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物形象設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學思想就是關于文學的觀點和看法,是對文學的理性認識,比如對文學本質、功能、起源和創作原則等方面的認識都是文學思想的問題。文學和人物形象設計都是藝術形態或者審美形態,只不過二者借助的媒介不同,文學是通過語言來建構美,而人物形象設計是通過活的人體的裝飾(發型裝飾、妝型設計和服飾設計)來展現美。從它們所借助的媒介可以看出,文學更抽象一些,人物形象設計更現實具體一些。但無論怎么說,二者在本質上都是屬于藝術審美形態,它們在一些基本問題的看法上是可以打通的。人物形象設計既然是審美性的實踐,那這個專業就必須樹立一個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美塑造美是它的最終目的。第二,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育必須面對市場實際。這個專業的教育一般是為舞臺、影視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設計提供專門性的人才,充分研究當前的市場,考察舞臺、影視和現實生活人物形象設計的審美趨勢是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人物形象設計教育從市場出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保持同步發展的態勢,但也要避免被市場這個現實牽著鼻子走;第三,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育必須面對個人的實際。每個人的身體外形特征、身份地位和文化修養是不同的,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育必須教會學生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量體裁衣,要在具體的設計中充分研究個人的這些不同,才能做到從個人的具體實際出發,通過外在形象描繪觸及到他的內在精神風貌,因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對人物的內在體驗或內部環境的描繪是更具有決定性的手段,而對人物內在生活體驗的描繪便是對人物的`智慧風貌’的描繪。”
二、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育的品質提高與文學意境
有人在評價中國當代的藝術設計時說:這種過度盲目和自我的失去,最集中地體現在片面強調突出設計的視覺化等形式因素的追求上。,片面追求形式因素的確是現代藝術設計占領市場的一種方法,但這個追求本身是背離藝術設計宗旨的。作為藝術設計的分支學科人物形象設計也存在這種趨勢,雖然人物形象設計是為現實的工作和生活服務,但它的內容絕不僅僅包括外在形式,如服飾、化妝、發型等,并且應該也包括內在性格的外在表現,如氣質、舉止、談吐、生活習慣等等。從這一高度出發的形象設計,化妝師或服裝設計師就要通過對主體原有的不完善形象進行改造或重新構建,來達到有利于主體的目的,傳達主體的內在個性心理和精神要求。因而,真正的人物形象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用優質的外表展現個人完美內涵,需要深入了解人類群體共性中的個性化元素。作為一種以活的人體為對象的藝術設計,不僅僅是現實性的運用,還有注意通過體型、妝面和服裝款式的設計傳達這些具象后面所隱藏的具有美學意味的個性心理和文化品位。也就是說人物形象設計要“充分考慮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包含審美、功能、價值等一切相關因素,我們可稱此為藝術設計。”文學意境是中國文學的最高審美形態,與西方的文學典型相對應,指“創作主體以內心營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為基礎,能表征作者對宇宙人生萬象的體驗,又能喚起讀者無限情思和豐富想象的藝術審美世界。”文學意境的實質在于通過營造具體的意象來傳達隱藏在意象背后的東西,在文學理論中把它稱之為象外之象或者象外之味。
三、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育與文學人物形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個人形象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從而,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應運而生。結合時尚行業人才需求的實際,從崗位能力要求出發,構建適合行業發展的人物形象設計課程體系,研究專業課程的內容設計,探索專業教學模式,滿足時尚行業對人才應用能力的要求,著重培養人才在“專業性—創新性—適應性”三方面的能力。
專業主要涉及課程有服裝立體裁剪、專業化妝基礎、舞臺化妝造型、舞臺發型基礎、整體造型設計、形象設計色彩診斷、初級美容技巧、美甲、服裝服飾搭配、素描、色彩、造型設計學等。
針對就業的嚴峻形勢,高校畢業生尤其是高職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當前的現實情況是, 一方面高職畢業生就業難, 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所需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嚴重缺乏。這種矛盾的現象, 說明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與就業市場嚴重脫節, 這種脫節制約了高職教育的發展。針對這一社會現狀,本專業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 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積極推進職業資格鑒定, 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好機制,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理論教授為基礎、實踐教學為基準、多媒體教學相配合的原則,“教、學、做”為一體,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求真知,在實踐中求發展。在日常的練習中的能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畢業就能就業,畢業就能上崗。
二、形象設計專業就業方向
形象設計專業目前就業仍處在未飽和狀態,且就業范圍廣,其中包括婚紗影樓、形象設計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影視劇組、大中型美容院、服裝公司、中外化妝品公司等。而學生畢業后能從事的就業崗位有形象設計師、服裝形象顧問、中高級化妝師、色彩咨詢診斷師、服裝導購員、化妝品公司營銷員、中高級美容師、美甲師等。
三、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進
