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呼吸道常見的癥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呼吸道常見的癥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呼吸道常見的癥狀

    第1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我是一名基層醫生,平時接觸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較多,現將自己對本病分類及治療原則的認識介紹如下。不足之處請專家指導、點評。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概稱。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預后良好。常見病原體為病毒,少數是細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被老百姓統稱為“感冒”,但上呼吸道感染根據病因的不同,分為不同的類型,即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一扁桃體炎。

    對于不同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治療方法也不同。在基層,老百姓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多習慣于自行服藥,往往療效不佳,少數社區醫師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時也存在用藥不適宜的情況,應予以注意。關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原則,最主要的是對癥治療,并做到“兩多五忌”――兩多:多休息、多飲水;五忌:忌洗澡、忌食葷、忌勞累、忌亂服藥、忌吸煙喝酒。積極抗病毒治療,清熱解毒。當病毒性咽炎出現吞咽疼痛時,提示鏈球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細菌性咽-扁桃體炎時要用抗生素治療。

    為了更清晰地鑒別上呼吸道感染的類型,了解其特征,現總結如下(見表1)。

    [專家點評]

    糾正誤區,正確診治上呼吸道感染250013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 邢春燕

    瀆者來信中,基層醫師對于上呼吸道感染這一常見疾病從類型、病原菌、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幾個方面進行了概述,簡潔、清晰、重點突出,但有的地方不太恰當。如:治療方面對于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提到積極的抗病毒治療,這是常見的用藥誤區。為了讓基層醫師更好地掌握這一常見、多發疾病的診治,筆者從以下幾個需要基層醫師注意的方面進行闡述。

    明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廣義的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一扁桃體炎。狹義的上呼吸道感染又稱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成人每年發生2~4次,兒童發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

    做好鑒別診斷

    本病需與初期表現為感冒樣癥狀的其他疾病相鑒別,基層醫師應予以注意,以避免誤診誤治。

    過敏性鼻炎

    臨床上很像“傷風”,不同之處包括:①起病急驟、鼻腔發癢、噴嚏頻繁、鼻涕呈清水樣,無發熱,咳嗽較少;②多由過敏因素如螨蟲、灰塵、動物皮毛、低溫等刺激引起;③如脫離過敏原,數分鐘及1~2h內癥狀即消失;④體檢可見鼻黏膜蒼白、水腫。

    流行性感冒 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傳染性強,常有較大范圍的流行。臨床特點如下:①起病急,全身癥狀重,畏寒、高熱、全身酸痛、眼結膜炎癥明顯,部分患者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②鼻咽部癥狀較輕。③病毒為流感病毒,必要時可通過病毒分離或血清學明確診斷。④早期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如金剛烷胺、奧司他韋療效顯著。

    急性傳染病 某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脊髓灰質炎、傷寒、斑疹傷寒)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癥狀,在這些病的流行季節或流行區應密切觀察,結合不同疾病的臨床特點、必要的實驗室檢查,進行鑒別,以免貽誤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方法

    對癥治療

    休息 病情較重或年老體弱者應臥床休息,忌煙、多飲水,室內保持空氣流通。

    解熱鎮痛 如有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者,可選用解熱鎮痛藥,如復方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索米痛片(去痛片)、布洛芬等。

    減充血劑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腫時,可使用鹽酸偽麻黃堿,也可用1%麻黃堿滴鼻。

    抗組胺藥 感冒時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頻繁打噴嚏、流鼻涕,可選用馬來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組胺藥。

    鎮咳劑 對于咳嗽癥狀較明顯者,可給予右美沙芬、噴托維林等鎮咳藥。

    提示 避免重復用藥

    需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藥大多為復方制劑,含有上述各類藥物或其他藥物中的2種或>2種成分,雖然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品種繁多,名稱各異,但其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藥物作用大同小異,因此復方抗感冒藥應只選其中的1種,如同時服用>2種藥物,可導致重復用藥、超量用藥,增加上述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病因治療

