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化學研究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研究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研究論文

    第1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關鍵詞綠色化學環境保護生物技術

    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危機,由于人口急劇的增加,資源的消耗日益擴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礦產等資源占有量逐漸減少,人口與資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環保問題就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化學工業及相關產業,在為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在生產活動中不斷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質,化學工業也為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發達國家對環境的治理,已開始從治標,即從末端治理污染轉向治本,即開發清潔工業技術,消減污染源頭,生產環境友好產品。“綠色技術”已成為21世紀化工技術與化學研究的熱點和重要科技前沿。

    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

    化學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從一種物質向另一種物質轉化的科學。傳統的化學雖然可以得到人類需要的新物質,但是在許多場合中卻既未有效地利用資源,又產生大量排放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則是更高層次的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原子經濟性”,即在獲得物質的轉化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料原子,實現“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又不產生污染。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綠色化學可以變廢為寶,可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綠色化學已在全世界興起,它對我國這樣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1采用無毒、無害并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1.1原料選擇

    工業化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許多新物料,它們在不斷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生活廢物,使人類的生活環境迅速惡化。為了既不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壞環境,我們必須研制并采用對環境無毒無害又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為例,據統計,到1989年美國在包裝上使用的塑料就超過55.43億kg(20世紀90年代數量進一步上升),打開包裝后即被拋棄,這些塑料廢物破壞環境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掩埋它們將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燒它們會放出劇毒。

    我國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裝,而且在農村還廣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國際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經投入生產。光生物雙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國“八五”科技攻關的一個重大項目,已取得一些進展。

    1.2溶劑的選擇

    大量的與化學制造相關的污染問題不僅來源于原料和產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過程中使用的物質。最常見的是在反應介質,分離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劑。在傳統的有機反應中,有機溶劑是最常用的反應介質,這主要是因為它們能較好地溶解有機化合物。但有機溶劑的毒性和難以回收又使之成為對環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無溶劑存在下進行的有機反應,用水作反應介質,以及超臨界流體作反應介質或萃取溶劑將成為發展潔凈合成的重要途徑。

    1.2.1固相反應

    固相化學反應實際上是在無溶劑化作用的新穎化學環境下進行的反應,有時可比溶液反應更為有效并達到更好的選擇性。它是避免使用揮發性溶劑的一個研究動向。

    1.2.2以水為溶劑的反應

    由于大多數有機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許多試劑在水中會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應介質。但水作為反應溶劑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因為水是地球上自然豐度最高的“溶劑”,價廉、無毒、不危害環境。此外水溶劑特有的疏水效用對一些重要有機轉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時可提高反應速率和選擇性,更何況生命體內的化學反應大多是在水中進行的。

    水相有機合成在有機金屬類反應,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應現都已取得較大進展。因此在某些有機化學反應中,開發利用以水作溶劑是大有可為的。

    1.2.3超臨界流體作為有機溶劑

    超臨界流體是指超臨界溫度及超臨界壓力下的流體,是一種介于氣態與液態之間的流體。在無毒無害溶劑的研究中,最活躍的研究項目是開發超臨界流體(SCF),特別是超臨界CO2作溶劑。超臨界CO2是指溫度和壓力在其臨界點(31.10℃,7477.79KPa)以上的CO2流體。它通常具有流體的密度,因而有常規常態溶劑的溶解度;在相同條件下,它又具有氣體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傳質速度。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壓縮性,流體的密度,溶劑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壓力和溫度的變化來調節。其最大優點是無毒、不可燃、價廉等。

    1.3催化劑的選擇

    許多傳統的有機反應用到酸、堿液體催化劑。如烴類的烷基化反應一般使用氫氟酸、硫酸、三氯化鋁等液體酸做催化劑,這些液體酸催化劑的共同缺點是:對設備腐蝕嚴重,對人身危害和產生廢渣污染環境。為了保護環境,多年來人們從分子篩、雜多酸、超強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開發固體酸做為烷基催化劑。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篩催化劑的乙苯液相烴化技術較為成熟,這種催化劑選擇性高,乙苯收率超過99.6%,而且催化劑壽命長。

    2化學反應的綠色化

    為了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當今合成方法學研究中關注的焦點。合成效率包括兩方面,一是選擇性(化學、區域、非對映體和對映體選擇性),另一個就是原子經濟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幾的原子轉化為產物,理想的原子經濟反應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轉變為產物,不產生副產物或廢棄物,實現廢物的“零排放”。為此,化學化工工作者在設計合成路線時,要減少“中轉”、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經濟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個原子,減少中間產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護基或離去基,避免副產物或廢棄物的產生。實現原子經濟反應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贅述。

    3生物技術的應用

    生物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技術是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紀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它將成為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重要產業體系。采用生物技術已在能源、采油、采礦、肥料、農藥、蛋白質、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催化劑、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精細化學品的制造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從發展綠色化學的角度出發,它最大的特點和魅力就在節約能源和易于實現無污染生產而且可以實現用一般化工技術難以實現的化工過程,其產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因此,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倍受青睞。

    綠色化學是人類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來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中轉向治本。綠色化學的發展不僅將對環境保護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將為我國的企業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朱清時.綠色化學和新的產業革命[J].現代化工,1998(6)

    2閔思澤.環境友好石油煉制技術的發展[J].化學進展,1998(1)

    第2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一、綠色化學應用的概念

    綠色化學是以綠色思想為基礎,通過化學分析理論和研究原則,分析綠色化學研究的相關內容,明確綠色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加強綠色化學產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配置良好的技術研發團隊,不斷提升綠色化學應用發展效果,盡可能的提升綠色化學的應用,改善化學技術的研發過程,提升綠色化學應用效果,完善資源的循環理論標準,提升污染物的排放和綠色處理,加強與國外技術的相互交流水平,向優秀的綠色化學研究技術方式學習,引進優秀的綠色化學研究技術方法,實現本國中綠色化學生產工業水平的快速提升。[2]

    綠色化學是以化學反應、溶劑、催化劑等反應技術,通過綠色方式,提升新合成技術的研究效果。特別是催化過程。新化學研究中包含生物資源的轉化、新反應條件的利用,無公害介質資源的研究等等。根據綠色化學產品的設計,逐步提高研制技術水平。

