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膝骨關節炎患者中醫外治及護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膝骨關節炎主要發病原因為關節邊緣軟骨板病變以及關節軟骨完整性受到破壞,屬于臨床多發性異位性疾病,臨床表現包括關節功能受限以及膝關節劇烈疼痛等,臨床致殘率較高。不但會給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帶來不適感,同時也會給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便,極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當前,臨床尚無特效療法,病情輕微患者多采用止痛以及消炎方法,病情嚴重患者需要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中醫保守治療具有療效確切以及風險小等特點,在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此次研究旨在探討膝骨關節炎患者的中醫外治方法與護理研究現狀。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中醫外治;護理研究現狀
1膝骨關節炎中醫外治法分析
1.1推拿療法
點穴分筋推拿手法能夠使患者關節疼痛感得到明顯減輕,同時還能夠提升其關節功能,手法治療能夠取得理想的膝骨關節疼痛緩解效果,可使患者膝骨關節總體功能得到明顯提高,遠期以及近期治療效果均較為理想[3]。
1.2敷貼療法
穴位貼敷即通過貼敷藥物的方式使藥物經透皮吸收后刺激穴位使機體經絡之氣得到激發,從而取得調節人體的效果。黃晶[4]研究中,在患者陽陵泉穴、阿是穴、關元穴、足三里穴以及犢鼻穴貼敷風濕骨痛貼膏同時配合功能鍛煉可使患者晨僵、腫脹以及疼痛感得到明顯緩解。
1.3針刀療法
針刀療法能夠對膝關節病變軟組織產生松解作用,能夠使粘連得到解除并有助于患者膝關節應力平衡得到恢復,疼痛得到緩解,有助于加快患者關節功能恢復[5]。
1.4針灸療法
作為中醫外治療法的重要手段和治療方式,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有著廣泛應用,針灸治療能夠使基質相關因子含量得到明顯降低,有助于修復受損膝關節軟骨,從而改善和提升膝關節功能,從而取得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江浩[6]研究表明,與單純針灸相比,溫針灸療法能夠使患者關節功能障礙、腫脹、僵硬以及疼痛等臨床表現得到明顯減輕,臨床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1.5綜合療法分析
陳江波等[7]研究表明,與單純針刺治療比較,采用針刺、熱敏灸聯合康復訓練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更高、膝關節疼痛評分明顯更低,臨床療效明顯更佳。與單純針刺治療相比,同時為患者膝陽關穴、陰陵泉穴、足三里穴、梁丘穴、血海穴、陽陵泉穴以及內膝眼穴、犢鼻穴等穴位提后40min雷火灸治療的臨床療效明顯更高。
2膝骨關節炎中醫外治法護理分析
2.1健康宣教
加強健康宣教,可通過行為干預以及信息傳播方式幫助患者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有助于豐富患者衛生知識的掌握,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規范其治療行為。幫助患者培養科學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防止關節部位受損,氣溫下降時穿戴護膝或者穿長褲,避免關節受涼受潮,告知患者不可久跪、久蹲、久站,防止關節負重增加,告知肥胖患者通過節食以及配合科學鍛煉等方式控制體重[8];為患者提供關節保護措施,盡量避免穿滑鞋、高跟鞋,不可負重過大,盡量減少反復下蹲、上下樓梯、長跑、登山等運動,保護關節軟骨;指導患者進行散步、游泳、瑜伽等運動量適宜、關節負重小以及節奏緩慢的康復鍛煉,既可鍛煉膝關節周圍韌帶以及肌肉,還能夠使關節周圍肌肉柔韌性以及耐力得到明顯增加,可有效降低膝關節攣縮粘連發生率,對于加快血液循環以及修復韌帶肌腱、促進關節軟骨再生等可發揮積極作用,有助于使患者膝關節活動度得到明顯改善[9]。運動訓練能夠使患者骨組織以及機體肌組織活性得到明顯增強,可有效增強其穩定性以及功能,同時還能夠取得調和氣血、促進炎癥吸收以及增加食欲等效果。鍛煉時不可急于求成,通過循序漸進的鍛煉方式能夠達到預防肌肉萎縮以及肌肉無力的效果,可使關節穩定性和肌力得到明顯增強。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訂個體化鍛煉方案,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叮囑患者運動時必須注意保護膝關節,同時確保運動量適宜。
