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范文

    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

    第1篇: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范文

    為適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改善外商投資環境,促進我市外商投資企業(含外資企業、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下同)的發展,改革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根據原勞動人事部《頒發〈關于外商投資企業用人自主權和職工工資、保險福利費用的規定〉的通知》(勞人計〔1986〕44號文)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實施〈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的通知”(京政發〔1986〕43號文)規定精神,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決定對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退休養老基金實行社會統籌。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退休養老基金統籌的范圍和對象

    凡在我市轄區內的外商投資企業(不包括鄉鎮集體和個體所有制企業與外商合資、合作經營的企業),均納入我市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退休養老基金統籌范圍。

    列入上述范圍的外商投資企業中,除臨時工、農民合同制工人外,凡具有城鎮戶口的中方在職職工與退休、離休職工和依國務院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按月領取生活費的退職職工(以下簡稱退職職工),均屬于統籌對象。

    二、退休養老基金統籌項目

    1.下列項目列入統籌:

    (1)退休職工的退休費;退職職工的生活費;離休干部的原標準工資;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離休職工按參加革命工作歷史時期相應發給的生活補貼。

    (2)退休、退職、離休職工每人每月5元副食品價格補貼、10元物價補貼和5元生活補貼費。

    (3)按《國務院關于發給離休、退休人員生活補貼費的通知》和《國務院關于發給離休、退休人員生活補貼費的補充通知》規定發放的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生活補貼費。

    (4)按市勞動局、市老干部局等部門有關規定發放的退休職工困難補助和退休老工人及離休干部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5)退休、退職、離休職工的醫療費(具體支付辦法,附后)。

    (6)因工致殘飲食起居需人扶持的退休、離休職工的護理費。

    (7)退休職工的易地安家補助費和離休干部的易地安置補助費。

    (8)退休、退職、離休職工的死亡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的撫恤費、救濟費。

    (9)退休、退職職工的管理服務經費。

    2.下列項目不列入統籌:

    (1)退休、退職、離休職工每人每月7.5元的副食補貼。

    (2)退休、退職、離休職工的冬季取暖補貼。

    (3)離休干部的特需經費、活動經費、探親路費、洗理費、交通費補貼以及其它福利性費用。

    (4)未包括在統籌項目中的其它待遇。

    未列入統籌的項目,仍由原單位按有關規定支付。

    三、統籌退休養老基金按下列方法核定、收繳和撥付

    1.統籌退休養老基金(以下簡稱統籌基金)按照“以支定籌、預提儲備”的原則進行征集。按照市政府京政發〔1986〕43號文第13條規定:“合營企業按月提取相當于中方職工工資總額20%的資金,作為中方職工的養老儲備金”。此項養老儲備金即為統籌基金。目前,企業暫按中方職工工資總額的16%繳納統籌基金。今后,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和需要,經市勞動局、財政局、稅務局共同研究,對統籌基金的提取比例可適當進行調整。

    2.統籌基金按上月的實際發生數次月進行結算的辦法收繳和撥付。各企業要如實填報《北京市外商投資企業繳納中方職工統籌退休基金月報表》(表式另發,以下簡稱《月報表》),于每月5日前將上月的《月報表》報送所在區、縣退休基金統籌辦公室。各區、縣統籌辦公室對企業《月報表》及本區、縣范圍內各街道勞動部門填報的《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統籌退休基金支付月報表》(表式另發,下同)審核匯總后,必須在每月10日前將本區、縣《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退休基金繳撥月報表》報送市退休基金統籌辦公室。

    3.統籌基金的收繳與撥付,在1989年4月1日前,委托銀行分別采取“托收無承付”和“委托銀行付款”(或轉帳支票)的結算方式。以《月報表》為依據,各區、縣統籌辦公室于每月10日前填寫“托收無承付憑證”,委托其開戶銀行,將企業上月的應繳款劃繳到區、縣統籌辦公室的帳戶;市統籌辦公室于每月15日前按上述結算辦法,將企業上月的應繳款從區、縣統籌辦公室的帳戶劃繳到市統籌辦公室的帳戶。

    撥付統籌基金時,由市統籌辦公室于每月20日前填寫“委托銀行付款憑證”(或轉帳支票),委托開戶銀行將上月的應撥款從其帳戶劃撥到區、縣統籌辦公室帳戶;區、縣統籌辦公室按相同辦法,于每月25日前將上月的應撥款劃撥到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戶口所在街道勞動部門專項基金帳戶。

    區、縣統籌辦公室和本區、縣范圍內的外商投資企業事先要簽訂《北京市收繳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中方職工退休養老基金協議書》,以便委托銀行采取“托收無承付”辦法收繳退休養老基金。

    4.企業繳納統籌基金和街道勞動部門支付統籌基金年終時進行決算。各企業和街道勞動部門要在次年1月底以前根據實際情況分別作出上年度統籌基金收、支決算,報送區、縣統籌辦公室審核匯總后,于2月底前報市統籌辦公室審核批準。根據實際情況,市統籌辦公室將通過區、縣統籌辦公室對各企業和街道勞動部門上年度應繳或應撥統籌基金進行多退少補。

    決算時,各企業計提統籌基金的工資總額,應按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規定計算,并與報送市統計局、勞動局等部門的年報工資總額相一致;退、離休費用的開支必須與財務部門實際支出的帳目一致。

    5.市、區、縣統籌辦公室對外商投資企業統籌基金的收繳與撥付,要單獨建帳。

    6.對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退、離休職工實行街道勞動部門與原單位相結合,以街道勞動部門為主的管理辦法。自1989年5月起,按統籌項目規定應支付給退休、退職、離休職工的各項費用,由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戶口所在街道勞動部門負責發放。各街道勞動部門要認真填報《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統籌退休養老基金支付情況月報表》,于每月5日前將上月的報表報送所在區、縣退休基金統籌辦公室。各街道勞動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統籌基金和上述退休、退職、離休職工的管理工作。

    1989年5月以前,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統籌項目以內的各項費用,仍由外商投資企業負責支付。為便于結算,1989年4、5兩月企業暫向所在區、縣統籌辦公室填報《北京市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退休基金繳撥月報表》,自1989年6月報送5月統籌基金提取情況起,改按《月報表》填報。

    7.為保證外商投資企業中方已退休、退職、離休職工各項費用的支付,本辦法實施后,凡有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人員居住(以其本人戶口為準)的街道勞動部門,根據收到的《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轉移單》,于1989年4月15日前向所在區、縣統籌辦公室報告本街道實有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人數。市統籌辦公室將通過各區、縣統籌辦公室向有關街道勞動部門撥付一定數額的周轉金,1989年5月的統籌退休費用即從周轉金中支付。從次月起,按上月實際發放數進行結算。

    四、外商投資企業自向中方職工發放工資之月起繳納統籌基金。1986年6月1日以前建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在1989年3月報送2月份《月報表》時,應將自1986年6月以來提取的中方職工退休養老儲備金扣除按規定開支的部分外,剩余金額單獨報表,一次繳足。

    五、各外商投資企業必須按上述規定時間報送《月報表》,凡逾期不報者,區、縣統籌辦公室一律按企業報送市統計局、勞動局有關報表中中方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進行扣繳,同時按遲報日期每日增繳應繳額3%的滯納金,并全部轉入統籌基金。