    抗菌藥物治療 單純病毒感染無須使用抗菌藥物,有白細胞計數升高、咽部膿苔、咳黃痰等細菌感染證據時,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或喹諾酮類。極少需要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抗病毒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而且濫用抗病毒藥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藥現象。因此對于免疫功能正常,發病>2 d的患者一般無須應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規使用。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和奧司他韋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縮短病程。

    提示 避免盲目輸液

    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時應首選口服藥物,避免無根據地盲目靜脈補液。靜脈補液適用情況:①因上呼吸道感染導致原有基礎疾病加重,或出現并發癥,需要靜脈給藥;②由于嚴重腹瀉或高熱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需補充水和電解質;③由于胃腸不適、嘔吐而無法進食,需要通過補液維持身體基礎代謝。針對特殊人群,應制定個體化的治療策略

    兒童 2~5歲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時,偽麻黃堿的劑量為成人的1/4;6~12歲的兒童,偽麻黃堿的劑量為成人的1/2,盡量使用糖漿或混懸液制劑。兒童發熱應慎用阿司匹林等水楊酸類藥物,因為后者可誘發Reye綜合征并導致患兒死亡。

    孕婦、哺乳期婦女 應特別慎用感冒藥物。孕婦盡量不使用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苯海拉明、布洛芬、右美沙芬等,以免影響胎兒發育或導致孕期延長。妊娠3個月內禁用愈創甘油醚。哺乳期婦女盡量不使用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金剛烷胺等,因為這些藥物能通過乳汁影響幼兒。

    從事駕駛、高空作業或操作精密儀器等行業工作者 應慎用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感冒藥物,因第一代抗組胺藥具有抗膽堿能作用,影響神經元或神經肌肉接頭的傳導,可導致神經功能一過性紊亂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①肝腎功能不全、血小板減少、有出血癥狀者和(或)有潰瘍病穿孔病史者,應慎用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成分的感冒藥物。②未控制的嚴重高血壓或心臟病及同時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患者,禁用含有偽麻黃堿成分的感冒藥物。③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及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含有偽麻黃堿成分的感冒藥物。④青光眼患者不建議使用偽麻黃堿作為局部用藥。

    總之,醫師應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不同癥狀,特別是針對特殊人群,制定個體化的治療策略。

    需要轉診的情況

    對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何時需要轉診無具體規定,要結合患者一般狀況、合并疾病、對治療反應、有無并發癥以及基層醫生對于疾病的掌控力。一般來說,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病情較輕、病程短、預后良好,但對于以下情況建議轉診。

    特殊人群:年老體弱、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初始治療(前1~3 d)效果不好,需及時轉診。

    第2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關鍵詞] 痰熱清;喜炎平;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7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655-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約90%以上為病毒引起,也可由細菌直接感染或在病毒基礎上繼發感染,以溶血性鏈球菌為多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概稱,是呼吸道最常見的一種傳染病。常見病因為病毒,少數由細菌引起,最常見的疾病,常伴發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40例,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發熱,咳嗽,體征及胸部x線片表現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相應標準。將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70例,年齡2歲-10歲,男31例,女39例;對照組70例,年齡2歲以上兒童,男37例,女3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 兩組患兒均行常規綜合性治療,包括止咳,減輕其他癥狀,白細胞總數高于正常值,有細菌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消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痰熱清0.3-0.5ml/kg加入5%葡萄糖100ml靜滴,對照組給予喜炎平0.3ml/kg加入0.9%生理鹽水100ml靜滴,療程均3天。

