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衛生人才現狀及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追蹤我國醫療衛生領域的最新政策,分析我國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的現狀,并找出存在的問題,為優化衛生人力資源結構提出發展對策。方法采用一般統計學描述的方法,利用《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中有關基層衛生人員的相關數據資料,對目前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數量、衛生人員基本情況、學歷、職稱構成和地區分布等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總體而言,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人員數量龐大,但整體素質偏低,學歷與職稱結構不合理、區域分布不夠完善的問題較為突出。結論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人員仍然需要優化,應采取相應措施全方面提高基層衛生人員的醫療服務水平。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分級診療;基層衛生人力資源
1數據來源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數據主要來源于《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5],數據處理采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采用一般統計學描述的方法,利用《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中有關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的相關數據資料,對目前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數量、衛生人員基本情況、學歷、職稱構成和地區分布等情況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衛生人力資源總量分析
按城鄉區域劃分,農村衛生人員占比76.38%,比重較高;按登記注冊類型劃分,公立性質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衛生人員占主導;按主辦單位劃分,政府辦、社會辦衛生人員居多,占比近80%;按管理類別劃分,非營利性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占主體,占比82.76%。
2.2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職稱構成
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主要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從專業技術資格職稱構成上來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級職稱衛生技術人員占比不到5%,鄉鎮衛生院僅為1.5%,而村衛生室人員副高及以上占比為0.0%,并且有62.1%的村衛生室衛生人員職稱不詳。分析表明,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職稱結構不容樂觀。
2.3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學歷構成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專及以下,占比72.1%,研究生學歷僅占1.2%;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學歷也主要集中在大專及以下;村衛生室人員主要集中在中專及以下。總體而言,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整體學歷水平較低,特別是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衛生人員的學歷水平較低。說明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的結構分布不合理,整體質量較低。因此,培養高學歷、高技術水平人才是當前衛生人力資源發展所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
2.4各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分布
按地區劃分來看,東部地區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的衛生人員數量較多,為1503701人,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
3討論
我國衛生人力資源的建設發展是一個逐步提高的漫長過程。2016年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共3682561人,其中農村衛生人員占比76.38%。由于我國是農業人口大國,衛生事業的性質屬于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業,因此,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以農村地區居多,且大多以公立性質、政府辦、非營利性醫療服務機構就職,其占比相對較高。對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職稱構成分析來看,高級職稱的管理人員比例高于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多為中級及以下職稱,其他技術人員多為士級/不詳,越往下層的醫療機構職稱構成越偏向初級職稱或無職稱。值得關注的是,村衛生室衛生服務人員近60%的職稱不詳,并以中專及以下學歷為主。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學歷構成分析來看,管理人員的學歷高于技術人員,醫師和護士主要集中在大、中、專學歷,且越往下層的醫療服務機構職稱構成越偏向較低學歷。醫療衛生領域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對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員具有較高的道德標準及技術要求,醫療衛生隊伍需要較高學歷的人才組成,雖然高學歷不能完全代表他們的醫療技術水平,但也能從某些方面來說明一些問題。因此,培養高學歷、高技術水平的衛生人才是當前衛生人力資源發展所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從東、中、西部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構成來看,地區配置差異較大。眾所周知,經濟利益是決定衛生人才流向的關鍵因素,東部地區經濟發達,有較好的薪酬待遇及診療技術和工作環境,在一定程度上為衛生人員提供較好的職業發展平臺。因此,東部地區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人員數最多。
4建議
目前,我國在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建設上,已經不是數量的問題,而是質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整體素質偏低、分布不均和效益低下的問題[6]。因此,提高醫療服務機構衛生人員的素質是衛生事業建設的關鍵。為此,筆者根據現有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兩點建議:1)建立健全對醫學專業相關人才的培養機制,加強衛生人員的培訓,健全學習培養的模式,提高整體醫技水平。逐步優化醫學高等院校的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結構,進一步推進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進行課程改革,培養全方位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7]。2)為順應我國目前正在開展的分級診療工作,想要促進基層衛生人才結構的平衡,還需要政府、各級醫療機構與醫學院校之間的通力合作。政府要給予政策傾斜,加大對基層的資金投入,重點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服務設施及就醫環境上。醫學院校要加強與各級醫療機構的合作,引導一部分醫學專業的學生去基層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實習訓練。醫療機構應加強與基層衛生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在基層衛生人員中挑選出優秀、出色的工作人員去三級醫院、出國進修培訓,提高自身技能。
作者:李相榮 李汶廣 王彩 李向 伶湯榕單位:寧夏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 河北傳媒學院信息技術與文化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