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范文

    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

    第1篇: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范文

    課程的核心內容是知識的主干,而對主干內容的評析或者背景介紹就是輔助內容;拓展知識則包括試卷測試、小組討論、學習幫助和指導等等;其次可以為教師提供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咨詢服務,可以為教師提供相關教育政策以及專業(yè)學科的動態(tài)信息。教師通過網絡課程,可以了解專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和學術研究的新成果,可謂提供論文庫、書籍等教學資源的共享,可以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教師之間互相討論,相互交流提供完善的平臺等等;最后要充分利用數據庫進行課程管理,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有效。

    2、計算機教學中網絡教學的課程模式

    2.1互助的課程模式。

    學生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計算機知識相互交流,相互協(xié)作,以實現(xiàn)對知識的充分理解,這就是互助的課程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包括四個部分:協(xié)作小組、小組成員、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以及輔導教師。教師的作用在監(jiān)督和管理整個學習過程,檢驗最后的學習效果,保證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又由空間環(huán)境,組織環(huán)境、硬件環(huán)境以及資源環(huán)境組成,各種環(huán)境都是協(xié)作學習必不可少的,只有實現(xiàn)所有環(huán)境,才能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目標。通過協(xié)作教學可以讓學生主動性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提高。

    2.2討論的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學生可以就某一具體問題在線發(fā)問,然后邀請其他人共同討論。同步討論和異步討論是討論教學模式的兩個具體型式。就像學習小組討論一樣,同步討論可以對問題進行實時交流,但是可以突破空間的局限性,在計算機網絡上通過終端進行交流,教師的任務就是對學習過程加以引導和監(jiān)督。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言論有錯誤,千萬不能直接在網絡中指出,而是應該找學生私聊指出,這樣也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討論結束時,教師應該進行點評,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或者鼓勵,提高學生的網絡學習積極性。異步討論與同步討論的差異較大,教師一般要先設計一個主題,然后提出可以讓學生討論的問題,然后組建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進入哪個討論組,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跟進,以了解學生討論的內容,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不斷深入,讓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深入過程。無論是哪種討論方式,教師只起到引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而不能過多發(fā)表言論,只要控制討論的范圍和方向就可以了。

    2.3單獨輔導的課程模式。

    教師對學生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教學進行單獨輔導和溝通。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由于老師與學生是多對一模式,教師想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生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利用個性化的軟件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充分發(fā)揮計算機教育方式的效果,以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要。通過郵箱或者通用聊天工具,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實時跟進,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空間和時間局限性。

    3、網絡模式下計算機教育的改革

    3.1學生是網絡模式下計算機教育的主導。

    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發(fā)展史上,教師一直是起主導作用,課堂上教師會占用絕大多數的時間進行講解,課堂是由教師主導走向的。而網絡模式下的教學方式則完全想法,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看法和想法受到重視,學生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參與性更強。傳統(tǒng)方式下,學生在計算機課程中要掌握知識就必須經過大量的練習,但是在有限的計算課程中,要將課堂上的知識全部掌握非常困難。在網絡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中,學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在網絡上進行練習,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

    3.2教師在網絡模式下的引導作用。

    傳統(tǒng)教育中,教學模式是單一的,教師的主導地位非常明顯,而在網絡模式下,教學模式是多樣性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與學生進行實時的緊密溝通,網絡與計算機相結合,形成一個完善的教學系統(tǒng),學生可以通過終端電腦與教師進行直接的對話及溝通,而且還可以利用網絡程序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教師與學生可以形成有效的互動,在網絡模式下,學生可以在更為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學習效果也明顯增加。

    3.3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校的教學資源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積累,學校之間的教學資源配比非常不均勻,差距較大。但是在網絡模式下,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可以實現(xiàn)共享利用,學校之間可以將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比如教學資料,實驗成果,考試大綱以及各種學習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學生隨時可以下載下來進行學習,學校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可以實現(xiàn)無縫對接。學生可以利用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隨時進行學習。此外,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相互交流,網絡教學資源隨時更新,學生也能隨時掌握最新的知識。

