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人民銀行會計的風險防范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同時為基層人民銀行會計核算工作帶來新的變革與發展。通過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基層人民銀行工作中,提升會計核算效率與核算質量的同時,為基層人民銀行工作來了其他的風險問題。為此,本文將針對基層人民銀行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與辦法。
關鍵詞:基層人民銀行;會計風險;防范措施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為我國基層人民銀行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調整,提高基層人民銀行資金匯劃效率、業務處理質量的同時,為基層人民銀行帶來諸多風險問題,對基層人民銀行的發展與改革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一、現階段基層人民銀行所存在的會計風險
1.人員因素產生的風險基層人民銀行會計工作的執行人員存在諸多的問題,尤其是縣級人民銀行的會計執行人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部分會計人員未達到會計的相關要求;其二,高層會計人員較為欠缺,中低層會計人員眾多;其三,綜合性人才相對較少,多數會計人員為單一型人才,即僅具備會計專業技能或者是僅具備計算機專業技能;其四,會計人員工作積極性普遍偏低,風險意識較為薄弱;其五,人員老齡化趨勢較為嚴重,呈現年齡斷層現象。受以上多種人員因素的影響,導致基層人民銀行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出現道德性風險、客觀性風險、意識性風險、執行性風險、技術性風險等。2.系統因素產生的風險會計核算人員對科學技術依賴性相對較強,因計算機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某種缺漏或者問題,在會計核算中出現系統失靈、系統漏洞等風險性問題。其一,“系統失靈”,該風險主要是因業務系統或者是網絡出現故障,突然中斷業務處理工作,導致業務處理呈現一種混亂局面。其二,“系統漏洞”,該風險主要是因系統存在一定的缺陷,引發會計風險,例如轉換會計報表的各項數據能夠對基礎數據進行修改,致使會計報告失真;設定資金清算時開戶單位出現余額不足現象,無法實現調劑工作,引發流動性風險;系統版本不斷升級,舊版本備份數據實效。3.內控因素產生的風險內部控制引發風險,主要是因為基層人民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缺乏完整性、一體性與全面性,管理制度落后,無法滿足現代化業務的實際需求;制度執行力度有待加強,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監督管理工作缺乏落實,管控效果不夠明顯。具體表現如下:其一,制度問題。基層銀行內部控制度、操作規章、風險點控制措施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實際要求與標準,導致風險控制工作缺乏全面性、準確性與可靠性。例如,部分制度缺乏精細性,其關鍵控制點依舊停留在表面,沒有對管理工作進行整體深入;管理制度之間沒有做好銜接工作,各項管理規章呈現自相矛盾的現象;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與發展,無法跟隨時展的步伐。其二,執行問題。制度執行過程依然呈現混崗管理、替崗管理、交叉管理等現象,內控制度并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價值。其三,管控問題。內部控制主要涉及內部審計、事后監督等部門,提高會計核算的監督力度,但在實際實施過程均屬于事后監督。雖然計算機技術在基層人民銀行中的普及與發展,但審計手段依然比較落后。因現行責任追究機制不夠完善,監督檢查工作無法全面落實,呈現屢查不改等問題。
1.落實會計隊伍建設工作基層人民銀行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應提高對人才隊伍的培養工作與建設工作,不斷充實會計崗位的后備力量,積極迎合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會計業務的各項需求,全面落實風險控制工作。在基層人民銀行發展建設中,會計工作是其建設核心內容之一,是金融風險的直觀因素。針對我國基層銀行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道德性風險、客觀性風險、意識性風險、執行性風險、技術性風險等問題,需要基層人民銀行的管理人員提高對會計人力資源的管理與控制,堅持“憑證上崗”政策,確保每一位會計工作者均具備專業的職業素養,為基層人民銀行會計管理工作提供人力基礎。為擴大基層人民銀行隊伍,提高基層人民銀行人力資源質量,基層人民銀行應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原則,不斷將先進的技術人才、專業人才引進基層人民銀行工作中,全面落實基層人民銀行人才建設工作,注重基層銀行之間的聯合,加強各銀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注重基層人民銀行會計工作者之間的競爭與合作,端正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充分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提高個人專業技能與職業水平,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綜合性人才。2.完善操作與系統各功能為解決會計系統中所存在的問題,需要不斷對跨級操作程序與系統功能進行完善與整合,實現對現行會計操作系統的優化與更新,從根本上消除系統風險。為此,基層人民銀行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其一,落實印鑒驗印工作,用電子驗證方式代替手工驗證方式,將開戶單位的預留信息儲存到電腦系統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取款憑證進行驗證,核對印鑒的真假,并對核對情況進行記錄與儲存,為監督人員提供監督依據;其二,增加憑證號碼維護雙人復核功能,防止單人復核工作出現不公正的隱患問題;其三,主觀部門應針對操作系統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查找與研究,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范;其四,增設限制重復登錄、強制簽退等動能,確保操作員能夠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基層人民銀行需要全面落實通信網絡建設管理工作,實施主線路與備份線路雙線并存的運行模式,提升網絡通信管理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基層人民銀行在選擇通信網絡運行商時,主線路與備份線路分別選擇不同的網絡運行商。選擇好主線路運行商后應與其簽訂長期的網絡通信服務協議,使運行商能夠為基層人民銀行提供長期的網絡通信服務,整個服務模式具有固定性與長久性;選擇好備份線路運行商后應與其簽訂應急通信網絡服務協議,當主線路供應商的系統出現問題后能夠立即更換線路,確保基層人民銀行系統能夠正常運行。3.全面落實內控管理工作為確保基層人民銀行會計風險能夠得到有效防范與管理,需要基層人民銀行能夠從制度管理體系入手,構建一體化、系統化、全面化、合理化的內控管理制度體系,認真梳理會計規章制度,根據基層人民銀行的實際運行情況,針對會計核算工作中操作性不強,無法適應現代化會計業務需求的制度進行統一修正與優化,提高會計核算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對基層人民銀行現行的規章制度進行規整與精簡,廢除與現代化會計核算工作無法協調一致的業務操作流程與規章,提高風險防范工作的可操作性與有效性,并對散落在不同制度中的內容進行規整與梳理,使會計管理系統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并建立相應的預警控制機制,使會計審核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全面落實。
三、總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基層人民銀行會計核算工作中的應用,為我國基層人民銀行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針對現階段基層人民銀行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多種風險問題,需要基層人民銀行分別從人員管理、系統管理、內控管理入手,全面落實會計隊伍建設工作,完善操作與系統各功能,對內控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與整合,從根本上消除基層人民銀行會計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呂立.基層人民銀行會計風險防范對策探討[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25(04):40~43.
[2]劉瑞芬.信息化時代基層人民銀行會計核算風險防范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4):202~203.
[3]姚曉霞,張巧梅,王崇建.信息化時代基層人民銀行會計核算風險防范探析[J].金融科技時代,2014,(10):102~103.
[4]何燕.控制論在基層人民銀行會計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西部金融,2013,(12):98~100.
作者:洪莉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宜春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