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建設助力集團業務整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福建新華聯合印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印務集團)隸屬于海峽出版發行集團,2020年由福建新華印刷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福建海峽出版物資有限責任公司、福建恒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福州華彩印務有限公司重組整合而成,集書刊印刷、包裝印刷、物資貿易、物業管理、倉儲物流等于一體,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國有綜合性印刷服務企業和國家級書刊印刷定點單位,承擔著福建省教材印制生產的重要任務。印務集團于2020年初完成整體搬遷,入駐海峽印刷創意園。園區占地面積66.7畝,擁有全新規劃建設的現代化廠房5萬余平方米。按照集團公司成立的初衷,為實現企業管理流程的集約化、規范化、標準化,借搬遷整合之契機,公司率先啟動信息化建設工作。歷經一年時間,公司完成了ERP&MES一體化系統上線應用,實現了集團經營業務一體化運營,效果顯著。在此與各位同行分享信息化的效果與經驗。
一、借力進行組織結構重組和業務流程的整合
印務集團印刷板塊是由原福建新華印刷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福州華彩印務有限公司三家獨立運營的公司組建而成的。三家公司內部管理、業務流程、組織結構、薪酬體系等不盡相同。如何把三家公司的財務、業務、設備、人員、組織等整合成集團的一體化運營模式,成為了印務集團重組工作的首要任務。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印務集團領導首先向同行取經、吸取成功經驗,規避失敗教訓;其次是借力找抓手,通過咨詢公司實現薪酬改革和財務整合,借信息化項目之手,實現業務流程重組和組織架構規劃。經過一年的時間,印務集團成功將3家印刷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實現了重新梳理、合并、重塑,并將員工進行重新分工。這也讓我們看到,成熟的企業管理系統并不是單純的軟件應用,而是集科學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重組、運營數據應用為一體的管理工具。在此贅述幾個案例,依據系統規劃,印務集團建立了生產控制中心,實現了計劃和執行分層管理,提升了生產部的決策力,加強了車間的執行力;通過推行PMC管理模式,實現了生產計劃和物料的協同,在減少溝通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生產效率;把傳統物料部拆分成采購部和儲運部,通過職能分工清晰職責,避免賬務不清現象的發生。通過信息化項目的落地,集團業務一體化運營的步伐很快步入正常軌道。
二、生產環境標準化和生產過程數據化管理
1.生產環境標準化管理
俗話說,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產質量控制體系,集團品質管理部門采用系統工具、管理制度、監督措施等多重手段,齊頭并進。印務集團通過實施色彩管理系統,實現印前制作標準和生產設備適配性標準化管理;通過MES系統檢驗流程,實現生產作業首檢、自檢和巡檢的過程監督管理;通過數采系統對車間溫度、濕度、PH值和電導率的實時監督和預警控制,保證生產環境的適應性。隨同質量管理的技術手段的推廣,企業也制定了相應質量管理制度,促使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質量控制意識,并將質量管理變成一種工作習慣和日常行為。
2.生產過程數據化管理
每個企業的生產管理者都希望只需坐在電腦前,就能實時掌控每臺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不用到現場掌握訂單生產進度。為此,印務集團通過MES系統和數采技術的應用,實現了MES系統與設備的互聯互通,從而實時掌握設備當前狀態,了解是停機還是正在生產、生產的是什么產品、運行速度是多少、完成了多少產量、停機了多少時間等信息;通過設備生產信息采集,將其與生產作業、生產排產、設備報修等相關信息連接起來,形成了相互連通的一體化管理;通過大屏看板的形式,將機臺運行數據可視化展示,方便了生產過程監督管理。
三、業務運營系統&出版集團財務系統無縫對接
前文概要描述了企業通過ERP系統的實施,完成三家公司全面整合;通過MES和數采系統的應用,實現生產過程數據化、可視化管理的過程。印務集團成立之前,三家公司的信息化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通過信息化系統的應用,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流程化、數據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建設和推行過程中,印務集團的信息化水平要在同行中實現彎道超車的目標,一方面在組織架構和流程改造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另一方面在數據應用層面往深度和廣度方面邁進。通過業務系統運行數據自定義生成財務憑證,自動上傳到財務總賬系統,改變了原來靠人工編制財務憑證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避免出現“兩個系統、兩種數據、兩張皮”的現象。為了看清每張訂單是否賺錢,哪家出版社是有價值的客戶,印務集團開始按訂單進行成本核算,改變同行幾十年按車間核算成本的統計方式。據了解,在新華系同行中,我們是新華系統中第一家實現業務和財務一體運營管理模式的企業,初步達到信息化水平彎道超車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印務集團的系統實施應用無疑是成功的。
四、規范數據資源,提高印刷安全性服務質量
CTP普及之后,特別是隨著數字印刷的發展,對印前電子文件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原來是依靠增加電腦硬盤建立不同文件夾的方式來保存各種類型的電子文件,每次生產時手工查找文件極其不方便,不但影響工作效率,還容易出錯,印刷安全性沒有保證,此類生產質量事故在很多印廠時有發生。借信息化建設的機會,我們引進了印刷數字資源庫管理系統,建立起一套規范、嚴謹的電子文件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通過數字資源庫的應用,文件出入庫實現流程化管理、文件版本實現唯一性管理;通過分布式存儲方式,可在不同設備上自定義存儲路徑,文件變更后也會自動同步到相應目錄下。通過與ERP中的訂單進行對接以及與暢流軟件的融合,可最大限度降低因用錯文件而導致質量事故的風險。相對于傳統手工隨意存放的方式,印刷數字資源庫的上線新增了一部分“工作量”,但是這些新增“工作量”恰恰是以前手工模式下管理缺失的部分。為了實現對數字資源的規范管理、提高效率、避免差錯,增加這部分工作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規范化的文件管理,隨時都能為出版社提供文件服務,受到了客戶的肯定。因此,規范化管理不是追求簡單化管理,企業管理越規范,規避風險的能力就越強。規范化管理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簡便性和安全性,為企業良性發展奠定基礎。總之,印務集團在實施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受益頗多,也基本實現了企業從傳統管理到信息化管理的轉型。當然,對于一家追求長遠健康發展的書刊印刷企業來說,還有很多需要升級完善之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印務集團也將繼續在智能化建設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作者:武向芝 單位:福建新華聯合印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