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探究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對學生滲透美育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進行美的體驗和感受,對學生進行美的陶冶,從而培養學生美的情操。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展示圖畫,播放漢字創造和演變過程,感受漢字之美。在古詩教學中,通過反復誦讀古詩,動筆畫畫,想象畫面等策略滲透美育教育。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和課文插圖,通過默讀,批注,分析感悟,品讀好詞好句,領悟語言美等策略滲透美育。在口語交際課中,通過創設良好的交際情境,主要通過教師的談話描述,借助多媒體,模擬表演等策略營造交際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體驗人與人交際中的情感美,能夠更直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作文教學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用美的眼光去選材,培養學生去挖掘美的主題,培養學生用恰當而美好的語言去表達,用美麗工整的漢字去書寫,滲透美育教育。

    關鍵詞:語文課堂;美育教育;審美品質;審美能力

    德國詩人和“真善美巨人”席勒提出了美育的意義和美育的必要性,他主張通過美育來培養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滲透美育教育,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品質的培養。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語文教材這個載體,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道德情操,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

    一、識字教學

    通過圖畫和展示漢字的創作和演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漢字形體之美,變化之美。從而喜歡學習漢字,熱愛漢字。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幅畫。在上課時,主要通過出示圖片,講漢字故事,以及觀看漢字的演變過程來滲透美育。例如,教學“家”這個字時,出示圖片(見圖1),然后講道:古時候,屋子里面養豬才算是家,豕就是豬的意思,上面的房子就演變成現在的寶字蓋。教學“安”字講道:屈膝而跪的就是女子,這就是“女”字。女子坐在房內為平靜、穩定,所以,安本義就是安定平靜的意思。教學“子”字時,講道:“子”的形體就像包在襁褓中的嬰兒(見圖2)。教學“好”字時講道:一個女子和一個孩子就是好,所以,“好”指的是貌美。教學“月”字時,出示“月”字演變過程(見圖3),把月字七種字體的演變過程播放給學生看。

    二、古詩教學

    感受古人眼中的色彩美,對偶句的對稱美,詩歌的韻律美。主要采用了師范讀,生練習讀,讓學生找對偶詞句,找有色彩的事物,想象畫面,動筆畫一畫等策略,滲透美育教育。例如教學古詩《絕句》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的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教師先范讀,讓學生模仿教師的語氣和感情來讀,讀出韻味來,讓學生感受朗朗上口的古詩的韻律美。然后讓學生找一找對偶的詞句,例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這樣學生就感受到了古詩中對偶句的對稱美。另外,讓學生找一找古詩中有顏色的事物都是什么顏色,如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的顏色,黃白綠藍的顏色的飽滿和豐富一下子就呈現在我們面前,學生感受到了古詩中的色彩美(見圖4)。最后讓學生動筆畫一畫古詩中的色彩明麗的事物,學生進而又去創造美的圖畫。再例如,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這首古詩時,“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箸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讓學生抓住詩中顏色豐富明麗的事物,白鷺,桃花,鱖魚,箬笠,蓑衣,白色、粉色、黑色、青色、綠色這些色調非常鮮明,就像是一幅悠然淡遠的油畫(見圖5)。最后讓學生畫一畫古詩所描繪的意境。這樣在古詩教學中,處處滲透著美育,陶冶了學生的性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審美才會創造美。