形象設計專業在教學計劃中的教學方法主要以理論教學為基礎,實踐教學做提高。其中實踐環節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非獨立設課的實踐內容,與理論教學共同分擔一門課程;還有一類是獨立設課的實踐課程,這類課程的特點是集中實踐,完成的項目綜合性、應用性要求高。根據實際情況和專業特色發展的需要,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把課程進行整合或者結合專業需要突出重點。讓每門課達到與專業結合最緊密。
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非常重要的方面。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中與純實驗類課程有許多不同之處,首先實踐的目的不同,純實驗性課程的目的大多是驗證式的,往往存在唯一的結果,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過程基本一致,因此實踐指導書的編寫比較具有唯一性;而設計課程則不同,通過同樣的實踐環節,學生所達到的程度依個人的原始積累和努力程度不同,結果會有很大的差別,而且過程的指導是比較個性化的,不完全雷同。為此,要設計一套適合人物形象設計的實踐環節,我們必須有創造性地去完成這項工作。
我們要求所有的實踐課程都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實訓計劃,包括實訓大綱、實踐指導書、實踐條件的規劃、實踐教師的準備等,能夠保證所有的實踐課程的開出率是100%;對將來開出的實踐課程結合專業的特點進行實踐指導書(或綜合課程訓練要求)進行重新的改革,改革的目的能夠真實地反映課程的最終目的、明確課程的特點并建立相應的條件;使本專業擁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實踐課程的內容,并在各個課程的實際完成過程中,有明確的成果體現。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從課程的單一環節實踐到課程項目實訓、到多課程綜合技能實訓,包括專業課程內的實踐課程、綜合實訓周、崗位實踐、專業技能實訓周、綜合畢業設計與論文。
實踐教學改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從崗位能力要求出發,結合不同生源特點,安排實踐教學內容
實踐教學內容充分吸取專家委員會的各項建議,對每門課程應達到的實踐水平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引導,積極引進“雙師型”教師,對新畢業的教師安排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聘請有經驗的實踐指導教師來校授課,提高實踐的技術性和應用性。
(二)對實踐環節的考核進行改革
改原有的實踐考試用筆試的方法,改為考核實際的操作技能,部分課程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內容,這種考核的指標盡量接近實際崗位的要求。
(三)將企業設計課題引入綜合設計和畢業設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四)將各級形象設計大賽主題作為實訓課題,通過大賽檢驗教學成果
(五)建設多證制,加大就業適應性
教學改革的實施,對于專業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具有重大的意義,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與社會接軌,能盡快進入到社會實踐中。
參考文獻
[1] 王慧敏. 重點建設專業申報表:人物形象設計.2007-10. .
[2] 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幾個關鍵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4).
關鍵詞:技能大賽;技能訓練;專業涵養;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12-37 -02
一、引言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世界技能的最高水準。由人社部主辦、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承辦的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重慶賽區)有來自全國22個省、市、行業協會的57支參賽隊伍,共84名選手參加了美發、美容、烘焙、烹飪(西餐)4個項目的角逐。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14服務2班“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夏雨欣、黃玉如兩位同學代表江蘇省參加了美容項目比賽,她們經過兩天近14個小時完成了美容、美體、美甲、化妝4個模塊的技能操作比賽。最終分別以第6名和第7名成績入選中國國家集訓隊,目前為止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一個學校兩名選手同時入選為數不多。這是玄武中專師生用努力不斷超越夢想而獲得的勝利果實,也是學校形象設計專業發展的最好寫實。
二、以創新理念為指導,加強專業內涵
提高教學質量,打造品牌與特色專業,創立學校品牌,是學校多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學校做大做強的根本途徑。人物形象設計(中職:美容美體)專業創辦以來,學校不斷調整專業辦學方向,提出了“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先導,以產教結合的課程體系為核心,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根本,以高效的管理體系為保障,以領先的教學模式為重要內容,以校企合一的文化為氛圍,以完備的專業設施為基礎,以學生培養方向的多元化為特質”的專業建設整體框架,并在此框架下積極推進專業現代化的進程,取得了顯著實效。
學校堅持組織專業教師走出校門,走訪多家企業、行業專家,參加行業活動、大賽等了解該專業人才的需求,了解崗位需求與行業規范標準。本次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是我校該專業負責人戴國紅老師在暑假前獲悉“中國2017年準備首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比賽”并為此9月份選拔賽后成立國家集訓隊的信息后,積極在校內篩選組織訓練備賽江蘇選拔賽。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比賽需要選手在4天完成十多個模塊的比賽,而本次全國選拔賽選擇了其中4個模塊:美容、美體、美甲、化妝,兩天時間需要選手技能操作近14個小時,大賽技術文件是參照國際標準制定,這不僅是選手的技能比拼,也是體能挑戰,更是專業素養的展示,也是以往從沒有過一個選手要跨度如此之大去參加多個項目,評分標準如此苛刻的比賽。但師生并未退縮,學校調動該專業的負責人戴國紅老師主抓,李玲、王凌老師也參與其中放棄假期積極帶隊訓練,并以此為契機師生共同學習最嚴謹的國際行業標準,不僅技能提高,更重要的是對專業內涵有了新認識。