2.2中醫外治護理干預
2.2.1中藥外敷護理
叮囑患者外敷期間不得食用肥膩食物、辛辣食物,不得進食生冷食物,觀察患者患處皮膚是否存在紅疹、發癢、紅腫等皮膚過敏反應,一旦出現異常反應需要立即暫停治療同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處理措施[10]。
2.2.2中藥燙熨護理
余學堂[11]研究表明,將浸泡于高度米酒中的中藥包進行濕熱燙熨能夠使藥物滲透力得到明顯增強,中藥燙熨包內含方藥包括擴千年健、半楓荷、木大力王、寬筋藤、五加皮、劉寄奴、兩面針、雞血藤、九節風、爬山虎、豆豉姜、七葉蓮、大黃。同時為患者提供按、滾、揉、燙、熨手法可使藥物直達病所,藥包燙熨后將之壓于患者患處并外裹大毛巾能夠使藥包溫度得到維持,從而可使治療效果得到提升。
2.2.3針灸護理
治療前向患者介紹病情以及針灸治療相關知識,使其針灸治療產生脹、麻、酸等感覺屬于正常反應,防止患者產生緊張感或者恐懼感。為患者實施針灸治療前,指導患者在術者進針、行針時聯合呼吸運動,治療過程中確保平心靜氣,保持身心放松,能夠使臨床療效得到明顯提升[12]。
2.2.4針刀松解術護理
為患者提供針刀松解術治療時必須詢問其主觀感受并觀察其面部表情和面色變化情況,詢問其針感,完成治療后將創口貼貼敷于患者針口部位,告知患者術后2d確保針口干燥,防止出現針口感染現象。術后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及早指導其進行功能鍛煉,可使關節軟骨營養得到明顯增加,同時還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可取得理想的關節修復效果[13]。
2.3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多進食黑木耳、海帶、魚蝦、蛋、豆制品、奶制品等富含膠原蛋白以及鈣質的食物,有助于取得骨質疏松預防效果,可使患者關節炎等臨床表現得到明顯減輕。核桃仁、羊肉、黑芝麻、枸杞等食物具有補益肝腎的治療效果,田七、黃芪、紅棗等活血補氣,淮山藥、山楂、冬瓜、薏米養胃健脾,有助于加快關節、骨骼對鈣質的吸收以及代謝速度,可使關節退行性變得到明顯減緩,可使患者關節炎臨床表現得到明顯減輕[14]。
2.4情志調護
膝骨關節炎具有病情復發率高、病程長等特點,關節功能障礙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會產生嚴重不良影響,極易產生失望、急躁、焦慮等情緒,及時給予患者鼓勵、安慰并向其講解治療以及配合方式,耐心積極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有助于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推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使患者治療配合度得到明顯提高。根據患者不同性格特點和受教育程度向其講解膝骨關節炎引發原因、預后、轉歸以及相關預防措施,使患者正視自身疾病并于治療和康復期間保持樂觀心態,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復速度[15]。
3結語
膝骨關節炎嚴重損害患者身心健康,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病情干預措施,對于減輕其身心不適感有重要意義。中藥外治具有療效確切、作用迅速等特點,可使關節局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同時還可使關節內壓得到明顯降低,能夠發揮理想的關節軟骨保護作用。同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整體性中醫護理方案,能夠引導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病情,有助于提高其治療配合度和依從性,并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促進病情好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樊峰,陳宗華.中醫治療膝骨關節炎研究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4):66.
[2]黃琳,茅建春.膝骨關節炎中醫外治法研究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8,7(2):74-76.
[3]楊玨慧,謝萍,田紹蓉.中醫護理對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7,23(26):279-280.
作者:王輝 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中醫醫院預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