    六、市、區、縣的退休養老基金在工商銀行“144單位其他存款”科目存儲。存款利率,按照城鄉居民個人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利息轉入退休養老基金專戶。

    七、外商投資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職工退休、退職、離休的政策和法令,遵守財經紀律和本通知的規定,不準弄虛作假。對于違反政策規定的,嚴肅處理。

    八、企業要如實填寫《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轉移單》,并于職工辦理退、離休手續的當月月底前報送給退、離休職工戶口所在地的區、縣統籌辦公室和退休、退職、離休職工戶口所在街道的勞動部門。對已經退休、退職、離休的中方職工,各外商投資企業應于1989年3月底以前,按上述要求將他們的關系轉移交接完畢。

    九、各區、縣退休基金統籌辦公室和街道勞動部門均應根據企業填報的《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轉移單》,建立《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退職、離休職工花名冊》。街道勞動部門應根據管界內所居住的外商投資企業退休、退職、離休人員的增減變化,及時向所在區、縣退休基金統籌辦公室填報《外商投資企業退休、退職、離休職工增減情況表》。

    十、外商投資企業因經營合同終止而關閉或改變企業性質時,企業和企業上級主管部門要提前報告所在區、縣統籌辦公室和市統籌辦公室備案。市、區、縣統籌辦公室,根據企業變化的情況,對職工退休養老基金有關問題提出處理意見。

    十一、本通知由市勞動局負責解釋。

    十二、本通知自1989年2月1日起執行。

    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實行退休基金統籌后中方退休職工醫療費管理的試行辦法第一條  根據北京市勞動局、財政局、稅務局等聯合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職工退休養老基金統籌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勞籌發字〔1988〕559號)規定精神,切實保障我市外商投資企業(含外資企業、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下同)中方退休職工病有所醫,本著“保證醫療、克服浪費、嚴格制度、加強管理”的原則,對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職工醫療費管理特制定此試行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北京市外商投資企業中按國務院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辦理退休、退職的中方職工和按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辦理退休的中方職工。

    第三條  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職工仍享受勞保醫療待遇。

    第四條  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職工的醫療費的提取、發放、報銷及管理工作,由市、區、縣退休基金統籌辦公室和各區、縣、街道的勞動部門負責。

    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職工自居住地街道勞動部門支付統籌退休費用之月起,即終止與原單位的醫療報銷關系。退休職工的醫療費從提取的統籌退休養老基金中支付。

    第五條  醫療費的使用支付辦法。

    中方退休職工門診看病,暫時取消“三聯單”結算辦法,實行門診看病付現金,憑單據和醫生開據的醫療處方對超過10元的部分,由退休職工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部門實報實銷。

    為減輕中方退休職工的負擔,每人每月隨退休費一起發給10元醫療費周轉金。退休職工患病到醫院門診就醫自負各項醫療費,個人全年看病自負醫療費數額不超過120元的,其結余部分歸己;超過120元的,其超支部分實報實銷。當退休職工患病住院治療時,停止發給門診醫療費周轉金,由退休職工戶口所在街道辦事處勞動部門向所住醫院預付住院醫療費,待退休職工病愈出院后進行結算。

    第六條  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職工看病就醫,要在戶口所在地區附近指定醫院治療(急診除外),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勞保醫療的規定,凡是違反規定的,其支出的醫療費一律不予報銷。

    第七條  各級管理機構要加強外商投資企業中方退休職工醫療費的管理,嚴格審查門診醫療費用的開支,防止出現漏洞。

    第八條  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離休人員醫療待遇也按此辦法執行。

    第2篇: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范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有關規定,甲乙雙方本著自愿、平等、協商的原則,一致同意簽訂本合同,共同遵守以下條款:

    第一條 合同期限 1. 本合同有效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為期 。

    其中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為試用期。

    2. 在試用期內,甲方發現乙方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可以即行解除本合同,并向乙方支付當月出勤工資和政府規定的補貼。

    第二條 工作崗位

    1. 甲方安排乙方從事 工作。

    2. 甲方確因生產經營需要和乙方的能力表現,可變更乙方的工作。乙方有反映本人意見的權利,但未經甲方批準,必須服從。

    3. 乙方必須按照甲方確定的崗位責任,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生產或工作任務。

    第三條 工作條件和勞動保護

    1. 甲方需為乙方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保證乙方人身安全及人體在不受危害的環境條件下從事工作。

    2. 甲方根據乙方崗位,按照國家和公司有關規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高溫保健食品。

    第四條 工作時間

    1. 甲方實際每周工作5天(40小時),休息2天。

    2. 甲方確因工作(生產)需要乙方加班時,按照公司有關規定給予乙方一定的補償,或者給予相應時間的調休。

    3. 乙方享有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婚假、喪假、計劃生育假等有薪假期。

    4. 乙方如有正當理由,經過申請批準,可請事假。甲方不負責發放事假期間的薪酬、獎金和補貼(除國家規定補貼外)。

    第五條 勞動報酬

    1. 按公司現行工資制度確認乙方月工資 元。甲方實行新的工資制度時,乙方的工資待遇按新制度予以調整。

    2. 甲方發薪日期為每月2日。

    3. 甲方將根據公司的經濟效益和對乙方的工作考評結果,按其所擔任的職、級,不定期調整乙方的工資。甲方還將按董事會制定的各有關規定及職工的勞動態度、工作效率,給予獎金和津貼。

    第六條 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

    1. 甲方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為乙方向有關部門投保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乙方除養老保險外的社會保險按《 》規定執行。

    2. 在職中國職工因工受傷的醫療、生活費用,以及死亡喪葬費和家屬撫恤費,參照本市國有企業標準,由甲方承擔。

    工傷經過醫療終結后,屬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但尚能工作的,由單位分配適當工作。

    3.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合同期內,工作時間在1年以內,累計享有醫療期3個月,以后工作時間每增加1年,可相應延長醫療期1個月,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對在企業工作20年以上以及在生產經營中表現卓著有較大貢獻的,醫療期可由甲方決定適當延長。醫療期間的生活費用、醫療費用,以及死亡喪葬費和家屬撫恤費,參照本市國有企業標準,由甲方承擔。

    4. 甲方依照政府規定向乙方支付獨生子女費、幼托費、交通補貼、回族津貼等福利費用,并積極辦好必要的集體福利。

    第七條 勞動紀律

    1. 乙方應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2. 乙方應遵守甲方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甲方規定的工作程序、保密規定等制度。

    第3篇: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是在 總結 、借鑒前人的有關fdi直接投資環境評價方法的基礎上,對福建省的臺商投資環境進行評價。通過評價構成投資環境的各主要因素,對福建省 交通 郵電基礎設施、勞動力狀況、產業結構狀況、進出口總額、外商累計直接投資總額、地區生產總值等方面對臺商直接投資環境進行了綜合評價研究,根據評價結果提出優化福建省臺商投資環境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區域 經濟 的持續發展。

    臺商投資作為我省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臺資企業在福建的投資效率普遍較高, 經濟效益表現較好, 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而且帶來了有益的經濟影響,增強當地的經濟實力,增加當地就業機會;臺商在福建投資不僅帶來了有形的資產設備, 更重要的還帶來了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 促進了當地企業員工經濟觀念的變化。對福建的經濟產生正向直接的拉動作用,促進福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但目前,臺商投資逐漸北移,福建原有的“五緣”優勢在消失,且受經濟腹地、產業鏈和高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限制臺商投資大量減少,對福建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海西經濟區”這一對臺經濟戰略就是為了防止福建的邊緣化而提出的,因此對福建的臺商投資環境進行評價對完善福建臺商投資環境進一步吸引臺資促進福建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臺商大陸投資發展態勢