    4、結語

    第2篇: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范文

    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已經決定教師的定位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以及成果的檢查,而各會計軟件公司會定期針對自家軟件進行培訓,資料形式多樣,并且結合了軟件開發(fā)中的設定,更加深刻地講解了軟件各項功能的使用以及一些特殊設定,同時課程的授課對象為大三的學生,其對會計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掌握,在教師的督促下能較好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預習、鞏固與拓展。

    2會計電算化網絡教學模式的建設

    2.1網絡資源的建立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料全部依托于教學平臺進行上傳,教師將資料從難度上分為基礎、專業(yè)、能力3個模塊,每個模塊又建立資料、任務和討論3個區(qū)域,通過層次和功能的分區(qū),實現(xiàn)有針對性的教學。

    2.1.1基礎模塊該模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前學生對相關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了解各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以及重點、難點,意在為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料,同時也為理解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日后學習提供相應幫助。

    2.1.2專業(yè)模塊該模塊主要針對課堂教學后學生對相關教學知識的鞏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學習相應內容,并將作業(yè)進行上傳,做對所教學知識的加深理解以及操作方法的鞏固。此外,學生在遇到相關資料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還可以進入討論區(qū)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討論區(qū)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意見。

    2.1.3能力模塊該模塊主要針對有額外知識需求的學生。學生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后,可對這一模塊的知識進行學習和討論,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基本教學安排的前提下,得到相應的知識內容和練習。

    2.2課程教學的開展

    2.2.1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在課前要求學生進入網絡教學平臺,根據任務區(qū)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基礎模塊中的資料,并鼓勵學生在討論區(qū)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實現(xiàn)對課程內容的預習。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2.2.2課后鞏固階段在專業(yè)模塊中,將其他高校相關課程的教學視頻及資料進行上傳,這部分資料與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較為緊密,學生可針對自己課上遺留的問題,下載相關資料,從而對課上沒有熟練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學習。針對課堂練習中的常見問題,教師可通過問題的形式上傳至專業(yè)模塊的討論區(qū),遇到問題的學生不再通過“提問-教師回答”的簡單模式獲得答案,而是通過討論,參與到問題的探討中,在教師的引導和同學的幫助下,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點。此外,針對課程操作性較強的特點,教師在課程講授后將相應的練習上傳至任務區(qū),意在通過任務的完成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

    2.2.3課后提升階段會計電算化課程講授的內容多集中于一般企業(yè)常見經濟事項的處理,一些特殊企業(yè)、業(yè)務的處理不可能一一涉及。針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事先上傳相關知識點內容,并提供必要的學習思路,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可選擇知識點進行拓展學習,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才。

    3考評方式

    第3篇: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介紹了計算機網絡在函授招生、教學、學籍管理、教務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突顯了網絡在函授教育中優(yōu)勢,并提出了函授教育改革中,網絡應用應該改進的幾個方面。

    論文關鍵字:計算機網絡函授教育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以網絡教育為主要特征的遠程教育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的學歷教育包括函授教育日益受到其巨大影響。因此,認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函授教育過程中網絡在教學、管理等方面所具備的獨特優(yōu)勢,更好地利用網絡手段來為函授教育服務已經成為當前擺在我們函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網絡在招生宣傳中的作用

    近年來,普通高校擴招、職業(yè)教育興起,使得成人教育生源逐漸減少。發(fā)動生源渠道多樣化,其中計算機網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高校成教部門通過建立專項網站,招生簡章、宣傳廣告等信息,加大了宣傳力度,也是學校成人教育正規(guī)化的一種體現(xiàn)。同時,高校還可以與一些點擊率高的門戶網站,如搜狐、新浪等知名網站建立合作,在其專欄中加入本校宣傳招生網站鏈接,這種廣告效果好、成本低,同時還可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