    三、閱讀教學

    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和課文插圖,讓學生感知自然風景中的美,感受大好河山壯麗美、激發學生不僅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培養見天地見世界的濃厚興趣。主要通過范讀,學生練習讀,品詞析句,鼓勵學生閉眼想象畫面,動筆畫一畫等方法和策略,逐漸滲透美育教育。例如,在學習《白鷺》這篇課文時,其中一段這樣描述“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田埂變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仿佛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教學這段時,先示范讀,接著讓學生反復練習讀,然后啟發學生思考,“你認為哪些詞句寫出了白鷺之美?”通過品詞析句,感受作者語言所描繪的美。在這幅場景中,白鷺之美用擬人的寫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一個“釣”字用得極其形象傳神,使白鷺捕食時的悠然自得與清水田的寧靜澄澈渾然一體。作者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和諧自然,韻味十足。接著指名讀,讓其他學生閉眼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最后引導學生看插圖,仔細觀察白鷺“釣”魚的那種意境。當一幅水墨白鷺圖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時候,無不驚嘆藝術美的魅力。在教學《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時,其中一段文字這樣描述:“鄉下人家,雖然住著小小的房屋,但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的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這段文字畫面感很強,寫門前的瓜架上瓜的品種和瓜、藤、葉的顏色,描繪出“瓜藤攀架圖”。首先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段文字,接著品詞析句,啟發學生思考,這幅瓜架圖美在哪里?然后根據文字的描繪,閉眼想象畫面內容。最后,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動筆畫一畫這幅“瓜藤攀架圖”,這樣鄉村生活的那種恬靜美和鄉間畫卷就深深地印刻在了學生的腦海里。抓住課文中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和環境描寫等寫法,塑造人物的英雄形象。從這些關鍵語句上,讓學生感受人性美的光輝,不僅是去欣賞美,去敬佩人物的優秀品質,而是潛移默化受到優秀品質的熏陶。筆者主要通過默讀,批注,分析感悟,品讀好詞好句,領悟語言美等策略滲透美育。例如,在教學《“諾曼底號”遇險記》這篇課文時,主要讓學生默讀課文,動筆畫出描寫哈爾威船長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寫出批注。學生找到這樣的語句:“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官員斷后,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這些語言描寫,突出了船長的鎮定自若和臨危不慌。“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哈爾威船長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霧氣,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學生通過這些動作和神態的描寫,進一步感受到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這些崇高的品質、人性美的光輝照耀著學生。“霧越來越濃了”“陰慘慘的霧氣”等環境,一方面渲染了災難的氣氛,另一方面用沉郁的夜色烘托出哈爾威船長黑色雕像一般的高大形象。他忠于職守和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也影響著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小英雄雨來》一課開頭用很大篇幅描寫蘆花村的美麗,“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條還鄉河,河里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十二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還鄉河景色的語句。接著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景色描寫的好處。然后引導學生去感受雨來家鄉的美,體會雨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從而理解他勇敢地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在敵人的誘騙、威脅、毒打面前不屈服的英雄行為。這樣把景物環境的描寫和小英雄雨來的行為聯系起來,就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是美麗的家鄉、偉大的祖國培養了雨來高尚的民族氣節和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對學生滲透了雨來的品質美和人性美,引導學生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心靈和高尚的品德,學生不僅要認識自然的美,更要學生認識社會的美。

    四、口語交際課

    通過創設良好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參與口語交際的互動中感受美。主要通過教師的談話描述,借助多媒體,模擬表演等策略營造交際情境。創設了交際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體驗人與人交際中的情感美,能夠更直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一)教師的談話描述創設交際情境,吸引學生。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美的語言來描述情境,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疑問、興奮等情緒,讓口語交際課對學生產生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引發學生想象的導火索,迅速將學生帶入交際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下冊教材口語交際課《轉述》這樣描述:“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候需要把一些事情轉述給別人。這種把事情轉告給別人聽,可以叫捎口信、傳話,也可以叫轉述。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轉述。”這樣引出“轉述”話題,把學生帶入到轉述的情境,激發學生表達交際的欲望,為新授課做鋪墊。在教學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時:“同學們,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班有班規。班級公約就是同學們共同制定,認可的規則。如果我們班級有班級公約,就可以為我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我們的班集體更加團結友愛。同學們,你們想制定班級公約嗎?今天你們是主人,你們想怎么為自己的班級制作班級公約呢?”教師的談話力求口語化,力求語言準確流暢,和諧悅耳,生動幽默,親切動人,從而激發學生進行積極的審美注意和審美思維,在美的情境中獲得口語交際的知識和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等創設交際情境也很重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合理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情感,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效果。課堂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文字、圖片、音樂等拓展課本中的口語內容,營造“新鮮”的交際氛圍。例如,在教學部編版教材四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講民間故事》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古典雅致的音樂,展示出幾個生動民間故事的圖片,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出良好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交流,這樣就將課堂與學生的實際聯系起來,突破了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可以適當運用模擬表演,創設交際情境。表演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方法,它是口語課堂上最常用的一種創設交際情境的方式。例如,在教學部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安慰》時,讓學生自主設計安慰話題:小麗的家要搬到另一個城市了,她不想離開自己的好朋友。你怎么去安慰她呢?并要求他們在表演時,語氣、語調、表情、動作等都要像模像樣,合情合理。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從日常生活中選取內容進行表演,充分展示個性,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輕松愉快的交際環境,讓學生養成文明交際的習慣,提高語言修養。

    五、作文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作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找到作文教學和美育教育的契合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美學水平,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策略如下:培養學生用美的眼光去選材,挖掘美的主題,用恰當的美好的語言去表達,訓練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以審美的視角指導學生認識生活,并從生活中發現美,力求選材美。文章的材料就像一座建筑的外觀,材料之美極易引起人們心靈的觸動。在教學部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習作《生活萬花筒》時,要求選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來寫,按照一定的順序把這件事情寫清楚。選擇什么樣的材料來寫呢?社會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農民的默默耕耘,工人的辛勤勞動,父母的無私奉獻,軍人的堅守崗位……他們都是現代社會主義涌現的值得贊美的人物形象,許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成了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教師在指導學生選擇材料時,要選擇好的素材和角度,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溫暖生動感人。有的學生選擇的材料是嚴寒冬日,商家讓掃雪工人進屋吃午飯休息和提供熱水的事;有的學生選擇的是學校門口的交警在雨中接小學生下車,給小學生打傘,護送進校園的事等。

