水中(500mL),緩慢滴加50%氫氧化鈉水溶液,至pH值到13-14為止,有類白色固體析出,過濾烘干得中間體8c(9.9g)。

    第5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油氣資產 產品分成 油氣儲量 折耗

    油氣資產,是指油氣田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井及相關設施和礦區權益。在產品分成合同中的成本回收直接依賴于油氣儲量的其他設備也作為油氣資產核算。

    油氣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與該油氣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油氣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一、油氣資產的初始計量。油氣資產包括取得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成本、暫時資本化的未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成本、全部油氣開發支出以及預計的棄置成本。探明經濟可采儲量,是指在公司現有技術和經濟條件下,根據地質和工程分析,可合理的能夠從已知油氣藏中開開采的油氣數量。油氣資產具體包括:油、氣生產井(含已轉作生產井的探井)、注入井、資料研究井等;聯合站、油氣集輸站、計量站、壓氣站、配水間等相關設施;井場工藝流程裝置、熱采設施可;集輸油氣支管線、集輸油氣干管線等;油氣處理設施;儲油設施;污水處理等其他環保設施;油氣田內部供水排水(包括水源水質處理以及相應地面設施和水源工程)、供電、通信設施和其他生產用建筑物;提高采收率設施;開發用輔助設備設施;棄置費用;礦區權益以及其他油氣田生產設施等。

    1、 為取得礦區權益而發生的探礦權價款、采礦權價款、土地或海域使用權支出、中介費以及可直接歸屬于礦區權益的其他申請取得支出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

    2、 油氣勘探支出中的鉆井支出在完井后,如果確定該井發現了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將該鉆探該井的支出結轉為井及相關設施成本。確認未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將鉆探該井的支出扣除凈殘值后計入當期損益。確定部分井段發現了然名經濟可采出來能夠的,應當將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有效井段的鉆井支出結轉為井及相關設施成本、無效井段鉆井累計支出轉入當期損益。完井一年后仍無法確定是否發現了探明經濟儲量的,如果該井已發現足夠儲量,但確定是否屬于探明經濟可采儲量還需實施進一步的勘探活動,且進一步的勘探活動已在實施或已有明確計劃并即將實施的,油氣勘探支出暫時資本化;否則應將暫時資本化的支出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油氣勘探支出中的其他支出計入發生當期損益。無效井鉆井支出計入確定該井無效

    當期損益。無效井如果以后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已經費用化的無效井成本不予

    轉回。

    3、 油氣開發活動中所發生的支出,根據其用途分別予以資本化,作為作為油氣開發形成的井及相關設施的成本。

    4、 油氣生產中發生的操作費計入發生當期損益。

    5、 企業確認井及相關設施的成本時,應當以礦區為基礎,根據環境保護法和礦區所在地法律法律的要求、與利益相關方達成的協議,預計礦區廢棄時應當承擔的棄置義務,應確認為預計負債,同時計入油氣資產成本。

    預計棄置成本時,未折現的棄置費用以預計發生的清理支出為基準進行測算。對在

    油氣再摻測算棄置成本時,應按照油氣資產棄置的工藝標準進行測算。計提金額為

    以目前價格水平和工藝要求進行清理所需要的支出為基準,以剩余可采年限為折現

    期,以公司長期負息資金利率為貼現率,對未折現棄置成本進行折現并將其作為棄

    置成本。在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棄置費用計算確定各期應負擔的利息費用。

    各油氣田地區公司應每半年對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和采用的折現率進行評估,如果

    測算棄置費用的相關條件,如油氣資產的棄置清理工藝標準、清理費用、貼現率、

    環保要求等發生東大變化,以至于影響棄置費用測算結果時,應及時調整計提的棄

    置費用金額,增加(或減少)油氣資產原值和預計負債。

    二、油氣資產后續計量

    1、油氣資產減值:企業應當至少于每半年對除未探明礦區之外的油氣資產和在建工

    程中歸集的尚未結轉油氣資產的井和相關設施總體或以區塊為單元進行減值跡象判

    斷。存在減值跡象的,應判斷其可回收金額,并將所測試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帳

    面價值的部分確認為減值損失,計提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

    未探明礦區權益每個會計期末都進行減值測試,經公允價值低于帳面價值的差額確

    認為減值損益,計提減值準備。油氣資產及在建油氣資產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

    轉回。

    2、油氣開采及集輸過程發生的修理費執行《石油天然氣開采》準則,計入操作成本。

    輸油氣管線及相關設施發生的修理費計入制造費用。

    石油物化探、鉆井、固井、測井、錄井、試油、井下作業、海洋工程等工程技術服

    務和工程建設業務發生的修理費,先按受益對象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期末應將未

    完工程中尚未結轉的修理費全部結轉,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3、安全生產費用概述

    安全生產費用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企

    業安全生產條件的資金。

    安全生產費用的計提范圍包括:石油天然氣開采、石油物化探、鉆井、固井、測井、

    錄井、試油、井下作業、海洋工程、建筑安裝工程等工程技術服務,煉油化工危險

    品生產以及交通運輸等

    安全生產費用的計提標準為:

    石油和天然氣以產量為計提依據,石油按每噸原油17元;天然氣按每千立方米原氣

    5元逐月提取

    安全生產費用的賬務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的規定,對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

    以及具有類似性質的各項費用,應按以下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1) 提取時,

    借:管理費用等

    貸: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用-提取

    (2) 利用安全生產費用構建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等資本性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等

    轉資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同時全額計提折舊,

    借: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用-使用

    貸:累計折舊

    (3) 支付安全生產費用性支出時:

    借:專項儲備-安全生產費用-使用

    貸:銀行存款等

    (3) 由此造成的會計與稅收政策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此處沖減的“專項儲備”以已經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沖減至零為限,即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支出小于計提的安全生產費用時,按實際發生費用沖減至零為限,即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支出小于計提的安全生產費用時,按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沖減“專項儲備”,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支出大于計提的安全生產費用時,按“專項儲備”的賬面余額沖減“專項儲備”。