    二、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

    函授教學實施過程中,要面對以下幾個現(xiàn)實:學生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年齡有很大差異,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對學習內容的接受能力和需求不同,這就要求網絡教學內容要有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如方便的課件點播、資料搜索等,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和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學生學習地點的分散性要求遠程教學系統(tǒng)必然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分布系統(tǒng),學生和教師可以方便地接入網絡;自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的非實時性要求網絡系統(tǒng)要有更強的交互性,如文字和圖像的交互,文件共享,應用程序共享等數據交互。基于以上諸多客觀因素,我們應該有針對性的建設一個函授網絡教學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應主要包括:網絡課件制作平臺、網絡課件點播學習平臺、教師答疑平臺、網絡測試考試平臺、試題庫管理平臺、教學信息交流平臺、教學管理平臺等七個功能模塊。構建函授網絡教學系統(tǒng),是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大膽嘗試。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選擇教學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甚至是指導教師,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函授教育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三、網絡在學籍、教務管理中的作用

    招生報名、成人高等教育入學考試、錄取工作、入學注冊、教務管理、期末考試、辦理畢業(yè)、學位申請等環(huán)節(jié),網絡更發(fā)揮著其獨特的作用。

    當前,擺在函授教育管理者面前的兩個突出問題就是生源分散和學員多數為在職人員。這給以上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工作,帶來很多不便。過去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一個管理教師面對近200名學員,任何一件事都得通過電話逐一通知,為了通知一件事,管理教師得忙一天,才能通知到人,往往一件事沒完成,另一件事接著來,而且通知不到位的情況常常發(fā)生,管理教師很辛苦,學員埋怨,電話費開支也很大,管理成本大,學習成本高,工作又不到位,嚴重地影響了辦學的聲譽。

    隨著網絡應用的擴大,學校可以建立專門的網站,通知,公布專項工作郵箱,建立FTP空間,提供表格下載,建立專項工作QQ群等等。各函授站點和各地學員,若具備上網條件都可以及時了解到各項工作的具體要求及相關事宜。據我校的實踐證明,網絡在函授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四、網絡應用在函授教育中應改進的幾個方面

    1、提高函授教學管理者網絡應用能力,加大網絡應用力度。

    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要求教學管理的觀念和手段發(fā)生根本的變革,函授管理過程與方法,在網絡教育的不斷深化完善中將引起根本性的變化,這對于一大批從事函授教育的老管理人員,必定會引起震動和思考。函授管理者應通過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摒棄原來手工作坊的運作方式。

    2、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應積極加大網絡建設力度,為網絡在函授教育中應用提供條件。如引進配置較高的服務器,建設專門網站,豐富網上資源,增強管理者的網絡應用意識,定期組織培訓、考核等。

    總之,綜合運用現(xiàn)代計算機網絡技術,改革傳統(tǒng)函授教育模式,實現(xiàn)交互式學習、動態(tài)網絡管理,完全符合函授教育進行遠距離教育的基本特點。它能夠拓展函授教育新通道,有著很大的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孔祥田論網絡教育對函授教學的關注中國成人教育2003

    第4篇:計算機網絡教育論文范文

    文章解讀了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并針對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著重分析了提升中職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包括: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改善專業(yè)教學;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教育功能;積極構建校園網絡文化。

    關鍵詞 中職學生 信息素養(yǎng) 提升策略

    知識經濟時代,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信息科學已成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后的又一大顯學,信息素養(yǎng)成為創(chuàng)新人才整體素質的重要層面。我國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充實到生產和服務的一線,如果培養(yǎng)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有效利用信息,迅速發(fā)現(xiàn)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中求得生存與發(fā)展。中職院校學生是獲取、利用信息的重要群體,但由于有些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面對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往往難以辨別真?zhèn)危瑸槠渌茫虼耍嵘W絡環(huán)境下中職學生信息素養(yǎng)顯得十分重要。

