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集束護理在心臟手術后應用呼吸機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均為心臟術后呼吸機治療患者,病例選自2016年1月~2017年11月,排除合并精神類疾病、語言表達障礙等患者,總計66例。按照護理方案不同進行隨機分組,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介于18~80歲之間,均值(50.1±4.50)歲;疾病類型: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冠心病患者各5例,風濕性瓣膜病患者16例,大血管類疾病患者7例。對照組: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介于18~78歲之間,均值(51.3±4.80)歲;疾病類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4例,冠心病患者5例,風濕性瓣膜病患者15例,大血管類疾病患者9例。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實驗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ICU常規護理。包括基礎病情觀察以及生命體征監測等。觀察組予以集束化護理。①護理人員要求。進行護理人員專項護理知識培訓,介紹集束化護理理念、具體操作,嚴格落實護理人員工作考核機制。另外,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以及進行操作前需要嚴格進行手部衛生消毒。②專科護理。指導患者使用呼吸訓練器、訓練腹式呼吸,術后抬高床頭約40°,2h變換1次體位,交替變換左、右側臥位。通氣>24h情況下以雙氧水(3%)進行口咽部護理,口腔注入生理鹽水,吸痰管反復抽吸、沖洗,定期更換呼吸機管道,每日查房時進行脫離呼吸機評估。③護理管理。進行病房定期消毒,室內空氣培養細菌總數<200個/m3,限制家屬探視次數,做好通風換氣工作,每天3次、每次30min為宜。④心理護理。初次使用呼吸機時,患者配合度不高,且空氣易吸到胃里造成胃腸脹氣。給予患者陪伴、鼓勵以及生活護理支持,維持患者治療期間良好心態,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⑤呼吸道護理。維持半坐臥位(30°~45°)以及頭、頸、肩同一水平,以確保呼吸道通暢。痰多患者安排氧啟動霧化吸入、調節濕化器,促進痰液排出,減少相關并發癥。⑥飲食護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患者經胃管注食、經口進食,并進行患者進食期間生命體征監測,飲食上選擇高熱量、蛋白、維生素類易消化食物,合理補水促進痰液稀釋、排出。⑦并發癥護理。應用呼吸機患者胃腸腹脹、皮膚破損等并發癥明顯,腹脹情況下以熱敷法刺激腸蠕動和合理飲食改善腹脹情況,皮膚破損情況下需做好皮膚保護、清潔工作。
1.3觀察指標
記錄心臟術后應用呼吸機患者VAP、褥瘡、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情況以及呼吸機使用時間、ICU住院時間、PaCO2、PaO2變化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軟件SPSS19.0完成66例患者實驗觀察指標統計學計算。VAP、褥瘡、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率均以%形式展開,進行卡方檢驗;呼吸機使用時間、ICU住院時間、PaCO2、PaO2均以x±s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P<0.05的情況下,表示指標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相關并發癥對比
經統計,觀察組總發生率18.18%(VAP3例,褥瘡2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明顯低于對照組42.42%(VAP8例,褥瘡4例,泌尿系統感染2例),X2=4.5913,P=0.0321。
2.2PaCO2、PaO2水平變化對比
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心臟術后應用呼吸機患者術后不同時間PaCO2、PaO2水平變化情況。經統計學計算,術后24h、48hPaCO2、PaO2指標水平對比,P<0.05。
2.3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心臟術后應用呼吸機患者呼吸機應用、住院時間結果。經統計學計算,觀察組所需時間更短,P<0.05。
3討論
心臟病患者基于疾病因素影響,缺氧、感染以及VAP等問題嚴重,術后呼吸機輔助通氣,是預防VAP的關鍵。集束化護理干預通過護理干預的集合,降低患者風險[4]。集束化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專科護理、護理管理、呼吸道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并對護理人員提出了要求,利于改善患者肺通氣,降低了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了呼吸機使用時間以及住院所需時間[5][6]。程小鴻,徐李鵬,李玲敏等人研究指出,對冠脈支架植入術患者行集束化護理有利于提升心臟血管功能、改善癥狀[7]。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利于心臟術后應用呼吸機患者肺通氣、血氧飽和度的改善,降低了并發癥,縮短了治療所需時間,整體上促進術后康復,具有推行價值。
參考文獻
1胡瑤,王曉慧,張健,等.集束化護理策略在預防心臟外科術后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拔管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9):614~615,652
2智紅曉,宋葆云,楊巧芳,等.應用集束化護理預防成人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急性壓瘡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6):840~842
作者:孫曉冰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