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本主義小學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人本管理模式的意義
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地位和生活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向于創新性,隨即對當代教育提出了培養高素質、高創造能力人才的要求。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尊重個體的地位和個體獨特的性格特征,提倡人的全面發展,倡導人的素質發展,恰當契合當前社會對學校培養人才的要求,把以人文本的理念有機融入學校教育,進一步拓寬了學校教育發展的思路,對于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小學教育中,人本主義的管理理念有益于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增強學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學校整體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合力,能夠極大地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人本主義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能極大地激發學校集體的團結協作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全體教職人員的潛力,使之自覺向學校的集體奮斗目標靠攏,自覺把學校發展目標內化為個人目標,有效處理個人利益與學校利益之間的關系。人本主義的管理有益于營造和諧的學校環境,增進管理者與教職員工對彼此的理解、信任與支持,對于齊心協力達成學校的教育目標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2當前管理模式的弊端
2.1阻礙教師、學生個性發展
當前小學教育要求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無疑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實踐和探索,確實找到了適宜于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但由于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導致教學改革步履維艱。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中,對教師一成不變的考核制度,致使教師為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不得不偏離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方向,嚴重阻礙教師全新教學思路的開拓,打亂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教師教學思路的改變必然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賦予創造性的學習就更無從談起了。
2.2阻礙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更重視向學生傳授更多的應試策略,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考試上,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致使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學生出現。在小學教學中,原本豐富的教學內容,在應試教育的裁剪下,只留下語數外等基礎文化學科,音體美對于學生而言不過是望梅止渴,傳統教育模式物理剝奪了學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使學生在長期單一、枯燥的文化課學習中,逐漸失去動手、動腦意識,造成素質教育嚴重缺失的現象。
2.3阻礙學生自主發展
固化的教學模式教出來的學生明顯帶有“大眾化”的特點,向不同的學生提問,可能給出的答案是一樣的,這嚴重披露當前教學模式的機械化,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使學生的能力發展受到限制。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是一個普遍的共識,除了學校里布置的各種學習任務外,學生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過大的壓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逐漸消磨殆盡,進而學生會失去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的興趣,更談不上自主能力的發展。
3人本主義的管理策略
3.1鼓勵全體參與民主管理
學生的良好發展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學校的有力配合,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強調管理的民主性,為了使小學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學校應該鼓勵全體教職員工廣泛參與學校的管理規劃,為學校的順利發展進言獻策。強化全體教職人員的人本主義管理理念,以促使學生能力更好地發展為中心,使處于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以自身角度考慮問題,多方面多渠道為學校教育發展出謀劃策,使學校管理的一切活動走上科學化、正規化、全面化的道路。
3.2構建人本主義教學環境
在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學校管理者要勇于放手,發動教師主動探索一切有益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有益于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有益于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堅持在關注教學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教學過程的原則,對教師在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偏差,采取鼓勵性政策,對教師的整體評價制度堅持以定性評價為主,以定量評價為輔,以此為教師的教學創新營造和諧、寬松的環境。
3.3構建人本主義學習環境
人本主義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接受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重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影響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有益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培養的環境。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新動態,了解學生的心理傾向,以便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提供條件。教師要善于開展因地制宜的教學,針對小學生富于想象、好奇心強、表現欲強的性格特征,以促使學生身心同時健康發展為宗旨,創造性地為學生創設有益于學生發揮性格優勢的教學情境,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帶領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在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時,也完成了教師既定的教學目標。
作者:張瑞平 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東門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