    企業當年計提安全生產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三、產品分成合同的核算

    在產品分成合同模式下,通常在合同各方間訂立的聯合作業協議中指定一方為作業者。作業者按照合同各方的意圖,管理合同礦區的日常生產經營作業活動,并負責設立聯合賬簿,根據合同中規定的程序進行核算。聯合賬簿的目的是為了向合同各方提供籌資、成本和投資回收和分配的會計信息,以滿足合同各方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需要。聯合作業礦區通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報告內容主要是反應合作礦區的資產和負債狀況。

    從實質上看,產品分成合同模式下的合同礦區應歸屬于共同控制資產。合同各方對聯合賬簿的投入按照自營油氣田的會計處理原則,確認在聯合賬簿中享有的份額油氣資產和應承擔的份額費用,從合作礦區取得的油氣收入,均作為油氣銷售收入處理。

    1、取得礦區權益的核算

    對礦區取得前期成本(如投標費、購買資料包費、中介費和可直接歸屬于礦區權益的其他購買取得支出等)暫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歸集,若項目成功,則連同購買價款、簽字費等一并計入”油氣資產“科目的”礦區權益“明細科目。同時,應根據儲量評估資料將礦區權益分為探明礦區權益和未探明礦區權益。

    2、勘探和開發支出的核算

    (1)對投出資金中應費用化的勘探支出(如地球物理研究支出)和后續確認為干井的勘探支出應計入勘探費用。油氣勘探支出中的鉆井支出,如果確定該井發現了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在進入油氣開發時,將該井的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探井支出結轉為井和相關設施,確定未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其他井,將相關探井的支出計入當期損益。完井一年后仍無法確定是否發現了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如果該井已發現足夠儲量,但確定其是否屬于探明經濟可采儲量還需要進一步的勘探活動,且進一步的勘探活動已在實施或已有明確計劃即將實施,鉆井支出暫時資本化。

    (2)開發生產活動中發生的開發支出,結轉到井及相關設施。

    (3)產品分成合同下在建工程的轉資以區塊或油田為資產組進行:勘探階段發生的有經濟儲量發現的鉆井支出,在進入油氣商業生產時,將該區塊或油田的探井支出結轉為井及相關設施;開發生產活動中發生的開發支出,以區塊或油田為資產組轉為井及相關設施。

    3、油氣資產的折耗及減值

    在產品分成合同中,成本回收直接依賴于油氣儲量的其他設施也作為油氣資產進行核算。

    井及相關設施和探明礦區權益在中國準則和國際準則下,均采用產量法分區塊計提折耗。按國際煤層氣儲量評估標準,進行折耗的儲量標準需要經國外第三方儲量評估機構評估確認。

    第6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城市游憩空間;游憩意象;游憩意象綜合體;營造

    一、引言

    從國內旅游規劃設計理論的發展情況來看,諸多學者在借鑒國外相關理論并結合自身旅游規劃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多種理論,如城市旅游開發與規劃的斑廊基網絡結構操作模式、風景區規劃的avc三力理論、文化旅游地規劃的“景觀信息鏈”理論等。但總體上看,這些旅游規劃理論與操作模式的共同特征均是以專家的視角,從空間客體(物質實體空間)出發進行構建。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旅游地規劃與開發的實踐也多關注空間客體本身,而對作為空間主體的游客和居民的空間感知與認知關注不夠。

    城市意象充分重視了人對城市物質實體空間的主觀體驗,為研究城市居民與游客的空間感知與認知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城市意象運用于旅游地相關研究領域,在國外已有三十余年,但有關游憩者對城市空間感知與認知的研究,至今仍是游憩研究中,尤其是城市游憩研究中一個十分薄弱的研究領域。國內學術界對城市意象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僅有少量研究涉及城市游憩地,研究內容集中在城市游憩地意象空間結構及規劃設計上,且多為具體的實證研究,缺少系統的理論探討和理論總結。本文所指城市游憩空間意象是城市游憩者(包括城市居民和城市旅游者)通過對城市游憩空間或場所的觀察與體驗、感知與認知,對游憩空間環境信息的刺激加以存儲、了解與重新組合后在頭腦里形成的有關城市游憩空間的印象及產生的意義。城市游憩空間意象源于城市游憩者對游憩空間的感知與認知,游憩者感知與認知良好的游憩空間通常具有高度的可意象性,能使身處其中的游憩者感覺良好,不僅“看起來適宜、獨特而不尋常……具有高度連續的形態,有許多各具特色的部分互相清晰連接,能夠逐漸被了解”而且能使游憩者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舒適感和認同感,產生對游憩空間意義的認識,并促進地方感的生成,由此在自己與外界之間建立起協調的關系。游憩空間意象的“好壞”成為衡量城市游憩空間環境設計優劣的一個重要尺度或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對城市游憩地規劃設計意義重大。

    鑒于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在城市游憩地規劃設計中的重要性,針對當前國內旅游規劃理論與實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在系統闡釋“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的基礎上,深層次地探討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概念框架及其實踐途徑,以期為我國城市游憩規劃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指導。

    二、“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的提出

    城市意象研究的先驅林奇(lynch)指出城市既作為物質實體空間而存在,同時也是人們感覺中的城市,即作為主觀城市而存在。林奇(lynch)通過對美國波士頓、洛杉磯、澤西市三個城市的實證研究,進一步指出城市結構中的道路、節點、標志、區域、邊界等五種要素是對城市的可意象性起關鍵作用的元素,并將之作為城市意象營造的要素形態類型。由于“感知和認知是城市生活的基礎,游憩者使用的設施及尋求的活動都會受到空間感知與認知程度的影響”,因此,城市游憩空間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公眾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到的主觀空間,城市意象五元素是對城市游憩空間的可意象性起關鍵作用的元素。