    1.3 療效判斷標準[1] ①痊愈:治療3天以內,體溫恢復正常,癥狀全部消失;②顯效:治療3天以內,體溫正常,癥狀大部分消失;③有效:治療3天以內,體溫較前降低,癥狀部分消失;④無效:未達到有效者或病情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技術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 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29%和81.43%,兩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差異顯著(p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3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率4.3%,其中2例為輕度胃腸道不適,1例出現局部皮疹,對癥治療后立即緩解,停藥后很快消失;對照組7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率10.00%,其中3例為輕度胃腸道不適反應,2例出現輕度皮疹,2例血常規白細胞減少,對癥治療后立即緩解,停藥后很快消失:兩組藥物不良反應差異有顯著性(p

    2.3 護理措施 ①加強兒童的營養,合理添加飲食,適量增補微量元素和其他維生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是預防兒童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②要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飲食以流食、半流食為好,少量多次,多食蔬菜水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3 結 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冬春季節發病率最高,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等[2],臨床表現為發熱,鼻塞,咳嗽,咽痛,流涕,流淚,食欲減退等,部分患兒有腹痛,腹瀉,高熱者可引起驚厥,譫語,嬰幼兒易合并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多種并發癥。

    痰熱清主要成分是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均屬清熱解毒化痰藥。臨床主要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熱、咳嗽,咳痰不爽,咽喉腫痛,口渴,舌紅,苔黃等癥狀,已有藥理研究和文獻報道表明[3],痰熱清在體外對病毒,細菌生長有抑制作用,在體內能明顯減低患者的體溫,顯著改善癥狀和體征,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本文通過對痰熱清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治療1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比較,發現痰熱清療效良好,患者發熱及其他癥狀均能較快緩解,總有效率高,各項指標與對照組差異沒有統計學差異,且不良反應小,不易產生抗藥性,是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目前標本兼治的中藥制劑。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2輯)[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5:71-73.

    第3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關鍵詞] 小兒;呼吸道感染;仙力素

    [中圖分類號] R725.6[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2(a)-096-01

    仙力素是我國首先創用的頭孢菌素半合成新衍生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特點。覆蓋了大多數感染常見的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具有臨床療效好,副作用小等優點,是一種有廣泛前途的抗生素。我院兒科應用仙力素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200例,現進行臨床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年齡3~14歲,男性110例,女性90例。合并先天性心臟病10例,合并營養不良5例。

    2 病例選擇

    全部為我院兒科病例,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2~3 d以上并有發熱、咳嗽、肺部可聞及干濕音患者共69例,反復多次呼吸道感染、病程時間較長或發熱、胸片肺紋理增粗診斷為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共50例,有喘息性支氣管炎、咳嗽、肺部有喘鳴音或伴有濕音患者共43例,有肺部炎癥、肺部有濕性音、胸片證實有片狀影并伴有白細胞增多現象的患者共38例。

    3 治療方法

    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給藥50~100 mg,合并高熱或肺內感染者每公斤體重給藥150 mg,靜脈滴注,連續2~4 d,病情重者繼續用藥1~2 d,若病情較輕可采用肌肉注射,合并喘息者可加用止喘藥物。

    4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

    顯效:病情明顯好轉,癥狀、體征消失。

    無效:用藥3 d,病情無好轉或有加重趨勢。

    結果為總有效力95.9%,其中6例合并肺炎者加用頭孢呋辛。用藥后不良反應率低,其中2例有皮疹,5例腹瀉,停藥后均自行消除。結果證明仙力素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效果顯著,副作用很少。