    (二)培養學生去挖掘美的主題,正能量的人和事,力求立意美。好文章一定要有一個好的立意。在教學部編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漫畫”老師》時,習作要求給一位老師畫漫畫,你會選擇誰呢?是總愛穿裙子、說話像連珠炮的語文老師,還是整天笑嘻嘻走路像一陣風的數學老師,還是上課時“怪招”迭出課后和同學們打成一片的體育老師。讓學生把這些老師畫出來,先想想老師的外貌、性格、愛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點,再選擇一兩件突出其特點的事情來寫。漫畫里的人,特點非常突出,配上獨特的畫風和夸張的情節,讓人覺得可愛又有趣。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抓住老師最有特點的一個方面寫,比如外貌,因為每個人的外貌都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描寫人物的外貌是為了突出中心,寫老師的眼睛有時候溫暖慈愛,有時候又嚴厲凌人。雖然是漫畫,有幽默的成分,但既然寫老師,立意一定是正能量的,要表現出老師的工作負責、知識淵博、兢兢業業、愛生愛校等優秀品質。讓學生去挖掘老師身上默默奉獻、嘔心瀝血工作的閃光點,展現正能量的立意,滲透美育。

    (三)以審美的視角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模仿,并在學習中、模仿中、實踐中創造美。小學生寫作文,模仿課文和例文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時,這個版塊先后選取了三篇課文,老舍的《貓》細致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滿月時的可愛淘氣,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母雞》描寫了母雞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態度變化,塑造了一位雞母親的形象,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豐子愷筆下的《白鵝》描繪了一只高傲的白鵝,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和欣賞之情。三篇課文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從哪些方面介紹動物朋友,要抓住它的哪方面特點來寫。讓學生仿寫作者的語言,仿寫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結構,仿寫作者明貶實褒的寫法,仿寫字里行間表達的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學生仿寫后再進行自己獨特的創造美的體驗。另外,還要仔細觀察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性格品質等特點,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小動物的心理活動,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學生的想象力是創造美的關鍵。

    (四)以審美的視角評改作文,激發學生在創作中收獲美。語言是一門藝術,恰當優美的語言讀起來讓人心曠神怡。作文寫完以后,教師要進一步指導學生斟詞酌句,反復修改潤色和推敲作文,這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修改時,從關注題目美和文章結構美入手,題目力求新穎,文章盡量首尾照應,內容要有詳有略。還要關注語言美,盡量恰當地使用好詞好句,看看是否有病句,標點符號也不要忽略。指導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更能促進思考,使學生體味到寫作的甘苦,并學習到修改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評判美,以美啟真、以美引善。關注字體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字如其人,一篇字跡清晰、干凈整潔的文章會給人干凈清爽的印象。而一篇字跡亂差的文章,會讓人心生不快,不會得高分。一篇同樣的文章,字跡美觀與否能夠使評卷感情分差三分左右。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從而讓學生寫作出“秀色可餐”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作文互評和書寫展示活動,即教師在班級范圍內選擇字跡優秀的文章,并在班級范圍內集中展示出來,從而在營造規范書寫氛圍的同時,起到榜樣示范效應,書寫展示活動模式下,光榮上榜、沒有上榜的學生都會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五)學生在讀書時常記錄好詞好句,常寫日記,勤寫隨筆,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感,捕捉生活中的美。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好詞好句,在摘抄本上做好語言積累,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出口成章的能力。寫摘抄、日記、隨筆是一種極好的鍛煉寫作能力的方法。對寫作而言,這些積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對閱讀中的一文、一句或一詞有所感,隨手記下,或多或少形成習慣,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會有極大的幫助。教師應在培養學生養成寫作習慣方面起重要的引導作用。而習慣的養成就不能只靠僅有的作文課了,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或周記的習慣,在開始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監督,引導學生將生活中有價值的素材記錄下來。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教師還可以每節課都抽出五分鐘,讓學生選讀自己最得意的一篇日記或者一個片段,然后讓全體學生從內容、語言、立意等方面進行討論,這樣既能提高寫作興趣,還可以收到互相交流、共同進步的效果。“大語文”觀念告訴我們,生活處處有語文。新聞、廣告、標語及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事,處處可以作為作文教學中審美的源泉。小學美育教育是與語文課堂密不可分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使學生懂得鑒賞美,學會欣賞美,并在美的體驗中,提升審美力。

    作者:高春宏 單位: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1314成人网|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亚洲伊人成人网| 成人美女黄网站色大色下载|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成人观看天堂在线影片|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成人性色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