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音樂學生主體性培養與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音樂教學對于人們情操的陶冶以及高尚性情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加強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與發展的重視,推動相應的教學策略的開展落實,對于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積極性的提升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與發展策略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學生主體性;培養與發展
初中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各個方面都還沒有足夠的成熟,各項素質教育對初中生來說十分重要。音樂是初中教育階段的基礎科目,并且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來看初中的音樂教學現狀不是很好,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重視程度的欠缺、教學方法的單一等,對于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了重要的阻礙,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進步。因而,需要推動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視,加強相關的教學改革,從而改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1引導學生積極融入課堂,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向的活動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來活躍課堂的氛圍,創建有效的氣氛從而感染學生,讓學生投入到音樂的學習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在一些音樂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再進行評價,并做出相應的補充。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跟著老師的思路跟著教師一起講,從而加強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注意力,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以往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經常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唾沫橫飛,學生在下面卻聽的疲倦無力,沒有什么實際教學效果。課堂教學變成了教師的一言堂,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主體性幾乎不存在,而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需要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優缺點,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這樣才有利于打造師生互動的課堂。另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提問是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途徑,在課堂導入階段通過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自己回答問題,從而調動音樂課堂的教學氛圍。
2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自主合作學習最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也最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因而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對于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該改變以往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教學狀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進行探索。而自主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積極有效的學習方式,其主要強調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學習過程中彼此進行交流和合作,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采取這種形式。而學生與學生之間是最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因而,學生相互之間沒有什么顧忌,可以放開地進行相應的問題討論,有什么就說什么,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不要對學生總是進行音樂知識的灌注,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鼓勵學生去主動進行探索,如果存在困難就鼓勵學生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實在不行的教師再做一定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課堂的學習。教師還要注意發揮小組合作教學的作用,在遇到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小組之間共同探索出答案,教師需要注重對小組內的同學表現進行觀察,并做出適時的引導。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主體性首先要從學生自身出發,要在意識上先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就失去了內在動力,積極性當然也就不高,因而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狀態。因而,教師在初中的音樂課堂當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要盡量避免總是圍繞課本進行講解教學,而是能夠通過一定的故事或者有趣的案例進行相應的知識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將相應知識點進行趣味性轉化,從而不斷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講解一些音樂背后的名人故事,以此吸引學生對音樂課堂的關注,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內涵,重視對音樂的學習,這對于學生的道德情操的培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4采取分組教學的形式
分組教學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集中教學,提出問題之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這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生大部分都較為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對于音樂學習的概念并不強烈。通過分組教學的手段,讓初中學生不僅是參與到其中,更是讓其從不斷地交流討論當中學習音樂,提高自己對音樂的領悟能力,這對于后期音樂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進行分組教學更有利于初中是對音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因為分組教學使得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變多,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分組教學要將好學生與差學生進行交叉分組,這樣才有利于整體學習的提高,也有助于打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5結語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需要對音樂的發展歷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教師也需要在該方面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對于一些經典歌曲的演唱方法要進行重點剖析,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對于音樂的基礎知識應當牢牢掌握,不斷活躍音樂課堂的氛圍,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寵.民族音樂融入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研究———以新鄉市音樂課堂教學為例[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6.
[2]李晶.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3]孫瑞清.淺談開放式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6,29(29):224-225.
作者:蔣欣池 單位: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