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圖書館是重要的信息資源集散地,在我國文化建設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紹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的推廣內涵和推廣要素,提出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完成數字資源平臺建設、閱讀需求分析、構建數字閱讀指導體系、實現分層式推廣和形成多元化推廣路徑等相關推廣建議,在此基礎上探究了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發展趨勢,旨在全面優化我國閱讀環境,在大數據背景下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借閱服務和多元化閱讀體驗。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閱讀需求;服務體系
引言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同時也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有力政策建設的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系統,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人民群眾和文化系統的接觸面。基于此,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的推廣,有助于實現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切實提高知識衍生速度。
一、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內涵
國家統計局資料表明,2013年~2018年,我國縣級公共圖書館機構數量分別為1632個、1630個、1988個、1596個、1580個、1580個;縣級圖書館從業人員數量分別為15559人、15397人、15359人、15176人、15008人、14868人;縣級圖書館總藏書量分別為13735.0萬冊、14527.0萬冊、23027.0萬冊、16200.0萬冊、17363.0萬冊和18666.0萬冊,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數字化建設是基層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以此為基礎,實現基層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能夠有效契合大數據環境下的數字化閱讀發展趨勢,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由認知發展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自主學習理論可知,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在閱讀傾向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而基層圖書館的數字化閱讀體系可有效識別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閱讀特征和閱讀需求,繼而通過個性化數字化閱讀資源的傳輸,使得我國各年齡段人群均能從公共圖書館的書籍資源中獲得精神給養。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種信息技術的交織形成了大數據環境,而大數據環境對人民的數字閱讀素養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基層公共圖書館積極開展數字化閱讀推廣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我國人民的數字閱讀素養進行科學培養,引導其建立正確的閱讀思想和完善的數字化閱讀體系。
二、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要素
國家統計局資料表明,2013年~2018年,我國縣級圖書館累計發放有效借書證分別為360.0萬個、466.0萬個、998.0萬個、740.0萬個、889.0萬個和913.0萬個;2013年~2018年,縣級圖書館流通人次分別為8933.0萬人次、9619.0萬人次、18030.0萬人次、11680.0萬人次、13277.0萬人次、15250.0萬人次。由此可知,我國人民的圖書閱讀需求具有明顯上升趨勢,基層公共圖書館構建的數字化閱讀模式區別于傳統閱讀模式,要想實現新型閱讀模式的有效推廣,必須掌握相關推廣要素,以下對其進行介紹:第一,推廣平臺。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建設中形成了完善的數字化資源體系,要想切實拉近數字化圖書資源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應構建安全便捷的圖書資源傳輸路徑,而推廣平臺的建設可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書籍推薦,利用優良的互動性與讀者進行跨越空間和時間的交流,有助于提升讀者對數字化閱讀資源的閱讀體驗。第二,推廣人員。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閱讀推廣是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特征的,因此,應致力于構建數字閱讀推廣人才隊伍,隊伍中的推廣人員應具備優良的職業素養和推廣能力,能夠有效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完成與讀者的交流和溝通,通過大數據分析讀者的閱讀需求,使讀者具有更加優良的閱讀體驗。第三,推廣內容。基層公共圖書館具有較為豐富的館藏資源,在數字化閱讀推廣中需要推廣具有較高針對性的數字資源,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三、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策略
1.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3年~2017年,我國縣級圖書館書刊文獻外借人次分別為4734.0萬人次、4962.0萬人次、8542.0萬人次、5499.0萬人次、5872.0萬人次、6525.0萬人次;2013年~2017年,縣級圖書館舉辦展覽次數分別5795次、6316次、9229次、7731次、9816次和11613次。大數據環境下,圖書資源推廣具有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可通過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加強數字化閱讀推廣效果。在構建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應開展我國國民閱讀調查及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現狀分析,掌握各媒介綜合閱讀現狀、紙質化閱讀方式的閱讀現狀和數字化閱讀方式的閱讀現狀,識別數字化閱讀對讀者閱讀行為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體系主要由系統登錄模塊、用戶管理模塊、圖書期刊借閱管理模塊構成,包含豐富的網絡圖書館資源和特色學習平臺,基層圖書館可以在數字化服務體系中增設線上文化閱讀活動,增加閱讀指導,建立反饋評價機制,不斷引進優質的閱讀資源,向讀者推送滿足其心理需求的閱讀內容,有效凈化數字閱讀環境。