    受啟發于城市意象理論,本文提出“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認為游憩者(包括城市居民與城市旅游者)通過在城市中的生活經歷和戶外游憩活動體驗,對城市游憩空間或場所產生特定的感知與認知,使得小到一個公園、一座廣場、一個景點,大到一個城市游憩地,乃至一個區域游憩地都有可能成為游憩者感知與認知的對象而留有游憩者記憶的痕跡,不同個體、家庭或團體游憩者通過各自的游憩生活體驗賦予空間以意義,經過記憶的積淀,整個游憩空間都被轉化成一種記憶與意義的集合體,本文稱之為“游憩意象綜合體”。這里的“游憩意象綜合體”實際上是游憩空間中公眾記憶(包含了公眾對空間賦予的意義)的凝結體,是游憩者的集體記憶在游憩空間中的物化,其本身是隱性的,只有通過意象輸出所產生的游憩行為才能外顯。當游憩者在城市中從事相關游憩活動,記憶被城市空間中某些要素所觸發,過去的經歷就會和個人的記憶一同呈現。這些要素不僅包含在道路、節點、標志、區域、邊界等城市意象五元素中,還內隱于游憩者對空間所賦予的意義中,本文將之概括提煉為“游憩意象綜合體”的四要素,即游憩意象元(公眾游憩者對空間意義的認知)、游憩意象點(公眾游憩者感知與認知到的標志、節點)、游憩意象廊(公眾游憩者感知與認知到的道路、邊界)、游憩意象域(公眾游憩者記憶深刻的特色化區域)。“游憩意象綜合體”是對城市實體游憩空間的可意象性起關鍵性作用的“意象空間單元”,表現為一種以游憩意象元為內涵和靈魂(空間意義的內涵式表現),以游憩意象點為核心要素,通過游憩意象廊的連接功能實現游憩意象點的排列組合和游憩意象域的內外部溝通,進而形成“游憩意象點一游憩意象廊一游憩意象域”網絡結構(空間結構的網絡化表現)(圖1)。其中,游憩意象元表達了游憩空間文化形態意象(包括社會功能、行為意義、歷史傳統等)層面的內容,而“游憩意象點一游憩意象廊一游憩意象域”則表達了游憩空間物質形態意象(包括標志、節點、道路、邊界、區域等要素)層面的內容。

    “游憩意象綜合體”是對城市實體游憩空間的可意象性起關鍵作用的“意象空間單元”,對城市游憩空間規劃設計具有重要意義。與當前我國眾多城市游憩空間規劃設計關注城市外部實體空間的組織和營造不同,基于“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的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重點關注游憩者的空間感知與認知,強調實體游憩空間規劃設計要著眼于公眾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到的主觀游憩空間,即通過對游憩空間中能夠反映意象特質的文化信息(游憩意象元)進行提煉,對能激發游憩者記憶和興趣的特征點(游憩意象點)按一定范式進行篩選,并通過特征點組合(游憩意象廊)和場域再現(游憩意象域)的方式有效表達,激活“游憩意象綜合體”。“游憩意象綜合體”被激活的游憩空間特色鮮明、個性突出、可識別性強,游憩者到此地游憩能被游憩空間的“特征性”、“標志性”和“可識別性”所吸引,從而產生對游憩空間的深刻印象和情感認同,最終形成游憩者與游憩空間的良性互動。

    三、“游憩意象綜合體”的內涵及特征

    (一)空間的可伸縮性特征

    “游憩意象綜合體”具有空間的可伸縮性。隨著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的空間范圍的不斷擴展,“游憩意象綜合體”也不斷從游憩場所層次向游憩景區層次再向整個城市游憩地層次,直至區域游憩空間層次,甚 至更寬廣的空間層次擴展。隨著空間層次的不斷擴展,“游憩意象綜合體”所包含的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游憩意象域的數量增多,意象內容趨于豐富。

    (二)結構的自相似性特征

    不同空間水平的“游憩意象綜合體”結構上是自相似的,即都是由所在空間等級水平的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游憩意象域構成。這主要在于“游憩意象綜合體”這個概念本身是可以隨空間的變換而不斷變換的。當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的空間對象是整個城市游憩地時。城市就是一個“大”的“游憩意象綜合體”,游憩者記憶深刻的城市內部游憩功能分區就是游憩意象域,為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的連接各大游憩區域的城市景觀道路就是游憩意象廊,其中的旅游景點或游憩場所就是游憩意象點;當空間對象是游憩景點或游憩場所時,游憩景點或游憩場所就是一個“小”的“游憩意象綜合體”,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到的游憩景點的空間范圍就是游憩意象域,其內部的游憩路徑就是游憩意象廊,而散布其間的一個個具體游憩點或特色建筑物就是游憩意象點。

    (三)要素的組合性特征

    “游憩意象綜合體”核心是它的四要素,包括“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和“游憩意象域”。四要素的組合則是一種從潛在到外顯,從抽象到具體,從散點到鏈接,從分散到集聚的過程關系(圖2)。因為要素組合方式的不同,“游憩意象綜合體”常常表現為不同的形態。一個完整的“游憩意象綜合體”通常是由上述四個要素共同組成的,但“游憩意象綜合體”常常通過要素的不同組合方式以缺失狀態呈現,如“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域”。這種組合方式受到游憩空間環境特征、游憩者自身的因素(如記憶的因素)及游憩者從事相關游憩活動的空間范圍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四)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游憩意象綜合體”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和持續更新的過程,其發展與游憩者的空間體驗和記憶直接關聯,往往呈現階段性發展特征。隨著游憩者對空間體驗的逐漸深入和記憶的逐步累積,“游憩意象綜合體”也相應經歷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和游憩意象域的“離散發展——組合發展——融合發展”三個逐步提升的發展過程(圖3)。游憩空間特色的強化、公眾游憩者文化素質和審美意識的提升、游憩經驗的增加等均能使“游憩意象綜合體”獲得加速發展。

