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非常重視教育工作,教育事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持續提升。當前,小學語文質量持續提升,教學題材多變,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朗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日練就的,需要學生長時間的堅持才可以有助于此種能力的形成。該文就從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出發,來分析、探究出可以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科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能力;提升策略;培養
朗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是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需要具備的基礎技能,那么教師必須重視此工作的展開。學生朗讀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可以快速地理解文章中的含義,把握文章中的關鍵內容,可以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表達技能,在寫作的時候水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增長。因此,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主動進行研究,改進語文教學的策略,喚醒學生的學習動力,做好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引導工作,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
1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出現的問題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朗讀教學在課堂當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朗讀教學帶給學生的積極影響。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朗讀教學占據的時間還是非常短,教學成效不高,學生的基本能力也沒有增強。當前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當中還具備以下問題。
1.1缺少朗讀時間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的大綱就是缺少對朗讀教學的時間給出詳細的標準,但是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關鍵地位,所以,課堂上應該有一部分的時間用來朗讀。經過實踐教學發現,基本上沒有教師會占用課堂上的時間來要求學生進行朗讀鍛煉。在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學生的課后復習的任務或者是課前預習的任務,課堂當中朗讀時間嚴重不足[1]。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致使學生沒有形成朗讀意識。
1.2朗讀學習方式單一
朗讀教學與語文課堂中的其他內容是一致的,教師需要使用多種豐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朗讀,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在課堂中喚醒學生朗讀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掌握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從根本上提升了語文學習成效。但是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通常將朗讀看作是檢查學生基礎知識的一種方式,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鍛煉。部分教師注重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單將此作為朗讀工具,直接阻礙了朗讀內容的多樣化。除此之外,在朗讀的時候,教師想要教學工作展開得更加順利,只挑選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朗讀[2]。這雖然推進了教學進度,但是卻忽略了其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沒有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會從源頭上遏制其他學生的朗讀興趣。
1.3朗讀評價形式化
在小學朗讀教學中,教師的評價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朗讀熱情。在小學語文課程授課的時候,教師會安排學生進行段式朗讀鍛煉。可是教師在評價學生朗讀水準的時候,形式過于單一,通常會使用“讀得不錯,繼續保持”“讀得不錯”,此類簡單的評語直接打擊了學生的熱情。形式化、模糊,缺乏詳細、認真的評價,沒有達到新課程標準對教師工作的要求。教師沒有根據學生朗讀的聲音、感情給到學生合理的建議以及客觀的評論,學生不知道從哪方面來提升自己朗讀能力,缺乏針對性。形式化的朗讀評價,直接打擊了學生進行朗讀學習的主動性,不利于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2強化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措施
2.1保證朗讀時間,監督學生多朗讀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留夠學生朗讀時間,一節課40min,預留給學生的朗讀時間甚至達不到10min。因此,教師必須提升自身對朗讀教學的認識,意識到朗讀教學的作用。教師理應將傳統的教學方式摒棄,創新教學模式,改變自身的觀念,意識到朗讀教學帶給學生的積極作用,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3]。教師要科學的劃分課堂僅有的40min,依照課本內容的多少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機會開口展示自己,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升國旗》的過程中,進行授課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將之前總結出來的文章中心經過朗讀之后融合在文章中,直接加深了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給學生下發朗讀任務,利用足夠的時間安排學生進行朗讀鍛煉,從源頭上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2.2豐富教學方式
在授課當中,教師不能只使用一種教學模式來傳授知識,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那么教師就需要展開各類豐富的朗讀教學模式,給學生進行授課,不同形式的授課模式會喚醒學生朗讀的興趣,學生便會自身陷入朗讀的樂趣當中,這樣才可以取得高效的教學成效,有助于學生自身朗讀能力的增強。例如,教師可以表演朗讀法展開教學,表演朗讀法的優勢是形象生動,或者是讓學生經過角色扮演融入文章當中,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教學情境當中直接提升學生的朗讀技能[4]。在教授《巨人的花園》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朗讀的時候結合表演,學生在朗讀的時候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踴躍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進一步提高每位學生的朗讀技能。在講授《觀潮》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朗讀鍛煉,學生經過朗讀就會對潮水有一個大概的認識,腦海中會形成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腦海當中的畫面講述出來,在學生描述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或者是圖片呈現出來,打造情境,直接達成了教學效果。
2.3積極引導,改進朗讀評價
教師的合理引導,直接關系到學生朗讀的主動性。教師需要改進自身的評價機制,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出建議,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朗讀熱情。藝術性的朗讀評價,需要教師在評價學生朗讀能力的時候,使用委婉的方式來讓學生知道自身朗讀的不足之處。教師不僅需要使用評價給學生呈現出真實、詳細的朗讀狀態,還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從哪方面改進,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朗讀技能。例如,有的學生在進行朗讀的時候語速過快,教師就需要運用合理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你朗讀的能力非常不錯,說明你在上課的時候有認真地聽講,但是,你的朗讀速度稍快,你可以適當地放慢節奏,等等大家”。此種中肯的評價不僅指出了學生的不足之處,并且還沒有打擊學生的閱讀熱情,有助于學生在課后來提升自己。激勵性的評價,需要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況展開分析,策劃出不同的朗讀評價標準。教師需要觀察每位學生,要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優點,鼓舞學生,并且讓學生發揚自己的優點,使用鼓舞的教學評價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朗讀任務,提升自身的能力。
3結語
總而言之,朗讀能力是每位小學生都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教學工作的要點。教師需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可以有效地學習。當然,朗讀能力的提升不僅是教師的任務,也是需要每位學生的努力的,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配合,才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黨建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8(18):40-41.
[2]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8-79.
[3]施雅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4):65.
[4]楊海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20(8):61,122.
[5]屈雪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36):46-47.
[6]桑小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9):93,95.
[7]李培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科技資訊,2019,17(17):92-93.
[8]王蕾.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8(10):18.
[9]張春惠.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7):136.
[10]李良娟.淺議學生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C版,2013(7):173.
[11]劉雪飛.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31-232.
[12]孫桂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方法淺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8):70-71.
作者:申桃花 單位:臨洮縣辛店鎮泉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