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籃球教學運動損傷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籃球運動作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為廣泛的運動之一,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近幾年在中國也掀起了一股浪潮,特別是在小學體育課更是強身健體的必備運動項目之一。為了盡量有效地減少籃球運動中發生損傷的概率,我們應主動地預防損傷,這比發生損傷后再去治療更為重要。因此,探索籃球運動損傷發生的規律,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這對減少運動損傷,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確保籃球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順利進行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及主管部門對體育事業的高度重視,籃球逐漸成為大眾特別是小學生的最愛的體育項目,籃球運動獨有的特征推動了小學籃球事業的發展,但在運動水平提高的同時伴隨的是籃球運動損傷在增多,在小學生群體當中表現尤為明顯,這主要源于小學生特殊的年齡階段,在此階段思想上并不成熟,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本文通過對杭州市小學生籃球損傷的情況調查分析,針對損傷特點和致傷原因的產生從而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和手段,目的在進一步研究小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發生的場合、時間點、部位、總類和應急方法,了解相應的籃球損傷發生的基本規律,從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法。
2籃球基本損傷情況分析
目前籃球運動損傷基本發生部位在踝膝關節等部位,由于缺乏系統合理的預防手段,就目前調查學生損傷情況表示,踝關節膝關節損傷較為嚴重,就踝關節而言就有接近64%,膝關節接近48%,所以預防籃球運動損傷有待加強。在中國這個體育強國中,籃球項目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就損傷預防來說已經刻不容緩,在調查數據顯示在籃球運動中損傷程度之大,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在回收的這154份有效問卷中可以鮮明的看出,表明被調查者都有過相關的運動損傷,其中98人次踝關節損傷,62人次有掌指關節損傷,73人次有膝關節損傷,38人次有其他損傷。這個數字是極其龐大的,同時也表明在籃球運動中踝關節損傷和膝關節損傷是最易受傷的關節,掌指關節總體來說也是較多的。說明在運動激烈的籃球中,損傷還是普遍存在的,且損傷比例也是較大的。所以,上饒中學學生應當注意加強這些易損傷部位的保護措施,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更要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
3踝關節損傷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3.1踝關節損傷的原因
在籃球運動中,跟隨場上的攻防轉變強度等問題,踝關節顯得更加的重要,所以踝關節損傷的情況就更為嚴重,在各種運動壓力下,腳踝受傷的種類也就逐漸多了,可以通過數據顯示出來,落地踩到別人腳上或者球上的損傷率最高。可以看出踝關節各種損傷原因,其中落地踩到別人腳上或者球上是存在的最大問題。踝關節作為運動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跟籃球的運動方法、節奏和技術有很大的關系,籃球技術中向一些急停動作、變向轉身、起身跳頭對踝關節韌帶及周圍肌群有著一定的要求,故韌帶肌群的穩定性一定要時常練習和加強踝關節的控制力練習,由于籃球項目的特殊性、賽場的實時變換、疾跑快攻,突發狀況較多等原因使學生不能較好的做好預防準備,導致身體失去重心。大部分踝關節損傷時因為在場上不停地上下左右跨步的快跑跳起,當跳起來的時候身體重心失去平衡踩到別人腳上或是踩球上所導致,這種損傷原因是最常見的,無論是專業的還是籃球初學者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剛剛學會打籃球的學生,動作技術掌握不熟練,在籃球運動中總是拼搶積極,動作粗野,爭搶球的時候不注意時機,自我保護意識較低,導致踝關節受損傷的機率增多。另外,準備活動的不充分是導致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全身的血液沸騰,提前進入運動狀態,讓身體機能有個前期適應過程,從而讓身體從靜止的狀態向運動狀態的轉變,像一般學生都會忘了準備活動,拿到球就想打,不太注重前期準備活動,缺少自我保護意識,一般都是剛到籃球場就開始進行分組對抗比賽,急于進行劇烈運動,就會發生肌肉、肌腱、韌帶的拉傷,因學生動作技術的不規范性,對運動時間的合理把握性,身體機能的適應性,像這種狀態下極易造成損傷。其他的原因還有技術動作不規范、運動參與者的勝利、心理狀態不良、場地器械氣候狀況不佳等,從這一數據顯示可見上饒市上饒中學體育生在籃球運動時自我保護意識還較弱,缺乏安全衛生保健知識,個人技術動作方面也應該進一步提高。