    5討論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兒門診常見病例。國內外資料表明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細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及肺炎桿菌,仙力素對這些細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不可否認,小兒呼吸道感染病毒是常見病源,但病菌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損傷,若不及時治療,細菌乘虛而入,極易并發細菌感染,進而波及其他器官發生相應癥狀,全身癥狀也隨之加重。一般常見的并發癥有鼻竇炎、中耳炎、眼結合膜炎、頸淋巴結炎及咽壁膿腫等。并發急性中耳炎者,多高熱不退,因耳痛致使患兒哭鬧不安、搖頭、抓耳,早期鼓膜充血、膨隆,以后穿孔流出漿液或膿液,治療不及時可影響聽力。咽壁膿腫時可出現拒食、吞咽困難、言語不清、頭向后仰、張口呼吸等癥狀,檢查可見咽部充血、腫脹,咽壁呈半園形突起,將軟腭及同側咽腭弓向前推移。另外年幼及體弱患兒,上呼吸道感染極易向下發展,引起支氣管炎及肺炎。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盡早確診,及時治療,并且要合理用藥。目前臨床上因不易獲得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實驗室診斷,治療上往往首選抗生素治療,其弊端眾所周知,臨床實踐中仍難以避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為病毒,無常規使用抗生素的指征[2],因此應首選抗病毒治療,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再聯合使用抗生素。由于幼兒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一些抗生素在使用前要進行皮試,還會對幼兒產生毒副作用,直接傷害身體。而仙力素在小兒呼吸道感染治療方面有較好的療效,臨床使用表明:仙力素對肝、胃、腎功能無明顯不良影響,本品應用前不需要做過敏試驗,顯效快、殺菌強、使用方便,在兒科門診應用有較好的前景。

    近年來,隨著耐藥菌株流行病學的變化,耐藥菌株不斷增加,尋求耐藥率低、對多種細菌敏感的藥物相當重要[4]。仙力素對革蘭陽性菌及部分陰性菌有抗菌活性,對革蘭陽性球菌的作用尤強。體外抗菌活性試驗表明:對肺炎球菌、化膿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菌株)、表皮葡萄球菌(MSSE菌株)和卡他布蘭漢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肺炎鏈球菌MIC90為0.25 μg/ml,對化膿性鏈球菌MIC90為0.5 μg/ml,對其他3種細菌的MIC90均小于8.0 μg/ml,對流感嗜血桿菌亦有較強的抗菌活性,MIC90為2.0 μg/ml。對草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破傷風桿菌和炭疽桿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本品作用機制為抑制敏感菌的細胞壁合成,而產生殺菌作用。靜脈滴注半衰期為0.5 h,肌肉注射半衰期為1.2 h,靜脈滴注后高峰血濃度維持6 h,注射后在體內組織分布廣泛,以膽汁、肝、肺及呼吸道等處含量較高[3],不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在機體內幾乎不代謝,主要從尿中排出,12 h尿中排出給藥量的90%以上,在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中取得良好療效[4]。

    [參考文獻]

    [1]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141.

    [2]陸權.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6):379-383.

    [3]戴自英.使用抗菌藥物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25.

    第4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專家提醒,對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大家要保持高度警覺,積極預防,及時發現并有效治療,以防疾病進一步發展對身體造成侵害。

    哪些呼吸系統疾病喜歡冬天來“找茬”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統稱,約有70%~80%的患者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之后發生,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更易感染。

    2.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其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為特征,可分為慢性支氣管炎和急性支氣管炎兩種。急性支氣管炎以流涕、發熱、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特別是早晚咳嗽加重。

    3.哮喘:哮喘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共同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常見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并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

    4.肺炎: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其癥狀為發熱,呼吸急促,持久干咳,深呼吸和咳嗽時胸痛,痰多或少,可能含有血絲。

    未雨綢繆先防病

    1.注意通風,減少和抑制病菌繁殖

    冬季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庭每天開窗換氣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用煤爐取暖和使用燃氣爐具取暖的居室,更要注意安裝強制通風裝置,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2.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冬天天氣干燥,濕度偏低,加上暖氣和空調的使用,會削弱人體上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此時應多喝開水,并使用空氣加濕器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3.勞逸結合,增強體質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同時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減少心理壓力,提高肌體的抵抗力。

    4.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例如經常用鹽水清洗上呼吸道,減少細菌、病毒在呼吸道內的存留;去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好戴口罩;如果身邊有流感病人應及時采取消毒、隔離等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要藥――清肺消炎丸

