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需求下高職英語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充分調研少兒英語教學單位的行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以及人才要求,能幫助高職院校有效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少兒英語教師人才。文章通過對武漢市及周邊城市少兒英語教學單位的校長及教學管理人員的訪談,希望明確高職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社會需求及培養目標。基于訪談結果,提出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加強語言技能訓練、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有效師資培訓機制和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等建議。
關鍵詞:社會需求;英語教育專業;企業訪談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越來越高,英語日益受到國人的重視,少兒英語教育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教育部對培訓機構辦學宗旨的不斷優化,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的不斷重視,當下各類少兒英語教學用人單位對少兒英語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培養少兒英語教師的高校而言,只有充分調研少兒英語教學市場的市場需求、發展現狀、趨勢以及人才要求,才能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少兒英語教師人才。
1訪談結果與分析
本次訪談的對象為湖北省武漢市及周邊城市的28家少兒英語教學單位校長及教學管理人員,均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方向的校企合作單位,內容主要涵蓋用人單位基本情況、英語教育專業人才需求、招聘渠道、職業能力需求和素質要求及英語教育畢業生工作現狀等,訪談結果歸納如下:問題一:“貴單位每年招聘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以下何種崗位工作?”選擇“英語教師”的26人,占92.86%;“教學管理”的1人,占3.57%;“都有,主要以英語老師為主”的1人,占3.57%。問題二:“貴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時,最看重的是哪方面?”選擇“工作經驗”的2人,占3.14%;“學歷”的0人;“職業技能”的12人,占42.86%;“個人修養”的7人,占25%;“職業道德”的7人,占25%。問題三:“貴單位每年招聘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的計劃人數是多少?”選擇“3人以下”的8人,占28.57%;“4-7人”的9人,占32.14%;“8-12人”的4人,占14.29%;“12人以上”的7人,占25%。問題四:“實際工作中,高職學校英語教育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否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認為“非常適應”的2人,占7.14%;“比較適應”的9人,占32.14%;“基本適應”的14人,占50%;“不適應”的3人,占10.71%。問題五:“貴單位對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選擇“基礎語音標準,能聽懂并進行英語日常基本對話”的15人,占53.57%;“教學口語標準,能較為流暢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并能基本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22人,占78.57%;“語音自然流暢地道,能自如地和外國人交流并能自如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17人,占60.71%;“具有一定的閱讀、寫作基礎,能進行簡單的報刊及相關教學資料的閱讀和記錄”的10人,占35.71%;“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基礎,能基于此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提升學生讀寫能力”的10人,占35.71%。問題六:“如果貴單位愿意接受英語教育專業實習生,您選擇實習生的要求排序前三位是什么?”由問卷星系統根據所有填寫者對選項的排序情況自動計算得出,“工作責任心”平均綜合得分6.82,“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平均綜合得分4.71,“團隊意識強”平均綜合得分3.18,“吃苦耐勞”平均綜合得分3.18,“成績優異”平均綜合得分0.86,“有創新精神”平均綜合得分0.5,“其他”平均綜合得分0.07。問題七:“貴單位認為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課堂教學能力是什么?”選擇“教學口語的應用能力”的26人,占92.86%;“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能力”的24人,占85.71%;“課程教學設計能力”的20人,占71.43%;“各類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力”的18人,占64.29%;“其他(應變能力)”1人,占3.59%。問題八:“貴單位培訓新進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時,對于新老師上課最大的困難在于什么?”認為“教學口語基礎一般,難以用規范標準的英語組織教學”的3人,占10.71%;“課堂管理經驗不足,難以應對課堂教學需求”的14人,占50%;“教學技能不足,不能較好地組織并完成課堂教學”的7人,占25%;“教姿教態不夠大方,難以與學生溝通并調動課堂氣氛”,占14.29%。問題九:“根據貴單位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的表現,您覺得他們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認為“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4人,占14.29%;“教學基本的能力”8人,占28.57%;“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能力”10人,占35.71%;“開拓進取、積極工作的能力”2人,占7.14%;“教研能力”3人,占10.71%。問題十:“貴單位主要通過哪些方式引進人才?”選擇“到院校招聘應屆畢業生”22人,占78.57%;“人才市場中介”8人,28.57%;“教育局組織招考、分配”1人,占3.57%;“熟人推薦”15人,占53.57%;“網絡招聘”22人,占78.57%。
2訪談結果分析及討論
本次訪談的單位規模涉及大中小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和少數公立小學,包括一些知名的英語培訓機構。通過對以上單位相關人員的訪談發現,當前少兒英語教學單位的基本情況及社會需求如下:
2.1用人單位基本情況
少兒英語教學單位每年都有招聘需求,大多數企業的招聘數量在7~9人之間。招聘方式主要為網絡招聘和校招,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與企業之間有一定聯系,但不夠緊密,高校培養的英語教育專業人才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少兒英語教學單位用人的需要。
2.2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崗位需求情況
本次訪談的對象大部分是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也有少數小學教學管理人員。在崗位需求方面,受訪者明確提出對英語教育專業有需求的崗位中,少兒英語教師的需求最大,學管師、助教僅有少量需求。培訓機構每年對少兒英語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一方面體現了培訓機構對師資的重視和需求,另一方面也表側面說明了少兒英語教師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在國家“雙減”政策下,不少培訓機構轉型做英文素養教育和托管班,加上公立學校的托管業務,少兒英語教師仍有較大需求。
2.3職業能力需求和素質要求
