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優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重新審視和優化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工作,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助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政預算資金績效
一、當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無論是當級政府還是財政部門本身對單位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沒有轉變思維方式,主觀上不夠重視,實踐工作不夠積極主動,比如很多部門還不了解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職能作用,對項目建設實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與評價的意義認識不夠;其次是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監督存在抵抗情緒,認為財政部門只管撥款,項目績效管理和評價與財政部門無關,也不想被干預,導致在實際中存在對預算管理部門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的情況,這種思維已對當前推進縣級預算績效管理與評價工作產生較大阻力。
(二)預算編制指標不夠細化在績效評價指標中,形式主義依然較為突出,對于績效評價缺乏具體的評判細則,喜歡定性指標等相對容易完成的指標,而對于需要有數據做支撐的定量指標往往忽視,缺乏具體而實際數據做支撐。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與評價實際上是對數字的管理,如果沒有相應的具體的實質性的數據作支撐,就不能客觀地反映項目績效情況,形成的預算績效評價報告也更顯空洞和泛泛而談。在大數據時代,大量零散、破碎的信息都能通過整合分析,起到數據說話的作用,此外,有些部門對指標指數還具有偏見性,只片面追求某些指標,如偏愛能表現自身工作能力的業績指標,對于能給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外溢性的非業績指標往往視而不見,偏愛選短期易見的指標,而忽視長期指標,忽視政策所能帶來的長期外溢效果,因此,評價指標不夠細致,也影響了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發揮。
二、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的優化建議
(一)重視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工作,轉變工作態度政府或財政部門要注重開展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工作意義的講解說明,提高各部門對該工作的認識和支持,加強管理理念的引導和培訓,通過加強培訓和業務指導,不斷鞏固、強化部門單位的主體責任意識,促進部門主動作為,而不是被動適應或消極作為。
(二)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給財務工作從繁重重復細致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提供了便利,通過更新和優化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提高財務工作科學化和高效化,通過及時、準確、完整地收集和提供相關財政信息,提高深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服務水平,也能為更多的財政決策提供更加全面和準確的信息支持。
(三)提升部門協助和整合能力首先要構建多部門聯動機制,績效管理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需要本級各個部門形成思想共識和行動支持,多部門聯動機制有利于從整體促進縣級財政預算管理績效評價工作,尤其是在項目支出的預算資金管理方面,積極協調各相關部門、單位之間的緊密配合,在實施機制和制度上不斷規范部門單位工作職責,明確各部門工作任務,促進部門單位加強相應業務工作的配合協調,并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的制約機制,合力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工作深入推進。其次,要提高財政人員的整合能力,結合政府歷年的財政收支情況,以及影響財政變化的影響因素、變化項,進行差異比較、分析,為來年的財政預算做準備和調整,不斷提高預算的到位率,不斷提高財政預算帶來的增益率;同時要完善項目支出縣級項目庫管理,對各項目進行庫存管理,做到了然于胸,不斷完善和強化項目的監督和制約力度,逐步建立中長期財政規劃,避免短視化,探索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細化和規范跨年度項目,明確項目實施的時限要求。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監督,積極構建和發展重點民生項目,如精準扶貧,美麗鄉村計劃、三產融合發展等,深入推進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為各級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財政支持和導向作用。
三、結束語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快速變化的經濟形式,財政部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主動變化,通過制度和工作方式的優化轉變,提高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的作用,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徐紅云.財政局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優化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No.192(18):85+87.
作者:岳艷軍 單位:濰坊市奎文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