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網絡聲樂課堂教學方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突發事件來臨的時期,全國的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完全沒有網絡授課的經驗前提下,陸續開始了各個學科的網絡授課。自2月份開始,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大專院校、中小學的聲樂教師不斷摸索著,保障學生完整學習的教學方法來抵御這次全球疫情給學習聲樂的學生所帶來的影響。聲樂專業的師生在作為強調演唱并融合舞臺表演為主的藝術門類里,在網絡聲樂課堂開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多方面的影響,通過網絡聲樂課堂的實際授課經驗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來分析網絡聲樂課堂中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關鍵詞]網絡聲樂課堂;傳統聲樂教學;聲樂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
因疫情防控需要,減少學生聚集,阻斷疫情在校園內傳播,教育部于2月24日召開會議,對做好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有序推進當前教育工做出部署,明確要統籌謀劃高校開學工作,堅持屬地原則、建立跟蹤臺賬、做好開學準備、落實錯峰返校。原則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學生不返校、高校不開學;高校開學后,要嚴格措施,加大校園管理力度的通知[1]。國家在做出延遲開學的決策,開學不返校的大環境下,網絡線上授課由此應運而生,各所高校、中小學通過電視、互聯網的方式有序地開展著線上教學,真正做到了“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
一、聲樂教學的特殊性
與傳統數、理、化、工專業以大班授課方式中,一位教師在講課、學生在課桌上奮筆疾書做筆記為開課方式的傳統專業授課模式不同的是,音樂學、音樂教育這兩個音樂專業方向中,聲樂、器樂、鍵盤等術科專業更注重實踐性、實用性。在音樂的專業門類里,尤其以聲樂、合唱、舞蹈三個專業受到此次全球特殊情況下的影響最為嚴重。顧名思義,合唱需要將學生集中在同一空間進行聲樂演唱訓練,舞蹈需要在同一空間和時間內由教師手把手進行指導。而聲樂又與前兩個專業學科不同的是,它更具有應用性,教學更具有特殊性,對教學的環境更為苛刻,在開設聲樂表演的專業院校中,聲樂表演的授課不能在完全敞開的開放性空間內進行學習,在完全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中,人聲的演唱在通過空氣的傳播下缺少有效的聲音回饋,從而會讓學生在對自我演唱聆聽自我演唱音色的辨別上容易產生誤差,對感受自我演唱中音色的精巧性處理也不夠準確,因此聲樂學習需要在一個相對密閉,四周有基本隔音條件的房間中進行演唱。并且聲樂演唱專業的教學不僅僅停留在對人聲演唱音色的掌握上,還對聲樂演唱專業的學生在演唱作品時,需要通過對作品的理解,自身表情、肢體動作、舞臺表演等方面來輔助詮釋所演唱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聲情并茂的完整演出。結合自身聲音、神態、肢體動作三方面相結合的完整表演才是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演唱一首作品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在聲樂發聲練習、專業技能學習與作品學習、掌握的期間,需要不斷地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演出活動與社會實踐來鍛煉自己在舞臺上的演出水平,通過不斷登臺表演來檢驗、修煉自己所學的技能,綜合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舞臺表演、駕馭能力。所以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在特殊時期的網絡授課是非常考驗各個專業院校聲樂專業授課教師的。如何上好這門以實踐性為主的課程?在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充分融合傳統聲樂教學的經驗,結合當下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新技能新輔助軟件將所需的知識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將學生培養成才。
二、傳統聲樂教學的方式方法
聲樂課程在各個專業院校中,它不屬于理論課程,而是屬于實踐課程。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教師在線下課堂授課過程中都是以面對面、手把手、一對一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室中1位教師、1臺鋼琴、1位學生構成了教學的主體。課堂中的學習通常圍繞聲樂發聲技巧的練習和聲樂作品的演唱指導兩部分展開,課堂中針對學生當下的發聲技巧、表演方式、歌唱的技巧性處理和語言上的指導均是以當場發現當場解決的形式進行開展,學生在學習新的專業技巧和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能及時地得到教師的反饋,教師并且可以在課堂中及時地了解學生演唱過程中的心理狀態,適度地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調節、調整。因此課程的實時性、實踐性、應用性體現得更為具體。
三、特殊時期聲樂教學模式的改變
