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閱讀策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訓練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尤其是注意對閱讀策略與元閱讀策略的訓練,讓閱讀教學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有力保障。閱讀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能夠改變學生語文學習成績。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如何促進閱讀與元閱讀策略的融合使用。
【關鍵詞】閱讀興趣;元閱讀;體驗;思維;高中語文
人們認識世界離不開閱讀,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為了提高生活技能,人們需要不斷通過學習提升閱讀能力。高中時期,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閱讀能力,不但可以為學生以后參與社會活動提供有力保障,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一、元閱讀與元認知的概述
元閱讀是指學生的閱讀,需要結合認知,促進閱讀成效的產生。元認知能力,是指學生在對素材進行閱讀過程中,能夠合理調控思維活動,促進思維的良性發展,提高閱讀能力。元閱讀起源于國外,主要是用于學習外語,作為外語學習的重要策略[1]。隨著元閱讀理論的成熟,人們逐漸發現元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的價值,我國的學者將元閱讀策略引入了我國教育領域。元閱讀側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轉變無意識被動閱讀形式,逐漸變成有意識主動閱讀。通過自我意識的控制,逐漸加強閱讀效果,同時,這也是元閱讀教學策略的本質特點。在語文閱讀訓練中加入元認知理論,通過有意識地調節,可以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二、現階段高中語文閱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現階段,高中學生出現了一種明顯的現象,主要表現為閱讀退化,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閱讀退化主要表現為學生在閱讀中占用的時間比重,逐漸呈現下降趨勢,閱讀量不足,很多學生對于閱讀的品位以及興趣逐漸降低,還有部分學生聽到語文閱讀就想避而遠之,存在畏難情緒。加上受到高考的指揮棒影響,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部分教師注重快速傳授知識點。甚至有些教師與高考題型掛鉤,只是講授與高考有關的閱讀知識點,使學生的閱讀興趣不足。
(二)閱讀訓練經常呈現程式化的狀態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訓練時,采取的流程為,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瀏覽,之后分析,然后到課文中分析文章的修辭方式、精美詞句、寫作手法等等,這種方式等于將整篇課文分解,有時候上完整堂課,很多學生感覺就是在分析文章的句子,而對于整篇文章內容,感覺云里霧里。換句話說,高中語文教師只是讓學生簡單瀏覽語文教材之后,就開始對文本進行分解式講解,通過分段落、主題、寫作背景以及內容進行講解,對于整篇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缺乏個性化指導。學生接受起來也是屬于被動的,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導致閱讀訓練成為一種過眼過嘴不過心的教學活動。采用此種程式化的教學方式,雖然表面看起來在開展閱讀教學,實際上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能將這種常規的閱讀訓練加上元閱讀策略,可以有效改善這種狀態。
三、改善高中語文閱讀訓練措施
(一)開展閱讀策略訓練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行為的積極性。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通過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對閱讀提起興趣。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教師可做出恰當指導,讓學生根據閱讀興趣,嘗試各種閱讀方式,一定要尋找與自己興趣點契合的閱讀方法,控制閱讀時間。比如,開展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可選擇高聲朗讀、速讀、略讀,抑或默默誦讀、精讀。教師可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閱讀模式進行選擇,之后適當掌握如何有效控制閱讀量與閱讀時間。在選擇閱讀方式時,很多學生喜歡選擇速讀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縮短閱讀時間,但是也存在閱讀缺陷,比如對文章的情節掌握不夠詳細。這時候教師可以做出科學的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的重點描述段落開展重點閱讀,克服速讀方式帶來的弊端,同時還可以有效彌補閱讀缺陷。還有一部分學生會選擇高聲朗讀,高聲朗讀容易對其他學生造成干擾,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將聲音內化,也就是在心中通過默念保持高聲朗讀的狀態,最好是不要通過發出聲音進行閱讀,以免干擾同學的閱讀思路。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逐漸形成閱讀技巧,能夠促進閱讀效果的提升。
2.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想要確保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要讓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要根據閱讀素材,選取適合的閱讀方式,明白應該使用多長的閱讀時間,達到什么目的,所有這些要通過事先做計劃的方式明確。要讓學生從客觀的角度評價閱讀理解能力,并以自身的認知水平作為基礎,逐步促進閱讀任務的完成。在閱讀計劃中,學生需要根據閱讀素材的長短,制定短期目標或者長期目標,或者通過分類制定的方式,有效指引閱讀。
(二)開展元閱讀策略訓練
