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專業建設 計算機網絡 中職
我校自2000年開始設立“計算機網絡”專業,從只有幾根網線(同軸電纜、雙絞線)的零點起步,經歷了創建初設時期(2000年-2005年)、積極探索時期(2006年-2008年)和穩步發展時期(2009年-2010年),現已逐漸趨向成熟。目前,我校不但擁有多間功能全面,可全面模擬小型互聯網結構,滿足全方位網絡技術人才培養需要的網絡實訓環境,還擁有多位理論功底深厚、技術扎實全面的網絡資深教師,并開發、編制、完善了大量校本實訓教材、校本實驗報告和校本課件庫。網絡管理與維護專業已經成為省級重點專業,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術大賽成績突出,“計算機網絡”專業已經成為本地區的“領頭羊”。
1 開展專項調研活動,確定合適的培養目標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7月15日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我國總體網民規模達到4.2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中國的網站數達到323萬個,信息獲取、商務交易、交流溝通和網絡娛樂已經成為當前網絡應用的主流,同時病毒或木馬攻擊等網絡安全事件屢屢發生,互聯網亟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網絡環境。
在當前網絡越來越普及,網民數量越來越來龐大,網絡應用越來越繁多,網絡安全越來越復雜的形勢下,社會需要什么樣的網絡人才,中等職業教育在其中應當承當什么樣的社會責任,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到底應該包含哪些教學內容,理論學到什么程度,實踐掌握到什么程度,社會對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畢業生有什么樣的期待和要求,有哪些崗位適合我們的學生?這些問題,迫使我們不能再遵循傳統的從高職院校嫁接人才培養的模式,而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調研工作,掌握大量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應能真實反映出社會對中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并據此確定出合適的培養目標、崗位能力標準,由此進行合理的定位,確定出專業體系結構,這是建設好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基礎所在。
2 加大硬件設施投入,建設先進的實訓環境。
專業的網絡實訓室、足夠的實驗設備數量、優質的實訓環境是建設好計算機網絡專業、培養出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證。網絡實訓室可以按照網絡專業的課程內容分為網絡布線實訓室、網絡互連設備調試實訓室、網絡安全實訓室、網絡語音系統實訓室和一般的僅包含有PC機的網絡基礎實訓室。還可以根據需要配備適當數量的多媒體教室,或者將多媒體設備融入上述各個專業功能的網絡實訓室。
目前,國內比較適合中職學校,能夠提供完整優質的網絡實驗室(主要包含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互連設備)解決方案的公司有銳捷網絡有限公司、神州數碼網絡有限公司等。同時,它們也是近幾年國家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贊助商、合作方,它們提供的網絡實驗室解決方案也得到了教育部的推薦,許多職業院校也都采用其解決方案。當然,如果學校條件許可,可以考慮采用思科、華為的設備為基礎構建網絡實驗室;如果學校條件困難,則可以先購置少量的設備構建小規模的網絡實驗室。當前的網絡實驗室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專業細分網絡實驗室[2],它已經不再是隨便將幾臺實驗設備堆放在桌面的離散式網絡實驗室(第一代)[2],也不僅僅是用機柜將幾臺實驗設備集中一起的集中式網絡實驗室(第二代)[2],它是比第二代實驗室更先進,能夠對實驗教學、設備、行為、資料和用戶進行統一管理的綜合型網絡實驗室(第三代)[2]的升級,它根據網絡大專業細分出來的各個小專業(如網絡工程、網絡安全、融合通信、網絡存儲等)定制實驗室,更加符合培養行業細分人才的需求。
3 打造優秀師資隊伍,培養過硬的技術人才
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和較強專業實踐動手經驗的師資隊伍,是建設好計算機網絡專業的關鍵所在。學校在對本校教師大力培養的同時,還應該靈活應對,考慮引進、配置適當數量的企業專門化人才工程技術人員。由于學校教師和企業技師在專業優勢上各有偏頗,故校方應積極搭建平臺,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鼓勵學校教師利用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參加各種企業實踐,切實在企業、公司中進行鍛煉,掌握網絡行業前沿的工作需求和工程技術,學校可以將其實踐時間計入繼續教育,超出規定時數的可以根據學習效果發放獎金予以鼓勵,鼓勵他們成長為“雙師型人才”。同時,學校對引進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應進行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培訓,幫助其掌握教育技術,轉換角色,能夠勝任教師的角色,取得教師的資格,并制定優惠政策向他們適當傾斜,做到“引得進、留得住”。
通過學校教師和企業技師互相交流,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打造出一個既有先進理論又有過硬技術的優秀師資隊伍,從而為今后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提供優質的教學支持服務。
4 開發實用校本教材,切合實際的教學需求
實用的校本教材(包括講義、實驗報告、教學課件庫等)是建設好計算機網絡專業的靈魂所在。傳統的教材重理論、輕實踐,不能適應當前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近幾年新編寫的教材則有些矯枉過正,要么是純實踐,摒棄了理論講授內容,學生不能舉一反三,課本上的實例會做,稍微變化后照樣不會;要么是理論和實踐分離,學生在學理論時不能理解,沒有興趣,在學實踐時跟著教師的演示,一步步下來能夠完成實訓內容,知其然,但是因為不懂得為什么那樣操作,不知其所以然,下課后就忘記了,下一次上課時還是不會操作,教學效果較低。
所以,學校應組織本校“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師,并邀請網絡行業的資深工程技術人員、培訓機構的資深講師,全員動員,開發實用的校本教材、校本實驗報告、校本教學課件庫等。所開發的教材應和學校所建設的實驗條件相配套,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適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切實規范解決教師應該“教什么”和學生應該“學什么”的問題。