3.2踝關節損傷的預防
3.2.1加強思想教育重視及運動前準備活動首先在思想教育上應該保持高度的重視性,加強思想覺悟和提高自身體育道德的建設,讓學生有著良好的運動行為習慣,尊重體育運動規則,注重體育精神文明建設,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觀念。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準備熱身活動,讓身體的運動機制提前進入狀態,提升肌肉整體溫度,讓身體從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進入到運動狀態,防止肌肉抽筋拉傷等運動損傷的發生。準備活動能夠有效預防損傷,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在激烈的籃球運動對抗時,身體各大系統還處于睡眠狀態,血液循環跟不上運動的需要,往往致使踝關節韌帶損傷。特別是在踝關節這種既重要又容易損傷的關節處,更要重視其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3.2.2加強養護性體能訓練養護性體能訓練方法是一種可以把“養”和“護”有機結合起來達到預防傷病的科學訓練方法。加強養護性體能訓練對預防運動損傷部位針對性的預防訓練,可以很好地強化踝關節的韌帶和周圍小肌肉群力量的練習。可以有效地讓踝關節韌帶周圍小肌肉群得到鍛煉,增強肌肉與關節之間的平衡力,協調力和靈活性。可以采用一些踝關節養護訓練方法,如半球站立式單腿側擺;單腿站立在半球上,保持上體正直,雙腿交替側向擺動,每側進行4到6次,每次練習3組,動作要點,注意力應集中在膝關節用力和動作速度與節奏的控制,保持核心區的穩定。半球站立燕式平衡;一只腿屈膝蹲在半球上,上身保持直立,兩臂保持平衡側平舉,同時另一條,腿向后上方伸展,成燕式平衡,動作維持9到15秒,動作要點,注意力應集中在膝關節用力和動作速度與節奏的控制,保持核心區的穩定。半球上下跳;上體正直力與地面,雙腿屈膝下蹲,雙臂自然后擺,雙腿蹬地跳上半球,維持穩定,要求9到14次,每次練習3組,注意力要集中在踝關節用力和動作控制上,同時保持核心區的穩定。在體能訓練前后受傷前后統計可以看訓練后損傷程度大幅度下降,研究結果表明在使用踝關節養護性訓練后,學生的籃球運動踝關節的損傷率有著明顯的明顯下降。
3.2.3重視運動后的拉伸運動訓練要根據自己身體體力情況進行分析,身體在疲勞的情況下,要停止或減少運動量,做好自我保護。在劇烈運動過后要時刻注意肌肉放松,慢慢的讓心率回到正常狀態,注意運動節奏,避免身體疲勞,經調查實驗發現,在練習了運動前后拉伸和拉伸訓練中的學生有著明顯的改變,肌肉也放松了,減少了運動損傷機制的發生,也逐漸減少了運動損傷。
4膝關節損傷原因分析及預防
4.1膝關節損傷的原因分析
在籃球這項劇烈運動中,膝關節是運動的樞紐,起跳轉身急停等動作都非常容易讓膝關節受到一定的損傷,而引發膝關節損傷大多是雙腿深蹲跳急停急投,和突發性變向所導致的,在運動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碰撞甚至輕微的跳起搶球落地動作都容易造成膝關節處的損傷,因此要更加注意運動時的節奏、力量控制、防止膝關節損傷造成的運動損傷。籃球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相對來說比較大,其受傷的話就會對人造成巨大的傷害,籃球運動中為了搶占時間,需要迅速啟動或停止,這種時候膝關節都是處在半蹲的狀態,會影響其關節的穩定性,自然而然承受的負荷就增加了許多。運動中特別在激烈高強度拼搶中身體接觸更多,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急性或慢性損傷,在運動中為擺脫防守或者阻止進攻所做出的持球突破、滑步、急停等動作,這類動作會使膝關節長期勞動作用以至于勞損。膝關節損傷最多的原因是因為雙腿蹲跳,第二位的是突發性變向性運動,這兩點是由于籃球運動的特點,經常使用此類技術動作,由于韌帶處于疲憊狀態而進行動作導致拉傷。
4.2膝關節損傷的預防
4.2.1重視運動后的拉伸運動訓練運動后的一個放松練習也是尤為重要的,其目的是為了下一次能更好地運動,保護你的身體的練習,運動后的拉伸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持久的訓練出現反應遲鈍等特征,就要立刻體質運動了,避免因為過度勞累而造成的運動損傷,要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還有注意提高自己身體平衡的感覺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經調查實驗發現,在練習了運動前后拉伸和拉伸訓練中的學生有著明顯的改變,肌肉也放松了,減少了運動損傷機制的發生,也逐漸減少了運動損傷。拉伸訓練方法能夠有效預防肌肉拉傷,預防韌帶損傷和發生機制。