2.完成數字資源平臺建設要想充分發揮基層圖書館數字化閱讀體系的文化建設優勢,激發讀者的閱讀動力,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應致力于完成數字資源平臺建設,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首先,在數字資源平臺建設中應積極開展調查分析,掌握圖書館現有數字圖書資源的建設現狀,充分分析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水平讀者的數字化閱讀需求。其次,數字資源平臺應與數字化服務體系建立信息連接,可將平臺建設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社區數字圖書館、農村數字圖書館和流動圖書館,形成具有較高針對性的資源推送機制,切實改善數字資源閱讀環境,實現無障礙閱讀,打破傳統閱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再次,通過積極開展基層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調查,明確了基層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制約因素,主要包括讀者長期以來建立的傳統資本閱讀習慣、基層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程度不足、圖書館館員服務質量有待提高、讀者對數字閱讀費用接受能力過低、讀者個人閱讀素養不足。以制約因素為基礎,在數字資源平臺建設中應致力于提供豐富的數字資源,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設備投入力度,通過自建數據庫,實現基層圖書館館藏資源特色化,降低讀者的消費壓力。最后,可積極融合相關現代化信息技術,如數據挖掘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等,發揮先進技術的數據整合優勢,通過分析讀者反饋,掌握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提高數字資源平臺的人性化水平,擴大數字圖書資源的推廣范圍。
3.閱讀需求分析公開資料表明,2012年~2019年,網絡文學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24.6億元、34.2億元、43.7億元、25.9億元、96.6億元、127.6億元、153.5億元和180.5億元,預計2020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將達到206.3億元。2013年~2019年,網絡文學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39%、27.8%、50.8%、46.6%、32.1%、20.3%和17.6%,還有相關資料表明,2012年~2019年,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分別為2.3億人、2.7億人、2.9億人、3.0億人、3.3億人、3.8億人、4.3億人和4.7億人,預計2020年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將達到5.1億人。由此可知,數字閱讀已在我國具有堅實基礎,為促進縣級公共圖書館構建更為完善的用戶支撐體系,應在推廣數字圖書資源的過程中完成讀者閱讀需求分析。筆者圍繞縣級圖書館數字資源推廣開展了在線閱讀用戶調查,調查結果表明,2019年在線閱讀用戶的男女性別分布比例分別為55.1%和44.9%,男性在線閱讀用戶分布占比略高于女性在線閱讀用戶分布占比,但二者差距較小。為明確圖書館數字閱讀資源的閱讀群體年齡特征,針對在線用戶年齡分布開展了實際調查,調查結果表明,2019年在線閱讀用戶年齡40歲以上、25歲以下、25~30歲、31~35歲和36~40歲的用戶年齡分布比例分別為3.6%、37.4%、22.9%、26.0%和10.1%。由此可知,25歲以下、25~30歲和31~35歲年齡段的用戶對數字閱讀資源的接受度較高。基于此,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數字閱讀資源推廣中除了要針對25歲以下、25~30歲和31~35歲讀者進行需求性資源推薦以外,還應針對40歲以上和36~40歲的在線閱讀讀者推薦興趣性閱讀內容,擴大基層圖書館數字資源的讀者覆蓋面。
4.構建數字閱讀指導體系公開資料表明,2019年數字閱讀用戶的在線閱讀媒介主要包括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和電腦,而數字閱讀用戶利用這些閱讀媒介閱讀一小時以上的占比分別為69.7%、32.9%、44.5%和36.6%,2019年有76.1%的成年國民通過手機進行數字資源閱讀。由此可知,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數字資源推廣上已具有堅實的設施基礎。考慮到基層圖書館面向的讀者群體具有較高的多樣性特征,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讀者具有明顯的閱讀傾向差異和閱讀素養差異,應構建數字閱讀指導體系,引導讀者完成數字化閱讀體系架構,形成優良的數字資源閱讀習慣。例如,基層公共圖書館可針對未成年人群體進行特征調查,掌握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認知特征,繼而通過開展問卷調查和數據研究,明確未成年人數字化閱讀的傾向指標,根據數據基本分析和關聯分析結果,探究未成年人數字化閱讀的表現傾向,包括未成年人對數字化閱讀的了解程度、數字化閱讀在學習中的所占比重、數字化閱讀方式和數字化閱讀態度,在數字閱讀指導體系中,有效引導未成年人掌握數字化閱讀方法,適應數字化閱讀環境,形成優良的數字化閱讀習慣,能夠從數字化閱讀資源中汲取精神給養和心理支撐。另外,針對未成年人的數字閱讀指導體系還應進行數字資源類別的區分,如,可根據不同科目設定不同的數字化閱讀指導機制,打消未成年人對數字化閱讀的排斥心理,指導未成年人對數字化信息的真假和實際價值進行分辨,同時,還應避免未成年人對數字化閱讀產生依賴性,注重引導未成年人建立優良的數字化閱讀素養。