三、以提升文化品位為抓手,彰顯專業特色
學校該專業自2003年開辦以來,學校明確提出用“以培養人的終生學習觀念為本,以發展人的職業能力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來指導專業發展,并根據專業特質、市場需要狀況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愿望創立了三大特色。
(一)體現在專業特質
該專業在創辦之初的名稱為“美容與形象設計”,2011年9月,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要求改為現稱,是目前南京市乃至江蘇省同類專業中開辦較早的,現分為中職、高職兩個專業方向:美容美體、人物形象設計,這兩個人才培養層面均與本地區文化產業、服務產業發展相吻合,也與美容、化妝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相匹配,充分體現了服務社會事業、滿足群眾需求的要旨。
(二)體現在學生培養目標
該專業以“提高素質,發展能力,培養技能,服務社會”為宗旨,以“重技能、懂管理、寬知識、能創業”為專業特色,構建“文厚、技湛、商慧”人才培養新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職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先導,培養受企業歡迎、有較強綜合能力的專業人才。2011屆畢業生沈昆,在王春美容院已做到基層管理崗位,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2011屆畢業生戚會會,自主創業開辦戚會會形象工作室,在當地具有一定享譽度;2011屆畢業生石瑞璇,省技能大賽金獎選手,在南京藝術學院就讀本科的同時,自主創業開設了美甲店,2010屆畢業生張燕同學連續兩年國賽獲獎選手,自主創業成功開設了7家連鎖品牌的服飾店,2012屆畢業生劉婧雯同學國賽金獎選手報送南京藝術學院,學校一等獎學金,現畢業返回學校做了一名專業教師。
(三)體現在校企深度合作
學校與王春美容院、寶麗來香氛spa會所、酷美體瑜伽美容、克麗緹娜美容院、上花轎婚紗攝影、金夫人婚紗攝影等多家南京市甚至江蘇省知名的美容企業進行校企合作。與王春美容實業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了美容美體實訓基地;與南京寶麗來化妝品連鎖公司合作,在校內設立了“寶麗來獎學金”。
正是因為學校在專業建設中注重的文化品位的培養,緊密與行業聯系信息暢通,雖然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拔賽項目化妝的人體彩繪、身體護理項目是我們學生之前并未學過,但我們兩位學生在進入江蘇集訓隊時良好的綜合素養,專業技能在全省的其他選手中很快就脫穎而出,在人體、指甲彩繪上,她們表現出對色彩的理解與駕馭、技法學習與掌握,在身體護理動作的協調與控制等方面明顯優于其他選手。
“美甲項目要求我們在手模上進行指甲彩繪,但和普通的刷指甲油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我們的指甲彩繪使用的是專門的顏料,每一位選手都需要拿著勾線筆,在指甲上按照一定的主題作畫。”黃玉如同學介紹,指甲彩繪是一項不折不扣的精細活兒,作畫的時候不能在手模上沾上任何一點顏料。必須要保證手模的清潔,美甲的顏料比較特殊,要是在手模上沾上顏料,現場是沒辦法清潔的。“身體彩繪”也是我們兩位同學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值得一提的是,黃玉如和夏雨欣在參加美容項目的比賽之前,繪畫都幾乎是零基礎,兩位同學肯鉆研、勤思考,努力讓自己的畫作變得更加好看、符合大賽標準。
四、以師資建設為根本,加強專業競爭能力
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既是專業建設的具體實踐又是專業建設不斷深化與發展的基礎。沒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專業建設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如何在開展專業建設中建立一支具有創新能力、能適應現代化教育體制和教育改革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學校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和深層思考的問題。學校堅持培養年輕教師,狠抓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后勁。近年來學校利用平臺、創造平臺培養、磨礪培養專業教師,戴國紅、李玲老師主持多項課題;戴國紅、王凌、張麗老師均有論文獲獎或在省級刊物上發表;李玲老師參加江蘇省職業院校專業課“兩課”評比獲一等獎、在全國信息化大賽中獲二等獎;幾位專業課老師均多次參加各級技能大賽提高專業競爭能力。
此次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的備賽期是在暑假學校鼓勵專業教師參與其中,老師們主動放棄暑假休息時間、克服高溫酷暑、廣納資源信息訓練選手。同時也通過訓練學習到國際行業規范、科學、嚴謹的操作流程,珍惜向省集訓隊外請的國內外專家的良好學習、交流的良好時機。
五、以大賽訓練為契機,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人格品質
過程的訓練是艱辛的,選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意志力,老師需要足夠的信心和奉獻精神。不光拼技術還得比體能,“身體護理”項目、身體彩繪、指甲彩繪比賽時間都是3小時左右,對兩位同學來說,是真正的全新挑戰。“身體護理是我覺得最難的一個項目,因為在參賽省里的集中培訓之前,我們都沒有接觸過身體護理這一項的訓練。”夏雨欣同學至今依然能清晰的記得,集中培訓時第一次給模特做完身體護理后的勞累感、身體的酸痛讓她不住地流淚,那段時間每天訓練除了操作流程訓練還要增加體能訓練,之后身體都有強烈的酸痛反應。2個月每天近14-15個小時關在集訓室封閉訓練也是意志品質的挑戰,為了保證學生安心訓練,我們老師積極配合做好學生思想減壓等工作,協調家人來看他們,調動同學來做模特。
世賽選拔賽規定選手的模特是現場抽簽決定。為此,賽前集訓為適應身材不一的模特。在長達3個多月的訓練期間,學校先后調動了近200人次模特保證訓練。“我們班的同學,甚至是學妹都給我們當過模特,有的時候也有老師給我們當模特。”學校師生的支持讓兩位同學感到無比溫暖。“老師們放棄暑假休息時間,克服高溫酷暑來給我們培訓,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大賽結束,利用晨會表彰擔任模特的志愿者,并讓兩位選手談獲獎感言并為模特志愿者發放證書和紀念品以感謝曾經給予幫助的同學們。