當然,學校也可以和銳捷網絡、神州數碼網絡等網絡實驗室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在它們提供的實驗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定制,可大大降低工作強度。
5 引入先進教學方法,革新傳統教育觀念
當前,各種先進的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建構主義理論、項目課程理論、行為導向理論、面向工作任務的課程理論、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情境學習理論,有虛擬化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等。學校的教育科研部門應積極引入先進的理論、先進的教學方法,在部分班級中進行實驗教學,尋找適合本地區本校學生實際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經過實踐、調研、完善后,在全校全面推行,并根據教學情況適時進行修正。
我校從2005年秋季起在電子專業中選擇了2個班進行理實一體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實驗取得成果后,我校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并在2008年向全校全面推開。在計算機網絡專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我們按照面向網吧管理的“網吧管理員”和面向中小企事業單位的“初中級網管師”等具體的工作崗位,根據其對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不同要求,整合了相關專業課程內容。
從表1可以看出,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的08級學生相比較于07級學生,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實際上,經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08級學生的職業意識也有所增強,學習態度有所轉變,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由此變得更自信了,專業理論也不再抵觸,專業技能掌握得更好了[3]。
6 發揮競賽引領作用,推動專業的良性發展
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對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2007年以來(2010年除外),教育部每年均在技能大賽中舉辦網絡技術競賽,并在2008年將其由原來的單項拆分為兩項,分別為“企業網搭建與應用”、“園區網互聯及網站建設”。2011年的競賽討論稿顯示,網絡技術競賽將進行大融合,合并綜合布線競賽,并可能會將網絡安全技術、網絡語音系統等前沿技術加入到競賽中,以適應當前的網絡行業形勢。
中職學校應領會國家建立職業教育大賽制度的用意,不僅僅為了應付大賽,為了盡快出成績,長年累月地集中圍訓個別學習尖子生,而是應該以職業技能大賽為引領,將其作為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突破口,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網絡專業的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優化專業課程設置,促進專業建設[4]。
當然,職業技能大賽作為一項有著廣泛影響力的賽事,也是學校體現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水平,迅速創出品牌的捷徑,如果能夠充分把握大賽這一契機,發揮競賽引領作用,必將推動專業的良性發展。
7 加強校企就業合作,服務學生的就業需求
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就業服務是建設好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最終目的。本專業的學生是否能夠掌握較高的職業技能,做到畢業即就業,并勝任工作崗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是檢驗專業建設成敗的唯一標準。
2003年,福州市成立旅游、電子信息、建筑、商貿、珠寶5個職教集團[5]。我校充分利用電子信息職教集團的優勢,全面開展學校、企業合作,與冠捷電子、星網銳捷、新大陸、愛普生、飛毛腿、日立等省內外上百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聯辦或掛鉤關系,互為基地,互利互惠,為畢業生的推薦就業提供了堅實的保證,克服學生畢業找不到崗位,企業招不到實用人才的現象。用人單位每年為學校提供400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100%[6]。2007年起,校企合作進一步走向深入,我校平均每年均有4個以上的企業冠名班,企業參與冠名班的課程標準制定,參與授課和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企業派講師(工程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教育、企業技術培訓等,學生在校學習一段時間后,根據情況到企業進行工學交替,然后再回到學校進一步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筆者結合我校實際,對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與實踐進行的一些探討。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不應裹足不前,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探索,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實用型人才,實現學生、學校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 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tech.省略/ z/cnnic26/index.shtml, 2010-07-15.
[2] 銳捷網絡實驗室解決方案綜述――網絡實踐教學專家[EB/OL]. 省略/plan/Solution_one.aspx?uniid=af03f8d9-ff2a-4a5c-826b-4bc5e0c876cd, 2010-12-07.
[3] 紀世元. 理實一體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子課題申請•評審書) [EB/OL]. 省略/WebEdit/UploadFile/2010319135557145.doc, 2010-01-11/2010-03-19.
[4] 顏遠近. 以技術競賽引領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