5.實現分層式推廣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可結合現代社會閱讀的特征,打開全民閱讀之路。目前,我國各基層圖書館致力于優化數字化閱讀體系,加強人們對數字化閱讀資源的認識,積極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推廣活動,以新奇的推廣形式將讀者吸引到數字化閱讀中來,便捷的閱讀工具、多元化的閱讀形式和個性化的閱讀服務是基層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的推廣基礎。為進一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基層圖書館應實現分層式推廣,形成全民閱讀環境。例如,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與時俱進的閱讀技術為讀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閱讀路徑,圖書館可根據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讀者與讀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及讀者和平臺之間的相互適應,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加強對數字閱讀資源的管理,使讀者能夠在數字閱讀平臺上具有更多的閱讀選擇項目,進一步擴大閱讀的信息量和閱讀的覆蓋面。另外,在分層式推廣理念的支持下,基層公共圖書館還可結合數字化閱讀的現狀,分析數字化閱讀對全民閱讀深入發展的限制,主要為讀者進入門檻高、內容準入門檻低、深入閱讀難度大等,通過增設和優化公益性數字化閱讀平臺,為讀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數字化閱讀資源。
6.形成多元化推廣路徑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基層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分別為16.2萬億元、18.6萬億元、22.6萬億元、27.2萬億元、31.3萬億元和35.9萬億元;2013年~2019年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接觸率分別為50.1%、58.1%、64.0%、68.2%、73.0%、76.2%和79.3%。由此可知,基層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和數字資源推廣是其當前的重點工作,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文化體系建設,基層圖書館應形成多元化推廣路徑,積極創新推廣方式。例如,可建立全面性的閱讀推廣團隊,構建基層圖書館的文化品牌效應,設立新型讀者協會。就建立全面性的閱讀推廣團隊而言,基層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致力于提高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引導其建立以讀者為核心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從讀者角度出發,進一步分析讀者對數字閱讀資源的應用需求,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探索全新的數字閱讀推廣之路;就基層圖書館的文化品牌效應建設而言,各地區相關基層公共圖書館應舉辦聯合推廣活動,以政府指導為核心,成立專門的推廣部門,在數字資源推廣中融入地域特色,提高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閱讀興趣;新型讀者協會的建設可有效擴大讀者與數字化閱讀資源的接觸面,新型讀者協會以發揮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功能為主要的推廣驅動力,可實現讀者協會人員的思想交流,借助相關微信群、QQ群實現優質閱讀資源共享,搭建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線上閱讀交流平臺。
四、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發展趨勢
在“互聯網+”背景下,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呈現了明顯的多樣化特征,為切實發揮基層圖書館的文化建設能力,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在數字化閱讀發展中有效融合現代化發展理念和先進信息技術,實現數字閱讀資源的全面統籌和針對性推薦。同時,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數字閱讀體系建設中還應致力于引導讀者形成優良的數字閱讀習慣,培養讀者的數字閱讀素養,通過改善基層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境,組織開展具有多樣性內容的線上主題閱讀活動以及名家講座和閱讀競賽,全面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讀者能夠在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體系的支撐下實現深度閱讀和持續閱讀,形成優良的全民閱讀氛圍,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結論總而言之,基層圖書館在我國文化建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相關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閱讀體系日漸完善,能夠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數字化閱讀素養。在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推廣中應切實掌握推廣內涵和推廣要素,構建數字化服務體系、完成數字資源平臺建設、開展閱讀需求分析、構建數字閱讀指導體系、實現分層式推廣、形成多元化推廣路徑,進一步拉近人民群眾和文化環境的距離。
參考文獻:
[1]吳婧.公共圖書館在線注冊服務研究——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0
[2]王銳.“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研究——以國家數字圖書館為例[J].出版廣角,2020
[3]鐘升.大連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
[4]阿熱依古麗.新疆高校圖書館少數民族語言文獻數字化共建共享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8
[5]李曉楠.2007—2017年大陸地區公共圖書館漢文古籍數字化情況調研[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8
作者:莊小清 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李成智公眾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