2.3.1深厚的語言基礎。在學歷、個人修養、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等職業能力需求中,職業技能是少兒英語教學用人單位最重視的。對少兒英語教師而言,職業技能主要包括語言技能和教學技能。大多數用人單位認為語言技能是招聘英語教師時最重要的考核標準。很多受訪者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短期內很難有較大改善,但是教學技能可以在工作中邊體驗邊學習。語言技能中語音和教學口語水平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教師有良好的英語語音和教學口語才能較好地勝任教師崗位,給學生做出正確的語言示范。少兒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的教授,也是外語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教師自身的語言水平不到位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2]2.3.2過硬的教學技能。過硬的教學技能是少兒英語教師必備的工作技能。在各項教學技能中,用人單位最為看重“教學口語的應用能力”,其次是“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能力”“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和“各類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力”。教學口語能力是教學技能與語言技能的融合,在教學中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然而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往往過于關注課堂組織、課堂設計等教學方面的能力,忽視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有部分受訪者認為,學生“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不足,在教學中有口語表達不夠流暢或不夠準確的現象。2.3.3職業素養要求。在職業素質要求方面,企業較為看重“工作責任心”“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團隊意識強”和“吃苦耐勞”等,平均值都大于3.0,其中“工作責任心”的平均值高達6.82。2.4英語教育畢業生存在的問題在對英語教育畢業生工作現狀的反饋上,有一半以上的受訪企業認為高職學校英語教育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基本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多數受訪企業認為新老師上課最大的困難是“課堂管理經驗不足,難以應對課堂教學需求”,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能力”。課堂管理能力和與家長溝通的能力需要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逐漸積累經驗而獲得,僅僅靠課堂內的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由此說明,專業教學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教學實踐。
3意見及建議
3.1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明確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育專業教學基本要求》指出,英語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英語語言基礎扎實,初步掌握英語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方法,具有較強的教學活動組織能力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的小學及幼兒園英語教師。[1]為了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少兒英語教學人才,各高校在制定英語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前要做好充分的社會調研和市場調研,根據社會對于英語教育人才的動態需求做針對性的優化調整,根據英語教育學科交叉型、復合型的特點,從語言能力、教學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三個方面來創建針對性的課程模塊,明確培養目標。[5]
3.2加強語言技能訓練,提升英語語言能力
用人單位訪談數據顯示,新進教師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在英語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要加強語言技能訓練,提升英語語言能力。高校在課程設置中可適當增加語言類課程比例,并因材施教,注重語言輸入與輸出相結合,以提升教學效果。英語口語類課程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情景模擬、項目教學、任務型教學等方法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3]
3.3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學生實踐技能
實踐教學環節是職業教育尤為重視的一環,教學實踐化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根本途徑。[4]優化實踐教學體系離不開企業的參與,高校與企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開展訂單班教學、企業兼職教師授課、共建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等方式探索出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的教學體系。用人單位普遍認為英語教育畢業生教學經驗不足,高校可與企業合作建立模擬教學實訓室或情境教室,指導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使他們在仿真的環境中獲得真實的職業體驗。學校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短期觀摩學習,幫助學生了解企業需求,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機。[3]與企業深度合作,讓學生有更多的企業情境實踐機會,企業師資參與教學有利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學生“學”和“做”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他們的教學實踐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內化和深化。
3.4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提升教學水平
少兒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的教授,也是外語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教師自身的語言水平不到位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2]高校應建立有效的師資培訓機制,有計劃地委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參加校外少兒英語教學機構的短期培訓和教學研究活動,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同時,聘請行業優秀教學人員到高校開展講座或做兼職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整體上提升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
3.5開設職業素養課程,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少兒英語教師想要在教學中獨當一面,需要有核心競爭力;少兒英語教學機構要想在行業中獨樹一幟,也需要有核心競爭力——教師。備受青睞的教師不僅僅是能上好課,他們還有出色的教師道德品質、洞察力、交際能力、敬業態度。受訪單位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專業綜合素養不夠,責任心不強,溝通能力欠缺。高校應開設職業素養類課程,對入職前的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培養他們在工作態度、服務意識、溝通技巧、環境適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職業素養,也可邀請企業人士到校內為學生舉辦講座,宣傳企業文化,幫助學生提升職業意識。[3]
4結論
通過校外教學機構專家和畢業生訪談發現,高職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在語言和教學技能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高校人才培養應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充分了解國家政策、用人單位需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明確培養目標,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職業素養。加大實踐課時數,實現學生的英語教學口語能力、課堂管控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協同發展,培養符合英語教學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育專業教學基本要求[Z],2012.
[2]樊文娟,鄭小紅,田汶靈,等.“互聯網+”背景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人才需求的高職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7):67-68,71.
[3]李燕.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學習需求與社會需求分析[J].晉中學院學報,2020,37(5):99-103.
[4]桑田.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優化路徑研究——基于社會需求分析[J].肇慶學院學報,2021,42(1):77-81.
[5]黃燕.基于市場需求的高校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8(5):40-41,75.
作者:彭丹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