    二、綠色化學的研究趨勢對象

    1.原材料的綠色化研究

    綠色化工研究生產是降低產品中的毒性問題,改善安全環保效果,完善人類的安全生活環境,提升化工產品的無公害生產水平。

    2.化學反應綠色化應用

    化學綠色反應的管理需要服務綠色需求標準,根據經濟原子性標準,即最大限度的提升廢物的排放效果,改善周圍環境水平,以良好的選擇標準價值,提升選擇規范性效果,實現在綠色化學選擇上的立體規范性。[3]

    3.生產產品的綠化發展

    生產產品需要綠化發展模式,逐步提升人身基本安全建設,完善化工產品的安全水平。例如,采用降解劑、除垢劑、殺蟲劑等,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綠色燃料、綠色涂料等。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水平,越來越多的存在污染性化工產品被取代,綠色產品受到現代綠色環保化工發展的需求。目前,化工生產中,常常使用具有腐蝕性的化學材料作為催化劑,催化效果較好,但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腐蝕性問題。而采用仿酶催化劑、水溶催化劑可以有效地達到催化的目標,減少催化后造成的各種腐蝕問題。

    4.溶劑的綠化作用

    溶劑的綠化發展是以有效分離為技術標準,通過介質作為分離,提高溶劑的有機合成效果。但在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有機化合物,引發臭氧的形成,造成水資源污染環境的產生。需要對溶劑進行研究,加強綠化溶劑的研究分析。

    5.化學綠化的設計

    利用計算機應用完成化學綠化的輔助設計,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化學反應資料庫標準,利用計算機化學反應組合方式,確定實際原材料使用方式和標準,搜尋產物的目標反應結果,利用計算機模擬分析化學綠色反應結果,確定適合的化學綠色反應效果。根據目標產品的基本原則,準確的分析產物實際的化合原料,確定預定的原料標準內容,對相關反應路線和實際環境效應進行準確的分析,從中選取最佳途徑進行分析。

    6.綠化技術的合成

    根據實際綠色化學合成技術,準確的分析有毒害物質的有效使用效果。采取合理的非物質化學方式,利用多環境效應,逐步改善化學產品的實際選擇效果,降低產品的整體能耗。按照實際常溫水平,常壓標準,分析電化學實際潔凈中的各種優勢,確定綠化技術合成效果。

    三、綠化技術的新技術和新工藝方式

    1.催化技術

    催化技術是不斷加強實際有效反應效果,大力加強化學反應的高效應用選擇性,對實際的轉化率水平進行合理的分析,逐步提升產品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的同時消除產品的副作用,減少可能出現的各種污染,最大限度的完善各種資源的保護水平,實現對生態有效環境的保護作用,這是綠色化學整體研究的重要方向。

    2.生物化學技術

    生物化學技術利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應用,逐步提升高新技術水平,大力開展生物技術的食品、藥品、能源、化工技術的整體應用效果。按照最大有效特征性水平進行綜合生物資源的快速利用,實現生物化學的有效節能,改善清潔生產水平,實現化工技術的整體生物化工過程。生物化工過程中包含基因化工技術、細胞化工技術、酶化工技術和微生物加工技術。

    3.超聲化工技術的研究

    超聲化工是利用現有的化學試劑,準確的分析聲學、化工學的相互融合效果。通過分析聲學技術的變化原理,準確的分析實際有效提升整體反應的選擇過程,增加化學整體反應速度,加強化學反應速率和生產率,實現能好的有效降低,實現整體廢物的快速排放,改善化工綠色的多元化技術分析,實現化學超聲技術的廣泛性應用。

    4.膜工程化工技術

    膜工程化工是利用膜分離技術、膜催化技術,通過分離的方式,實現成本低的化工工程,工程能耗較低,效率較高,污染小,有良好的回收效果。膜催化反應往往是超出整體平衡的反應,可以有效地提升整體反應的選擇效果,提升原材料的實際轉化作用,節約了資源成本,降低了污染。磨技術的快速應用是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在化工產業、石油產業、環保產業、電子產業、醫藥技術產業等多種行業中進行發展和分析,提升高新化工綠色產業的快速發展。

    結語

    第3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達維多夫說:“要解決現代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歸根結底要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設計而改變思維類型。”顯然,在教學模式改革這個整體行為中,教學目標的定位和設計是基礎,教學內容的處理和設計是核心,教學結構的過程和方法的選用和設計是手段。啟發式教學模式應該是以素質教育目標為基礎,推導出相應的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結構、過程、方法設定的有機整體。

    近幾年來,我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為全面提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啟發式教學模式的整體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現就一些感悟簡述如下:

    一、導入要奇——興趣性。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揭示該課知識的社會實踐意義,以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這一階段可直接作為新課導入,也可以設計在新課導入和進入新知識學習之間的過渡,但它決不等同于導入過程,而是啟發式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為它直接牽動著學生發現、探索問題的興趣。如果教師通過導課能夠創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在講氫氧化鈉的性質時,可以設計幾個非常有趣的實驗:(1)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熱水中,水會沸騰起來,為什么?(2)向盛氫氧化鈉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紫色的石蕊試液和無色的酚酞試液,觀察顯示的顏色。同學們帶著一些問題自己去認識、分析、概括評價一下,這樣一定能激發學生的思維主動性。

    這一階段,從教育教學目標上,否定了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注入式教學,變教師講授知識為學生探求知識,把教學的基點定位在發展思維和培養能力方面。從教學內容上講,教師創設的情境和顯現的內容,必須和教學的重點內容相關聯,但最好不要是結論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結論的一定范圍內,留有余地,以便充分發展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從教學結構上講,這一階段以學生觀察、聯想活動為主,教師通過媒體顯示或實物顯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點。

