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高校后勤資源管理的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了當前高校后勤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建設的協同關系,認為高校后勤文化建設對人力資源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并在當前文化建設相對缺失的情況下,提出了市場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政治文化建設為一體的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的文化建設框架。
[關鍵詞]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文化建設
隨著高校后勤集團所面臨的校園環境、市場環境和政治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高校的人力資源體系建設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當前,在我國高校后勤人力資源建設中普遍重視人才引進、績效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員工發展和薪酬福利管理,建立了較為完善和現代化的高校后勤集團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但后勤人員的文化建設普遍缺乏,存在觀念陳舊、理論不足、措施缺乏等情況,制約了高校后勤人力資源最大效用的發揮,不利于高校后勤“三服務,兩育人”宗旨的實現。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建設的協同關系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大學制度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體系,無論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還是現代大學制度的角度來說,后勤人力資源建設和后勤文化建設都具有協同關系,在高校后勤的人力資源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設,對建立一支符合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目標的員工隊伍有著重要作用。
(一)文化建設有助于解決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部分問題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當前高校后勤存在的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可以從文化建設的角度尋求一定的解決方案。(1)員工流動性大問題。研究調查顯示,計算編外人員流動性的情況下,高校后勤員工的流動性達到30%左右。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成果普遍認為,企業文化的構建是降低員工流動性的有效途徑,可以通過構建“以人為本”的雇傭理念,關注人力資本的“人性”特征和構建和諧的組織氛圍等方式有效降低員工流動性,同時提高員工的規范性和主動性。(2)外聘員工管理困難問題。外聘員工比例較高是當前高校后勤的重要特征,外聘員工普遍存在著文化素質偏低、用工管理不健全、專業技能弱和流動性大等問題。由于高校后勤的特殊性,外聘員工的高比例必然長期存在,對其管理困難的解決途徑中,進行外聘員工的文化建設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3)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水平較低。當前高校后勤的服務管理在很多時候依然停留在較低水平,各組織、部門存在條塊分割,并沒有建立較為統一的員工文化和企業文化,員工甚至包括部分管理層都存在服務意識低下,對高校后勤功能認識不足等問題。良好的文化建設有助于建立后勤員工責任意識、激勵意識和效率意識,有助于提高當前高校后勤的管理服務水平。(4)高校后勤與高校文化脫節。高校普遍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各高校也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園文化。高校后勤存在的文化缺乏或與高校本身文化脫節甚至抵觸,直接影響了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發揮。高校后勤的組織文化必須契合高校整體文化,才能實現與高校的協同發展。
(二)文化建設有利于提升高校后勤的市場競爭力
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的文化建設不局限于人員的組織文化建設,還包括市場文化建設。當前高校后勤員工在轉型過程中對市場把握不夠準確,對市場化運作模式不熟悉,依然存在行政化思維,導致高校后勤整體缺乏市場競爭力,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普通員工沒有將自身定位為一個完全的市場化主體,造成效率低下和市場競爭力缺乏。
(三)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員工的整體形象
由于轉型期和歷史遺留問題,高校后勤在社會、師生和學校中的形象不太好。一是由于高校后勤隊伍龐雜,素質良莠不齊,缺乏文化的引導和束縛,導致管理問題頻發,給學校和相關監管部門帶來一定的管理難度和負擔,難以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師生的服務需求;二是高校后勤對市場文化和校園文化把握不準,在人力資源建設中忽視這兩個方面的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不斷發展時沒有實現自身的文化提升,造成了組織文化缺位;三是高校后勤普遍缺乏對校園文化的了解和重視,與校園需求脫節,導致其在師生中形象較差。要扭轉當前高校后勤的整體形象,必須在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引入文化建設的相關內容,在管理層、窗口單位和普通員工的各類層級人員中實現文化培養和文化建設。
二、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文化建設現狀
(一)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式
高校后勤集團進行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一是培訓。培訓是高校后勤人力資源文化建設的主要手段。實際情況看,培訓的頻率、規模以及范圍均非常有限,對基層員工的培訓覆蓋面較小;培訓內容多集中在安全知識和基本技能領域,對文化建設的培訓內容(包括德育、服務意識、企業文化等)僅占10%。二是組織文化活動。高校后勤的組織文化活動一是以人力資源建設為主導方向的組織文化活動,如部門文化建設、部門精神理念設計和部門活動;二是以工會為主導的員工文化活動,如各類文體活動等。但這兩類活動存在著對文化建設理解膚淺、參與度低,激勵性差等問題。三是表彰與激勵。表彰與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建設的作用,即樹立文化標桿,倡導文化方向的作用。但當前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普遍忽視表彰的文化建設作用,僅僅將其視為一個激勵措施。
(二)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文化建設的缺失
