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提升當前增值稅核算教學的效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各種市場的經濟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利潤逐步壓縮,經營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面對各種生產經營需要日趨苛刻的條件,企業的墊資、壓價的幅度越來越大,要求的工期越來越短,質量標準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營改增的逐漸深入以及國家稅制改革各項措施的落地,企業需要提升自身增值稅核算水平。因此,教師也需要明確自己的實際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又快又好地掌握相關增值稅核算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增值稅;核算教學;效率提升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關于增值稅的相關內容時,需要學生首先明白稅款的抵扣制度,這是增值稅的核心要義。因為增值稅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度,也就是說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使得產品的價值得到了提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漸明白增值稅是一種流轉稅,只要有相應價值的附加,就會產生對應的稅款。在關于增值稅款的計算方面,需要會計人員能夠從增值稅的核算、相應的賬務處理以及增值稅的申報這三個方面展開研究。并且教師需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當幫助學生掃清相應的知識難點,還要將理論上的碎片化知識進行統籌講解,以此提升學生對于增值稅內容的整體認知。但是在當前的中職會計增值稅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升入的實踐學習,使學生可以完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目標。并且以往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并不能夠滿足學生日后的實際操作需求,會導致學生理論能力低下,并且處理實際問題的水平不足。需要教師在相對有限的時間里,為學生講解更多的增值稅相關知識,以此使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知識體驗。同時,教師為學生介紹更多的實際案例,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自己日后需要處理的相關業務流程。故而,從現實意義的角度來看,教師需要著重提升學生對于增值稅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增值稅核算教學問題和分析
(一)理論同實際脫節,學生實踐能力不足
增值稅在稅務法律體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是一種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稅種。在中職的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要求,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會計知識水平,從理論的角度展開教學,切實轉變職業教育對于學生的偏見。因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試教育殘留下的痕跡十分明顯,對于學生而言并沒有太多實用性的內容。故而,教師需要盡可能提升學生對于會計以及相關增值稅知識的學習興趣。因為,目前來說中職教師普遍在授課過程中以講解為主,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關于增值稅的相關理論知識對于學生而言的重要性。教師需要首先向學生進行說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則上必須采用一般計稅方法,其應納稅稅額的基本計算公式為:應按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因為教師的講解相對而言更偏向于理論知識的認知,所以學生的實際只是理解會更加偏向于認知層面,一旦學生步入社會崗位會,很難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歸根結底還是教師的教學脫離了實際。教師需要從中吸取教訓,將增值稅的相關理論和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確保學生的知識學習和實際愛你能力相匹配。
(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在目前的中職會計教學過程中,多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應用此種教學方法,學生對于增值稅的相關知識了解到理論的層面,學生只是單純的記錄和接受,并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長期的偏理論教學會導致學生的只是學習熱情逐漸消減,不利于學生的求知和進步,同時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會偏頗,不利于長期的會計教學。因為增值稅知識的教學難度相對較大,所以需要學生配合教師的基礎理論知識講解。基于個人的授課喜好,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來為學生創設問題化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在相關增值稅的問題下情景下進行思考,進而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創設增值稅處理的相關情景,學生能夠感同身受,體會進行增值稅問題處理時的注意事項,進而學生可以有效提升自己對于增值稅問題的處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
(三)增值稅教學難度大,學生容易混淆
不同于學生學習的其他稅種,學習增值稅的知識需要學生具備極強的理論分析能力,并且注重實踐的運用。因為增值稅的知識同其他稅種的知識有近似的部分,所以學生經常會在定義的層面產生混淆的狀況。其中會涉及不同的側重點,這便要求教師在授課時需要針對學生的易錯點進行細致的講解。教師需要為學生理清不同稅種之間的區分點,找到介紹不同稅種的切入點,而后進行歸納和總結,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為會計是一門要求非常精確的學科,需要教師擁有嚴謹的執教態度,學生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理清納稅義務人、納稅環節、對應稅率以及納稅期限等內容。例如,增值稅和消費稅均可以歸到流轉稅中,但是他們兩種稅的構成要素有各不相同。所以這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分類知識,學生自己獨立進行分類。
三、優化增值稅核算教學的措施
(一)改革現有的教育措施
教師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增值稅的相關教學改革。其一,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知識實踐的教學。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教師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稅務實踐能力,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稅務教學實訓,來有效提升學生對于增值稅知識的理解水平。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補充一些關于增值稅納稅籌劃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可以從中加深自己對于納稅知識的理解。
(二)進一步完善評價措施
中職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以及扎實的綜合素養。因此,教師需要嚴把學生質量關,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當對學生有一個相對公平的評價,評價的過程需要教師做到“重過程,輕結果”,從學生的多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教師應更加看重學生的綜合實踐成績,調整實踐成績所占的比重,進而確保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狀態。
(三)采取多種有效教學方法
在中職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執教水平,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例如,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需要為學生進行案例的模擬,分析相應的案例作為問題的突破口,進而提升學生的知識帶入感。學生可以有效理解對應增值稅核算方法應用的具體環境。再者,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法,通過為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使得學生能夠開展積極友好的知識討論,進而提升學生的只是理解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分別是:教學實踐、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只有從這三個方面展開思考,才能夠有效提升中職增值稅核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叢秀云.中職會計教學中體驗性教學的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
[2]劉雅云.中職對口升學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應用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
[3]石天奕.中職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有效融合的會計教學模式研究[J].經貿實踐,2018(22).
作者:王麗萍 單位:浙江省義烏市城鎮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