通過世賽選拔賽的參與、訓練,學校老師學習到了專業的國際標準,在專業的發展上開拓了新思路;在模特調動中盡量選用學校該專業的同學參與其中,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最嚴謹、科學的專業操作流程、職業素養、衛生要求等,鮮花盛開,蝴蝶自來!
作者簡介:
在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在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中,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精神實質和要求,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增強黨性,把學習成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上半2011年本人在教學處工作,分管教學教務科。做到一切從我校的開放教育發展大局出發,和處里同志團結協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主要工作有:組織了全省電大系統迎接中央電大“2011年開放教育教學檢查”,并帶隊實地檢查了電大、電大、電大和電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了加強規范化管理,特別是對市、縣電大的管理,編制了《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管理文件匯編》,制定了《廣播電視大學基層電大開放教育教學教務管理規范與工作流程》,為了使制定的《管理規范與工作流程》科學合理,查閱了大量的文件,并廣泛征求處里同志及招生辦和考試中心等部門的意見,對稿子進行了多次修改,還將其放在網上征求市、縣電大的意見。
月份本人被調到城市科學系任副主任,分管教學教務工作。為了盡快適應高職教育,做好本職工作,本人認真學習教育部及學校關于高職教育的有關文件和精神,并參加參加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主辦的職業教育課改教改系列主題-“工學結合課程開發實務操作”專題研修班。在這期間主要工作有:做好考試、教材購買等常規教學教務工作組織全系做好09級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及級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并直接負責了對“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群的培養方案的制定;積極做好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到月底三個教研室全部完成了學校布置的任務(2-3個校外實習基地/專業),其中“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群校外實習基地達到10個;組織各專業做好學生技能大賽工作;做好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工作,給每位教師發了聽課記錄本,要求教研室內教師必須互相聽課,互相學習,本人也聽了近10節課;組織“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及“人物形象設計”兩個專業申報省級特色專業工作,本人自己負責“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的申報工作;積極組織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其中環境藝術設計(園林景觀)專業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可以在校內開展部分實驗實訓。
在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在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中,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精神實質和要求,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增強黨性,把學習成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上半年本人在教學處工作,分管教學教務科。做到一切從我校的開放教育發展大局出發,和處里同志團結協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主要工作有:組織了全省電大系統迎接中央電大“年開放教育教學檢查”,并帶隊實地檢查了電大、電大、電大和電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了加強規范化管理,特別是對市、縣電大的管理,編制了《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管理文件匯編》,制定了《廣播電視大學基層電大開放教育教學教務管理規范與工作流程》,為了使制定的《管理規范與工作流程》科學合理,查閱了大量的文件,并廣泛征求處里同志及招生辦和考試中心等部門的意見,對稿子進行了多次修改,還將其放在網上征求市、縣電大的意見。
月份本人被調到城市科學系任副主任,分管教學教務工作。為了盡快適應高職教育,做好本職工作,本人認真學習教育部及學校關于高職教育的有關文件和精神,并參加參加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主辦的職業教育課改教改系列主題-“工學結合課程開發實務操作”專題研修班。在這期間主要工作有:做好考試、教材購買等常規教學教務工作組織全系做好09級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及級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并直接負責了對“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群的培養方案的制定;積極做好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到月底三個教研室全部完成了學校布置的任務(2-3個校外實習基地/專業),其中“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群校外實習基地達到10個;組織各專業做好學生技能大賽工作;做好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工作,給每位教師發了聽課記錄本,要求教研室內教師必須互相聽課,互相學習,本人也聽了近10節課;組織“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及“人物形象設計”兩個專業申報省級特色專業工作,本人自己負責“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的申報工作;積極組織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其中環境藝術設計(園林景觀)專業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可以在校內開展部分實驗實訓。