一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文化建設總量偏低。人力資源管理的重心依然集中在信息檔案管理、薪酬管理、激勵與考核等方面,對以文化建設為代表的“軟實力”缺乏重視。二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文化建設的方式匱乏。人力資源管理中對文化建設的手段無外乎上述三種,且第三種在實踐中的功能還未能充分發揮。三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文化建設的實效性低。文化建設沒有成為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只是其附帶的一項工作,缺乏專門的保障和評價體系,其實效性很低。
三、高校后勤人力資源建設中的文化建設維度構建
(一)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市場文化構建
市場文化的構建是高校后勤企業化、市場化的直接要求。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市場文化構建,可以參考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構建的相關框架,同時考慮高校后勤與普通企業之間的區別。具體來說,可以從如下幾個層面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構建高校后勤的市場文化。(1)精神文化。在高校后勤的員工隊伍中進行符合高校后勤的精神文化構建,是其市場文化的基礎。這一基礎既包括市場文化的最基本概念,如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公平交易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倡導的市場文化,還包括企業經營中所倡導的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的精神;同時也包括高校后勤在參與市場活動中所必須有的更高標準,如質量保障,安全第一,服務與盈利的平衡等。精神文化的構建有賴于后勤人力資源部門在各類培訓、文化活動、表彰等具體行為中的傳播。(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校后勤員工文化的基礎,是整個高校后勤文化的中堅和橋梁。制度文化主要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和規范,通過規范和激勵的方式使高校后勤員工遵循制度規范,包括各類行為準則、行業規范和規章制度。良好的制度文化一方面要依靠人力資源部門和其他業務管理部門配合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人力資源部門在文化建設中將制度文化從具體制度中抽象出來,作為文化建設的專門途徑,配合制度體系的實施,達到預期的效果。(3)行為文化。行為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化表現,通過高校后勤員工的精神風貌、經營作風、服務措施等方面來具體表現,是與高校師生、企業合作伙伴接觸時所表現出來的屬于高校后勤的特有組織文化。行為文化的構建,不僅僅是在管理干部、也不僅僅是在編內職工,應該覆蓋到包括編外職工在內的整個高校后勤人力資源隊伍,并根據各個層級的不同工作特點制定不同行為文化的構建措施。
(二)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校園文化構建
市場文化與高校后勤的企業屬性密切相關的,是高校后勤在進行文化建設時的主要方面,但不能忽視校園文化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后勤來源于高校、立足于高校并且服務于高校,其人力資源管理和文化建設都必須契合相應的校園文化,才能夠實現協同發展。(1)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對校園文化的吸納。在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進行校園文化構建,首先應該對當前校園文化進行吸納。即清楚地分析和認識所服務高校的校園文化內涵,在后勤集團員工中培育適應校園文化的企業文化。如在崇尚自由、包容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中,高校后勤也應充分發揮學生和老師的主體作用,重視建立類似“學生總經理助理”“圍合分團委”“食堂監督崗”這樣的組織,制定相應的組織管理措施,將其納入后勤人力資源系統,配合開展工作,從而調整自身和學校文化的契合度,最終提高學校師生對后勤員工和后勤文化的整體認可程度。(2)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對校園文化的反作用。高校后勤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僅僅要吸納和契合校園文化,還應該通過自身員工的文化建設,實現對校園文化的反作用,以達到“服務育人”的目的。后勤集團員工作為與高校師生接觸時間最長、面積最廣的學校工作人員,其體現出來的組織文化,必然會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影響,這一影響,已經在部分高校后勤集團“光盤行動”的文化建設中得到了體現。一個規范、嚴謹、友善的后勤員工,必然會對其服務對象帶來文化上的反思和進步。
(三)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政治文化構建
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但關系著高校后勤各項任務的完成,還關系著后勤員工隊伍建設和育人宗旨的實現。因此,在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的文化構建中,還必須強調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構建,首先要處理好人力資源管理與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是管理員工的進、升、退等業務性工作,同時還包括員工素質的養成和整體能力的提升。政治文化的構建,要加強政治文化與后勤管理之間的融合。高校后勤的人力資源管理普遍借鑒企業管理方式,依靠經濟杠桿、行政管理和紀律手段等方式來實現人力資源的管理,而思想政治工作與如上管理手段是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的關系。因此,在后勤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中應注重將政治文化建設融入到企業管理手段中。政治文化的構建,需要創新方法,如結合技能競賽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與高校其他部門合作引入師生進行行為教育,加大表彰宣傳力度進行榜樣教育等。
參考文獻
[1]李慶波,石金波.事業單位編外人員管理機制研究[J].人民論壇.2011(32):230
[2]楊一瓊.基于企業文化視角的和諧雇傭關系構建[J].生產力研究,2011,(12):247.
[3]初漢明,王京虎,項雪峰.高校后勤員工隊伍培訓工作探討[J].高校后勤研究,2013,(5):55.
[4]黃左女.高校后勤編外員工的激勵探析[J].高教論壇,2013,(11).
[5]馬衛東.現代大學制度與高校后勤管理的價值融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6).
[6]王筱潔.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4,(2).
作者:高山 單位:四川大學后勤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