    四、基于“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的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框架

    (一)概念框架的提出

    “游憩意象綜合體”是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從目標、系統、層次、要素、途徑五個方面架構起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概念框架,即以打造可意象性和情感認同強的城市游憩空間為目標,以慣常環境下的游憩空間意象系統和非慣常環境下的旅游空間意象系統為營造對象,以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和游憩意象域四要素為營造核心,以提煉游憩意象元和構建“點一廊一域”的游憩空間意象信息載體為具體實現方式,并從社會、(空間使用者)群體和(空間使用者)個體三個方面體現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層次性(圖4)。

    (二)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目標

    簡言之,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目標就是通過對“游憩意象綜合體”的解析來營造可意象性和情感認同強的城市游憩空間。換句話說,就是對游憩者空間感知與認知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城市游憩空間中可意象性強的特色要素進行挖掘和有效組織,使游憩空間結構的“特征性”和“可意象性”凸顯,游憩者的“情感性”認同增強,以利于空間中個人、家庭、或群體的游憩生活體驗與記憶的生成,從而把個體與更大一層次的集體記憶和價值相關聯,使城市成為游憩者記憶的發源地和精神的歸屬地。

    (三)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系統

    城市游憩地應營造兩套空間意象系統,即游憩與旅游的雙空間意象體系。一套是供慣常環境下的居民使用的游憩空間意象系統;另一套是供非慣常環境下的游客體驗的旅游空間意象系統。游憩空間意象系統主要服務于本地居民日常的休閑游憩,既要在休閑游憩的層面上營造,也要在生活功能的層面上營造;旅游空間意象系統主要服務于外來游客的旅游,是游客實現旅游體驗的場所和獲取愉悅感的源泉。值得說明的是,劃分兩套空間意象系統是研究的需要,在實際的組成中,兩套系統的一些部分常常是重疊的。

    (四)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層次

    carr(1992)認為公共空間在意象塑造上的關鍵在于它所包含的三個層次的“相關性”,即從使用者個體的層次,空間能顯示與使用者個人發展和個體特征的關聯性;從使用者群體的層次,空間能使人通過空間聯系提升其群體社會關系的潛力;在社會的層次上,空間能夠表達城市文化和時代特征的意義。

    城市游憩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象的營造也應包含了游憩者個體、游憩者群體和社會等三個不同的層次,不同層次的游憩空間意象營造對應不同的營造對象,包含不同的“相關性”側重、具有不同的營造特點,突顯不同的營造項目(表1)。

    (五)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要素

    1 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元是游憩空間的“靈魂”,通常是潛在的,需要挖掘和提煉才能夠凸顯出來。“游憩意象元”體現在游憩者對游憩空間的“整體記憶”中,是游憩者體驗和感悟游憩空間的最核心意象因子,是游憩空間的“個性”和“特色”所在,對游憩意象元的準確把握,對游憩間意象營造具有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

    2 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點是游憩意象元的具體物化,是人們能夠直接獲得的空間意象層次。代表性(即在城市中的標志性)和關聯度(即意象要素與游憩意象元之間的關聯程度)是確定“游憩意象點”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游憩意象點可以通過不同尺度游憩空間中的意象要素表達出來,常常表現為一個個具體的標志性很強的游憩點。如城市游憩空間整體層面——某歷史文化名城游憩地的游憩意象點,多集中表現為某些歷史文化保護區和具體的歷史建筑物;城市游憩區域層面——城市商業游憩區(rbd)的游憩意象點,常常需要通過各種商業要素來表達;游憩場所層面——某個公園綠地的游憩意象點,則與園林或游憩的要素緊密關聯。

    3 游憩意象廊。游憩意象廊是游憩意象點按一定規律在游憩空間的排列組合。游憩意象廊具有多種功能,最主要的是連接功能和組合功能,營造時應強化除此之外的游憩功能。同時,游憩意象廊還具有時間和空間兩個特性。在時間上,是記錄個人或群體不同階段游憩記憶的時間通道;在空間上,是游憩者感受和認知游憩特色要素的空間廊道,因此,還有凝結公眾記憶(印象度)的功能。

    4 游憩意象域。“游憩意象域”是城市中令游憩者印象深刻的特色化游憩區域,是游憩者的主觀感知與游憩地的地域特色的有機融合。游憩者通過在城市游憩空間中從事游憩活動,受游憩空間所在地域的文化基質、自然生態環境、休閑氛圍、交通水平等的影響,獲得游憩體驗與感受,將印象深刻、同質性強、特色 突出的區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記憶,形成意象場,即為“游憩意象域”。游憩意象域通常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獨立的游憩意象元,多條游憩意象廊連接成網狀,眾多游憩意象點散布其中。游憩意象域反映了城市游憩空間“面”上的特質,是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指針。

    (六)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的途徑

    基于“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的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提煉游憩意象元,激發和恢復公眾對游憩空間的記憶與意義,以利于游憩者對空間意義的理解;一是構建“點-廊-域”的空間意象信息載體,以利于游憩者對空間形態結構的掌握。

    1 提煉游憩意象元。“游憩意象元”的提煉應著眼于對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特質的把握,應能反映公眾游憩者對游憩空間的感受和評價特征,特別應注重挖掘和恢復游憩空間中那些能激發游憩者記憶、想象和情感的元素。

    記憶和想象是游憩空間意象形成的核心影響因素,通過深入挖掘和恢復游憩空間中那些能激發游憩者記憶和想象的元素,讓這些元素向游憩者準確傳達空間特色文化信息,以喚起游憩者對空間的個性化記憶和情感,是營造情感認同強的城市特色游憩空間的關鍵性環節。

    2 構建“點-廊-域”的空間意象信息載體。良好的、“可讀性”強的游憩空間形態結構可以“刺激”游憩者的綜合感官,易于為游憩者識別和記憶,并由此產生對空間結構的認知和對空間意義的判讀,有利于游憩者空間意象的形成。

