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深基坑支護優化設計監測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深基坑支護優化設計監測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深基坑支護優化設計監測

    關鍵詞:深基坑;優化設計;監測 

    1工程概況

    擬建工程為一棟26層商辦樓,帶兩層地下室。地下室基坑形狀近矩形45.80m×48.30m,其北側深9.40m,南側深10.20m。基坑東、南及西側距離紅線較近。其東側和南側為一層廠房。西側為已建的18層住宅樓及地下室,最近距離約13m。

    2工程地質情況

    本場地地層主要由新近堆積的填土(Q4ml)、第四系上更新統(Q3pl+al)沖洪積成因的粘土、粉質粘土等組成。場地各土層的組成及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本場地中地下水主要為賦存于①層雜填土中。地下水水量、水位的變化幅度受天氣影響明顯,在豐水期地下水位較高,最高可達地表,水量中等;枯水期水位較低,部分地段無地下水,水量貧乏;最大變化幅度約1.5m。

    3支護設計

    3.1支護型式選擇

    由于該基坑不具備放坡條件,不能采用土釘墻支護;且地方政策不允許支護結構出紅線,錨桿在本基坑支護中不能使用。本基坑平面尺寸較小,形狀接近于正方形,因此采用灌注樁加水平斜支撐是較為合理的支護型式(見圖1)。支護樁采用旋挖樁,⌀900@1800,嵌固段長度大于8m。

    3.2優化設計

    在初步設計時采用兩道水平斜支撐(見圖2)。經計算,坡頂最大水平位移約為12.7mm。該方案安全性較高,但對施工影響較大,工程造價較高,施工周期較長。最終施工圖改為一道水平斜支撐。開始時水平斜支撐布置在-2.5m處,并且布置一道腰梁,后為了控制樁頂水平位移,把水平斜支撐上移布置到了冠梁處(見圖3)。經計算其坡頂最大水平位移約為18.4mm。最終方案更加簡單,對施工影響相對較小,降低了工程造價,極大地縮短施工周期,但坡頂位移相對較大。為保證支護結構的可靠性,在場地允許的南側、西側和北側增加了拉錨樁,作為冗余設計。同時要求在底板澆筑時,將筏板與支護之間的空隙用同標號混凝土一起澆筑,即相當于在底板處形成一個支點,可有效控制支護體系變形。

    4監測分析

    4.1監測方案

    為了驗證支護結構設計和施工質量,本基坑監測布置了坡頂水平和豎向位移監測、深層水平位移監測、支撐內力監測、立柱沉降監測以及周邊建筑物豎向沉降監測。布置坡頂水平和豎向位移監測點11個,深層水平位移監測點5個,支撐內力監測點11個,立柱沉降監測點2個,周邊建筑物豎向沉降監測9個。

    4.2水平與豎向位移

    冠梁頂部的水平與豎向位移值均較小,其中冠梁頂部的水平最大水平位移為16mm,最大豎向位移為3.3mm。均比理論計算的樁頂位移量要小。

    4.3深層水平位移

    CX3、CX4樁深層水平位移曲線見圖4、圖5。當開始挖土時,樁頂位移逐漸增大,并沿深度方向呈近似線性關系。基坑開挖接近底部時,樁頂反方向小幅位移,樁頂以下5.0~6.0m位置的位移量增大,位移曲線近似弓形。其中CX4最大位移為20.17mm,最大側位移約為基坑深度的0.2%。換撐之后,樁頂約束消失,樁頂位移明顯增大。南側CX3點換撐位置以上位移相對平緩,樁頂位移量達24.26mm;西側CX4點換撐位置以上位移急劇增大,樁頂位移量達42.97mm。造成樁頂位移不同的原因,是由于西側中間距離紅線較近,無法施工拉錨樁,而南側中部施工了3根拉錨樁。監測結果表明必要的冗余設計,可有效地減小坑頂位移,增加結構的穩定性。

    4.4軸力

    支撐梁內力變化曲線見圖6。從曲線中可發現,隨著基坑開挖深度的增加,支撐梁內力逐漸增大。實測最大內力8496.10kN,最小4105.70kN,均在支撐梁承載能力設計值范圍內。采用啟明星軟件計算的最大內力3047.9kN,最小2251.6kN。實測支撐梁內力比理論計算的軸力要大1.57~3.14倍。

    4.5周邊建筑豎向位移

    本基坑西側已建的18層住宅樓及地下室,其底板標高與本基坑開挖深度標高基本一致,未布設監測點。緊鄰基坑的圍墻豎向位移量較小,至換撐時,最大沉降量僅為9.10mm。

    5結論

    在深基坑支護設計時,當周邊環境簡單,可以適當允許支護結構發生較大變形,從而對內支撐進行優化設計,如減少內支撐道數、調整內支撐的豎向位置、增加拉錨樁等冗余設計。通過施工過程的監測分析,本基坑頂部水平與豎向位移、深層水平位移量均未超過預警值,緊鄰基坑的圍墻豎向變形量也較小,與最初設計值基本一致,滿足了施工的要求。優化后的設計方案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縮短施工周期。拆換撐后,支護體系會發生較大變形,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如設計時增加冗余設計、施工中做好應急處置措施等。

    參考文獻:

    [1]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S].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3]周香蓮,王建華.北侖電廠循環水泵房基坑監測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6,28(增刊):1802-1805.

    [4]龔曉南,楊仲軒.巖土工程變形控制設計理論與實踐[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作者:鄧祖保 季鄭杰 孫麗 單位:安徽工程勘察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影视|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91香蕉视频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国产成人一级片|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欧美成人777|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