    一、信息素養(yǎng)內涵解讀

    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信息產業(yè)協(xié)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1987年,信息學專家Palll(,ianrcivik將信息素養(yǎng)概括為一種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統(tǒng)并能鑒別信息的價值,選擇獲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數據庫、電子表格軟件、文字處理等技能。本文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主要從兩個層次和兩個維度解讀中職學生應具備的信息素養(yǎng)。

    1、兩個層次:基本信息素養(yǎng)和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基本信息素養(yǎng)是指中職學生平時應具備的關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觀念、意識、知識、技能、道德,這是信息科學時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信息素養(yǎng),主要包括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程度;捕捉信息、分析信息、判斷信息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在信息的獲取、加工、傳輸、表達過程中遵守的道德準則。

    專業(yè)信息素養(yǎng)是指中職學生在專業(y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性解決專業(yè)問題,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自身的專業(yè)實踐水平的能力。

    2、兩個維度:技術角度和思維角度。技術角度主要指中職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掌握不同信息工具的使用技能,如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操作、網絡資源的檢索方法等技能。思維角度主要指在對信息的檢索、分析、采納、表達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信息素養(yǎng)較高的中職學生能夠熟練、批判性地分析、評價信息,并能夠使用多媒體形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信息。

    二、中職學生信息素養(yǎng)概況

    隨著各個中職院校多媒體網絡的普及和計算機多媒體課程的開設.當代中職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信息技能,但“娛樂”成為中職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目的,據調查,在校園網吧里上網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利用網絡來交友、聊天、玩游戲,而真正利用網絡來學習的學生少之又少。利用網絡來查詢資料的學生也大都是在作業(yè)的催促下,才被動的搜索信息,沒有養(yǎng)成求新求變的系統(tǒng)資料收集的習慣,缺乏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的自覺性,且學生科研意識普遍淡薄、信息意識不強,不知道如何正確評價與篩選檢索信息,更談不上如何批判和創(chuàng)造的使用信息,信息素養(yǎng)普遍較低。

    三、如何提升中職學生信息素養(yǎng)

    (一)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改善專業(yè)教學。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增強其知識與信息獲取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利用意識,首先必須加強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教育與培養(yǎng),教師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計算機及網絡的運用能力、信息觀念直接影響到其專業(yè)教學,進而影響到其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yǎng)教育。因此,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教師如何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呢?

    1、創(chuàng)設良好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良好信息技術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信息意識的基礎,教師如果沒有接觸到信息技術,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無疑將成為空話一句。良好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包括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環(huán)境,硬件環(huán)境可以從學校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教室的配置情況,局域網及因特網的通暢情況來衡量;軟件環(huán)境包括為教師提供的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較為完善的學習軟件和應用軟件,以及技術過硬,富有合作精神的實訓中心人員,能隨時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咨詢和幫助。

    2、制定科學可行的培養(yǎng)計劃,加強師資培訓。科學可行的培養(yǎng)計劃是培訓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首先,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特別是校本培訓,建立和完善教師培訓和進修制度,保證培訓的連續(xù)性。其次,確定培養(yǎng)的層次和內容,由于教師的個體差別大,培訓中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科不同技術基礎的教師群體應分層次進行,培訓內容應符合教師的實際需要。再次,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和激勵政策,激發(fā)教師的內外部學習動力,鼓勵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并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專業(yè)教學。

    3、增強校內外的信息交流。學校可以邀請教育技術專家和教學設計專家到學校講學,也可選送教師參加信息學術活動,同時,教師之間加強信息的交流與對話,如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觀摩,使教師真正體會到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優(yōu)越性,從而提高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樹立信息意識,改善課堂教學,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二)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教育功能。圖書館是中職院校主要的信息獲取點,它擁有豐富的館藏,優(yōu)雅的學習環(huán)境與日益完備的現(xiàn)代化物質設施和現(xiàn)代化信息處理技術.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決定了圖書館進行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獨特性、多樣性與豐富性,中職院校圖書館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主要場所。