    1.1臺商大陸投資發展態勢

    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到目前為止,已經基本形成華南(珠江三角洲、福建閩東南)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等臺商相對集中的區域。

    從上世紀80年代福建開啟兩岸交流與合作的先機以來, 臺灣 對大陸的投資就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從閩東南沿海向全國擴張。福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憑借與港臺在 地理 位置上的先天優越性率先承接了第一波臺商投資熱潮。由于臺商在早期投資大陸中,帶有明顯的試探性,加之時逢臺灣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階段,勞動密集型產業尋找對外投資的出路,因此,在福建閩東南和廣東珠三角投資形式主要是“兩頭在外”的來料加工;投資主體以中小企業為主。 進入90年代,隨著兩岸關系的逐步緩和與大陸大開發、大 市場 、大發展態勢的形成,臺商投資迅速北上,投資領域也趨于多樣化,廣東、福建的對臺優勢逐漸弱化。

    以上海浦東為中心,包括江蘇、浙江在內的長三角基于雄厚的經濟基礎,眾多的人才與科技資源,以及廣闊的內外市場驅動,承接了第二波臺商投資大陸的熱潮。從1994年起,臺商對上海與江蘇省的投資金額連續三年超過對廣東省的投資。依臺灣當局最新 統計 ,2003年1月-10 月,臺商對江蘇(包括上海市)、廣東與浙江投資金額分別占投資總額的64.4%,27.4%,7.9%,合計占了對大陸投資總額的81.8%。目前,這個區域的臺資企業正在進一步向高科技產業、 金融 、 保險 、 證券 、電訊以及倉儲、航運等第三產業發展。另外山東半島、京津唐由于各城市間距離近互動效應好,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豐富的 文化 底蘊、科技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整個渤海灣地區成為臺商矚目的投資新天地。臺商在該區域的投資主要從 農業 、紡織、食品到 機械 加工、化工、 建筑 、建材、機電汽車、 電子 以及第三產業,投資領域十分廣闊,發展潛力巨大。華東內陸的江西、中西部的重慶與成都等地也逐漸成為臺商投資的熱點地區[1]。

    1.2福建臺商投資態勢

    臺灣作為我省吸收境外資金的第二大來源地,自1981年第一家臺資企業在我省詔安縣落戶,在90 年代得到迅速發展, 其間臺資規模波動較大。1995年以前臺商的投資屬于隱蔽、單項、小規模的,之后的臺商投資受兩岸關系的發展,來閩投資的數量增加,投資金額增多,投資規模變大、對大陸投資產業結構逐漸多元化,投資產業層次不斷提高,初期以制鞋、紡織、基本金屬等傳統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第二波投資則以消費性電子產品、化工、 運輸 工具、建材水泥、食品飲料等產業為主,第三波投資則以電子信息、半導體、精密機械等資本與技術密集行業為主導[2]。

    臺商在福建省的投資主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九五”期間臺資在福建的單項投資規模約為230萬美元,比上海、江蘇的平均投資規模小。截至1999年底,福建省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臺資企業家有205家,3000萬—1億美元的有11家,1億美元以上的有12家;而臺灣在大陸最大的投資項目落戶蘇州新區,1999年新投入蘇州的臺資企業平均項目規模達5000萬美元,蘇州市目前擁有352個投資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臺資企業,有91家臺灣百大企業和 上市公司 在蘇州投資,而在福建省投資的臺灣百大企業和上市公司只有35家。臺商在福建省的投資領域主要是集中在服裝、鞋帽、食品加工、玩具、塑膠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以及電子產業中的一些低技術領域,如電子零配件等,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投資項目較少;而到上海和江蘇投資的臺灣大型知名企業和 跨國公司 不斷增加,在產業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電子資訊業、機械設備、汽車等技術含量高的新興行業,臺商在上海投資已擴展到金融、商業、貿易、公用事業,科技領域,2000年出現了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第三波潮流。但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流向上海、江蘇等長三角地區,投向福建的企業很少。

    福建由于受經濟腹地、產業鏈和高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對臺優勢正在逐漸減弱,實際吸引臺資能力呈下降的趨勢。福建省臺商投資的實際金額占全國臺商實際投資比重不斷下降。2000年據統計,在第三波臺資中,88%的臺資投向蘇、滬、粵,其中江蘇省新批臺商投資項目719個,協議臺資金額32.76億美元,實際到資16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8.85%、155.44%和60%,而福建省實際到資只有4.89億美元,只要江蘇的31.1%,為近幾年的最低點。總之,近年來臺商在福建的投資比重不斷下滑,且與上海、江蘇等地相比,技術含量較低,而且臺商投資戰略由投機型、追求短期資本高回報率轉向市場導向型投資,臺商投資戰略的轉變使得市場容量日益成為臺資區位選擇的關鍵因素,這使福建省對臺的招商引資面臨嚴峻的考驗[3]。

    2福建臺商 投資 環境 主要因素分析

    投資決策 往往取決于對投資環境的評價。對投資環境進行評價是引進外資的基礎工作。由于目前對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還沒有一套公認完善的指標體系,本文依據構成投資環境因素及其作用的大小,依次對福建的 交通 郵電基礎設施、勞動力狀況、產業結構狀況、累計外商投資總額、進出口總額、地區生產總值等影響投資環境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綜合評價。

    2.1交通郵電基礎設施

    交通郵電基礎設施是 經濟 發展的基礎,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是否有后勁最關鍵的就是這項指標。福建已初步形成以公路 運輸 為主體,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全面發展的立體綜合交通新格局。鐵路、公路、內河航運的運輸線路里程從2002年0.538%到2006年0.556%福建省的運輸里程在逐年的增加但增長的幅度較小,占全國的比重低; 2005年鐵路的客運量總計1486萬人占全國比重1.286%、旅客周轉量總計87.90億人公里占到全國的1.450%,2006年鐵路的客運量總計1730萬人占全國比重1.377%、旅客周轉量總計98.60億人公里占1.489%;2005年公路的客運量總計52452萬人占全國比重為3.114%、旅客周轉量總計309.99億人公里占全國3.337%,2006年公路的客運量總計55713萬人2.995%、旅客周轉量總計335.28億人公里占全國的3.331%;公路與鐵路的客運量總計、旅客周轉量總計總數在逐漸增多但在全國的比重比前幾年下降(表1),表明我省的鐵路及公路運輸增長速度低。另外福建的貨運量總計、貨運周轉量與全國比較占全國的比重不高,我省的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建設仍還不足,雖然每年的全省總量在上升但整體的建設速度和強度比不上全國的平均基礎設施建設,造成臺商投資環境總質量的下降。福建大型深水港岸線總長47公里,沿海港口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4個,可到達國內所有港口,已開辟國際航線160多條,大型深水港口有廈門灣、福州港、湄洲灣及三都澳港等,廈門、福州兩個港口位居全國十大港口行列。。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每年都有增長但占全國百分比較低,應該充分利用福建的港口優勢提高福建的基礎設施建設。