    二、精講點撥——科學性。通過啟發式教學模式的第一階段,學生基本上都能進入有意義學習的心理過程,但千萬不要認為直接講授知識的時機已經成熟,否則,將截斷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展過程。教師應當承接第一階段給學生呈現的與教學重點相關聯的內容,通過精要、生動的講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導學生逐步接近知識結構。對于知識的講授,無須講求立論、講解、分析、小結的完美程序。要知道這種完美的程序,只對教師“完成任務”的自我感覺有用,甚至是一種變相的對學生不負責任。教師必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學生學習的障礙和思維的靈感方面,并及時開導啟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沿著思維的階梯,在教師有效的引導下,自覺地發現、掌握知識,從而調動他們潛在的勇氣、膽識,培養他們的能力。在教學結構上,該階段表現為通過教師的非定性講述,勾勒出知識結構的模糊概況。學生在形式上是被動的,但在思維活動中,仍然居于有意義的主動地位。在這一教學階段,教師通過講解,勾勒出知識結構的輪廓,教師處于主導角色的位置。教師若要成為“主導”,重點應放在如何啟發學生的“學”上。那么,教師必須轉變備課只熟悉教參和教材,上課“照本宣科”的輕備課,重授課的教學思路,確立重備課,活課堂的教學思路。教學大綱和教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僅僅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的基本線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而且要著重掌握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學生的認知和能力培養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廣泛搜集現實的材料,設定使用的媒體和教學方法,并使之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扎實、科學、全面的備課,將會使課堂教學厚積薄發,游刃有余。從這個意義上看,教師備課的工作量要遠遠超過上課的工作量。

    三、巧設疑問——思維性。古希臘教育家亞里斯多德講過一段名言:“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日本的課堂提問研究者把提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徒勞的提問”;另一類是“重要的提問”,而區別兩者的重要標志,就是看提問是否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設疑應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從實驗事實入手,去歸納概括某種結論或道理,以實現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問題”是開啟思維和發展思維的源泉,“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開放式的”已成為日本教育家集中研究的問題,他們認為:“這是未來不斷開發新技術人才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啟發式教學模式以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傳授知識僅僅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是課堂教學的軸心,在教學結構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合作關系,既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又可以表現為學生之間的個別或群體討論與對話。這一過程是啟發式教學模式的靈魂,教師要盡可能地有意制造認知過程中的障礙,如提供正反兩方面的立論,故意誤導等,從而使學生在迂回曲折、歷經坎坷的多向思維之后,獲取知識。在教學技巧上,教師要尊重持不同觀點或者是錯誤觀點的學生,要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

    第4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一、利用化學實驗,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化學學科的優勢就是有趣的化學實驗,化學實驗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僅能揭示許多科學的理論,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解釋日常生活的許多現象,更重要的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化學興趣。因此,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本著“一切以實驗為主”的原則。為了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為確保實驗成功,課前堅持預做實驗,書本上的有些實驗現象不明顯、實驗的成功率低,我會積極的加以改進,讓學生從實驗開始、到實驗結束。正是由于我在教學中,堅持以精彩的實驗引入,抓住學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學生情緒高漲,以積極的態度、振奮的精神投入學習,因此學生不論是學習熱情還是學習成績都非常理想!

    在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我主要以實驗為主。通過鎂條燃燒前后色、態的改變,燃燒過程中發出的耀眼的白光;鐵釘投入到稀鹽酸中產生氣泡;把無色的酚酞滴入到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立即變成紅色;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發生爆炸;銅綠受熱由綠色變成黑色,試管壁出現晶瑩的液滴,產生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成牛奶一樣的乳白色等實驗現象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一節課的成功后,有許多學生自愿報名,要擔當班級的化學課代表,強烈要成立化學課外興趣小組。每一節課之前爭著幫老師拿實驗儀器,甚至在每一節課之前有學生到實驗室幫助老師準備實驗!這都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興趣起的重要作用。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聽課的情況,調整自己的講課速度,控制自己的音調高低,用以引起學生的充分注意,并且自己編一些順口溜,既幫助學生記憶,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一節課,在做完實驗,分析完重要知識點以后,給學生歸納出順口溜:“一氧化碳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這樣既幫助學生記憶實驗步驟和現象,又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是很有意思的。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事實,做到學以致用

    學生僅有學習的興趣我覺得遠遠不夠,如何使之維持長久,如何使學生從對化學學科感興趣上升到想學化學、學好化學。這才是我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在平時上課是一直注重提醒學生帶著兩個重要問題:

    (1)化學對我來說有什么用?

    (2)化學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怎么密切?

    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時,結合教學內容,使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工農業生產相聯系。

    例如:我們在學習空氣污染一節內容時候,談到空氣污染物的來源、空氣污染對人類帶來的危害、如何防治空氣污染時。帶著學生觀察我們學習旁邊的一個大型洗浴中心的鍋爐煙筒的排煙情況;帶著學生到馬路上觀察汽車在啟動、加速時候發生的現象;帶著學生到化工廠附近聞氣味、沿著化工廠的廢水溝體會!通過此舉,學習知道:汽車尾氣排放、家庭燃燒含硫多的煤等燃料、化工廠的“三廢”都會造成空氣污染。我們如何治理,開發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樹植草等,并介紹每周的空氣質量周報,使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在化學課的課堂上,我一直注重加強對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課堂所有的演示實驗,全部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自己總結實驗現象、自己動腦歸納實驗的結論。這樣學生的學習是主動,課后不再需要你去死記硬背,只要回憶課堂上的實驗,就能掌握一節課所學的知識了!課后我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做一些家庭小實驗,要求學生記錄實驗現象,第二天進行討論。記得我在講魯教版《走進化學實驗室》一節內容時候,為了教會學生學會提出問題,事先讓每一位學生準備一支蠟燭,通過對蠟燭的觀察、對蠟燭燃燒的觀察,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對教師提出問題,看誰提出的問題多、有研究的價值。在實驗基本操作的教學中,除了必要的講解、演示以外,堅持每節課找幾位學生上臺演示,其他同學充當評委,做到人人參與,加強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使課堂氣氛活躍,四十五分鐘在不知不覺中度過。

    四、堅持德育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

    第5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2. 植物材料應附正確的拉丁學名、產地、數量和制備方法。