    “游憩意象綜合體”中的“游憩意象點”、“游憩意象廊”和“游憩意象域”是塑造游憩空間意象形態結構的有效信息載體。在游憩空間意象營造中,合理選擇游憩意象點,有利于單個游憩空間意象的凸顯;將游憩意象點進行有規律的排列組合,優化配置游憩意象廊道,強化游憩意象域,則可形成強烈的游憩空間整體意象和高效的游憩意象集聚效應,有利于游憩空間形象的彰顯,是營造可意象性強的城市特色游憩空間的核心內容。

    五、結語

    感知和認知是城市生活的基礎,游憩者使用的設施及尋求的活動都會受到空間感知與認知程度的影響。因此,城市游憩空間規劃設計應注重對游憩者空間感知與認知的考慮。受啟發于城市意象理論及相關旅游規劃理論而提出的“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是對城市游憩空間的可意象性起關鍵作用的“意象空間單元”,對城市游憩規劃設計有重要意義。與當前國內眾多城市游憩空間規劃設計主要關注城市外部實體空間的組織和營造不同,基于“游憩意象綜合體”的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重點關注游憩者的空間感知與認知,強調實體游憩空間規劃設計要著眼于公眾游憩者所感知與認知到的主觀游憩空間,通過激活“游憩意象綜合體”的方式來營造令游憩者深刻印象和情感認同強的城市游憩空間,是城市游憩規劃的新視域。

    本文從游憩空間主體與客體相結合的視角,系統闡述了“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認為“游憩意象綜合體”的內涵和特征具體體現在空間的可伸縮性、結構的自相似性、要素的組合性和發展的階段性等四個方面,并從目標、系統、層次、要素、途徑等五個方面架構了基于“游憩意象綜合體”理念的城市游憩空間意象營造概念框架,為國內城市游憩空間規劃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蕾蕾,從景觀生態學構建城市旅游開發與規劃的操作模式,地理研究,1995,14(3):69-73

    2 劉濱誼,余露,風景旅游承載力評價研究與應用,規劃師,2003(10):99-104

    3 劉沛林,“景觀信息鏈”理論及其在文化旅游地規劃中的運用,經濟地理,2008,28(6):1035-1039

    第7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車輛齒輪油;基礎油;降凝劑;成本分析;優化

    中圖分類號:TE626.3 文獻標識碼:A

    The 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 of GL-5 Heavy-Duty Vehicle Gear Oil

    ZHANG Wei-dong

    (PetroChina East China Blending Plant, Taicang 215433, China)

    Abstract:The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vehicles gear oil in East China Blending Plant was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Taking GL-5 85W-90 heavy-duty vehicle gear oil as an example, base oil selection, additive upgrading and cost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detailedly, and the primary factors of influencing production cost were discovered; Based on the actual resource situation of East China Blending Plant, suggestions on optimizing the component usage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were proposed.

    Key words:vehicle gear oil; base oil; pour point depressant; cost analysis; optimization

    0 前言

    車輛齒輪油的發展已經經歷了80多年,從1925年試制成功雙曲線齒輪油以來,車輛齒輪油取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由于受到各類載重運輸車輛發展對齒輪油的要求,加上環境保護和政策法規的壓力,使車輛齒輪油從最初的硫化鯨魚脂,發展到如今的高性能全合成齒輪油[1],產品升級換代穩步推進。

    車輛齒輪油的牌號眾多,GL-5重負荷車輛齒輪油目前仍是中國市場車輛齒輪油的主要產品。GB 13895-92中規定了GL-5重負荷車輛齒輪油按粘度分為6個牌號,分別是:75W、80W-90、85W-90、85W-140、90、140等。但在日常生產和使用中,GL-5重負荷車輛齒輪油主要由三個粘度級別組成,其使用環境為:

    85W-90,適用于環境溫度-15 ℃以上的一般地區全年通用;

    80W-90,適用于環境溫度-30 ℃以上的寒冷地區全年通用;

    75W-90,適用于環境溫度-30 ℃以下的寒冷地區全年通用[2]。

    以上三類中,尤以85W-90級別的產品用途最廣、銷量最大。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暖冬現象出現以后,85W-140牌號的產品銷量也開始增長。

    中國石油華東油廠自2005年3月開始試生產前,曾從公司內兄弟廠調運200 t GL-5 85W-90車輛齒輪油成品,當年5月份開始自行生產,截止2008年8月底,各種牌號的車輛齒輪油產銷量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85W-90牌號的車輛齒輪油占到其總銷量的75%以上,所以我們以此為代表,分析一下三年多來車輛齒輪油的基礎油使用、添加劑選用和成本情況,按照銷售價格進行效益評估,以便結合華東油廠實際資源情況,了解成本構成,為進一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供依據,以期更好地指導生產。

    1 基礎油

    車輛齒輪油使用的基礎油組分可以是精制的礦物油、合成油或兩者的混合油,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先后使用過MVI150BS、KH150BS、MVI300、MVI400、MVI500、MVI600和HVI400等7種組分調合GL-585W-90重負荷車輛齒輪油,基礎油典型數據見表2。

    2 添加劑

    GL-585W-90重負荷車輛齒輪油在調合過程中主要使用三種劑,即主功能劑、降凝劑和抗泡劑。主功能劑由中國石油蘭州油研究開發中心生產,已從RHY4204改進到RHY4208,加劑量下降了12.5%。

    2.1 主功能劑

    使用含硫添加劑、含磷添加劑、防銹減摩多功能添加劑研制的RHY4208復合劑是在RHY4204復合劑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其具有更優良極壓抗磨減摩性、防銹防腐性、熱氧化穩定性、抗磨耐久性以及與不同基礎油的適應性,生產的重負荷車輛齒輪油通過了CRC L-42、L-37、L-33、L-60、L-60-1全尺寸齒輪臺架,油品的性質、性能達到且超過API GL-5規格要求,質量也達到MIL-PRF-2105E規格要求,和國外其他典型復合劑相比綜合性能最優,代表了車輛齒輪油復合劑的發展方向。

