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時代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如今傳統的財務記賬已經不能夠跟上企業健康發展的步伐,更多管理者希望財務管理工作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科學的可靠的決策參考。在“互聯網+”形勢下,企業以及財務工作者本身都應該拋開原有的認知,嘗試主動的適應和接納全新的信息化產物,進而實現將現代化工具為自己所用,這樣企業財務工作的宗旨與發展態勢才是積極的、健康的,這樣一來,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生命的中樞神經,才能指導和引領其走向更好的未來。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信息化
1前言
“互聯網+”實際上指“互聯網+各行各業”,時至今日,互聯網的巨大作用與功能已經不能忽視,每個人的工作生活以及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賴于互聯網技術與工具給予支持。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能夠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務體驗,同時借助互聯網拓寬視野、為自身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對于企業來說,企業管理者需要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正面效果的同時,更加深入的思考企業自身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全新的生存與發展模式,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的提升與企業發展形態的優化。
2企業會計在“互聯網+”時代下面臨的挑戰
2.1會計人才框架陳舊,不適應新時代的會計分工
會計工作雖然在企業之中必不可少,但是根據企業的規模、所處行業等具體情況,每個公司的會計工作規模、形式、人才構成、以及工作側重點是不同的。在“互聯網+”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很多企業的會計人才架構問題逐漸凸顯,加上國家財務政策的不斷調整,很多不同崗位的會計工作者開始產生疑惑,這其中包括財務工作流程簡化,部分財會崗位面臨取消;賬務系統軟件升級,引發財務工作順序變化;財務數據信息安全遭到威脅等等。類似這些變化實際上都在為財務工作者敲響警鐘,財務工作本身是嚴謹且嚴肅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財務相關工作同樣需要自發的產生同頻的變革,才能夠保證一個企業當中財務工作順利開展以及保證企業的財務狀況是良性的。如今財會領域人才的供應量仍然高居不下,而企業對財務管理人才的要求卻更加細化和嚴苛,他們希望自身企業的財務管理人才是在保證業務熟練的同時能夠自發的順應時展以及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的趨勢,以便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在實踐中提供有效的意見或者建議。
2.2傳統會計工作對信息技術工具缺乏了解
傳統會計工作同樣是會涉及賬務軟件的,一些大型企業的財務人員還會涉及企業內部使用的輔助會計工作的軟件,因此會計對于這些信息工具并不陌生。但是,隨著人們對財務數據越來越重視,加上云計算、云存儲、云共享等手段的優化,越來越多的軟件、網站進入了企業會計的日常工作之中,這些信息化工具可能是企業自主研發、也可能是通過第三方提供的。但是,就目前大多數企業的使用情況看,很多與財務相關的功能還沒有被充分的利用,這使得一些軟件的使用效果與體驗大打折扣。例如,大型企業會雇傭大量的外包員工,而企業對于外包費用的管理方法與規則卻比較模糊,因此就有軟件公司專門以此為突破口研發靈活用工軟件,軟件根據外包人員打卡自動計算費用,同時還能夠利用各種報表實現用工預算與實際費用的比較以及用工時長的橫向與縱向比較等等。然而對于這樣比較全面的數據分析軟件,很多公司仍會只將其用作記錄外包工上下班打卡的工具。由此可見,很多企業會計在面對層出不窮的會計軟件,很難實現百分之百的利用和適應,這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化之路來說是有一定阻礙的。
2.3信息化意識薄弱,會計工作開展比較被動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很多行業的走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以銀行業為例,越來越多的業務能夠通過手機APP或者銀行網點內的自主服務機器完成,這導致以前被稱為為“金飯碗”的銀行柜員面臨裁員潮。這一問題警醒著人們先進的信息技術在逐漸取代人工,人們如果不思變革與適應,就很難在現有的行業站穩腳跟。同樣的,對于企業的財會人員來說,來自于外部競爭者以及行業內部變革的雙重壓力都驅使著他們積極主動的去適應和接納信息技術帶來的新鮮事物。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是相對比較被動的,這些工作上的變化與波動大多來源于外部的政策調整、軟件引入等因素,很少有企業財務人員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去主動的、創造性的領導變革,這是一個普遍存在于企業財會工作中的問題。