    3. 化學結構圖須另頁繪制,基團標注無誤,在文稿內注明插圖位置。常見化合物的結構不必給出。表插人文中適當位置,圖表應附相應的英文。

    4. 參考文獻按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文中注明,著錄格式見本刊“征稿簡則”,其中,英文期刊名的縮寫參照CA,但不加點,不可隨意縮寫,如:Phytochem(正確為Phytochemistry),Tetra(正確為Tetrahedron)。

    5. 實驗部分必須簡明扼要,但要使實驗化學家能夠據此重復出該實驗,可以省略的一些實驗細節:(1>常規衍生物(如乙酰化物)的制備方法;(2)化合物分離的細節,如裝柱,TLC板,柱子及分餾的大小等;(3)儀器(不包括型號)及化學試劑的商業來源。

    6. 新化合物采用IUPAC命名規則給出一個完整的系統名,若有必要可再取一個得體的俗名。文中化合物第一次出現時若注有編號,下文均以編號代表。

    7. 每個化合物盡可能標出得率,如:化合物3 (510mg;0.0031%)。結晶須指明所用溶劑,如:白色針晶(MeOH),熔點的表示法,如:mp259—261°C。液體化合物的折射率表示法,如ngl.653?

    8. 元素分析表示法,如:已知化合物(Found: C,62.9;H,5.4.Calc,forC13H)3ON4:C,62.9;H,5.3%)。新化合物(Found:C,62.9;H,5.4.C13H13ON4requires:C,62.9;H,5.3%)。

    9. 比旋度的表示法:[a]??測定值° (所用溶劑;c指100ml溶劑里化合物的克數),如[a]2D3+32.2°(EtOHiC0.32-10).

    旋光每散譜(ORD)可用一系列不同波長下的[a]值或分子比旋[0]值表示。

    園二色散譜(CD)可用分子橢率值如[0]256+21780,[0]307-16113或微分子色散吸收值如Ae253-1.02(MeOH;c0.164)表示。

    10. NMR表示為4NMR或13CNMR,須注明儀器的頻率,溶劑及內標物。化學位移以<5值(對TMS)表示,注明峰形,如:單峰(s),寬單峰(brs),雙峰(d),雙二重峰(dd),復峰(m)等。l3CNMR及1HNMR數所須注明所對應的碳和氫的位置,采用IUPAC定位,標為C-l,C-2;H-l,H-2。例如:I3CNMR(21.15Mz,CDC13):<530.l(t,C-5),74.1(d,C-6),121.3(d,C-3),144.2(s,C-4).'HNMR(100MHz,CDC13):<50.681(3H,S,H-18),0.884(6H,d,J=6.0Hz,H-26andH-27),0.901(3H,d,J=5.0Hz,H-21),4.342(1H,q,J6a,7a=4.5Hz,J6a,7^=2.0Hz,H-6),4.211(1H,m,Wl/2=18.0Hz,H-3a)?所用儀器頻率及溶劑若在實驗部分的總論中已注明,則以下皆可省略。

    11. 質譜須注明所用的方法,如(EIMS, CIMS,GC-MS,FABMS等)及離解能,只須給出分子離f-峰及重要的特征碎片峰(相對強度),如:EIMS(70eVm/z(%):386[M+](36),368[M-H20]+(100),275[M-111]+(35)等。髙分辯質譜(HRMS)若有必要可多給一些信息。

    12. 紫外光譜表示法,如UV/CGxHnm(lge):203(4.17)。

    13. 紅外光譜表示法,如IR<aB丨cnT1: 1740。官能團的指定放在圓括號內,如:1740(>C=0)?若要標明吸收帶的強度,則采用以下縮寫符號:w(弱),m(中等),v(可變),s(強),vs(很強)。

    14. 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及有關的縮寫符號須規范化(參考CA),如氘代溶劑CDC13, DMSO-d5,D20,pyridine-d5等。常見化學試劑在文中均以化學符號表示,如:MeOH,EtOH,n-BuOH,PrOH,iso-PrOH,PhOH(苯酚),petrol(石油醚),CHC13,CC14,C6C6,Et20,Me2CO,HOAc,EtOAc,THF,Ac20.NaOMe,CH2N2,HC02H(甲酸),TCA(三氣乙酸),TFA(三氟乙酸),NaOAc,NaOH,HC1,H,S04,CO,,H, B03.nh3,N2等。

    15. 制備薄層析須注明(1)薄層厚度;⑵樣品的量;(3)確定帶的方法;⑷從吸附劑上洗脫下化合物所用的溶劑。特殊TLC的吸附劑須注明,如:AgN03-硅膠(1:9)。

    16. 氣相色譜(GC)須注明檢測器(FID,EC等),載氣及流速,操作溫度,柱子情況等。

    第6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1.加熱固體物質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實驗完畢,先移酒精燈,后把導管從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試管破裂。

    2.把試管里的物質加熱,沒有將試管夾夾在離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夾在試管的中部。

    3.傾倒液體時,掌心沒有對著瓶上標簽,試劑瓶蓋沒有倒放在桌子上。

    4.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體時,視線往往在上方,量出液體的體積比實際體積大。沒有掌握“量具上的刻線和液體凹面的最低點應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讀法。

    5.檢查裝置氣密性時,沒有將導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氣體無法逸出。

    6.使用滴管時,將滴管口伸入試管并觸及試管內壁。

    7.在做實驗時,試劑瓶塞張冠李戴,如將盛氯化鋇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稀硫酸的滴瓶上,或者相反,造成試劑污染。

    8.藥品用量太多,如硝酸與銅反應,銅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毒氣,既影響健康又浪費藥品。

    9.用玻璃棒蘸取一種溶液后,沒有用蒸餾水洗干凈就去蘸取另一種溶液;或用藥匙取粉末藥品時,沒有用紙將藥匙擦干凈,就去取另一種藥品,造成嚴重污染。

    10.試驗氨的溶解性時,用濕的試管收集;檢驗試管或集氣瓶是否充滿氨氣時,紅色石蕊試紙沒有用水潤濕。

    11.做中和滴定實驗時,將錐形瓶用蒸餾水洗了后又用待測試液洗,使待測溶液的實際用量大于用移液管所取的量,使所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量增多,造成誤差。