    福建電網與國家華東電網相聯, 電力 供應充裕,2006年電力裝機容量2205萬千瓦,充沛的電力資源使福建成為中國的電力輸出省份之一。在建的大型火電項目有:福建lng總體項目(莆田、晉江、廈門燃氣電廠)、龍巖坑口、泉州南埔、寧德大唐、華能三期、福州可門、福州江陰、漳州后石電廠三期、廈門嵩嶼電廠二期等;水電項目有:尤溪街面電站、寧德洪口電站、仙游抽水蓄能等;擬建的核電項目有:福建核電站一期;火電項目有:羅源火電廠[4]。以上項目仍在建設中要使福建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福建還需要大力度的進行建設。

    福建郵電 通信 處于全國領先地位,2006年,全省城鄉電話交換機容量達1925.82萬門,長途電話達249.66.2萬次,全省所有城鄉實現了國際國內電話直撥,城鄉電話年末戶數、移動電話年末戶數和郵電業務總量分別達1485.53萬戶、1538.91萬戶和633.304億元。數據通信業務高速發展, 計算機 互聯網用戶迅速增加。

    指標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①運輸線路長度占全國比重     

    鐵路營業里程比重              0.202        0.201       0.198       0.214       0.211

    公路里程比重                  0.032        0.030       0.030       0.174       0.025

    內河航道里程比重              0.304        0.319       0.321       0.321       0.320

    ②客運量總計比重              

    鐵路                          1.369        1.457       1.403       1.286       1.377

    公路                          3.157        3.106       3.131       3.114       2.995

    水運                          3.440        4.124       4.711       1.870       5.207

    ③旅客周轉量總計比重

    鐵路                          1.542        1.563       1.493       1.450       1.489

    公路                          3.163        3.335       3.275       3.337       3.331

    水運                          1.260        1.759       1.991       2.050       2.038

    ④貨運量總計比重

    鐵路                          1.393        1.450       1.502       1.337       1.265

    公路                          2.152        2.059       2.077       2.055       1.792

    水運                          3.490        4.001       4.038       4.192       4.359

    ⑤貨物周轉量比重

    鐵路                          1.085        1.127       1.136       0.974       0.919

    公路                          2.860        2.726       2.756       2.741       2.731

    水運                          1.682        2.908       2.329       2.284       2.586

    ⑥沿海港口主要吞吐量比重      6.122        6.213       6.435       6.696       ——

    ⑦郵電業務總量(億元)        257.49       318.24      426.76      519.75      633.04

    占全國比重                    4.521        4.533       4.394       4.321       4.131

     

     

     

     

     

     

     

     

     

     

     

     

     

     

     

     

     

     

     

     

     

     

     

     

     

    表1:福建交通郵電基礎設施占全國的比重               單位:%

    表格數據來源:

    2.2勞動力狀況

    目前福建省的勞動力按三次產業分全 社會 從業人員構成。2001年從業人員構成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45.71%、25.09%、29.20%;此后從2002年至2005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構成逐漸降低,2004年降到40.18%,2005年比2001年少了8.11%為37.60%降低的幅度較大,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構成則是逐年增加尤其是第二產業增長的速度比三產快,到2005年第二產業的人員構成已經從2001年的25.09%增到了31.16%增長了6.07%;第三產業增長較穩定從2001年到2005年共增長了2.04%。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的勞動力結構還屬于一般水平,第二、三產業所占的勞動力數量還多這與勞動力的素質不高有直接的關系。

    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勞動力素質及結構在 經濟 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已經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決定因素,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當今社會的經濟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從這個觀點來看, 教育 的地位是越來越突出。我們可以把勞動力作為現實的生產力,而把教育看成是對未來生產力的 投資 。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教育水平和國民素質得到了較大提高,全省擁有高等院校66所每年為社會輸送7萬多名大學畢業生;建立起2個國家級高校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省級高新區,1個國家級軟件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達307家。盡管如此,福建省的總體勞動力素質還是遠遠滯后于經濟發展,勞動力素質較低,缺乏高層次的人才,這使得臺商在福建的投資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從事鞋帽、服裝、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2000年以來,由于 臺灣 島內經濟形勢惡化,臺灣企業特別是 電子 行業紛紛轉向大陸,臺商大陸投資掀起了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第三次浪潮。然而,在這第三次投資浪潮里,88%的臺資投向蘇、滬、粵地區,福建省的實際到的資金卻只有江蘇省的31.1%,為近年來的最低點,這都是由于福建的勞動力素質不高所引起的,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不高導致福建省在經濟實力上與臺商大項目的互補性不強,影響了 跨國公司 、大財團的進入。

    2.3產業結構狀況

    福建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提出了以“調高、調大、調優、調外”為目標,進一步強化優化第一產業,鞏固和發展基礎 工業 ,加快協調發展第三產業,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優勢產業結構方針,三次產業結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22.2%下降到2005年的12.8%,增長速度轉為平穩,但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由42.1%上升到48.7%;第二產業高速增長,比重回升達到 歷史 最高水平;第三產業比重近幾年變化不大保持在38.5%(圖1),持續穩定發展。

    福建省產業結構從近幾年看已有所改善,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一二產業帶動轉化為主要由第二三產業帶動,但還不夠合理仍需要不斷改進。第二產業比重雖有上升但主要是以鞋帽、服裝、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冶金、 機械 、能源( 電力 、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學、 建筑 材料 等重化工業少,輕重工業比重不合理;第三產業還沒有成為福建的主導產業,且高新技術產業不發達所占比重不高,還不能滿足當前臺商投資要求,仍需要不斷的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展配套的關聯產業、集群產業增加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比重,增加對臺資的吸引力。

    圖1:產業結構狀況(數據來源福建 統計 年鑒)

    2.4累計外商投資總額

    2001年以來,福建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的比重總體趨勢是緩慢遞增,維持在百分之八點多, 2002年有所下降為8.06%,2003年又逐步回升到9.24%;外商總投資項目從2002年的1825 個增加到2004年的2277個,2005年與2006年有點下降但累計全年的 合同 投資金額與實際投資金額是逐漸增多,2005年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85565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298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占全國比重10.32%,一、二月份投資總額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比去年同期增長12%。到2006年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080190萬美元,比05年增長了22453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18489萬美元比05年增長了95505萬美元(按歷史可比口徑)。

    從2003年至2006年(按報表口徑),福建外商投資總項目數共8701個,累計合同金額3087592萬美元。其中,以中外合資企業方式進行的投資所占比重為11.55%;以中外合作企業方式進行的投資所占比重為1.88%;以外商獨資企業方式進行的投資所占的比重為85.91%;以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方式進行的投資所占比重為0.67%。累計統計數據表明,外商在中國的投資主要以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方式進行,以外商獨資方式比重較大,中外合資方式次之,中外合作方式和外商股份制方式的比重相對較低(表2)。以此來看福建可以在外商投資金額的利用方式上進行改革,合理采用新的用資方式促進福建經濟的協調發展,創造更好的投資 環境 。

    表2:外資利用方式(按報表口徑)              單位:萬美元

    年份   總項目   合同金額   中外合資企業    中外合作企業    外資獨資企業    外商投資股份制

           數(個)              項目數 金額     項目數  金額    項目數   金額     項目數  金額

    2003    2274     477321     330    63373    18    6168     1922    403697     4    4083   

    2004    2277     537299     318    48124    16    3247     1942    477771     1    8157    

    2005    1988     595715     301    77223    24    20319    1663    496142     0    2031 

    2006    2162     782908     385    87666    10    15165    1764    678390     3    1687

