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教材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統編教材;核心素養
引言
在新的教育體系環境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1]。但是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總結語文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反思,變革自身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中,傾向于文本教學,忽略了“圖片和文本”的教學方法。傳統的純文字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加快教學進度,卻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率較低。核心素養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師注重采用“圖文并用”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插入圖片,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加快教學的進度
學生在小學階段,思維能力仍處于開發階段,他們往往很難理解一些抽象句子的含義。如果教師在一個句子的解釋上耗費了太多時間,就會造成時間的浪費,拖慢課堂進度。如果在教學課堂中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用視覺形式展示給學生,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拓其想象空間,還能使學生輕松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提高課堂效率。
(三)開發學生的智力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文化和歷史知識。每位學生的潛力都是無限的,教師要根據每位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開發學生的智力,挖掘學生的潛能,這符合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
二、傳統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問題。這種教學模式缺乏課堂環境和課堂效率,長此以往,學生難免會感到課堂內容枯燥乏味,喪失課堂學習的興趣,這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二)教師缺乏課堂提問
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綜合能力。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一味地追求課堂進度,把重點放在了學生的“聽”和“記”中,忽視了學生的“說”和“悟”,教師大多讓學生進行聽講和記憶,很少讓學生提問,學生尚未透徹理解知識就已經結束了一堂課的學習。如此一來,教師雖然按時完成了課堂內容,卻無法收到明顯的課堂效果。
(三)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目前,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一些教師錯誤地認為語文課就是一門只需要記憶背誦的課程,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將注意力放在了應試教學上,設置的探究課程時間較少。教師雖然能取得良好的考試效果,但是學生的綜合素養卻沒有得到提高,這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增加信息技術的運用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合是核心素養教學最直觀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信息工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教學進程,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也能帶著興趣學習。例如,在小學語文統編版《父親、樹林和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通過視頻音樂渲染課堂的氣氛,教師可在一旁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引導學生盡情遐想,創設輕松自在的學習情境。通過聽覺和視覺表達,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情感內容。學生不僅能夠快速掌握知識,而且能夠學會感恩,這對學生綜合素養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能力
在現代高新技術的支持下,一些電子設備代替了學生手中的鉛筆,學生的打字速度越來越快了,但是書寫能力卻越來越差。對此,教師需要變革傳統語文教學方式,根據漢字固有的形象特性,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漢字進行分解記憶,同時增加練習時間,有效地提高學生記憶漢字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小學語文統編版《不懂就問》的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象形字,感知漢字的表意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教師可利用圖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在課后通過“你畫我猜”等活動進行擴字練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還能提高他們的書寫能力。
(三)開展實踐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開展實踐課,帶領學生去野外學習,增加學生的視覺感受,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并運用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小學語文統編版《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教學中,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章,逐字逐句地向學生解釋文章內容。這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刻內涵。教師可以組織安排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觀察校園內的花草樹木,在濃烈的春天氣氛里,讓學生感受到柳樹的蘇醒,通過學生自身的視覺體驗,使其很容易地感受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寫作時想要表達的情感。
結語
綜上所述,融入“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才是具備人文素養的語文課堂。相比做學問,教會學生做人更為重要,這也正是目前語文課堂中缺失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改革中,將“核心素養”作為改革的核心點,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人價值觀和自我發展認識能力。這對于學生小學階段的素質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麗鳳.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8(12):37-38.
作者:許敏玲 單位:福建省晉江市永和鎮象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