    1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沒有用棉花堵住試管口,使高錳酸鉀進入導管污染水槽。

    13.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將集氣瓶倒置在水中,集氣瓶沒有灌滿水或者根本沒有灌水。

    第7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這門功課呢?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起好步,以后學習起來就比較順利。為此,筆者在此談幾點自己指導初三學生學習化學的做法,僅供同行們參考、補充和指正。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學風。化學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今后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娶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后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后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習的好處很多:(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于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哪些詳記,哪些略記;(3)它可以節省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掃清障礙。在讀課文后了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3)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后,在對新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后的習題,試著解答,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

    3.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后,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后復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后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的重點及難點。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后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同時,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哪點答對了,還有哪些不全面、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斷是非。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踴躍發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4.認真記好筆記

    要學好化學,記筆記也是重要的一環。記筆記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外,對課后復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要學會記筆記,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因此,在認真聽講的同時,還應該記好筆記。記筆記的類型有:

    (1)補充筆記。講新課時做補充筆記,老師講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將課本內容重新組織,突出重點加以講解,記筆記是邊看書,邊聽講,邊在書本上劃記號,標出老師所講的重點,并把老師邊講邊在黑板上寫的提綱和重點內容抄下來,還要把關鍵性的、規律性的、實質性的內容和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扼要地在書本上或筆記本上寫上幾句,把老師講的但書上沒有的例題記下來,課后再復習思考。

    (2)實驗筆記。老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重在通過實驗驗證化學原理或掌握化學性質或物質的制法操作。可做簡明圖解、補充筆記,把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及講解記下來,書上有實驗插圖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補充,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裝置圖邊上記下老師講的重點:①藥品不能堆積在試管底部,而應平鋪在試管底部,記:“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藥品受熱均勻,氣體容易逸出”;②給試管加熱時,為什么要先把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加熱,然后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記:“讓試管受熱均勻,不易破裂”。

    (3)改錯筆記。習題或試卷評講課是老師糾正學生在作業或試卷中的“常見脖和“多發脖,并指導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的課。在聽課時,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訂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錯解,以利于與正確答案作對比,找出答錯的原因,過一段時間還應把以前做錯的題再重做一遍,看看現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這種筆記是在作業或試題空隙處做簡明的“眉批”或“注釋”。

    (4)系統筆記。復習小結課時,老師把課本內容進行系統歸納總結,是書上沒有的,因此要做系統的筆記。將筆記每面一分為二,一半寫板書的內容,一半記講解,課后結合復習加以整理、修改和補充,成為一個整體,以利于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歸納知識的能力和全面的復習。筆記的形式有:①提綱式,以文字表述為主,適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點;②綱要式,以化學式、關系式或關系框圖來表述,適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制取及相互間的變化、計算知識的概括等;③圖表式,以文字、表格、線圖來表述,適用于有關概念、化學基本原理、物質的性質、實驗等進行歸類對比。

    5.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

    在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81個演示實驗、10個必做的學生實驗和9個學生選做實驗,還安排了13個家庭小實驗。因此,通過這些演示和學生實驗,學會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的操作、現象,獨立地做好學生實驗,上好實驗課,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首先,在課堂上要認真觀察老師所做的每一個演示實驗的操作和實驗現象。化學實驗是很生動、很直觀的,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學生若只圖看熱鬧,光看現象,不動腦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無助于學習的提高,所以,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實驗前,要明確觀察的內容是什么?范圍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這就叫做明確觀察的目的,目的明確了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進行觀察。觀察時還要仔細、全面。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實驗目的是驗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銅被氫氣還原成銅。觀察時先看清反應物是無色的氫氣和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的條件是加熱,生成物是水和亮紅色的銅。

    其次,要上好學生實驗課,課前必須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時,自己要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基本操作要反復進行練習,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

    6.課后及時復習

    一堂課的內容,十多分鐘就可以復習完,有時也可以像過“電影”一樣地過一遍。復習能加深理解,復習能鞏固知識。

    復習要及時,不能拖。復習中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這樣,在學習上就不會留存障礙,不留疑點,為以后順利學習打好基矗復習時,要重視教科書,也要讀聽課筆記,要反復讀,邊讀邊回憶老師的講解,邊理解書上的內容。

    7.認真完成作業

    做作業是練習的極好機會,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做,絕不能抄別人的作業。節后習題和章后復習題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做作業要在復習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動地、獨立地完成每次作業,多思多問,不留疑點,并盡可能地把做過的作業都記在腦子里,因為沒有記憶就沒有牢固的知識,只有用心記憶才會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練的基礎上“巧”起來。

    8.學會閱讀課本

    讀書一般分為粗讀和精讀。粗讀主要用于預習,通過粗讀,了解基本知識的一般內容,掌握整章、整節或整個小標題的內容輪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實驗內容,這樣,課堂上看老師做演示實驗時心里就有了底。精讀,可以了解教材的重點和發現不理解的問題,聽起課來心中就有數。

    精讀是認真地讀懂并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系起來。精讀主要用于課后復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

    精讀時要在理解概念的定義或定律全文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例如電解質的定義:“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關鍵性字詞是“化合物”和“或”字。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關鍵字詞是“和”字和“都”字。對這些關鍵字詞要認真思考,并把它標出記號或作眉批,以備以后再次復習時注意。

    對于比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復讀。認真地思考、分析、整理、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記在筆記本上,還可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問。

    9.讀化學課外讀物

    學好化學,要重視閱讀課外讀物,例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生數理化》、《課堂內外》等雜志和科普讀物,它們的內容緊扣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其針對性和適用性很強,配合教學進度,指導解析疑難,注意智力開發,重視能力培養;它們的題材廣泛新穎,內容豐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它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透徹理解教材,靈活運用知識,培養探索精神,它們是學生的好朋友。

    第8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種,經過多種教育改革,用情感教育以成為現在的熱潮。化學的教學在課堂內分為理論部分教學和實驗部分教學。

    一、理論部分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教材已走進學校,走入課堂。新教材是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情操。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得到統一和諧的發展。而知、情、意相結合是現代教學論的要求。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和學生群體的積極互動是使化學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也是一種特定情境下的人際交往活動。無論處于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還是處于教學主體地位的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個體。因此,教學過程中,不僅有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1、在教學情景的設置中貫徹情感教育