自學考試時間
遼寧遼陽2020年上半年理論課考試時間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專業考試課程和時間安排詳見(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實踐環節考核和論文答辯的時間由各主考學校確定,各專業實踐環節考核課程及時間安排詳見(附表六、七)。
停考專業和遺留問題處理
(一)停考專業
1.能源管理(專科和獨立本科段)專業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課程考試。
2.會計、會計(會計電算化方向)、護理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航海技術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方向)、法律、日語、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數控加工方向)、焊接、視覺傳達設計、廣告、環境藝術設計、飯店管理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14個專科專業和電廠熱能動力工程(應用本科)、數控技術(應用本科)、園林(應用本科)、計算機器件及設備(應用本科)、英語、物流管理、日語、石油工程、機電一體化工程、采礦工程、珠寶及材料工藝學、模具設計與制造、廣告學、旅游管理、工業工程和新聞學等16個本科專業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課程考試。
3.藝術設計(人物形象設計方向)1個專科專業和服裝設計與工程(應用本科)、營養、食品與健康、應用化學、機電設備與管理(礦山方向)、電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術等6個本科專業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課程考試。
以上停止接納新生報名的39個專業的專業代碼和專業名稱不進行調整,仍按照原專業名稱和專業代碼報名考試及辦理轉考、免考和畢業,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頒發畢業證書。
(二)停考專業遺留問題處理
停考專業停止安排課程考試后,該專業的考生可按下述辦法選擇遺留問題處理方式:
1、停考專業中未合格的課程,可選擇其它專業中名稱和課程代碼相同的課程進行考試。
2、停考專業中,尚有二門以下(含二門)理論課沒有合格成績不能畢業的,可自主選擇自學考試其它原則上相近專業的相關課程參加考試,取得原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課程門數和學分即可按原專業申請畢業,最后辦理畢業時間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專業中,尚有二門以上理論課沒有合格成績不能畢業的,可按自學考試相關規定轉入其它專業參加考試,取得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合格成績后,按照轉入專業申請畢業。
開考專業
專科專業:漢語言文學、英語、連鎖經營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數控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文秘、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物聯網應用技術等10個專業。
專升本專業: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物醫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視覺傳達設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市場營銷、動畫、土木工程、護理學、藥學、中藥學、眼視光學、公安管理學、社會工作、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管理、汽車服務工程、學前教育、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小學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會計學、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學和物聯網工程等36個專業。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設置實施細則〉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專業清單〉的通知》(教職成廳〔2018〕1號)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遼寧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調整工作實施方案》,從2018年下半年起,開考的專業全部調整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專業清單》(已下簡稱《專業清單》)內專業,原開考專業不在《專業清單》內的,專業調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納新生報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頒發畢業證書。專業調整對照情況詳見(附表一、二、三)。專業調整后,原本科專業“第二學歷”專業計劃文件已不適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考“第二學歷”,不再按照“第二學歷”專業計劃給新生辦理課程免考。
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會計學(AB計劃)和工商管理(AB計劃)等九個專業,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計劃中增加公共政治課“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代碼:03709)。2019年下半年起報考該九個專業的新生,須考“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代碼:03709)。符合《遼寧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認定和課程免考實施細則》(遼招考委字〔2009〕21號)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請課程免考。
附表四:遼寧省自學考試2020年4月考試課程安排表(開考專業)(點擊鏈接查看)
附表五:遼寧省自學考試2020年4月考試課程安排表(停考專業)(點擊鏈接查看)
自學考試時間