    合計    8701     2393243    1334   276386   68    44899    7291    2056000    8    15958

    累計金額所占的百分比               11.55%         1.88%            85.91%          0.67%

    2.5進出口總額

    福建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形勢好。美國、歐盟、日本、東盟、香港位列出口 市場 前五位;“ 臺灣 ”、東盟、日本、美國、韓國位列進口市場前五位。其中,從“臺灣”進口52.2億美元,增長23.6%。其中,紡織服裝出口較快增長,共出口66.3億美元,增長29.2%;農產品(商務部口徑)出口24.6億美元,增長13.6%。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增幅小,農產品進口增幅較大[5]。

    福建出口總額自2001年的139.22億美元增長至2005年的348.42億美元,增幅2.5倍左右,但是所占的全國比重卻由5.23%下降至4.57%;同樣的,福建的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87.04億美元增長至2005年的95.69億美元,所占比重也由3.57%降至2.97%(表3),說明福建產品進出口總額增長速度滯后于全國產品進出口增長速度。還應加大福建的產品進出口率,增強福建 經濟 的外向度,促進福建的招商引資工作的順利進行。

    據福州海關 統計 ,2007年1-11月福建省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去年全年進出口總值,達67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8%。其中,出口449.3億美元,增長21.3%;進口221.6億美元,增長14%。其中,11月份進出口值創 歷史 新高,達70.7億美元,增長24.9%,其中出口46.9億美元,增長24.6%;進口23.8億美元,增長25.5%[5]。

    外商 投資 企業是福建省外貿進出口主力軍,但福建省外商投資企業相對集中于it產業等,大型企業數量、產業鏈配套與珠三角與長三角等發達地區存在客觀差距,出口的大項機電產品主要集中液晶顯示器、電腦等it產品,一旦國際市場it產品出現波動,將對福建省進出口影響較大,且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幅相對較低,整體外貿形勢的穩定性有待加強。

    表3:福建進出口總額以及占全國比重              單位:億美元

    年份   福建進口總額    全國進口總額   比重     福建出口總額   全國出口總額     比重

    2001      87.04         2435.5        3.57%       139.22         2661.0        5.23%

    2002      110.28        2951.7        3.74%       173.71         3256.0        5.34%

    2003      141.94        4127.6        3.44%       211.32         4382.3        4.82%

    2004      181.32        5612.3        3.23%       293.95         5933.2        4.95%

    2005      195.69        6599.5        2.97%       348.42         7619.5        4.57%

    2.6地區生產總值

    福建的地區生產總值總體處于增長狀態。從產業結構上看,第一產業從2001年的651.11億元到2005年增長到831.08增長幅度不大;第二產業從2001年的1803.50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3200.26億元是2001年的1.77倍,增長速度迅速,2001年到2004年的增長幅度大致保持在300億元左右,處于穩定增長狀態;第三產業從2001年的1618.24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2537.59億元是2001年的1.57倍,增長速度較為迅速。

    福建省經濟一直在高速成長之中。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66.40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1.63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21152元(圖2),增長速度較快居全國前列。2006年福建gdp達7501.6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3.4%,比全國平均增長速度高出約2.7個百分點;人均gdp達21152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2.7%[4]。2007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60.1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5662元; 財政 總收入1284.27億元;全 社會 固定資產投資4321.74億元;進出口總額744.58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6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

    圖2:福建省人均生產總值[4]

    3基于海西福建臺商 投資 環境 優化思路

    海峽西岸 經濟 區是以福建為主體,面對 臺灣 ,鄰近港澳,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連內陸,涵蓋周邊地區,具有自身特點、獨特優勢、輻射集聚、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福建與臺灣的產業對接、經濟融合,著力先行先試,將使這一區域的獨特優勢更加凸顯[6]。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是否能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具有重要意義。

    3.1福建投資環境優化措施

    根據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基本態勢和格局,在未來城市群和區域發展中,不斷優化福建臺商投資環境可采取的措施。福州、廈門、泉州、漳州作為福建對臺招商引資的第一層面,可以通過吸收利用外資,重點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拓寬國際 市場 以及加快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等方面邁進。我們將著力發揮福州省會城市服務全省的重心和輻射作用、廈門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龍頭和示范作用、泉州創業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發揮莆田、寧德拓展一線的骨干作用[6],

    抓住港口、高速公路等 交通 設施不斷改善的有利時機,利用外資重點加強水產品養殖加工、輕工食品、臨海 工業 、 農業 產業化、、特色 旅游 業和為第一層面產業鏈發展配套的項目;發揮三明、南平、龍巖縱深推進的前鋒作用,要利用外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聯結與沿海通道,吸引外資發展 電子 信息業,開辟農業開放引資的成片示范區,發揮我省 地理 、氣候的氣勢,引進優質高效的農、林、牧、漁業,促進我省農業生產的改造提高。以科技研究、技術服務業的大力引進,適應我省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升級換代,促進資源轉化,努力成為我省較具實力的開放腹地,壯大閩東北一翼和閩西南一翼,促進連片繁榮發展。

    再分析臺商投資中所體現的群體投資特點,一方面,這種集群性的投資使同產業鏈的臺資企業之間在協調運作上非常順暢,產業鏈運轉非常的高效;另一方面,臺資企業之間這種密切的關系帶有某種封閉運轉的特性,除了創造一些就業和 稅收 之外,對當地經濟的輻射與擴散效應較小;而如果盲目地引進產業鏈上全部環節的投資,除了會出現重復建設之外,也極易造成投資飽和,形成惡性競爭[7]。因而,面對臺資企業的這種特性,在吸引臺商投資時可以采取區別對待的作法和引導政策。對于本區域內發展水平不高,產業鏈比較脆弱的行業地區,如南平、三明、龍巖、莆田、寧德等可以采取吸引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臺資企業形成產業群落或集群的做法,對臺商投資企業予以行業性的投資優惠政策。而對于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產業鏈比較完善的行業及地區像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等,在需要利用外資及其技術、 管理 經驗以加強產業鏈上某一環節時,則可以考慮實施項目管理,對來投資的企業進行個別管理和提供投資政策優惠。

    3.2福建臺商投資軟環境優化思路

    多年的對外開放時間證明,營造一流的投資環境是政府的責任與義務。

    ①清理并大幅度減少政府 行政 性審批,加快政府職能的轉換。可以采取簡化外商投資審批程序簡化,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對外商投資 金融 、 保險 、交通 運輸 、電信、商業、外貿、衛生、 教育 、 法律 咨詢等外商投資重點產業中的限制類項目,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頒布出臺的相關管理規定的要求,主動介入,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積極推進項目進展;對外商投資重點產業的重點項目,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和全過程服務機制,審批、審核部門要做到先期介入認真會審,簡化手續加快辦理,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臺資企業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加強與臺商的交流,及時主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多為臺胞辦好事辦實事,擴大“零地招商”效應,促使臺資企業不斷增資擴產,上規模、上效益,使臺商在福建地區得到更好的回報[8]。

    ②以放松或取消進入限制為重點,營造國內各類合法經濟主體公平競爭的環境。對某些特殊要求的領域,可以提出相應的資金、技術、信用等方面的進入條件,但這些條件應適用于所有的潛在進入者。