4.2.2加強養護性體能訓練在當今籃球如此高的傷病發生率面前,訓練和醫學專家研究、設計出了豐富系統的康復訓練方法和手段加以應對,對運動員傷后的恢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多年來仍未解決傷病發生居高不下的問題。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反思,發現康復性體能訓練隊損傷的治療確實非常有效,但是對傷病的預防卻束手無策。因此,以針對不同項目運動員易傷部位和薄弱環節的傷病預防為主的“養護性訓練”理念被引入到訓練實踐中,并在備戰奧運會的實踐中進行檢驗,結果發現訓練和競賽中的傷病發生率大大降低,“非戰斗性減員”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加強養護性體能訓練針對性地對損傷部位做預防訓練,加強對膝關節功能性鍛煉。盡量做一些腿部肌肉的力量訓練,特別是加強對十字韌帶和股四頭肌的鍛煉。盡量多做一些股四頭肌內側及大腿肌肉練習,如負重靜蹲或蹲起練習。單腿屈膝四方位伸腿;動作要求單腿支撐,上身保持立正,兩臂張開保持穩定,支撐腿屈膝往下蹲,同時另一條腿向前、側、后及后側四個方向慢慢伸出,各個方向進行4到6次的雙腿交替練習,盡量練習3到4組。注意力集中在膝關節用力和動作速度與節奏的控制上,同時保持核心區的穩定。側弓步前后側交叉蹲起;動作要求側弓步上體直立。弓步蹬地兩腿前后交叉下蹲,蹬跨腿蹬地還原,每個動作進行4到6次,雙腿交替,練習3組,注意力要及集中在膝關節用力和動作速度與節奏的控制上,同時保持核心區的穩定,研究表明在體能訓練前后統計表中可以看出使用膝關節養護性訓練后,學生籃球運動的損傷率明顯降低,查看有關資料說明,青少年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間骨骼在發育,即使沒有強烈的運動,也會有些損傷。
4.2.3加強思想教育重視及運動前準備活動膝關節在身體中是個舉足輕重的關節,一定要加強對該關節的保護,重視準備活動,做好運動前提前熱身的準備,讓血液溫度增加有個緩沖,為進入運動狀態有個機體準備。要重視思想教育學習,培養體育運動精神,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注意提高身體平衡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比賽或者訓練時都要充分做好熱身準備活動,一定要要注意易損傷的部位踝、膝和腕關節等關節的準備活動。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損傷部位一般是踝關節和膝關節,損傷的形式以挫傷、扭傷、拉傷為主,損傷的程度一般為中等損傷,損傷的類型多是急性損傷。踝關節損傷的原因是落地踩到別人腳上,通過養護性體能訓練,增強了踝關節的肌肉和關節的平衡力和靈活性,有效地抑制了訓練和比賽中傷病的發生。膝關節損傷的原因是因為雙腿深蹲跳和突發性變向,通過養護性體能訓練,發現了訓練和競賽中的傷病率大大降低了,有效抑制了訓練、競賽中傷病的發生,同時也加快了傷后的恢復時間。
5.2建議
要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在上體育課或者課外打球時候要有熱身的好習慣,對自己身體的易傷部位要進行護具的保護,上體育課和運動時,一定要穿運動裝和運動鞋,身上不戴首飾,防止刮傷。做好自我保護。加強踝關節力量、柔韌性的練習,運動前后應該多做拉伸小腿和足部的拉伸訓練,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群練習。加強膝關節力量、柔韌性的練習,運動前后多多拉伸膝和大腿部位的拉伸訓練,針對膝關節周圍肌肉群的力量練習,從而達到增強膝關節周圍的力量,提高關節穩定性。多多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技術動作,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是預防損傷的重要途徑,不斷地去改進技術動作和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術的訓練,要加強學生身體尚未對抗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殷學鋒.籃球運動中常見損傷的防治方法[J].杭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06):58-59.
[2]改革推進校園籃球發展[N].梧州日報,2015,17(3).
[3]楊成光.建設校園籃球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味[J].體育時空,2014,22(4).
[4]孫建立,李勛,李秀玲.青少年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8).
作者:張振強 單位:江灣教育集團觀瀾小學