遼寧大連2020年上半年理論課考試時間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專業考試課程和時間安排詳見(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實踐環節考核和論文答辯的時間由各主考學校確定,各專業實踐環節考核課程及時間安排詳見(附表六、七)。
停考專業和遺留問題處理
(一)停考專業
1.能源管理(專科和獨立本科段)專業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課程考試。
2.會計、會計(會計電算化方向)、護理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航海技術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方向)、法律、日語、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數控加工方向)、焊接、視覺傳達設計、廣告、環境藝術設計、飯店管理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14個專科專業和電廠熱能動力工程(應用本科)、數控技術(應用本科)、園林(應用本科)、計算機器件及設備(應用本科)、英語、物流管理、日語、石油工程、機電一體化工程、采礦工程、珠寶及材料工藝學、模具設計與制造、廣告學、旅游管理、工業工程和新聞學等16個本科專業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課程考試。
3.藝術設計(人物形象設計方向)1個專科專業和服裝設計與工程(應用本科)、營養、食品與健康、應用化學、機電設備與管理(礦山方向)、電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術等6個本科專業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課程考試。
以上停止接納新生報名的39個專業的專業代碼和專業名稱不進行調整,仍按照原專業名稱和專業代碼報名考試及辦理轉考、免考和畢業,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頒發畢業證書。
(二)停考專業遺留問題處理
停考專業停止安排課程考試后,該專業的考生可按下述辦法選擇遺留問題處理方式:
1、停考專業中未合格的課程,可選擇其它專業中名稱和課程代碼相同的課程進行考試。
2、停考專業中,尚有二門以下(含二門)理論課沒有合格成績不能畢業的,可自主選擇自學考試其它原則上相近專業的相關課程參加考試,取得原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課程門數和學分即可按原專業申請畢業,最后辦理畢業時間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專業中,尚有二門以上理論課沒有合格成績不能畢業的,可按自學考試相關規定轉入其它專業參加考試,取得專業考試計劃規定的合格成績后,按照轉入專業申請畢業。
開考專業
專科專業:漢語言文學、英語、連鎖經營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數控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文秘、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物聯網應用技術等10個專業。
專升本專業: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物醫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視覺傳達設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市場營銷、動畫、土木工程、護理學、藥學、中藥學、眼視光學、公安管理學、社會工作、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管理、汽車服務工程、學前教育、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小學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會計學、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學和物聯網工程等36個專業。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設置實施細則〉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專業清單〉的通知》(教職成廳〔2018〕1號)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遼寧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調整工作實施方案》,從2018年下半年起,開考的專業全部調整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專業清單》(已下簡稱《專業清單》)內專業,原開考專業不在《專業清單》內的,專業調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納新生報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頒發畢業證書。專業調整對照情況詳見(附表一、二、三)。專業調整后,原本科專業“第二學歷”專業計劃文件已不適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納新生報考“第二學歷”,不再按照“第二學歷”專業計劃給新生辦理課程免考。
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會計學(AB計劃)和工商管理(AB計劃)等九個專業,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計劃中增加公共政治課“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代碼:03709)。2019年下半年起報考該九個專業的新生,須考“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代碼:03709)。符合《遼寧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認定和課程免考實施細則》(遼招考委字〔2009〕21號)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請課程免考。
附表四:遼寧省自學考試2020年4月考試課程安排表(開考專業)(點擊鏈接查看)
附表五:遼寧省自學考試2020年4月考試課程安排表(停考專業)(點擊鏈接查看)
關鍵詞:女性主義 廣告 性別問題