特殊時期,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國各個專業院校的聲樂課堂隨著時間的推移,陸續展開網絡聲樂教學,聲樂專業教師紛紛響應國家號召在第一時間投入到“網絡主播”的教學模式上,在該模式上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一)網絡聲樂課堂教學途徑、載體的選擇綜合全國網絡課堂的開展,各類軟件開發公司為了配合疫情網絡授課的需要,針對電腦、手機為載體,進行應用軟件開發和研制出了新的軟件產品和軟件功能,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各類直播、錄播或網絡授課輔助軟件也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發展。現下可實現網絡課堂直播、錄播、網絡會議等多項功能的APP有:釘釘、智慧樹、騰訊會議、課堂派、QQ視頻、微信視頻、WPS、Camtasia、YY語音、快剪輯等。
(二)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狀態的改變與傳統聲樂教學方式有所區別的是,在傳統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聲樂發聲技巧和聲樂技巧性練習和作品演唱指導的過程中,大多是教師彈奏鋼琴,學生隨著鋼琴的旋律來進行跟唱,因網絡授課的大面積鋪開,對網絡的上傳、下載的網絡速度有一定的要求,網絡兩端的聲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網絡實時同步收到地域和各自網絡是否穩定、電腦手機配置是否合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不能達到線上音畫同步實施傳播,造成大多聲樂教師在與學生網絡授課的過程中普遍提到,網絡速度不達標,教師在網絡這端彈奏鋼琴的同時,異地學生在移動設備上不能實時聽到鋼琴旋律進行跟唱,雙方在聽覺上往往會產生1~2秒的網絡延遲,更有甚者師生之間如有一方網絡情況較差,還容易產生視頻畫面模糊、一方聲音卡頓等特殊現象。因此,聲樂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網絡聲樂授課的模式上要應網絡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1.教師在聲樂發聲訓練或聲樂技巧性練習的時候可以選擇彈奏注釋和弦的方式給學生一個和聲音程,學生通過聽取和聲音程構唱旋律音階的方式來完成聲樂發聲訓練和聲樂技巧的訓練,雖然這種方式不像傳統聲樂訓練方式下,師生可以琴瑟和鳴般配合無間,但在通過這種和弦構唱的方式中,可以有效地甄別出個別學生在聲樂學習期間音樂基礎學習是否扎實,對和聲音程和對音準概念是否具備一定的掌握能力。2.聲樂教師也可以選擇提前錄制網絡聲樂課堂中需要讓學生練習的練聲曲,在還未網絡授課之前提前通過網絡發給學生,并讓學生在授課時用自己的媒體播放軟件來播放提前錄制好的練習曲進行跟唱練習,教師則可以在網絡端針對學生的演唱來具體的指導。這種方式可以讓教師實現在網絡聲樂授課中,在讓學生聽著鋼琴旋律的同時進行跟唱,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練習中的整體狀況,同時根據整體的練習狀況做出準確的分析。提前提供聲樂練習曲的方式,雖然可以提高整體學習的完整性,但是在細致調節和教師講解過程中也同樣存在弊端。教師在個別音程上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時候,學生需要暫停音頻的播放,待教師指導修正學生錯誤后,學生重新開始進行演唱時往往無法準確地從剛停頓的地方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演唱,教師在根據學生演唱同樣的旋律,不同速度的練習教學上,這類方式和方法也同樣存在弊端。提前錄制好的音頻無法及時地可以根據教師的需求進行針對速度時間軸上的調試,如果教師要在課堂中及時地針對音頻進行音樂軟件針對速度變化的操作,勢必需要軟件操作的時間,而且這類軟件操作在老一輩聲樂教師之間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難。這兩種針對聲樂發聲訓練和發聲技巧練習的網絡聲樂授課方式,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實際應用上的不同優缺點,網絡聲樂授課的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情況的差異,來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指導。
四、多媒體教學的優缺點
(一)網絡聲樂課堂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各類文件的展示,也可以通過這一技術為學生整合更多的有效資源。總而言之,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聲樂教學,使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提升了聲樂教學的質量[2]。依托于媒體資源的拓寬,現在聲樂專業的師生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的音頻視頻資源更為豐富。網絡聲樂授課在教師針對作品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直播、錄播、會議軟件的依托,在給學生指導傳達某一種演唱技巧、演唱方式和表演方法上,在網絡視頻會議中直接插入需要讓學生學習的演唱、表演視頻,在視頻播放的同時可以配合“白板”進行著重問題的板書文字摘要、繪圖、繪畫等,亦可以將在網絡端電腦上給學生展示的曲譜以圖片的形式進行個別重點的標注,通過發送給學生已標注重點、要點的電子版曲譜,學生可以很直觀地通過視頻、音頻、曲譜等標示的技術手段來獲得他所需要學習的技能技巧和演唱要點。