    其特點是:

    (1)無灰、低磷,清潔節能型齒輪油復合劑。

    (2)通用性強,可用于調制各種車輛齒輪油和重負荷工業齒輪油。

    (3)適用性強,適用于各種中間基基礎油、石蠟基基礎油、加氫基礎油及合成油。

    主劑的典型數據見表3。

    2.2 輔劑

    2.2.1 降凝劑

    降凝劑前期選用路博潤公司生產的LZL803B,它是聚α-烯烴類型的降凝劑。也有個別批次使用沈陽長城生產的T-808A,它是一種苯乙烯富馬酸酯共聚物,其降凝度較LZL803B稍差,但粘度稍低,流動性好。今年開始使用Rohmax公司新開發的適合中國齒輪油配方的V1-147降凝劑,是一種聚甲基丙烯酸酯(PAMA)類型的降凝劑,它通過加入長烷基支鏈結構,使自身具有類似蠟特性的物質率先與油品中的蠟相互作用,從而破壞油品中三維蠟結晶的形成,改善油品凝點(傾點)并降低低溫粘度及改善屈服應力。根據廠家的推薦用量及實際使用經驗,聚甲基丙烯酸酯(PAMA)類型的降凝劑比聚α-烯烴類型的降凝劑加入量下降了62.5%。

    兩種國產降凝劑的典型數據見表4。

    2.2.2 抗泡劑

    幾年來一直選用2#復合抗泡劑(T922),屬硅型與非硅型復合物,與各種添加劑的配伍性好,對加入方法不敏感,具有高效的抗泡能力;且不需稀釋,使用方便。在油品中適應性良好。

    3 調合方案

    在實際調合生產過程中,根據資源現狀,每批次的調合方案會有差別,調合過程的典型調合方案見表6。

    4 質量分析數據

    以上選取的13批次產品均調合合格,分析數據見表7。

    5 成本計算與分析

    對于以上13批次的產品調合,由于3年多來基礎油、添加劑的價格都進行了多次調整,尤其是今年7月份以后,公司對調撥華東油廠的基礎油價格進行了調控,目前,特別是新疆的基礎油價格偏低。為了對以后的生產能提供幫助,統一采用2007年的價格進行成本核算,通過選取不同的調合方案(重點使用RHY4208調合的產品)對其成本進行分析。另外對不同的添加劑方案,也采用相對固定的基礎油價格進行核算,以方便成本對比。

    5.1 基礎油和添加劑的價格(見表8、表9)

    5.2 成品的成本計算公式

    成本:C=B1×R1+B2×R2+A1×R3+A2×R4(1-1)

    式中:C――成品油的油劑成本,元/噸;

    Bx――基礎油組分x的價格,元/噸;

    Rx――基礎油(添加劑)的比例,%,∑R=1(i=1~n);

    Ax――添加劑組分x的價格,元/噸。

    5.3 各調合方案的成本計算

    利用公式1-1和表6~表9中的數據,計算結果見表10。

    5.4 成本分析

    (1)從整體成本情況來看,先期使用的RHY4204復合劑與現在使用的RHY4208復合劑相比,在基礎油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兩者價格相當(分別是37500元/噸和38000元/噸),但RHY4208的加劑量只有RHY4204的87.5%,故其加劑成本約下降204元/噸。這也是全公司要求使用RHY4208代替RHY4204的原因之一,只有對特殊需求的OEM用戶,為了保持產品的外觀一致性和從氣味方面的考慮,少量使用RHY4204。如RHY4208的價格超過42800元/噸,則其再無價格優勢。

    (2)早期使用RHY4204的兩個典型方案(方案1和方案2)價格都較高,主要原因是正好使用進口的MVI150BS進行測算,如果換用價格相當的KH150BS,其成本在8600元左右,與方案10相當。

    (3)在基礎油穩定的情況下,降凝劑的選用也至關重要。從方案13、12和方案11、10中我們可以看到,LZL803B的加劑量一直在0.8%,雖然其價格較低(20131元/噸),噸成本加劑費在161元左右。而V1-147的單價雖貴(28400元/噸),但其加劑量小,只有0.3%,噸成本加劑費在85元左右,不到LZL803B加劑成本的一半。

    (4)從組分使用情況來看,在添加劑和BS光亮油穩定不變時,中性油對成本影響順序從小到大依次為:MVI600

    (5)從表2的7種基礎油典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MVI300等中性油和MVI150BS的40 ℃粘度上下范圍都在其平均值的10%之內;但MVI400的粘度范圍較大,在20 mm2/s左右,是其平均值的13%;其100 ℃粘度差距在0.6~2.0 mm2/s之間。而KH150BS的粘度范圍太大,竟然達到230 mm2/s,使其100 ℃粘度差距在4 mm2/s 以上,所以導致了看似同樣的組分(如方案11和方案13),如不考慮降凝劑對成本的影響,由于KH150BS的調合比在45%~52%之間,導致成本差距在76元/噸。同樣如方案7和方案10,同樣使用完全相同的組分和添加劑,但由于組分油粘度相差較大,KH150BS的調合比在38%~45%之間,成本差距在136元/噸。

    6 結論及建議

    (1)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RHY4208有較好的經濟效益,故我們應該絕大部分選用RHY4208復合劑來生產車輛齒輪油,減少RHY4204的用量。這兩年來,我廠也是這樣做的,2006年RHY4208的用量只占車輛齒輪油復合劑總量的54%,而2008年1~8月份,RHY4208的比例已占到92%。如車輛齒輪油產量按照12000 t/a計算,節約費用達244.8萬元。