一、引言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女權運動興起以來,女權主義者對廣告中女性較之男性的弱勢地位和依附形象從多個視角以各種形式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從直觀的闡述廣告中性別典型形象、廣告內容分析解構廣告中性別問題到語言文本、圖像符號等話語分析探究其性別問題的建構,到廣告中性別差異的社會影響力(廣告與受眾的關系)等。在社會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以及文化傳播學等各領域進行了探索,但不足之處在于這些研究大多比較零星松散,并有的帶有一定的偏見。本文試圖將中西方女性主義者對廣告中性別問題研究進行概括梳理,并指出不足,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西方女性主義對廣告性別問題的研究
1. 典型形象的塑造與重復的探討。隨著廣告的逐漸普及,女性主義者越來越意識到傳媒廣告中的性別文化對人們思想和觀念的深遠影響作用。由此,她們一直將廣告中性別問題視為研究的重要課題。 她們首先關注的是對典型形象的塑造與重復的探討。 西方女性主義者將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用于表達女性形象的典型形象進行了分類,無外乎傳統型、自立型、兼性型等。但我們發現不同文化語境、不同體制和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下廣告中的女性擁有高度相似的境遇:其一,相比于男性,女性出現在家庭背景中的情況更多,男性出現在工作場所的情況更多。其二,在家庭中,女性承擔家務的情況更多,男性休閑、享受的情況更多。其三,研究者發現廣告中的女性都美麗,而且大多年輕。女性主義者認為這說明廣告迎合了男權文化對女性角色的期待。其四,不同的研究者都注意到廣告性別表現的一個新的趨勢――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出現在廣告中,而男性出現在家庭中的例子也在上升。隨著女權主義的呼聲的高漲和科技的進步,女性的形象在不斷變遷,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發展, 女權主義思想在不斷的打破父權社會體系和話語操縱。
2.廣告內容分析法的運用。對于廣告中普遍存在的性別問題,西方女性主義者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解構。如:福萊登對當時流行的雜志廣告進行了內容分析后,她指出“可以斷定的是,那些百無聊賴卻又心懷向往的家庭重任。”二戰后的很多市場調查表明,廣告中的女性形象多為家庭主婦,而非勞動力中積極的參與者。1972年,多米尼克與勞克統計出,75%以女性為主角的廣告,推銷的都是廚房或浴室用品。薩拉?尼布洛克的內容分析揭示,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廣告中的母親形象有了一些積極的轉變,體現出婦女在社會中的影響有了加強。她分析比較了同為推銷童車的七十年代的Mothercare商品目錄上的廣告和1996年10月的英國《父母必讀》上的一則廣告,前者中純潔無瑕的母親形象展現了明顯的父權社會特征,后者中的現代母親形象表達了時代婦女角色的多重性和女性社會活動的積極參與。盡管如此,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廣告中性別問題的存在并未消退,2006年 Cheryl B.Preston教授在艾文?高夫曼系統分析雜志廣告的基礎上,進一步比較了男性與女性的描述,強調顯著的權力和能力上的區別,廣告通過不成熟、低能、幼稚、瑣碎(triviality)和愚昧的形象刻畫了女性無能的特征。在三個月有代表性的印刷媒體調查中表明:小孩子氣的特征體現在45%的婦女形象中,孩子氣的肢體語言在廣告中女性用的機率是男性的十倍。展現外貌形象的女性是男性的三倍。她的研究數據揭示了在社會文化中流行著一個重要的性別模式。
3.文化釋因分析。女權主義者在對廣告形象性別問題的內容分析和描述性闡釋的基礎上不斷尋找文化釋因。艾文?高夫曼對視覺形象的研究影響頗大,在《性別與廣告》一書中對廣告中呈現的性別問題做出了這樣的解釋:廣告是“對習俗的強化,對風格的肯定”,它突出了已經存在的社會關系和男女各自特定的性別角色。吉蓮?戴爾對廣告進行了大量分析,特別強調其中形象的重要性,遠勝于文本。她指出“看”這一行為,并不完全是自然的或被動的,而是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記。女性主義者Sara Mills 也從女權主義視角發展了一種新的文體分析模式――女性主義文體學分析模式,但是,像眾多女性主義者一樣,她更為關注的是對媒體中的不平等現象的批評與監督。
4.結構主義分析法。在大多數女性主義廣告文化批評中,往往解構多于建構。一些理論家認為經驗主義的研究并不足以說明經濟或政治思潮,這樣的研究或許能發現一些典型形象,卻沒能解釋這些形象為何會被塑造出來,而觀眾又是如何看待它們,于是,七十年代的英國,很多女性主義者便采用結構主義分析方法,特別對符號學加以應用,以分析廣告的內涵是什么,其意義又如何固定下來。克瑞斯和勒文(Kress & Leeuwen,1996)創建發展的多模式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方法將廣告形象的系統構建分析推向更深層次。
5.其他研究。七十年代以來,西方女性主義對廣告性別問題的研究從傳統的現代主義研究方法轉向后現代多元的、動態的、本土的和微觀的社會性別建構模式發展。主要涉及到性別角色定型研究、廣告性別形象與不同性別的消費者的關系(Leigh, Rethans, and Whitney,1987)、性別廣告與不同媒體如:(如:印刷、電視、廣播、網絡)的關系、性別產品和品牌對兩性購買類型的影響(Bellizzi and Milner, 1991; Elliott, Eccles, and Hodgson, 1992)、廣告中性別問題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Ford, Latour, and Lundstrom, 1991;Wolburn and Pokrywczynski, 2001)、發言人與旁白的性別與產品性別形象的關系(Whipple, and McManamon 2002)等。雖然這些獨到的觀點有助于廣告性別問題研究的理解,但是,缺乏一個沒有偏見的綜合的知識整體。2005年LORI D.WOLIN對1970-2002年針對66篇廣告性別問題研究的文獻從五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和分析,表明其中性別角色定型的研究成果占46.1%;選擇假說研究成果占7.9%;代言人性別影響研究成果占5.3%;性別廣告反響研究成果占38.1%;性別品牌定位研究成果占2.6%。
三、國內女性主義者對廣告性別問題的研究
從八十年代開始,中國媒介廣告中性別因素日益增多,這方面的研究漸行開展。具有性別實證性內容分析、廣告與受眾的關系分析、廣告與文化研究視野下的分析是三種主要的研究模式,數量繁多,角度多樣。但是,這些研究缺乏系統性,論文居多而著作偏少,更深入研究的空間仍然廣闊。
