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可以更好地實現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防范的效率與質量,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會計風險展開分析與研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因此,文章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進行相關的探討和分析,進而提出相關措施以便能有效地規避和防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會計信息的規范性可以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同時也可以為相關領導的決策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但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會出現諸多問題,例如會計信息失真、轉移收支等情況,最終就會導致會計核算工作面臨較大的風險,造成出現較為嚴重的資金流失情況,因此,就需要結合現狀制定出良好的風險防范措施,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開展打下基礎保障。
1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與防范的意義
1.1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因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較為特殊,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會出現部分領導未重視會計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等情況,這時就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出現流失的情況,而充分認識與防范行政事業單位風險,可以有效確保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也會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
1.2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其會計信息的質量與行政事業單位日常業務處理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提高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與防范的重視,可以有效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為日常業務處理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礎保障。
1.3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行使職權的規范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進行防范時,可以有效規避違規違法的行為出現,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的工作效率與質量[1]。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
2.1會計信息失真
目前,仍存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未重視會計風險控制工作重要性的情況,這時就會導致當會計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出現諸多不規范行為,最終就會導致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此外,當會計部門在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進行核算時,會出現部分會計人員未及時核算行政事業單位資金支出詳情的情況,同時當資金支出細節未及時記錄時,也會導致核算工作出現問題,最終就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出現流失。
2.2轉移收支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歸于固定資產仍然存在著重購置輕管理的情況,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處理、出租、出借等方面仍然存在管理不規范的情況,這時就會導致固定資產出現流失的情況,這時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存在缺乏管理時,就會導致外賬資產出現增加的情況,同時也會出現物隨人走、資產類被劃分機械化、缺乏折舊項目等情況,最終就會導致出現轉移收支問題。
2.3貨幣資金管理混亂
雖然目前我國對于現金額度的使用已經做出了明確的法律法規,但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因多種原因導致貨幣資金管理出現混亂的情況,這時就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出現風險,最終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出現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具體貨幣資金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庫存現金數量角度。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出現庫存現金數量超限額的情況,這時就會導致貨幣資金管理出現問題;二是現金記錄不準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會出現記錄時間不準確的情況,同時當業務處理完成后也會出現未及時記錄的情況,這時再進行核對工作時就會出現諸多影響因素;三是部分單位在處理長期借款時,因借款方屬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長期客戶,這時就會出現白條抵庫的情況;四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出現貨幣支出批準權限不明確或越權批準的情況。這類問題不僅會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出現問題,同時也會造成出現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而導致這類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財務部門較為缺乏責任感,在與借款方進行溝通時未進行良好的協商與溝通,同時在借出備用金的過程中未能及時針對備用金進行監管,最終導致備用金出現無法收回的情況;二是會計內部管理機制存在諸多不足,當會計內部出現人員調動時,人事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會出現未相互協商的情況,這時就會導致備用金出現無法收回的情況[2]。
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防范
3.1強化對會計風險的重視程度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相關領導需要充分認識到會計部門對于行政單位的重要性,同時也需要相關領導掌握一定程度上的會計基礎知識,針對負責財務管理的領導進行會計基礎與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使其可以更加了解會計工作,并為會計工作的風險防范提供良好的建議與意見,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內各項資金的流向。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等相關指標作為會計工作的考核目標。此外,在針對專項資金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設置相應的臺賬記錄人員,并詳細記錄專項資金的支出情況,確保可以在規定的范圍內不會出現滯留未撥、虛列支出、擠占挪用等情況。
3.2建立會計風險控制體系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促使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充分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構建出完善、可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控制體系。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控制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全面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與崗位不相容原則,并充分明確部門與工作人員之間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與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業務、信息、績效等管理工作相互結合。此外,在建立會計風險控制體系時,需要全面實施審批人員與執行人員相互分離,操作人員與檢查人員相互分離,財務物資管理、購買、驗收、登記工作相互分離,并且在針對成本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在效益方面全面實施考核,從根本上規避出現風險舞弊的情況,最終實現確保國家資金的安全與完整。
3.3強化會計核算基礎
在強化會計核算基礎的過程中,需要全面實現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決算公開,其中主要包括:收入支出、政府采購、績效管理等,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外部監督機構可以更加全面的獲取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的相關信息,最終通過客觀的方式評價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活動,并給予相應的建議和意見,幫助實現降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此外,在強化會計核算基礎的過程中,也需要全面提高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結合核算人員的工作能力與日常工作內容制訂出相應的培訓內容,從根本上提高相關核算人員的工作能力,從而實現強化會計核算基礎的目的[3]。
4結語
在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力度時,需要充分認識到內部監督工作的局限性,同時也需要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工作的規范性與合法性,從根本上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監督工作的全面性與有效性。當單位內部出現違法行為時,需要針對問題進行嚴肅的處理,從根本上規避腐敗情況出現的概率,最終實現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風險。
參考文獻:
[1]李明芳.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8(23):151-152.
[2]刁志甜.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構建面臨的挑戰及策略[J].時代金融,2017(30):135.
[3]張紅.試析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下的財務核算模式[J].管理觀察,2018(18):162-164.
作者:蔣玉芳 單位:廣東省從化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