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音樂導學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 要】當代作家劉震云先生在談到自己的創作心得時說:“一個創作者最大的痛苦并不是他寫不出東西來,而是他寫出來的東西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那些內容,于是他要不停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與自己較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要反復地追問自己,艱難地分析自己的問題,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我想老師備課的過程其實也是這樣一個需要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
關鍵詞 教學;金鄂獎;反思
2013年全市“金鄂獎”高中教學競賽課——這堂精心設計的、凝聚著備課組同仁心血和智慧的競賽課失敗了!
其實點評和以往的公開課一樣,評委們仍然是謹慎地表達著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這堂課還不錯;首先教師的語態很好,普通話很標準,整個教學過程思路清楚,條理清晰,課件也做得很美”。然而我知道那些都是客氣話,他們是在鼓勵我,給我信心!
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呢?我反思了一下,大概是以下幾點:
一、備課
準備過程太過匆忙,設計不合理。在備課過程中沒有認真的構思,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欠考慮,邏輯嚴密性不夠。比如:競賽課是統一命題,提前三天我才知道上課內容,高中音樂鑒賞湘版第二章第一節《優美與壯美》,首先在導入方面我用了一個最為簡單的設計猜字謎,在這點我欠缺考慮,沒有想到自己認為很簡單的答案,學生們居然沒有回答出來。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轉入本堂課學習的準備階段,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成功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這點是我今后教學所要注意的地方。其次在教學設計上,我先出示了一個表格,從以下這幾點來學習本堂課的內容,
我思索了許久才做此設計,最初的想法是覺得能一幕了然,就從這5點分析對比,現在的課改也是先讓學生做導學案,教師在講解,覺得自己順應了課改的要求。但評委說,這像在上語文課。我反思了許久,長期以來,我們過多的關注音樂技能,技法的傳授與訓練,忽視了音樂藝術的審美特性,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音樂情感,一上來就以語文課的形式來上音樂課。應該更多的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讓他們從心靈深處體會音樂,鑒賞音樂。
二、教學形式
這堂課我把重點內容放在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訓練上,缺少了與學生的互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好“動”的特點通過師生互動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我設計了一處讓學生參與的地方,通過《牧歌》和《檢閱進行曲》畫旋律線的形式比較兩首曲目的不同。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太明白畫旋律線的意思,沒有跟著教師來。我沒有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上有所不足。好的音樂鑒賞課,就該讓學生動起來,這樣才能真正的主體參與,真正的體現音樂課的學科特點。更好的激發學生強烈的情緒因素,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能力。
三、教學對象
由于是競賽課,所以面對的不是自己學校所熟悉的學生,對所上課的學生不夠了解。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了不清楚,恰恰本課的教學內容有設計過多,造成了在課堂學習中難度過大,學習效果不好,沒有達到教學目標,著很大程度都是我對學生估計過高所致。
還有,學生在課堂中過于膽小,表現的很拘謹,從這些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中就看出了他們的緊張程度,
每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學生或多或少需要時間來思考問題,如果教師過于急迫想得到問題的答案,一旦學生沒有回應,就自己把結論說出來,那么,學生也逐漸習慣于教師的“自問自答”,不再思考教師的問題,因為教師馬上會給出結論,不需要學生來思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教師不給學生時間思考問題,學生也逐漸懶得思考問題;反過來,學生不思考問題,對教師提的問題沒有反應,教師也只得自己把有關問題的結論說出來,學生也因此越發沒有自主思考的時間??赡芩麄儗π吕蠋熞膊涣私?。另外,我沒有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教法。導致課堂過于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