    創設學習化學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感和興趣。所謂興趣是指“人們力求認識和獲取某種事物并于積極`肯定情緒想聯系的個性傾向。毫不夸張的說,情感是化學教學中的劑,興趣是化學學習中的催化劑。學生對社會熱點有一種新鮮感及了解內容的強烈欲望,因此要把握好理論和社會的聯系,引發學生求知欲望進而培養他們的思維全面發展和變通走向。人的任何心理過程和行為總是帶有某種情緒色彩,對人的環境應起著這樣和那樣的作用。所以中學生化學學習的情景設置中應考慮到中學生情感發展的特點:心理壓力大,耐挫折能力弱;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交往能力差;學習目的性模糊;家庭學校和社會缺乏心理疏導。所以在情景設計中應該指導他們學習的目的情感符合社會的需要、明確社會價值方向,深入分析學生學習心理而設計情景完成教學內容。

    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學生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旦教師的真情被學生所理解,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就一定能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內在積極因素,產生有效的正遷移變為學習動力。情感教育在培養學生化學素質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即使在目前的應試教育制度下也能將化學教育發展為一個新的。在情感體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直覺的情感體驗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感。

    2、以情育情,發揮教師主體性,學生主動性

    心理學認為人格是人的素質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重要反映。健全人格應具有積極和諧的人際關系,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客觀理智的自我意識,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才能在學習之中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言語,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因此在教學過程應正確樹立學生觀和教學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有差別的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尊重學生的創意承認學生的學習過程,要通過教師求實的科學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過硬的工作作風和高尚的人格力量來教育影響學生。

    3、提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巧妙的組織討論教學

    陳景潤說過這樣一句話“首先應該有自信心,沒自信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在化學的教學中課堂問題與討論至關重要。有的學生不喜歡在課堂發言討論問題,教師應該指導并積極鼓勵這一部分學生的討論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把時間留給學生,要求教師以指導的形式組織課堂豐富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空間開發學生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練習和提取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和提出的問題,及時發現學生問和答的過程中有意義和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學生一起改善課堂環境或以分組形式或以坐位形式來進行生生交流,使教室成為學生主體參與的學習樂園。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規劃課堂教學開發學生研究問題和討論問題的積極性。提高討論能力也是學習化學疑點和難點的一個方法。

    4、緊密聯系實際生活中的化學教育尤其注意農村化學教育

    加強課程內容和學生生活以及現在社會科技的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廣大農村中的化學教育,本著實驗少、實驗難的觀點,在生活中謀求基礎實驗或叫生活實驗。從學生的現實經驗出發,才會對問題情景產生一種真實感,親切感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教育之中找到適合農村學生生活經驗的問題情景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二、實驗部分教學

    化學實驗是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首要外部因素,要使學生喜歡化學,學好化學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化學實驗。實驗是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我們的情感載著我們的行為,教育心理學曾用性格差異來劃定學生發生學習的速度和質量。所以我們的化學教育要用情必真,實驗要用情必慎。陶行知說的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所以在化學實驗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動手的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學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個基本原則,即:客觀性原則;嚴謹認真的原則;尊重學生,靈活引導的原則。

    1、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在平時的學生實驗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當實驗得不到正確結果時,學生常常是馬虎應付,實驗課堂一片混亂,鈴聲一響學生不歡而散;當老師催要實驗報告時,他們就按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填寫實驗報告;還有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該做的實驗項目,就抄襲他人的實驗結果,或憑猜測填寫實驗結論等等。這樣就不能達到實驗教學目標。可見,對化學實驗教學,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實驗教學技能,樹立嚴謹細致、認真科學的態度,要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2、認真完成實驗環節,注重操作引導。在實驗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實驗員準備實驗,教師演示實驗,或者指導學生實驗,以及對待實驗的嚴格態度等方面,處處、時時、事事都要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只有教師教得扎實,學生才能學得牢固。因此,嚴格搞好實驗課的“備、教、導”是上好實驗課不可或缺的基本環節。

    第9篇:化學研究論文范文

    【關鍵詞】花錨化學成分藥理活性

    花錨屬植物全球約有八十余種,分布在北半球及南美,其中已進行有關植化研究的只有4種:Haleniacorniculata,H.elliptica,H.campanulata和H.asclepiadea。我國有該屬植物兩種,為花錨H.corniculata和橢圓葉花錨H.ellipiticaD.Don[1,2]。橢圓葉花錨(又名黑及草;藏語稱“去合斗拉果瑪”;蒙名為希赫日-地格達),是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2],為龍膽科Gentianaceae花錨屬HaleniaBorkh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生于海拔2500~4400m的林下或草原[3]。它性味苦寒,全草入藥,為藏蒙藥系統中治療肝膽系統疾病的常用藥物,現代醫學驗證其對治療肝炎有療效。以花錨為主藥材研制、開發的治療肝膽系統疾病的成品藏藥,具有療效穩定,效率高等特點,市場前景廣闊。隨著我國藏藥事業的迅速發展,橢圓葉花錨的藥用資源需求量快速增加,由于過度采挖,導致其野生植物資源日益枯竭。為了擴大花錨資源的有效利用,筆者對其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分離到的化學成分、有效活性成分及其藥理活性和人工引種栽培技術、組織培養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綜述,為該植物的進一步研究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1化學成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花錨屬植物的主要化學成分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類、裂環烯醚萜類、三萜類、黃酮類以及一些生物堿類化合物等。

    1.1(口山)酮及(口山)酮苷孫洪發等[4]從橢圓葉花錨中得到五種(口山)酮成分,分別為1,7-二羥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羥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1,2-二羥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和1,7-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

    孫洪發等[5]又從橢圓葉花錨中得到3種(口山)酮苷成分,分別為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其中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花錨苷)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去甲氧基花錨苷)為該屬植物抗肝炎的兩種有效成分。

    張德等[6]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譜(NMR)、質譜(MS)、紅外光譜(IR)、紫外光譜(UV)、差示掃描量熱(DSC)等分析方法首次從藏藥花錨中分離得到兩種針狀結晶化合物,分別為1-羥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和1,7-二羥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