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實時多種手段對學生所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展開講解,尤其是需要強調的技能、技巧,學生課后可以循環反復收看,以提高學生對重點問題的著重理解。這種方式相較傳統聲樂課堂中的學習方式而言,更加直觀和醒目地讓學生了解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表演方式,這也是傳統課堂無法做到的。學生在居家環境里學習,學生家長可以更直觀地知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學習的內容和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家長與教師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溝通,間接地從旁督促和輔助學生的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二)網絡聲樂課堂多媒體教學的劣勢網絡延遲造成網絡聲樂授課中,師生之間無法實時地音畫同步傳輸,這是當下所有網絡聲樂教學課堂無法規避的最主要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質量日后的不斷優化、網速的提升,這個問題將會逐步減小直至消失。假設在不遠的日后網絡能達到實時傳輸的條件,聲樂課堂線上和線下的授課是否就會沒有差異,不同的教學環境是否能教育出相同的教學質量,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現今在高科技技術和工業化進步的大環境下,各類硬件設備的規格相較20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聲音的采集和高保真的傳輸上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不同的電腦、移動設備的發聲硬件設備在硬件制造中各個廠家對硬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導致不同的設備之間在播放同樣的音視頻聲音文件的時候,聽覺享受上還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在數理化大班授課的網絡課堂中,對設備音色采集和音頻頻響兩者的要求不需要達到高保真、還原真實環境中完整的音色,只需要聽清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就可以學習到所學的知識,但是聲樂屬于聽覺藝術,設備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在聽覺上產生的差異,直接影響人們在聆聽時的感官享受。較差的硬件設備往往在網絡聲樂授課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電流聲,對聲樂發聲訓練和作品演唱中對演唱聲音音色的要求和演唱語言、技術性的示范上會給學生帶來聽覺上的差異和誤導。這類的失真對學習聲樂的學生來說是災難性的,錯誤的音色理解,會讓學生在學習聲樂中產生錯誤的人聲概念。這種差異是傳統聲樂教學中一直極力在避免的,也是現下網絡聲樂課程中無法規避的。在傳統聲樂課堂中,各個專業院校在建造聲樂學習的專業教室規格和空間選材把控上,會對墻面建筑做隔音處理,嚴謹到聲音的漫反射、教師鋼琴的選擇、學生課后練習的琴房空間大小是否合理,及各類教學輔助器具(譜架、全身鏡等)的選擇上都經過嚴格的考量,這部分在網絡聲樂課堂中無法得到保障。
在現階段聲樂教師在網絡聲樂課堂的教學中普遍發現學生在居家環境里就學,多數學生無法達到標準,個別學習聲樂的學生家中可能還沒有購置鋼琴或電子琴等輔助樂器,從而導致在網絡聲樂教學的課后無法保障學生有固定的練習用琴,該部分學生只能采取通過下載模擬鋼琴鍵盤的軟件來為自己解決該部分的難題。學生在居家環境中,選擇進行授課的房間也互不相同,有些選擇客廳,有些則選擇臥室,更有甚者會選擇走廊、衛生間。不同的空間所堆放著不同的家具,不同的墻面對聲音的回饋也不盡相同,所以學生在學習中,因為空間的差異,往往會對自身的演唱產生不同的體會,這部分體會在學習時間較久,會辨別演唱音色的學生中產生的影響可能較低,但是對初入高等院校學習以打基礎為主的學生中間,不同的聲音回饋對他們自我聲音的理解容易造成較大的影響。聲樂表演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傳統聲樂課堂中教師需要在指導學生演唱的過程中,針對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對所需要演唱語言的語氣、手勢、神態表情、演唱狀態、演唱情緒在面對面的基礎上根據教師的指導,學生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模仿和學習,轉為網絡聲樂課堂之后,學生需要在教師通過語言上的表達和通過視頻收看的方式自我進行練習,往往很多聲樂教師在傳統聲樂教學中用熟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能很快地進行語言組織,在傳達和表述的過程中,學生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理解錯誤,從而影響到教室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整體質量。例如學生在網絡聲樂課程授課時演唱聲樂作品的時候,部分歌曲的樂句在需要表現情緒起伏的期間,需要在演唱時對嘆詞進行由弱漸強或由強減弱的處理,往往因為硬件設備收音的局限,弱處理的演唱上會被硬件設備自動分析為屬于環境噪音,從而被降噪處理。降噪處理后,該部分的弱處理就不會被網絡聲樂授課的聲樂教師所聽見,教師在通過硬件設備監聽學生演唱的過程中,會強調該部分的缺失。學生為了彌補該部分的缺失,從而強調了弱處理的環節,導致在需要弱處理的演唱中對弱處理的把握不夠細膩、準確。
作者:陳展宙 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音樂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