    ③培養各類專業人才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與廣東、江蘇的省市比較,福建人才總量少,結構不合理,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較弱。從福建的實際出發,根據經濟 社會 發展的需要來改變與社會市場不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與經濟發展計劃、對外經濟貿易管理和人事勞動管理等部門的密切配合,積極地對院校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作出 指導 。促進福建 文化 教育事業的發展及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完善技術產權政策,鼓勵和支持 人力 資本參與分配[9]。

    ④鼓勵外商投資重點產業項目向開發區聚集。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開發區作為吸納外商投資重點產業的重要載體作用,對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布局合理、開發實績好和開發前景廣闊的開發區,在用地、資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為鼓勵外商投資重點產業和關聯企業項目入區發展,開發區及有關部門要制定具體的引導政策和靈活措施,增強對外商的吸引力。在項目用地方面,優先滿足其用地需要,并在地價等方面予以優惠;在環境評價方面,外商可自行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評估,環保部門應簡化手續,縮短審批時限;在社會綜合環境方面,有條件的開發區可實行“封閉管理、開放營運”,積極進行統一綜合執法試點;在規范稅外收費方面,有條件的開發區可實行“零費區”的試點。

    進一步為臺商來閩直接投資創造投資軟環境,除了完善有關法規和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外,還可以根據閩臺的 歷史 淵源和現實發展,繼續加大臺資企業來閩投資的鼓勵力度。如爭取符合條件的臺資 銀行 來閩設立代表處以至營業性機構,以鼓勵臺灣企業來閩投資;繼續擴大辦好臺商投資區,積極而有指導地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企業提供豐富的優質勞力,如爭取符合條件的臺資銀行來閩設立代表處以至營業性機構,以鼓勵臺灣企業來閩投資;繼續擴大辦好臺商投資區,并借鑒廣東東莞、江蘇昆山的經驗,在臺商投資區建立臺商子弟中小學校;借鑒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經驗,設立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有償的崗位技能培訓的專門機構等[10]。

    4結語

    總之福建 經濟 要發展外商 投資 環境 要改善就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過去單純的吸引資金向更注重引進先進的技術、現代化的 管理 和優秀的人才轉變;二是從過去注意引進加 工業 向引進高技術轉變;三是從只注重工業方面利用外資向更多的發展服務貿易領域的合資轉變。鼓勵臺商把資金投向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環保產業、 教育 產業和出口創匯產業;積極引導外資投向傳統產業及老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造;投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促進我省產業結構的升級[11]。

    參考文獻

    [1] 單玉麗.臺資在大陸的區域布局[j].對外開放,2004,12

    [2] sy瀝青.福建概況[eb/ol].2007-03-24

    [3] 林春回,胡日東.福建省利用臺資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經濟,2002,02

    [4] 福建國際投資促進網.福建優勢[eb/ol]./2008-5-14

    [5] 許雪毅.1-11月福建進出口超670億美元 同比增18.8%[eb/ol]./2007-12-13

    [6] 黃小晶.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eb/ol].tu.p.cn/2007-03-08

    [7] 張傳國.臺商大陸投資的產業集聚問題[j ]. 臺灣 研究集刊,2005(3):528

    [8] 集美優化投資環境 全力辦好臺商投資區[eb/ol]./2007-11-26

    [9] 賴小瓊,李欣.改善福建投資軟環境的對策思考[j].博士論壇,2002,11

    第4篇: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范文

    甲方: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

    聯系人: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

    電子信箱: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國籍: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職務: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

    聯系人: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

    電子信箱:_________

    第一條 中國_________公司和_________國_________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國的其它有關法規,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同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____省_________市,共同投資舉辦合資經營企業,特訂立本合同。

    第二條 合資企業的名稱、地址

    1.合資經營企業的名稱為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企業),英文名稱為:_________,法定地址為:_________

    2.外商投資企業除中文名稱外,也可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外文名稱。合營企業的名稱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有字號或商號;

    (2)標明所屬行業或經營特點;

    (3)組織形式;

    (4)不得與國內同行業的另一企業名稱混同。

    第三條 合資企業是經_________(以下簡稱審批機關)批準成立,并在_________登記注冊的中國企業法人,受中國法律的管轄和保護,其一切活動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條件規定。

    第四條 合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各方對合資企業的責任以各自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各方按其出資額在注冊資本中的比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虧損。

    第五條 合資企業以公正及合法的平等互利的商業原則為基礎進行經營,并以銷售其產品和提供服務而獲得合資企業滿意的利潤為指標。合資企業應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取得經濟效益,并根據國際商業貿易實務慣例,使合資企業的效率、產量、價格、及交貨時間方面應具有競爭能力。(注:在具體合同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寫)

    第六條 合資企業的生產經營范圍是:

    1.生產_________產品;

    2.對銷售后的產品進行維修服務;

    3.研究和發展新產品。(注:要根據具體情況寫)

    第七條 合資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如下:

    1.合資企業投產后的生產能力為:_________

    2.隨著生產經營的發展,生產規模可增加到年產_________,產品品種將發展_________。(注:要根據具體情況寫)

    第八條 合資企業的投資總額為人民幣_________元(或者雙方商定的外幣_________)。

    第九條 合資企業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_________元(或外幣_________)。其中:甲方出資_________元,占注冊資本的_________%;乙方出資_________元,占注冊資本的_________%。

    第十條 合資各方的出資方式:

    1.甲方:現金_________元,建筑物折_________元,機械設備折_________元,土地使用權折_________元,工業產權折_________元,其它_________元,共_________元。乙方:現金_________元,建筑物折_________元,機械設備折_________元,土地使用權折_________元,工業產權折_________元,其它_________元,共_________元。

    2.合營企業各方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作價出資。以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工業產權、專有技術作為出資的,其作價由合營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協商確定,或者聘請合營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評定。

    3.外方出資的外幣,按繳款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率折算成人民幣或者套算成約定的外幣。中方出資的人民幣現金,需要折算成外幣的,按繳款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匯率折算。

    4.外方作為投資的技術和設備,必須確實是適合我國需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如果有意以落后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欺騙,造成損失的,應賠償損失。

    5.中方的投資可包括為合營企業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如果場地使用權未作為中方投資的一部分,合營企業應向中國政府繳納使用費。

    6.外方以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出資的,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能顯著改進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

    (2)能顯著節約原材料、燃料、動力的。

    7.外方以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作為出資,應當提交該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的有關資料,包括專利證書或者商標注冊證書的復制件、有效狀況及其技術特性、實用價值、作價的計算根據、與中方簽訂的作價協議等有關文件,作為合營合同的附件。

    第十一條 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由甲、乙方按其出資比例分_________期繳付,每期繳付的數額如下:_________(注:根據具體情況寫)

    第十二條 合資一方如向第三者轉讓其全部或部分出資額,須經合資他方同意并經審批機關批準。合資一方轉讓其全部或部分出資額時,合資他方有優先購買權;合資一方向非合資方轉讓出資額的條件,不得比向合資他方轉讓的條件優惠。違反上述規定的,其轉讓無效

    第十三條 合資各方應各自負責完成以下各項事務:

    1.甲方責任:

    (1)辦理為設立合資企業向中國有關主管部門申請批準、登記注、領取營業執照等事宜;

    (2)按照合同約定如期出資;

    (3)辦理申請土地使用權的手續;

    (4)組織合資企業廠房和其他配套設施的設計、施工;

    (5)協助辦理外方作為出資而提供的機械設備的進口報關手續和在中國境內的運輸;

