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在認識到商業銀行會計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現今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趨勢,并通過具體分析,詳細地總結了降低會計風險的方法與手段,以保證經濟平穩運行。
關鍵詞:會計風險;商業銀行;銀行會計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經濟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提高,中國銀行業面臨著越來越突出的會計風險問題。銀行會計存在于防范與抵御銀行風險的全過程之中,并且在此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加強防范銀行會計風險就成了當前金融風險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商業銀行是高風險行業,但是能夠使銀行業穩健運營,不被風險所影響日常的工作,就必須將防范風險作為內部控制的重點。同時,我國銀行會計面臨的風險日趨多樣化,會計工作也面臨許多新的嚴峻的考驗。本文就這些問題探討了銀行會計風險,并提出了強化會計風險的控制與識別,有效的化解與防范銀行風險等措施。
導致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總體可以從內部、外部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1.外部環境
1.1政治與法律環境
商業銀行對社會的影響隨著我國政治體制的不斷完善而逐漸擴大,而由于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的商業銀行產生的風險也在增大,而同時,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多樣化,也受到約束。如《商業銀行法》、《銀行法》、《會計法》等。雖然這些對銀行的內部控制有一定的約束,但是這些只是規定了大方向,在日常的業務中,銀行仍然存在一些細節問題不能依據法律、法規。
1.2會計風險制度缺乏完整性和前瞻性
雖然目前商業銀行的內控制度很多,但是他們相對來說比較分散,并沒有一個全面、統一的會計風險制度。沒有統一的制度,會計人員就沒辦法整體運用內控制度,就會對日常工作造成影響。而且在改革開放催進的經濟發展下,各個行業對會計業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原有的分散的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要,慢慢發展下去,制度上出現的漏洞就會導致金融風險出現。
1.3缺乏權威的會計監督體系
在商業銀行處理業務的過程中,由于業務量的增加,會計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核算上,而并沒有重視對業務的監督,致使到現在也沒有一套有效的監督體系。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監督也并不能充分體現對銀行自身經營管理的監督。沒有權威的監督機構,就不能有效的監督那些由于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也不能及時處理那些業務中查出的問題,長時間這樣,就無法保障內控制度的落實與履行。
2.內部環境
2.1信息失真,承擔信用風險較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銀行會計人員收到的誘惑也越來越多。在日常統計收入與支出的會計信息的工作上,可能會出現多計或少計收入的現象。工作疏忽以及辦理業務時操作上的錯誤也會帶來會計信息的失真。這些不真實的會計信息,很難反應出銀行的經營狀況和所出現的問題及風險,沒辦法反應出來就沒辦法及時處理。當不能及時處理的問題慢慢演化,就會對企業形象產生影響,使企業失去發展動力,從而阻礙企業的發展。
2.2財務“關系”人員較多
會計內部控制能夠有序運行,會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決定性因素在于會計人員的素質。而在當今社會,“關系網”成為棘手的問題,雖然商業銀行的招聘包括社會招聘和校園招聘,但是在招聘的最后一項面試中,還是有親戚關系的優先納入,這嚴重違背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的回避原則。同時,由于是親戚關系納入,所以一旦出現問題,不提醒他對工作會有影響,提醒他會顯得很尷尬,同時也容易出現不守法的行為。所以,銀行必須加強用人管理,同時,對人事負責人進行針對性的培訓,盡量杜絕出現“關系戶”,間接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三、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控制的對策及建議
1.外部方面
1.1完善外部監督約束機制
外部監督約束機制主要包括社會監督和政府部門監督。第一,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企業日常的會計信息,對社會的各方面都會產生影響,而事情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些信息也可以更好地幫助社會了解企業。第二,政府部門要正確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依靠自身緝監督的權威性,綜合利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各方面手段來加大懲治力度;同時,財政部門應協調審計、稅務、銀行等部門依法對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監督檢查,共同營造一個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實施的良好環境。
1.2建立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
依托現代科技,商業銀行應不斷改進監督工具和方法,實現自動識別監督代替傳統手工,以錯誤信息先行提示替代人工經驗判斷,實現過程監督與結果監督同時進行,提高對風險的控制能力。
1.3統一商業銀行會計標準
一是要完善《商業銀行會計準則》,使會計信息披露透明、公開,同時也使會計充分發揮規劃未來的作用。二是完善銀行信貸登記管理系統,最大限度的發揮系統
2.內部方面
2.1加強業務培訓和學習,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首先要正面引導教育會計人員端正工作態度,自覺遵守工作制度,嚴格按照操作流程規定辦理業務,使會計人員成為防范會計風險的一道有力屏障。其次增加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學習計劃,使他們及時熟悉新的形式,掌握新的專業知識。只有財會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得到提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三是隨著計算機的使用和互聯網的發展,各金融機構要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對員工進行計算機業務知識培訓,使會計人員熟練掌握電子會計的業務功能、操作流程等知識。
2.2強化組織領導,強化人員素質和行為準則
各級銀行的領導要認真學習金融法律法規,做到懂與做能夠相互結合,不能只學習不實踐。組織內部人員是由領導帶領的,在領導完善自身的同時,也要對銀行內部的工作人員教育與監督。由于會計人員的之前所處的環境不同,他們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做事的行為也有不同。想要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就要使這些不同的人在工作上進行統一。統一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求他們嚴格按照法規做事,規范自己的行為的同時也要自覺抵制不正當的行為。銀行要從上到下、從管理到自身等各個方面采取有效的辦法,這樣全方位的強化,就可以減少會計風險對銀行的影響,從而保證銀行業務的穩健運行。
2.3樹立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
分析經營管理和內部控制中的薄弱環節,認真做好風險預先提示。制度在更新,理念也要更新。舊的風險管理理念已經不適用于發展快速的現代,所以我們應該對風險管理架構進行調整,運用過程,加強對操作風險的管理,同時,也要對宏觀經濟政策變動進行認真解讀,對行業動態和市場發展趨勢進行認真研究,修訂分區域的處置預案。
2.4創新會計內部控制手段,構建內部安全控制體系
只有加強組織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實踐中才具有現實的可行性與有效性。構建“以人為本”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重視會計人員的需要,鼓勵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以“風險評價”為依據,對風險發生的概率,造成損失的程度,結合其他因素進行考慮,從而全面地進行內部控制;以“高效溝通”為依托,通過電子化信息交流渠道的運轉,合理運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手段,保證銀行內控體系能夠有效運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銀行會計風險是銀行業面臨的一項挑戰性工作,但只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結合經驗進行創新,建立有效的銀行會計風險防范制度,就能有效地防范會計風險。另外,銀行會計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這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加強對此表現的分析,找準問題所在,同時,要完善制度、加強監督、規范人員管理等,大大降低會計風險的發生率,從而保證運行。
參考文獻:
[1]劉吉良.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J].當代經濟,2013(10).
[2]張曉樸,陳斑,毛竹青.銀行集團的并表管理[J].中國金融,2013(03).
[3]顧小青.資本監管新政對中小銀行的影響[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2(05).
[4]丁勇.淺析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及防范措施[J].中國外資,2013(16).
[5]鄒志娟.強化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3(04).
作者:李琳 單位:鄭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