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經營結構的轉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高國際業務市場份額是各銀行實現經營結構轉型的又一舉措。各行充分利用中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機遇,拓展境外機構布局。各商業銀行競相加快國際業務的網點覆蓋率,業務品種由最初簡單的外幣儲蓄發展到因私購匯、外匯買賣、外幣匯款、外幣理財、托收、出口信用證、本外幣一體信用卡等,豐富國際業務品種、滿足客戶金融服務需求、調整客戶結構。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商業銀行為例,在業務中時刻緊跟政策指引,掌握富士康科技集團入駐太原的信息后,立即開展長期的攻堅,專門組建專業服務團隊,不斷加強產品創新。2011年,結售匯量達19399萬美元,國際結算量59306萬美元,同時,在工業園區設置6臺自助服務設備滿足員工日常存取現金業務需求,20000名員工的工資業務。2012年,該行又成功辦理了一筆金額為650萬美元的非融資類履約保函業務和6筆總金額為6127萬美元的進口開證業務。以上業務的成功辦理不僅獲得了客戶的充分信任,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該行新的業務品種,提升了在客戶群中的品牌形象,同時帶來了不菲的中間業務收入。
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布局和《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我國能源發展格局為“以煤炭為主體,以電力為中心”,煤電一體化產業的發展,為金融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以山西省太原市某商業銀行為例,截至2012年3月末,煤電一體化產業融資余額為1.67億元,僅占全部貸款的2.89%.2012年,煤電一體化產業及其帶動的相關配套產業計劃投資320億元,融資需求在175億元以上。按照目前該行公司客戶融資余額在區域同業的占比測算,煤電一體化及其相關產業每年新增融資增量在10億元以上。前瞻性地謀劃今后幾年煤電一體化產業信貸市場布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是保持信貸競爭力的需要。
貸款行業集中度高,新興公共服務領域有待進一步開拓。山西省銀行業貸款業務主要集中在煤炭、公路、房地產3個行業,其貸款余額占比達到60%,旅游業、教育、醫院、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興服務領域業務拓展總體偏弱,銀行業各服務機構已將此列為重點發展目標。
以煤電一體化產業為例,它涉及的行業較多,項目建設和運營生產過程需要一大批交通運輸、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等上、下游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帶動形成一批新的產業和客戶群,這將為壯大客戶基礎、優化客戶結構帶來難得的機遇。主動支持核心客戶推進經營戰略調整,創新發展并充分利用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產品、現金管理和理財產品、電子銀行、企業年金、信用卡等,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既能提高對優質客戶綜合金融服務層次,又能推進公司信貸向公司金融快速轉型。通過融資總量的擴大、客戶數量的增加、融資結構的優化,逐步解決行業、客戶集中度過高的問題。
經營結構轉型同時要通過推進綜合經營。銀行業要以大力發展金融資產服務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保險業務等為著力點,推進銀行業經營綜合化。要積極創造條件,抓住政策機遇,通過適當方式進入信托、期貨、證券等牌照類非銀行業務市場,形成集團內商業銀行業務和綜合化業務更加協同的發展,以促進銀行業可持續發展。(本文作者:張楚 單位:美國印第安那伯明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