    第5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關鍵詞】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馥感啉口服液;抗生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居兒科門診病例首位,臨床表現以發熱、流涕、鼻塞、打噴嚏、咽喉腫痛為主要癥狀,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無特別有效的治療藥物,臨床多濫用抗生素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組研究試用馥感啉口服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較其與抗生素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現將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采用馥感啉口服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與應用抗生素治療作為對照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我院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1]的患兒240例,男140例,女100例,入選標準:年齡6個月至2歲;急性起病,病程

    1.2 方法 治療組馥感啉口服液6個月至2歲,5~10 ml/次,3次/d口服;對照組根據小兒有無過敏史,選用相應抗生素。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服藥12~48 h體溫恢復正常,流涕、咳嗽、鼻塞等臨床癥狀好轉或消失;有效:服藥48~72 h體溫恢復正常,流涕、咳嗽、鼻塞等臨床癥狀好轉或消失;無效:服藥72 h體溫未恢復正常,流涕、咳嗽、鼻塞等臨床癥狀無改善。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75例,有效3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60例,有效30例,無效30例,總有效率75%。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χ2=11.25,P

    3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等病原體,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等部位[2]。這些病毒通過釋放內外毒素等方式引起小兒上呼吸道癥狀(發熱、流涕、咳嗽、鼻塞等),四季均可發病。馥感啉口服液由鬼針草、野、西洋參、黃芪、板藍根、香菇、浙貝母、麻黃、前胡、甘草等組成,屬純中藥制劑。輔以蜂蜜、聚山梨酯80等改善口感。據研究分析,鬼針草、野、板藍根清熱解毒,直接抗病毒,西洋參、黃芪、香菇提高T細胞功能,增強抵抗力。臨床觀察表明,馥感啉口服液藥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解熱等作用。上呼吸道感染不應常規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使耐藥現象日趨明顯,極大影響了抗生素臨床療效,本文通過對患兒對照觀察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5%,對照組總有效率75%,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馥感啉口服液療效顯著,配方中輔以蜂蜜、聚山梨酯80口感好,患兒容易服用,依從性高,且未發現不良反應,特別適合用于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同時減少了患兒應用抗生素的機會,減少了耐藥現象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第6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摘 要 目的:探討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在治療兒科呼吸道感染的應用方法以及療效判定。方法:應用加藥、稀釋比例不等的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療兒科呼吸道感染患者260例,應用該方法使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癥狀較輕的患兒應用該方法治療避免了肌肉注射以及靜脈給藥,不但減輕了患兒的痛苦又減輕了經濟負擔。結論:采用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治療兒科呼吸道感染輕癥患者,單純應該方法治療就會收到良好滿意療效,中、重癥患者應用該方法輔助治療使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有利于患兒早日康復。

    關鍵詞 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 治療 兒科呼吸道感染 應用方法 注意事項

    鹽酸萘甲唑林為咪唑林類衍生物,具有直接激動血管收縮β1受體,從而減輕炎癥所致的充血和水腫。用于過敏性及炎癥性鼻充血、急慢性鼻炎滴鼻,過敏性鼻炎,收縮血管,改善通氣的外用藥。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雖然專用于成人,但筆者從醫10多年來應用給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中采用加藥、稀釋比例不等的方法治療18個月齡以上的患兒呼吸道感染,療效確切安全有效僅供同道參考,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呼吸道感染為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春冬季發病較多見。筆者應用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治療18個月齡以上的患兒,18個月齡以下的患兒因缺乏安全性不應用該方法治療。該方法臨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的一般常見癥狀,如鼻塞、流涕、打噴嚏,對喑啞、咳嗽、發熱等癥狀只起一般的輔助治療。1996~2013年5月應用加藥、稀釋比例不等的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療兒科呼吸道感染患者260例。