1.內容分析。近年來,在女權思潮的影響下,國內女性主義者開始關注大眾傳媒(特別是廣告)中的性別問題,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具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傳媒中人物形象的性別差異進行內容分析。這種差異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對傳媒中男女形象出現頻數(包括旁白)的研究。第二,對傳媒中男女形象在廣告中出現的環境的研究,劉伯紅和卜衛(1997)對1994年全國十大城市的電視廣告進行內容分析,發現50.8%的女性出現在家庭,男性只有36.6%出現在家里。第三,是對傳媒中男女形象在廣告中代表的身份特征的研究,陳燕如(2002)通過對兩年間我國電視臺不同時段的廣告做出粗略的統計發現,廣告中男性的形象絕大多數是職業男性,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而女性形象主要為三大類:漂亮的姑娘、賢惠的妻子、勤勞/慈祥的母親。王儒年(2003)通過歷史的方法對二三十年代《申報》廣告中的文字和圖片話語分析,發現了蘊涵在這些話語中的性別認同,即:男性的形象體現出其作為一家之主的氣派和相應的形態,而女性形象則是為男和討好男性、偎依于男性。
2.廣告形象的性別因素對受眾的影響。女性主義者對廣告形象的性別研究的另一方面是研究廣告形象的性別因素對受眾的影響。狄金華(2005)從傳播學的角度將大眾傳媒中性別意識的存在放在過程中進行動態分析,闡釋了傳媒廣告中社會性別意識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那么,在當前廣告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受眾對廣告形象性別的影響效果又到底如何?女性主義學者們開始了對這一課題的實證研究。如林樹等(2005)研究者運用加工分離程序(PDP),探討了在不同性別的廣告代言人條件下,不同性別的目標受眾對其所代言品牌在控制性加工和自動化加工水平上的差異。實驗結果對廣告的設計與制作有著借鑒意義,但他的研究沒有將受體的情緒、個性、所受教育等作為變量進行研究。因此,從廣告受體意識性和無意識性兩個角度研究廣告形象性別的影響效果成為了新的課題。
3.文化視野下的研究。除此之外,國內學術界對于傳媒中社會性別的研究開始出現一些新的研究動態,如對大眾傳媒中的這種性別差異尋找文化的釋因,以及“應然”的姿態探究“人本廣告觀”如何來消逝這種性別差異(呂尚彬等,2002)。其次,跨文化研究廣告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也開始呈現。例如:艾曉明綜合網絡廣告資料,說明其中的性別偏見,呼喚批判性思考。
四、女性主義對廣告性別問題研究的啟示
以上研究給我們不少的啟示和值得思考的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1.受眾反應的結果表明:受眾對電視廣告中的性別角色定型的反應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會受到多種因素,比如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女性主義意識強弱等的影響。目前,在廣告受眾反應研究方面卻對受眾個體性格等很少涉及,而這些因素很可能會影響到受眾的知覺,這種微觀研究在國內和國外都探究不多,這方面的研究能使廣告性別問題得到更全面更準確的闡釋。
2.我們強調廣告兩性差異也往往掩蓋了廣告中男人與女人話語行為中存在的大量相似性。許多女性主義研究者常常關注廣告中女性所受的歧視,忽略了其中體現的與男性同樣有的享受生活的形象設計。如有“男人需要關懷”的廣告語,也有陳佩斯的“夫人的手要緊,沒有立白,有我呀!”的關愛妻子的廣告詞。在我們譴責廣告中女性被男性當作“看”的性對象時,我們也忽略了廣告中大量呈現男性性感的形象設計。諸如此類的相似性也有待于研究和探討。
3.在我們關注女性性別研究之時不能忽視廣告男性性呈的研究。隨著時代的變遷,廣告中的男性形象突破了某些傳統成見,體現出男性社會角色的豐富內涵。增加對男性角色的研究,才能清楚了解兩性的互動關系,倡導設計更合理,無性別歧視的廣告訊息。
4.人類交流信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語言只是其中的一種。這一點在當今廣告傳媒中體現的尤為突出,視覺技術和聲音已不再只是語言的陪襯,相反,圖像和聲音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分析廣告時,若只是單一地分析其中一個因素,不將他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往往導致片面的理解,并容易曲解其真實含義,無法達到欣賞廣告的目的。廣告性研究中對于圖像和聲音的部分略微簡陋,將廣告的文案、圖像和聲音都看作是表意的符號,在互為作用、相互依存的動態符號系統下對廣告中性別問題進行分析將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之一。
5.在眾多女性主義者追溯廣告性別問題產生根源時是否帶有無意識的偏見,如:在廣告性別形象研究中,筆者多是把女性從事的常規工作(如:家政、服務行業工作等)被看作成勞動者低能的體現。這種觀點本身帶有性別歧視。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五、結語
盡管今天的女性在家庭角色、職業平等、政治參與等各方面皆有跨時代的進步,但在大眾傳媒中,女性的形象與角色,仍然處于被異化狀況。廣告傳媒在社會文化體系中并非獨立的存在,它與一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各方面因素均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廣告中的性別問題必須將它放入更廣闊更深入的空間中去考察。我們不僅僅分析這種現象,而且要客觀地分析它被生產和詮釋的過程和原因,以及其社會影響力。希望本文給女性主義者在此領域的研究能帶來一點啟發。
參考文獻:
[1]Cheryl B. Prest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SexistPrint Advertis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w[J]. Texas Journal of Women and the law, 2006(15):229-269.
[2]Frieden,B.TheFeminine Mystique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3.
[3]Goffman,E.GenderAdvertisements[M]London:Macmillan,1979.
[4]Lori D Wolin. Gender Issues in Advertising An Oversight Synthesis of Research: 1970- 2002[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03 (43):111-129.
[5]陳如:《廣告中的女性社會角色》,《廈門大學學等:《對廣告信息加工的性別差異》,《心理學報》,2005.5。
[8]劉伯紅、卜 衛:《我國電視廣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報告》,《新聞與傳播研究》,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