    (2)降凝劑成本的降低也能對產品的經濟效益產生很好的作用。通過優化選用降凝效果好的酯類降凝劑,不僅直接降低成本,而且由于用量減少,節約的運費、加劑前的加溫費用、抽劑的動力費用等都會相應降低。如車輛齒輪油產量按照12000 t/a計算,5.4(3)中按照去年的降凝劑價格,年節約費用約96萬元。如果按照2008年降凝劑的價格(LZL803B:25363元/噸;V1-147:31050元/噸)計算,則加劑成本分別為203元/噸和93元/噸,節約費用達132萬元。

    (3)在車輛齒輪油的調合中,應優先選用MVI500以上的中性油,其粘度范圍較窄,比較穩定,和KH 150BS的配伍性較好。但玉門的MVI500質量較差,粘指較低,宜少用。MVI400以下的中性油粘指也較低,實際使用過程中經濟效益也不好,所以盡量少用此方案。合適的基礎油配伍節約成本至少在400元/噸,年節約費用可達480萬元以上。

    (4)KH150BS的質量差異對齒輪油的成本影響較大,由于實際質量(粘度的范圍)差別太大,導致了實際噸油成本差別在100元以上,所以要加強對接受KH150BS的質量控制,使其100 ℃粘度在32 mm2/s以上,可以減少KH150BS的用量,從5.4(4)的分析看出,由于KH150BS的粘度變化,對成本的影響在76~136元/噸之間,如車輛齒輪油產量按照12000 t/a計算,節約費用達91.2~163.2萬元。

    參考文獻:

    [1] 張龍華,伏喜勝.車輛齒輪油規格與技術發展趨勢[J].油, 2007,22(5):59-63.

    [2] 趙巍,粟斌,周新聰,等.GL-5車輛齒輪油換油周期研究[J].油, 2008,23(4):22-27.

    第8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教學觀念;教師能力;終身學習中圖分類號:G623.5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8-0190-01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有效整合成了教育教學改革中人們關注的熱點。教師在整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素質關系到課程整合的成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要適應課程整合的發展需要,教師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轉變和提高:

    1.要轉變自己的傳統的教學觀念

    教師要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先進的教育思想,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單純是教學過程中的講授者和知識的傳遞者,而應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習環境的開發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要把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研究,對其間關系進行協調的、整合的把握。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沖擊的不僅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而且對已經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提出了挑戰。這種挑戰迫使教師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為自己進行定位,調整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使之與信息化教學環境相適應。

    教師要正確的理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內涵,絕不能簡單地把課程整合等同于計算機進課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指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指導下,把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變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應用到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提高教學效率。整合要有明確的目標、先進的理論指導、豐富的教學資源支持和必要的信息技術環境。整合從深層次講,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學模式、教學媒體手段和方式方法的變化,需要教師角色的轉變和素質的提高。

    2.要不斷提高自己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2.1提高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術使用技能,大部分教師還不能適應網絡環境,缺乏熟練的網絡操作技能,教師的信息技術使用技能需進一步提高。

    2.1.1在整合過程中教師應具備以下幾項技能:

    (1)網絡基本操作技能。要能夠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準確獲取所需教學資源,能使用電子郵件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2)簡單的教學軟件開發技能。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表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如使用POWERPOINT文稿制作課堂講義,利用EXCEL分析統計學生考試成績,使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制作簡單的教學網頁。

    (3)制作教學課件的技能。能夠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多媒體和網絡課件。

    2.1.2關于課件的開發,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出發,不要為了開發課件而制作課件。要把信息技術作為化解教學難點和直觀教學的演示工具。對教學重難點,課件要能夠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以圖表、動畫等形式動態地呈現知識點、突破難點,同時要力求圖、聲、文并茂,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開發的課件要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課本。教師最好能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自己開發制作課件。也可以借鑒別人開發的課件,為我所用。教師要根據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開拓性擴展。擴展的知識,可以上網搜索資料;課件要力求做的精益求精,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讓學生輕松地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整合的目的。

    2.2發揮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應有利于學生的心理與生理健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網上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導航作用,教師是學生網上學習的指引者,網絡學習中教師的實時導航能夠有效地減少信息迷航現象,有效地防止網絡學習中師生情感交流的欠缺,增加學生網上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網上學習的興趣。

    2.3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作為整合目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創設基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環境,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進行主動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擴大學生的視野。同時成功的體驗會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提高其創新能力。

    3.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第9篇:有機合成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園林景觀工程;排水設施;市政;設計

    近些年以來,園林景觀設計特別注重綠色生態效益的高度實現。由于自然生態環境為國內各個行業的經濟增長做出了長足貢獻,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卻是付出了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增長的嚴重代價,自此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才能靠國民產業經濟的拉動與之提升。不過,在當前強調發展綠色經濟的大趨勢下,園林景觀設計師們已經越發重視景觀工程的綠色生態效益能否高度實現這一問題,所以園林景觀工程施工建設尋求可持續化發展的綠色施工途徑則顯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文章主要提出了現代園林工程施工通過景觀與排水設施的結合方法,目的是為了通過園林工程的改造實現綠色施工,達到美化、綠色、節約、生態的目的。

    一、園林工程排水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一)地形排水技術

    園林工程系統復雜,需要結合不同的地貌形態予以設計出不同排水區域的排水設計方案,比如作業場地的地貌形態有溝、澗、坡道、及小道等。如果不改變原有的地貌形態,就要確保排水施工設計合理。一般而言,如果坡度處于5%最小值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逕流方式排水。但是徑流設計需要考慮流逕速度,目的是為了控制地表沖刷;如果處于溝坡會水線之上,對于景觀設計應采取跌度式,以有效控制水流逕流速度;如果是園路或是溝邊這種縱坡較高地段,也可以設置消力檻模具,通常護坡消力檻由一些磚石鋪砌澆筑形成的;在設置時應安置在路測兩端。

