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造性思維是當代教育和社會所強調的重要思維,同時也是幼兒教育中需要重點培養的思維模式。對幼兒創造性思維進行激發和培養,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更對幼兒成長十分有利。本文將淺析幼兒創造性思維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積極意義,并就如何激發與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展開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創造性思維
一、幼兒創造性思維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積極意義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開展的難點在于幼兒自身經驗缺乏、認知水平偏低,但在創造性思維的刺激和引導下,幼兒的思想能夠擺脫認知與經驗的約束和限制,通過幼兒的想象探索全新的知識內容。創造性思維還可以幫助幼兒更快地適應集教學活動,在實踐探索中強化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幼兒快速理解和掌握游戲規則和相應的內容。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促使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適宜和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對實際教學效果的改善和幼兒成長十分有利。
二、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策略
(一)激發幼兒認知探索興趣
在幼兒教育中,興趣是推動集體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幼兒本身心智不夠成熟,不能理智地思考問題,幼兒的知識認知與生活經驗都較為匱乏,對新鮮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只有充分激發幼兒認知探索興趣,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基礎,才能促進幼兒積極探索。例如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向幼兒展示用磁鐵和不同小物件接觸后的現象,并提問:“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磁鐵可以吸住一些東西,但卻不能吸住其它東西呢?”隨后,教師將幼兒分為三人一組,并向每個組發放了磁鐵等道具。磁鐵可以吸住東西的這個現象令幼兒十分感興趣,他們紛紛用手中的磁鐵去和不同小物件接觸,希望可以將這些小物件吸住。教師繼續提問:“你們發現磁鐵能夠吸住哪些東西了嗎?”幼兒聽到提問后,開始觀察哪些物體可以被磁鐵吸住,并將這些物體挑了出來,包括鑰匙、文具盒、玩具汽車小馬達等。教師繼續提問:“小朋友們發現磁鐵能夠吸住的東西有什么共同特點嗎?”每組幼兒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并最終得到答案:“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都是鐵做的。”
(二)構建輕松和諧的活動環境
輕松和諧的活動環境,會讓幼兒感到足夠放松,從而可以自由玩耍和學習,并在這個過程中自由思考和想象。例如在開展通過叫聲識動物的游戲時,教師可以先在教室周圍貼一些與動物相關的成語的表達圖片,同時準備一些動物玩具放置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讓幼兒仿佛置身于動物園中并放松心情。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不同動物的叫聲,并引導幼兒弄清楚不同叫聲對應的動物。在幼兒能夠通過叫聲辨識不同的動物后,教師再播放動物叫聲的音頻,讓幼兒依次序跑到對應圖片面前,并觀察圖片的內容。這樣一來,幼兒能夠在極為寬松的活動環境中創新思考。
(三)積極進行開放式提問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進行開放式提問,能夠引導幼兒積極開動腦筋,從而擺脫“是或者不是”這種問題對幼兒思維的限制和約束。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進行開放式提問。例如教師在《杯子真有用》的游戲中進行提問時,以引導性極強的開放式提問引導幼兒進行思考。教師先問:“杯子有什么用途?”幼兒回答說可以裝水、油等東西。然后教師再問:“那么杯子除了做容器來裝東西外,還有什么用途?”聽到這個問題后,幼兒就不再從容器這個角度進行思考,而是從其它角度進行思考,并說杯子可以作為敲打的樂器,可以當作畫圓的工具等。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開展。因此在實際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從激發幼兒探索興趣,構建輕松活動環境及進行開放式提問等方面,有效激發和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從而改善教學活動效率,促使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雪萍.芻議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8(1):64.
[2]趙玥.談談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開放式提問[J].考試周刊,2014(43):192-193
作者:楊永春 單位:古浪縣土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