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影響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影響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影響研究

    [摘要]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具有一定靈活性、自主性,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類型,它與產業結構調整有著密切的關系。從產業結構升級、產業轉移、產業融合、產業集群四個方面分析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影響,提出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應該與產業結構緊密互動,體現職業教育以職業為導向的基本特征。

    [關鍵詞]產業結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

    職業教育的本質就是以職業為導向,以社會職業為基礎,培養社會急需的實用、應用、動手能力強的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的一線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進程中,專業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是保證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輸出的重要前提之一。而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有別于高等教育中的其他類型,教育相關部門的態度和理念是不能以學科分類設置專業,只能以社會實際存在的職業和技術工作崗位設置專業;同時,不能重復原高等教育全國大一統的專業設置辦法,應由各院校根據本地社會經濟客觀實際設置專業。[1]因此,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具有一定靈活性、自主性,即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并且這種變化與國家或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動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前,我國產業結構進入調整階段,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使得企業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發生變化,進一步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要想繼續承擔起向社會、產業輸送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須緊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其專業設置必須適應產業新興化與高端化的變化趨勢。

    一、產業結構升級是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宏觀背景

    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本身所固有的從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趨勢。按照當今世界各國所普遍采用的三次產業分類法,把國民經濟各部門劃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以農業為主,第二產業是制造業,第三產業稱為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的演進過程中,第一產業的存在不斷減少,第二產業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趨于穩定,第三產業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從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史來看,第一次產業升級是傳統農業向傳統制造業的演進,大規模工廠出現、生產規模逐漸擴大,技術型工人需求量增大。第二次產業升級是傳統制造業向現代制造業的演進,石油開采業的擴大、汽車制造業的崛起、化工工業的誕生以及交通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激增了一系列新興的工業部門。第三次產業升級為現代服務業的興起,是從住宿、餐飲等傳統生活性服務業到以商業、交通運輸、通信業、金融、保險和流通為主多元化服務業,再向科研、信息、教育等現代知識型服務業的演進。產業結構升級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決定了人力資本需求結構,反映了社會分工和各種生產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配置,并要求人力資本供給方提供與之匹配的人力資本類型。三次產業結構升級對人力資本結構產生的巨大影響,特別是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類型、數量、質量提出了革命性要求。產業結構升級的宏觀背景是職業教育產生、發展與壯大的前提。第一次產業升級過程中,許多工業國家以頒布法律法規的形式確立了職業教育地位并保障職業教育的發展,出現了學校教育形式,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方向以紡織業、冶金工業和采煤業為主導方向;第二次產業升級過程中,出現了電機電器、精細化工、通訊、汽車、飛機制造等新興產業,產業結構高度化發展,工作復雜性日益提高,員工需要掌握更加復雜的技能以勝任工作,職業教育必然要隨著產業結構的高度化發展向更高層次發展,其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逐漸協調,專業分類分層越來越科學;第三次產業升級出現了與現代制造業相伴而生的現代服務業以及現代知識型服務業,目前,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經超過第一、二產業,就業人數龐大,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必須通過調整優化專業結構體系,培養適應現代服務業的不同類型和規格人才,使人才滿足產業結構升級的需要,才能形成技術型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從產業結構演進史來看,每一次產業結構調整都是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宏觀背景與客觀前提,它為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職業教育專業屬性、專業口徑、專業標準構建的基礎。

    二、產業轉移是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重要參考

    產業區域轉移是以企業為主導的經濟活動,是由于資源供給或產品需求條件發生變化后,某些產業從某一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另一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行為和過程。[2]對于產業輸出區而言,由于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地區稅收優惠政策等經濟因素,會向綜合成本更低與產業發展的地區轉移,輸出區會進行產業升級,發展更適合該地區的新興產業;對于產業輸入區而言,新遷入的產業會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增加經濟活力。因此,對于輸出區和輸入區而言,均意味著雙方產業的升級。產業在不同地區轉移會對地區人才培養特別是應用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必然影響到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產業轉移使得產業高度化發展,為了便于分工協作,各行業分工會更加細化,需要更加精細專業的技能型產業人才,對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職業院校的專業結構、專業設置也需要更加細化來加以配合。對于產業輸出區而言,淘汰產業為新興產業涌現提供了空間,但是新興產業從培育、發展到成熟,都需要與之匹配的人力資源做支撐,其中相當數量的人才缺口屬于應用技能型人才,這些人才的培養需要由職業教育來提供。所以,產業輸出區出現的新興產業,要求職業院校有與之相對應的專業發展;同時,針對原有產業培養人才的專業應該縮減甚至淘汰。對于產業輸入區而言,職業教育應該為輸入進來的產業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增加與新進產業相匹配的專業結構,汲取借鑒產業輸出區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經驗,辦好新專業、培養好新人才,并且淘汰與地區產業發展不契合的專業。從另一個角度,產業轉移要求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更注重關聯性和整體性。因為,一個地區產業進駐或升級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即具有傳遞擴散的功能。因此,職業教育在調整專業設置的計劃中,還必須考慮由新興產業所帶動相關產業的人才培養問題,應該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必須重視專業設置的關聯性和整體性。綜合來說,產業轉移與職業教育之間存在緊密的互動關系,主要體現在職業院校的辦學層次、專業設置及課程結構應該服務于產業轉移的要求。只有職業教育辦學方向更加明確,專業設置更加契合、課程結構更加合理,才能為地區之間的產業轉移提供良好的基礎,才能為產業在本地區落地生根、成熟發展提供勞動力和技術保障。