    (二)明溝排水技術

    明溝排水主要針對具體地段情況采用磚石或是砼料來設計出明溝。對于土明溝而言,其邊坡的坡度要考慮土質情況進行斷面設計,通常所采用的是梯形斷面。如果運用的是三角形斷面,它主要適用于一些苗圃、花叢、臨時性明溝等,不過對于其邊坡交角要控制在交角90°。此外,對于水溝下游縱坡而言,其應要比上游縱坡大于2%為宜。

    (三)管道排水技術

    首先要將管道在深埋地下指定位置處,并要具有一定坡度,設置必要排水溝。其次,園林景觀工程多集中在公園等公眾場所,所以管道結構主要應用明溝與樹枝式抑或魚骨式的管道組合形態予以綜合布置;再者,如果排水要求確實很高,應能多設置一些支渠。

    (四)園林植物配置優化

    景觀設計中強調排水設施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水資源。所以,在植被設置時一般會選用一些喬灌木為主,并且要結合復層植物群落進行設計,從而才能使其景觀工程運營時具有高效生態效益。而至于為何要采用喬灌木植被,主要是其對水分吸收的需求性要比一些綠化草坪小得多,同時又比綠化草坪具有更多的生態效益,通常來說,50 平米生長良好的草坪產生的生態效益僅相當于10 平米左右的樹木。而對于園林綠化的植被選種而言,應能結合所處區域的氣候溫度予以選用合適的植被,并要注重生態效益平衡,所以選用的樹木植被多以喬、灌、草的綜合應用復層結構方式。同時,為了節約水量,在具體規劃階段中,應能注重本土植物的應用,因為外來物種不僅要考慮成本問題,同時其對土質的適應性也有待考察。而對于本土植物而言,它在抵抗蟲害、施肥、環保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要更為成熟,所以更具優勢。

    二、排水與景觀設計的有機結合

    依據生態景觀工程設計要求,強調生態效益,應能一邊要考慮居住區的綠地功能需求,一邊還要注重景觀美化效果,即兼顧美化與實用性的雙重需求。如此一來,排水技術與景觀設計相結合,也必然要歸為生態園林景觀工程行列中,所以對于園林景觀工程而言,能夠兼顧設計出來的藝術效果與生態效益下的美化、功能需求等是最佳的景觀園林作品。

    (一)營造意境

    對于景觀園林意境營造必然要借助一些景觀設計要素,比如對山水、植被、山石、道路等要素的綜合設計等。為此,園林植物應能具有高度觀賞價值,同時植被應能易于打理,具有旺盛生命力。而除了考慮植被具有觀賞價值與旺盛生命力之外,還應能考慮植被的色彩搭配,進而才能體現出美化效果,使其躍然于人們視野前才具生機之美。比如,白花象征著溫婉、柔和、寧靜之意,搭配黃色的植被卻又帶有質樸之感;搭配紅色又具有濃烈、歡快之意。而如果特意營造某種意境,則可以選出一些典型的花圃植被,比如蘭花具有幽香的感覺,可以搭配白顏色的花朵,象征深谷幽蘭,含笑具有著濃厚的香氣,可以點綴搭配一些紅色植被,給人以富有生機之感。但不論怎樣搭配,都應能一方面要滿足美化環境要求,一方面要兼顧綠色生態效益實現;同時對于空間布置而言,應能考慮植被之間的合理組合,采用行列式布局方式,以打破布局僵化的局面。

    (二)植被結構搭配

    一般而言,適用于上層栽植的植被喬木有:白蠟、元寶楓、杜仲、栗樹等;如果考慮常綠植被設置在上層予以栽植,可以考慮華山松、雪松、白皮松、灑金柏、側柏等松柏類常綠喬木。適用于中層栽植的植被則有連翹、紅瑞木、麻葉銹線菊、天目瓊花、金銀木等;如果考慮的是全光照植被,可以考慮珍珠梅、太平花、鋪地柏等;如果是置于空地栽植,可以考慮紫葉李、榆葉梅、牡丹花、紫薇、黃護等。至于下層栽植的植被,可以考慮金銀花、鋪地柏、常春藤、扶芳藤等。

    (三)線行變化

    由于景觀工程多以公園、居住綠地區域等為主,所以綠地內表現出的直線條形態較多,比如一些道路形態、圍墻及居民建筑等。因此,對于易于變動設計的植被設置也可以考慮曲折形態變化,可以應用植被空間劃分所用的林緣線,或者是林冠線起伏變化等設計手法。比如,在灌木邊緣栽植時,可以應用一些灌木較矮且枝葉茂盛的植被,比如通過金鐘花、迎春、木瓜海棠、火棘等植被予以密栽,進而使其設計出一種曲折變化曲線形態。再如,如果考慮的是孤植球類栽植,可以在綠地邊緣選出一些孤植球,用以突出綠地邊緣曲折變化形態。當然設計時,可以應用林冠線起伏設計手法,采用一些鉛筆柏、水杉、松柏等尖塔式植被。一方面,這種設計手法可以給人以強烈的節奏感;另一方面還可以善于應用地形變化來突出綠地邊緣曲折變化,通過高矮差異不大的植被與林冠線起伏手法予以配合,突出視覺效果。

    結 語:

    城市園林景觀工程設計時,為了兼顧綠色生態效益下的美化、水能源節約等效果,應能一方面考慮植被的生態特性與地形植被栽植的設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排水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才能在保證了能源節約的情況下,一能滿足人們視野效果,二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綠色環境的精神需求,三能透過園林景觀工程實現生態效益的可持續化發展。

    結 語:

    參考文獻:

    [1]梅艷.淺析園林工程中排水設施與景觀結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5).

    [2]王定島.旅游景區園林綠化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2).

    [3]劉建盆.園林工程中植物造景分析[J].現代園藝,201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欧美成人四级剧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a|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在线成人播放毛片|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亚洲女成人图区|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91青青成人a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91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