    (6)協助合資企業在中國境內購置或租賃設備、材料、辦公用具、交通工具、通迅設施等;

    (7)協助合資企業落實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

    (8)協助合資企業招聘當地中國籍的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工人和其他人員;

    (9)協助外方工作人員辦理所需的暫住證、工作許可證和旅行手續;

    (10)負責辦理合資企業委托的其他事宜。

    2.乙方責任:

    (1)按照合同約定如期出資,并負責將作為出資的機械設備運至_________目的地;

    (2)協助合資企業辦理在中國境外選購機械設備、材料等有關事宜;

    (3)提供需要的設備安裝、調試以及試生產技術人員、生產和檢驗技術人員;培訓合資企業的技術人員和工人;

    (4)負責技術轉讓的外方應負責合資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按設計能力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

    (5)負責辦理合資企業委托的其他事宜。

    第十四條 甲、乙雙方同意,由合資企業與_________方或第三者簽訂技術轉讓協議,以取得為達到本合同第四章規定的生產經營目的、規模所需的先進生產技術,包括產品設計、制造工藝、測試方法、材料配方、質量標準、培訓人員等。

    第十五條 技術保證

    乙方對技術轉讓提供如下保證:

    1.乙方保證為合資企業提供的_________(寫明產品名稱)的設計、制造技術、工藝流程、測試和檢驗等全部技術是完整的、準確的、可靠的,是符合合資企業經營目的要求的,保證能達到本合同要求的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

    2.乙方保證本合同和技術轉讓協議規定的技術全部轉讓給合資企業,保證提供的技術是乙方同類技術中最先進的技術,設備的選型及性能質量是優良的,并符合工藝操作和實際使用的要求;

    3.乙方對技術轉讓協議中規定的各階段提供的技術和技術服務,應開列詳細清單作為該協議的附件,并保證實施;

    4.圖紙、技術條件和其他詳細資料是所轉讓的技術的組成部分,保證如期提交;

    5.在技術轉讓協議有效期內,乙方對該項技術的改進,以及改進的情報和技術資料,應及時提供給合資企業,不另收費用;

    6.乙方保證在技術轉讓協議規定的期限內使合資企業技術人員和工人掌握所轉讓的技術。

    第十六條 如乙方未按本合同及技術轉讓協議的規定提供設備和技術,或發現有欺騙或隱瞞之行為,乙方應負責賠償合資企業的直接損失。

    第十七條 技術轉讓費采取提成方式支付。提成率為產品出廠凈銷售額的_________%。提成支付期限按照本合同第十九條規定的技術轉讓協議期限為準。

    第十八條 合資企業與乙方簽訂的技術轉讓協議期限為_________年。技術轉讓協議期滿后,合資企業有權繼續使用和研究發展該引進技術。(注:技術轉讓協議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協議須經對外經濟貿易部或其委托的審批機構審批。)

    第十九條 合資企業的產品,在中國境內外市場上銷售,外銷部分占_________%,內銷部分占_________%。(注:可根據實際情況寫明各個年度內外銷的比例和數額,一般情況下,外銷量至少能滿足合資企業外匯支出的需要。)

    第二十條 產品可由下述渠道向國外銷售:

    由合資企業直接向中國境外銷售的占_________%;由合資企業與中國外貿公司訂立銷售合同,委托其代銷,或由中國外貿公司包銷的占_________%。由合資企業委托乙方銷售的占_________。

    第二十一條 合資企業內銷產品可由中國物資部門、商業部門包銷或代銷,或由合資企業直接銷售。

    第二十二條 為了在中國境內外銷售產品和進行銷售后的產品維修服務,經中國有關部門批準,合資企業可在中國境內外設立銷售維修服務的分支機構。

    第二十三條 合資企業使用的商標為_________。

    第二十四條 合資企業注冊登記之日,為合資企業董事會成立之日。

    第二十五條 董事會由_________名董事組成,其中甲方委派_________名,乙方委派_________名。董事長由甲方委派,副董事長由乙方委派。董事和董事長任期四年,經委派方繼續委派可以連任。

    第二十六條 董事會是合資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合資企業的一切重大事宜。對于下列事項應經出席董事會會議的董事(或董事會全體董事)一致通過方可作出決定:

    1.合資企業章程的修改。

    2.合資企業的中止、解散。

    3.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的增減和轉讓。

    4.合資企業與其他經濟組織的合并。

    5._________

    對于其他事宜,可采取_________決定。(在具體合同中藥明確約定)

    第二十七條 董事長是合資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因故不能履行其職權時,可臨時授權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為代表。

    第二十八條 董事會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由董事長召集并主持會議。經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提議,董事長可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會議記錄應歸檔保存。董事會會議一般應在企業法定地址所在地舉行。

    第二十九條 合資企業設經營管理機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經營管理機構設總經理一人,由_________方推薦;副總經理_________人,由甲方推薦_________人,乙方推薦_________人;總經理、副總經理由董事會聘請,任期_________年。

    第三十條 總經理的職責是執行董事會會議的各項決議,組織領導合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工作。

    經營管理機構可設若干部門經理,分別負責企業各部門的工作,辦理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交辦的事項,并對總經理和副總經理負責

    第三十一條 總經理、副總經理營私舞弊或嚴重失職的,經董事會會議決議可隨時撤換。

    第三十二條 合資企業所需原材料、燃料、配套件、運輸工具和辦公用品等,在條件相同情況下,優先在中國購買。

    第三十三條 合資企業委托_________方在國際市場先購設備、材料等物資,其他方有權參與選購。

    第三十四條 合資企業在籌備、建設期間,在董事會下設立籌建處。籌建處由_________人組成,其中甲方_________人,乙方_________人。籌建處主任一人,由_________方推薦,籌建處主任、副主任由董事會任命。

    第三十五條 籌建處具體負責審查工程設計,簽訂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組織有關設備、材料等物資的采購和驗收,制定工程施工總進度,編制用款計劃,掌握工程財務支付和工程決算,制定有關的管理辦法,做好工程施工過程中文件、圖紙、檔案、資料的保管和整理等工作

    第三十六條 甲乙雙方指派若干技術人員組成技術小組,在籌建處領導下,負責對設計、工程質量、設備材料和引進技術的審查、監督、檢驗、驗收和性能考核等工作。

    第三十七條 籌建處工作人員的編、報酬及費用,經甲乙雙方同意后,列入工程預算。

    第三十八條 籌建處在工廠建設完成并辦理完畢移交手續后,經董事會批準撤銷。

    第三十九條 合資企業職工的雇用、辭退、工資、勞動保險、生活福利和獎懲等事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經董事會研究制定方案,由合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工會組織集體或個別地訂立勞動合同加以規定。勞動合同訂立后,報當地勞動管理部門備案。

    第四十條 甲、乙方推薦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聘請和工資待遇、社會保險、福利、差旅費標準等,由董事會會議討論決定。合資企業的職工有權依法建立基層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合資企業應按規定為企業工會提供經費和必要的活動條件。

    第四十一條 合資企業按照中國的有關法律和條例規定繳納各項稅金。

    第四十二條 合資企業職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四十三條 合資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規定提取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及職工福利獎勵基金,每年提取的比例由董事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討論決定。

    第四十四條 合資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和有關的會計制度、財務管理規定,設立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制定本企業的會計制度。本企業的會計制度須報_________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備案。