    三、產業融合是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的前提

    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有著緊密關系。這種緊密關系不僅體現在產業結構升級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的影響,對于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派生功能對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也具有重要影響。產業結構在升級過程中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在技術進步和技術融合的條件下,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產業互相滲透、互相交叉,最終融為一體。這種由產業結構升級所派生的功能稱之為產業融合。由于技術交叉融合,產業融合會豐富產業發展的內容,催生新的產業形式或創造出全新產業。新產業的形成需要人力資本做支撐,特別是對大量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例如,隨著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其他行業與高新科學技術融合,原有產業產品的特點、競爭力、產業發展趨勢都發生了改變,出現了諸如互聯網技術、生物電子、航空電子、汽車電子等新型產業。新產業不僅具有前多個產業的特點,相互融合后會產生新的特征,而且比原有產業更加復雜,原來單一的產業技術不能更好地促進融合后新產業的培育與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職業教育應該超前研究、提前規劃,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整合,淘汰不適合經濟發展的專業,增加與新產業、新職業相匹配的新專業,使專業結構滿足經濟產業融合發展的需求,特別要重視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優化升級,使新的知識結構、能力標準與新產業的技術特點吻合,使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適應產業融合帶來的技術變化,肩負起技術升級帶來的新的使命。

    四、產業集群是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的機遇

    產業集群的形成,往往先是區域內主導產業在某一點上的集中,進而圍繞著主導產業,許多相關產業在區域內發展,形成一個以主導產業為中心的產業體系。規范的講,是指大量相同或相關企業按照一定的經濟聯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形成一個類似生物有機體系統的產業群落。[3]產業集群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會對該地區應用技能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同時會催生該地區教育培訓業的發展,特別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推促作用。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問題之一是專業結構的優化滯后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而產業集群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的步伐,或者說讓職業教育的管理者感受到加速專業結構優化的緊迫感。產業集群會導致一定地區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快速膨脹,對職業院校畢業生而言就業機會大大增加,當大量畢業生進入到企業后,其技能水平和各方面綜合素質將會受到企業評測。如果企業發現畢業生的質量與其要求有差距,企業與職業院校的互動、溝通必然發生。職業院校的專業結構、教學質量、師資能力必須應對企業的要求調整、優化。最為典型的互動就是,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引入企業的標準和要求。這樣,職業院校、相關企業與科研機構漸漸組成集專業設置、實習實訓、職業資格鑒定、就業輔導于一體的職業教育培訓機制。這種良性互動,使得職業院校向產業集群地區的企業提供大量優質的應用性技能人才,又可為當地企業員工提供培訓,滿足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反過來,通過為區域提供職業教育和技術人才服務,有利于打造新型職業教育模式聚集地,職業技術人才集散地和職業教育核心地帶。因此,產業集群對職業教育發展起到正向推動作用,為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優化提供了機遇,避免了無序培養導致的人才不平衡問題的產生。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特點,就是直接面向市場,緊盯產業發展的方向,根據產業需求設置專業,市場需要什么人才就開設什么專業,有條件要開,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開;市場需求變了,專業和專業結構還要及時進行調整;避免盲目開設專業或不切實際地追求熱門專業,調整市場需求不旺盛的專業,停辦已沒有市場的專業。因此,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不能想當然,而是要與產業結構緊密互動,所設專業應直接服務生產一線,同時又將生產一線的最新需求反饋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柴福洪,陳年友.高等職業教育名詞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41.

    [2]〔德〕約翰·馮·杜能.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系[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2.

    [3]劉斌.產業集聚競爭優勢的經濟分析[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15.

    作者:游心仁 謝逢春 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青青草成人影视|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69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cao在线|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成人第一页| 成人网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成人自拍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