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資產管理處固定資產管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固定資產不僅是高職院校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和日常工作的物質基礎,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條件。隨著高職院校固定資產數量的日益增加,固定資產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也迫在眉睫。文章從高職院校固定資產概況及管理實際出發,分析總結出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目前存在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模式不健全、管理方法粗放、管理制度缺失、績效評價缺乏等問題,并提出了構建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健全資產管理結構體系、提升資產管理手段、建立資產使用考評機制等對策,以期為提升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對策研究
固定資產不僅是高職院校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和日常工作的物質基礎,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和辦學條件。隨著高職院校固定資產數量的日益增加,固定資產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也迫在眉睫。然而,高職院校一般歷史悠久、建校時間長,資產管理工作起步晚,積重難返,致使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困難重重、阻礙較大。因此,研究當前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固定資產概況分析———以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一)資產總量概況高職院??傎Y產主要由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在建工程組成。2020年度該職業技術學院資產構成情況如下:流動資產占比41.28%;固定資產占比54.20%;無形資產占比4.49%;在建工程占比0.04%。數據表明,固定資產在高職院校所有資產當中,占比最大。通過對同類職業院校的座談與調研,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因此,對固定資產實行專項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二)固定資產的增長趨勢該職業技術學院近6年來固定資產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平均增速在7.03%。2019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該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為了高質量地完成雙高院校建設工作,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該學院必將開展一系列實驗室建設等雙高項目。未來幾年,隨著雙高項目建設的深入開展,學院固定資產必將產生大跨步的增長,因此對其進行精細化、專業化的管理要求勢必將越來越高;此外,固定資產管理涉及部門多、人員眾、內容廣、作用大,必須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二、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實踐管理當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現總結如下。
(一)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不足,實物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這就注定了固定資產的國有屬性,且很長一段時間,高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使得資產使用人員使用方式粗放、資產管理人員監管作用缺乏;很多院校建校時間較長,“重錢輕物”“重配置、輕管理”的思想根深蒂固;有些院校甚至較長時間里沒有固定資產管理的專門機構和規范性制度,在資產的使用、處置等實際工作中全靠主觀判斷,以上局面均是由高職院校自上而下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不足,對實物資產的重視程度不夠所致。
(二)管理模式尚不健全,管理方法仍然較為粗放很多高職院校雖已提出“統一領導、歸口管理”的管理模式,但在具體實施方面尚不徹底和健全。資產管理歸口分級不清,在國有資產管理業務層面存在職責不明、劃分不清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者的積極性,一旦出現問題容易出現相互推諉和相互扯皮。在管理方法方面,一些院校還停留在最初的人工建卡管理或簡單信息系統入庫登記,資產使用過程缺乏有效監管。資產使用部門更是忽視對資產的日常管理,未能定時對資產進行盤點,且資產管理人員更換頻繁,對資產管理相關業務的學習不足;當資產保管人崗位變動或是離職退休時,也未能及時對其資產在管理系統中進行信息變更、資產調劑,導致部分資產“人物不一”;在資產處置環節,不能及時上報待處置資產,資產新配后又無專人管理,損壞資產,造成資產丟失。
(三)管理制度體系尚未建立,尤其是歸口管理部門資產管理制度嚴重缺失近年來,國家及省市相關部門針對高等院校國有資產管理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及規定,各高職院校也出臺了本校的一些綱領性的資產管理制度,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但由于資產管理,尤其是固定資產管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業務層面的、精細化的管理制度及辦法沒有及時制定,特別是歸口管理部門和資產使用部門的資產管理制度更是嚴重缺失,致使在制度保障方面沒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從而造成實際工作中一些不規范、不科學的現象存在。
(四)固定資產的績效評價研究不足,缺乏有效的資產使用績效評價體系長期對資產管理意識的淡薄和粗放型的資產管理方式導致多數高職院校資產配置和使用不夠合理,資產閑置率較高,缺乏對資產保值增值的情況更是普遍存在。這些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是因為高職院校缺乏對固定資產的績效評價研究,沒有行之有效的資產使用績效評價體系,致使學校內部缺少管理與協調機制,各院系部門對資產“據為己有”,不愿共享與調劑,造成資產利用率不高,出現閑置的狀態。
三、提升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構建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高職院校資產管理各項活動有效開展的依據。高職院校必須加強頂層管理制度建設,結合國家省市及主管部門有關資產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建立一套符合自身院校情況且具有科學性和完整性的資產管理體系,尤其是針對資產歸口管理部門的制度規范必須盡快納入到制度體系的建設進程中,以實現高職院校對固定資產的規劃化和精細化管理。在具體實施方面,可以從學校和歸口管理部門兩個層面分別出發,建立起包含固定資產配置、固定資產采購、固定資產驗收、固定資產使用、固定資產維護、固定資產處置、固定資產經營、產權登記與資產清查、資產績效考核及固定資產年度報告等業務模塊的二級制度體系,每一業務模塊下可再根據固定資產大類和業務內容進一步細化,建立第三級制度體系。
(二)健全資產管理結構體系,提升資產管理手段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必須即刻建立健全資產管理結構體系,提升資產管理的手段。首先在管理機構方面,在“統一領導、歸口管理”的管理模式指導下,建立學校層面的資產管理委員會,決定資產管理的重大問題;根據資產的不同形態,確定相關職能部門為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并盡可能地明確和細化各歸口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責和管理內容,且以正式制度加以約束。其次在資產管理隊伍建設方面,重視選拔業務能力高、責任心強的高素質人員,并加強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適時掌握最新政策、最新要求,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強、會管理、敢擔當的資產管理隊伍。最后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方面,不斷完善資產管理制度,豐富資產管理手段;與時俱進,及時修訂原有制度,查漏補缺,不斷完善未有規定;敢于應用最新技術,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跟蹤定位等手段,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動態化和精細化。
(三)加強固定資產績效研究,建立資產使用考評機制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考評機制,是評價與考核高職院校國有資產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其固定資產績效考評機制,把高職學院完成的教育教學、科研等任務量與其所使用的固定資產有效聯系起來,制定科學的資產管理績效目標,以其來激勵固定資產使用成效,從而達到促進高職學院在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節約有限的財政資金,并不斷促進高職院校提升自己的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四、結束語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的規范化管理起步晚、起點低,想要徹底改變其管理水平低下的現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始著手做起:一是認真按照資產部門工作職責與崗位職責,進一步梳理資產管理部門工作內容、細化工作標準,提升各崗位人員的業務能力與工作水平。進一步加強部門人員思想教育,及時領會各級資產管理相關文件精神及工作動態;二是加強頂層管理制度建設,牢固樹立制度建設的長期性理念,不斷增強制度建設力度。在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文件(通知)精神及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資產管理的工作實踐,及時出臺單位層面的資產管理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及工作流程,積極推進資產管理量化考核指標體系與獎懲機制建設,并在單位內部貫徹執行。通過以上工作的著手進行及對固定資產的深入研究,相信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將得到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會.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體系構建思考[J].財經界,2020(4)
[2]李宏偉.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研究初探[J].中國財政,2020(8)
[3]丁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內控管理體系探析———以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18(10)
[4]吳莉,宋偉.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8(3)
[5]朱琪潔.高校國有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7)
作者:哈奔 史海青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