    高潔等[7]從橢葉花錨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離得到8個(口山)酮化合物,分別為1,7-二羥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羥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羥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羥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羥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羥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和1-羥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

    1.2其它成分Rodrigaez等[8]從花錨中分離得到了一種的黃酮類葡萄糖苷;高光躍等[9]從橢圓葉花錨全草中測出含有獐牙菜苦苷和當藥苷;Dhasmana等[10]從橢圓葉花錨全草中分離得到齊墩果酸和谷甾醇葡萄糖苷;Rodrigaez等[11]從花錨中分離得到了一種二糖酯裂環烯醚萜。

    2藥理活性

    花錨為藏蒙藥中治療肝膽系統疾病的常用藥物,其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藏民族地區,目前對花錨藥理活性的研究報道較少,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2.1保肝降酶作用張經明等[12]采用花錨煎劑(含花錨苷)對CCl4造成的肝損傷模型的研究表明,花錨苷可明顯增加核糖核酸;藥理實驗證明,花錨中的花錨苷和去甲氧基花錨苷具有明顯的保肝作用,可增加核糖核酸,增加肝糖元,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加速壞死組織的修復,是該植物抗肝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周富強[13]通過不同劑量西寧花錨對CCl4實驗性肝損傷后肝糖元的含量的研究,發現西寧花錨對CCl4損傷后小鼠肝糖元的儲存的恢復有一定的藥效,可顯著提高肝糖元的含量。

    馬學惠等[14]在齊墩果酸防治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損傷作用的研究中,發現該藥物能使血清GPT明顯下降,肝內甘油三酯積累量減少;同時,能使肝細胞變性、壞死明顯減輕,糖原蓄積增加,具有明顯的保肝降酶作用。宮新江等[15]的齊墩果酸對環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的研究表明,齊墩果酸能抑制環磷酰胺所致的肝細胞上清液ALT,AST及LDH活力升高,肝細胞MTT值減小,說明齊墩果酸可抗環磷酰胺所致肝細胞損傷。

    王曉峰等[16]采用原代培養的小鼠肝細胞,以3H-胸腺嘧啶和3H-亮氨酸摻入的方法,研究經齊墩果酸預處理后的小鼠的肝細胞DNA和蛋白質合成速率的變化,結果發現齊墩果酸能促進肝細胞DNA及蛋白質合成,且合成速率明顯增高,具有保肝作用。另外王曉峰等[17]報道齊墩果酸在對小鼠肝內谷丙轉氨酶及谷草轉氨酶的直接作用時,小鼠血清樣品與不同濃度的齊墩果酸分別作用后,谷丙轉氨酶活性則顯著降低,說明齊墩果酸對谷丙轉氨酶活性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2.2降血糖作用苗德田等[18]研究了齊墩果酸對大鼠血糖的影響,結果顯示,齊墩果酸對化學性高血糖模型大鼠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柳占彪等[19]用齊墩果酸對高血糖大鼠治療,結果發現單一的齊墩果酸具有降低高血糖的作用,同時在血糖降低時肝糖原和血清胰島素均有明顯升高。

    2.3抗炎作用戴岳等[20]采用多種實驗性炎癥模型證實齊墩果酸對二甲苯與乙酸引起的小鼠皮膚和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對角叉菜膠等多種致炎物引起的大量足墊腫脹都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2.4抗氧化活性肝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是造成肝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潔等[7]在研究藏藥花錨中(口山)酮類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時,從橢葉花錨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離得到8個(口山)酮化合物,且該類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顯著抑制Fe2+-Cys誘導大鼠肝微粒體丙二醛的生成,有效降低肝微粒體膜的氧化損傷。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2.5其他作用橢圓葉花錨的干浸膏可提高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具有調節體液免疫的作用,使降低的血清溶血素及脾細胞免疫溶血活性提高到正常水平[21]。另有報道橢圓葉花錨全草的氯仿可溶部分(富含口山酮葡萄糖苷)具有抗阿米巴作用[22]。

    3人工栽培

    高原野生重要植物資源的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培育地道地產中藏藥材是實現高原地區中藏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保證中藏藥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1人工栽培的重要意義花錨屬與獐牙菜屬植物等同屬于藏茵陳類藥物,被稱為“藏藥中的奇葩”,是治療肝中毒、肝炎的最佳藥物之一。但是這種藥物資源一般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高寒缺氧環境中,其再生周期較長甚至不能再生,藏茵陳供需矛盾也由此變得越來越突出。

    盡管野生橢圓葉花錨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廣泛,資源較為豐富。但是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民族醫藥特別是藏藥事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資藏醫藥領域,橢圓葉花錨的藥用資源需求量快速增加。但是,藏藥產業一度出現重成品生產輕藥材來源、重開發輕保護的問題,造成過度的采挖及收購現象,特別是在植物生長階段的花期大量采收導致資源量銳減,野生植物資源日益枯竭。因此,對作為原料植物藥的橢圓葉花錨進行人工栽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人工引種栽培為了解決藏茵陳類藥材資源嚴重短缺的實際問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經過3年的栽培與試驗,成功地解決了以往藏茵陳種子萌發率低、出苗率低、人工栽培難以成活等關鍵技術問題。3種藏茵陳類藥用植物——川西獐牙菜、抱莖獐牙菜和花錨人工種植成功,并通過鑒定。經過專家的監測和對比分析,這次人工栽培的3種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齊墩果酸和芒果苷的含量基本接近于天然野生資源,川西獐牙菜的有效成分含量甚至顯著高于野生資源,人工條件下栽培藏茵陳類藥用植物的質量及其本身的藥用價值完全可以得到保證。隨著青海省產業結構的調整,橢圓葉花錨人工引種栽培技術的開發研究,青海省橢圓葉花錨人工種植規模逐漸擴大。橢圓葉花錨人工引種栽培試驗在該省也初見成效。陳桂琛等[23]對橢圓葉花錨的引種栽培的研究表明,栽培的橢圓葉花錨植株在植株高度、分枝數量、單株生物量等生長狀況指標明顯高于野生植株,其有效化學成分接近野生狀態的水平,說明野生橢圓葉花錨的人工栽培是可行的。吉文鶴等[24]運用RP-HPLC建立了花錨中青蘭苷、去甲氧基花錨苷和花錨苷的含量分析方法,為栽培花錨替代野生花錨入藥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研究表明,栽培花錨中花錨苷和去甲氧基花錨苷的含量和在野生花錨中的含量相比無明顯差別,可以初步證明栽培花錨可以替代野生花錨入藥。紀蘭菊等[25]在研究栽培花錨的品質能否代替野生花錨入藥時,通過指紋圖譜的相似度分析,得出結論:同一產地的野生與栽培花錨藥材色譜分離圖疊加比較,顯示了良好的相似度。證明栽培花錨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及數量符合花錨藥材的指紋特征,可以代替野生花錨藥材入藥。

