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美術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注重實踐環節,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筆者在美術教育中主要是通過完美的藝術形象的感染來樹立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術教育與德育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那么,如何在美術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呢?筆者就個人的體會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1.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學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能否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現德育教育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美術教學大綱的明確要求之一。要想在小學美術課程中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須以小學生的發展為主體,注重培養其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其在人格、道德和思想等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美術的特征和多樣性,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其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藝術中所蘊含的高尚品德與思想的尊重。
2.1將民間工藝與傳統藝術相結合實現德育教育
生活的多姿多彩少不了顏色的點綴。民間工藝與傳統藝術不僅是我國文明和文化的象征,更是在多方面和多層次體現出了愛國主義和中華傳統美德。因此,倘若小學美術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將民間工藝與傳統藝術的德育作用最大化,勢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學《老人和兒童》(江蘇版)這一具體課程時,筆者首先向學生教授人物類意象的繪畫方式和繪畫技巧,并在黑板中畫出一人物形象以供學生參考,而后再引導學生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再結合生活實際來自由創作。在整個自由創作的過程中,雖然學生們興致勃勃,但顯然沒有領會到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于是,筆者便打開多媒體設備,將事先已準備好的一幅名為《父親》(作者:羅中立)的作品呈現在孩子眼前,并加以解說:“這一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老年農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臉上布滿了像溝壑,又如車轍似的皺紋,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帶著懇切的目光,像是在緬懷過去,又像是在期待未來,讓我們感受到那牛羊般的善良目光。咱們班有許多同學都來自農村,對這樣的人物形象并不陌生,從年齡階段來講,這應該與同學們的爺爺差不多。正是因為有了爺爺、爸爸這些父輩們的辛勤勞作,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當筆者講解完,許多學生都沉默了,后期更是有家長打電話來反映說孩子突然變得懂事了很多,不挑食了,還能主動做點家務活,幫家里老人捶背捶腿,耐心陪老人聊天。這就充分顯現了寓德于美的重要作用。
2.2不斷從現有教材挖掘德育教材
隨著我國教育界新課改方針的推出與實施,不管是教材,還是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些改變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現德育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要想更好地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學的同時達到實現德育教育的雙重教學目標,各從事小學美術教育事業的工作者不應僅局限于現有教材,而應善于在現有美術教材中不斷挖掘出新的德育教材,以將教材的作用最大化。小學美術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但其豐富性和實用性則完全由教師來決定。大部分小學美術教師認為美術只是一門繪畫類藝術學科,除了畫還是畫,根本無法利用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其實不然,比如說在教學與自然資源相關的繪畫內容時,筆者并未急于教授繪畫技巧,而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現了一幅正在不停滴水的作品,并給出了一道與之相關的計算題:假設這是我們學校一個公用水龍頭,沒有被擰緊,不停地滴水,每小時滴水2千克,那么這個水龍頭一分鐘能滴多少水?一天又能滴多少水呢?當學生在筆者的耐心指導下將題目解答出來后會恍然大悟:原來光一個水龍頭就能浪費這么多水,那以后一定要注意關好水龍頭,不能浪費水。當學生有一定的思想道德覺悟時,筆者再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更多因水資源匱乏而帶來的災難以及水資源污染對人類整個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畫作,使學生內心深受觸動,激發其保護水資源的決心,從而達到利用小學美術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2.3開展以德育教育為主題的實踐
偉大的政治家鄧小平曾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確實如此,實踐出真知,光提出理論,卻不去做相應的實踐,就永遠無法確定理論是否真的正確。要想確保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隨意且抽象地講一點道理,給予學生蒼白無力又空洞的激勵和鼓舞幾乎是沒有多大作用的。知識源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所用,兩者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句話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此,這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在利用美術教材對學生進行理論德育教育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的德育實踐,讓其走進并自我領悟和感受實際生活中的思想道德。例如筆者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以德育教育為主的生活寫生實踐活動,教師應提前做好整個實踐活動的規劃,然后按規劃安排學生進行實踐:“同學們,今天咱們進行的寫生活動有三個方向——第一,描繪出學校附近區域的垃圾,并清理干凈;第二,繪畫出學校附近河流的垃圾漂浮情況,并進行適當性的清理;第三,描繪出學校食堂的剩飯剩菜情況,并幫助食堂工作人員進行處理,大家在實踐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下面大家自行分成三組進行實踐。”當每個學生在實踐中看到滿地的垃圾、不停漏水的水龍頭以及堆積如山的剩飯剩菜時,內心會受到極大的觸動,并燃起一股保護環境和水源、珍惜糧食的正義感與責任心,這就達到了以寫生實踐對其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總而言之,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應從小抓起,各小學科任教師均應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并在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加大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力度,使學生能夠成為集“德”與“才”于一身的優質人才
作者:徐春芳 單位:太倉市沙溪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