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線數字電視故障解決路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們在對用戶網絡進行維護時發現如果用戶終端平均功率達不到50dB但不低于45dB時,用戶終端顯示馬賽克,如果低于45dB基本就是黑屏。我們需要通過從用戶終端盒開始進行逆向線路檢查,逐個節點排查發現并解決問題。通常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線路老化導致損耗過大,或者是因為分支分配器接口損壞導致損耗過大,或者是因為接頭松動、脫落、屏蔽未接好、或者電纜彎曲度太大造成反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用戶終端數字機頂盒接收功率大于85dB,超出其接收范圍時(50dB—85dB),用戶終端電視顯示黑屏或者馬賽克。我們需要對線路進行調整,主要是對樓棟放大器或者光接收機進行調節,使其達到理想的工作條件即可。
有線數字電視信號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是調制誤差率(MER),大連的有線數字電視是采用64QAM調制方式,因此理論上用戶終端門限值為24dB,而實際上我們這里通常在用戶終端MER值至少是32dB。調制誤差率對數字信號的損傷提供了良好的定量評價,但不能提供損傷原因的任何信息。一般情況下如果MER值偏低,很大的可能是網絡上存在反射,前面也提到造成反射的幾種情況,主要是電纜屏蔽未接好,分支分配器口輸入輸出接反,電纜有損傷或者彎曲角度太大,把上述幾種情況處理好基本就能夠解決問題。
有線數字電視信號還有一個常用的指標BER(比特誤碼率),盡管較差的BER表示信號質量較差,但該指標只是具有參考價值,并不完全表征網絡設備狀況,因為BER測量偵測并統計每個誤碼,問題可能是由瞬間的或者突發噪聲引起。BER測試結合統計分析功能,可以發現有規律出現的瞬間干擾。在實際的網絡維護中,我們通常根據BER的指標對突發網絡情況進行分析查找特殊時間段的干擾源。
我們在數字電視網絡檢查維修過程中還發現一種特殊的情況是上述三種測試指標所體現不出來的,主要表現在用戶電視上面。由于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電視也從原來的顯像管電視逐步過渡到液晶電視。我們通過測試發現部分用戶家中液晶電視與數字電視機頂盒之間存在匹配問題,從而引起噪聲,更為嚴重的是在用戶換臺的間隙可以看到屏幕中間有一條寬度較窄的橫杠干擾,我們通過測試發現網絡情況良好,不存在數字電視信號劣化的現象。
根據多方面分析試驗,我們判斷用戶家中地線沒有處理好,電視與數字機頂盒之間存在電位差,所以決定給用戶終端加一個雙隔離一體化用戶盒,噪聲干擾消失,用戶可以正常收看電視節目。
以上就是我們在有線數字電視維護中的一點心得體會,其中難免有漏錯之處,希望能跟大家共同交流、學習。(本文作者:姜言文、呂福明 單位:大連天途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