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據英國學者詹姆斯.馬丁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周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幾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還有報告說全球印刷信息的生產量每5年翻一番,《紐約時報》一周的信息量即相當于17世紀學者畢生所能接觸到的信息量的總和。近30年來,人類生產的信息已超過過去5000年信息生產的總和。經常聽到有讀者抱怨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對信息查找所帶來的不便。然而實際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數據所帶來的困擾不僅僅在查找資料上,掌握對數據分析和認知的技能變得更加重要。而無論是掌握信息檢索的技巧,還是掌握對數據的分析與利用能力,都是信息素養所包含的內容之一。目前,“信息素養”已普遍被認為是生活在信息時代普通民眾應具備的一種能力,屬于科普教育的范疇。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開設了信息素養教育課。但大數據時代,對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信息素養課也應與時俱進,進行創新。據調查,目前高校信息素養課存在許多問題。
1大數據定義
有關大數據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大數據也稱巨量數據,不僅指數據大,并且數據形式,樣式都是多元化的,并且可能沒有一定規律,我們必須通過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提升數據使用,解決人們生活、學習與工作中的相關問題。由于大數據時代,數據體量巨大、類別繁多、價值密度低,人們必須具有超強的信息能力才可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1]同時,大數據時代數據處理速度快,也要求必須有敏銳的信息意識才可能抓到有價值的信息。因此信息素養課除了教會學生進行基本的檢索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的意識和信息的處理能力。
2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方式
高校圖書館采取的信息素養教育方式,以吉林建筑大學圖書館為例,主要有以下幾種:
2.1開展新生入館教育
大學生活與以往的學習生活不同,很大程度上是靠學生自主去學習。教師只是從方法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很大程度上需要學生課后去查找各種資料進行自主學習。而剛入學的學生,面對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還未擺脫以前的學習習慣,很少有學生能夠主動利用圖書館豐富的資源來進行學習,消化課堂所學的知識。而且他們對于如何利用圖書館來助力自己的學習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他們不清楚館里有什么,可以為同學提供什么樣的服務,他們對于學術研究或閱讀的興趣不是很大,完全沒有獲取信息的意識,更別說信息的處理能力。因而加強新生的圖書館入學教育,及時向學生普及圖書館的相關知識,引發學生入館興趣,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和信息優勢,對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及學會充分利用圖書館各種館藏資源是十分必要的。我館非常重視新生的入館教育,在每年的新生入學后都會在新生上課的第一時間采取集中上課的形式,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培訓。培訓主要采取課堂上利用PPT課件進行講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新生由于在入學時沒有自主獲取信息的需要,所以上課時認為所學的知識沒有必要而對新生入館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2開展文獻信息檢索課程
開設文獻檢索課可以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2]高校圖書館文獻檢索課在大數據時代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在海量數據中,能科學的進行檢索,提升工作效率,符合現代圖書館發展要求。目前,文獻信息檢索課程在很多高校都是必修課程,而在我校目前還只是一門只針對大三學生的選修課。由于大三學生臨近畢業,選修的課程學分基本上已經接近學校要求,所以選課的學生較少。另年近兩年不斷出現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上課的網絡課程,比較受學生歡迎,所以我校這兩年文獻檢索課選修人數較少。我校現行的文獻檢索課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師詳細講解并示范的教學模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極為不利。
2.3開展校園宣傳活動
我校圖書館每學期都會定期開展電子資源利用的講座。對于有需求的各院系提出需求時也會深入到各院系去進行培訓。培訓方式也都是以講授課件的形式為主。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是我館的宣傳活動月,圖書館會在整個四月集中開展各類學術文化講座、以及一些有趣的猜謎活動或知識競賽,邀請數據庫商舉辦數據庫的培訓講座、數據庫宣傳展等活動。但學生參與度也不夠高。由于培訓基本上是以課件講授為主,效果并不顯著。老師或學生聽完后沒有直接進行操作,等到想利用的時候面對眾多的數據庫又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了。
3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策略
針對目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逐步改進吉林建筑大學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方式。
3.1加強大一新生的信息素養意識
大一新生入館教育應著重培訓學生獲取信息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信息社會、大數據時代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從而引起他們的關注與重視。圖書館可以把新生入館教育制作成多個微視頻,并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同學了解、觀看微視頻。
3.2舉辦多種形式的信息素養教育培訓講座
圖書館每年4月份都會舉辦世界讀書日活動,利用此機會多舉辦幾場信息素養教育講座,邀請名家大家到圖書館為師生進行高質量的講座,以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意識,掌握信息利用和分析的技能。另外近幾年許多高校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圖書館。微信在讀者中的普及度很高,這為微信圖書館的推廣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圖書館應利用好這一平臺做好信息素養教育的宣傳和推廣工作。與讀者進行實時咨詢,快速解決問題。多做一些短小、有趣、實用性強的微視頻到微信平臺。
3.3提高教師自身業務能力
高校圖書館服務離不開技術人員的支持。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人館員除了具備圖情知識,有一定的專業學科背景外,還必須具有超強的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圖書館應每年組織館員要定期培訓,接受專門培訓或者進修,更新知識,掌握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軍.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152-154.
[2]李雪.關于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文獻檢索課的思考[J].山西農經,2016,06:106.
作者:吳艷玲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