    第四十五條 合資企業的財務審計聘請在中國注冊的會計師審查、稽核,并將結果報告董事會和總經理。如乙方認為需要聘請其他國家的審計師對年度財務進行審查,甲方應予以同意。其所需要一切費用由乙方負擔。

    第四十六條 合資企業的會計年度從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一切記帳憑證、單據、報表、帳簿、用中文書寫。(注:也可用雙方同意的一種外文書寫。)

    第四十七條 每一營業年度的頭三個月,由總經理組織編制上一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計算書和利潤分配方案,提交董事會會議審查通過。

    第四十八條 合資企業按規定向當地稅務機關、企業主管部門和財政如實報送季度和年度會計報表,并向原審批機關抄報年度會計報表。

    第四十九條 合資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他有關規定,依照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統一標準,如實提供統計資料,報審批機關、統計部門、企業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備案。

    第五十條 合資企業的期限為_________年。合資企業的成立日期為合資企業營業執照簽發之日。經一方提議,董事會會議一致通過,可以在合資期滿六個月前向對外經濟貿易部(或其委托的審批機構)申請延長合資期限。

    第五十一條 合資期滿或提前終止合資,合資企業應依法進行清算,清算后的財產,根據甲、乙各方投資比例進行分配。

    第五十二條 保險

    合資企業的各項保險均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保,投保險別、保險價值、保期等按照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規定由合資企業董事會會議討論決定。

    第五十三條 合資企業的一切外匯事宜,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和其他規定辦理。

    第五十四條 合資企業應自行解決外匯收支平衡。

    第五十五條 保密

    1.合資企業對甲方或乙方提供給合資企業的一切保密資料,專有技術和技術要嚴格保密,并只能在合資企業的業務范圍內使用。合資企業的全部高級職員,職工將與合資企業簽訂保密協議,保證對在他們就業期間所接觸的保密資料、專有技術和其他技術予以保密,這種保密協議可包括在勞動合同內。甲方應對合資企業或乙方對其所披露的保密資料,專有技術和其他技術保守保密。未經乙方事先書面授權,不得向其他任何第三方披露。乙方應對合資企業或甲方對其所披露的保密資料,專有技術和其他技術保守秘密,未經甲方事先書面授權,不得向其他任何第三者披露。

    2.合資企業、其任何雇員、甲方和乙方在下列情況下,不承擔保密義務:

    (1)保密資料的泄漏非合資企業,其任何雇員,甲方或乙方的過失而已經為公眾所知。

    (2)保密資料為有泄漏權的第三者提供。

    (3)如果合資企業、其雇員、甲方或乙方將保密資料泄漏之前,已為第三者完全掌握的。

    (4)_________

    第五十六條 合資企業在下列情況下可以解散:

    1.合資期滿,不再延長。

    2.合資雙方一致認為提前解散合資企業于雙方有利。

    3.合資企業發生嚴重虧損,無力繼續經營。

    4.因外匯支出持續超過收入,雖經雙方努力仍不能改變,以致無法繼續經營。

    5.因發生不可抗力事件,無法繼續經營。

    6.合資企業未達到經營目的,同時又無發展前途的。

    7.合資一方不履行合同章程規定的義務,致使企業無法繼續經營。

    8.合資的任何一方或合資企業的全部或大部分資產或財產被國家沒收或征用。

    9.合資企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被依法責令終止合資合同。

    10._________

    第五十七條 合資企業宣告解散時,合資企業依法進行清算,清算期限、清算程序、原則和清算組織依照《外商投資企業清算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并報企業主管部門審核并監督執行。

    第五十八條 對本合同及其附件的修改,必須符合中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產業政策要求,合資企業的經營范圍變更、分立、合并、注冊資本的增減、轉讓或其他重要事項的變更,必須經合資各方同意并簽署書面協議,報原審批機關批準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五十九條 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應依照《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第六十條 由于一方不履行合同、章程規定的義務,或嚴重違反合同、章程規定,造成合營公司無法經營或無法達到合同規定的經營目的,視作違約方單方終止合同,對方除有權向違約一方索賠外,并有權按照合同規定報原審批機構批準終止合同。甲乙雙方同意繼續經營,違約方應賠償合營企業的經濟損失。

    第六十一條 甲、乙任何一方未按本合同規定依期按數提交完出資額時,從逾期第一個月算起,每逾期一個月,違約一方應繳付應交出資額的百分之_________的違約金給守約的一方。如逾期三個月仍未提交,除累計繳付應交出資額的百分之_________的違約金外,守約一方有權按本合同第六十二條規定終止合同,并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

    第六十二條 由于一方的過失,造成本合同及其附件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時,由過失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如屬雙方的過失,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違約責任。

    第六十三條 為保證本合同及其附件的履行,甲、乙各方應相互提供履約的銀行擔保書。

    第六十四條 合資企業使用的場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所有,應向中國政府繳納使用費。

    第六十五條 合資企業租用場地_________平方米,租用費為每年_________元(人民幣)/平方米,租用費繳納方法,期限要根據_________市政府有關部門規定執行,合資企業租用_________方廠房、倉庫暫定為_________平方米,租用費定為每年_________元(人民幣)/平方米,按使用面積計取,水、電、汽設施租用費每年共計_________元(人民幣),上述三項費用列入產品成本。

    第六十六條 不可抗力

    由于地震、臺風、水災、火災、戰爭以及其它不能預見并且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事故,致使直接影響合同的履行或者不能按約定的條件履行時,遇有上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應立即將事故情況以_________方式通知對方,并應在_________天內,提供事故詳情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證明文件,此項證明文件應由事故發生地區的公證機構出具。按照事故對履行合同影響的程度,由雙方協商決定是否解除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第六十七條 本合同的訂立、效力、解釋、履行和爭議的解決均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

    第六十八條 對本合同或合資企業的章程進行解釋或履行時,如發生糾紛,其糾紛的當事者要以不使合資企業的利益受損為前提,進行友好協商,謀求問題的解決。

    第六十九條 協商不能解決時,應提交_________國_________地_________仲裁機構,根據該仲裁機構的仲裁程序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都有約束力。仲裁費用由敗訴方承擔。

    第七十條 在解決糾紛期間,除去糾紛的事項以外,合資各方要繼續遵守履行本合同及合資企業的章程所規定的其它事項。

    第七十一條 仲裁時使用語言為_________。

    第七十二條 本合同用中文和_________文寫成,兩種文字具有同等效力。上述兩種文本如有不符,以中文本為準。

    第七十三條 通知

    1.根據本合同需要發出的全部通知以及雙方的文件往來及與本合同有關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須用書面形式,可采用_________(書信、傳真、電報、當面送交等方式)傳遞。

    2.各方通訊地址如下:_________。

    3.一方變更通知或通訊地址,應自變更之日起_________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否則,由未通知方承擔由此而引起的相應責任。

    第七十四條 本合同附件是本合同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第七十五條 本合同及其附件,均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或其委托的審批機構)批準,自批準之日起生效。

    第七十六條 合同條款的修正、變更、補充,由合資各方協商,以書面形式一致同意后,報對外經濟貿易部審批,經批準后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七十七條 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_____份,合資各方各執_________份,合資企業_________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七十八條 本合同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由合資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在中國_________簽署。

    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_

    授權代表(簽字):_________授權代表(簽字):_________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青青草成人影视|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caoporn成人| 四虎www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淫片免费观看|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69|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