    臨床應用方法:凡一般輕癥患兒鼻塞、流涕(即患兒精神狀況良好,生命體征平穩,無發熱,無咳嗽或偶有干咳的)應用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1瓶(8ml/8mg)排出4ml加入利巴韋林注射液400mg(4ml)混合滴鼻每側鼻孔1~2滴/次,2次/日;如果患兒既有鼻塞、流涕、還有打噴嚏的,可用鹽酸萘甲唑啉滴鼻液1瓶(8ml/8mg)排出4ml加入利巴韋林注射液300g(3ml)再加地米色松地塞米松注射液5mg(1ml)混合滴鼻每側鼻孔1~2滴/次,2次/日。用藥間隔不少于4~6小時,連續使用不得超過7天,如需繼續使用,應間隔3~5天再用。應用該方法治療260例患兒均在應用1~2次即見效,有效率達100%。中、重癥患者應用該方法治療僅為輔助治療,主要治療還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而定。

    臨床應用注意事項:凡首次應用該方法治療的患兒,首次應用后應在醫護人員的直視下觀察30分鐘以上觀察患兒無異常反應后方可讓患兒監護人帶患兒離去,如應用該方法在治療當中患兒有其他異常反應隨時來診。對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用該藥品時不能同時使用其他滴鼻劑;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萎縮性鼻炎及鼻腔干燥者禁用。

    第7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關鍵詞:熱毒寧;喜炎平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內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尤其是季節發生變化時發病率較高。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或者細菌侵犯患者的鼻部、咽部、鼻咽部引起的,臨床治療主要是給予抗炎、抗病毒、對癥治療及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1]。目前臨床一般采用喜炎平、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本文作者為了進一步對比這兩藥物的治療療效,結合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長治療的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組治療。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長治療的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患者。觀察組3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g23~56歲,平均年齡(31.45±5.21)歲;病程(14.56±2.71)h。對照組35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33.14±4.05)歲;病程(13.86±3.09)h。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將250 mg喜炎平注射液加入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楊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7 d。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給予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將20 ml熱毒寧注射液加入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楊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7 d。

    1.3療效判定 痊愈:治療3 d后,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顯效:治療3 d后,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基本消失。有效:治療3 d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無效:治療3 d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無變化,甚至有加重的趨勢[2]。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記錄數據均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進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2.1臨床咳嗽、退熱、鼻塞、咽部充血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咳嗽、退熱、鼻塞、咽部充血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臨床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臨床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疾病,該疾病屬于原發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學習,臨床應該予以重視。同時該疾病也是鼻腔和咽喉感染的總稱。在中醫上認為主要是以風熱為主,患者外感風熱時,臨床中主要表現為發熱、口渴、咳嗽、惡寒頭痛、舌苔黃等癥狀[3]。所以,臨床治療應該以清熱解毒、疏風解表為主要治療原則。臨床上對藥物的選擇是當前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作者結合臨床病例,對比分析熱毒寧與喜炎平治療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其中喜炎平注射液屬于一種中成藥注射液,其中主要成分是穿心蓮內脂,尤其是對細菌痢疾、支氣管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4]。同時喜炎平注射液還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消炎、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但是喜炎平注射液容易引起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等癥狀,并且起效慢。熱毒寧注射液主要由:青蒿、梔子、金銀花組成,青蒿味苦微辛、性寒、辛可解表,寒能降熱;金銀花具有清毒散熱功效;梔子可清利三焦之火,諸藥合用,可祛表里上下之邪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熱毒寧注射液具有較強的抗病毒,抗菌功效,可以抑制多種呼吸道疾病致病菌的活性,充分發揮抗炎、解熱的作用,并且還可以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該選擇抗病毒藥物對癥治療,不能濫用抗生素,以免產生抗藥性[5]。而熱毒寧注射液臨床治療不良反應少,并且臨床起效較快,可在較短時間內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治療該病具有獨特的療效[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咳嗽、退熱、鼻塞、咽部充血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呼吸道感染與喜炎平對比,可以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并且臨床治療療效理想,不良反應較輕,臨床用藥具有安全性。

    總而言之,熱毒寧注射液與喜炎平注射液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對比,熱毒寧具有用藥安全有效、療效高、見效快等優點,可作為臨床至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選藥物。

    參考文獻:

    [1]張世華.喜炎平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9):1437-1438.