    1、與網絡中心合作開展各種形式的網絡教育,拓展信息服務內容。為迎接信息時代挑戰(zhàn),圖書館必須與網絡中心展開合作,利用網絡中心豐富的資源包括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結合本校所開設的專業(yè),為讀者提供館藏書目查詢服務,以便于讀者查詢本館館藏和各種書刊的借閱情況;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應與讀者建立一種互動的培訓關系。深入了解各專業(yè)開設的課程及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了解他們所需的相關資料,照學科和專業(yè),對網絡資源進行搜集、整理、分類、標引,向讀者提供資源導航服務,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圖書館專題資訊網站,方便讀者的學習和科研的需要;提供各類數據庫檢索系統(tǒng),如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教育網等以及創(chuàng)建有本校特色的專題數據庫,學校可以本校教育的特色建立設立專業(yè)的教育專題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等,使更多學生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網絡學習,減少上網的盲目性,提高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質量和效益。中職學生通過有目的地閱讀優(yōu)秀網絡資源,受到感染、熏陶,從而達到陶冶情操、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目的。

    2、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分段式教育。針對一年級新生,為幫助他們盡快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圖書館應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首先,圖書館資源和環(huán)境的介紹,包括圖書館信息資源分布、服務內容、借閱規(guī)定等;其次,應當教會新生運用圖書館獲取文獻的基本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可通過錄像和授課結合進行,使他們在知道怎樣利用圖書館的同時,對信息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可編制簡明的“圖書館導航手冊”來幫助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

    針對二,三年級的學生,應著重結合專業(yè)學習進行專業(yè)類檢索工具和信息資源利用及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如結合專業(yè)開設信息檢索課程,使其掌握利用計算機查閱電子文獻和獲取網上信息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能力及學習的主動性,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對于高年級特別是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他們面臨畢業(yè)論文的設計和走向社會進行實際工作,應強調其信息意識、信息道德和信息分析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

    3、積極構建校園網絡文化。在未來的信息化校園中,網絡文化價值的影響力將會大大提高。校園網絡文化的出現(xiàn),為大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提供了快速、便捷條件。校園網絡文化的虛擬性提供的超大文化活動空間有利于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提高,能極大的提升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

    (1)建立校園生活網站,開展各種形式的網絡教育。首先,充分利用學校網站功能,建立一系列的校園生活網站,網站的建設應多渠道、多主體、多類型,如專業(yè)學習、思想道德、情感生活、心里咨詢、文體競賽等,可設立校園社團板塊,讓網絡與中職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以貼近學生實際來吸引學生,以挖掘學生個性特長來激發(fā)學生,建設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校園網絡論壇,使其生活在積極向上的網絡氛圍中。其次,學校網絡中心和團委可合作組織開展一些提高中職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活動,適時組織學生開展信息交流活動,如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知識競賽、網頁設計大賽、網上辯論、網絡信息咨詢、網上新聞調查等活動,既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現(xiàn)代化高科技興趣,又可把只會在網上聊天、玩游戲的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在提升其信息素養(yǎng)的同時又能很好的引導他們真切感受充滿挑戰(zhàn)和機遇的網絡世界,使他們走上積極、健康的網絡之路。

    (2)嚴格校園網絡的管理和監(jiān)控。從事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人員應熟悉和掌握互聯(lián)網技術。首先,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成熟技術,加強網絡監(jiān)控,如防火墻技術、加密技術、數字簽名技術等。對各網站及其鏈接進行審查,并落實實名注冊登記制,加強網上信息監(jiān)控巡查。其次,建立校園網絡行為規(guī)范,要建立和完善校園網絡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使網絡管理逐步規(guī)范化。第三,加強校園網絡道德教育。重點放在提高中職學生的道德認知和網絡倫理教育方面,增強是非好壞的識別力,提高其網絡道德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段寶霞.培養(yǎng)和提高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06.12

    2.王秀娟,劉傻芳,等.加強中職課程的整合,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06.10

    4.張瑞雪.論中職圖書館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職能[J].教育與職業(yè),(29)

    5.于雛1UI.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育的理性思考[J].現(xiàn)代情報,2006.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