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創新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注重作文命題推敲,文章續寫,深化實踐體驗等幾方面提出了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策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策略
作文寫作一直都是語文這一科目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作文寫作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自由個性的充分發揮,同時也能實現對學生創造力、想象力、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鍛煉與培養,而且對于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乃至綜合成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如何有效調動起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關鍵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特點創新教學方法。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創新教學方法該如何去落實,這是當代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迫切課題。
1注重作文命題的推敲彰顯寫作個性化
在作文教學中,一個好的文章命題就好比是人與人交往時的第一感覺,第一感覺好別人才會樂意去和你繼續交往,對于作文寫作同樣如此,只有具備了一個好的文章命題,讀者才會有興趣去閱讀,文章也才能因此大放異彩。這就如同一個好的電影劇名既能夠引人入勝,吸引觀眾,同時還能夠彰顯作品的強大生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個性化作文寫作教學時,除了要注重上述兩點內容之外,還要特別強調文章命題的巧妙性。例如,在我們所開展的一次讀后感的寫作練習中,同樣是寫讀后感,文章命題《讀<高貴的施舍>有感》與《從乞丐到大老板》兩個題目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又如,同樣是寫爺爺,《我的爺爺》和《老頑童爺爺》也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大量的教學實踐均表明,在寫作訓練時,只有題目起好了,文章才能夠對讀者產生吸引,所寫出的內容也才會更加的豐富和深刻,進而也才會更具個性。
2抓住文章空白進行續寫拓展學生想象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給學生預留了很多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其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文章,通過引導學生續寫來啟發學生思維和激發學生想象。在文章續寫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夠寫出一個更為合理的故事結局,往往會對課文進行反復多次的深入閱讀和研究,所以其對于文章的感受和理解往往也會更加深刻,由此不僅促進了學生閱讀質量的顯著提升,而且還鍛煉了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刻意識到續寫的優勢并善于運用這一方法,促使其在讀寫一體化語文教學中的效用與價值能夠得以全面的發揮。如在《凡卡》這篇文章教學過程中,首先,筆者帶領學生一同對文章進行了系統分析,加深學生對凡卡在鞋店做學徒工悲慘生活的深刻體驗。待課文講解結束之后,筆者則要求學生“以信為線索”,對“凡卡的信被退回鞋店,老板知道后是如何對待凡卡的”或“爺爺在收到凡卡的信后是如何做的”進行課文的續寫。通過這樣續寫的授課方式,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充分了發揮自己的想象,最后順利完成了續寫作品。續寫是學生閱讀學習的進一步延伸,通過續寫,不僅能夠有效激發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寫作欲望,而且在續寫過程中,學生的習作基本上也都是自己情感的真實體現,如對文章主人公凡卡的同情以及對未來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等,從而也達成了一種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3深化實踐體驗豐富寫作情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文與其他任何一種知識一樣,不僅源自于生活實踐,同時又是生活實踐的切實反映,而且其所具備的真理性以及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思想也總是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檢驗和實現。因此,在當代所推崇的快樂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迎合這一教學發展需求,注重教學的生活化,增進傳統作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密切聯系,增加學生的生活化體驗,做好學生的引領工作,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并能夠懂得如何去深入生活實踐進行體驗與感知,以此來幫助學生收獲快樂作文的學習體驗,從而愛上寫作,愛上生活。比如,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多次安排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社會實踐類活動,如冬日除雪、衛生打掃、垃圾分揀,通過這些現實活動,讓學生去深入生活,感受同學之間的密切配合與互幫互助,接受大自然的洗禮,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等。這些活動都是源自于生活實踐,所以學生也會很積極的去參與,以此為基礎的寫作訓練也收獲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小霞.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13):111.
[2]練鳳娟.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融合方法探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20):181.
作者:鄭偉 單位:任丘市第六實驗小學蔡村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