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綠色建筑經濟效益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持續提高,使得環境問題逐漸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最近幾年,我國逐漸向資源節約型社會進行轉變,加之大力倡導低碳理念,促使農村建筑行業也愈發關注綠色建筑與低碳理念的有機融合,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降低對各類資源及能源的消耗。為此,本文基于低碳理念,對農村綠色建筑經濟效益進行探討,便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低碳理念;農村綠色建筑;經濟效益
一、低碳理念與綠色建筑
低碳理念是一種自然且環保的生活方式,近些年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與接受,它不單純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承擔責任的表現。而綠色建筑則是指在建筑全壽命周期之內,盡可能地節約各類資源,諸如節約能源、節約土地資源、節約水資源、節約材料等,從而使環境受到保護,污染得到控制,并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且高效的生活空間,到達建筑物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綠色建筑強調較低的能源消耗且經濟環保,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基于綠色建筑的涵義,其并非是單純地通過增加綠化空間面積的方式,提升建筑物的整體綠化率,而是將建筑與自然進行有機結合,盡可能地減少建筑物在建造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破壞,或者實現零污染與零破壞,從而實現建筑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使其在后續的維護當中,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
二、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分析
當前,農村建筑行業非常重視綠色建筑理念的普及與推廣,而綠色建筑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主要是體現在節約土地、節約能源、節約水資源以及節約材料等方面。第一,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使地下空間以及廢棄建筑物與場地得到充分利用,這也是一種有效的節地手段。與此同時,積極利用高性能、強度與生態環保的材料,更是綠色建筑的主要發展趨勢。第二,綠色建筑在新能源方面的嘗試,主要表現為對太陽能的利用。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農村建筑普遍通過太陽能的使用取代了電能,太陽能每年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702.41萬元。由此可見,其具有十分巨大的規模效應。第三,綠色建筑在節水方面的技術體現是將水資源由“供給—排放”的傳統模式,轉化成為“供給—排放—貯存—處理—再利用”的模式,從而實現對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其中,多層次利用水資源,不但可以創造出較好的經濟效益,還可以提高出環境、社會效益。如通過對生活廢水進行簡單的處理,能夠用于景觀、清潔用水等,極大地節約了水資源,進一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三、低碳理念下的綠色建筑經濟效益分析
(一)計算環境價值方式的分析
基于低碳理念,綠色建筑的發展,取得了極大的進步。這是因為相比傳統有較大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它能夠使排放量降低。而且在此類項目當中,采用綠色節能技術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通常需要通過“有無對比法”的運用進行相應的計算,同時選擇合理的方法做出評價,進一步明確評價參數與指標。同時,在計算此類建筑的價值時,也可以運用市場價值法進行計算,即計算出采用低碳技術前后的經濟效益差額。其中,計算的間接費用是指建筑施工中產生的諸多環境成本。如以農村綠色建筑當中的公共建筑作為研究對象,其在設計時所遵循的本質原則,便是節約建筑生命周期之內的所有資源,在建筑的墻體上應用復合保溫板與隔音材料,同時在設計給排水系統時,利用綠色油漆及隔熱材料等。通過上文論述可知,綠色建筑并非是單純地通過增加綠化空間面積的方式,提升建筑物的整體綠化率,而是將建筑與自然進行有機結合,加之性能良好的環保材料的大量使用,從而實現低碳理念與綠色建筑的有機結合,并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二)綠色建筑中的直接、間接效益分析
基于低碳理念的農村綠色建筑建設,已經獲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分為直接、間接的經濟效益。其中,直接的經濟效益來源,包括運用低碳理念節約下來的建筑資金、充分利用建筑資源節約的資金、增加建筑綠化面積之后產生的經濟回報,以及通過資源的回收利用而產生的經濟效益。此外,基于低碳理念下的經濟效益,也能夠通過綠色節能技術得以實現,此類經濟效益通常是基于資源總價值與能源的價值進行整體計算與掌握,如在此類建筑當中的水、電、土地資源與采暖,均能夠通過如下公式完成計算。第一,水能源的價值=總的蓄能量×能源耗費的單價;第二,電能源的價值=總的能源節約量×耗費能源的單價;第三,土地資源的價值=總的用地節約量×土地的單價;第四,采暖熱能的價值=總的節約排放量×采暖的價格。諸如對上述具體項目效益的綜合計算,即為低碳理念下,綠色建筑中的直接效益。通常而言,建設綠色建筑可以為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即為間接的經濟效益。如加大農村綠色建筑的綠化面積,可以使該區域內的空氣質量顯著改善,對于控制CO2的排放污染以及空氣質量的提高,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諸如此類均為間接地經濟效益。此類效益計算的方法通常遵循替代市場法與機會成本法,通過這兩種方式完成計算。其中,替代市場法,通常是在低碳環保的建筑項目中使用,從而有效的總結在環境發生改變之后,而產生的經濟效益盈虧的實際狀況,并預估出經濟收益。機會成本法指的是估算出還沒有開發的建筑項目的現有凈效益,并估算出開發之后也許會產生的經濟效益,如果通過綜合的估算發現開發之后的經濟效益高于凈效益,則能夠進行建筑開發的活動。
(三)降低碳排放量產生的經濟效益分析
低碳理念與當前的時展趨勢相符,人們愈加追求高品質的健康生活,因而對于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現階段的農村人普遍具有環保意識與低碳理念,認識到降低碳排放量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所以,在極大的程度上推動了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步伐,使農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顯著的提高?;诘吞祭砟?,綠色建筑趨于環保、節能的方向快速發展。政府通常會計算出當地在經濟發展當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并在權威的機構作用下,對碳的排放權進行拍賣銷售,個人或組織通過拍賣得來的CO2排放權,能夠進行相互之間的轉讓,如此進行有機的循環,便能夠使綠色建筑與多方利益群體連接在一起,進而減少有關企事業單位的資源浪費,使節能減排的目標得以實現。
四、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人們的生產生活。為此,本文基于低碳理念下的農村綠色建筑經濟效益,展開深入的探討,以期可以為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當低碳理念與綠色建筑進行有機的融合,便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邢燕,張軻.基于低碳理念的新農村景觀規劃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9):225-228.
[2]陳曉婕.綠色建筑對生態環境經濟效益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9,44(1):190-194.
[3]周東.基于低碳理念的農村綠色建筑經濟效益淺析[J].山西農經,2017(18):41.
[4]周建云.低碳理念下綠色建筑發展探析[J].南方農機,2018,49(22):249.
作者:姚立方 單位:鳳凰城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