    [2]虞志華.喜炎平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評價,2012,29(3):221-222.

    [3]溫仲樂,吳振炎.琥寧與加替沙星聯用治療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28).

    第8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關鍵詞] 胃食管反流;誤診;支氣管炎;食管炎

    [中圖分類號] R573 [中圖分類號]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4-198-01

    部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以呼吸系統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容易誤診。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GERD共102例,其中42例誤診,誤診率40.8%。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齡27~84歲,平均53.7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6.3個月。

    1.2臨床表現

    42例中嗆咳或咳嗽36例,以慢性咳嗽為主,常在夜間平臥入睡時發生,驟然從深睡中驚醒;憋氣、胸悶或呼吸不暢17例,咽喉部異物感或咽痛13例,胸痛7例,哮喘5例,表現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3例。心電圖檢查基本正常,X線胸部正位片或胸部CT均正常。

    1.3誤診情況

    本組誤診為慢性咽炎9例,慢性支氣管炎21例,哮喘7例,間質性肺炎5例。經抗感染、平喘、止咳、糖皮質激素及β2受體激動劑等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

    1.4診斷依據

    42例胃鏡檢查均示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磯分級法:A級11例,食管黏膜破損長徑5mm,無融合性病變;C級8例,食管黏膜破損融合,但

    1.5治療及預后

    確診后均予6~8周制酸及胃腸動力藥物治療,繼發呼吸道感染者給予短期抗感染對癥等治療,6周后咳嗽均消失。

    2討論

    GERD是一種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疾病,它可導致食管黏膜糜爛、炎癥潰瘍以至癌變。胃食管反流病癥狀分為3類,即典型癥狀、不典型癥狀與消化道外癥狀。典型癥狀為燒心、反酸、反食;不典型癥狀為胸痛、腹痛、惡心;消化道外癥狀包括口腔、咽喉部、肺及其他部位出現癥狀[3]。本組均以消化道外癥狀為主要表現。

    據文獻報道,GERD與哮喘、咳嗽發病的機制相關聯,因夜間支氣管吸入反流的胃內容物,刺激支氣管所致[2],其原因是夜間迷走神經高反應性的自主調節障礙,導致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降低和頻發短暫的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更容易使胃液反流。部分患者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如慢性咳嗽、哮喘、胸悶、胸痛等,而食管癥狀不明顯,極易與呼吸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疾病混淆,以咳嗽或哮喘發作等呼吸道癥狀為突出表現者更易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3]。本組均誤診為呼吸道疾病,分析其原因:①呼吸科醫生對GERD認識不足,診斷思維局限,對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診斷僅僅考慮呼吸道常見疾病。本組均無典型的GERD癥狀,而以呼吸道癥狀就診,忽視了GERD常見癥狀,待病情繼續發展,抗感染、解痙治療無效時才考慮到GERD。②病史詢問不詳細,查體不仔細。該類病人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若能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通過相關醫技檢查,診斷不難。③滿足于已有的診斷。醫務人員滿足于臨床已經做出的錯誤診斷,而且在反復治療無效時,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④缺乏有效的檢查手段。GERD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及24h食管pH監測,基層醫院由于條件受限多未開展,僅能借助B超、食管鋇餐造影等有限手段,故難以及時、準確地診斷。

    因此,對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及哮喘患者,必須考慮是否存在GERD。24h食管內pH監測是可靠的診斷方法,對于無監測條件或不能接受本方法的檢查者,可試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配合全胃腸道動力藥及黏膜保護劑試驗治療,如達到滿意的效果,可確立診斷。

    [參考文獻]

    [1] 錢家鳴. 胃食管反流病[M]//葉任高. 內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9-373.