1.結合閱讀文本,讓學生充分感受元認知。開展元閱讀訓練,高中語文教師要側重訓練學生熟知元認知理論,讓學生通過元認知,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思維方式。讓學生明白,元閱讀就是通過在閱讀過程中的不同思維方式,結合對自己思維的有效調控,讓閱讀思維保持清醒,進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在對元閱讀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指導,讓學生根據文章的標題,對文章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行思考,如果讀過作者的文章,還可以結合作者的寫作手法,詳細了解文章的側重點[2]。之后,通過對整篇文章的通讀,想一下對這篇文章的閱讀過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提出問題,教師可給予及時解答。此種思維活動,能夠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有效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活動。根據元認知的內涵以及元閱讀策略,學生通過對閱讀能力的積極訓練,有效促進元認知程度的提高。
2.結合自我提問,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促進元閱讀訓練,高中語文教師可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結合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提問訓練,通過不斷思考和閱讀反思,逐漸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高中語文教師在對閱讀素材進行講解時,可適當傳輸思維過程,但是不能完全指導學生的閱讀思路,這樣容易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要基于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培養,通過讓學生思考和提問,逐漸掌握閱讀技巧[3]。首先,在閱讀之前,學生要結合適當的自我提問,根據要閱讀的文章做出設想:想要根據什么樣的閱讀目標開展閱讀;理解文章時,應該采取什么樣的閱讀策略;如何預測作者的寫作思路。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如何做好閱讀準備的,結合閱讀材料與原有的知識認知,為閱讀活動做好準備。其次,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作者情感的描述方式,如何掌握閱讀材料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怎樣才能將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向著閱讀目標前進,思維活動是否有效;閱讀目標不能達成時,應該采取的閱讀方式有哪些。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自我提問,會不斷反思自己使用的閱讀策略是否恰當,倘若存在不足之處,則需要根據問題,重新逐步對文章開展深度閱讀。最后,在閱讀之后,如果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活動進步,就算是取得了閱讀的成效。如果自身思維活動仍然存在原地踏步的現象,表明還存在一些閱讀障礙,學生要思考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是否走入了誤區,應該如何改正,在今后的閱讀中避免此類錯誤的出現。另外還要思考是否正確使用了與自己相符的閱讀策略,等等。通過在閱讀前、中、后諸多問題的提出,能夠促進學生在閱讀訓練中的思維進步,通過這些思維活動,讓學生學會總結歸納,通過不斷的反思與思考,靈活運用閱讀策略,進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元認知能力。
3.從宏觀的角度,促進學生的閱讀體驗。教師開展元閱讀訓練,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一個環節,就是要讓學生具備豐富的閱讀體驗。具備閱讀體驗是學生實施元閱讀計劃以及實現閱讀評價的綜合感覺,可以說是整體閱讀活動中的一種情感體驗,包括理解作者情感的喜悅之情、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感覺,有成功,有失敗。閱讀體驗側重對元閱讀訓練的宏觀把控,是對元閱讀過程的一種升華式體驗,學生在獲得閱讀體驗之后,逐漸會將閱讀轉換成思維活動,進而逐漸增強閱讀的把控能力,提升閱讀實效[4]。
4.通過書寫閱讀后記,促進學生閱讀反思。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有想法和見解,可以通過書寫閱讀后記,促進閱讀反思,讓元閱讀訓練發揮實效。高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閱讀后記書寫的重要價值,督促學生養成寫閱讀后記的習慣。實際上,書寫閱讀后記是對高中學生閱讀過程的一種回憶,通過總結性語言進行歸納,學生在撰寫閱讀后記的過程中,會對自己已經閱讀的素材逐步回顧,會產生一系列思維活動。結合心理反應,反思閱讀過程中成功與不足之處。從長遠意義講,撰寫閱讀后記還能促進學生不斷晉升思維認知,讓思維保持高級水平,逐漸提高閱讀能力。綜上所述,元閱讀作為在閱讀過程中的不同思維方式,學生需要有效地調控自己的思維,讓閱讀思維保持清醒,促進思維轉換。高中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閱讀訓練,采取閱讀與元閱讀結合訓練的方式,不斷提升語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王亞玲.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2020,17(22).
[2]李玉霞.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學語文,2019(09).
[3]桑金宏.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策略和元閱讀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20(11).
[4]程素萍.語文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閱讀教學中語言訓練策略研究[J].閱讀與寫作,2019(14).
作者:鄧郁湖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