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思想政治互動教學開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改革浪潮下,努力構建互動式課堂已經成為政治教師的首要目標。通過有效的互動,促使學生以平等的身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在深入互動中,體驗知識、建構知識,最終實現思維發展、能力提升,真正落實政治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文章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作為研究切入點,對互動教學模式開展的現狀展開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互動教學;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改進策略
在最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轉變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中開展課堂教學;借助多樣化課堂教學手段、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其在積極主動課堂參與中,發展自身的多種素養。在這一背景下,互動教學應運而生,并彰顯出極大的應用價值。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落實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致使互動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一、高中思想政治互動教學開展現狀分析
(一)互動觀念仍需改變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互動教學要求將師生關系置于平等的位置上,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在主動參與中建構知識、內化知識。但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互動教學時,依然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致使課堂互動僅僅停留在表層,欠缺深層次的互動。具體來說,部分教師僅僅將課堂互動看作是課堂教學形式,并不具備真正的意義;還有部分教師在具體的互動中,過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教師的引導;還有些教師對課堂互動關注不夠,一是怕耽誤時間,難以完成教學任務,二是對學生的能力不夠自信,認為在互動過程中可能出現弄巧成拙的現象。在研究中發現,導致高中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師對互動教學研究不夠全面和深刻,互動教學觀念并未得到改善。
(二)互動過程不夠規范
在研究中發現,高中政治教師在實施互動教學模式時,存在嚴重的不嚴密現象。從互動形式上來說,互動課堂逐漸成為教師提問、學生被動回答的學習模式;在小組討論的互動教學模式下,雖然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制約,在實施的過程中極易出現不夠規范的現象。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時,很少會仔細聆聽學生的發言,即便是學生在討論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難以得到教師的指導,難以真正提升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效果。另外,在當前互動教學模式下,對活動時間控制不夠。由于學生的思考能力有限,在互動學習時,需要對課堂互動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但在具體開展教學時,由于教師對其關注不夠,經常出現浪費時間的現象,難以真正提升互動教學效果[1]。
二、高中思想政治互動教學的開展策略分析
(一)樹立科學的互動觀,平衡師生關系
為了真正提升高中政治課堂互動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增強自身的互動意識。高中政治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從互動教學的目的出發,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處。其次,教師應徹底轉變傳統的“一言堂”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再次,教師還應平衡師生關系,保障互動教學的有效展開。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基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將自己與學生置于平等的位置,放下自己的權威、調整自己的心態,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進而保障互動教學的有效展開[2]。
(二)優化互動教學設計,做好互動教學準備
1.制訂互動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開展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為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因此,為了增強高中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互動教學設計之前,應制訂出明確的互動教學目標。首先,應立足于《新課程標準》。高中政治教師應以“政治學科素養”作為教學目標的指導,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其次,依據教學內容。高中政治教師在設計互動教學目標之前,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鉆研,明確其中包含的知識點、重難點等,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互動教學目標。再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證互動教學目標具有針對性,還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等,制訂出層次化的政治教學目標,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有所進步、有所發展。
2.整合課內、課外資源,豐富互動素材。互動教學的內涵就是通過多種途徑的引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最終主動完成知識的構建。但是在具體的互動學習中,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積累和經驗有限,在互動教學時,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困難。為了增強高中政治互動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對課內、課外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促使學生在豐富的互動素材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互動學習中。一方面,教師應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的鉆研和分析,關注教材中的材料以及材料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基于政治學科特點,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哲學素材處于不斷的變化中,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互動興趣,教師應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外素材,不斷提升互動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互動學習中。3.科學設置互動問題。互動教學模式旨在引領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完成知識的構建。基于此,為了增強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效果,教師應靈活運用互動問題的引導,促使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開展互動學習。首先,設置針對性的問題。教師應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重難點、疑惑點、沖突點,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互動探究學習中。其次,問題應契合學生學情,具有極強的啟發性。正所謂“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為了增強互動效果,政治教師在設計互動問題時,還應結合學生的學情,設計出符合其發展區的問題,確保學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再次,關注問題的啟發性,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探究學習中,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最后,設置的互動問題具有層次性。為了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精心設計出具有層次性的問題,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3]。
(三)多元互動,優化互動教學過程
在互動教學模式下,互動過程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互動教學開展的效果。基于當前高中政治互動教學過程不佳的現狀,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依據互動教學的內涵,靈活運用多重手段,努力構建多元化的互動課堂,增強互動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創設互動情境。教師可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精彩的語言描述、實物演示、角色扮演、游戲、多媒體等途徑,給學生創設出良好的互動情境,引領學生在特定的情境體驗中,積極主動參與到互動學習中。2.合作探究。為了強化互動教學效果,高中政治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精心設計具有深度、探究價值的問題,引領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問題展開互動、交流和探討,最終獲得答案,完成知識構建,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3.加強實踐教學。基于高中政治學科特點以及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高中政治教師在優化互動教學時,還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實踐中,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開展深度的交流,最終落實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同時,學生在政治實踐中,知識應用能力也隨之提升,真正落實了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
(四)增強效果,建立科學的互動教學評價體系
要想保障互動教學模式的高效展開,教師不僅要轉變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等,還應建立與其相適應的互動教學評價體系。1.評價標準全面化。基于教學評價的價值功能,教師在促進評價標準全面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應堅持評價主體多元化,在堅持教師評價時,將學生的自我評價、互動評價納入教學評價中,促使學生在互動性評價中,及時發現自我學習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從評價內容上來說,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還應關注學生互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包括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等。2.評價效果實用化。為了更好地增強互動教學開展效果,在優化教學評價時,教師不能局限于評價形式,還應關注評價的實用化。一方面,教師應將學生的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關注學生在互動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以及面臨的問題等;另一方面,在選擇評價語言時,還應以激勵為主,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促使學生在合理的評價中,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4]。綜上所述,互動教學模式契合了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構建高效政治課堂的關鍵性因素。基于當前高中政治互動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不僅應樹立科學的互動觀,平衡師生關系,還應優化互動教學設計、優化互動教學過程、建立科學的互動教學評價體系,不斷提升高中政治互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樊紅艷.高中思想政治互動教學的開展策略[J].高考,2021(7):51.
[2]張璇.高中政治課堂互動教學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4):25.
[3]王欣.高中思想政治互動教學的開展策略[J].教育藝術,2020(9):53.
[4]白向東.互動教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分析[J].作家天地,2020(16):162.
作者:孫華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