    [2] Uschel HC, Jr Paulson DL.省略plication and therapy[J]. J Thorac Cardio Vasc Surg,1967,53:21.

    第9篇:呼吸道常見的癥狀范文

    關鍵詞 匹多莫德顆粒 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We want to study Pidotimod Granules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We selected 40 cases of patients during 2011~2012.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7~14 day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idotimod Granules orally,1bag/time(0.4g),2times/day.Results:The average defervescence time,antitussive time and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ance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idotimod Granules;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Efficacy

    反復呼吸道感染(RRI)是小兒常見病,發病率達20%左右,以2~6歲最常見。患有RRI的小兒簡稱復感兒,在1年內有7~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在學齡前兒童多見,呼吸道感染每年8次左右[1]。若能早期使用匹多莫德免疫刺激劑,可縮短病程。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40例,隨機分為兩組,現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4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氣炎7例、支氣管肺炎19例,所有患兒排除合并有先天性免疫性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腦炎等,均未使用過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2.5±3.7)歲,病程(9±4.7)天;另一組治療組,男13例,7例,平均年齡(1.5±3.2)歲,病程(7±3.5)天。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方法:兩組患兒均按呼吸道感染常規治療,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療,痰多者加用糜蛋白酶霧化,有喘息者加用萬托林霧化,3~4次/日。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上匹多莫德顆粒口服,1袋/次(0.4g),2次/日,兩組療程均7~14天。

    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用藥1個療程后,臨床癥狀、體征消失;②顯效:用藥1個療程后,病程縮短、發病次數明顯減少,臨床癥狀、體征緩解;③好轉:用藥1個療程后,發病次數略為減少,臨床癥狀、體征減輕;④無效:用藥1個療程后,發病次數、療程及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2]。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x±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以P

    結 果

    兩組療效比較:匹多莫德顆粒口服治療組治愈組8例,顯效6例,好轉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0%,未口服匹多莫德顆粒為對照組治愈6例,顯效4例,好轉3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65%,兩組療效比較(χ2=6.67,P

    治療組及對照組癥狀、體征比較,見表2。

    討 論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病,病因復雜,其臨床特點為反復呼吸道感染,病程較長,影響兒童生長發育,且缺乏特殊的治療方法,是當前兒科臨床上倍受兒科工作者關注的話題。呼吸道感染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生與機體免疫功能密切相關。嬰幼兒時期特異性免疫功能不成熟,原發或繼發性免疫功能缺陷是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病的重要原因。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不成熟,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中IgA、IgG、降低,IgG亞類缺陷,IL-2活性降低,外周血淋巴細胞凋亡率明顯增高。因此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是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關鍵措施之一。匹多莫德顆粒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其結構類似二肽,既能刺激非特異性自然免疫,又促進特異性免疫反應。可促進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提高趨化性,激活自然殺傷細胞。該藥還可以調節細胞免疫,促進白細胞介素2和γ干擾素的產生,誘導T淋巴細胞母細胞化,調節輔T細胞與抑制性T細胞的比例,使之正常化[3]。

    本研究結果表示,匹多莫德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是目前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匹多莫德顆粒劑的特點是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小、無殘留等。現行使用的免疫刺激劑主要有化學藥劑,微生物衍生物,葡聚糖,動植物提取物和維生素等。其實匹多莫德顆粒劑的作用適用于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能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快疾病恢復,治療組發熱、咳嗽、肺部體征恢復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臨床總療效兩組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匹多莫德顆粒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且使用方便,無痛苦,易為患兒及家長接受,適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胡儀吉.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1998,26(1):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1314成人网|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免费成人一级片|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禁在线观看|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欧美色成人综合|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2021|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