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師資發展革新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回顧我國的職業教育,它的發展進程有待推進。近年來職業教育面臨諸多問題,這和市場經濟發展、人才導向觀、職業師資隊伍落后,技術能力匱乏等密切相關,職業教育的地位突顯不出。2014年6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提出: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開創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新局面。這次會議再一次強調了國家對職業教育在現行社會環境下的高度重視,提出職業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了職業教育者的信心,推動了職業教育改革的全面思考和實踐探索。
關鍵詞:職業教育者現狀;“雙師型”教師;對策措施
一、當前職業教育者的現狀
1.專業課程標準的質量和市場接軌偏弱,產學研一體化進程發展較慢,教師專業對口培訓項目的資金投入合理性有待提高;學校對市場調研,改善專業配置深度不夠。
2.專業教師的思想認識不夠,自主學習能動性差,技能競爭意識薄弱,同時教師缺乏有利的條件不能較好的深入企業了解企業需求,遠離了無法替代的企業真實工作環境,難以提升專業理念和技術,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3.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難以調動企業兼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缺少良好的校內外聘任環境,缺乏行之有效的合作制度,難以形成兼職師資隊伍與校內專業教師的技術交流環境。
二、應對舉措
1.立足本位,加強學校和地方企業兼職教師交流和合作,努力構建“雙師型人才”。學校在辦學模式、培養目標、創新舉措中想方設法努力構建“引培并舉”的師資獨特機制。學校通過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和有效的合作辦學機制,完善聘任政策。一方面在優越的條件下聘請企業一線高級管理者、技術骨干和技術能手作為兼職教師深入學校專業教學中,改善聘任制度,實現合作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校內專任教師的合作互融,實現提高現有專業教師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有計劃的安排專業教師進入合作企業頂崗作業和實踐鍛煉,促進和企業的學術交流,也為改善本校專業教師隊伍結構提供技能保障,為構建“雙師”打下基礎,構建“雙師型”教師和培養“雙證學生”。學生的技術能力的提升必須通過教師引導在實踐性教學中實現。所以培養“雙證”人才,必定要有“雙師型”的教師。只有“教師雙師”才能讓“學生雙證”。
2.拓展視野,放眼未來,努力加強和發達城市及地區院校的學術交流,努力構建學校與一線城市的企業合作交流的基礎平臺;加強“雙師型”教師能力技術拓展的空間;增進人才培養計劃及技術人才輸出的能力。學校應努力實現與知名高職院校等聯合合作。培養、提升教師隊伍的學歷、技能層次,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形成以“專家”為代表,以專業帶頭人為中堅,建立中青年骨干教師為基礎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同時加強與名企合作,讓“雙師型”教師充分與知名企業接觸,了解企業需求,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在和企業的磨合中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和能力。通過以上舉措彌補專業理念和技術短缺,增強有效教學,促成優秀的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培養切合實際需求的技術人才。2015年,我校進一步推進該進程,促成由鹽城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教育局領頭,以我校和知名企業合作為龍頭,各職業、高職院校聯合當地企業組合成立了鹽城市裝備制造職業教育聯盟。該聯盟由數十家機電類、電子類、程控類、汽修類等知名企業和當地多家職業學校共同參與,協同發展,同時加強同韓、德企業合作;通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保障,能夠創造條件解決產學研的矛盾,保障“雙師型”教師能力的持續性增強。
三、結束語
通過校與校、校與企之間的強強聯合過程中,彌補了教育教學人力物力、把握市場能力、專業能力和結構調整的不足,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實現教師從“無所教到有所教”,學生從“無所學到有所學,無可為到大有為”的改變;帶動“雙師型”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推動和實現職業教育改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芳.終身教育理念下的職業教育管理原則[J].職教通訊,2006
[2]李根喜,黃龍銀,趙傳珠.中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勢在必行——來自陽泉市中專、中技學校的調查[J].陽泉教育,2000
[3]張小建.進一步貫徹職業教育法.加強我國高等技能人才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
[4]劉莉萍.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4
作者:孫全兵 單位:江蘇省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