3“互聯網+”時代下企業會計信息化轉型途徑
3.1整理企業會計分工,提升整體財務工作效率
“互聯網+”所帶來的變革是多元化的,就財務工作來說,無紙化辦公就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無紙化辦公不僅僅是表面上的用網絡、系統取代紙質文件,而是從辦事流程以及數據處理角度的優化升級。人們不再需要在會計憑證中枯燥的翻閱,也不需為了上級簽批蓋章而苦苦等待,利用先進的信息化工具,人們可以試試的在電腦網頁甚至手機APP上進行操作。僅在這一方面,企業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工,因此,很多企業都引入的線上審批、線上付款流程,更多的紙質憑證可以通過掃描或拍照進行傳輸以及存儲。基于互聯網工具的介入,企業會計人員的分工以及組織框架自然需要調整與升級。這種人力資源的重組并不意味著粗暴的裁員和調崗,而是意味著企業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財務人員的內在業務能力,以便讓他們也能在“互聯網+”時代尋找到自身的價值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這種符合時宜的人員流動實際上是一種對整個財務團隊的“加固”,將會有助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3.2組織企業會計學習深造,建立信息化會計人才隊伍
企業在組織員工深造與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對財務團隊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企業盡管在自身所經營的領域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并坐擁強大的人才資源,但殊不知,當其財務團隊故步自封、墨守成規的話,企業同樣很難實現其在競爭市場中最大馬力的沖刺。目前大多數的企業財務工作者在本崗位的技能是比較成熟和全面的,但是從信息化角度看,他們的思想意識以及實踐技能還是相對薄弱的。很多人們不能兼顧財務與信息,因此,企業應當特別注意為財會工作者提供系統的財務信息化管理領域的深造機會,這一方面也是當下大多數財務工作者所缺乏的。這種機會可以是國家或者地區財政機關統一組織開展的,也可以是財務軟件公司所開設的,還可以是企業內部自發的鉆研與探討。財務工作因其敏感性與嚴謹性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一個學習型財務團隊的形成能夠為企業的決策與發展帶來強大的動力,特別是當下的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領域愈加重視,財務團隊所給出的高質量的數據分析與判斷很有可能直接為企業帶來不俗的成績。
3.3提升信息化意識,鼓勵企業會計創新嘗試
對于企業來說,在為財務人員提供學習和了解信息化工具的基礎上,一些大型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立項,即結合企業自身財務狀況特點,嘗試自主創新,建立獨屬于企業的信息化財務體系。這種嘗試對于企業而言要求較高,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掌握過硬的信息化財務技能,同時也應該嘗試尋求多方合作,向其他企業汲取經驗,以免發生閉門造車的情況。在信息和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在進行財務工作模式與方法的創新的過程中有很多可以借助和利用的技術工具,同時整個財務行業對這些大膽嘗試也是持鼓勵和認可態度的,這對于現今處于迷茫期的財務工作者以及企業管理者來說是非常欣慰的。
4結束語
會計工作是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部分,會計人員的業務技能、職業素養以及整個會計團隊的綜合能力都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態勢,企業資金鏈條以及財務人才結構都將成為影響其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互聯網+”形式下的財務工作者以及企業管理者應當更加有預見性的看待由互聯網所引發的種種變化,并積極的去直面挑戰,對自身進行適應性的改變,這樣才能讓企業財務管理繼續為企業發展走在先鋒的位置,使企業自身實現良性的循環與上升。
參考文獻
[1]陳海雯.傳統會計改革與廣州互聯網發展適配性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20-24.
[2]周夢麗.信息化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框架設計———基于“互聯網+”的視角[J].現代商業,2019(22):190-191.
[3]吳唯.從會計核算到價值創造:互聯網+背景下財務轉型路徑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9):213-214.
作者:陳茜 單位: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