    3.3組織培養隨著對花錨屬植物藥用成分不斷深入的研究,藥用潛力的挖掘,該屬植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造成了該屬植物野生資源的日益匱乏且面臨枯竭。該屬植物的人工引種栽培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行,但是,還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對其的培育效率。

    藥用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及應用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但還有相當多的植物目前尚沒有相應的離體培養技術。目前,花錨屬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至今尚未見成功的報道,仍然是個空缺。因此,建立該屬藥用植物的離體快繁技術的需求日漸增加,它也是實現高原地區中藏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

    4最佳采集時期

    從生物量的角度考慮,花期的生物量高于果期,更高于其他時期。楊慧玲等[26]在研究不同地區和生長物候期藏藥花錨有效成分齊墩果酸的含量變化實驗中,比較了野生狀態下不同海拔、栽培條件下不同生長時期花錨的齊墩果酸含量,為確定該藥材的采收時期、不同地區藥材的質量以及栽培地點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該研究發現花錨花期齊墩果酸含量最高,而幼苗期、蕾期和果期都低于花期的含量。因此,花期得到的藥材最多質量也最好。

    吉文鶴等[24]研究了花錨中去甲氧基花錨苷和花錨苷的含量隨著不同生長期的變化趨勢,為藥材的合理栽培和采收提供科學依據。該研究表明,去甲氧基花錨苷和花錨苷含量在營養期含量最高,從6~9月逐漸降低,從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角度考慮,6月份(營養期)為花錨的最佳采收期。

    5結語

    花錨屬植物是藏蒙藥中治療肝炎類疾病的常用藥物,全草入藥,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該屬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裂環烯醚萜類、三萜類化合物及其它黃酮苷等,具有抗肝炎、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等功效。在我國,該屬植物藥用歷史較長,故具有很高的藥理研究價值,特別是有關抗肝炎方面的研究顯示出較大的市場潛力,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其降血糖作用、抗氧化活性和調節體液免疫的藥理活性研究報道較少,這些研究工作都亟待進一步的深入;另外對野生植物的過度采挖造成資源貧乏,采用人工的方法達到該藥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也已成為目前及今后對該屬植物重點研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包保全,孫啟時,包巴根那.花錨屬植物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3,26(5):382.

    [2]何廷農,劉尚武,吳慶如.中國植物志(第62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291.

    [3]黃燕,郁韶明.16種藥用植物種子發芽的研究[J].山東中醫雜志,2006,25(2):124.

    [4]孫洪發,胡柏林,樊淑芬,等.花錨的三個新口山酮[J].植物學報,1983,25(5):460.

    [5]孫洪發,胡柏林,等.花錨的三個新口山酮苷[J].植物學報,1987,29(4):422.

    [6]張德,祝亞非,林少琨.藏藥花錨中新化學成分的鑒定[J].中草藥,2003,34(1):9.

    [7]高潔,王素娟,方芳,等.藏藥花錨中的(口山)酮類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4,August:364.

    [8]SylvainRodriguez.Xanthones,secoiridoidsandflavonoidsfromHaleniacorniculata[J].Phytochemistry,1995,40(4):1265.

    [9]高光躍,李鳴,馮毓秀,等.11種獐芽菜及近緣植物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J].藥學學報,1994,29(12):911.

    [10]H.Dhasmana.XanthonesofHaleniaelliptica[J].Phytochemistry,1990,29(3):961.

    [11]SylvainRodriguez,etal.Corniculoside,anewbiosidicestersecoiridoidfromHaleniacorniculata[J].HelveticaChimicaActa,1996,79:363.

    [12]張經明,鮑文蓮,高海平,等.花錨及其(口山)酮苷抗肝損傷和毒性的研究[J].中草藥,1984,15(10):34.

    [13]周富強,西寧花錨(HaleniaSibiricaBorn)對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響[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84.

    [14]馬學惠,趙元昌,尹鐳,等.齊墩果酸防治實驗性肝損傷作用的研究[J].藥學學報,1982,17(2):96.

    [15]宮新江,丁虹,邱銀生,等.齊墩果酸抗環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細胞損傷作用[J].醫藥導報,2006,25(11):1114.

    [16]王曉峰,李繼堯,于吉人.齊墩果酸對肝DNA和蛋白質合成速率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1999,24(2):117.

    [17]王曉峰,李繼堯,于吉人.齊墩果酸對肝損傷小鼠血清及肝細胞培養液轉氨酶作用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1999,34(6):378.

    [18]苗德田,吳小鳳,蔡德海.齊墩果酸對大鼠血糖的影響[J].武警醫學院學報,1998,7(3):149.

    [19]柳占彪,王鼎,王淑珍,等.齊墩果酸的降糖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1994,29(12):726.

    [20]戴岳.齊墩果酸的抗炎作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1989,3(2):98.

    [21]張杰.花錨及復方花錨免疫藥理實驗研究[J].青海醫藥雜志,1986,(3):17.

    [22]H.Dhasmana.XanthonesofHaleniaelliptica[J].Phytochemistry,1990,29(3):961.

    [23]陳桂琛,盧學峰.橢圓葉花錨的引種栽培[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6):678.

    [24]吉文鶴,紀蘭菊.栽培花錨中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在不同生長期變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5,25(1):1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好男人社区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18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